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精選24篇)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精選2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山水之間作文900字,歡迎大家分享。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精選24篇)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1

漫步林間,常見鶯飛草長,靜觀雲捲雲舒,一歲枯榮是大自然給予的輪迴;輕點鼠標,目及大街小巷,遍觀全球風雲,一寸方圓知天下是科技帶來的福音。

自然之怡,科技之光,於精神於物質爲人們所受益。人因親近自然而生生不息,因探求真知而追求科技,但同時科技也使醉翁之意遠乎山水之間。

歷史的洪波涌起,從夜觀天象,到宴酒酣飲,從天上明月到地上白霜,自然在古人心中往往是心靈的寄託,靈魂的歸宿。“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是朱淑貞暮春的絲絲情愫;“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是王維隱匿山間寄情山水;“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是李白宴飲之時大伸雅懷。人,是萬物的尺度。但若只是坐於封閉的樓房裏,遠離自然,又如何丈量萬物?“兒童自然缺失症”以一種強硬的姿態界定了我們的童年,大人們也在家與工作的兩點一線中陷入了惡循環。自然漸漸成爲了一種想而不能的奢望。

科技的昂首向前,一方面加深了人類對自然的瞭解,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人性的弱點。科技使我們更全面、更理性的看待自然,即便是遠離山水,我們依舊能從山水之中體會物競天擇。生活節奏的驟然加快,疲於奔命之時又談何感知自然?即使有機會一睹大自然,也只是過個場,在朋友圈裏曬一曬。內心浮躁,只是追隨人潮涌動,山水之美於他們而言怕也只是一紙之畫。如此一來,自然的美更是“宛在水中央”。

但自然孕育出的人類,集天地之精華,終究還是要落葉歸根。科技只不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追尋自然纔是我們的本真。我們應當去繁從簡,從繁忙中抽出時間,帶着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看日出日落,嗅花果清香,感人生百態。佛山的七星幼兒園園長說:“自然中處處是課堂,處處有教育。”於是他將“親近自然”作爲學生的必修課程。一些企業也會定期組織員工出遊踏青,在工作之暇與自然相處,讓員工近距離感知自然。這是我們對科技的抗爭,與未來無聲的較量。但感知自然與湊熱鬧終究是不同的。武漢前段時間也開放了“螢火蟲公園”,引來無數人前去遊玩。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裏,我們恰恰需要的就是那一點植物性,坦然而平靜,平和而蒼翠。

沈從文先生在《邊城》中寫道: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裏,春天時只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

所謂近距離感知自然大抵即如此,不慕名利不羨仙,你我皆醉,山水之間。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2

湛藍的天空悠悠地飄來幾朵白雲,清澈的水裏交織着歡樂的魚兒,翠色的山峯整齊地排列着如同着綠裝的軍人。這一切,真的很美,很美。

山泉的潺潺之音,洗滌着心靈的舊跡與塵埃。微風吹過海面的聲音,激發了求索者狂野的信念與鬥志。“叮鈴鈴——”劃破了沉寂的大地,載入最古老的史冊之中,她永恆不息。

屹立的山峯,宛如雄姿勃發的壯年,有直衝雲霄之勢!大自然的力量無法用牛頓的常規定律來衡量,但它的壯闊絕對可以用“精美的圖畫,最美的肖像”來形容。

流動的水,總是清澈且靈秀的,“透明”是再好不過的修飾語。靈動的身軀在蜿蜒的小道上活動自如,連蛇也遜色了幾分。輕輕地衝刷不乾淨的石子,慢慢孵化出了漂亮的鵝卵石。可是,鵝卵石與水相比,它只能用“漂亮”來形容,僅此而已。

雲朵在天空中飄乎不定,似在對山、水的美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之後,究竟去哪卻又不得而知。山之美、水之美,實在不是可以輕易辨別出來的。湛藍的天,是他們的生母養母,各自都繼承了其母的優點,可以說,平分秋色。各自的美,來自其最深處的氣魄,而並非僅是視覺上的感受。

鮮花仰起她羞澀的臉頰,那是她對“峻”山的仰慕,但那終究只是個虛榮,僅是一個幻象。鮮花沒有樹苗的志向,樹苗的一生都在爲“成長”而拼搏,而鮮花只因對嬌豔的貪慕而失去了與“峻”山永存的機會。

山之美,不在於樹木與嫩草對他的裝飾,而在於它峻峭之模樣。那挺拔的英姿,射出令人敬畏的氣魄——縱使突兀的山亦有此氣勢。山的高度,就是我衡量山之美的標準。縱然是擁有參天大樹的小丘,我不會因樹而睹之如高山峻嶺。小丘就是小丘,無法改變,只有經過漫長的歷練,或難或險,還有大地的孕育,“小丘”纔會“成長”爲“大山”。美也隨之一起孕育出了。

水之美,不在於透過她所看到的鵝卵石有多漂亮,而在於她清明靈秀的本身。順着小道蜿蜒而下,還不忘在寂靜的路途中奏出“生命之曲”。我總覺得潭水固然清澈,但不及小溪那般靈秀。是的,一潭死水,靜謐得,不,應該是幽寂得讓人發寒。最終,那本該是靈秀的身軀在潭中自我腐爛。說小溪之靈秀,倒不如說她“靈動”,正因“流動”而有“活力”,纔會“靈”。任何生命都是“川流不息”的,否則就變成了滅亡而悄然離去了。

白雲悠悠地從頭頂飄過,歡樂的魚兒劃出了視線,山尖的高度開闊了我的視野,水之潺潺流入了我的心間,美在山水之間。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3

樂山者堅,樂水者柔,樂山水者知生活。大自然總是那麼偏心,將人間全部精華都給了那山水。那山水是深邃的,是玄妙的,她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將人的全部眼光吸引,讓人沉醉其間……

自古以來,人們從未停下探尋山水的腳步,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到“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人們尋山,覓水;在山水中返璞歸真,在山水間釋放自己,在山水間輕吐內心的悲歡離合?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你靜靜地站在小潭邊,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賜。瀑步像幾緞白練,從山頂倒掛下來,流入小譚。瀑布旁的香爐峯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好像升起縷縷紫色香菸。瀑布周圍的片片樹林像塊塊翡翠,綠得耀眼,綠得醉人。從高處傾瀉而下的瀑布並不凌冽,而是從上而下散發着一種淡淡的柔美,像是大戶人家的謙謙君子,外柔內剛,給人一種不可侵犯的威嚴。

你與這山水彷彿心有靈犀,剎那間,幾點思緒浮上心頭,你連忙拿起毛筆,在紙上一揮而就;“玉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你可知兩千年後的今天,多少人爲了那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去尋覓那山水?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雨像一串串斷了線的珍珠灑在吳地上,又像一層細紗,爲這座小城蒙上了神祕的面孔。整座城都浸在雨中,好似天上的龍宮,時隱時現。

王昌齡靜靜地站在碼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與友人告別,留下此千古名句作爲贈言。

船開走了。他的眼中溢出了無盡的孤寂與不捨。

江水好似不知此時的哀愁,仍然不停歇地向遠方奔去。只有遠處青翠的山林,默默地注視着這一切,靜靜地守護這位空寂的詩人

我總是癡迷於山水之間。

我曾在春日去拜訪黃公望筆下的富春江,她如仙境般,似真似幻,疏影搖曳。我曾在夏日裏去感受酈道元筆下的三峽,兩岸重重疊疊的山峯,山下如飛馬一般的流水,帶給我們身心上的清涼;我曾在秋日中去探尋朱自清筆下的大羅山,雨後的梅雨潭像一塊巨大的綠寶石,可愛、耀眼;我曾在冬日去尋覓吳兆騫筆下的長白山,漫山遍野的雪,白得觸目,白得震撼。

山水像一道屏障。屏障外是人世間的雜亂與浮華,屏障內,是無盡的純粹與安閒。在這一靜一鬧的分界線,我用心拜讀山水,用身體感受山水。

山水之間,有歡樂、有哀愁。我們在山水間嚐盡人生酸、甜、苦、辣;山水之間,有人生百味。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4

我的家鄉,那是一個山青水秀、地傑人靈的地方,那更是一個讓人難以忘懷、魂牽夢繞的地方。

每逢節假日我回家鄉,當車一駛上依江而建的清江大道時,已習慣了城市裏車水馬龍的我,眺望到那方山水,心裏便油然生出一種感慨:還是家鄉的山水親、山水美啊!

我的家鄉長陽是古老的巴人發祥地,美麗的清江就像秀麗少女的一條紗裙,使“她”更加秀氣柔美,更有魅力!長陽位於鄂西南山區,接枝城,鄰宜昌,由清江而得名,清江穿過其全境。原《史記》中就有記載“處楚西南部具發古人之陵,其地處山不秀麗唯美,風水極佳,乃處天然寶地。”這段資料的記錄也正說明長陽山水美之靈氣,是自古以來都受人愛慕嚮往的。

家鄉的山,雖沒有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黃山的奇特,但卻有它獨有的魅力——秀氣而連綿。找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泛舟依山的清江,人會感覺十分愜意。家鄉的山雖不高,但卻一座連着一座,每座又各不相同,有的像巨人,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駱駝,有的像刀尖,奇峯羅列,形態萬千,一眼望去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令人遐想無限。山上的樹木生長得十分茂盛,多以松柏爲主,蒼勁挺拔。還有許多五顏六色叫不出名字的植物點綴其中,但主角仍是綠,有深、有淺、有明、有暗,綠得那樣充滿生機,綠得讓人難以形容。恐怕只有在畫家的筆下才能描繪出來吧!

家鄉的水,雖沒有大海的壯闊,長江的雄渾,西湖的寧靜,但卻有着少女般的氣質——溫婉而純靜。乘家鄉獨有的小木船徜徉清江,你常會被深深地陶醉,忘了身處何地。江水很靜,有時靜得讓人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只有當木槳揚起的微波擴散開去的一道道水紋,纔會讓你回過神來,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有時起風了,水面蕩起的漣漪,輕輕拍打着河堤,顯得那樣輕盈,一如少女般的溫婉。江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魚兒的遊動,那水彷彿是透明的,像明鏡、像翡翠,讓人頓生憐愛之情,想捧着它不放。有時起霧了,站在江邊,見對岸的青山、農家,隱隱約約,若隱若現地,如仙境一般,美極了!如歌裏所唱:清江的水喲,從我夢中流過,載着古老的傳說,轉變一現醉人的春色……

這樣的山環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山水相依,山水交融。是這方山水,勾勒出了一幅富有生機、活力、唯美的山水畫,也是這方山水,哺育出了一代代純樸、善良的長陽人!

我愛家鄉,我愛家鄉的山和水。我生在這裏,長在這裏,夢也在這裏!無論走多遠,家鄉的山水都珍藏在我心裏!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5

千年萬載,你經歷多少個春秋,千萬代過去了,唯有你還乘載着不滅的記憶,在天地間不朽的屹立,任那嫋嫋餘音迴盪,敘說着千百年的記憶。

你是山,是屹立在世上的魂,否則爲何那麼多詩人讚美你,觀賞你,把他們的情感經過你來表達呢?李白描寫你,留下“西登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顛”的感嘆。李白把你的顛與陡生動地描寫出來,不去峨眉,看文便可觀其顛。“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瞧,面對仕途不順,李白還是喜愛與你爲伴。蘇軾讀你,則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得不感嘆,你的龐大與神祕,如何一下子窺視你的全部呢!徐霞客看你,驚歎道“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你豐富又奇妙。多少年,你總能把詩人的心情體現得淋漓盡致,不得不說,你是詩人的心。

那一江水,緩緩或急速,你是水,是詩人最依賴的水。王維道“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你把詩人安靜淳樸生活的理想,對官場的厭惡隨那水一般流動道出,寧靜而和諧。還記得蘇軾嗎?在水上航行的蘇東坡,望着你,留下的那一句傷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他把難過都告訴了你,於是你成了最好的傾聽者。你知道了一個遊子的無奈,你知道遊子想家的心。你流動着,願家鄉另一邊的家人看見你。“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這位苦命的君主,春水細細流動,緩慢而又輕。流不完的水恰恰顯出不盡的愁,你哭了,可惜你只能默默,因爲你是水。那一桌酒席,那位豪放不羈的詩人,飲酒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你是豪邁的,你的氣勢如此磅礴,你讀到了詩人的豪放,你一涌而上,一個個響聲,一個個巨大的浪花。你是詩人的情,一點一滴描繪着詩人。

你是山與水,是山水這個整體,王安石在《書湖陰先生壁》中說到:“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你是如此生動活潑。王觀《卜算子》道“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不得不令人驚歎你妝容的美麗。曹操說:“水何澹澹,山島竦峙。”你道出了他的雄心壯志,你道出他的宏偉理想。古代文人多半是寄情於你,不論是熱愛田園悠閒,或是仕途失意,還是昔盛今衰,你如一席長卷,記載着歷史,記載着詩人的情感。你如一隻瓶,詩人把他們的一切都化爲水裝進你的瓶中。你隨着春秋變更,歷過千百年,可因爲有你,千百年後的人們又得知詩人千百年前的情。

品讀山水,你是文化的載體,載着詩人的情感,載着詩人的一生。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6

一峯又一峯,在清靈得不帶半點凡塵之氣的薄霧繚繞下直直延伸向心靈也抵達不到的地方。你明知它定會有盡頭,可身處其中,卻深切地感受到它的茫遠。並沒有華山"一覽衆山小"的霸氣絕倫,但它綠到你心底,每一峯都那樣清靈秀氣,又因那驚動靈魂的綠而顯得深邃、闊大。靜立其中,感到自己渺小的靈魂被那新盈的汪洋的綠淨化、融合。

我們是一隊來閱讀自然的遊客,來自不同的地方,擁有不同的經歷、人生,但在這一刻,我們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相同的驚歎、讚美、陶醉······甚至來自靈魂深處的眷戀。不同於梅雨潭的柔和,西湖的瀲灩,大興安嶺的厚重和蒙古大草原的廣袤。這些不知名的山頭上浸滿的綠含着清泉的靈動,蘊着晨霧的飄渺,藏着深林的悠遠,又駐着大地的寬博。它清新,比春日第一片綻開的新葉還新;它又淵博,比那遠古森林中最厚重最溼濃的枝葉還淵博。它直讓你相信它是這天地間最真實的綠,最早遠的綠。它是那樣能撥動你的心絃啊!在陡坡峭壁旁的溼滑的小道上,你能聽到它的鼓勵,在幽深寂靜的山谷前放聲呼喊時,你能聽到它的歡呼。在綠的融合、懷抱下,我們欣賞、體驗、尋覓和感悟,重新以純淨的靈魂面對生活。

漫遊於綠林間,嗅着野芳,沐着微風,擁着綠意,聽着鳥鳴。愜意間,不禁喜上眉梢,直尋上前,拘一捧清澈的綠意,奢望也沾染上一抹清靈。一路前去,耳邊嗡鳴漸響,驀然回首處,卻是一道嵌在綠綢中的白帶,純白中又透着晶瑩,在下方偌大的池中又汪起深幽的碧綠。鑽入口鼻的清盈的水汽將凡俗的肉體似乎都變得輕盈、靈動;氤氳的水霧使你恍若誤入仙境。那一刻,耳邊瀑布的喧囂似乎都遠去了,只感到世間一切都很靜,很靜,一切煩惱與雜念都遠去了,身心真正與自然融合,那是一種有容乃大的寬廣,讓你恍如頓悟。所有感官都與心靈直接相通,形體似乎都化在了這美妙的自然中。

我們一羣相識或不相識的人,一同翻山涉水,向彼此伸出了溫暖的手,一同暢悟自然,互望着疲憊但幸福的笑臉,一同驚歎,一同陶醉,一同狼狽而歸。在山水間,我們爲相互擁有彼此樸實的笑臉而幸福,也爲彼此收穫了純潔的友誼而快樂。沒錯,我們是一羣遊客,但更是一羣讀書人,閱讀山水,閱讀友情,閱讀自然,閱讀人生。在喧囂凡俗的世界的背面,在山水之間,我們通過閱讀,找回了自己。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7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我來到了桂林,來欣賞桂林的美景!

桂林的山真美啊!它雖無黃山那般壯麗,也無泰山那樣雄偉。但它是那樣柔美,一座連着一座,連綿起伏,形態各異:有的好似一隻坐在地上休息的駱駝,眺望前方;有的猶如一隻大象,鼻子直入水中,似乎是在飲水呢;有的看似亭亭玉立的姑娘,站在水邊梳理着她那飄逸的長髮;還有的像一隻大烏龜,慢悠悠地朝前爬,而後邊正有隻小兔子坐在那兒,懶洋洋地曬着太陽!

再看不遠處,有一座突起的小山峯,山峯上正坐着唐僧四師徒。最左邊的是豬八戒,他正伏着身子趴在那兒睡覺呢!在豬八戒旁邊坐這師父唐僧,只見他盤着腿,十指閉攏,正在默唸“大悲咒”。唐僧的身旁站着孫悟空,他手握金箍棒似乎在尋找前來搗亂的妖怪。而最老實安分的沙和尚也隨着師父默唸心經。

欣賞完奇美秀麗的桂林山。我便來到了有“百里畫廊”美稱的灕江。灕江的水真綠真清呀,那碧綠的湖水晶瑩透亮,猶如一塊美麗的水晶鏡,又似一塊碧綠的翡翠。這時拂面而來一陣清風,湖水輕輕的盪漾,泛開朵朵波紋,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着點點金光,好似翡翠上鑲嵌着的金片,又如湖面上撒下的碎銀。再看水底那一塊塊鵝卵石緊挨在一起,就如情同手足的親兄弟。那一隻只逍遙自在的魚兒,正調皮的吐着水泡!

桂林不但山清水秀,它那“洞洞洞”更是奇特!初到“豐魚巖”,便覺得寒氣逼人,一股鐘乳石特有的異味撲鼻而來。我們隨着講解員向洞的深處走去,一幅奇特的五穀豐登圖映入我的眼簾。看,在“蔬果架”的最上方掛着一個又長又大的冬瓜,在冬瓜旁,長着一棵大蓮藕,蓮藕下還有一朵大花菜呢!“蔬果架”下還長着一粒粒綠油油的大西瓜。往前走着,便來到了“海底世界”。海底下長着又綠有長的海草,你瞧,它還把那調皮的海螺纏住了呢!再看吶,在我們的頭頂還粘一個大貝殼,大概由於貪玩,忘了回家的路吧!接着往前走,便來到了一個盛產靈芝的地方。那兒的靈芝有大有小,有的幾朵連在一塊兒,有的一朵開在山尖。真是有趣!

欣賞着洞中景色,不知不覺便來到了暗河旁,我乘着小船繼續欣賞美景……終於來到了洞口,只見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綠水之波瀾,望着四周青山綠樹,想着洞中的景色,心曠神怡,心情格外舒暢!

真不愧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8

家鄉的山,並不高,更沒有名山般的雄偉,只是連綿不斷的,坡度和緩,遠遠望去,那條與天相接的柔美線條綿延得很長很長,與藍天、白雲和村上稀稀落落的房屋顯得格外和諧;家鄉的水,並不深,更沒有大川般的浩浩蕩蕩,只是緩緩流淌着,像是一個老者在不緊不慢地散步,不時悠閒自在地哼着小曲。

家鄉的山,其實確切地說,應該是丘陵。只是大家叫慣了,名義上也就是“山”了。

家鄉的山,是綠的。家鄉的山上,大都種着竹子。放眼望去,各種舒服的綠色都映入眼簾,心中也會盪漾起一種快樂、輕鬆的感覺。山中的綠色,也並不單調,而是多種多樣的。翠綠、碧綠、墨綠……各種各樣的綠,都展現在眼前,彷彿在開一場綠色的盛會。

家鄉的山,是靜的。一走進山中,聽不見一點聲音,氣氛是那樣幽靜,彷彿有一種“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的感覺。靜下心來,就又會聽到一些大自然的聲音。風不時會徐徐吹過,藉着竹葉,彈奏出“沙沙沙”的清脆旋律。不時也會有鳥兒飛過,或是在空中盤旋一會兒後又向前飛去,或是停留在樹的枝杈上。鳥兒所過之處,都會留下一串歡快的音符。這些,都又給山平添了一些“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意蘊。這裏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頓時,心中的煩惱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家鄉的山,是美的。那密密的竹子,拔地而起,如戰士一般挺拔地站立在山上。一束束燦爛的陽光透過竹葉,在地上投下斑斑駁駁的樹影,顯得生趣盎然。深吸幾口清新的空氣,頓覺心曠神怡。

家鄉不僅山美,水也獨具風韻。

家鄉的水,大都是些小河小溪,但卻有很多,一條條流淌在山上和村莊中。

家鄉的水,是清澈的。在岸邊向水中望,水中那圓滑而漂亮的鵝卵石,枯黃的落葉和幾條“打醬油”的魚兒,都清晰地映入眼簾。站遠幾步,水面又如一面明晃晃的鏡子,映出了那藍天、白雲、綠草、紅花。

家鄉的水,是甘甜的。喝一口水,細細品味,總會有絲絲甘甜,挑起了舌頭上的味蕾,更涌上了心頭。用家鄉的水泡的茶,更是香氣四溢,令人回味無窮,沁人心脾。

家鄉的水,是快樂的。小時候,村上的小夥伴們總愛到河邊釣魚、釣小龍蝦。有些調皮的大孩子,甚至跳入水中,空手抓魚,結果總會讓魚溜走。有時候,大孩子抓魚時甚至會翻倒在水裏,引來一陣大笑。那笑聲與水哼出的輕快小曲,組成一首交響曲,格外歡快。

啊!家鄉的山水是多麼美!我愛家鄉!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9

灕江源於越城嶺的主峯貓兒山,上游稱大溶江,從靈渠在溶江鎮與灕江匯合口至平樂縣恭城河口,稱爲灕江,全長160公里;下游從發源地至梧州,統稱桂江,全長426公里,屬於珠江水系,古人認爲湘漓同源:源於海洋山的海洋河在興安縣被靈渠三七分水,兩江相離,各加“三點水”,北去的叫湘江,南來的叫灕江。

在灕江百里畫廊中,綠水、青山、翠竹、倒影構成了一個綠色的世界,展現出以綠爲魂、以水爲魄的大自然生態美。而煙雨、晴嵐、月光、彩霞更使灕江妙似夢幻仙境。灕江這幅幅綠色畫卷中時而化出入睡水牛、鸕鶿漁火,時而引出戲水頑童、採茶村姑,這首天人合一的田園詩,展現出灕江水文化最高境界的韻味之美。百里畫卷依照景色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爲三個景區。第一景區:桂林至黃牛峽。灕江兩岸奇峯林立,農村、田園錯落分佈,景觀多樣,是觀賞遠山近水與人文民風的佳處,構成畫卷的開頭部分,第二景區:黃牛峽至水落村。兩岸石山連綿不絕,奇峯巍峨聳立,是灕江風光的'精華所在,構成畫卷的主題部分。第三景區,水落村至陽朔。兩岸土嶺青蔥,翠竹、茂林、田野、山莊、漁村隨處可見,給畫卷添上了優美的田園色彩。舟遊灕江,使人賞心悅目,怡性陶情,淨化心靈,棄俗絕塵。可以說:灕江絕秀天下無。民謠謂“九牛對三洲,河水兩邊流;五馬攔江過,雙獅滾繡球”。

“灕江精華遊”從磨盤山碼頭或者竹江外事碼頭上船,四小時後抵陽朔縣城。內賓在龍頭山碼頭登陸,外賓在陽朔碼頭上岸,水程50多公里。遊船駛離碼頭約半小時後抵達黃牛峽。

狀如迎賓蝙蝠的絕壁在這裏展翅截流,形成一個連綿數裏的雄奇江峽。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徐霞客認爲與它相比,長江天險赤壁、彩磯“也失其壯麗矣”。

草坪一帶水曲峯奇、蓮峯翠壁。江左冠巖因山峯形似古代紫金冠而得名,享有“灕江的明珠”之譽。過秀山、半邊渡、“桃源賞月”、“石人推磨”、竹筍山等景,迎來了灕江五大美景:楊堤飛瀑、浪石煙雨、九馬畫山、黃布倒影、興坪佳境。

灕江最著名的山是畫山,最美的景是黃布倒影。畫山高416米,臨江絕壁上主要因藻類等低等生物死亡鈣化而成了顏色不同、深淺有別的山崖色彩帶。正是這些生物顏料與岩石所含個類礦物質本色畫出了姿態各異、名揚天下的畫山九馬以及“鯉魚掛壁”、“繡山彩繪”、“張果老倒騎千里馬”等灕江天然崖畫。藍天白雲下,山似玉筍瑤簪,峯像青髻羅黛,黃布灘附近的倒影凝就了“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的意境。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10

秋天的一天上午,秋風吹拂,大雁往南飛,我們戴着紅領巾,排着整齊的隊伍,唱着歌兒,在陳老師的帶領下,高高興興地去吳山水庫秋遊。

一路上,我看見一片金黃色的稻穀沉甸甸的,一望無垠。大型的收割機“轟隆隆”的響,忙着收割稻穀。農民叔叔看見自己豐收的田野,臉上掛滿了笑容。

你瞧,一座高大的水庫映入我的眼簾,寬闊的大壩聳立在兩座山之間,像一道彩虹。這就是吳山水庫。我們沿着有護欄的臺階向大壩頂上爬,我爬得氣喘吁吁,終於爬到大壩上。哇,又寬又大的水庫碧波盪漾,波光粼粼,野鴨在水面遊着,一隻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到水中叼起小魚,貼着水面飛走。一羣草魚、紅鯉魚、大頭魚……游來游去。許多伯伯、叔叔在水庫兩邊鉤魚呢!

再看看水庫左邊山上是橘子園,一個個黃澄澄的橘子掛滿了樹枝,像一個個小紅燈籠,有的昂着頭,有的躲在樹葉下,還有的兩三個擠在一起,彷彿在說悄悄話,秋風一吹競玩起碰碰車的遊戲嘞!而右邊山上有一片楓樹,楓葉,有火紅的,有金黃的,還有黃綠相間的。秋風一吹,紅、黃楓葉便飄飄悠悠地飛落下來;而山上的松樹、杉樹依依挺立,鬱鬱蔥蔥,在秋天柔和的陽光照射下,顯得格外青翠,綠得蒼勁,令人讚歎不已。

然後,我們沿着大壩的臺階往下走。你瞧,清清的河水從大壩的岀水洞裏飛流出來,像瀑布,河水像奔騰咆哮的千萬匹野馬直瀉而下,如煙、如塵、如霧。我不禁想起唐代詩人李白寫的《望廬山瀑布》詩句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不正像當年李白遊廬山瀑布的生動寫照嗎?

大壩下面是萬頃良田,水庫的水“嘩啦啦”地流到一片片良田,灌溉着水稻,滋潤稻苗,纔能有這一片片金黃色豐收的稻田呢!稻田兩邊是大片的苗圃,苗圃裏有松樹、杉樹、桃樹、橘子樹、板栗樹……樹苗翠綠翠綠的。特別是桂花樹苗更引人注目,一棵棵桂花小樹,己經長得有一、兩米高了,等待省內外的客商來購買桂花樹苗,我相信浦城的“丹桂之鄉”將揚名四海了。

特別是吳山村那片桂花園,一串串火紅火紅的桂花掛滿枝頭,像一片片紅彤彤的海洋,正在吸引一批批遊客,在欣賞桂花,聞到陣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

我觀看了吳山水庫四周的山川、田野,如詩如畫的美景,它多麼像一幅立體的山水彩畫呢!我真是依依不捨,懷着愉快的的心情回家了。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11

武夷山水,天下之偉也。到過武夷山的人,不禁要發出這樣一句感嘆。“三三季水清如玉,六六奇峯翠插天”便是武夷山的最好寫照。那九曲迴腸的九曲溪,與三十六座直插雲霄的山峯,在武夷地貌上,構成了一幅完美的圖畫,給人一種“一片舟山翠萬重,寒流曲曲到芙蓉”的感覺。

先說說武夷山的水吧,那穿梭於武夷羣山中的九曲溪,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彷彿一條銀白色的絲帶。來到武夷山,必要乘坐竹排漂流於九曲溪的九曲十八彎,感受那迂迴宛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絕美情趣。到了九曲溪邊,早已是人頭攢動,好不容易纔坐上竹排。竹排前後兩個撐船師傅吆喝着,雄渾激昂,給平靜流淌的九曲溪增添了另一番風趣。竹排一艘艘漂流着,九曲溪上的白石灘,常有幾隻水鳥駐立,着實有趣。往水裏看去,碧綠的溪流十分清澈,又很深,西岸的連山倒映在水中,在溪水的流動下,顯得更有韻味。

徜徉於號稱“天下第一彎”的九曲溪上,不無感受到“十里溪流通宛轉,千尋到岫盡嶙峋”。用手輕拂溪水,冰涼而又柔和,水上的每一個細胞彷彿都在跳躍,給人以一種清醒自由的感覺。

再說說武夷山的山吧,瞧!那座山峯,那外形彷彿是少女衣裙的裙褶,因此取名爲玉女峯,向右望去便是一座叫大王峯的山峯,看那挺拔的身姿,屹立於羣雄之上的氣勢,儼然是個“大王”,在玉女峯用於大王峯中間又有一座山峯,相傳“玉女”與“大王”十分相愛,但後來就被這座山峯隔開了。再仔細看看,還有虎嘯巖,天遊峯等。天遊峯是武夷山中最高的山峯,從下往上看,階梯上人們一個挨着一個,慢慢向上爬着,形成一條五彩斑斕的線。人們一個一個往上爬行彷彿一隻只小螞蟻一樣,十分有趣。站在天遊峯上,向下望去,又看見那回旋曲折的九曲溪,天遊峯對面又是一座山峯,九曲溪繞過着山峯形成一字形,形似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真是汲各地之精華啊。

還有那一線天,從一入口進入,裏面潮溼而又陰涼,西邊石壁上都有水氣,慢慢向上走,也就越來越窄,最窄處可達,擡頭向上望去,一望無際的天空也被縮略爲一條彎彎曲曲的線。頭頂上有不時傳來蝙蝠的叫聲,偶爾有一隻蝙蝠飛過,那聲音在一線天中迴盪,屬引悽異,令人回味。

“他年覓取封侯印,願向君王換此山”,這是威繼光說的一句話,武夷山的秀麗風景與那特有的給人的感覺,都令我流連忘返。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12

龍溪,在通江城東二十里,諾水河之側,溪出龍山之西北五里,下流與宕水相匯爲淵,深不可測,相傳龍馬躍出其中,故美其名曰:龍潭馬跡。

潭在峻嶺環抱中,古木蔭翳,遮天蔽日,龍溪自西邊山壑溯根瀉出,潺潺涓涓。經林罅,秋日照射,如金如、如銀、如鱗,如翡翠,如碧玉,五光十色,璀璨奪目。宋初壁州刺史米仲賢詩云:“密林抱清溪,微經入煙靄;亂流蒙石轉,浩浩兼歷派。披蘿出潭上,結宇在竹外;亭泄泄其餘,下窪陰壑瀨。”

符陽縣令陸干城和詩云:“石斷寒泉流,亭然翠獻繞。隔岸聞湍聲,當窗見夕陽。”說的便時“巴南龍潭”。

我們一行人,黃髮垂髫,牽衣頓足,沿着那盤桓於懸崖斷壁,斷澗叢林間的青青石板路。溯溪流而上,一路有溪,一路有潭。除深不可測的龍潭之外,散見路邊的還有形似石磨的古磨潭,像鍋底的鍋底潭,如鏡的洗衣潭,潭潭相屬,不一而足。潭中游魚礫石清晰可見,樹枝鳥鳴啁啾。古柏橫斜潭面,影入潭中,頗有“魚在枝頭鳥在水”的韻味。

一路有溪,有潭,更有山歌隨溪水潺潺,宛轉相成,耳聽墜露淅瀝,槌聲汩汩,宛如鳴琴,行不數步,衣衫盡溼,這是洗衣的女子搗衣聲和砍耳山農民宛轉的吟唱:

太陽出來照山岩,我跟哥哥去砍柴,左手砍根黃荊棍,右手砍根馬桑苔,青槓林喲青槓林,青槓葉兒掛衣裳,青槓林喲青槓林,銀耳飄香萬里情

溪隨溝轉,歌隨溪淌,到處一片歡聲笑語,傾訴着巴山兒女的愛情,歌唱着山區人民的辛勤。

拾級登至山巔,有一露臺,臺上薄霧嫋嫋,起時穿林入舍,瞬息佈滿山谷;仰面而望,不見星月。登臺鳥瞰,滿溝滿壑,一片雪白,及至霧靄散去,萬樹水溼,蒼翠欲滴,宛如銀河瀉流繞綴,窪窪溝溝,亦如雲帆鋪滿坡坡崗崗。

孟德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龍溪靈泉,滋養了古代名人聖賢,芸芸衆生。千百年來,她以自己博大的胸懷哺育了巴山兒女,關注着時代的變遷。而今,涓涓靈泉,又作了龍溪溝酒廠的瓊漿玉液,以此靈泉釀造的龍泉液、綠豆沙、銀耳露、銀耳大麴,綠豆大麴等10多個新品種,遠銷省內外。此係列酒,能強心益血,滋肝濟腎,祛病除疾,美容健身之用,令人適飲不醉,醉不傷神,可謂滴滴醇香味更濃。

龍溪水呀龍溪水,昨天,你白白地匯入宕水,流向大海;而今,你化作美酒玉液,香飄全國。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13

古人都具有山水情懷,文人墨客乃當中之最。其一生遭遇或坎坷、或騰達,及依山傍水時,思緒沉靜隨風飄蕩於自然之間。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山,鬼斧神工,創世之美,剛柔並濟,一陰一陽,難怪乎能使衆人沉醉,望眼一片綠、或晴朗、或風雨,別具一番趣味。山之高,巍然聳立,水之柔,清澈溫婉。及夕陽西下,黃昏至,火紅映底,偶有清風掠過,頓覺心曠神怡,俗世雜念已拋,靈魂融於天地之間,萬籟俱寂,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潮起潮落,立於衆山之巔,低頭俯視,其感情無法言喻,真真是“而今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爬山之艱難,可與西天取經相比,峯迴路轉,蜿蜒曲折,千辛萬苦爬至一處,仰頭一望,前途渺茫,登頂之路愈發險峻,思緒亂、心神擾,氣息不穩。心志不堅定者止步於此,唯有鬧中取靜,從容不迫,纔可向上攀登。吾前往九峯山渴望一覽山水之美,正值酷暑,水已乾涸,山中雜草叢生,只感悶熱,山雖美,卻無觀賞之心,興致缺缺,下至山腳,匆匆離去。後因此思索過一番,才悟到山水正如陰陽,兩者缺一不可,空有山無水,太過陽剛;空有水無山,太過溫婉,登山之說,亦可講爲登山品水。

悟山水之道,品山水之美,山之形態衆多,皆有人好。吾獨愛獅子山,其雖險卻不失雅趣,雖不名卻有如獅子的驕與尊。因這山緊傍着水,形酷似獅子,乍眼望去,猶如一頭獅子起浮於水中,仍爲殺敵撲前之勢,高昂的頭,對其命運的不屈,令吾肅然起敬,不禁潸然淚下。誰不曾有一段充滿挫折的往事,誰的心中不曾住過一頭這般的獅子,“永不低頭”的獅子乃是一種信念,然而是何種原因令吾產生此番聯想?思索一番,乃悟到:山水情懷乃個人情懷移情于山水,山水之道乃人生之道,所喜之山水,乃個人思想之體現。這便解釋了爲何古代有衆多文人墨客尤愛山水,除了山水之美,更是靈魂與其景共鳴。一座能體現人生經歷的山,再伴柔水叮咚,難怪乎能令人沉醉,書下諸多山水詩。思及此,覺得通透甚多,伴着音樂,不禁思如泉涌,寫了大半。真真是邊寫邊悟,如今細想,覺得少了些許東西,便在此將其補上:人類的山水情懷有部分原因是祖先的生活環境所致,因此,品山水之緣由衆多,仔細想來,倒挺別致有趣。

悟山水之道,品山水之美,吾心悠悠,只看那高山靜水,通幽處,獨沉醉……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14

登過武夷,爬過雁蕩,遊過西湖,相比之下,總覺得桂林的山水有着獨特之處。她兼有武夷山的清秀美麗,雁蕩山的峯石嶙峋,西湖的水平如鏡……

桂林,無論什麼時候,她都是最美的,一個典型的山水城市。坐在遊輪上,沿灕江順流而行。放眼望去,兩岸山峯層層疊疊、此起彼伏。有的高聳入雲,有的危峯兀立;有的清晰可見,有的模糊不清;有的在陽光下氣勢逼人,有的在霧靄中隱約飄渺……它自在雲霧中忽遠忽近,忽斷忽續,忽即忽離……山巒恰似一條長龍飛向天邊,又似一條巨蟒捕捉獵物。低頭向下,哇,灕江的水真是名不虛傳。它可真靜啊,靜得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站在岸邊,即使是一個小石子掉落,你也會聽得一清二楚;它可真清啊,一眼望下去,江底的沙石能被你毫不費力的找到;它可真綠啊,綠得彷彿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鑲嵌在桂林這道美麗的風景線上。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除了美麗的灕江以外,更有別具一格的象鼻山。它全身都被茂密的枝葉所環繞,映入眼簾的是一色的碧綠,整座山宛如一面綠茸茸的屏風,把湖面映襯得十分美麗。顧名思義,象鼻山如同一頭大象高高聳立在美麗的江面上,大象把鼻子深入水中,歡樂地喝着甘甜的泉水。關於這頭大象,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呢!據說,大象原是天帝的坐騎,見過世間許許多多的美景。當它看到桂林時,被這個美麗的地方給深深吸引住了。天帝無論怎麼苦口婆心地叫喊,它就是不肯回去。天帝忍無可忍,一氣之下拔出寶劍刺死了它。過了許久,大象化成一座大山,坐落在此,像一名戰士一樣守衛着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的人們。

站在象鼻山下,此時的我彷彿穿越到了象鼻山的千年歷史。它常年站在這裏,雖經歷了無數次的風吹雨打,卻始終矗立在這美麗的風景線上。正如五千年連續不斷的中華文明,雖飽經苦難,但一次次浴火重生。因爲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從未有在困難面前低頭,始終勇敢頑強的拼搏,書寫了真正的苦難輝煌!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不屈不撓的偉大民族,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人民。

擡頭仰望,思緒涌上心間。現在的城市裏高樓林立,人們的腳步非常急促,生活節奏很快。而象鼻山雖不比高樓大廈,可人們在這裏可以緩緩而行,盡情享受這美好愜意的時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生活中增長見識,感受美好。我也彷彿從中領略到爲何世上會有“願做桂林人,不願做神仙”的感嘆。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15

我經常會在書中或是一些報刊中看到”美似仙境“”有如世外桃源“或是”山水如畫“諸如此類的一些讚美山水的話語,但我只能是憑空想象:有幾棵桃樹正紛紛揚揚地落着桃花,粉嫩嫩的花朵好像在歡笑,在飛舞,在玩鬧,一陣風輕輕吹過,呼吸着淡淡的花香,踏着鬆軟的土地,放眼望去,一碧萬頃,再遠些,坐落着幾座青山,山腳處還有汩汩的溪流在奔騰着,水中魚兒魚尾輕輕一擺,頓時濺起一簇水花,幾片花瓣跟隨着風來到了水面上,引起魚兒們的一陣騷動……

想象中的”桃源“十分美麗,令人心醉,可是這個暑假,我終於看到了真實的桂林山水,見到了真正的”桃源“

剛踏上桂林市的這片土地時,感覺十分平常,與別的地方沒有什麼區別,空氣一樣的,天空一樣的,我在來之前的一絲期待、一份激動也隨之消失了,有絲失落。

離開了市中心的繁華地段,我們乘坐的車向着郊外駛去。聽說郊外羣山聚居,一座又一座。可到了那裏,我並沒有發現有什麼特別之處,公路兩旁確實是挺立着一座一座的山,也再無其它了。可這山雖不是有多高,但卻是直挺挺地站立在那裏,彷彿一位位巨人守護着他們的家鄉,守護着這片土地。這裏的山並不似書中所說的那樣連綿不絕,他們每一座山都是一位獨行者,並不合羣。我心中的失落已經不在,漸漸被這奇異的山峯吸引了。我向前奔跑,迫不及待地想投入這羣山之中了。

近了,更近了,直至站在一座山的山腳處。擡頭望向那山,在這近處顯得我是多麼的渺小。等等,我看到了什麼,我的心開始劇烈跳動,呼吸不由加快了,心中激盪,雀躍不已。我快速度向前行走,走到山的一側,使我的視線可以更清楚地望向那山峯。看得更清楚了,真正地確定了我心裏的那個念頭,我迫不及待地想找一個人同我分享這奇異的山。我看到的那座山,並不如其他山峯一樣的是獨行俠,那是兩座山峯,一座高大聳立,更是陡峭嚴峻,而另一座呢?矮小的一座山,看山去也並不十分美,可是,我彷彿看到了一位溫柔的母親慈祥溫柔地望向她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則充滿依戀地窩在媽媽的懷抱中。他們如此安靜、祥和、幸福、安逸。我的心中也奇異地沉靜了下來,那種奇妙的感覺,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只能說,我的心”醉了“。

在停留了許久後,我終是戀戀不捨地走了,什麼”世個桃源“,什麼”仙境“,都不重要了,我的腦海中只浮現着那對”母子“相互依偎的場景,還種那種溫暖。

我也是醉了。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16

登高賦詩,臨淵填詞,古已有之。從此,山水與文化便結下了不解之緣。

於是,白帝城的山水承載了兩種聲音,兩番風貌――李白對自然美的朝覲與劉備對山河主宰的爭逐。古時候的詩情戰火澆鑄在了山水之中。

我們把山水看成了文化的源泉,文化自然成了山水的精神。

然而,沒有了山水的文化,就不算文化了嗎?沒有了文化的山水,就怎麼看都不再是山水了嗎?不,不是。至少現在不是。

現代的詩歌,詩情是它的精神,人心是它的源頭。詩人們不再走遍大江南北,而是在紛繁的燈紅酒綠中寫下一篇篇自以爲效仿李白的最後感言。歌曲中不再傳頌“我們的祖國風光好,山山水水是家鄉”,而是“情愛是毒藥,沾上它就跑不掉”。這些氾濫的現在文化中,我們不能說全是垃圾,沒有精品,而它們又的確與山水無關。

文化,只是時代的印證,不同時代不同文化,但山水卻沒有大改,若是改變,就會變得逐漸偏離“文化-山水”的軌道。

還記得小時候,我向往爬上山頂,鳥瞰小城。這時的七曲山九曲水蜿蜒如飄帶飛舞,整幅畫就彷彿神來之筆。我會高歌,唱出悠揚的旋律,只爲一灑心中的快意。可當我再一次回到這兒,沒有了樹,沒有了鳥,沒有了飄帶,就如夢境一般,清晰而不可觸及。沒有了絲毫的文化氣息,可也是山水依舊。

山水還在那裏,成爲了風景,我們無暇顧及風景,躋身於人潮涌動的城市,一堆鋼筋水泥。

儘管我已認識到山水失掉了文化,文化不再寓於山水,是件很可悲的事,但是自己仍在無形地推動着這可悲的進行。

我不願走進山水,在桂林徜徉的遊船上,我無心觀景,更無吟詠之意,我向往重新返回城市之中,返回遠離山水的文化之中,回到流行的題海里,暢遊,歡呼,或是觸礁,擱淺;回到記錄了遊覽路線沿岸風光的書叢裏,從其中閱讀,尋覓久違的山水,不加修飾的原始的山水。雖然我向往,但是實際上,我排斥;我還希望回到現實,在我看來,現實的網絡竟比山水更真實。電影院裏,我們驚歎於特技演藝,悲情感染了每一個人,金碧輝煌的宮廷,不能有半步山水的足跡。

文化,本就與山水無關。文化的興替,是社會在改變,人們只是把它寄寓在山水之中而已。只是寄寓罷了,客觀上並沒有存在。離開了文化的山水,離開了山水的文化,現在看來,不也繁盛無比嗎?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17

從古至今,文人墨客不約而同地流連於美麗的自然風景之中。而當鍾靈毓秀、風情萬種的山水與才華橫溢、吟風詠月的文人相結合,文人置身於山水,縱情于山水,寄意于山水,於是便有了一篇篇的山水美文流傳於世,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在用心閱讀這些佳作後不難發現,這裏面隱藏着的,除了中國文人的愛恨情仇,還有中國文人的品格和精神。可能是中華文化深受老莊思想的浸潤,超脫出世,文人骨子裏都有一種隱士情懷,從古代一直延續至今。

中國古代文人喜歡將自己的諸多情感用詩文來傾訴,而寄身於山水的文人則常常用細膩而豐富的筆觸記錄身邊的美景,這樣一來這些山水反而被他們賦予了新的生命,從而愈加鮮活。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許多名勝古蹟之所以威名遠揚,除了自身風景秀麗之外,更多是因爲這裏有着豐厚的文化歷史底蘊,而這文化歷史底蘊便來自於中國文人的筆。很多人心心念念嚮往廬山,其實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風景美過廬山的,數不勝數。然而,廬山雖不在五嶽之中,卻名氣更勝。李白的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陸游的歸裝漸理君知否?笑指廬山古澗藤。王維的范蠡常好之,廬山我心也。將廬山深刻的文化底蘊展現得淋漓盡致,使得慕名前來廬山的墨客文人絡繹不絕。

文人委身自然山水間,從中尋找精神寄託,而山水間的情結往往都會標榜着一種孤傲。這裏走走,那裏看看,把胸中的一腔熱血全部向自然宣泄,這樣一來,情感豐富了山水,山水也造就了詩文,先是景觀被寫入了文章,後來文章也變成了景觀。中國文人的山水情懷,就這麼延續了下來。

可爲什麼不用鳥獸蟲魚來寄託情懷而選擇山水呢?這也有自然景觀本身的原因,山水美景對人有一種天然的怡情移性作用。山水神之所暢,孰有先焉南北朝畫家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認爲觀山水就是觀道,同時肯定了山水暢神的審美功能。置身山水之中能給人一種閒適、愉悅的感受。

說到底,山水是一種中華文化的底蘊,甚至是一種中華文明的符號,中國文人用山水描繪出了自己或倔強或曲折的心路征程,用山水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中國文人的魅力!在品讀詩文時,我們不但要從中吸收那些翰林子墨從山水中悟出的道理,更是要學習他們在山水中領會人生與生命的真諦,將自己心靈詩意地棲居於山水田園,尋找自己內心的一份寧靜。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18

我是和家人一起報團去桂林旅遊的。以前一直很嚮往來這個地方,小學課本上專門有一篇文章講桂林的山水,而且宋代詩人王正功的七律二首中的第一句便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來到的第一天下午是自由行,我們便來到桂林的兩江四湖景區,沿着灕江邊走。

慢慢欣賞着這旅遊大城,來到了日月雙塔文化公園。這個公園很適合散步,環境很優美,環繞着湖邊走着,已經下山的太陽還殘留着點光亮,灑在湖面上,那種景色讓我從在快生活的世界中慢慢的放鬆下來了。而且啊,一路上遇到的外國友人快趕上咋們中國自己人了。

第二天上午我們坐着旅遊大巴車來到了一個少數民族侗族的村寨——侗情水莊。中國的文化真的是多姿多彩,不僅僅是我們漢族,少數民族的文化也十分豐富,就比如說侗族的侗族大歌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此次旅遊便好好感受了一番。一進去便有人用侗族獨有的樂器蘆笙奏樂歡迎我們。

侗族姑娘還有一種特別的招親方式,通過爬竹杆來到屋子的二樓與姑娘相會。老鍋頭與二鍋頭不參與,老鍋頭就是指年紀大的,二鍋頭指的是二婚的。

侗族都是很喜歡銀器的,他們用銀碗喝酒、吃飯,女人們用銀梳子梳頭、刮痧。出嫁時身上也許多都是銀飾品。

中午吃完午飯後,來到了灕江。太陽是真的烈,但一點都不影響我們的興致。坐着船,遊走在灕江上,看着沿邊的風景。

桂林的山與其他地方很不一樣,桂林的山不能用高大,雄偉來形容,這裏的山很秀氣,不高,每一座都有着自己的個性,她們像是些姑娘,擺着不同的姿態,向人們展現着她們的美麗,不嬌不魅,卻很秀氣。然後我們來到了古東瀑布,因爲要爬瀑布,所以都買上了景區要求的裝備,穿上了草鞋。

第二天就在感受大自然所賜予的眼睛的盛宴中度過。

我們去的幾天剛好趕上高溫期,上午天氣就非常熱了,所以我建議想去桂林的朋友要注意溫度和防曬。第三天上午來到了銀子巖,當地有句俗話:“遊了銀子巖,一世不缺錢。”我心裏也是想來沾沾好運。

裏面有千姿百態的鐘乳石,由心的感嘆大自然的鬼工神功。裏面像是天然的冷氣輸送地,十分涼快。但人很多,幾乎是人擠人,地面也是十分潮溼。

我們都是跟團的,並沒有花很多的錢。雖然導遊會要求我們買東西,但這是我們消費自由,導遊也不能把我們怎麼樣。

有時候出來走走也是挺好的,現在的孩子暑假都喜歡蒙在家裏,應多去外面世界看看。桂林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去桂林旅遊,去消費,還可以拉動經濟的增長,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19

泛舟於灕江之上,我既被那溫柔綿長的江水所觸動,也被兩岸沉穩前立的山巒所震撼,山與水和諧的相互依襯,構成一幅自然美景。

不僅自然中如此,其實人生道理亦如此,一位先哲曾說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爲人如山,處事如水,且我認爲,只有山與水緊密結合,方能構成人生的桂林山水。

爲人如山,山是巍峨聳立的,是不會被風雨所擊垮的,在我看來,爲人中的山那是一個人堅定不移的原則和信仰,且這份信念是不會因爲時代發展,流言蜚語所改變的。若一個人有值得捍衛的信仰,那麼他做任何事便有遵循的原則,正如支撐高樓大廈的鋼筋結構一般,這份堅定能使他在快速發展的時代中臨危不亂,也能使他在面對黑暗與污濁時有守住心中淨土的勇氣。而若一個人沒有堅守的信念,那麼在面對複雜而多變的環境中,他就很容易茫然,如陶土一般被環境隨意的改變捏造,從而丟失了“我”的意識。

處事若水,水是輕柔綿長的,是能隨機應變的,處事中的水應該是一種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在面對多變且陌生的問題中能不拘泥於教條經驗,而勇於改變,古語云“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兵無常勢,水無長形”可見水的智慧與生活息息相關,自古便被運用於軍事作戰上。面對問題時我們不妨運用水的思維方式,放下固有的看法,而從具體的問題中找出矛盾的出口,從而靈活應變。

然而,山與水之道不是隔立獨出的,相反,它們是相互依託的,山代表的信念是行動準則,而水代表的思維是一種行動方式,雖然水是不斷變化的,但它始終傍山而流。一個人若只有山的勢,而無水之變,則會變得刻板,一個人若只有水之變而無山之勢,則會變得隨變、輕率。

山水之道不僅適用與人,也適用於當今社會發展中的每一個主體,拿現在的傳統企業轉型來說,它們堅守着老字號的誠信品質,卻不懂得把握時代發展中的消費者的心理變化,而新興企業中卻不乏勇於突破創新之勢,然而在企業道德素養的建立上卻往往不足。這兩種類型的企業都必須認識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將山水相依之道靈活地運用於自身的發展方式上,方能可持續地走下去。

人有堅定的信念和靈活的思維方式是立足於當今社會的重要工具,處事如水,爲人若山不僅僅是一句玄妙的道理,更對當今社會具有現世意義。唯有把握住山水之道才能活出人生獨特而雋美的山水之景。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20

在石墩上,望向不遠處的老屋,儼然一片廢墟,滿目淒涼。秋初的柔風微涼,輕輕揚起我的髮梢,舊時的歲月悠悠飄來,漸隱又現。

那年,桃樹枝頭初次開花再凋謝,我未及髫年,坐在石墩上,靜靜看着在屋前撲蜻蜓的太奶。紅色布鞋上繡了牡丹怒放,太奶的腳步輕盈,碧空下她的身姿風韻猶存。當將一隻振翅蜻蜓放到我手中時,她的眼中猶有光芒一閃而過。屋外的田埂上,體格硬朗的太爺正在勞作,他手拿鐵鍬在土地上開溝挖壑,播入串串種子,然後重新覆上泥衣,用腳重重地踩實鬆散之處。他熟稔地完成這一系列動作,像是在田間揮汗淋漓文采飛揚。太爺從田邊小道荷鋤歸來,太奶挽着太爺,兩人青絲銀髮交織,眼角的皺紋清晰可見,說笑着往家走去。

屋門低矮,他們彎腰低過門楣,雙腳跨過門檻,進了老屋。這老屋是在上世紀,太爺太奶結婚時蓋成的,粗木爲樑,泥糊牆,至我記事時已有不少年頭了。

進門便見的一根房樑上,總掛着個竹籃。那時我只能仰面看到籃底的紋路,踮起腳尖從竹片間極力望去,不知竹籃裏藏了什麼寶貝。每次我來探望太奶,太奶都會伸手從鐵鉤上取下竹籃,掀開蓋在上面的灰藍土布,取出各種茶饊和點心,使我歡呼雀躍。她則踩着屋子裏坑窪不平但軟實的地面,進到角落的竈前燒火做飯。竈火燃起時,火光掩映着她的面龐熠熠生輝,彷彿鑄就了塵世絕美的畫面,蓋過那萬千秀麗山水。

我的童年曾在老屋前留下痕跡,我見證過老屋的一年四季。春時柳簾拂翠,夏季牆壁遍爬藤蔓,秋日桂枝傳香,冬至檐角滿掛冰凌。我心中最美的風景,便莫過於此。

後來,我到了上學的年紀,從僅與太爺一牆之隔的小院搬離,去了不遠的地方落居。說不遠也到底是遠了,我們的生活從此隔了千山萬水。偶爾回來,看見太爺太奶拄着柺杖,蹣跚的背影在瑟瑟秋風中定格成一幅頗有年代感的老照片,悄然飄落的枯葉更添憂愁,勾起我的淚水如決堤之洪。

又過了好久好久,此刻的我,看着轟然倒地後的老屋,靜滯在空氣中的斷壁殘垣。似水流年,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然而暮去朝來風蝕殘年。時間將光陰細細揉碎了,散落在牆斑影斑駁的舊巷,老兩口終是在蹉跎歲月的罅隙中走散,再不可尋覓到一絲蹤跡。一回首,卻見墳頭枯草風中孑立。

當光陰在巷尾徘徊漸行漸遠,我知曉那最美的山水,只可翻開記憶的卷軸細細尋找。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21

我並不喜歡文學,對文字只不過是一時的好奇加上心底喜歡的某個人深愛着文字,於是註冊了帳號,隨即在創網上發表了一篇五六百字的短文,題目叫《一個人的世界》,然後卻是在莫名其妙的期待些什麼。

隨後的日子,每次上網第一件事由打開QQ變成了進創網,看着一條條充滿熱心的留言一向冷漠的我竟然激動起來,在回覆一條條評論的同時我記住了他們的名字,是他們的鼓勵讓我有了振作的信心,是他們的熱情讓再次點燃了我希望的火焰!

在十一月我成立了自己的文學社,儘管我是一個剛接觸文字的人,寫的東西依舊很差,但我相信我可以進步,因爲我們都是爲夢奔馳着的人,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倒下又一次又一次的站起,永遠不會放棄心中的那份希望。

文學社成了一個溫馨的家庭,祝福、鼓勵的話語在文章下的評論隨處可見,文學社休閒大廳總是可以見到社員們積極的身影,文學社QQ羣裏的消息總是不斷,QQ裏的好友在不斷的增長……

不記得是誰說與文字打交道的人是寂寞的,但是,我要說,寂寞的我們心卻依舊是溫暖的,我們在屬於我們的世界裏奔馳,我們在屬於自己的天空裏飛翔,所以寂寞的我們依舊活的快樂,活的充實。

後來,我意識到自己已經離不開文字,它不僅僅是一個夢想,更是抒寫感情,記錄過去的方式。我們用文字記錄歡笑和眼淚,我們用文字書寫夢想和激情,記憶在我們的文字裏沉澱,夢想在文字裏飛馳。

終於,我與文字成了親密無間的朋友,我用它記錄着我生活裏的點點滴滴,用它寫出我心中的幻想,用它描繪我眼裏的世界。我終於可以大聲的喊:我愛文字,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在文字成爲我心靈的寄託的同時,我與創網之情也變的如山與水一樣,我愛創網,它就像一個快樂的大家庭一樣,在這裏可以找到我們人生路上的夥伴,在這裏可以看到同樣爲夢想奔馳的同志,在這裏可以舒展我們的才華……創網給了我們展示自己的地方,創網給了我們進步的捷徑,我們的文字因爲創網而變的精彩,我們的道路因爲創網而變的暢通。

親愛的朋友,不要笑,這不是在誇大,這是一個曾經站在黑暗中重回光明的人對母親真實的描寫,是的,我感謝創網,感謝創網帶給我的一切,快樂及希望……

他們在唱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繞天涯;我寫下,你是山,我是水,山水之情永相連。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22

山水,有山有水纔是好風光。水有水的飄逸靈動,山有山的沉穩厚重。山和水的融合,是靜和動的搭配,單調與精彩的結合,也就組成了最美的風景。在青山間搜索,在綠水間泛舟……

歷代多少文人墨客,寫盡了水的魅力,水的靈動,水的深邃,水的神韻。那以水爲畫、以水爲歌、以水爲詩、以水爲曲的作品,不勝枚舉。“水調歌頭”的詞牌,演繹出多少耐讀的詩篇;“高山流水”之琴音,傾倒了無數天下知音……而讚頌山的詩句,書寫山的散文,描繪山的畫卷也不在少數。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廬山之瀑布,衡山之煙雲……讓多少仁人志士傾倒,在青山之間留戀忘返。

水,那麼靈動清麗,令人神往遐思;水,那麼雄渾澎湃,充滿了無限激情。有時人稱柔情似水,有時又說咆哮奔騰,這就是水的個性。瀑布的壯麗,波濤的洶涌,泉水的叮咚,小河的潺潺,全部日夜永恆。

山,綿延面亙;山,險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氣勢磅礴,讓人想起五嶽;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峨眉……山,猶如令萬人敬仰的聖賢,沉穩是他的天性,不露聲色地詮釋着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肅穆,生命的莊嚴……

水,可以化作古樸的“大浪淘沙”的雄渾與蒼勁,也能夠渲染出《楓橋夜泊》的萬籟俱寂。襯托出“軍港的夜啊靜悄悄,遠航的水兵枕着波濤”的意境。水,那麼氣魄非凡,象徵着不息的生命與靈魂,無窮的力量和信心。

山,好似讓衆人擁戴的偉人,仁厚是它的本色。它默默獻出了喜馬拉雅的皚皚白雪,獻出了黃山的溫泉、雲海、奇鬆、怪石……山,相信沉默是金,它無語、無悔、無懼。然而冥冥之中,卻永不停息地爲世人演繹着動人的神話,最美的風景。智者愛水,仁者愛山。我不是智者,我也不是仁者,但我卻偏愛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在青山綠水、名山大川中尋找最美的風景。

終於,我明白了,最沒的風景不是靈動的水,亦不是沉穩的山,只有山水的融合才能交織出世間最美的景色!

山因水而巍峨,水因山而秀美;山有狀而水無形,山有頭而水無盡。山是靜止的,水則奔騰不息;水是永恆的蔚藍,山則色彩絢爛。山水相依便有了大自然的明麗。山水產生了文明,山水延續了生命。當沉穩的山與靈動的水交織在一起,山庇護起水,所以有了清潭,有了池塘;水滋潤了山,所以有了花草,有了綠樹;所以山明水秀,所以水秀山明!

山水山水,讓山與水交融,讓靈動與沉穩結合,讓智者與仁者相鋪相成!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23

先哲說,爲人要如山,那是要有堅定的意志,剛強的品格,固守理想與本心;處事要如水,那是要有柔和的手段,變通的方式,順勢而爲,巧妙委婉避開艱險,渡過難關。

爲人如山,賦予我們前行的方向,堅定的意志,不爲外物動搖的品性。如山,是木心在獄中以寫檢查爲名要來的紙上,以蠅頭小字寫就的文章,放大六倍也看不清的字跡背後,是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放棄與放下的筆。他說,“你要我毀滅,我不。”再艱難的環境,再苦難的生活,也不會讓他堅挺的身軀折腰,也無法讓他放棄自由,放棄夢想。他永遠是堅定的,如山。有人問他:“你是流亡作家嗎?”飽經滄桑的木心卻笑着回:“不,我只是散步散得遠了,就到了紐約。”生活的磨難不會毀滅他,他堅定知道家在何方,何處是歸宿,什麼目標與信仰。

處世如水,是柔和的手段,變通的方法,順勢而爲,以退爲進。在那個知識分子人人自危的年代,沈從文也難逃被冷落的命運,他在激進的年代裏明哲保身,退而選擇從事文物研究,文壇巨匠轉爲被冷落的研究者,期中選擇之艱難可見一斑。在激進的時代退而求其次,如水般的手腕給了沈從文保全自己在另一領域展示自己的機會。處事如此,着實是溫柔如水,而身爲沈從文弟子的蕭乾,也有着與恩師如出一轍的溫柔處事方式。在帶領客人蔘觀博物時,蕭乾遇見了淪爲博物館講解員的沈從文,他沒有上前相認,而是留給老師尊嚴,暗中託人相助,不求回報,只求以委婉的手段爲老師換得一些便利、一點尊嚴。

在這個利益驅使的時代,爲人如山、處事如水的君子似乎已銷聲匿跡。更多人的理想不堪一擊,在物慾面前一碰就碎。在就業率面前,冷門專業似乎已無存在必要,處事手腕卻只會硬碰硬,不撞南牆心不死,學不會順應規則,只妄想規則適應一己私慾。

易卜生說:“社會如同一條船,每個人都要做好掌舵的準備。”在我看來,爲人如山,是無論如何都堅守本心,不爲所動;處事如水,是順應規則,變通而動,兩者缺一不可。若順應規則卻無本心,那便成了隨波逐流的苟且偷生者;若堅守本心不爲所動,卻不願順應規則,那也只會成爲被規則淘汰的不合時宜者。

心懷大志,如山堅定;審時度勢,如水溫和。在激流中甘於退讓,保全大志,在風平浪靜中勇於站出,展露鋒芒,這大概也就是魯迅先生所言知識分子需要的“韌”的精神吧。而作爲準知識分子的我們,有何不如此實踐呢?

山水之間作文900字 篇24

弗吉尼亞.伍爾芙說:“最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雌性靈魂有如涓涓流水——包容萬物,心懷柔情與悲憫;雄性靈魂有如堅毅之山——不屈於生活苦難,剛毅而堅強。

人人都需要這種雙重靈魂,因爲如伍爾芙在《到燈塔中去》所言:這種靈魂、這種楔形內核給了我們心靈的支撐,從而追逐自我實現。爲人如山的堅毅剛強讓我們穿越荊棘路,砥礪靈魂;處事如水的包容、悲憫情懷,讓個體與周遭和諧共處。

“歲月不饒我,我亦不曾饒過歲月”,在《雲雀叫了一整天》中,木心先生如是說。文革——那個腥風血雨、晦暗無聲的時代,木心先生慘遭不公待遇,在獄中失去三根手指。然他在獄中卻用本該寫“交待”的紙,寫下洋洋灑灑的感悟與筆記。若干年後,殘缺的手指夾着菸捲的他,走過滄桑,品味江南黃酒與“從前慢”的蘊味——何嘗不是爲人堅毅如山,不畏苦難的彰顯。

越過高山的堅毅,卻也有水的靈動。春風化雨、兼容幷包的蔡元培將官僚養成所建成一個文明學堂,而其中既有樸學大師章太炎,又有新文化運動先驅陳獨秀、胡適,這樣的思想碰撞何嘗不是先生品格的體現——涓涓細流,包容思想滋養桃李;海納百川,包容理念潤澤後人,處事如水,教育理念亦如水。

先哲告知我們人生應追求爲人如山,處事若水。我想爲人如山是生存智慧,而處事若水則是生活智慧。生存智慧讓我們生活繼續,而生活智慧讓我們生命靈動。

小林一茶痛失愛女,書寫下“我深知生命如露水般短暫,然而,然而”的禪意俳句,如山之堅毅,不畏生活磨難,也有水之柔情,飽含淚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地下室手記》中書寫對窮人的悲憫,體現水之柔,然其與世俗價值觀的抵抗亦顯其如山般剛毅。

無數先賢之例如清流入涸澤,哲人之語如明亮星光照幽路。我們人類存在的目的不正是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爲塑造一個更美好和諧的世界,從整體上實現提升嗎?而爲人如山、處事若水的意義在於此。

處事若水,故而我們有心靈最柔軟的觸角,願意伸向社會隱疾與人性冷漠,有悲憫之情;故而我們有海納百川的包容,接納多元思想,爲構建陳嘉映理想中的包容國土而前赴後繼;爲人如山,故而我們有最堅毅、韌勁的靈魂,不爲人生烈火、自然摧殘而壓垮;故而我們剛毅不屈,只顧風雨兼程。

上善若水任方圓,堅毅如山不畏難,山水與爲人處事的道理早已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代代流傳,而每個人不同的理解,便組成了周國平筆下的時代精神家園,包容悲憫、剛毅堅強的時代呼喚延綿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