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名師教學教育格言精選

名師教學教育格言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導語: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名師教學教育格言大全,希望對各位新教師有所啓發。

名師教學教育格言精選

  名師教學教育格言【1】

1、一個教師教課,要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體會,才能打動學生。

2、我很遺憾,我教了一輩子的書,沒上過一節十全十美的課,所以,我總是在課後寫寫後記。

3、教師的生命應在課堂上展現燦爛,教師的價值和意義應在學生身上體現。

4、這三尺講臺關係着數十個孩子的青春。

5、一個教師的基本素質就是善於發現孩子們身上的優點。

6、責罵學生正是顯示出教師自身的無能。

7、教師的肩上,一頭挑着學生的現在,一頭挑着祖國的未來,讓教師把自己的生命與歷史使命結伴而行。

8、一個黨員,一定要心懷祖國,眼看世界。

9、我這個人唯一的優點:真愛學生。

10、學校是弘揚先進文化的場所,是學生學習知識和做人道理的神聖殿堂。學校需要正氣,教師也要一身正氣,爲人師表,方能以正壓邪。

11、教育是追求真善美的事業,教育的本質就是求真求善求美。

12、三尺講臺不可小視,教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可能影響一個孩子的終生髮展……把課上好,教育的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名師教學教育格言【2】

【於永正】

不要追求課堂教學的熱鬧,小手如林,你說我說,有時可能是“虛假繁榮”、“泡沫經濟”。要讓學生學會思考,潛心體會文本,告訴學生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必須經過思考方能舉手。

【孫雙金】

一個詞能生出情智之根,、一句話能長出情智之葉,一段字能開出情智之花,一個篇章能結出情智之果。情智語文是紮根在工具語文這片沃土中的大樹,根深才能葉茂,才能枝繁,才能花豔,才能果碩。

【王崧舟】

語文是兒童的,語文是爲了兒童的,語文只有融入兒童的精神世界纔是有意義的。因此,語文必須從成人霸權中走出來,還兒童以發展語文素養的自主權。

【趙景瑞】

語文爲何又被稱爲母語呢?爲何是基礎的基礎、發展的基礎呢?根本原因是語文的用途太廣泛了,生活中須臾離不開聽說讀寫,聽說讀寫就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將來生活的一部分。

【閆學】

語文承載人類文化和生活經驗,面對正處在童年階段的孩子,教師應該以快樂、自由來填充語文課堂。由此,感悟童年、抒寫童年應成爲語文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童年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孩子的轉變和成長需要一個過程,期待學生的成功要有耐心、有信心,教師要善於等待,善於尋找和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霍懋徵】

要教好學生,光有熱情是不夠的,更需要潛心鑽研教學。

【鄒有云】

每一個孩子都有求上進的願望。有的孩子之所以暫時比較落後,只是因爲他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和土壤。我們的責任就是爲每位學生開墾出一片他們得以成長的沃土。只要我們用“心”執着地去愛,所有的孩子都是可愛的。我們要用真情去創設積極向上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使他們健康成長。

【吉春亞】

語文課是學習者接近、理解文字,感受文字的魅力,學習文字整合的訣竅,並較爲成功地外化爲各種(書面的、口頭的)“言語作品”,逐步形成能夠獨立聽說讀寫的“言語能力"的.一門課。說“白”一點,語文課是學習怎樣把“話”說“美”,把文章寫“美”的一門課。

【盛新鳳】

我一直在憧憬這樣一種詩化的語文境界:師生或吟或誦,或爭或辯;或淺吟低唱,如癡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紅耳赤,儘性、盡情,痛快淋漓。這樣的語文課,可謂“過癮”也!

【周益民】

語文,似乎生來就是爲着放飛兒童的多彩的夢而存在的。在這兒,荷花會與“我"共舞,小蝌蚪在着急地尋找着媽媽,多希望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多少個方塊字連綴在一起,彷彿起了魔力,讓人產生奇思妙想。

簡單的工作反覆地做,而且越做越好,這就是專家。反覆的工作,快樂地做,而且越做越樂,這就是贏家。專家加贏家就是“大家”。

---- 週一貫

教師讀書,永遠不要等有了時間纔讀,永遠不要等坐在書房裏纔讀,永遠不要等有用了纔讀,永遠不要嫌讀的時間太晚。

---- 談永康

把做的寫出來,把寫的做出來,把做的總結出來,這就是教師的生活。

---- 竇桂梅

學習如遊戲,永遠給人以希望,失敗了還可以再來。

---- 薛法根

朗讀從“的”“地”“得”開始,即讀準輕聲開始。

----戴建榮

【支玉恆老師語錄】

--爭取多聽課。不管怎樣的課,只要善於分析,科學總結,就能把別人的經驗和教訓變成自己的財富。

--要創新,要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自己的課一定不要與別人相似,要創造新意,要敢於“標新立異”,要常教常新。

--我備課,決不先看參考書,自己備好了,可以參考一下,每一課都要經歷一個深深的獨立思考的過程。

--不但要備課,而且要“背”課。不是死背課文,是“背”課程。只有能“背”課了,在課堂上纔不會總是關注教案,而是關注學生,隨時調控,舒捲有餘。

--我在力爭教學上的“不爲而爲之”。不去刻意地做什麼,實際上卻已經做了,不加斧鑿,不露痕跡。要努力追尋“道法自然,無爲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