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窯洞作文(精選10篇)

窯洞作文(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窯洞作文(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窯洞作文(精選10篇)

  窯洞作文1

屋外,清風習習,枝繁葉茂,天空格外晴朗。遠望,一排排窯洞整齊劃一。

窯洞建築結構比較簡單,但是分寬敞,室內通風也很好,坐在室內,只覺清風徐來,花果飄香。

窯洞是由磚所砌成的,無論是從外面看,還是從裏面瞧,都是拱圓形。房頂以灰色居多,,室內牆壁雪白。窗戶是紙糊的,正因爲是紙糊的,所以在屋裏時不會覺得悶,反而會有一種清涼的感覺,是你精神煥發。

大多數人家最起碼有四間窯洞,其一間爲儲存房,剩餘的房間就爲臥室。一大家子住在一個院子裏,這裏處處都被和睦、友愛籠罩其中。

院內,每家每戶都會種些蔬菜、水果,各型各色,婀娜多姿的花朵兒。微風輕輕掠過,就算你在街,只要細細品味,就一定能聞到這濃濃的香氣。

窯洞冬暖夏涼,在寒風凌冽、狂風怒號的冬天,你就在屋裏,會熱的如夏天一樣,使你感到汗流浹背。酷熱的夏天,睡午覺時,只要開一點窗戶,就滄滄涼涼,倍感舒適。這樣一來,既可以防止被蚊子咬,又很清涼。所以,夏天我最喜歡在窯洞裏睡覺了。

窯洞,成爲了全村人不可缺少的房屋。

  窯洞作文2

窯洞,是中國北方黃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華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窯洞中生存、繁衍和壯大起來的。窯洞分土窯洞、石窯洞、磚窯洞、土基子窯洞、柳椽柳巴子窯洞和接口子窯洞多種。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陝北農民的象徵。在這裏,沉積了古老的黃土地深層文化人民創造了陝北的窯洞藝術(民間藝術)。過去,一位農民辛勤勞作一生,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有了窯娶了妻纔算成了家立了業。男人在黃土地上刨挖,女人則在土窯洞裏操持家務、生兒育女。小小窯洞濃縮了黃土地的別樣風情。深達一二百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爲窯洞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前提。同時,氣候乾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較少等自然狀況,也爲冬暖夏涼、十分經濟、不需木材的窯洞,創造了發展和延續的契機。由於自然環境、地貌特徵和地方風土的影響,窯洞形成各式各樣的形陝北窯洞式。但從建築的佈局結構形式上劃分可歸納爲靠崖式、下沉式和獨立式三種形式。建築材料少,工匠少,施工便利,不佔用土地,不破壞環境。

陝北延安窯洞,其中夾雜着窯洞式平頂房。窯洞是自然圖景和生活圖景的有機結合,滲透着人們對黃土地的熱愛和眷戀之情。窯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涼,既節省土地,又經濟省工,確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築形式。人們利用黃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窯洞叫土窯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寬3米左右,最深的可達20米。窗戶有兩種,一種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種是約3—4平方米的圓窗。其特點是冬暖夏涼。用石頭作建築材料,深7—9米,寬、高皆爲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窯洞。磚窯的式樣、建築方法和石窯洞一樣,外表美觀。一院窯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窯爲正窯,有的分前後窯,有的1進3開。窯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腳下的向陽之處,窯洞上面的腦畔栽了很多栽樹木和花草。

靠崖式窯洞(崖窯)

靠崖式窯洞有靠山式和沿溝式,窯洞常呈現曲線或折線型排列,有和諧美觀的建築藝術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許的情況下,有時佈置幾層臺梯式窯洞,類似現代樓房。

下沉式窯洞(地窯)

下沉式窯洞就是地下窯洞,主要分佈在黃土塬區—沒有山坡、溝壁可利用的地區。這種窯洞的做法是:先就地挖下一個方形地坑,然後再向四壁鑿出窯洞,形成一個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見地院裏的樹梢,看不見房屋。

獨立式窯洞(錮窯)

獨立式窯洞是一種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窯洞,也有磚拱石拱窯洞。這種窯洞無需靠山依崖,能夠自身獨立,又不失窯洞的優點。可爲單層,也可建成爲樓獨立式窯洞(箍窯)。若上層也是箍窯即稱窯上窯;若上層是木結構房屋則稱窯上房。

  窯洞作文3

在祖國媽媽71歲華誕之季,我爸爸媽媽等人來到了陝西的延安。

我們下了飛機坐車往延安去。一路上我看到了一個很高的大樹大約有30米吧!我又看見了一隻受傷的小鳥它很可愛,它的眼睛一直看着我。我突然發現遠處山坡上有幾個小山洞,有一個人走了進去,山洞還有三扇窗戶和一個小門。我很奇怪,我心想不可能他就是陝北的特色建築窯洞?我去問媽媽:“媽媽!那是什麼?”我的手指輕輕的起來了指向小山洞。媽媽說:“我也不知道。”

我們到了延安棗園。我們聽解說員講:這裏是以前革命前輩住的地方。你們知不知道他們住的是什麼?是高大的別墅嗎?解說員說:“是一個像小山洞一樣的窯洞,”我們先來到周恩來總理的故居,解說員說:“這個就是窯洞。”我一看我猜對了我很快樂。

窯洞分三種第一種是土窯,第二種是石窯,第三種是磚窯。窯洞上面有一個天窗,門的兩邊都有兩扇窯洞。春節或有喜事的時候都會帖一些對聯和剪紙。天窗很精美,有方形的,有星星形的,有三角形的。一個院子,有3到5孔窯洞。一些樹圍繞着院子,好像他們保護着自己的孩子一樣。樹枝很尖,好像誰欺負了它的孩子它就扎誰。

窯洞裏面很寬敞。有人會問:“窯洞冬天會很冷嗎?”不會,因爲冬天可以在裏面燒竈,竈的下面有一個煙道,連接牀下竈臺。竈燒火時,暖氣就順着管道到了牀下,如果現在有人睡在牀上就會感到很溫暖。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它既節省土地,又經濟,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築形式。

  窯洞作文4

住窯洞,越住越有感情。那種感情,該像“飛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吧,日子越長久,感情越深厚。窯洞,就挖在這類山崖,溝畔,背山臨水的地方。

窯洞從山腰挖起,一層一層往山頂挖去。隨着山崖的形勢挖成排,遠遠看去就像一帶土樓。每層窯洞的前面,用削山和打窯的土,恰好可以墊成一片平地。上下左右的窟洞,高低錯落,不一定排的都很整齊;那整齊的卻有時候上一層的平地就是下一層的窟頂。在這種九曲迴廊似的的窯前平地上,可以種菜.養花,栽樹。西湖白堤的“間株楊柳間株桃”,被稱爲江南絕妙景色。這種窯洞建築的“一層窯洞一層田”,不也可以稱爲塞北的大好風光麼?若是種瓜,上層的瓜蔓能夠掛到下層的檐頭,天然的垂珠聯瓏,那才真叫難得哩。景緻更好,是夜裏看,一排一排的燈火,好像在海岸上看航船,漁火千點;也好像在航船上望海岸,燈火萬家。

農家住的窯洞,多半是靠窗盤炕,炕頭起竈安鍋。竈突從炕洞裏沿着窯壁直通山頂。常見夕陽銜山的時候,一邊是縷縷炊煙從山頭裊裊上升,一邊是羣羣牛羊從山上緩緩迴圈。“日之夕矣,牛羊下來”,正好構成一幅靜靜的山野歸牧圖畫。若是山高一點,炊煙繚繞,恰像雲霧瀰漫,又會給人一種“白雲深處有人家”幽美曠遠的感覺。有的農家窯洞,用丹紅紙剪貼了“鯉魚跳龍門”、“錦雞戲牡丹”一類的窗花,或者貼了祝賀新婚和新年那樣的“髂”,就又是一種歡樂氣象了。

“窯洞風景”的確是風景,是詩情畫意的風景。仔細體會開頭一句話:“住窯洞,越住越有感情。”作者爲什麼這樣寫?白天看,一層一層,上下左右的窯洞.高低錯落一層窯洞一層田,上下層之間瓜蔓垂聯,這不是一幅陝北風景畫嗎?

若是夜晚看,一排一排的燈火似“漁火千點”:再看那夕陽銜山,牛羊迴圈,好一幅山野歸牧圖啊!

陝北的窯洞風景本身就如詩如畫,再加上作者那詩情畫意的描述,就更顯得如詩如畫了。

  窯洞作文5

清晨的太陽冉冉升起,迎着太陽光我早早的來到耕讀書院,等同學們都到齊後,我們的快樂之旅便開始了。

我們走在山路上,欣賞着身邊的美景,滿山的樹葉金燦燦的一片美麗極了,遠處我們看見了幾個窯洞,我和同學們趕快跑了過去,老師讓我們圍成一圈來講解窯洞的知識,老師說:“窯洞基本上都在黃土高原一帶,他利用這種靠山,還有比較粘厚的土質,像這種土質它的硬力是最好的,平定起來不容易倒塌。窯洞多處是拱形的,而且窯洞還具有冬暖夏涼的功能。它具有4000年的歷史,我們古代的勞動人們是非常聰明的,現在像這些窯洞大多數都被淘汰了,非常少見。”老師給我們講解完後,我心想:“沒想到我現在能看見窯洞,我的運氣真好呀!”

我們懷着好奇的心情,想去窯洞裏看一下,在窯洞裏,我看見了以前睡得炕,炕頭上的窗戶還是木質花紋的,我用手狠狠地在牆上錘了一下,手非常的痛,看來真如老師說的窯洞真的很堅硬,要不然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窯洞還依然保持着原來的樣貌,就在這時,老師問了我們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窯洞上面是幹什麼的呢?”大家都思考了一會兒,異口同聲的回答道:“是儲存糧食的。”哈哈,我們都答對了,老師鼓勵表揚了我們,我們開心極了。

窯洞可真是個神奇的地方,我好像感受到了以前的人怎樣生活的?我喜歡這個地方。

  窯洞作文6

我們這裏住的地方主要是窯洞,不過現在高樓大廈越來越多,所以很多古老的屋子都被拆除了,不過還是有許多的地方被保留下來了,不過這樣是因爲這些地方沒有價值,也正是因爲這個緣故,所以現在的城市依舊可以看見窯洞!

窯洞算是一種長在山間的房子,它在建造的時候就選擇在山間,我記得我的爺爺說,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裏,據說窯洞修建的越高越好,好像是因爲對後來人比較好,因此我家也比較高!可是我現在覺得窯洞高了真的不是很好,尤其在農村這個地方,因爲一旦地勢高聳,那就意味着交通不便利,農村土地上有很多的農活,還會有很多的農具,有的東西還很重,所以在山間小路上真的很難上去,我家對面就有一家人,他們的路寬不到兩米,而且小路斜度很大,路面彎彎曲曲,所以每一次運輸糧食的時候真的困難重重!

不過太低也不好,雖然運輸方便,可是最近幾年農村也在發展,所以一直在修路,所以這些居民家的坡就被佔了,因此有的居民家的路僅僅剩下不到五十釐米的小小一個路,不過由於最近幾年農村居民不多,而且許多人都在外地打工賺錢,甚至有一些人已經不回來了,所以對於大家生活的影響不大!

  窯洞作文7

窯洞是陝北的特色建築,它在很久以前就出現了,距今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它主要分佈在黃土高原的土坡上,而隨着時代的變遷,窯洞也越來越少了。

所謂的“窯洞”,就是在土坡上用特定的工具刻出一個規則的大半圓,然後用鏟子一直挖,再用石頭在內壁固定結實,最後用混凝土和石灰把牆面處理光滑。建成的窯洞一般是高4米,寬3。5米。以前的人們會把幾個窯洞連在一起,把窯洞前的雜草除掉,再把前面修建平整,這便是他們的庭院,非常適合一大家子在一起其樂融融地生活,如果再建一個窯洞的話,也是綽綽有餘的。

窯洞以土爲主要建造材料,而且又是在高處,所以一般不容易被找到,這樣人們就會有安全感,不怕被野獸攻擊。它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非常適合人們居住,這裏的冬天非常寒冷,當外面寒風呼嘯的時候,窯洞裏卻是非常暖和的。而在夏天,外面驕陽似火,窯洞裏卻非常涼爽。真是“冬暖夏涼”!

窯洞的門窗是非常好看的。在窯洞建造完成之後,那些善於雕刻的人們,通常會選擇一些優良的木材,構成一個門窗的框架,最後再用刻刀刻上形態各異的花紋,窯洞裝上門窗,纔算完整。

窯洞在中國的住宅歷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歷史底蘊無比深厚。雖然它們越來越少,但它們的歷史地位是不可撼動的!窯洞讓人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

  窯洞作文8

厚實金黃的土地、略呈灰色的天空、大紅的窗花剪紙、白羊肚手帕走進陝北高原,映入眼簾的便是這些絢麗的色彩。站在那嵌落於千溝萬壑之中的延安窯洞的門口,歷史的滄桑感便撲面而來。這片溫熱的厚土,沒有江南的鶯飛草長,沒有沿海的碧水藍天,一望無際。它有紅高粱、黃

穀子、紫蕎麥的斑斕,有千年不變的厚重與粗獷,站在窯洞的門口,彷彿在聽一位老者講述崢嶸歲月,展示絢麗的畫卷。

站在窯洞的門口,如黃土般的樸實讓人讚歎。窯洞是不起眼的,如同黃土高原隨處可見的黃土丘。窯洞不事張揚,與黃土渾然一體;窯洞沉穩渾厚,背靠高山,腳踩大地,它是有力度的`,因爲它與黃土地血肉相連,密不可分。它更與每一個華夏兒女血脈相承,代代相傳。站在窯洞的門口,將樸實的情懷融入心田。

站在窯洞的門口,歷史的奇蹟激盪着人心。窯洞是歷史的精髓,它不負衆望,作爲長征的落腳點,抗日的起點,解放戰爭的轉折點它承載了歷史的重託,完成了中華民族賦予它的使命。窯洞坐落於一塊神祕神奇而神聖的土地,成了中華民族革命的代名詞。站在窯洞的門口,不禁讓我想到了歷史的興替,竟然定於幾孔窯洞。靜默的窯洞向世人宣告一個真理:強弱易勢,只是彈指之間。

站在窯洞的門口,從這裏走出來的人值得深思。這些人成爲新中國的領導者,成爲各行業的中流砥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或許正是這種簡陋,激勵人們做出最切實際的思考,進而輸送出巨大的力量,這一排排與黃土地緊密相連,與黃土高原渾然一體的窯洞,已不僅僅是簡陋的遮風擋雨的棲身之所,更是一排排的思想者,更是一座座紅色的豐碑。

窯洞是歷史沉澱的沃土凝成的精華,更是度量人生境界的一架天平。想到那些住過窯洞的革命先輩,他們開闊的胸襟、頑強的意志、偉大的人格、崇高的奉獻和犧牲精神。站在窯洞的門口,我們有什麼理由爲生活中的挫折而垂頭喪氣?有什麼藉口在困難面前選擇逃避放棄?窯洞不僅讓人仰望,更教會人腳踏實地。

站在窯洞的門口,在俯仰之間,我們放棄了退縮的念頭,走進窯洞,更要窯洞走進我們的心裏。

  窯洞作文9

當你走進山西省的某一個村子,那一排排的窯洞就會映入你的眼簾。窯洞是中華民族居住史上一個古老的建築形式,被人們譽爲“東方一絕”。地處黃土高原東部的山西省自古以來就有很多高山,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靠着高山建造出許多別具風格的窯洞。

山西省的窯洞分爲三種類型:有倚山而建的靠山窯,土坯拱窯,石磚拱窯。爲什麼窯洞要修建成拱形呢?是因爲拱形牢固性好,抗震效果理想,大多數窯洞都是靠山的,所以才修建成拱形。

窯洞一般修建成高4米,寬3米~4米,深3米~4米。正面的主窯比其它的主窯略高,作正堂,爲長輩居住。窯洞大多是一門二窗,靠着窯頂的窗子叫天窗。窯洞在修建上十分簡便,都是先從土層的橫斷面挖,挖成拱形洞狀,然後,砌上磚或石頭,在洞壁裏抹上一層石灰泥,顯得白晃晃的。窯洞裏靠牆還修有土炕,土炕有一個燒火口,冬天,燒上火,整個炕都暖洋洋的。

如果你來到這裏做客,熱情好客的山西人會用熱情的笑容把你迎進屋,請你上炕,擺上炕桌,放上我們山西的土特產,讓你盡情品嚐。

總之,我們山西的窯洞充分發揮了一己之特色,又滿足了人們的實際需要,因此千百年來世代相傳,一直在黃土地上延續下來,被山西人稱爲“冬暖夏涼”的“神仙洞”。

  窯洞作文10

中國,這個珍貴的百寶箱,這個箱裏到底擁有多少無價的明珠,珍貴的寶石,我們數也數不清。而陝西的窯洞也是這其中璀璨的明珠。

窯洞,它不及高樓大廈那麼壯觀,它不及土樓如此特別,也不如竹樓那麼清雅,“可是房子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住進窯洞後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外觀特別的窯洞,坐落在常年乾旱的黃土高坡。夏天,那兒烈日當空,高達三十多度,冬日裏寒風呼嘯,低達零下十多度。而住在這兒的窯洞裏卻是冬暖夏涼,讓住戶愜意之極。

我在老家住的也是窯洞,這是讓我感到自豪的一點。

窯洞不單是冬暖夏涼,它可是包含着人們的博學與智慧的。窯洞往往是在朝向南的山坡的,那兒陽光充足,很適合人們居住。挖窯洞可不像在大城市裏蓋房子那樣複雜,也不需要諸多材料,可謂在所有特色民居中稱爲“最經濟的房子”

多數窯洞爲3~5個孔,中窯爲正窯,有的分前後窯,有的一進三開,從外面看,4孔要各開門戶,走進裏頭卻能發現隧道式的小門互通着。房裏多用石灰粉刷,看着清爽又亮堂。我可喜歡在這白亮的牆上塗鴉兩筆,畫上我的傑作。窯洞寬敞又亮堂,君若無萬寸地,休想住窯洞。

這兒沒有大片的竹林,蓋不了竹樓,更沒有成堆的money,人們買不起別墅。這種經濟洞,有着黃土高坡特有的土,這與衆不同的土,就像蓋土樓的雞蛋,一樣是“功臣”。蓋窯洞不用砍伐樹木,節約資源,也是國家的“功臣”呢!

這顆與衆不同的藍寶石,充滿着智慧的城堡,在特色民居中閃爍着耀眼的光芒。我爲陝西的窯洞驕傲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