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2019高考滿分作文:家

2019高考滿分作文: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19高考滿分作文:家,歡迎大家分享。

2019高考滿分作文:家

2019高考滿分作文:家1

“鳴鳴”隨着汽笛聲響起,火車緩緩開動了。楊衛國拎着自己的手提箱艱難地走在車廂裏。過道里的大包小包使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十分緩慢,但他並不着急。這些年的磨鍊早已把他從一個急躁的小夥子變成了一個成熟的男子漢。

終於,楊衛國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坐到座位上,他舒了一口氣,看見人們還在拖着行李焦急地忙活,不由得自嘲地笑了一聲。跟他們相比,自己哪像一個回家過年的人啊。不過摸了摸自己的手提箱,他又滿足地笑了,因爲手提箱裏裝的是自己作爲一個男人的榮燿。

楊衛國把頭扭向窗外,看着外面漫天鵝毛似的大雪,好像老天爺下決心要把天給染白一樣。那光禿禿的樹枝、間距相同的電線杆,還有車廂內的一股股熱氣,使楊衛國很快產生了睏意。伴着人們的竊竊私語和火車車輪的轟響聲,楊衛國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兒子,醒醒!快跟你爹出去貼對聯了,媽給你包餃子!”

“好嘞!”楊衛國麻利地答應。因爲爸爸過年的時候才喝酒,喝完酒就愛給他講爺爺以前當兵時候的故事。

楊衛國穿好衣服就拉着爸爸去貼對聯了。父子人配合得十分熟練,看着門頭上的大紅燈籠,和屋子裏白亮亮的窗戶,楊衛國十分高興。年的味道充滿了小屋,也充滿了楊衛國的心。

年夜飯後,楊衛國催着父親:“爸,快快快,上回說到爺爺過草地的時候了。”

“行,行,接着給你講。”父親臉色紅潤,微笑着說道:“你爺爺啊,跟着紅軍過草地的時候,那條件別說像咱現在一樣吃餃子了,就是一塊乾糧都得省着吃好幾天。後來糧食吃完了,就只能挖地下的草根吃。”

楊衛國正聚精會神地聽着,突然,一聲叫喊驚醒了他的夢。

“哎呀!你看着點兒,睬我腳了。”楊衛國回過神兒來,原來是對面的一位婦女喊了一聲。隨後,他又回味起剛剛的夢,愣愣地出神。

火車到站了,楊衛國一刻都不浪費,連忙下車趕回家去。到了村口,看到家家門口都掛着大紅燈籠。窗戶上的熱氣使他不由得加快了腳步。自家門前卻並不像別人家一樣有年味兒。他推門進去,把自己的手提箱打開,拿出裏面的勳章,掛到父親和爺爺的照片面前,行一個軍禮,對着照片說:“咱家雖然不在了,但是你們的話,參軍報國,把國家當作自己的家,我始終不忘。如今,我是一個真正的軍人了!”

說罷,楊衛國轉身離去。

2019高考滿分作文:家2

曾經讀過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很奇怪他對旅遊的態度,借講學之機到各處遊覽。雖無太白乘輕舟的飄逸,放翁騎瘦驢的灑脫,但不用擔心住宿車船票之類的瑣事,仍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什麼是“苦旅”呢?難道人文精神苦澀嗎?

後來才明白:苦的並不是旅行本身,苦的是厚重的歷史,苦的是凝重的文化,苦的是我們惘然若失地面對卻又義無反顧揹負這些重量時的嘆息。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人們的物質生活已經蒸蒸日上,街頭巷尾、茶餘飯後人們談論最多的就是這些。可是精神生活呢?許多事例都暴露出我們人文素養的匱乏,已經成爲社會的弊病,也必將阻礙社會的進步!

泱泱大國,禮儀之邦,我們擁有着令人驕傲的文明。孔子韋編三絕,三月不知肉味,苦心孤詣,創立的的儒家思想被國人奉爲處世經典;老莊思想,無爲清靜,是另一種淡然處世之道;阮籍、嵇康、竹林七賢他們縱然恃才傲物,可對於自身修養都是下足功夫的。時光走遠了,斧聲熾影,我們很難從那些聖人先賢們的身影中尋找他們的足跡,卻不難接過他們手中一直頂禮膜拜,被奉爲經典的人文精神的大旗。

當報紙上一篇篇觸目驚心的文章披露着國人素質低下時,當新聞裏一串串讓人不敢相信的數字曝光後,我們每一個人是否都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你又做得如何?大街上兩人爲一點小事磨擦爭執的情況屢見不鮮,圍觀數十人卻無一人勸架,你可曾是他們當中的一份子;公交車上挺着大肚子的孕婦站在扶手旁大汗淋漓時,你是否當作熟視無睹而把頭轉向窗外繼續旁若無人地觀賞風景;當紅綠燈閃爍不定時,你是否爲了趕一時之快而把交通規則放在一邊……夠了,在這些日常瑣碎的小事中,你的人文素養已經被剖析得一清二楚,難道你忘了前人的古道熱腸了嗎?那些先賢們在墳墓裏靜靜地注視着這一切,爲這一幕幕而怒髮衝冠,傷心落淚。

趕快從空虛中走出來,補補課吧!記住,我們身上流淌的是五千年來一脈相承的熱血,我們頭頂上承載着是厚重的文化底蘊,我們腳下踩着的是厚厚的黃土層,而我們身上揹負的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職責。讓文明先進之風重回身邊,讓“禮儀之邦”、“文化大國”的美譽懸掛在現代化的大旗上,迎風飄揚!讓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一起進步發展!

2019高考滿分作文:家3

這絕不是一個缺乏“作家”的時代

但這絕對是一個作家由厚實變爲薄淺的時代。

事後,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還記得那個下午,陽光從墨瓦上粼粼地灑下來,飄落在空前的木桌上。她柔白細嫩的作家的手在我桌上雪白的.紙上寫下一行墨跡——“魯迅,是模仿不來的。”

我承認,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句子絆倒了,隨即陷入了迷茫困頓中。

朱脣微啓,她向我緩緩道來。清亮的眸子在午後溫暖的陽光下閃着一切的光芒。

“少時就傾羨於魯迅先生那種‘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氣場,於是把他標榜爲自己追求的目標。”

我不自覺地點點頭。周先生的《狂人日記》、《吶喊》、《朝花夕拾》向來伴隨着年輕的一代成長;他面對國難毅然選擇“不只救人之性命,更要救國人之思想”的事蹟至今仍被口口相傳;還有他筆下那幫子鮮活的人物如“言竊不言偷”的孔乙已,剪辮的阿Q,天天唸叨着稚子的祥林嫂仍活在人們的心中……他處在中國文學史思想真正的巔峯,用手中的一杆細筆書寫出了人生的高度、思想的高度,是一位靈魂的戰士,是真正的作家,乃至大家。

此時,我看向她的目光裏多了些許歆許與讚美。

多麼有高度的夢想啊!

“那個時候,作家這個身份的對應者就是魯迅先生,可現在到處都是‘作家’,剛好我也成了過門之鯉中的一條……”她輕笑,有稍許流露出的自嘲映射到我眼裏。下午的太陽似乎也在微微地發笑。

“沒了那種雲泥之別、鯉龍之差,早沒了真正的作家那種凌人之氣和崇敬感了。”我似乎有些明瞭。

望向窗外,陽光從細細密密的枝椏間迎頭灑來。對面的書店電子屏上正滾動着“知名作家顧漫新書上架”。我又被“作家”這兩個字生生刺痛了雙眼,想起了她翹着的嘴角。

的確,信息爆炸的時代降低了人們成爲作家的高度,可是那種在網絡上發表一篇思想淺陋的文章就能稱之爲作家的身份又有什麼稀罕呢?我們似乎早己在不自覺中將“作家”的高度降低。

魯迅何以是作家?因爲他在“彷徨”之後敢於“吶喊”,敢於指證“人血饅頭”不是“良藥”,敢於揮舞出“眉間尺”做個“狂人”……這纔是作家。王開嶺的一句話似乎蠻對——“現在的作家,除了‘坐家’,什麼也不是……”

我又想起了她,那個失了少時作家感覺的她。

我們是時候該思考一下——究竟什麼人才是作家,究竟達到怎樣的高度才能稱之爲真正的作家,而不是一味降低高度如潮水般涌出的“坐家”。

太陽斜了斜腦袋,也好似明白了什麼。

2019高考滿分作文:家4

家中有不少老照片。

最古老的一張是屬於媽媽的奶奶的,也就是我的外曾祖母的。她一臉安詳地面對鏡頭,黑白照片略微泛黃,卻絲毫無損於她的雍容氣度。每當母親提起她時,總有十分的崇敬。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她從香港給家裏捎回了不少好東西。母親一臉自豪地敘說着家裏擁有全村第一臺黑白電視機、引來晚上全村人的大集會的故事。諸如此類的塵封往事總能帶來一段溫馨的記憶,當然還有那逝去的傷痛。她的照片不多,屢次搬家之後便只剩下這張了,我們的萬千思緒,便全由這照片來承託。

我還見到過父母的婚紗照,寥寥幾張,或是深情的凝望,或是相愛的依偎。甫一翻開,那愛意與幸福總能觸動我的心絃。當然還有我剛出生時在父親懷中的笑臉,那時父親兩鬢尚未斑白,模樣正值年青。這些照片都被父母裝裱起來,仔細珍藏。每當父母從照片下經過,我常能看見他們沉浸於記憶中的甜蜜微笑。

然而,時代的腳步卻總不會留戀疇昔。生產膠捲的柯達早已倒閉,CMOS感光元件與不斷擴充的儲存卡爲海量拍攝提供保障。或許在從前,我們還要細細取景,不想浪費手中的膠捲。而今,我們只須輕按快門,咔嚓便是一張。有時候嫌一張不好,便有事沒事多拍幾張,說是多留點紀念,其實最後都丟進了記憶的垃圾箱。而今我們每次出遊歸來,把單反裏10多個G的相片複製到電腦上,接下來便是三個字:刪、刪、刪。又或是空閒時,翻看手機上動輒成百上千張照片,大多都不記得自己當初在幹什麼,於是興味索然,無心觀看。

有人說,這是因爲照片太多,在浩茫的照片之海中稀釋了本應珍存的生活記憶。此話的確有道理,我們隨手一拍,大多是日常瑣事,拍完就忘。在照片中找記憶,再也不是先前的把玩珍珠了,而成了沙裏淘金的苦差事。

說到底,這便是數碼時代人與信息的困局。人生也有涯,而信息也無涯,我們不斷地加快腳步,想要接住撲面而來的更多信息,比如照片。殊不知,這會應了莊生兩千年前的讖語: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在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我們已經無法停住自己的腳步,回望生活的點滴。生活的美好記憶,便是道旁串串遺落的珍珠,棄擲邐迤。爲什麼不停下來,看一看,再出發?

在數碼時代,我們本應有更好的技術條件,去記錄自己生活的點滴。爲何不將這些生活的沙子放進蚌殼,結成令人驚豔的珍珠?數碼時代,我們更應該珍存生活的點滴,讓這點滴的記憶相伴一生。

2019高考滿分作文:家5

早上坐地鐵時,發現許多人都提着大包小包,想來是要踏上回家的列車了。我這才恍然意識到,年是越來越近了。

過年,回家。這幾乎是中國人的共識,也是無數在外拼搏的人們當下最重要的念想。當然,一張回家的車票也就成了“寶貝”。記得剛來北京讀書那年,還沒有電話、網絡的購票方式,要到車站或者火車票代售點去排隊。幸而學校會統一組織代買學生票,雖然只能買到硬座,卻也是一種幸福,因爲拿到學生票就意味着不管怎麼說,回家過年是能夠實現了。因爲家鄉離北京較遠,火車運行時間太長,所以每到快放寒假時,我都會定好幾個鬧鐘,起個大早去售票點“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再買到一張臥鋪票。到現在,我依然記得寒風瑟瑟中長龍一樣的隊伍,每個人都神情各異。買到票的人總是歡天喜地,第一時間打電話回家報喜訊。此時,還沒排到的人們臉上就會流露出羨慕的神情,焦急中滿懷期望。

寒來暑往,每次坐火車都是新的旅程,發生着各種各樣的故事。大二那年寒假回家時,列車上大部分都是學生。雖然大家來自不同的學校,卻有着相同的目的地——家鄉。年輕人總是初識時靦腆,過一會兒便會熟絡起來,更何況都是老鄉,有着相同的成長背景,自然有很多話題可以聊。從回憶高考當年種種到分享期末考試心得,從家鄉著名的特產到每所大學的優劣,從對親人的思念到孤身在外的心境……不多時,大家就敞開了心扉。你捧出一些零食,我掏出一副撲克,他拿出幾本書,“互通有無”。一節小小的車廂,儼然成爲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融入其中,在回家的旅途中歡呼着、雀躍着。近20小時的旅程,也因着大家的歡聲笑語而不再漫長。

每踏上家鄉的土地,我總是忘不了回望那長長的列車,心中對它充滿着感激,因爲是它帶我回家,給了我闔家團圓的機會。如今,手裏握着那回家的車票,似乎連手心都在出汗。不敢太鬆,因爲怕那張粉色的小紙片隨風飄遠;亦不敢太緊,因爲怕將它攥出褶皺。望着車票上家鄉的名字,我彷彿看到了出站口父母守候的身影,看到了父親手裏爲我準備的厚衣服和母親眼睛中的急切……

春節將至,一輛輛列車,呼嘯着奔向祖國的大江南北,承載着無數家庭的期待。這一輛又一輛回家的列車,在寒冬中滿載着遊子的鄉思與親人的惦念,開向那春暖花開的所在。

2019高考滿分作文:家6

柳靚,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單身母親。就因爲是教授,就因爲是單身母親,柳靚才請了個小學畢業的鄉下妹子當保姆,一個武漢大學大三學生當家教。這故事啊,也就從這裏開始……

你看那鄉下妹子,圓圓的臉蛋,小巧的嘴,一雙汪汪的眼睛清純着呢,住了那麼個把月,可把柳靚家裏弄得井井有條,喜人吶!柳靚心裏自然歡喜,大大方方地將所有生活費給了小保姆,更將她視爲自己的親妹妹。

你再瞧那家教,馬尾高豎,精神抖擻的,和柳靚家女兒聊得可火熱呢!但似乎,她工作做得不夠好,那小女孩除了會吐一兩句洋文,考試總在七八十分徘徊。柳靚正思索着要不要換個家教。

唉,也怪教授她自己心理作用,用什麼“分而使力,用心專矣”,心理不平衡了吧?!

星期二,正趕上柳靚的新學年報告會,這可是全校性的活動,儀表上不得馬虎。想起假期新買的長裙,柳靚不禁笑了,連那個當家教的二十出頭的姑娘都說穿不出自己那樣的洋氣,自己都三十四了。就這麼想着,柳靚喜滋滋地從衣櫃裏取出長裙,比劃着……“哎喲!”毫無預警的,裙子的下襬破了個大洞,柳靚大驚失色,這到底會是誰幹的,好好的一個心情全給破壞了。柳靚無奈地坐到牀沿,眉頭深深鎖起……

“會是誰呢?不可能是小保姆,對,不可能!那天她只是怯怯地站在一邊看,不可能弄壞的。女兒又穿不了這麼大的,肯定是那個小家庭教師,那天,她看我穿的裙子,眼睛眨都沒眨過一下,肯定會是她!”好像沒經過什麼思維斗爭似的,柳靚一口咬定是家教弄壞了裙子,憤然奪門而去……

忘說了,她不是去理論,而是去講學了,因爲,她知道,下午女兒要補課,自己又不在家,家庭教師一定會趁這個機會拿她的衣服穿,到時候,就可以逮個正着。一切照計劃進行着……

到家門口了。對了,就是那個人!柳靚差點沒衝上去按住她。“等!等!等!等她到家門口,就捉住她,我上個月纔買的鞋子,你也穿,太放肆了吧,討厭啊!”爾等生氣就跟柳教授現在這樣沒風度了,她一個箭步上前,扳過對方的身子,驚了……保姆!她的脖子上還多了一串項鍊。

這樣,我想,柳靚又可以在學會上發表論文了。

【點評】:小說沒有“感情親疏”“認知正誤”之類的字眼,但以具體生動的形象顯示了感情對認知的影響。柳教授家裏請了一個保姆和一個家教,保姆能幹,招人喜歡,家教“似乎工作不夠好”。文章用墨不多,但巧妙地表現了主題。構思精巧,情節曲折,出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