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華】談高考作文4篇

【精華】談高考作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談高考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談高考作文4篇

談高考作文 篇1

每年的高考,網上最熱評的高考作文試題,無論出什麼樣的題目,事逼的網爺都會有一番逼精,好歹是出題大人沒與這類人一般見識,地照鍾,自然蝲蛄照叫不斷。很理解高考作文出題大人的難處,不信讓事逼們試試。高考作文命題,最大的難點是千方百計規避中學語文教師的猜題押寶給考生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其次是命題要積極向上,要給考生留有想象的空間,要貼近當下的社會熱點又不能直接露底。要我說這是一件苦差、難差、吃力不討好的鬼差。

題目是談閱卷,爲何拐到考題的命題上了呢?無非是咱們先理解出題人的難處,而後讓閱卷老師理解考生的辛苦,這就叫換位思考。

要我說,高考作文,重點是考覈學生分析題目的能力和對中文的語言駕馭能力。其次還有對不同文體結構的掌握程度的衡量。

對分析題目的能力問題的看法。咱是這樣理解的,同一個題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考生的作答能夠自圓其說,不妨閱卷老師思維開闊一些,甭管他意義積極與否,都應該給予放行。萬不可一棒子打死,弄不好你這棒子就會扼殺了一位創新性的人才。我記着,在咱那個年代,曾有一篇閱讀短文,自己命題的高考作文題。當時大部分的學生題解的意思都是“毀樹容易種樹難”可也有極個別的學生解讀爲“種樹難毀樹更難”也就是題解成了毀樹也不易的意思。當年好像這類怪異題解絕大部分都被閱卷先生一棍子打入冷宮了。對命題作文的解題,可以用“橫看峯側成嶺,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胸懷給予包容。

對中文的語言駕馭能力分析的建議。一般的考生,起碼都是經過一十二年的中文教育,對中文母語的駕馭能力,應該問題不大,所差的就是書面語言的應用問題了。說白了語言的駕馭能力是考覈學生,記敘、說明、議論的有機穿插能力,是考覈學生聯想類比能力。咱們想想,神經高度緊張的學子們,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就要完成破題、構思、腹稿、動筆。這一系列動作,其難度不是那些好了傷疤忘了疼的二百五先生所能理解的。當然文辭優美是更好不過了。但對絕大部分而言,我認爲只要語句通順,承轉啓合自然就應該放行,給個差不多的分值。在言語詞彙上,更希望閱卷先生開放開放再開放,多一點包含當下的網絡語言。

至於對不同文體結構的應用,我覺得該從嚴掌握,感覺絕大部分考生,在這方面問題不大。標點語言也是一個問題,不過絕大部分不錯就可以。

二三十年前,我也是一位考生,所以很體會高考學生在考場的心情,更希望決定考生命運的閱卷老師能理解。順便轉引一篇,新銳人物蔣方舟開着空調、喝着茶,思想高度興奮的狗刨子鳧作文。對蔣方舟的這篇《貓中憤貓 》的戲水作 品,我是嚴重不看好,本想解析一番,但又不想讓蔣的陰謀得逞,故而作罷。

談高考作文 篇2

在平時的作文訓練和高考作文中,審題是作文的第一關,也是關係到作文成敗至關重要的一環。考生由於對題目中的語詞的具體恰切含義、適用的語境瞭解不夠,對文字材料、圖形、圖表中非必要甚至是贅餘的信息沒有加以辨析、篩選,無法把握住主要信息,導致了審題的失誤,或者是選用的材料不能較好地表現、證明中心,材料的主次安排不當,出現大盤失分的現象還是較爲嚴重的。

高考對考生的作文審題的要求是準確全面地理解題意,怎樣才能做到準確全面地理解題意呢?讓我們先來探討一下作文題目的特點:

一般來說,一個作文題目可以包含三個部分:(1)作文材料 (2)題乾和寫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項) (3)標題。不是每道作文題都有這三部分,如果是材料作文就沒有標題,是命題作文就沒有材料,全都有的是給材料的命題作文(1998、1999年的高考作文題其實就是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相結合的一種模式)。

從寫作構思的方向看,不管是命題作文、材料作文還是兩者的結合,作文題目和材料本身都對考生的思維起了規定、限制的作用,所以說,從這個意義上說,除自由作文外,中學生的寫作訓練,特別是高考作文,從本質上說都是命題作文,所不同的只是命題的方式而已。 凡是命題作文,都在構思方面形成了限制性:有的限制是由語詞構成的,有的限制是由圖形、圖表或文字材料構成的。正是由於命題作文的限制作用,考生的思維方向才能正確,纔有深化的可能,它使最後形諸卷面的材料經由了一個由龐雜到單純,由多頭緒到逐漸統一的過程,即一個由感性到理性,思路凌亂到觀念明確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看,命題作文對考生的思維來說,也起到了啓發的作用。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審題了。

“審題要準確、全面”應該說體現在兩個相關的層面上,只要其中的一環出了差錯,審題就不可能做到準確、全面。

一、各種限制的把握

首先要審範圍,審清試題通過標題、材料和寫作要求所限定的寫作範圍,這就是命題作文限制性所要求的。試題所要求的不要忽略、遺漏,沒要求的或是規定不要寫的千萬不要寫進去,即使你在此處有很強的表現力,爲了文章的主旨,爲了準確地表現中心,你都要忍痛割愛。

在一則“某公司花鉅款修建的草坪被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職工踐踏”的材料下有一作文要求:寫一段話,描述草坪被衆人踐踏後的情形(要求:想象合理,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方法,二百字左右),在這裏,我們有的學生沒有全面地把握題意,1、對時間詞“後”的提示沒把握住,詳細地描寫草坪被踐踏時的情形 2、沒完成“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方法”的要求。與此相類似的,1993年小作文要求說明“圓規的功能、構造和使用方法”,不少考生漏掉“使用方法”或“功能”。大作文要求記敘姐姐、弟弟和父親的話,讚美老樹皮和新樹皮,有的考生漏掉了姐姐的話或弟弟的話,漏掉了讚美老樹皮或新樹皮。這些都是出於審題馬虎、不夠認真的原因,是淺層次的失誤,只要認真一點,這些失誤都不難避免。不過,學生審題失誤主要的還是出於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學生對命題中語詞構成的和材料構成較隱蔽(隱性)的限制沒有領悟。下面我就來談談在限制性的把握上學生作文存在的情況及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一、語詞構成的限制

1、對語詞概念的內涵外延把握不確切、不到位

(1)在內涵上 較有代表性的失誤有下面幾種: 第一種情況,有的題目中的某個詞語本身包含有兩個或兩個層面以上的含義,有的學生在審題時會簡單地把它理解爲其中的一個。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由兩個語素組成的並列式合成詞和具有比喻義的詞語上。前者如1998年高考作文題“堅韌——我追求的品格”,“堅韌”在當年考生答卷和非考生的作文中,就出現片面的理解,即“堅強”和“有韌性”只寫其中的一個方面(就此點而言,這個題目比起供選的第二個題目“戰勝脆弱”難度要大,這一點恐怕是命題老師考慮不周的地方——照理說,供選擇的兩個題目在難度上應是相當的)。後者如“包袱”、“戰鬥的一年”、“年輪”、“根”、“蠟燭”、“燈”、“鏡子”,在審題時要結合文體弄清它們的恰切含義,因爲這些詞在不同的語境有不同的含義。第二種情況,有的語詞較其種概念,有其特定的含義,有的學生在這一點上混淆、分辨不清,以致寫錯了方向。如“牽掛”一題,有的學生把它理解成一般意義的思念,那不對,“牽掛”是對對方令人擔憂、掛慮之處放心不下的一種思念,這令人掛慮、擔憂之處可以是健康狀況、工作狀況、家庭收入、學業成績、人際關係等等,很多學生錯誤地理解成對遠方親人、友人的思念。第三種情況,題目中有的詞語屬於非常用詞或屬於個別學科、領域的特定用語,學生對它的具體含義不明白,把它曲解成別的意義,如1999年高考作文中,有的考生把“移植”一詞曲解成“(類似錄音、錄像、電子掃描的)灌輸”。

(2)、在外延上,每個詞語都有約定俗成的使用語境,它的同義詞、近義詞的使用語境並不一定與之相同,學生在這裏往往混淆了。如:“憧憬”,有的學生籠統地把“憧憬”理解成“嚮往”——嚮往得到一個好的職業、好的機會……,在作文中詳寫引起嚮往的緣由和爲此嚮往而付出的努力,這就錯了。這錯的原因是,“憧憬”的外延和“嚮往”的外延不盡一致,“嚮往”的對象可以指想得到一種較具體的物、待遇、機會或精神體驗,也可以指較抽象、較寬泛意義上的美好生活(寫的是一個面),而“憧憬”要寫的就是“未來的生活圖景是如何的美好”,這一點,很多學生混淆了。此外,有的學生寫成渴望回到過去,在沒有污染、沒有戰爭的環境中生活,或是夢想有一天能回到過去的災難、貧窮的現實中,瞭解過去。

2、短語中的重點詞語把握不住

有的作文題目是一個短語,此時,能不能抓住重點的詞語,也就決定了能不能把握中心。如:“感受幸福”一題,學生沒有抓住“感受”二字,結果把重點放在,(1)幸福到底是什麼,比如,一同學是這樣構思的:讀書苦,遇上減負,高興,玩個痛快,感到幸福;一星期後,玩膩了,百無聊賴,重又拿起書,終於明白幸福在於辛勤地勞動及從中得到快樂。(2)從父母親人的角度寫他們給了自己多少幸福快樂(並非從自己感受的.角度寫)。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短語中重點的詞語如果沒有把握住,容易出現偏題的情況。

二、圖形、圖表或文字材料構成的限制

作文命題中,圖形、圖表或文字材料相對於標題和半標題,往往包含了一定的非必要信息甚至是贅餘信息。這要求我們在審題時加以認真辨析、篩選,因此這種命題審題的難度比命題作文來的大,其審題難度的大小和材料提供的信息的數量多少、材料中包含的非必要信息、贅餘信息的干擾程度有關。

在圖形材料中審題難度最大的當屬漫畫了,因爲漫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徵的方法,簡單而又誇張的手法來表現生活或時事,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如果不能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理解漫畫的真正寓意,那不管你是描寫說明漫畫的內容,還是根據漫畫內容立意作文,都是會失敗的。例如:就因對漫畫的特質不瞭解,加上提示文字沒注意分析,1983年高考漫畫材料“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有的考生就把井當作了“大壩”,以爲那人正在搞破壞。因此,我們應該通過平時的系統的專項訓練,讓學生了解、掌握漫畫構圖的特點及創作的思維特質,增強他們對此類材料的審題能力。

圖表材料的審題立意的難度也相當大。這難就難在學生首先要從圖表中標明的各種情況和註明的各種數字中把握住作者想要說明的問題及想要表達的意旨,然後再聯繫實際或立論或敘事,這對事物的數據、情況的分析同樣需要系統的專項訓練。

文字材料審題的關鍵是分析材料,準確地把握材料的中心,準確立意。任何一則材料,都有一個明確的中心,雖然材料的中心不等同於從材料中提煉出的觀點,但它可作爲提煉論點的重要依據。

對於記敘性材料,要準確地把握中心,就必須抓住材料所記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及材料的感情傾向,這也就要求我們要認真閱讀材料,注意從材料的整體性和主要意圖來分析,正確把握材料,讀懂材料的真正含義,這樣纔不會隨意割捨材料,才能真正地把握材料的主旨,準確地、鮮明地確立論點。

寓意材料題型,指在表層意思下蘊含着本質意義的材料的作文題目。寓意材料形式多樣,有寓言、故事、童話、典故、喻體詩等,具備譬喻性是它們共同的特徵。寓意材料題型的立論難度較大,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對於寓言故事,審題的第一步在於要仔細地閱讀材料,分析所供材料蘊含的意義,看它闡明瞭什麼道理和觀點,提供了一個什麼啓示,也就是要明確所供材料的主題。寓意材料的某一自然現象或某個神話寓言故事,一定蘊含着現實生活中的某方面道理,這也就是說要領會寓意材料的寓意,必須越過材料尋找(落實)道理反映的相類似的社會現象。這種社會現象我們姑且稱之爲本體,那麼,要從材料中的喻體聯想到現實中的本體,則必須把握住兩者的相似點,這相似點就存於在材料中喻體之間的各種關係上,一旦理清喻體間的關係,就可以聯繫實際展開聯想,水到渠成地確立論點了。

二、材料的選擇、表現

上面談的這些是審題的“準確、全面”要求的第一層面,第二層面是材料的選擇、表現,這就要求我們在明確了寫作的範圍、選準了入題的角度、確立了正確的中心後,還要進一步安排能說明和表現中心的材料,把握符合題意的重點以及採用試題要求的文體和表達方式,說簡單點,那就是如何恰當地選用材料表現中心的問題,相關地存在着典型和非典型、主次、詳略的問題。具體地說,這個過程是作文的構思過程。從體現在卷面上的寫作結果來看,構思和審題存在着一致性,構思好,審題就一定是準確無誤,構思不好,那審題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錯,所以說,審題的準確全面還直接體現在作文的構思上,直接體現在對材料的處理能力上。

下面舉幾個例子分別說明學生作文在材料的選擇、表現上存在的情況及應注意的問題。

一、材料的質量不高。材料的質量標準包括典型性、現實感、新穎度。典型性要求能夠揭示事物的本質;現實感要求能夠從現實中選取材料,能使讀者感覺到作文內容與當代生活的關係;新穎度要求材料給人以新鮮感。寫“信任”一題時,許多學生不管是什麼文體,大多選用“錢包丟了”、“父母對我學習的關注”等材料來表現信任,可有的學生則能寫出象“爲官要取信於民”、“我們在信任中成長(父母、老師、社會、祖國的信任)”、“在商業社會中不能利慾薰心,只有尊重別人的利益,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這樣的材料。相比之下,我們可以看出,材料的質量不一樣,作文的質量就不一樣。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要求:平時加強相關的的訓練,讓學生具有較廣闊的視野、較強的觀察力和敏捷的思維,具有較寬的知識背景和思維的獨創性、靈活性。

二、詳略、主次處理不當。“詳略、主次要處理得當”看起來挺明白的,無須老師做深入細緻的指導,其實不然。從學生的寫作實踐看,在長期的寫作訓練中,這應該是常抓不懈的一項內容。作文中,學生往往對文章該表現的重點(主要的方面)把握不住,把該詳寫的當成了次要方面略寫了。例如:“感受幸福”(記敘文)該寫的有兩點:1、幸福的感受是什麼樣的?2、具體的感受過程。在這兩點中,第二點是主要的,該詳細刻劃,我們可以通過某人的心理反常(看外物的異常:花、天空等變美了,人的性情變慈祥和善了……),行動的反常(手忙腳亂、拘謹、拍了下誰的肩、親了下誰的臉……),語言的反常(語無倫次、說不出話、大喊大叫……),表情的反常(臉紅、緊張、故作嚴肅……)等來反映(這裏的反常是指和常態想比較而言的)。可是大多數學生這一點沒抓住,缺乏表現力,較多地去寫幸福的感受是什麼樣子的。這些都是主次把握不好,從而導致詳略處理失當。從把握重點的角度看,材料的詳略、主次處理和審題的第一層面是統一的。因此,我們必須加強這一方面的指導和訓練。

談高考作文 篇3

昨天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由於是高考,學校顯得異常莊嚴和平和。曾經熙攘的小吃街也鮮有人往來。離開幾年之後再去熟悉的地方,很多變與不變得東西,都充滿回憶的味道。

我找到那家上學最愛去的小店,點了常吃的食物坐下了。迎面來是熟悉的熱蒸汽和老闆招呼的聲響。這不由讓我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

當我還是一名等待高考的學生的時候,我把高考看的很重,仿若這是我這輩子唯一的一件事情。我習慣於挑燈夜戰,習慣於不顧周圍的一切。由於自己的家庭很普通,父母都是農民,所以總是會告訴自己對於高考就是要不遺餘力。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像我這樣,在十幾歲的年紀,便給自己背上了堅硬的盔甲。我自己也是不善於傾訴的人,爸媽也從來沒有意識到,我也需要人關懷。他們只知道我很聽話,不用多操心什麼就能什麼都做好。後來,在長期壓力下,身體估計也承受不了,我晚睡對它的虐待,終於給與以反擊,於是我生病了。

但是,對於如今上了大學並能夠繼續再學習的我來說,我反而覺得,十幾歲的年紀就應該做十幾歲的夢,懂事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過分把自己困於責任的牢籠中,的確得不償失。假若沒有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可能不會對於自己的高考時代有這樣的感慨吧。

對比於當初有些稚嫩的自己來說,如今的我懂得,高考的確重要,但面對重要的事情的時候,也需要用坦然的態度處理,以爲在你逞能擰巴時,可能會爲後續埋下遺憾。你只需要在你覺得神清氣爽的時候,全心全意,不用和別人比較什麼,真正總是要面對的是自己。

談高考作文 篇4

經常聽見有高三生抱怨說高考作文難,我很想對這些學生說:高考作文至少拿下60分,其實並不難!雖說寫文章靠的是日積月累的練習,文學底蘊差的學生在短時期內是無法彌補的,但細一分析,底蘊差的學生只要掌握了寫作技巧照樣可以在高考作文取得優異成績,也就是說,高考作文拿高分還是有一定的捷徑可以走的。

從寫作體裁上看,高考作文主要分爲議論文和記敘文兩大類,建議高考生以寫作議論文爲主。記得有一位特級語文教師曾說過:記敘文是爲那些天才和庸才兩種極端學生準備的。好學生可以達到滿分,差生可能連20分都拿不到。所以針對大多數介於天才和庸才之間的學生,議論文就是大家最主要的拿分體裁。奉勸那些處於中間位置的高考生在這最後的一段時間裏,一定要熟練掌握議論文的寫作技巧。

議論文的寫作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模式來進行的。一般將議論文分三大板塊:一是提出鮮明而清晰的中心論點,達到劈面就可映入眼簾的效果;二是對中心論點進行分析,這個議論文的主體部分可以分成三個自然段,逐條闡述中心論點,或用並列式或用遞進式或用假設式等;三是總結部分,再次重申自己的觀點,用總結性的話語結束全篇。上述議論文寫作模式概況一下就是: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三大部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議論文都可以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