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洗澡的散文

洗澡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現在,洗澡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享受。生活在水鄉小城裏的人們大都崇尚“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所謂“皮包水”就是喝早茶吃早點,“水包皮”就是洗澡或者叫泡澡。雖然這種慢節奏的生活方式在家鄉小城由來已久,但對於生活在鄉村裏的農民來說卻是難得的奢侈。

洗澡的散文

過去的莊戶人家,在整個漫長的冬天裏是難得有一次洗澡機會的,因爲鄉村中根本就沒有浴室。而且我們那裏地處不南不北的長江邊上,雖然到了嚴寒季節也常出現零下好幾度的天氣,但從來不曾有過冬季取暖的習慣,因此在家裏是沒法洗澡的。男人們只有偶爾有事進城才能順便到澡堂子裏洗一次澡,女人和孩子整個冬天都不洗澡。習慣成自然,就是後來農村中也有了鄉村浴室,還有一些年長且特別守舊的婦女仍然不好意思去浴室洗澡。她們身子的隱祕部位一輩子只有她們的男人才能欣賞得到。因此,鄉村浴室一開始有很長時間不開女浴。

上世紀五十年代,離我們村子有三、四里遠的一個較大的莊子上開了一家季節性的小浴室,平時逢五逢十開張,到舊曆年底才天天開張。記得有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父親帶我去洗了一次澡,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進澡堂子,那年我十二、三歲。浴室的規模很小,顯然平時洗澡的人不多,雖然洗一次每人只收一角五分錢。因爲要過年了,平時捨不得洗的人也要慷慨地去湊一回熱鬧,人特別多。不大的浴池裏擠滿了赤條條的男人。浴池是磚砌的,那時農村還不曾有水泥。水特別髒,有人形容那種水有點像薄糝子粥,空氣中瀰漫着一股濃烈的汗臭味。儘管那樣,洗過後仍然覺得十分舒服,好像身上脫掉了一層殼。

在炎熱的夏季,莊子前面的大河就是一個天然的免費大浴場,當夕陽西下暮色蒼茫時,幹了一天農活的人大都會到河裏洗一把澡,一些上了年紀的女人也和男人擠在一起邊洗邊拉家常。年輕的大姑娘小媳婦們是難得在人多的地方下河洗澡的,因爲她們衣服被水浸溼了就會原形畢露。她們只好在家裏燒一點熱水倒在澡盆裏洗。到了冬天,她們就洗不成了,愛乾淨的女人們只能勤換洗內衣或者是在遇到較暖的天氣時挨一點凍擦一擦身子。後來,塑料薄膜問世後,市面上能買到浴帳了,她們在澡盆上罩上浴帳,即使天再冷也能洗澡了。因爲邊洗邊加熱水,浴帳裏面溫度還不低,就是當熱身子碰觸到冰冷的浴帳時特別難受。

還記得我十七歲的那年,在大西北戈壁灘上的一家水泥廠當工人,廠區裏整天迷漫着石灰的粉塵,幹活時,汗水常常浸溼了襯衣。最要命的是廠裏沒有浴室。下班後只能在宿舍內把內衣換下來用一點熱水擦一下身子。廠裏有幾個當地的農民,我們看到他們從來不換內衣,原來白色的襯衣領子被粉塵與汗漬染成灰黑色而且泛着油光。外面穿的棉衣更是難以辨別出原來的顏色。聽說,那裏的農民一輩子只洗三次澡,一是出生後,二是結婚前,三是離世時。衣服也從不換洗,一件新衣服上身,直到穿破了就扔掉。幾年前,我故地重遊又到了那個地方,並且見到了昔日的房東,令人有點詫異的是:他們現在的生活習慣與我們並沒有多大差別,身上的衣服也大都是乾乾淨淨的。不禁便想起了剛解放時經常唸叨的兩句話——“舊社會將人變成鬼,新社會將鬼變成人”,只是覺得應該將這兩句話改成:貧窮與愚昧將人變成鬼,富裕與文明將鬼變成人。

後來我又被調到新疆,在一個大山深處的水泥廠工作。廠裏有一間不大的浴室,對本廠職工是免費的。浴室用的熱水是從發電廠引過來的,沒有服務人員,洗澡的人自帶毛巾,每逢星期一、三、五、日是男職工洗澡的日子,二、四、六專門供女職工使用。可惜好景不長,當年冬天就離開了那裏調到一個水庫工地。工地上的`飲用水靠的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冰塊,當然談不上再有洗澡的奢望了。

現在農村中的浴室已是星羅棋佈,農村人的生活習慣也在逐步地城鎮化了。就連一輩子沒在浴室洗過澡的農村老太,也被她們的孫女們硬拽着進了浴室見了“大世面”,雖然她們一開始還扭扭捏捏地不肯在她的晚輩們面前脫去最後一件內衣。不過也仍有一些“死不改悔”的老太太,無論怎樣動員說服都依然堅持用浴帳在家裏洗澡,她們是在堅守着一個時代。

隨着時代的進步,農村中的家用洗浴設備也在不斷地得到更新升級,且不說太陽能熱水器已逐步普及到農民的家庭,就連鴛鴦浴缸那樣的奢侈豪華也在極少數“土豪”級別的人家出現了。不過,我總覺得,我們的國家發展還很不平衡,在那些依然十分落後的邊遠山區,雖然一生只洗三次澡的情況不會再有了,但那裏人們的衛生習慣與城裏人相比還有着天壤之別,其罪魁禍首就是經濟落後,但願不久的將來,每一箇中國人都能過上現代人過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