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實用】高考作文彙總10篇

【實用】高考作文彙總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高考作文彙總10篇

高考作文 篇1

董建華1937出生於上海,10多歲時移居香港。因不會講廣東話,同學們又聽不懂他的上海話,常常被取笑。董建華人小志氣大,主動與同學們交談,一字一句地學習廣東話,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消除了語言障礙。17歲時又到英國讀書,父親寄給他的錢僅夠學費及生活支出,所以到了暑假,他還得去打工,如到餐廳服務、去煤氣公司剷煤等。董建華在回憶學生時代這段經歷時說:“不會說廣東話要學,不會說英語要去英國,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這種挑戰給了我一個很好的鍛鍊。我喜歡爲自己定下一個長遠的目標。定下目標,我便會堅定不移地朝着這個目標努力。我從小就培養出這樣的個性。達到一個好的目標,是人生的樂趣。”

分析:很多人都希望功成名就、出人頭地,在羨慕別人的機遇與成就時,不妨先學習董建華,爲自己定一個長遠的人生目標,然後努力去實現它。

話題:“成功之路”“目標與實踐”

高考作文 篇2

一、高考作文的審題

近四年,江蘇的高考作文題都是“提示語+題目”。雖然“提示語”也得認真分析,但最終還得圍繞“題目”去寫,從這個意義上說,“提示語+題目”仍然算命題作文。作爲“命題作文”的題目有以下情況

(一)一個詞做題目

1、用這個詞的本義。如上海題《忙》、北京題《寬容》。

2、用這個詞的比喻義。如遼寧題《肩膀》、福建題《季節》。

題目的字越少,可供自由發揮的空間就越大。正因爲空間大,也很容易空。可以化大爲小,變虛爲實,這既便於落筆,也容易寫得實在、集中。有個方法,不妨試一試:在這個詞的前面或後面加一些字詞。這樣一來,也許就好些了。比如:

醒:在“醒”前加:夢醒、覺醒、警醒、猛醒……在“醒”後加:醒悟、醒世、醒後是黎明……

生活:在“生活”前加:學習生活、文化生活、多彩的生活、苦難的生活、我的精神生活……在“生活”後加:生活的瞬間、生活的磨練、生活的甜蜜、生活的感悟……

(二)一個短語做題目

1、聯合短語。如江蘇題《人與路》,雖然可以有所側重,但“人”與“路”二者都必須寫到。

2、偏正短語。如全國題《心靈的選擇》,要注意修飾語“心靈”,說明所作的選擇不是隨便、輕率的,而是嚴肅、慎重的。

3、動賓短語。如湖南題《談“意氣”》,它規定了論述對象是“意氣”,而論點可由自己確定。

(三)一個句子做題目

審題重點一般落在謂語上,如上海題《我想握住你的手》,圍繞“握住”做文章:誰想“握住”,想“握住”什麼,爲什麼想“握住”,“握住”以後怎麼樣。

審清題意後,怎樣才能始終扣題而不至於偏題、跑題呢?第一,不要貪多求全:不能把想到的都寫進作文中去,這很容易造成內容分散而使主旨不突出。第二,不要節外生枝:寫了一件事後,忽然寫了一個跟題目關係不大的甚至毫無關係的事,那就偏題了。第三,不要轉換話題:開頭能扣住題目去寫,但中途改變了原先扣題的那個話題,兩個話題不是同一概念。第四,不要無限聯想:恰當的聯想是思考深入的一種表現,但聯想太多,難免會出現一些聯想偏離題意的情況。

二、高考作文的取材

許多同學都說沒什麼東西可寫,其實可寫的內容是很多的。

(一)材料來源

1、心靈世界:①自己成長的經歷②自己寫過的文章(主要是隨筆)

2、現實世界:①家庭情趣②學校生活③社會實踐④城市建設⑤環境保護⑥文體活動⑦流行歌曲⑧網絡信息

3、閱讀世界:①語文課本(詩文名句)②政治教材(哲學原理)③中外歷史(名人故事)④課外讀物(人文科技)⑤報紙刊物(最新材料)

(二)取材原則

多選親身經歷的,少選道聽途說的;多選貼近現實的,少選古代歷史的;多選正面積極的,少選反面消極的;多選獨特個性的,少選大家熟悉的;多選含有細節的小故事,少選過於浮泛的大事件。

嚴格審題,緊扣題目,取材鮮活,抒寫真情,條理清楚,語句通暢,定能取得高考作文的好成績。

三、高考作文如何求新

(一)取材求新

1、記敘文

從現實生活中取材,通過一個普通人的變化反映時代的新風貌。從語文課本中取材,爲一個文學形象編個新故事。從中外歷史中取材,爲一位歷史人物編個新故事。要重視細節,傾注真情,力求生動。

2、議論文

用一兩個事例作論據;用一組數據作論據。論據要新鮮、恰當,還得緊扣題目對論據作理性的分析。

(二)形式求新

這裏的“形式”專指文章的外部表現形態。

1、記敘文專用:①用好“三”:三個鏡頭、三處地點、三張照片、三次對話、三段時間……總之,不要平鋪直敘。②用倒敘:先寫故事結局,再寫故事的經過,最好有點波瀾。

2、記敘文、議論文都可用:小標題、日記體、書信體和訪談式。

(三)語言求新

這裏所說的“新”是指語言包含的內容很豐富,或蘊含的意思很深刻,或形式很鮮活。要做到全文語言都新,很難;局部有新意,努力一下,還是能做到的。以下方法供選用:

1、引用詩文名句;

2、適量運用修辭;

3、局部變換句式;

4、穿插流行歌詞;

5、轉引大衆民謠。

四、臨考做些什麼準備

1、繼續背誦古詩文名句,不僅要背得熟,更要寫得對。這不光是爲了應付默寫,更是爲了能在作文中引用。

2、找十篇近三年的高考佳作認真看一看,不要背,主要是學學人家的構思立意和某些寫法。

3、搜索一點近一個月來報刊和網絡上的信息,以便作爲高考作文的鮮活素材。

4、回憶一下自己常寫錯的字,好好寫幾遍,力求在高考時不再寫錯。

5、好好練練字,高考時寫清楚每一個字,如能做到端正美觀則更好。這是給閱卷老師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高考作文 篇3

●加分度5星

最美女教師:黑龍江佳木斯女教師爲救學生,被卷車輪下

專家指導:教師本可自保,但卻奮不顧身救人。該事件是有複雜含義的事件,立意寬,可圍繞助人爲樂、社會道德、責任心等主題寫作。提出自己的觀點,圍繞主題展開議論。

●加分度4星半

央視熱播《舌尖上的中國》:借美食講述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話題

專家指導:可通過以小見大的寫作方式深化主題,也可從繼承傳統角度立意。

●加分度4星

兩歲的小悅悅被兩車碾壓:7分鐘內18名路人漠然而去,後來一拾荒阿姨施以援手

專家指導:從社會道德的角度闡述道德底線問題,既可批判18名路人的冷漠,也可讚美第19個路人的高尚,這個例子正反兩面都可用。

●加分度3星半

今年5月28日唐山4.8級地震:教室監控錄像顯示,學生訓練有素自我防護,老師無一人逃跑,冷靜指揮

專家指導:可從歷史教訓、責任心等可昇華的角度開發主題。

今年5月13日英超足球賽曼城隊奪冠:最後三分鐘大逆轉

專家指導:可應用於堅持到底、信念、理想、奇蹟等話題。

中國首善陳光標高調行善,扮雷鋒被指作秀

專家指導:立意可寫高調行善有何不可?或論述評與做的關係。

●加分度3星

北京精神:愛國、創新、包容、厚德

專家指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一個人都有精神,一個城市也需要精神。立意精神是看不見的東西,但卻可以爆發、轉化爲物質力量。

藥用膠囊用工業明膠

專家指導:這就是飽受詬病的行業潛規則,應圍繞規則意識、誠信、社會道德等方面展開寫作。

快時代與慢生活:現今崇尚快捷,有快遞、快歌、快照,也有高鐵、閃婚、秒殺

專家指導:快無處不在,考生可去談快時代有什麼特點及優點,展望其未來;也可惋惜慢生活方式的消逝,討論其內涵;更可以把快與慢結合起來比較,挖掘二者之間的辯證關係、快與慢的度等。

蘋果PK諾基亞

專家指導:諾基亞慘遭滑鐵盧緣於安於享樂,可見居安思危才能高瞻遠矚。小到個人、團隊的進取,大到國家、世界的發展無不體現此理。同時,蘋果的成功是創新能力和想象力的成功。

高考作文 篇4

父親在年初因病去世,打理完父親的後事,兒女們就要各走一方了,母親含淚把兒女們一個個送到大路旁,千叮嚀萬囑咐,現在雖然時代變了,不興過去的那些舊規矩了,但是有些規矩是我們當地一直沿襲下來的,你們可要記住啊,不然別人會笑話的。

母親說的規矩是在我們家鄉一直以來的老規矩,就是老人去世後要在三天後去修整墳墓,每隔七天要給去世的人燒些紙,做些去世者生前愛吃的可口飯菜去墳地祭奠一下,要做七個七日方可完事,到了逝者一百天的時候,所有的親人及晚輩要聚在一起前去墓地祭奠,再下來就是週年和過三年了。

現在許多年輕人已經不再講究那麼多的規程了,只是儘快的打理完事情就去忙自己的生活了,可全然沒有想到,我們的生命是誰給予的,又是誰把我們含辛茹苦的哺育成人,又是誰每天每時把我們掛念在心間,操勞辛苦一輩子他們究竟圖的是什麼?

我想那些過去遺留下來的淳樸雖然有些老道了,用現在年輕人的話說是有些out了,但是每一個祭祀的方式裏恐怕也不無一定的道理,三天的修整墳墓就是讓兒女們在極度操勞完喪事後,休息一下再到墳墓前大家聚集在一起,回顧一下親情,給逝者一份安慰,每逢七天去祭祀是讓我們不要很快的遺忘自己的先輩,讓子女們隔上一段時間再度團聚在一起,不要沒有了上輩,就各自顧着自己,兄弟姐妹之間要互相照應,相互幫助,因爲以後的日子沒有了先輩的指引,要我們每個人都要好自爲之。

人們常說逝者爲大,尊重逝者的心願也是我們一點盡孝道的方式,不要在先輩去世後爲了一些財物去爭吵得面紅耳赤,不要把金錢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因爲逝者已經告訴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虛的,只有我們的生命是最最珍貴的。

沒有了親人的痛是一生的痛,永遠也無法彌補的。忘記了先輩或者說是不尊重先輩的心願,那麼我們也就沒有盡到我們的孝心。

父親在病重時,我一直守護在病牀前,父親曾經許多次對我說道,子女們各自過好自己的日子,每個人的身體都健健康康,每個家庭都團結和睦,這些就是長者最大的心願,不要在去世後大操大辦,那樣只是一種形式,真正的盡孝是在心裏,不要去做些勞命傷財的無用功。聽了父親的這一席話,我才完全明白,父親怕我們太勞累,操勞我們的身體和我們每個小家庭的完整,更提醒我們的是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父親去世,我們子女們也尊重他的意願,沒有大操大辦,一切都很簡單,我想父親也不會怪罪我們,只是再也不能看上父親一眼,再也不能和他老人家說點什麼,一切都過去了,因爲生命只是僅有的一次。

親人的離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程序,相信每個人都是要經歷的,但是我們每個人是否會在我們的親人尚在的時候去真正的盡孝呢?

高考作文 篇5

在平時的作文訓練和高考作文中,審題是作文的第一關,也是關係到作文成敗至關重要的一環。考生由於對題目中的語詞的具體恰切含義、適用的語境瞭解不夠,對文字材料、圖形、圖表中非必要甚至是贅餘的信息沒有加以辨析、篩選,無法把握住主要信息,導致了審題的失誤,或者是選用的材料不能較好地表現、證明中心,材料的主次安排不當,出現大盤失分的現象還是較爲嚴重的。

高考對考生的作文審題的要求是準確全面地理解題意,怎樣才能做到準確全面地理解題意呢?讓我們先來探討一下作文題目的特點:

一般來說,一個作文題目可以包含三個部分:(1)作文材料 (2)題乾和寫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項) (3)標題。不是每道作文題都有這三部分,如果是材料作文就沒有標題,是命題作文就沒有材料,全都有的是給材料的命題作文(1998、1999年的高考作文題其實就是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相結合的一種模式)。

從寫作構思的方向看,不管是命題作文、材料作文還是兩者的結合,作文題目和材料本身都對考生的思維起了規定、限制的作用,所以說,從這個意義上說,除自由作文外,中學生的寫作訓練,特別是高考作文,從本質上說都是命題作文,所不同的只是命題的方式而已。 凡是命題作文,都在構思方面形成了限制性:有的限制是由語詞構成的,有的限制是由圖形、圖表或文字材料構成的。正是由於命題作文的限制作用,考生的思維方向才能正確,纔有深化的可能,它使最後形諸卷面的材料經由了一個由龐雜到單純,由多頭緒到逐漸統一的過程,即一個由感性到理性,思路凌亂到觀念明確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看,命題作文對考生的思維來說,也起到了啓發的作用。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審題了。

“審題要準確、全面”應該說體現在兩個相關的層面上,只要其中的一環出了差錯,審題就不可能做到準確、全面。

一、各種限制的把握

首先要審範圍,審清試題通過標題、材料和寫作要求所限定的寫作範圍,這就是命題作文限制性所要求的。試題所要求的不要忽略、遺漏,沒要求的.或是規定不要寫的千萬不要寫進去,即使你在此處有很強的表現力,爲了文章的主旨,爲了準確地表現中心,你都要忍痛割愛。

在一則“某公司花鉅款修建的草坪被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職工踐踏”的材料下有一作文要求:寫一段話,描述草坪被衆人踐踏後的情形(要求:想象合理,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方法,二百字左右),在這裏,我們有的學生沒有全面地把握題意,1、對時間詞“後”的提示沒把握住,詳細地描寫草坪被踐踏時的情形 2、沒完成“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方法”的要求。與此相類似的,1993年小作文要求說明“圓規的功能、構造和使用方法”,不少考生漏掉“使用方法”或“功能”。大作文要求記敘姐姐、弟弟和父親的話,讚美老樹皮和新樹皮,有的考生漏掉了姐姐的話或弟弟的話,漏掉了讚美老樹皮或新樹皮。這些都是出於審題馬虎、不夠認真的原因,是淺層次的失誤,只要認真一點,這些失誤都不難避免。不過,學生審題失誤主要的還是出於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學生對命題中語詞構成的和材料構成較隱蔽(隱性)的限制沒有領悟。下面我就來談談在限制性的把握上學生作文存在的情況及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1、對語詞概念的內涵外延把握不確切、不到位

(1)在內涵上 較有代表性的失誤有下面幾種: 第一種情況,有的題目中的某個詞語本身包含有兩個或兩個層面以上的含義,有的學生在審題時會簡單地把它理解爲其中的一個。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由兩個語素組成的並列式合成詞和具有比喻義的詞語上。前者如1998年高考作文題“堅韌——我追求的品格”,“堅韌”在當年考生答卷和非考生的作文中,就出現片面的理解,即“堅強”和“有韌性”只寫其中的一個方面(就此點而言,這個題目比起供選的第二個題目“戰勝脆弱”難度要大,這一點恐怕是命題老師考慮不周的地方——照理說,供選擇的兩個題目在難度上應是相當的)。後者如“包袱”、“戰鬥的一年”、“年輪”、“根”、“蠟燭”、“燈”、“鏡子”,在審題時要結合文體弄清它們的恰切含義,因爲這些詞在不同的語境有不同的含義。第二種情況,有的語詞較其種概念,有其特定的含義,有的學生在這一點上混淆、分辨不清,以致寫錯了方向。如“牽掛”一題,有的學生把它理解成一般意義的思念,那不對,“牽掛”是對對方令人擔憂、掛慮之處放心不下的一種思念,這令人掛慮、擔憂之處可以是健康狀況、工作狀況、家庭收入、學業成績、人際關係等等,很多學生錯誤地理解成對遠方親人、友人的思念。第三種情況,題目中有的詞語屬於非常用詞或屬於個別學科、領域的特定用語,學生對它的具體含義不明白,把它曲解成別的意義,如1999年高考作文中,有的考生把“移植”一詞曲解成“(類似錄音、錄像、電子掃描的)灌輸”。

(2)、在外延上,每個詞語都有約定俗成的使用語境,它的同義詞、近義詞的使用語境並不一定與之相同,學生在這裏往往混淆了。如:“憧憬”,有的學生籠統地把“憧憬”理解成“嚮往”——嚮往得到一個好的職業、好的機會……,在作文中詳寫引起嚮往的緣由和爲此嚮往而付出的努力,這就錯了。這錯的原因是,“憧憬”的外延和“嚮往”的外延不盡一致,“嚮往”的對象可以指想得到一種較具體的物、待遇、機會或精神體驗,也可以指較抽象、較寬泛意義上的美好生活(寫的是一個面),而“憧憬”要寫的就是“未來的生活圖景是如何的美好”,這一點,很多學生混淆了。此外,有的學生寫成渴望回到過去,在沒有污染、沒有戰爭的環境中生活,或是夢想有一天能回到過去的災難、貧窮的現實中,瞭解過去。

2、短語中的重點詞語把握不住

有的作文題目是一個短語,此時,能不能抓住重點的詞語,也就決定了能不能把握中心。如:“感受幸福”一題,學生沒有抓住“感受”二字,結果把重點放在,(1)幸福到底是什麼,比如,一同學是這樣構思的:讀書苦,遇上減負,高興,玩個痛快,感到幸福;一星期後,玩膩了,百無聊賴,重又拿起書,終於明白幸福在於辛勤地勞動及從中得到快樂。(2)從父母親人的角度寫他們給了自己多少幸福快樂(並非從自己感受的角度寫)。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短語中重點的詞語如果沒有把握住,容易出現偏題的情況。

二、圖形、圖表或文字材料構成的限制

作文命題中,圖形、圖表或文字材料相對於標題和半標題,往往包含了一定的非必要信息甚至是贅餘信息。這要求我們在審題時加以認真辨析、篩選,因此這種命題審題的難度比命題作文來的大,其審題難度的大小和材料提供的信息的數量多少、材料中包含的非必要信息、贅餘信息的干擾程度有關。

在圖形材料中審題難度最大的當屬漫畫了,因爲漫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徵的方法,簡單而又誇張的手法來表現生活或時事,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如果不能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理解漫畫的真正寓意,那不管你是描寫說明漫畫的內容,還是根據漫畫內容立意作文,都是會失敗的。例如:就因對漫畫的特質不瞭解,加上提示文字沒注意分析,1983年高考漫畫材料“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有的考生就把井當作了“大壩”,以爲那人正在搞破壞。因此,我們應該通過平時的系統的專項訓練,讓學生了解、掌握漫畫構圖的特點及創作的思維特質,增強他們對此類材料的審題能力。

圖表材料的審題立意的難度也相當大。這難就難在學生首先要從圖表中標明的各種情況和註明的各種數字中把握住作者想要說明的問題及想要表達的意旨,然後再聯繫實際或立論或敘事,這對事物的數據、情況的分析同樣需要系統的專項訓練。

文字材料審題的關鍵是分析材料,準確地把握材料的中心,準確立意。任何一則材料,都有一個明確的中心,雖然材料的中心不等同於從材料中提煉出的觀點,但它可作爲提煉論點的重要依據。

對於記敘性材料,要準確地把握中心,就必須抓住材料所記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及材料的感情傾向,這也就要求我們要認真閱讀材料,注意從材料的整體性和主要意圖來分析,正確把握材料,讀懂材料的真正含義,這樣纔不會隨意割捨材料,才能真正地把握材料的主旨,準確地、鮮明地確立論點。

寓意材料題型,指在表層意思下蘊含着本質意義的材料的作文題目。寓意材料形式多樣,有寓言、故事、童話、典故、喻體詩等,具備譬喻性是它們共同的特徵。寓意材料題型的立論難度較大,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對於寓言故事,審題的第一步在於要仔細地閱讀材料,分析所供材料蘊含的意義,看它闡明瞭什麼道理和觀點,提供了一個什麼啓示,也就是要明確所供材料的主題。寓意材料的某一自然現象或某個神話寓言故事,一定蘊含着現實生活中的某方面道理,這也就是說要領會寓意材料的寓意,必須越過材料尋找(落實)道理反映的相類似的社會現象。這種社會現象我們姑且稱之爲本體,那麼,要從材料中的喻體聯想到現實中的本體,則必須把握住兩者的相似點,這相似點就存於在材料中喻體之間的各種關係上,一旦理清喻體間的關係,就可以聯繫實際展開聯想,水到渠成地確立論點了。

上面談的這些是審題的“準確、全面”要求的第一層面,第二層面是材料的選擇、表現,這就要求我們在明確了寫作的範圍、選準了入題的角度、確立了正確的中心後,還要進一步安排能說明和表現中心的材料,把握符合題意的重點以及採用試題要求的文體和表達方式,說簡單點,那就是如何恰當地選用材料表現中心的問題,相關地存在着典型和非典型、主次、詳略的問題。具體地說,這個過程是作文的構思過程。從體現在卷面上的寫作結果來看,構思和審題存在着一致性,構思好,審題就一定是準確無誤,構思不好,那審題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錯,所以說,審題的準確全面還直接體現在作文的構思上,直接體現在對材料的處理能力上。

高考作文 篇6

34歲的上海男人潘躍昀在開車赴朋友婚宴的路上,碰到遭土方車碾軋的一個4歲小女孩。她父親在這場車禍中喪生,小女孩的右腳血肉模糊。潘躍昀毫不猶豫地帶上小女孩,奔波近20公里,耗費4個小時,輾轉兩個醫院,還墊付了數千元醫藥費。有人問他怕不怕被賴上,他說,你沒有辦法判斷別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個好人。

如今,距車禍發生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可這個故事仍在媒體上不斷傳播,有人評論說,在那麼多冷漠的故事發生後,我們太需要這樣一個故事,來溫暖冰冷的人心。

如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11月20日下午,上海男人潘躍昀應該輕鬆地開着自己的黑色“凱美瑞”轎車,回到家裏,換上一身筆挺的西服,然後去參加朋友的婚宴。

但一個四歲的小女孩改變了他的行程。

在一個車來車往的路口,他看到了那個孩子:小女孩的左腳穿着粉紅色的旅遊鞋,右腳血肉模糊,不斷往外淌着血;她整個人看起來迷迷糊糊的,還時不時地抽搐一下。

那是個繁忙的交通樞紐,兩座高架橋交錯立在馬路上方。二三十個人圍着一輛巨大的土方車,旁邊是一輛被撞得扭曲的助力車,以及一灘血跡。

這個兩年前剛剛當上父親的男人覺得自己的心被狠狠抽了一下。“很心痛的感覺。”他事後說。

一位在現場的市民回憶,肇事的土方車司機已經嚇得“沒了方向”,他把小女孩從車底抱出來,站在路邊撥打110和120,後來覺得等不及了,又跑到路中間,伸出沾着血的手,想攔下一輛過往的車輛。

路過的潘躍昀並不知道這些。他只看到這個“看起來挺老實”的年輕人抱着小女孩站在路上,過往的幾輛車卻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趕快上我的車!”潘躍昀說。他扭身打開車門,讓司機抱着還在不斷淌血的小女孩,坐進了自己車的後座,然後朝最近的醫院開去。

這位35歲的男人並不知道,這段救人的路程會讓自己奔波近20公里,耗費4個小時。他只是踩下油門,儘量讓車跑得快一點。路途中,這位父親時不時覺得,後座上那個喃喃喊痛的小女孩,“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如果見死不救,我以後要怎麼教育孩子,讓他做一個好人?

最開始,潘躍昀的目的地是印象中距離最近的上海第十人民醫院。

當時是下午三點,路上沒有堵車,潘躍昀開着雙閃燈,把車速儘量提到最高,甚至有兩個路口,他看到黃燈也直接衝了過去。

在他的身後,小女孩躺在土方車司機的懷裏,拖着已經分辨不出來的右腿,不斷喃喃自語。

“爸爸,我要找爸爸……”這是小女孩重複最多的句子。

而每一次,潘躍昀和土方車司機都會耐心地回答她:“爸爸馬上就回來了。”

事實上,那個時候,小女孩的爸爸還躺在土方車的車輪下面。在他們離開五分鐘後,120急救車趕到了現場。可當這位重傷的父親被送到醫院時,已經無法救治了。

路途中的小女孩無法體會到這樣的悲傷,她只是不斷地嘟囔,有時說“疼”,有時又想要“玩具”。

“想要玩具嗎?到時候叔叔給你買。”潘躍昀對小女孩說。

“不要,我要自己的玩具。”小女孩回答。

“好好好,到時候叔叔去家裏幫你拿。”潘躍昀一邊好脾氣地哄着孩子,一邊加快了車速。

隨着晚高峯臨近,最後的一小段路,周圍的車變多了,潘躍昀的速度也只能慢了下來。他轉過頭,看到小女孩的傷口還在滴滴答答地流血。暗紅色的血液沿着後座淌下,也把腳下的地墊染紅了。

“這麼小的身體,出這麼多血,還得了啊?”潘躍昀急了。他把車拐上路旁的非機動車道,搖下了駕駛室的窗戶,一邊拍着車門,一邊對着旁邊騎自行車的人們大喊:“幫忙讓一下,車上有人要送醫院!”

令他感動的是,路上的人們都帶着理解的表情,給自己讓了路。從車禍現場到醫院的五公里路程,他只用了十分鐘。

到了醫院,潘躍昀和土方車司機直接抱着小女孩衝進搶救室。可是,在對傷口進行簡單處理後,醫生卻告訴他們,孩子的傷勢醫院“處理不了”,建議轉院到設有小兒骨科的新華醫院。潘躍昀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發現,孩子的右腳被幾噸重的土方車直接碾過,只剩下了一些血肉模糊的骨頭碴子。

“在那種情境裏真的受不了,很崩潰。”這位中年男人說,當時忍不住“掉了好幾次眼淚”。

因爲時間短,在這裏,並沒有醫生詢問他的身份。潘躍昀猜測,“可能他們覺得我是小女孩的親屬吧”。不過,當他們把小女孩擡上醫院門口的救護車時,一個圍觀的路人忍不住問潘躍昀:“這是你們家小孩嗎?”

“不是,”潘躍昀說,“就是路過看到車禍,就把她送過來了。”

他總覺得,當時自己的車已經停在了小女孩旁邊,如果裝作沒看見,再把車開走,“良心上過不去”,甚至回家都“沒辦法面對自己的孩子”。

“我以後要怎麼教育他,讓他做一個好人呢?”他說。

人做什麼是由道德觀,而不是由經濟地位決定的

儘管第十人民醫院的醫生承諾用救護車送小女孩轉院,可潘躍昀覺得,自己還是不能離開。

“小孩沒有親屬,總要有個大人在吧。”他說。那個時候,土方車司機已經嚇得“腿都軟了”,所有證件和錢包都落在了車上,潘躍昀覺得,只有自己跟着,才能幫小女孩“解決些問題”。

一開始,他打算開車跟在救護車後面,不過又擔心自己“跟丟了”,最後,他索性把車停在第十人民醫院,爬上救護車,坐到了後艙裏的長凳上。

也許是因爲救護車頂上藍色的警報,這段12公里的路程只用了20分鐘。在新華醫院門口,潘躍昀爽快地付了90元的救護車車費,然後和土方車司機一起把小女孩擡了進去。

“我有能力那就付了唄,”他說,“跟一個人的生命比起來,這些根本不算什麼事情。”

在新華醫院,潘躍昀又一次被當做了小女孩的親屬,他急忙否認,又把前面發生的事情大概講了一遍。

可能是感動於他的故事,醫院小兒骨科的值班醫生沒有像對待普通病人那樣直接開出各種檢查單,而是領着他們跑完了整個手續流程。這名醫生還向辦公室門口排隊就醫的病人們解釋了情況,請大家稍微等一等。

“我真的很謝謝他的幫助。”潘躍昀說,“還有那些在門口等着的病人,我也挺感激他們的。”

於是,在這座現代化的醫院大樓裏,就出現了這樣的畫面:一位穿着白大褂的醫生在前面帶路,兩個男人在後面推着擔架車,在大樓裏不同的科室間來回奔跑。三樓的小兒骨科急診處、一樓的掛號、二樓的抽血化驗、一樓的破傷風針注射、二樓的CT和X光檢查,反正上下來回,“不知道跑了多遠”。

在這些過程中,金錢的支出是免不了的。零零碎碎一千多元的檢查費用,潘躍昀毫不猶豫地付了,等到辦住院手續需要6000元押金的時候,因爲身上沒那麼多現金,他又拿出了自己的銀行卡。

“你不擔心到了最後,這些錢沒有人補給你嗎?”在事情結束後,有人問他。

“沒人補就沒人補吧,我已經參與了,不可能因爲吝嗇這點錢讓她得不到治療。”他說,“當然,這些錢也在我的承受範圍內。”

在平常的生活裏,潘躍昀是上海一家廣告印刷公司的合夥人。不過,他強調自己“不是富一代也不是富二代”。“人做什麼是由道德觀,而不是由經濟地位決定的。”他說。

事實上,事情的後續發展也沒有出現旁人擔心的糾紛。當天晚上,土方車司機所在的運輸公司趕來醫院,並且在第一時間結清了潘躍昀墊付的全部款項。

高考作文 篇7

擡頭,雨很大。雨落下,擊碎在人行道上。它來到盡頭,卻發現,這是匯入江河的開始。“盡頭的起點”,它低聲自語。

五點四十分。

這是正式在校的最後一天,週五的校園後門熙熙攘攘。心中一個驚悸,卻不爲第二天的考試。每個週五,已考上創新班的朋友都會在校外等我。每個週五,一起看天空一點點從淺藍變爲迷人的幽蘭,越過她的笑顏,還能發現一兩朵泛着玫瑰色的雲,只是當我離開,我們便失了唯一見面的機會。似乎已與她走到了盡頭。聽了三年的放學鈴聲裏,陽光都幫她蠱惑人心,一如與她的初見;以後或許分道揚鑣,一如相識之前。

站在校門口,她身邊,我也深知我們會有一個新的開始。每一個倉促的路口,熟悉的背影都可能浮現。未來的我們,會是最好的我們。隱約瞥見盡頭的起點,我微笑。

四點二十分。

這天成爲穿校服的最後一天,返校領取錄取通知書時,聽到保安衝門外一羣“花花綠綠”的人吼“都最後一天了,還不穿校服!”雙手捧着鮮花,注視他隱藏在皺紋裏的笑靨,分辨他勝似威脅的疼愛。禁不住笑了,下意識去看校牌,它驕地翹起一個角。當我送盡祝福和感恩,在校門口,記憶呼嘯而來。

又看見那個走入校門被女老師取下頸上玉佩的女孩,又看見那個忘帶紅領巾在哭泣的女孩。我重新站回起點,卻發現它已成了盡頭。回憶都有了溫度。完結,原來可以如此動人。

八點零三分。

新生報到儀式已經開始,大步跨進報告廳時,正趕上校長一句熱情洋溢的“孩子們!”。差點被臺階絆倒。身後的空調呼呼吹着,一次又一次的“孩子們”撞擊鼓膜,那是一種曾經遇見過的陌生感。仰頭,藍空透明,彷彿重生。在盡頭,踏上新的起點,遇見新的人,做新的事。

盡頭就是起點。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我願逆流而上。

淡綠色的一抹,桃紅的一點,遠去的一片,陽光蒙在身上,像一場甜美的陰謀。

我看一看錶,想起雨滴的輕聲細語。龍應臺有言“他們也不會知道一件事情的畢業都預示着另一件事的開始。”

端詳着盡頭,或惋惜,或傷懷。

於起點,微笑。

去相信來年又有春光。去希冀,每一步腳下都盛開一朵花。

一輩子若是沒有了春光,該會多無趣啊。

高考作文 篇8

用慧眼看夢想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在商店裏,往往很多人圍住一種商品搶購。我選擇喜歡的運動白襪子,後跟有夾層,前面鑲了金線的那一種。可是出來時,手裏拿的卻是不喜歡的後跟沒有夾層,前面沒鑲了金線的那一種,因爲買這種襪子還附贈一雙免費的襪子。這完全是免費的誘惑。因爲人們放棄了更好的選擇,買回了原先不想買的東西。免費到底爲什麼如此誘人?爲什麼我們有一種非理性的衝動,見到免費的東西就勇往直前,即使這些東西我們並不真需要?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題,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用慧眼看夢想

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可天下竟有如此多誘人的免費東西,讓人盲目地隨從,讓衆多貪小便宜者趨之若鶩。追尋夢想的道路上,亦有許多免費誘惑,能否經得起免費的誘惑,就看你的定力。我願以一雙慧眼識破一切誘惑,看破一切浮華,執着追尋夢想的真諦。

免費爲什麼如此誘人?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這些免費的誘惑呢?我們又真正需要些什麼呢?細細思考,不難發現,現實生活中我們得到的往往不是需要的,我們總是被那些華麗實惠的外表所欺騙,一步一步遠離夢想,追求虛幻,結果無所成就。許多有識之士,就曾經吃過免費的午餐,嘗過免費的苦果,到頭來一無所獲。從衆心理,世俗的誘惑,力量巨大啊!

當從衆已成爲一種現象。現實生活中,當貪小利已成爲一種常見的現象,或一種習俗,我們又怎能避開它,尋找夢想的方向呢?有時候,霧霾、煙霾、沙塵暴等遮擋了我們的視線,前方的路太悽迷,我願借一雙慧眼來看破這一切,追逐自己真正需要的,乃至夾岸桃花芬芳的桃源。讓我們撥開雲霧,堅定信念,撐一支長篙,向夢想的深處慢溯吧!

也許,世界太過浮華,夢想太過遙遠,我們太容易被外界左右,甚至去追尋一些外表光鮮亮麗而不實在的事物。當信念在風中搖擺時,愛迪生在嘗試多次失敗後,點亮了無數次的心燈;袁隆平在培育雜交水稻中,品嚐過無數次重播的苦果;莫言成名前遭遇到無數次的退稿……因爲堅定的信念,而心無旁騖,他們最終都擺脫了世俗的誘惑,心中盛着一個目標,一個凌於衆人之上的大目標——夢想。

培育理性與智慧的根苗。追尋夢想,我們需要挑戰挫折。水面不會永遠風平浪靜,人一生也不會永遠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但我們的態度決定了我們的性格,性格又會決定成就。正因爲理性地面對誘惑或挫折,纔不會像有的人選擇逃避,選擇那些輕鬆的道路,而偏離夢想的路徑。想一想兩難中的司馬遷忍辱負重寫完了信史照塵寰的《史記》,王更青刻苦鑽研獲得博士學位,尼克沒有四肢依然到處演講鼓勵他人。他們放棄了世俗的快樂,挑戰身心無比的痛苦,最終成就了美名遠播聲揚,成爲永遠的佳話,讓理性與智慧的根苗茁壯成爲參天大樹吧!

追尋夢想需要掙脫束膊。當身處束膊之中,我們做事就會畏手畏腳,猶豫不決。容易被外界所誘惑而走上一條與已毫不相干的路。掙脫束膊,才能直面夢想,直麪人生,去實現自己經天濟世的宏圖偉業。掙脫世俗的束膊和羈絆,才能讓心飛得更高更遠,追尋夢想的足跡。

給我一雙慧眼,來看世界看人生看夢想吧!遠離一切免費的誘惑,讓我緊握人生的舵盤,緩緩駛向夢想出現的地方,那兒散發着金子般閃閃的光芒。

高考作文 篇9

爲了紮實有效地搞好作文複習備考,我們就幾種常考題型加以具體分析並給以寫作指導,希望考生能夠從中獲得啓迪。

一、關係型話題作文

關係型話題作文是近年考試的熱點。XX年全國十五套考題就有十套是考關係型話題,XX年全國十六套考題又有近一半是關係型話題作文,今後幾年還可能會考及。

寫好關係型話題作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整體把握

首先對話題題幹及對話題核心詞的把握要有整體意識,要分析出彼此間的緊密聯繫。比如面對多個核心詞的關係型話題作文,考生必須具有整體把握各個核心詞及其彼此關係的能力,丟掉任何一個核心詞,或忽略了彼此之間的關係,寫出來的作文都難以切合題意,甚至偏離題意。如XX年高考全國卷ⅲ要求以“忘記與銘記”爲話題寫作,有的考生只抓住了“忘記”一詞,全文闡述了該忘記什麼,爲什麼要忘記等,其內容僅僅涉及了話題中的“忘記”一詞;有的考生只抓住“銘記”一詞,大談人類應該記住什麼,爲什麼要記住等。

其次對“關係”的把握要有統領主線,要有能夠統領全文的清晰鮮明的觀點。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首先找出這幾個詞語間的多種內在聯繫,並形成相應的觀點,在此基礎上篩選出一種自己最有把握闡述清楚的觀點,圍繞這一觀點回憶相關的人、事、景、物、理等多方面內容,從中選出最貼切的內容作爲統領所有核心詞的主線,然後圍繞這一主線展開記敘或論述,寫出來的文章纔會切合題意。還以“忘記與銘記”話題爲例,“忘”是爲了什麼,“不忘”又是爲了什麼,“忘”與“不忘”的相通點是什麼,最終歸宿是否一致等,只有從深層次上把握了“忘記”與“銘記”二者間的關係,才能從中提煉出自己的觀點和主張。也只有具備了這一點,才能使文章主旨鮮明,重點突出。

理性思維

關係型話題作文對學生的理性思維,特別是辯證思維能力要較高。而我們的考生在審題時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恰恰是割裂了兩者的聯:在行文時大談一點,卻對另外一點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題、離題。如XX年高考全國卷ⅲ要求以“忘記與銘記”話題寫作,有的考生的觀點如“痛崔是應該忘記的,歡樂都是應該記住能”感情都是應該忘記的,理智纔是應永遠銘記的“等都顯得片面,缺乏辯證思想。還有的考生在價值取向和審美向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誇大地看待了會的陰暗面,或重新對歷史加以評判;與社會主流觀點不符等,在內容上顯得偏激和片面。

關係型話題作文要突出二者關係的同時,還應該有側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要善於敏銳地捕捉重點,敢於突出重點,做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如XX年高考全國卷話題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審題時考生當然應準確把握兩個詞組間的關係,但面對挫折,人們的選擇有許多種,有人化解痛苦,有人放大痛苦,有人則以平常心視之。選擇不同,人生的境界也大有高低。如果考生在審題時能以“遭遇挫折”爲側重點,能夠從如何對待挫折這個角度切入去行文,而不是流於表面的在兩者關係間泛泛而談。那麼文章將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有力的拓展。

二、命題作文

命題作文一直是高考作文的重要形式。從形式上看,命題作文一般沒有明確具體的要求,看似寬鬆而自由,實際上它要求更高,寫作起來也更難。因爲其他作文在制定框框的同時,也往往或在審題上,或在立意上,或在選材上給你提供可供選擇的信息,給那些“無話可說”“無東西可寫”的考生開掘一下思路。命題作文則不同。它沒有限制,也就無從參考,需要“另起爐竈”,在上述各方面動更大的腦子。

那麼在考場上如何寫好命題作文呢?

審文體

已規定文體的,按規定文體寫作,如XX年北京卷“說安”,要求自選角度寫一篇議論文;兩種文體均可的,選擇自己擅長的、準備最充分的。近兩年高考命題作文大多要求爲“除詩歌外文體不限”,那麼,考生就要根據平時作文得分情況考慮哪一種文體自己最拿手。比如XX年高考重慶卷要求以“自嘲”爲題寫作,假如你擅長記敘,你不妨寫一個善於自嘲的人的幽默故事;假如你擅長議論,你不妨分析評價魯迅先生的自嘲本領,挖掘自嘲背後的無奈等。

未明確規定文體的,要審其隱含信息。帶有“論”“談”“說”一類字眼的,顯然是議論文;帶有“……記”字眼的,顯然是記敘文體。同時還要看題目“最”適合哪種文體。有些題目,雖未規定文體,但仔細分析,往往有“最佳文體”。如《時間啊,時間》,寫成記敘文或一般議論文都不夠完美,如果學習高爾基的《時鐘》,寫成散文化議論文,就可以取得形象化的說理效果,而且還可以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展開論述。又如XX年天津卷“留給明天”,這個文題當然可以寫成議論文,聯繫現實生活議論今天與明天的關係,提出怎樣纔算真正地爲明天着想,批評一些人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短視。但最合適的文體莫過於記敘性的文章。不僅容易寫出文采,而且構思上容易寫出個性。

審立意

命題作文的審題,關鍵在於弄懂題目的含義。含義弄懂了,立意就有了方向性,有了基礎。首先要分析題目的字面含義。其次是分析題目的語法結構,第三是分析把握題目中的關鍵詞語,第四是挖掘其言外之意。如“留給明天”,主語、賓語的空缺,給了我們很大的聯想、想象的空間。那麼到底留什麼給明天呢?留下時間?留下想象?留下遺憾?還是留下理想?留下和父母摩擦之後一直想說卻沒有說出口的道歉,清寒是青春期莫名甜蜜而又惆悵的情愫?今天享受前人成果的我們。又會給明天的子孫們留下什麼呢?只要我們結合“留給明天”這個題目的結構特點,填補上這個主語、賓語的空缺,就會成功地化解這個大題、虛題,避免寫得空泛、空洞。

又如遼寧卷“今年花勝去年紅”,在這個題目中。“勝”就是“勝過”“超過”的意思,它實際上隱含着今天與昨天的對比。暗示着今天對明天的展望,而一個“勝”字,很斬截地告訴我們:世事在變化,時代在前進,無論暫時的情形是怎樣的,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所以這篇文章應該寫得蓬勃樂觀、積極向上,要肯定“今年花”的紅豔度勝過去年。

立意方面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注意,一要內容健康、充實,積極向上,杜絕不健康的庸俗的觀點,特別是那腐朽錯誤的甚至是反動的觀點。二要立意力求深刻新穎,同時,要處理好時代特徵與傳統繼承之間的關係,不能一味地求新求活而失之偏頗。

三、給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不包括漫畫作文)是高考作文的重要形式,材料作文又是考生最感頭痛,普遍反映無從下手的命題形式,有許多考生常常在這上面“栽了跟頭”,出現較大的失誤。其失誤往往不是出在謀篇佈局或語言表達上,絕大多數是審題立意上出了偏差。

材料作文,所給材料一般包括題幹、基本素材和要求(包括注意事項)三部分。所謂審題,必須對這三方面做深入、仔細、全面的分析。這個分析,是“精讀”,而非“略讀”;是反覆揣摩,而非不經意的瀏覽。立意在文章成敗中的決定性作用決定考生必須在審題上使出很大的精力和一定的時間,考生要寧願在審題上多花一點工夫,拿準了再動筆,也不要倉促上陣,寫到“半截腰”發現立意錯誤再返工。精讀意識、研究意識、揣摩意識必須牢牢樹立在每位考生頭腦中。

如何寫好給材料作文呢?

分析挖掘本質

有些材料,原文並沒有具體的議論,只有形象的甚至是零碎的語句。這就需要考生透過這些詞語,分析挖掘它所包含的深層意蘊。如XX年上海高考文題,材料較多,審題的時候便需要多花一份力氣。其實,大量的材料完全可以用一個話題來概括——文化生活與青年一代的成長,不能把選材統一到這上面來,就應該算作偏離題意了。材料中的提示是“需要對當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審視和辨析”,所以,寫作的時候不宜對武俠言情小說、流行歌曲、卡通等做簡單的肯定或否定,而應當結合社會需要、現實狀況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深入分析。可以談談金庸、梁羽生、古龍等小說對你成長的影響,可以談談瓊瑤、三毛作品給你成長的啓迪,可以談談高曉鬆、老狼的校園民謠對你成長路上心靈的撞擊,可以寫變形金剛、奧特曼動畫片等給你童年帶來的愉悅,而今這種心情的變遷。當然,水平更高、視野更的同學應該深入分析到這些流行文化所帶來的深層影響和產生原因,從未來青年文化素養培植的角度冷靜地評價它。

提煉概括觀點

有些作文材料,特別是寓言和故事,它並不給你提供現成的觀點,需要考生自己去提煉概括。這時可運用分析綜合法。以1995年高考全國卷《鳥的評說》這首寓言詩爲例,“麻雀說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說黃鸝,徒有一身美麗的裝束……蒼蠅說麻雀寸光鼠目”。材料雖然很長,但仔細對每一種鳥的表現進行分析、概括,就會發現,它們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看問題的方法有問題。只看到人家的短處,看不到人家的長處。應該怎麼辦?答案是顯而易見。於是論點出來了:不要只看到人冢的短處,不要求全責備。換一種角度看問題……

如XX年湖北卷,提供的材料是清末學者王國維的一段論述。試題要求考生根據這則文字談感悟,一直到結尾也沒有給出話題,但這並不等於什麼都可以寫。因爲仔細理解,材料中實際上仍然包含着一個隱蔽性的關係型話題——入乎其內和出乎其外。所以,只有在這樣一個範圍內談自己的認識,闡明各自的內涵和兩者的關係,在實際生活中找到事例加以佐證,才應該說是正確理解了材料。

四、獨字題作文

近兩年高考出現了一種新的題型,即文章的標題只有一個字,如XX年上海高考文題“雜”,XX年上海高考文題“忙”,我們把它叫做“獨字題”。獨字題一般詞義明白清楚,看起來很簡單。但由於沒有修飾和限制,題目本身在文體、立意、選材以及其他方面沒有任何導向,寫起來往往要比多字題困難,尤其在審題和選材上難度更大,如何寫好獨字題作文呢?不妨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辨別詞性,確定文體

詞性對文體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寫前可以根據不同的詞性來確定文體。一般來說,是動詞的適宜於寫記敘性文章,如《悟》《悔》《醒》《求》《盼》《戀》《追》《誘》《考》等,像《悟》這個題目,就可以通過一個具體事件的敘寫,並領悟其包含的道理。是名詞的,大多數是跨類題,即可以寫成記敘類的。也可以寫成說明類或議論類的,如《路》《虹》《窗》《橋》《鎖》《鏡》《藥》《蝕》《霧》《煤》等。可根據自己掌握的材料、理解的深度、文體的特點和要求等方面而決定。

瞭解特性,把握內涵

一個可以作爲題目的字,它的內涵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它本質特性方面的意義,又大都有它比喻、象徵方面的意義。如XX年上海高考文題“雜”,其內涵是相當豐富的,它既可以指具體事物的雜亂無章,也可以指情感的複雜多變,也可以指形勢或矛盾的紛紜繁雜。在審題時,要儘可能瞭解得廣一點,使自己有廣闊的選擇餘地。

五、看圖作文

看圖作文題提供的主要材料不是文字,而是有一定意義的圖畫。作文的要求是把圖中用線條、色彩描繪出來的形象及包涵在形象之中的思想感情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仔細觀察畫面。這裏所謂畫面形象,包括畫面上描繪出來的人物形象(面貌、表情、服飾、動作等)和景物、器物。看圖時,要抓住人物、景物和器物的特徵,對畫面上提供的每一個細節都不能輕易放過。

領會把握主旨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仔細觀察畫面形象的基礎上。弄清人物與人物、人物與周圍事物之間的關係。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作者通過形象描繪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發揮聯想想象

對於看圖作文,聯想想象極其重要,這是圖畫材料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圖畫它只表現事物一瞬間的形態,不能像文字材料那樣描述事件發生發展的連續過程,不能像文字材料那樣多側面地刻人物,不能直接地表達思想和抒發感情。一些抽象的事物,如“社會風氣”“道德水準”等,文字材料可以很方便地傳達給讀者,圖畫材料則難以勝任。正是圖畫材料的這些特點,決定了作文者必須根據畫面上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象,進行種種必要的增補,這樣才能做到上下文聯貫,故事情節完整,人物形象具體豐滿,主題思想鮮明突出。

高考作文 篇10

大多數同學,會在十八歲的時候參加高考,這既是上天的安排,也是人生髮展的規律!從法律角度講,十八歲,便意味着成人了,成人就意味着自主、自由地選擇自己的人生——這可是我們兒時的夢想啊!如今,高考就站在我們的面前,是選擇退縮,還是選擇跨越?毫無疑問,很少有人會選擇退縮,因爲我們總希望人生有一個好的開始!

十八歲,是青春的象徵,它靚麗、多姿,翱翔宇宙,企盼真理;十八歲,也是成熟的標誌,它俊美、挺拔,乘風破浪,放眼全球。十八歲上承少年,下啓中年,兀然而立,勢成峯巔。十八歲,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裏,雜花生樹,羣鶯亂飛,生機勃勃,氣象萬千;在這個季節裏,人會智慧成長,美麗成熟,敬畏生命,牢記使命,勇於擔當。

高考,選擇了十八歲;也是十八歲,選擇了高考。因爲使命,因爲擔當。高考,是人生求學路上的一次中期檢驗;高考,也是人生命中的一次重要分娩。其成果的大小,其味道的甘澀,其色彩的濃淡……都會深深地烙在人生的底色裏,以至永遠。

所以,爲了高考,我們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因爲高考是綜合實力的競爭,是高中學習階段的總結,有什麼樣的本領與特長,就應該拿出來,大展示,大比拼,不使出渾身解數,怎麼行!高考的理想結果,必然是“各項指標”的全盤飄紅。因此,對於高考,我們需要“軟硬兼施”,各個擊破!

高考,既需要硬指標,也需要軟指標。分數是硬指標,素質是軟指標。沒有良好的素質,再高的分數也只是紙上富貴;沒有良好的素質,也難以取得優異的成績。但是,光是追求素質,對分數不以爲然,甚至將高分數看成是低能的表現,就是認識的誤區了。高分數——高素質,本應一體;高素質——高分數,自成一家,兩者圓融互攝,相互促進。

高考,既要講硬道理,也需要講軟道理。升學是目的,檢驗是結果。沒有升學的目的,高考就沒有動力;沒有檢驗的結果,高考就難以承受其生命之重。我們要在追求錄取升學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快樂;在檢驗學習結果之餘,還要謀劃未來人生之發展。

高考,既需要硬實力,也需要軟實力。知識是硬的,意志是軟的。沒有知識的積累,高考無從談起;沒有超強意志的支撐,高考難以爲繼。知識,是高考制勝的物質基礎,是諸葛孔明行兵佈陣的木牛流馬;意志,是高考奪冠的精神動力,是關公雲長取人頭顱如探囊取物的必勝信念。

同學們,十八歲了,請奏起你們青春的樂章,駕起你們年華的風帆,前進吧!哪怕是驚濤駭浪,你們也應該義無返顧,永遠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