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如何提高初中生語文閱讀水平?

如何提高初中生語文閱讀水平?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大量閱讀、廣泛涉獵語文,是怡養性靈、健全人格、培養人文精神、積澱民族文化,從而實現語文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徑。搜索其作用已屬不爭。但閱讀是一個綜合的內化過程,其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行爲習慣對閱讀效果至關重要。如何調控學生思維及行爲,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效率呢?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培養。

如何提高初中生語文閱讀水平?

一、深思

1、閱讀要伴以問題思考

閱讀不是單純形式上的瀏覽,其實質是通過展開思維,調動原有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對文章進行最充分的感知、領悟和鑑賞,並藉助聯想、想象內化積澱爲屬於自己的精神財富。因此,有讀有思,邊讀邊思,纔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

由於現代中學生閱讀內容十分廣泛,文章意蘊理解多元化,再加上學生的閱讀經歷有限,如果沒有問題引導、點撥,學生閱讀時就會天馬行空,或暗中摸索,閱讀的作用、語文的教育功能也就無從談起。如果教師設置出最佳的問題情境,刺激學生將作品內容與社會生活連接,讓作者的情感渲泄與自己的心靈體驗碰撞,那麼,學生就會展開思維,凝神思索,進而披文入境,由事見情,就會慢慢感受到文章的文學氣息和人文精神。如,我組織學生閱讀劉禹錫的《陋室銘》時,設計瞭如下三個問題:①作者對這間陋室是怎樣看待的?②據此,你認爲作者對生活的`態度是怎樣的?③畫出作者知足常樂、生活樂觀的句子。這三個問題既有引導學生整體理解、調動學生情感體驗的點撥,又有細節體味、注重積累的提示。

2、思考勿搞成語訓練。

民族語言的豐富性、生動性、多樣性及文章閱讀中許多東西“可意會而難言傳”的特點決定了閱讀中的思考應是歷史的、情感的、審美的,思考題的設計也就必須是深層的、情感的、審美的,思考題的設計也就必須是深層的、感性的、整體的。因爲這種思考重在過程而不是終結,追求的是主觀狀態而不是客觀答案。試想每一篇文章或一個語段後都跟着這樣的分析題:這個詞和哪個詞呼應,哪句是中心句、過渡句,中心思想是什麼,段落大意是什麼,文章分成幾部分,段落又有幾個層次……那麼,文章內容結構被肢解成一組組毫無血色的語言零件,文章和諧渾然的意境被割裂、被淺化,學生根本無法去進行整體理解和審美感悟。這樣的閱讀完全成了以前盛行的“語段訓練”,理性分析,死記硬背,既耗時費力,又嚴重束縛着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

二、暢想

想,這裏指想象、聯想。想象和聯想在閱讀中很重要。因爲一切作品的語言無論它的形象性多麼強,在書面上總是平面的毫無生氣的,只有進入讀者眼中,通過讀者心靈的感受和想象才能被激活,進而形成各種不同的藝術形象。這些藝術形象在讀者頭腦中的鮮明度、豐富性和持久性,直接影響着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對生活的感悟,對自身審美情趣的提升。因此,在閱讀中,教師要煽動起學生聯想與想象的翅膀,讓學生盡情縱意地去勾畫、塗抹各種藝術形象。

這就需要教師給以方法上的誘導:1、可對課文略寫部分進行擴充想象。如學習《天上的街市》就可讓學生繼續想象牛郎織女“提着燈籠在走”的生活情景。2、可隨文章內容發展摸透作者情感去塑造形象;也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願創造新形象。如讀完《孔乙己》後,我就以“孔乙己拖着一條斷腿走出酒店後的生活情形將會怎樣”的問題來誘導學生創造新的“孔乙己”。3、可以在閱讀中保持想象,讓藝術形象像過電影一樣始終呈現在學生心中、眼前;也可以在閱讀後回憶想象,將藝術形象置於生活中,使其與現實對照,從而完成形象的再造。如讀完《安塞腰鼓》一文後,假設有機會讓學生看看現場的情景,或讓學生看看有關錄像資料,那學生對原文所塑造的形象就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閱讀中想象,想象中閱讀,這是一閱讀技巧,也是一種讀書方法。學生開始可能不習慣,顧此失彼,但教師要注意引導、強化,使之慢慢形成。

三、硬背

背誦是閱讀的延伸和強化,作用不可低估。樑衡曾說:“語文學習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爲最基本的也是最簡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書……只有肚子裏滾瓜爛熟地裝上幾十篇範文,才能循規爲圓,依矩成方,進而方圓自如,爲其所用。”由此說,“死記硬背”也不失爲一條學好語文、增加底蘊的終南捷徑。

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在閱讀中背誦要做到如下幾點:

1、選準章段。教材要求背誦的課文、大綱中推薦背誦的古詩詞,必背不疑,一字一詞不差毫釐,標點符號也不例外。寫景狀物文辭優美的、人性文氣久揣不透的、富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語段也要背下來。

2、背書如吞。理解的要背,不理解的也要背,要儘可能多地把中華民族五千年來那些膾炙人口的經典性篇章和優秀時文,讓學生“生吞活剝”、“囫圇吞棗”地吃下去,沉積到他們的記憶中去。至於意境主題之類的東西,學生大致瞭解即可,儘管學生對此如霧裏看花,模糊不清,這是必然的,隨着知識和閱歷的增加,那些東西就會像堆積的冰塊一樣漸漸融化,形成汩汩小溪,源遠流長。

3、背誦結合。如果說背是爲將來積累財富,那麼,誦則是及時行“樂”,即時享用。當背則背,當誦則誦。有些精美語段或文章如當時就有所理解或感悟,不妨“搖頭晃腦”地吟誦一番,只有如此吟誦,含英咀華,方能領略文章的各種精妙。自我感覺已“誦”出滋味的,也就不必非背不可。

閱讀時套用這些,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