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熱門】高考作文7篇

【熱門】高考作文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高考作文7篇

高考作文 篇1

雖然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沒有半文章開頭、結尾的好壞明確定爲評分點,但在實際評卷過程,開頭與結尾對評卷老師的巨大影響卻是公認的。專家們強調,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結尾要有力,而且長留餘味。試想,開頭和結尾給予閱卷老師閱讀文章時的第一印象和打分前的最後印象都是良好的,還愁得不到高分嗎?

鳳頭篇: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好的開頭猶如春色初展,鮮花含露,令人鍾情。倘若人云亦云,看了開頭便知結尾,自然會影響作文得高分。精美的開篇有三點共性:一是“明”,要“首句標其目”,開宗明義;二是“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設置懸念、用典故、引名言、反彈法等等;三是“簡”。下面的幾種技法,也許能讓文章下筆引人:

1、巧用題記展才情

題記放在正文之前,位置搶眼。好的題記一下子就能抓住閱讀者的心,那短短的語句,美美的語言,淡淡的情感,淺淺的哲理,往往能給閱卷者留下深刻印象。一個精美的題記,一般得具備三個特點:一是適合,題記內容必須與文章主題、情調乃至風格保持相對一致,能夠與文章融爲一體。如果反差較大,甚至自相矛盾,就會使讀者覺得彆扭,或者覺得不可理解;二是簡潔,最好控制在50字以內,太長就會造成虎頭蛇尾或喧賓奪主之感;三是煽情,必須是有感而發,要着力透過文字表達自我的情感,展示人物形象。題記的寫作方法很多,如名言警句式、巧設懸念式、渲染鋪墊式、情感告白式、哲理明旨式等等。

2、設置疑問吊胃口

這種方法或行提出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或先安排一個意料之外的情節,開篇蕩起波瀾,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在高考作文中巧妙地設疑發問,製造懸念,能引起閱卷老師的注意,爲贏得高分奠定基礎。高考佳作《對大漠的約定》開篇連用三問,讀者自然是欲罷不能:

是爲了領略西北的風清嗎?不是,金光閃閃的戈壁和悠久底蘊的敦煌,那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了。是爲了逃離所謂城市的“喧囂”嗎?不是,其實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女孩也深深喜愛着城市五彩的路燈和現代化的學校。是爲了追尋父輩走過的路,顯得偉大嗎?不是。試想父母怎會讓唯一的女兒再去那份苦,受那份罪?他們深知女兒的肩膀還很弱小。那又是爲了什麼?

3、運用修辭添氣勢

綜合運用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辭手法,採用駢句、整句的形式開頭,或議論點題,或抒發展開,能收到文采飛揚的效果。這種方法最爲常見,也是最受閱卷老師歡迎。20xx年湖南高考作文佳作《談意氣》便起筆不凡:

意氣,是李白“仰天長嘯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氣,是杜甫“致君堯舜上,當使民風淳”的肺腑之言;;意氣,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壯懷……

這段文字將意氣與三位歷史偉人相連,繼而選擇到與之相關的詩句,再用排比的形式連綴成句,文采飛揚,亮人耳目。

4、引用名言顯深刻

用名言警句、諺語俗語、流行歌曲、精妙詩文導入,往往能增強開端的氣勢,使人有突兀、崢嶸、高遠之感,此類開篇觀點鮮明,哲理深刻,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不過,引用時要力求準確,避免出現知識性錯誤,否則會得不償失。湖南省的另一篇高考滿分是這樣寫的:

易中天在《書生意氣》中說:“對那些不爲利害所動,不爲世故所淫,也不爲世俗的議論所左右,依然故我地保持着書生意氣的人,我們還應該發自內心地敬重,哪怕他學問並不多,說得並不對。”竊以爲這是很中肯的話。

5、落筆含情撥心絃

開頭不先接觸文章主要內容,而是描繪事件發生的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以此定下感情基調,並把讀者帶入特定的情景之中。比如《心靈的鐘聲》是這麼開頭的:“深夜,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戶射進屋裏。周圍很靜,彷彿一切都沉睡在夢中,就連空氣也像凝結了似的,只有牀頭的小鬧鐘不知疲倦 嘀答嘀答 地響着,令人感到煩躁。”

豹尾篇: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開頭仿若“爆竹”,結尾當如撞鐘。作文的結尾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它除了要服務於文章的內容和中心之外,還得受“開頭”的制約。寫得不好,會使文章結構鬆弛,黯然失色;寫得好,文章會渾然天成,大添異彩,真可謂“回眸一笑百媚生”。這一笑,可使人駐足,令人心動。下面五種結尾方法在高考作文中最爲常見:

一是亮出高見盡展思想美

有了文章前面的鋪墊、蓄勢,結尾處再亮出作者經過提煉的精警語句,以其意味厚重引人敬策,發人深省。這種結尾方式,對於作者而言,明示了他對人生對社會的深邃思考,對於讀者而言,獲得了發掘生活深層內核與思考人生的審美價值,可謂兩全其美。20xx年湖南高考滿分作文《談意氣》一文是這樣結尾的:

作爲個人,在有生之年,應不停地奮鬥高燃理想的赤子之心,來印證我們生命真正的存在。然而,沉思吧,讓沉思豐盈你的生命,也豐盈更新你的疲憊或已充滿創傷的心靈,這樣,你就能揚起你生命的風帆,不再意氣用事。

這個結尾,要言不煩,作者解讀了人生情感的深蘊內涵,在上文基礎上開拓出新的意境,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借鑑。

二是敞開心扉盡展情感美

文章當是有情物,佳作須得動人心。正因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優秀作者總是善於以濃濃的真情去撥動讀者的心絃,引發讀者的萬千思緒,激發讀者豐贍的情感體驗。特別是結尾處,由於有了前面的情感積蓄,應該抓住最後的時機,外現豐富的情感,讓讀者在濃郁的情感氛圍中感受藝術的張力。20xx年高考滿分作文《愛的色彩》,寫出了自己三個不同年齡階段對同一問題的三種不同看法,情感由怨恨、指責而變爲迎合,不斷彙集的感情火山到結尾時是這樣爆發的:

這話猛地擊中我的心,塵封已久的記憶大門猛地打開。我想起了那黃的草,黃的太陽,媽媽是書童,爸爸是車伕,想起那個未經世俗打磨的不規則的多邊形,我的淚水悄然滑落,爲不再擁有的那個不規則的多邊形……

三是欲言又止盡展餘韻美

文章結尾處有意設置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或情景,留下一片空白,給予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刺激他們的閱讀情緒,讓他們在無窮無盡的想象中去思索、去品味作品。這是一種美妙的結尾方式。滿分作文《公雞做官記》,編述了公雞做官的經歷;對屬下專心生蛋的雞看不慣,喜歡陪自己玩樂的雞。年終考評,竟然顛倒黑白地上報。沒想到主人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過了幾天,我和小白都被請到主人的面前,心裏美滋滋的。怎麼,主人的手裏捏着一把刀?爲什麼呀?我才當了一年官呀,我不想死!你,聰明的,能告訴我爲什麼嗎?

作者沒有置評,而是有意向讀者提出了現實而迫切的問題,啓人深思,令人警醒。

四是陡轉立止盡展新奇美

不按故事情節的通常邏輯來安排事情的結局,結尾處推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局,此時驟然駐足,立馬回繮。這種陡然轉折、戛然而止的寫法,能給讀者以新奇感,從而獲得審美享受。小小說《後起之秀》寫道,評論家老王因兒子屢次投稿不中,未圓“少年作家”之,因而對時下的少年作家另眼相看。一日看到一位號稱少年作家的作品《記卡爾維諾與王小波的想象》,又習慣性地開始猛批惡評。電話鈴響,兒子來電話說明此文是他用筆名發表的作品。且看老王的表現:

“什麼?”老王手中的聽筒差點滑落,“你說那篇論卡爾維諾是你寫的?好小子!”老王回到書桌邊,把剛剛寫好的評論文章揉成一團,扔進了垃圾箱。他攤開一張稿紙,寫下這樣的題目:“後生可畏啊!現在的少年作家怎麼得了!”

五是呼應開篇盡顯結構美

如果考慮到文章的完整嚴密,可以有意識地照應開頭。這種照應可以表現爲內容上的小結,也可以表現爲情感上的迴應,讜可以表現爲手法上的配合。雖是三言兩語,不過要能表述出含意深刻、耐人尋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內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讀者的心中,起到“言已盡,意無窮”的效果。

同學們,上面的這些方法雖是近年高考滿分作文的一個縮影,但切忌生搬硬套。作文要一氣呵成,結尾與前面正文一線相生,不可缺痕。要學會在這些“死方法”中求“新內容”,要從實際出發,真正進入文章“無法”的自由境地。

高考作文 篇2

知識就是力量!這閃光的名言,怎麼突然暗淡?太遙遠了麼?

是的,昨天的船票,已經登不上今天的客船。

看看城市的山林,一幢幢高樓天天在長。有誰還會挖洞穴居,有誰還能記起從前的秦磚漢瓦。

黃土不言,人們有眼。一塊塊泥巴,日曬之後,變得堅硬無比。

聰明的祖宗把泥巴做成方方正正的土塊,火烤加熱,就成了一塊塊磚頭。磚頭碼起來,就成了一個個溫暖的小屋,可以避風可以避雨。

更聰明的祖宗,用泥巴做成容器的模樣,火烤之後,就成了瓦盆,瓷器。瓦盆可以養花;瓷器可以盛飯盛菜。

還有更聰明的祖宗,把特製的瓷器,獻給皇帝。皇帝開心,玉璽蓋印,就是御用的寶貝了。

千年以後的今天,聰明絕頂的人,越來越多。開始收藏,開始拍賣,開始打洞挖墳。一個破碗,也能賣到成千上萬。有人悶聲發財;有人破財消災;有人一本正經指點江山,自稱一眼看到千年以前,康熙乾隆,比比皆是;秦皇漢武,就在眼前。

哇塞,大神啊!大仙啊。請你把把脈。俺這個十八代祖傳的寶貝,價值幾何?

一個小和尚兩手合掌:阿彌陀佛,瓦盆會破,人生真空!

一個智叟笑呵呵地說:生命都無法收藏,還有什麼值得收藏?

一個打工仔說:什麼金碗銀碗,瓷碗瓷器,有飯吃,纔是真正的飯碗!

逆天了!天機已經泄露,專家大發脾氣:誰在妖言惑衆,皮鞭侍候!

衆人散去,有個叫小鮮的少年,久久不願離去。

專家非常得意:黃金易得,知音難求啊?對小鮮說:寶劍贈英雄。好漢配良駒。這個尿盆,是當年的女皇武則天的專用玉壺,1000000萬成交,如何?

小鮮淡定的問:大師,先向你請教一個問題可以麼?

曾經有兩個美女。

我真誠地對她說,今晚我們去開房如何?美女離我而去;

我對另外一個說:我們說走就走,一起去看海。如何?美女花枝綻放,浪花裏飛出爽爽的歌。

大師驚訝:小鮮,你的智慧超人啊!這個開價百萬的玉壺,是從鄉下老太的豬圈裏買的,才10元錢。聽人說,事後老太還笑俺是sb呢!是老母豬撒尿用的。

高考作文 篇3

一、作文素材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包括各類真人秀、親子秀、相親節目等綜藝節目呈現出爆炸式增長,在受到一些觀衆追捧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同質化、泛娛樂化趨勢,而這爲當下文化類節目的爆發提供了契機。

二、構思點撥

面對文化類節目的集體走紅,《見字如面》總導演關正文,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評論:“一條街上如果只有一家飯館,這家飯館的生意肯定不行。如果是飯館一條街,可能大家生意都好。這是一個行業的生態。

包括各種娛樂節目在內,從不同層次共同滿足觀衆需求的娛樂努力,都是一種生態,文化節目也開始產生了某種生態,因爲它有了一定數量上的積累。“但在視頻節目整體佔比上,我覺得文化節目的數量,其實遠遠不足。文化類熱播節目,還是鳳毛麟角。”

同時,關正文認爲,這些文化節目現在已經開始出現了滿足不同層次的文化消費需求的一種努力。“有一些節目更能滿足大衆的情感需要,有一些滿足知識傳播型的,也有一些趣味性的,還有一些是智慧型的等。它們屬於有不同的層次,這些層次最終合成一種叫文化傳播和傳承的景觀。各種層次沒有所謂高低,大家都應該去努力,生態越豐富,產品成長的可能越健康。”

有評論指出,《朗讀者》和《見字如面》生逢其時,它們成功激活了公衆對傳統文化的那股無處釋放的熱情。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者孫佳山看來,要理解文化節目走紅的當下,必須瞭解中國綜藝節目模式的變遷過程。這一現象的出現,並非偶然。

高考作文 篇4

暮色四合,流水濺花,夜色從潺潺的水面浮起,徜徉於曲徑之上,淡淡的玉盤揮撒着風韻,從樹縫裏篩下片片舟楫,隨風舞動,獨然而立,歸鳥的柔柔囈語在觸手可及的星空傳遞,一帶殘荷,凝結着淺淺的月色。

涼意漸深,黯月斜掛,通透着清幽的氣息,淺吟低唱而行跡肆恣,晃忽間輕舟已過,層層月光鋪在水流之上,遙不可知的密林深處傳出聲聲清嘯,流露着不可企及的蒼茫,是誰,感傷於這清輝幽映的月夜。

一股暗香若有若無的飄至,於舟頭把酒,御水臨風,恍若月落清酒,賦醉者之回首,幡然醒司,香——自心出。

兩岸古木在風中低語,道不盡“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怕也只有那破敗的荷葉方能懂得那些“莫柔弱於水”的傾訴,風乍起,樹影搖曳,落木繽紛,如鏡的江面泛起層層漣漪,遠遠開散而去,似在尋覓遠方的歸宿,斑駁的樹影刀光劍影般交錯着、重疊着,如觀流水般地思憶着往事,思憶着逝去的年華。

一江水,是身佩蘭草的屈子的眼淚,是風波長逝的岳家的忠魂,是壯心不已的夜瀾風雨,是遺恨五丈原的出師未捷。思絮,不知從何時起,終於何時了,輕波卻依舊……

不禁長吟,“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落認家。”流浪,似片片離木的枯葉,隨波逐流,任風起雨落,亦或天高雲淡,白駒過隙間已飛下千尺,遙望遠方的未知,愈走腳步愈沉,最終無法再擡起,是的,是該回去的時候了,可是流水不復,一片落葉亦使滄海桑田,那破敗的荷葉是否也是爲了尋根呢?尋根,應是一種遙遠的追溯,它需要耐心,需要時間的洗滌,更需要一顆虔誠的心,尋根的結果故然撼人心神,而重要的應是它的歷程,那是對先人的渴盼與追求,如今夜的月,雖黯淡卻迷人。

這片江已不知送走了多少斷魂客,那輪月又摧下了幾度相思淚,如果荷葉有情,它又怎忍零落呢,零落,是因月夜,因刻骨的相思摧人老去,而通靈的葉,亦應感受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她喚它歸來,她喚它孤獨的魂,千百年來不知已有幾多嗟嘆。

聽着月光傾瀉面下,打破寧靜的夜空,打破微波粼粼的江水,打破片片荷葉,只留下清酒,依舊漂散……

高考作文 篇5

高考作文審題特訓:新材料作文、命題作文、話題作文…

一: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所區別,提供的材料將更爲廣闊,便於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給他們更大的發揮空間。

1、閱讀下面一段話,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愛好虛名的人認定“別人的行爲便是他自己的幸福”,愛好享樂的人認定“他自己的感覺便是幸福”,但擁有智慧的人則認定“爲自己的行爲纔是他的幸福”。

——瑪克斯·奧勒留《沉思錄》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引導〗寫作文的關鍵在於審題立意,而審題立意的關鍵在於對瑪克斯·奧勒留的睿智之語的準確而深刻的把握。材料所呈現的是三種人不同的幸福觀:愛好虛名者,自己不願付出努力,卻常常竊取和佔有別人的成就,並把這樣做視爲一種幸福;愛好享樂者,以自我爲中心,不管他人感受,“自己的感覺便是幸福”。這裏,一個“但”字峯迴路轉,標舉言說者的觀點:只有爲自己的行動纔是幸福。擁有這樣觀點的人才是擁有智慧的人。

聯繫我們的生活,各色人等比比皆是。作文旨在引導樹立健康正確的幸福觀,切中當今中學生的思想實際,可以讓中學生在寫作訓練中經歷一次幸福觀的教育:遠離那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淡漠,拋棄“自我就是一切”的私慾,用行動寫就最美的語言。完成對幸福的青春註解。那麼,傾情的付出,真切的關愛,踏實的行動等,就是真正的幸福,就應該是本文寫作的主旋律;而自私的佔有、不假思索的享受等,自然就是遠離的主體和批駁的對象。所以,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最值得一用的表達技巧應該是對比,在對比中呈現各自鮮明的特點,在對比中傳達自己鮮明的價值取向。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在世,往往會經歷種種的痛。有人說,痛了,就直接說出來,這是本能。又有人說,痛而不言,體現了人性的堅強。還有人說,痛而善言,這是一種人生智慧。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選文體;②不少於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引導〗這是一道觀點型的材料作文題。該題其實就是要求圍繞“如何面對痛”這個核心問題,發表不同的看法。這類題型在審題時要注意仔細分析,對比解讀,綜合辯證原則。

人生在世,難免經歷種種的痛。痛是普遍性的現實。現實生活中,痛客觀存在,不可避免,所以,如何面對種種的痛纔是思考的重點,由此也引出瞭如何面對痛的三種言論。看到痛的客觀存在,更要思考痛的不同層次。“種種的痛”,包括個人學習、生活、工作產生的痛,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陣痛,也包括國家、民族、歷史和現實中的痛。對痛的不同理解,反映了考生思維的深淺、視野的大小。

“有人說,痛了,就直接說出來”是本能。在承認痛的客觀性後,面對痛的一種途徑,是直接說出來。這是面對痛的普遍做法,是條件反射式的本能。這樣的本能反應往往是釋放痛感、宣泄情緒的一種有效方法,正如傷心的人哭過了會平靜,鬱悶的人在傾訴之後會平和。因此,“痛了,就直接說出來”有其可取之處。

“痛而不言”體現人性的堅強。“痛而不言”和“痛了,就直接說出來”形成對比,“痛而不言”是自己一人承擔、解決,這體現了人性的堅強。痛有外在施加,也有內在產生,但面對痛的是自己,解決痛還得依靠自己。不唉聲嘆氣,不怨天尤人,不憤憤不平,不自暴自棄,而應堅強地面對。但,一味地痛而不言,會讓人對痛感麻木、靈魂僵化,以致最終屈服於現實壓迫,逆來順受。辯證地看待“痛而不言”,體現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痛而善言”是一種人生智慧。這句話既和前兩者形成對比,又對前兩者進行補充,不僅要說出來,而且還要善於去說,這是一種人生的智慧。對此,重點在什麼是“善言”,它怎麼凸顯智慧……留下廣闊的思考空間,言既可以理解爲言語。也可理解爲文字,更可理解爲行爲,因爲肢體語言也是言的一種。一連串的肢體語言整合在一起,就是行動了。因此,面對痛爲何要善言,善言如何體現,應是考生思考的重點。

通過分析和對比解讀後,對題目形成了這樣的認識:人生在世,痛是客觀存在的,無需逃避,而應面對。面對痛有不同的做法,一是直接說出來,釋放痛感,宣泄情緒;二是痛而不言,堅強面對,但對於痛也不能麻木,甚至逆來順受;三是痛而善言,恰當地用言語、文字、行動表達痛感,既不麻木於痛,也不魯莽衝動,而是善言。同時,考生要想寫出一篇立意深遠、思想深刻的文章,還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能僅僅羅列人生中的種種痛,而應寫出對痛的思考,以及面對痛的做法;二是不能僅僅侷限於個人之痛,而應延伸至對社會陣痛,國家、民族、歷史與現實之痛的認識與思考。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一輛不知從何處開來的公交車裏,坐着一位媽媽,懷裏抱着一個小女孩。橘黃的燈光,空蕩蕩的車廂,不知開往何處的公交車。一個畫外音說:“每個人的一生好像一部電影,他是他那部電影的主角。他以爲自己也會是別人電影裏的主角,其實不過是一個配角——也許只有一個鏡頭,更可能自己的片段還被剪掉了。”“比如這對母女,”畫外音接着說,“這女孩肯定是媽媽一輩子的主角,可是幾十年後,在女孩的電影裏面,媽媽的角色還有多重要呢?”

閱讀這則材料,可以產生不同的聯想或感悟。請根據你的聯想或感悟寫一篇文章,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引導〗作文材料提供的思考是辯證而多維的。材料展示的鏡頭和畫外音,猶如黑白電影一樣,舒緩柔和,但卻直擊人心靈的柔軟角落:不知從何處開來,又將開往何處的公交車,喻指的其實是熙熙攘攘的紛紜世界;橘黃的燈光下,空蕩蕩的車廂,恰如空落落的心靈的荒原。畫外音揭示出這幕人生戲劇的核心:沒有永遠的主角,沒有永遠的配角,主角與配角之間,總在無聲無息的愛的傳遞中悄然發生轉換。

聯繫我們的現實生活,因爲覺得自己的角色、位置不如意的鬱鬱不樂者,因爲自己春風得意、順風順水的志得意滿者,在名利高峯和深谷走馬燈轉換的心理失衡者。喜劇剛上場,悲劇又趕趟,比比皆是。

在這樣的情感激盪之後,在這樣的理性思考之後,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就會扇動起來,與之相關的故事、情感,與此相關的思考,自然會奔赴筆底,寫一篇闡釋主角與配角的辯證關係的文章,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嗎?

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作家樑曉聲目前在談到中國現狀時,說:“現在有三個中國。一個是數字中國,也就是官方說法中的中國:高速、高鐵、高樓、GDP、國家實力、外匯儲備和富豪榜;一個是網絡中國:很多人都不快樂、鬱悶、憤怒、罵娘、嚷着‘撕毀一切’;還有一個是身邊的中國:也就是每個人每天過的日子,相比從前,確實是好些了。只有三個中國疊加在一起,纔是真實的中國。”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定文體:②不少於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引導〗在世界政治與經濟都經歷快速“全球化”的時代,一個迅速發展與崛起的中國,勢必特別吸引世界驚奇的目光,而國人在經歷了30餘年的改革開放後,經濟狀況和社會生活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揚眉吐氣的感覺和富足快樂的美好,讓每一箇中國人都重新找到了一種昂首挺胸的感覺。應該如何看待國家的以往發展和成就,該以怎樣的眼光和心態展望國家今後的發展?

題目呈現的樑曉聲關於三個中國的觀點,可以給我們帶來清醒的認識:第一個中國的主要特點是“高”“富”和“實力”,從官方視角展現出飛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第二個中國的主要特點是“很多人不快樂”,從百姓視角發現了存在諸多具體的社會問題;第三個中國的特點是“相比從前,確實是好些了”,從冷靜客觀的旁觀者角度,通過比較得出一個較爲可信的結論。三者相互“疊加”,便構成了一個全面完整的中國形象。

材料的核心是不能片面地看待日前的中國,不能一味地讚頌(護短),不能一味地批評,也不能一味地只跟從前比,而應當把數字中國、網絡中國和身邊的中國聯繫起來,全面看待與評價,這也是審題時要清楚看到的審題方向。如果展開寫全面看待社會和生活也算合題,但若單寫一箇中國,則屬偏題。

二:話題作文

“話題”作文其實只是提供了一個話題,即規定了表達的中心內容,而不限制取材範圍和表達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話題爲內容的開放式命題與以往的命題作文相比較,它的好處是給考生寫作的空間更大。發揮的餘地大。

1、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法蘭柯以斯·戴拉羅希弗卡爾說:“每個人都抱怨自己的記性不佳,但沒有人抱怨自己的判斷力不佳。”

樂思哲以爲:“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越客觀越好,有時你要相信你的判斷。”

請以“判斷力”爲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思路引導〗本則作文材料,以兩個名句呈現,第一句以一個“但”字作轉折,強調人應該“抱怨自己的判斷力不佳”;第二句則在先否定一種情形之後,強調人們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兩個句子共同的指向是每個人都要有判斷力,都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力。

作文即以“判斷力”爲話題,其指向性已在材料裏表明:對自己的判斷力,我們應該有自信。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既可以判斷力的有與沒有、佳與不佳爲線索敘述故事,寫成意蘊深長的記敘類文體;也可以什麼是良好的判斷力、怎麼具備良好的判斷力爲論題,寫成立論合理、論證有力的議論文。

此文審題、立意、構思與寫作,不僅對理解能力、寫作能力是一次嚴格的考查,對人格的培養和良好的判斷力的養成,也是一次上佳的機會。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19世紀美國浪漫主義詩人惠特曼在《自我之歌》中說:“我,惠特曼,一個美國人,一個粗魯漢,一個世界。”

請以“我是一個世界”爲話題,寫一篇文章。自選角度,自擬題目。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引導〗材料是美國浪漫主義詩人惠特曼的《自我之歌》,在簡單與直率之間,展現詩人極具時代特點的浪漫主義色彩:“我,惠特曼”是自我的率直介紹,沒有出奇之處;“一個美國人,一個粗魯漢”是詩歌的第一次提升,將自己與自己的祖國相聯繫,將自己的性格做了耿介的概括。最值得玩味的是最後一次大膽而完美的跳躍——“一個世界”,在豪壯和浪漫之間綻放哲思的花朵: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你完全可以引以爲豪,引以爲傲。

作文命制以此爲發端,將“我是一個世界”作爲寫作話題,就是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真誠面對自我,走向自我,認識自我,進而提升自我。讓單調的人生變得絢麗,讓灰暗的人生綻放明媚,讓不夠自信的自我擁有強大……結構上,可以將自我的天地與他人的世界比較映襯,可以將自我的現實與想象和規劃比較而行……情感方面,“我的世界”可以簡約,但一定不能簡單;“我的'世界”可以卑微,但一定不能卑下,喜悅、豪壯應該是本文的主旋律,反思展望,可以貫穿全文。體裁上,敘述則以真情打底,抒情則以敘述爲基,議論當以條理和縝密爲骨……有真情,有思考,就能寫出好文章。

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英國作家約翰·羅斯金的一首詩《痕跡》是這樣寫的:“把每一個黎明看作你生命的開始,把每一個黃昏看做你生命的小結,讓每一個這樣短短的生命都能爲自己留下一點兒可愛的事業的腳印,和你心靈得到充實的痕跡。”痕跡是一種經歷,是一種見證。

請以“痕跡”爲話題,結合個人的成長經歷選材,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確立意,自定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引導〗這是一個極富韻致的作文試題,可以讓寫作者在審題立意中怡情立志,並得到心靈的收穫。

高考作文 篇6

高考猶如千軍萬馬力闖獨木橋一般,雖氣勢浩浩,勢不可擋,可是稍不注意就會失足落入急湍的洪水中,剩下的只是還未來得及被水流衝擊的辛酸努力與苦澀淚水。高考是千萬莘莘學子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十幾年的結晶。高考是衆多窮二代以最公平的競爭轉變身份的平臺。高考是一切夢想旅途的起點…自從恢復高考以來,高考的重要性就沒有人可以忽略,高考的成功帶回的不只是一張蓋章的通知書,更多的是一份對自己與家人的慰藉。可是高考這條獨木橋不單單是你努力了,拼盡全力了就能雄赳赳氣昂昂走過去的。即使年少的青春被接踵而至的卷子壓的喘不過氣來,但是千軍萬馬奔赴獨木橋的危險與成功率構成的正比例函數卻永遠成了定格。註定將會有一大半的同學在夢中的殿堂外駐足傷神。而這些落榜的同學們除了爬在高四的窗口,和着汗水的味道繼續挑戰高考就一定沒有機會轉變自己的命運了麼?

高考之外就沒有其他道路可選了麼?當然不是,通往廣場的路都不止一條,通往夢想的道路更是有許許多多個分岔口。高考之外,更多的是自主創新的新潮與個性的張揚。青年作家韓寒頂着各科成績直線下滑的壓力,卻以“科科亮紅燈,照亮我的前程。”的輕鬆心態堅守着自己執着的文學夢,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守出了一片屬於他的蔚藍天空。還有與韓寒並肩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計算機高材生,只是韓寒堅持自己的原則沒有爲之所動,而他把握了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他們都沒有參加高考,卻活的比任何人都瀟灑肆意。所以高考固然重要,但卻不是唯一的出口,相信自己,只要你足夠努力,高考之外也一定會有許多綻開的玫瑰等你去觀賞。只要你心中擁有通往羅馬的條條大路它就一定通向羅馬高考之外,我們爲承受了八年名不經傳,默默跑龍套最終一舉成名成爲影視巨星的王寶強而大聲喝彩,高考之外,華人首富李嘉誠、模特首席張亮、國美電器總裁榮光裕闖進了公衆視野。

高考之外,你也可以有許多種轉角去登上成功的航帆。去年我在第十屆創新作文大賽中只得了三等獎,與北大的決賽賽場擦肩而過。窗外搖曳的柳樹又抽出新的枝條,努力進步一年後的我又重新乘坐着高考之外的創新作文大賽給予文學特長生邁進心儀象牙塔的火車向着自己的文學夢向前奔馳。我堅信那將會是一場由充滿油墨餘味的心情文字向鉛字單人旅途的轉換。高考失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從此失去鬥志,你可以在高考之外的天堂打一場轟轟烈烈的翻身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觸摸不到高考的臂膀,高考之外的胸膛依舊可以作爲你暢遊路途的支點。人生處處充滿競爭,我希望在高考之外的考場上,我能夠用自己的努力用承載着夢想的筆桿譜寫出一曲完美華麗的人生五線譜。

高考作文 篇7

有才之人正如那面鏡子,高貴而受人喜愛;但若不接受旁人的批評、意見,不願在旁人的挑錯中完善自我,便會如那蒙塵的鏡子一般,漸漸失去光彩。唯有接受擦拭,鏡子方能閃亮;唯有接受指摘,才華才能放出耀眼的光彩。

必須承認,批評、意見正如“黑黢黢的抹布”,平凡,甚至醜陋,看了難免讓人心裏不舒服。但正是這塊“抹布”擦亮了我們的眼睛,讓我們認清事實,看到缺陷,發展自我,走向成功。

盛世唐朝,大國氣象,離不開英明之君主。從唐太宗“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到武則天面對駱賓王《討武檄文》的寬容與肯定,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共有的明主特質——肯納諫,善改正。即便唐太宗因魏徵毫無顧忌的指摘幾度惱火,卻最終接受了所有批評,不斷修正自己的治理方略,遂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貞觀之治。

也許正是因爲有這樣的君主,包容開放之風才吹遍了整個大唐。帝王本是天下獨尊,卻甘願俯下身去通過臣子的諫言改正自身不足,這樣的氣度非但不會降低他們的地位,反而使其帝王之形象更爲高大,亦使唐朝成爲了歷史長河中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

黃永玉寫給曹禺的信,曹禺一直留着。“我不喜歡你後來的作品,一部也不喜歡。你丟了你的通靈寶玉。”這樣令人難堪的言辭卻被曹禺奉爲至寶,敬爲警鐘。一個優秀的劇作家何嘗不是一面反映人世百態的鏡子?如果不是黃永玉的批評,曹禺大概很難看出自身鏡面上的那一粒灰塵——他的作品有重政治,輕創作的傾向。一記悶棍打醒了在創作之路上偏離了初衷的曹禺,他人意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然而更值得我們留意的,是曹禺對待批評的態度:不迴避,不狡辯,不遮掩,坦然接受,修正自我。所以,《雷雨》纔沒有成爲驚豔一時的絕唱,曹禺這位偉大的劇作家依然是那個時代難以超越的“閃亮”。

藏起“抹布”,你獲得的只不過是眼前一時的“清淨”,埋下的卻是可以日積月累的隱患。原本雄踞冀北的袁紹拒絕謀士田豐的意見,只憑一時意氣發動官渡之戰,大敗而歸;此後爲了文過飾非,他甚至殺了田豐,以拙劣的方式藏起了“抹布”,對自身問題視而不見。有這樣剛愎自用、油鹽不進的性格,袁紹最終爲曹操所滅也就不足爲奇了。真正的亂世梟雄,皆禮賢下士,從善如流,在看似“醜陋”的指責中不斷強大自我,方成大業。

面對抹布的擦拭,鏡子非但不應該將其藏起來,反而應該主動迎上前去,藉助抹布的力量讓自己更爲光潔;面對批評意見,我們亦應坦然迎上前去,用積極的態度除去自身弊病,成就“閃亮”。

身是菩提,心如明鏡,時時拂拭,勿惹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