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關於誠信的議論文800字(通用11篇)

關於誠信的議論文800字(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相信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尤其是議論文,議論文的樣式有社論、評論、讀後感等。那麼大家知道優秀的議論文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誠信的議論文800字(通用11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誠信的議論文800字(通用11篇)

  誠信的議論文1

誠信乃立身之本。誠實守信,就是確立了自己爲人的基本準則,就真正有了做人的尊嚴;誠信,乃立業之端。人有信,則人信之,朋友四海,人人都願意向你伸出手來;人無信,則人避之,孤家寡人,落到寸步難行的地步。

誠信,乃立身之本。魏文侯是戰國時魏國國君,有一次他與掌管山澤的官約定打獵。這天,喝着酒十分快樂,天又下雨,魏文侯要出動,左右的人說:今天飲酒興致正高,天又下雨,您要去哪兒呢?魏文侯說:我與掌管山澤的官約好打獵,現在雖然非常快樂,但怎麼能失約呢?於是冒雨前往,自己親自告訴掌管山澤的官取消打獵。

誠信,乃立業之端。美國雜貨店大王烏克羅普所辦的烏克羅普公司,對服務行業有獨特的貢獻。他說:我們信任每個消費者,他們也信任我們。如果顧客忘了帶錢或支票,只要在記錄本上籤個字,就可以拿走物品,顧客可在下次購物時再付款,據調查,顧客樂於光顧這家公司,主要是該公司的寬宏大量和真誠。

還有就是,楚漢時期的季布,重諾言,守信義,時人更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的贊言。可見,誠信,在人們的心目中,比金錢更重要的很多。

誠信的人,言行一致,不文飾,不虛美,胸懷坦蕩,光明磊落;誠信的人總是以真實的一面出現在世人面前,不管什麼人,也不管什麼時候,所以誠信的人總是贏得普遍的認同。

但,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公元前470年,魯哀公在五梧這個地方設宴,會上,魯國大夫孟武伯對哀公寵臣郭重表示厭惡地說:你怎麼長得這麼胖?哀公插話說:是吃諾言吃多了,能不胖嗎?孟武伯有職無權,很嫉忌郭重。孟武伯又有個壞毛病,即說話不算數,魯哀公對此很不滿意,因此在這裏藉機諷刺他,意思是說話不算數,只圖自己佔便宜,孟武伯原以爲諷刺郭重可以出出氣,結果反倒是自己鬧個沒趣,結果宴會不歡而散。

不誠信有可能欺騙一時,但長期下去,尾巴肯定會露出來,而且從此失去人們的認同,實在是有點得不償失。人生短暫,歲月無情,讓我們以誠信來體現對生活的執着。

  誠信的議論文2

冰雪覆蓋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團火來取暖;烈日炎炎的時候,我們需要一片樹蔭來避暑;暗夜無邊的時候,我們需要一點星光來照明;前途茫茫時,我們需要一盞航燈來導行,漫漫人海中,我們更需要一盞心燈來指引向前,那便是我們所期待的……

期待誠信是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吟詠;期待誠信是偉大的馬克思和恩格斯質樸而純潔的友情與情懷;期待誠信是在一連串失敗後,朋友們主動伸出的那一雙雙溫熱的手;期待誠信是買東西忘記帶錢時,老闆仍將貨物塞在你手中送你出門時的輕輕的一笑;期待誠信是從百年老店裏賒欠的帳單,更是今天人們手中厚厚的信用卡。

因爲我們期待誠信,所以誠信在那些純樸美麗的人們心中生根發芽,市井的喧囂和霓虹燈的豔影淹沒不了她的光華。

因爲誠信,藺相如纔會手執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陳詞,藺相如深知秦王的陰險與貪婪,但爲了那完璧歸趙的諾言,在英勇地扞衛國家的利益和個人心靈深處那份不朽的契約。

因爲誠信,“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衆。”的宋江才能坐上聚義廳的頭把交椅,將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風飄揚。

同樣是因爲同廣大人民羣衆的誠信之約,嘉興南湖的微波終於匯成滔天巨浪,井岡山頭的星火終於匯成熊熊烈火,席捲了古老的神州大地。

讓我們燃起心中的明燈期待誠信,讓誠信成爲清晨窗前那一縷溫暖的陽光,讓誠信成爲在你耳畔吟唱清啼的小鳥,讓誠信成爲你寒冷時身邊紅紅的爐火,讓誠信成爲烈日下你頭頂的一片綠蔭。

讓我們樹起理想的風帆期待誠信,讓誠信像一根小小的火柴,燃亮一片心空;像一片小小的綠葉,傾倒一個季節;像一朵小小的浪花,飛濺起整個海洋,像一根長長的木棒,撬起整個地球……

讓我們充滿生命的希望期待誠信,讓誠信成爲我們人生的準則,讓自己對誠信的履踐萌生出對心靈的感動,讓生命因誠信而獲得一次暢快的呼吸,爲自己的人格塗上一層亮色。

點亮一盞心燈,我們共同期待誠信,讓世界因誠信而春意盎然,五彩繽紛!

  誠信的議論文3

誠信是涓涓流淌的一灣河,滋潤了一方的芸芸衆生,使土地開出溫美嬌豔的善良之花。

千年以前,古人便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俗語,由此可見誠信是中華民族銘刻已久的精魂,是祖祖輩輩以來,高尚道德的尺度,是美麗心魂不可缺失的籌碼。《說文解字》中說:“誠,信也,從言成聲。”“言”和“成”組成了誠字,言行一致,承諾的事情就要盡力去辦成。有誠必有信,在誠的同時,相信他人,不虛僞欺詐,踏實做人。這就是誠信的體現。

周朝末年,周幽王寵愛褒姒,爲博紅顏一笑點燃烽火臺戲弄諸侯,丟盡了人心,最終傾覆了天下。而不久後的春秋戰國,正是在當初幽王點燃烽火的這片土地之上,商鞅變法,在衆目睽睽之下,立木爲信。間接推動了變法的順利實施,最終使西陲的秦國由弱秦成爲強秦,爲後世秦始皇掃平六國一統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古人的事例,生動地告訴我們:人不誠必受人唾棄,甚至會影響大局導致壞的結果,人誠信則必受人敬重,還會將事情發展引向好的方向。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質,是立足於社會之根基,誠信,能讓個人的人生更加燦爛輝煌,也能讓整個社會更加和諧美麗。

現代的社會瞬息萬變,紛繁錯綜,人們常常忘記了誠信的重要性,趨之若鶩去追尋金錢、權力,甚至不惜出賣誠信,去換取一時榮華,曾經重信尊禮的時代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家的不擇手段、腐敗官員的欺上瞞下、學者的弄虛作假。我們的時代,物質生活空前富足,安全性卻令人堪憂:注水的豬肉,加了蘇丹紅的鹹鴨蛋……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但是一個缺失誠信的社會是可怕的,人與人之間沒有真情,充滿隔膜,互相欺騙的人們,深處與虛幻的歡迎中,帶着虛僞的面具逢迎他人。城市間只剩下銅臭的味道和謊言的敷衍,不再有真情真誠。這是多麼恐怖的社會?

所以,作爲時代洪流中最年輕的一代,作爲剛剛萌芽的樹苗,我們需要的是什麼呢?我們絕不需要像那些人一樣拋棄自己的良心,一口把美德吞下,我們需要高舉自己誠信的帆,乘風破浪,在人生的洗禮中堅守自我,讓誠信之種深深紮根在我們的心靈之中,讓誠信之花遍地開放在社會之中,讓誠信之果飄香整個世界。

  誠信的議論文4

所謂誠信,即誠實與守信,她是一種美德、一種品質,爲我們中華民族世代所信奉,誠信是立身處世的準則,是人格的體現,是衡量個人品行優劣的道德標準之一。它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誠信不僅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更是我國經濟建設的精神基礎與思想保障。我國是一個悠久歷史,擁有燦爛文化的國家,關於誠信的積澱在歷代的賢達志士中並不鮮見,中國誠信是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的繼承。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中華民族形成了重承諾、守信義、以誠立業、以信取人的道德傳統,形成比較穩定的社會結構、凝聚力強大的傳統文化和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千金一諾”、“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之類的美談佳話永留史冊。一個人,如果做到了誠信,那麼,他也就做到了一個人的基本準則。

誠信意味着實事求是,不虛僞,表裏如一,說實話,做實事,不誇大其辭,不文過飾非等。別以爲誠信只需要對別人誠信,對於自己,更需要的也是誠信,不自欺欺人,不做違背良心,有損人格,對不起自己的事。不能撒謊,想必是大多數家長給你的最初訓誡。可是,謊言在我們身邊卻不鮮見。每個謊言的背後,總是以顧及面子,得取利益等原由。謊言就象細菌一樣,有了一就有了二,結果就成了習慣。英國著名文學家斯威夫特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說一次謊的人,很少發現自己會負擔多大的重荷。因爲他們不知道,爲了說一次謊,不得不另外發明二十句。”這段話想必已經把把謊言揭露得淋漓盡致了,當曾經撒過謊的你,是否已經承認了斯威夫特將你當時的行爲描寫得非常形象?

撒謊可能給了你暫時的利益,但那卻嚴重地損害了你的人格。別總以爲你的謊言“天衣無縫”,雞蛋再密也有縫,總有一天,你將會露出馬腳,到那時,就是你信用的喪失,人格的毀滅。到了以後的日常生活中,你就別想渴求到別人的信任,即使到時你是真心的。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也是需要用點“善意的謊言”去鼓勵,安慰他人,這種謊言跟損害人格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誠信的議論文5

談起”誠信“一詞,不禁使人反思它其內在的誼意義。然而,誠信是什麼,人們的理解各有不同。就拿我來說吧。過去,我只是無知地認爲誠信只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罷了。但是,我也太天真了,把誠信想得那麼地幼稚。那麼,誠信究竟是什麼呢?我始終感到迷惘。當我在讀了,《誠信是什麼》這篇文章後,受到了啓發,對當初誠信的理解有了質的變化。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主人公李明與他父親去菜場買蔥準備回家做紅燒魚,由於李明父親剛好身上沒帶零錢,全是100元的人民幣,一時找不開。好心的賣蔥大媽先讓李明與他父親先拿蔥回家做紅燒魚,然後再送蔥錢也不遲。回到家,李明父親不想去送蔥錢。李明死活不同意,講道理給父親聽:”誠信很重要,人要講誠信,大媽種點蔥不容易。“最後,李明還是說動了父親去還錢。誠信就是誠實守信,這就是我找到的什麼是誠信的正確答案。

掩卷沉思,主人公一語到出了誠信的真諦,澄清了我思想上的迷霧,不禁爲自己過去的幼稚無知而感到羞愧。簡單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並不是誠信真正其內在的意義,只不過是誠信的一面罷了。誠信就是誠實,講信用。誠信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裏裏外外,生意場上要講信用,要公平競爭,不能使用旁門左道;買賣場上要講城信,要貨真價實,不能以假冒僞劣產品坑害消費者的利益;考場上要講誠信,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要用炸騙手段作弊。

我覺得誠信好比是一面忠誠的鏡子,它會毫不隱瞞地告訴你,你的心靈上有沒有污斑。我還覺得,在思想裏,人們也不能沒有誠信這面忠誠的鏡子。一旦沒有了這面鏡子,我們內心的美與醜就沒有了可以衡量的標準了。正如古代一位君王李世明所:”人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誠信對社會來說是多麼地重要,假如這個社會一旦失去了誠信,人們生活在互相猜疑中,那社會將會怎麼樣。

感謝你《誠信是什麼》,你使我變得更加成熟。你不僅使我認識了什麼是真正的誠信,而且使我懂得了今後我的一生該怎麼過,怎樣做人!

  誠信的議論文6

誠是一種品質,信是一種評價。誠信可以體現出每個人的品格,也是一個人立身於社會的資本。誠信時刻都在我們的身邊,它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學習中、工作中。

生活中,只有講誠信的人,才能廣泛的交友;學習中,誠信的人他的成績纔會踏踏實實地上升;工作中,只有誠信的人,纔會事業有成。

生活實踐中,我經常答應別人的要求,我也經常能做到,我是一個非常重視誠信的人。我討厭不誠信的行爲。初三的假期中,老師答應帶我們出去郊遊。我們很高心。三天之後在學校集合。但是,就在那天,下着傾盆大雨,我們都沒有去,只有我們的班主任,他一個人去了,我們都沒有做到誠信守信,將老師一人留在學校等我們。足足等了三個多小時,這讓我們十分慚愧,又十分地敬仰,中夠我們敬仰一生。我的班主任是一個及其守誠信的人。無論什麼事,只要他答應,就能辦到。這次活動,我悟出了一個真理,那就是做人要做一個守誠信的人。誠信是中華民族的根,是我們世世代代的做人之本。

誠信在生活中既顯得平凡又顯得普通,它不像金錢那樣有誘惑力。也沒有多麼的嬌媚。誠信是一種品質,當自己做錯事時,能主動站出來承認錯誤就是誠信的表現。

我國古代,就有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話,講的也是誠信。鼎盛唐朝,康乾盛世,還有今日的中國,能在世界中舉世矚目,其原因就是應爲守誠信,我國正是本着實事求是,以人爲本的原則,才使我國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在日本的公司中,誠信經營是每個公司的經營理念。日本的餐館也一樣,餐具每用一次,都要洗七遍,是日本餐館中的規定。他們都是非常注重誠信二字的。

當今世界我們新一代的青年人,更應該注重誠信二字。因爲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立足之本,我們更應該注重誠信二字。我們也因該時刻銘記着羅曼羅蘭所說的有了誠信,人生的小船纔不會被金錢榮譽的大海所吞沒。

讓誠信永遠留在我們的身邊,作爲我們每個人的行爲準則,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裏。讓我們的生活因爲誠信而更加美麗。

  誠信的議論文7

誠信,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規範,是一個民族生存的靈魂,是公民立足的基石。誠信是一種品行,是一種責任,是一種道義,是一種準則,誠信是寶貴的無形資產,誠信能創造財富。

社會呼喚正直、誠信。我想做人做事都要誠實的好。凡事拿虛僞做武器的在沒有傷害別人之前,反而損害了自己。在現實的生活中這樣的事例還少嗎?

誠信處世

有一家汽車運輸公司的老闆聘任了他百般信任的外甥負責全公司汽車維修業務的聯繫工作。短短一年間,維修費比往年明顯增加。老闆發現了外甥的經濟問題。果斷的派公司的工作人員到附近汽車修理廠的維修部。自稱是某汽車運輸公司司機。在我的賬單上多寫一些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後,有你一份好處。他向維修部老闆建議道。立刻遭到老闆的拒絕。並告知這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的。忽然,這位顧客露出了微笑,並滿懷敬意地的握住了老闆的手說:我是汽車運輸公司的員工,老闆特意派我尋找一個誠實守信的汽車維修點。一年的時間,公司減少維修費十多萬元。由於修理廠的誠信,贏得了一筆大業務,經濟效益成倍的增長。老闆也果斷的解僱了百般信任的外甥。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最大程度的誠信,是最好的處世之道。爲人要誠實、厚道,這是一句名言,不講誠信的.人是沒立足之地的。

誠信交友

據《史記·季布欒佈列傳》記敘。季布是秦朝末年楚漢相爭時項羽軍隊裏的一員干將。他年輕時很講義氣和信用,受到很多朋友的敬重,後來季布加入項羽的隊伍,爲項羽出生入死,衝鋒陷陣,立下赫赫戰功。所以深受項羽的重用。因此劉邦對他深爲痛恨,公元前206年劉邦統一中國,做了皇帝后專門派人貼出告示,願意出一千兩金子重賞捉拿季布的人。季布平時言而有信,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全力的做,他用這種美好的品質結識了許多真誠的朋友。因此劉邦的告示貼出來後不但沒有人出賣季布,反而還有很多的人儘自己的能力保護和幫助季布。

交一個真心的朋友必須用忠誠去播撒;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人類都在一個家庭裏,只有堅持爲人之本----誠信我們纔不會覺得孤單,纔會在人生的路上看到美麗的風景。同學們,讓我們懷着誠信上路吧!

  誠信的議論文8

如果世間萬物的品格都有自身所對應的氣息,那麼誠信一定如同百花盛開一般沁人心脾。

中華民族歷來便以誠信作爲優良的傳統美德,誠信之人,往往擁有人格的魅力。曾記否,曾子殺豬,商鞅變法?殺豬事小,可若沒有小事也應講誠信的品質,曾子,還會是那個縱橫諸子百家的曾子嗎?若沒有商鞅“移木者賞百金”的誠信許諾,變法還能成功?秦國還能一統天下嗎?

誠信就是百花園中最美麗的那朵鮮花,是羣星陣中最閃亮的那顆明星,是熱帶雨林中最挺拔的那棵參天大樹。擁有誠信,便是擁有了最美好的品格,擁有誠信,便會擁有玫瑰一般沁人心脾的芬芳。

兵戈頻仍的三國有兩位舉世無雙的武將:呂布和關羽。兩位英雄武功蓋世,威震四海,可是千百年來,人們都是推崇關羽,唾棄呂布,原因何在?關羽義重如山,信字當頭,即使追隨劉備,曹操已是頭號敵人,也不忘當年之約放曹操生路。至於呂布,反覆無常言而無信,有人罵他是“三姓家奴”,有人諷刺他爲誰效力誰就得死,相比關羽誠信的光輝,呂布的渺小隻能用暗淡無光來形容了。

還記得,晉文公退避三舍,纔有了大敗敵軍的勝果;還記得李白與友人相約出遊,友人路途暴病而亡,李白爲友人守喪,甚至老虎來了也毫不退縮。哪怕死亡也不忘記友人與自己的約定,哪怕友人已逝也不忘帶着友人的骨灰完成剩餘的旅途。誠信本身並不困難,難的是面對失敗的風險,仍有堅守“退避三舍”之約的勇氣,難的是面對死亡威脅仍有勇氣完成友人生前與自己的約定。誠信就是這樣,堅守誠信,便會擁有幽蘭般沁人的香氣,這香氣終將千古流芳。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有時誠信似乎很傻,很沒有意義,因爲誠信往往會伴隨自身利益的失去,可是,讓我們想想,也許下一個因喪失誠信而受害的人,就會是你和你身邊的人。或許違約失信可以獲得一些的蠅頭小利,可是當花失去香味時,再美麗的花朵也難逃凋亡的命運。誠信正是如此,它是人格之花的那沁人芬芳的來源,擁有誠信,人格便有了自己的靈魂。

誠信就是這樣,香氣迷人,沁人心脾,堅守誠信,便是在堅守世間最美的品質。

願誠信之花永世開放。

  誠信的議論文9

誠信是人的道德觀念的基本原則,只有遵守信譽的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今年兩會時值遇上“3·15”、“誠信”兩個突出問題更是引發會內外共鳴。誠信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喪失,它是人與人溝通的紐帶橋樑。中國五千年文化更是以禮、信爲主,孔子儒家思想也早已遍佈天下。一個小孩從牙牙學語開始父母最先教會他的都是講禮貌和誠實,我相信放羊的小孩的故事大家在孩童時都早已聽過。誠信也早給我們烙下了烙印。

如果沒有誠信,人與人之間會變得更加冷漠。朋友相處會變得多疑,社會將更加黑暗。試想一下有人經常跟你撒謊,突然間他說了一次真話,你還願意去相信他麼?誠信是處事的基本原則,任何時候都不能拋棄,秦朝商鞅變法能夠成功就是因爲他敢於徒木立信,有了誠信做基礎才能使法律得到實施。

而現在,人與人之間缺乏的就是這種誠信,他們看到的只是利益。他們爲了掙錢能夠不管別人的死活,地溝油、毒膠囊、毒奶粉、神農丹……只要對自己有好處昧着良心的事他都幹。國家有政策他們就會有對策,我們不能整天的只知道教育孩子做誠實的事而自己卻在撒謊。前幾天我還看到過不好的現象發生,一個打扮時髦的婦女買了一捆菜給了賣菜大娘一張一百元的假鈔。看到那個大娘因爲一百元假鈔在哭我很傷心,這一百元可能對那個婦女來說不算什麼,可是這個大娘要賣好幾天菜才能掙到這一百元。我真的不知道那位婦女在花那一百元的時候她怎麼能忍心的?

我們雖然做不出多麼大的業績,但是誠信對我們來說還是能夠做到的,爲個更好的教育我們的子孫後代,我們自身先要做好誠信。

首先,做到待人真誠,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誠實守信。不能因爲自己的利益而去欺騙他人。人與人的相處都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我們不能打破這個規律。

其次,要做到言出必行,我們自己說出去的話就要負好責任,既然答應了就要想辦法去完成。做不到的事我們不能去盲目答應,不然到時候難看的還是自己。

第三,把誠信傳承下去,好的傳統我們一定要發揚,我們的國家會因爲人與人的誠信更加和睦。

  誠信的議論文10

誠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有位哲人曾說過,人的境界可分爲五種,追求真善美乃是最高的境界,這其中的“真”便是誠信。我們可以丟棄“美麗”而粗陋,可以丟棄“金錢”而貧窮,也可以丟棄“榮譽”而平凡,但不可丟棄“誠信”而欺詐。

關於誠信,古人無疑爲我們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曾參,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德行高尚。有一次他的妻子去集市辦事,年幼的兒子吵着要去,她便和兒子說:“等媽媽回來給你殺豬吃。“於是兒子高興地去玩兒了。等她回到家,發現曾子在殺豬,氣憤地說:“我只是哄着兒子玩兒的,你怎麼當真了?”曾之嚴肅地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他不懂事,沒有分辨能力,接觸的是父母,所以什麼都跟父母學。你現在欺騙他,就是潛移默化的教他學會欺騙,你欺騙了孩子,孩子自然也不會相信你了,你以後還怎麼教育孩子啊?”

曾子以誠信爲做人之本,無獨有偶。商鞅以誠治國,將三丈木頭放於南門,招募百姓將木搬於北門,賞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扛走了木頭,商鞅馬上給了他五十金,以表誠信不欺,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靠的,使變法很快推廣開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統一了天下。

雖然許多古人都將誠信的良好品質流傳至今,但是不誠信也存在,給人們示以警鐘。

濟陽有商人落水,見到一漁夫,對他說:“救我上來,我給你一百兩黃金。”可是獲救後,只給了漁夫十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誠信,出爾反爾,商人卻不以爲然。不料有天商人再次落水,有人慾救,漁夫說:“他就是那個出爾反爾的人。”於是商人被淹死了。這不禁讓我們想到了《狼來了》的故事,因爲一個人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人再出手相救了。這也是周滅亡的原因——烽火戲諸侯,這個亡國之災也警示着人們無信的嚴重後果。

如今這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新型詐騙越來越多,人們不得不提防着食品安全、質量安全、還有假冒疫苗等等問題,如果社會缺失了誠信,每個成員都將生活在恐懼、步履小心的境地。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讓我們以曾子爲榜樣,以無信喪生亡國爲警醒,重拾誠信美德吧!

  誠信的議論文11

在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把“誠信”作爲一個正人君子不可缺少的美德。我們都講究待人誠實守信,喜歡老老實實做事的人;可是在特殊情況下,不誠不信也不爲過。

《孫子兵法》中寫道:“兵者,詭道也”,“兵不厭詐”,“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等。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要想打敗對手,就得拋開“誠信”,巧妙運用計謀,以詐取勝。

我國古代有這樣一個典型的戰例:春秋時,燕國派大將樂毅攻打齊國,佔領了七十多座城,只有即墨還未攻下,田單是即墨的將軍,他決心誓死保衛城池,而攻城的樂毅是他最大的威脅。於是他利用樂毅與燕王之間的矛盾,巧用反間計,散佈樂毅要造反的謠言,使昏庸的燕王撤掉了樂毅。而後,田單又假意降燕,卻暗地準備,乘夜大擺“火牛陣”,使圍城燕軍猝不及防,大敗而逃。正是田單在國家危難之際,使詐謀迷惑了敵人,纔打敗侵略者,保全了國家,假如他在這種生死關頭仍抱着“誠信”美德的背囊不扔,和敵人硬碰硬,恐怕齊國的歷史之舟就要在此傾覆了。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戰國時的縱橫家蘇秦、張儀,名垂史冊的唐宗宋祖,哪一個不是使詐的專家?而對他們所創下的偉業來說,這點不誠不信的手段又算得了什麼?這點不誠不信的手段甚至正是成功的關鍵,也是令我們後人手捧青史、唏噓讚歎之所在。

時至當代,古人使詐的方法依然大行其道,當然我這裏說的仍是在一些特殊場合。

都說商場如戰場,真是一點也不假。在行情瞬息萬變的商場上,“詐而不欺”之道也是可取的。當然,我所說的“詐而不欺”是在不違法、不違紀的情況下運用計謀,贏得先機,使企業之舟在競爭激烈的商海上乘風破浪。英特爾公司的前總裁葛洛夫曾說:“在我的哲學詞典裏,手段和目的是可以互換的詞彙。”如果在商場上恰當運用諸如“避實就虛”、“暗渡陳倉”、“扮豬吃虎”等計策,那麼你的對手就摸不清你的虛實強弱,從而達到“治人而不治於人”的效果,使你的企業在競爭中獲勝。

“詐而不欺”固然好,但我們只有在特定的場合纔可運用。在一般的社會交往,待人接物時仍要本着“誠信”的原則。

總之,我們歡迎誠實守信的人,但社會是複雜的,在特殊情況下,“不誠不信”也不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