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像父親一樣的父親散文

像父親一樣的父親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高考結束了,世界盃又來了。其實人生並不複雜,一場高考,青春散場,從此負笈他鄉,幾經顛沛,轉眼已是人到中年,驀然回首,不過是幾屆世界盃而已。

像父親一樣的父親散文

於是,我們常會慨嘆人生如夢,年華似水,從爲人子到爲人父——這個過程同樣如此。

兒時,很少見到父親,因爲他總是很忙,經常不在家,跟他一起玩耍嬉鬧的記憶屈指可數,父親留給我更多的是威嚴、沉默或是忙碌的背影。後來到了青春期,跟父親交流更少了,生活瑣事基本找母親解決,其他的事兒連母親都不願說,就更不屑說父親啦。再後來,上大學,工作,回家的機會越來越少,可能因爲我已成年,父親對我的事兒管得更少了,不像母親經常還嘮叨幾句,再後來又是結婚生子……

父親手很巧,動手能力特強。雖然他既不高大也不健壯,但是在我心中卻足夠偉岸,這不僅因爲他撐起了整個家庭的重負,更是因爲他出色的動手能力。家裏什麼東西壞了,他都能想辦法給拾掇好,什麼桌子晃盪了,水龍頭擰不緊了,五金鉸鏈碰不上……諸如此類,鄰居家的東西壞了也經常會找到他,他大都可以妙手回春。而且他很擅於廢物利用,幾塊看似沒用的板材、木料之類邊角餘料,他就能釘出個小桌子小臺子什麼的。他們那一輩人,上大學的很少,有技術的工人已經很受人尊敬了,而對木工、瓦工、車工等多個領域都能上手的確實不多。在這方面,父親在我們當時居住的弄堂裏是出了名的。

父親和善寡言,不大與人爭辯。這似乎也是他們那一輩很多人的共同特點,生活於計劃經濟時代,發多少薪水,領幾張糧油票,養幾個孩子,都是國家說了算,兢兢業業,毫無怨言,也沒有太多不安分的想法。“單位”兩個字在他們的心中崇高而神聖。所以,父親不擅表達,也不愛說話,因爲工作大都跟機器打交道,不需要太多的與人交往。記得小時候聽他調侃,年終車間裏每個人都要寫總結和計劃,一年一次,總結那一欄很大的空,他會寫上“還不錯”,計劃那一欄同樣大的空,他會寫上“好好幹”,都是三個字,而且據說年年如此。在他的潛意識裏,滔滔不絕、巧舌如簧那都是當幹部的事兒,在車間工作,哪怕當到班組長,幹活是第一位的.,沒必要耍嘴皮子。

父親執拗認死理,從不輕易改變。人到了一定的歲數三觀固化是必然,因爲他們已經不再接受新鮮的東西,父親過了60歲之後,這一趨勢尤爲明顯,這一方面和他在家裏一貫地說一不二有關,年輕的時候大小主意他全都能拿。另一方面也跟他的性格有很大關係,年輕時他就非常執拗認死理,與外人還好說,與家人從不妥協,我很難回憶起在什麼事情上勸說他成功過。

2007年12月4號是我人生的分水嶺,那一天,我做了父親。

從沒覺得結婚對我的改變有多大,就像是水到渠成,木已成舟,婚後的二人世界,卿卿我我,跟之前也差不多。可是兒子出生以後,可以說,家裏的生活狀態、組織架構、工作重心全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的世界觀也因此發生改變,從未有過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誠惶誠恐,有種如履薄冰的感覺。

兒子同樣隨和友善,沒有太強的個性。其實對於00後的獨生子女而言,天生的唯我獨尊,以自我爲中心,沒有個性是不可能的。但是,相對而言,兒子還算隨和,能夠顧忌別人的感受,這讓他很容易和別的小朋友玩到一處,上學後也一直擁有不少好朋友,人緣一直也還不錯。

兒子同樣不太善於表達。在學校,且不論學習,課餘愛好方面,明顯體育強於文藝,什麼主持、朗誦、唱歌之類,一般都沒他什麼事兒。在家裏,受到批評時,一遇到解釋不清楚的問題,就着急地說不出話來,進而捶胸頓足,甚至還拳打腳踢。

兒子同樣倔強如驢。小小年紀,倔起來幾頭牛都拉不回,一道數學題,只要你講得跟他老師在思路、順序方面有絲毫出入,一定說你講錯了,下面一概不再聽。

兒子的這些表現,都很像他的父親,也很像我的父親。血濃於水,一脈相承。這是生生不息的力量,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裏,傳遞着我們所有的情感:好惡、喜怒、悲欣和愛憎。

我感謝上天給了我這樣的父親,雖然他只是個普通人,但是他的教育理念卻迥異於他周圍的人,比如兒時我們家的鄰居,他們曾經爲了管教孩子,打折過好幾根棍子。在那個暴力盛行的年代裏,這樣的父親司空見慣,而我的父親卻總是儘可能跟我們講道理,萬不得已才輔以暴力,雖然我也曾經叛逆過、淘氣過、撒謊過……更重要的是,他能夠一直尊重我們自己的選擇,讓我們自己去決定自己的未來,並且提醒我們,要爲自己的選擇負責。

我希望我能夠做一個像父親一樣的父親,對孩子嚴格要求,耐心開導,不強加,不焦慮,不越廚代庖。給孩子以更多的愛、尊重和鼓勵,讓他羽翼豐滿,直至可以遠走高飛。

我更珍惜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每一次旅行,每一場遊戲,我不希望錯過孩子的每一點變化,缺席孩子的每一次成長。陪伴孩子一起長大其實是家長唯一也是至爲重要的職責和使命,也是我當下最爲重要的事情之一。

2014年的5月1日,父親離開了我們。

所謂“子欲孝而親不在”,人世間讓人遺憾悔恨之事十之八九。如今雖然陰陽兩隔,但是我相信,我們依然可以保持某種溝通,尤其是在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父親上,他一定會不斷地監督我,鞭策我。

我一定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