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以讀書爲話題的議論文大綱

以讀書爲話題的議論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以讀書爲話題的議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讀書爲話題的議論文

以讀書爲話題的議論文1

中國是文明古國,讀經閱史、搬文弄墨之風源遠流長,文人行徑也極爲世人關注。“讀書破萬卷”、“文如其人”諸說頻見史書,流傳於世,觸感世人。

宋太宗趙匡胤閱讀《大平御覽》時感言:“開卷有益,豈徒然也”。從那以後,“開卷有益”成了婦孺皆知的成語。其益在於:益於識字作文,益於借鑑先輩忠言良訓,好自爲人處世。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然而,浩瀚書海,容清流也納濁水。固然有開啓智慧,增廣見識的好書,也有吟風嘆月、毀人意志的閒書,還有傳播黃毒、叫人奸詐的壞書。因此,須“善讀”方可“醫愚”。反之,不加選擇的“開卷”,反會愚上加愚。前人言:“凡讀書須識貨,方不錯用功夫”、“盡信書不如無書”,斯言善也。

諸葛亮《戒子書》雲:“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縱覽歷代文人巨士,無不是涉書海攀文山後勵志伏案而終成其才,故不波蘭羣書,則難以成文。賈島言“”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曹雪芹經“十年辛苦”始成《紅樓夢》。“詩聖”杜甫窮困潦倒,“囊中羞澀,留的一錢看”。南宋詩人陸游在下雪天悲嘆“不衾歲久真如鐵”。宋應星寫《天工開物》時,“傷哉貧也!”蕭軍、蕭紅窮到揭不開鍋,仍奮筆疾書,各自寫成《八月的鄉村》和《生死場》,轟動當時中國文壇。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筆耕之苦,凡文人無不經歷。無數人在文學陣地上辛苦筆耕一生,樂得其終。人窮志不短,文人之“至寶”。

讀書苦,作文難,做人更難!!!

馬謖“飽讀兵書”,卻逃不了兵敗街亭,人頭落地的厄運。歷代“文字獄”屈死多少說真話、寫真事的英才!另有某些好開卷弄文者,筆下慷慨激昂,行將起來卻大相徑庭。宋徽宗政和五年頭名狀元秦檜,可謂“才華卓絕”,卻變節爲奸,遺臭萬年,是爲史鑑。故爲人須德才兼備始敢稱俊傑。

縱觀古今,“開卷”不可濫,作文須不惜窮苦,做人能行如其文,方能令人欽佩!

作者旁徵博引,文學功底了得。論證過程逐層推進,從人人需讀書開始,到讀書要學會選書,再到讀好書將受益無窮,最後昇華到了做人,將做人和讀書有機結合。可謂一氣呵成。

以讀書爲話題的議論文2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本書,可以滋養人的心靈。我的牀頭最常見的一本書是合訂本《讀者》,一方面,工作的忙碌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看大部頭的書籍,更重要的是裏面許許多多的小故事中包含着一些大道理,它們給了我很多的啓迪。這些道理不僅僅對自己做人處事有幫助,對教學也有很多益處。比方說《創造奶酪的青蛙》裏說道:

藍天白雲下,牛在吃草,牧人在擠奶,三隻正在嬉戲的青蛙一不小心掉進了鮮奶中。

第一隻青蛙說:“我的命真苦,好端端的掉進牛奶裏,難怪今天一早眼皮就跳個不停,”然後它就盤起後退,一動不動等待着死亡的降臨。

第二隻青蛙說:“桶太深了,憑我的跳躍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了。今天死定了。”它試着掙扎了幾下,感覺到一切都是徒勞無益,於是,在絕望之中沉入桶底淹死了。

第三隻青蛙 環顧四周說:“真是不幸!但我的後腿還有勁,如果我能找到墊腳的東西,就可以跳出這可怕的`桶!”

但是,桶裏只有滑滑的牛奶,根本沒有可支撐的東西,雖然拼命地掙扎,但是一腳踏空,便又落入黏糊糊的牛奶中。它也曾經想放棄,像它的同伴一樣安靜地躺在桶底,但是,一種求生的慾望支撐着它一次又一次地跳起來……慢慢地,它感覺到下面的牛奶硬起來—原來在它拼命的攪拌下,鮮奶變成了奶油塊。在奶油塊的支撐下,這隻青蛙奮力一躍,終於跳出了奶桶。

“要找到墊腳的東西,跳出這可怕的桶”,正式這種信念救了第三隻青蛙。 這則小故事提醒我們,努力是人生的支撐點。同時我們教育學生也是這樣,尤其是作爲班主任,我們要教給學生的有很多很多,但最重要的 一點也是要讓學生切身認識到成功的路有很多條,但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都有坎坷,抱怨無濟於事,任憑命運的波浪把自己推到哪裏算哪裏 也難以成功。 努力是人生的支撐點,只有努力,才能成功,只要努力,就會成功,努力的本身就是人生的成功。 這樣的故事很多,在這裏也建議大家多讀一點這樣的書。

還有一篇文章題目《 是爲了相愛》,內容是這樣的:黑人計程車司機載了一對白人母子,小孩問:“爲什麼司機伯伯的膚色和我們不同?”

母親答:“上帝怕世上只有一種顏色太單調,所以創造很多顏色的人,讓世界繽紛,讓大家能相愛。”

到了目的地,計程車司機堅持不收車資。他說:“我小時候曾問過母親同樣的問題,母親說我們是黑人,天生註定比別人低一等。若當時母親可以像你一樣說出愛的話語,我一定會有不同的成就。我不收你的錢,希望你能時時告訴別人,不同,是爲了相愛。”

我們面對和我們不同的人和事物,最初的態度通常都是排斥,但這隻會造成任何人之間更大的分化。

其實,接受一個人,便能學會一種新的人生態度;接受一件事,便能豐富自我的人生。試着去接受不同,所有的不同都是在教我們如何相愛。作爲教師, 整體與形形色色的學生打交道,久了, 在自己的心目中學生也會被分成三六九等,有的讓自己喜歡,有的讓自己頭痛,喜歡的,讓自己賞心悅目,關愛的就多些,頭痛的就容易被冷落了。因爲性格不同,生活纔會繽紛多彩,試着關愛

一下自己不喜歡的學生,有時真的會有意料不到的收穫。很多時候,我們的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就能感染一個心靈。

用心靈尊重那份不同,不同不僅僅是爲了相愛,不同的面前,表現的也是一種睿智和高尚,而好的書籍,會經常爲我們充實這種睿智和高尚的資源。

以讀書爲話題的議論文3

書是人類的老師,也是一位你想見就見的朋友。如果說讀書是一種享受,那麼會讀書便是一種樂趣。享受這種樂趣是幸福。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這顯然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當生活失去陽光,當鳥兒失去翅膀,那宇宙將會黯然失色,世界將不再精彩??

高爾基也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愛讀書,甚至對書愛不釋手,我這麼愛讀書,爲什麼卻沒有進步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媽媽替我找到了原因:囫圇吞棗。讀書就好比爬山,要一步一個腳印,邁着堅實的步伐攀登高峯。書,一定要從中獲取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識才能算是讀了一本新書。讀書並不是輕描淡寫地看看書中的文字,而是深刻的體會到這本書中每個字的意義和它所代表的生命,讓自己也融入故事情節中,就好像透過文字,身臨其境看到了故事。讀書不但要思考、體會和想象,還要把作者的精髓融入自已的腦海中,在寫文章時可以隨時應用;要一遍一遍毫不厭倦地讀一本書,只有每讀一遍

纔會發現新的內容,纔會不斷的獲取新的知識,才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有效地讀書才能讓你增長知識,感到快樂。於是我改掉了囫圇呑棗的壞習慣。 我很喜歡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對這一篇文章情有獨鍾,是因爲文章中偉大的父愛讓我深深地感動,懷着百感交集的心情把文章讀完。文章中父親的背影一次又一次的在我腦海中浮現,雖然他是矮小的、肥胖的,但他在我心中卻是高大的。父親對兒子的愛是那麼的無微不至,他把一切都付出給了兒子;雖然自己體態肥胖,但在人口密集的車站爬上月臺替兒子買橘子??我不覺沉浸在真摯的親情中??這篇文章雖然沒有華麗的詞彙,但文章中作者對他父親背影的深刻描寫卻使我記憶猶新。

讀書讓我知道了什麼是酸,什麼是甜,什麼是苦,什麼是辣,讀書讓我知道了如何爲人處事。讀書給我的最大體會是——知識。“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知識是無窮無盡的, 它不僅豐富了我的大腦,還增長了我的見識。

如果讀書是一條快樂的河,那麼我願做一葉舟,飄向未知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