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經典歷史人物素材積累及運用大綱

經典歷史人物素材積累及運用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擁有幾千年歷史的中國,流傳了很多讓我們學習的名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經典名人事例及運用,希望對你有幫助。

經典歷史人物素材積累及運用

  一.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一)人物事略

盡善盡美 孔子對音樂的內容與形式是非常重視的,它讚美古代樂舞《韶》及《九辯》完善的藝術形式。《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評價《韶》樂盡善盡美。而對周朝樂舞《大武》的藝術表現形式給以高度讚揚外,對其表現周武王伐紂滅商的戰爭功績的內容卻給予批評:“《大武》,盡美未盡善也。”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信任,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爲而爲之。

君子固窮 孔子到達陳國,寄居在司城貞子(陳國大夫)家,居住了三年。楚國聽說孔子在陳蔡之間,便使人聘請孔子,準備把有戶籍的民社方圓七百里之地封給孔子。孔子前往拜見回禮,從陳地往蔡地遷徙被圍困,沒法行路,斷絕了糧食。隨從的弟子疲憊不堪,餓得站不起來。但孔子仍“講誦絃歌不絕”(講習誦讀,演奏歌唱,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子路生氣,來見孔子說:“君子亦有窮乎?”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能固守窮困而不動搖,小人窮閒就胡作非爲了)。”告誡君子任何艱難的時候,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也應該維護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逝者如斯夫 孔子佇立於尼山腳下,望着滾滾遼河,觸景生情,禁不住喟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於司空見慣的流水綠波之中發現了深奧的道理,懊喪的情緒也如水般流去了。後來莊子在《莊子·知北遊》中也有類似感嘆:“人生天地間,如白駒之過隙,忽忽而過。”喻時間流逝得非常快,這也是“白駒過隙”的來歷。

苛政猛於虎 孔子路過泰山,見有一位婦女在墳瑩旁痛哭哀號,於是詢問。婦女回答說:“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孔子讓子路問道:“爲什麼不離開這個地方呢?”婦人回答道:“因爲這裏沒有苛捐雜稅的暴政。”孔子對隨從的弟子們說:“苛政對人的危害,有甚於猛虎啊!”

待價而沽 孔子游說諸侯,想得到重用,卻四處碰壁,十分感傷,常暗中自怨自艾。某日,子貢得一美玉,來問孔子,是要收藏,還是找個識貨的賣掉。孔子大聲嘆道:“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意爲:賣掉吧,賣掉吧,我正等着識貨的人哩。比喻等待有了賞識自己的人才會出來效勞出力。

  (二)素材運用

  話題1:山的沉穩水的靈動

材料加工: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多年來許多人都認爲,儒家學派的一大特點是保守、守舊,以上古爲黃金歲月,只重視“先王之道”而不關注事物的變化,而孔子則是一個方正迂腐的學究。其實,“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對道德的理解,結合白己對時代的期望,對經典作了新的闡釋的。他既將“如山”的仁作爲最高的道德標準,也發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爲之共鳴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極其詩意地闡釋了“變”,而且身體力行,收授弟子,用實際行動改造靈魂。如果他畏懼“變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會成爲一位靈魂工程師,不會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教師。他作爲中國哲人的獨特之處在於:他的“變化”如同萬物生長,是一種無聲而自然的過程,他心目中理想的發展,不是斬斷傳統的脈絡,而是以傳統爲根基,如山中樹木,生長不息。(《永遠的蔥鬱永遠的中國》節選)

  話題2:挫折

材料加工: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懼,不逃避,以一種達觀的態度對待人生。在樂天知命、通達自得上孔子並不比老莊差。“孔顏樂處”是對這種處世態度的概括。

孔子周遊列國時曾被匡人圍困,當時形勢非常緊急。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魁其如予何?”

《論語·述而》表現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時,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時對自己的安慰與鼓勵,是一種自我調適的做法。(《〈論語〉所見之孔子人格魅力》節選)

  話題3:理解

材料加工:現在我們一談到孔子與《論語》,便有不少人脫口而出:“惟女子與小人爲難養也。”這半句話出自《論語·陽貨》第二十五章,後半句是“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很多人特別是女人都非常反感這句話並由此反感孔子。也有人替孔子打圓場,說這裏的“女人”不是指女人。

我認爲,退一步講,即使孔子在這裏是指的女人,那也只能解釋爲在男性中心主義的社會,對女人的歧視,是一種通病,是時代的印痕或時代的侷限。在西方,耶穌罵夏娃,亞里士多德罵女人,尼采罵女人,非常嚴厲,其程度大大超過了中國的男性思想家。就是休謨、黑格爾,對女性的歧視也很厲害。當然,無論東西方人士,對女性的歧視、蔑視、輕視,都是錯誤的。儒學、儒家中有對女性不尊重的表現,是需要批評的,但我們要放在時代的背景上加以理解與檢討。我們要學會容忍、理解、欣賞、研究外來文化,同時也要學會容忍、理解、欣賞、研究自己的固有文化。百多年來對於儒學的`批判,有許多是非理性的,感情用事的,淺層次或直線性的,以致於今天中國大陸的多數中青年仍然沿用上世紀70年代批林批孔的方式和80年代“河殤”的方式來對待儒學。我們需要以同情理解的心態和理性批判的方法來面對這些複雜的問題。(《〈論語〉所見之孔子人格魅力》節選)

  話題4:選擇

材料加工:古人柳下惠曾被迫宿於城下,晚上颳風下雪,氣溫驟降,同宿城門下的一女子凍得快不行了,柳下惠將其抱在懷中,靠體溫爲之取暖,一直到次日天亮,沒有非禮之舉,留下了坐懷不亂的美譽。

無獨有偶。魯人有獨處室者,鄰居是一個寡婦,也獨處一室。半夜,暴風雨至,寡婦室壞,想進魯人室躲避,魯人閉戶不納。寡婦在窗下哀求道:“你怎麼不懂得仁愛,不讓我進去?”魯人說:“我聽說男女不到六十歲不能同居一室。你現在年輕,我也年輕,所以不敢讓你進來。”婦人說:“你怎麼不學學柳下惠?”魯人說:“柳下惠能做到,我是萬萬做不到的,我現在是用我的做不到,學柳下惠的能做到。”孔子說:“善哉!要學習柳下惠者,沒有像魯人這樣會學的,希望向善的方面發展,卻不因襲別人的行爲,算得上智了。”

在孔子看來,柳下惠的選擇是對的,魯人的選擇也是對的。(《〈論語〉所見之孔子人格魁力》節選)

  二.莊 子

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縣城東郊(今城關鎮東城路)人。曾爲漆園吏,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莊子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哲學家。他以其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爲《南華經》)闡發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爲影響深遠的哲學流派。

  (一)人物事略

濠梁之辯 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倐[shū]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魚遊得多麼悠閒白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惠子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說: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說: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莊子說:請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嚎上也(還是讓我們順着先前的話來說。你剛纔所說的‘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的話,就是己經知道了我知道魚兒的快樂而問我,而我則是在壕水的橋上知道魚兒快樂的)。《秋水》

鴟[chī]得腐鼠 惠子在魏國做宰相,莊子前去看他。有人對惠子說: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十分恐慌,在都城內搜尋莊子,整整三天三夜。莊子去看他,對他說:南方有鳥,其名爲鵷[yuān]雛,子知之乎?夫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雛過之,仰而視之口:‘嚇!’今子欲以子之魏國而嚇我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雛,你知道嗎?鵷雛從南海出發飛到北海,不是梧桐樹它不會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實它不會進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會飲用。正在這時一隻鷂鷹尋覓到一隻腐爛了的老鼠,鵷雛剛巧從空中飛過,鴟鷹擡頭看着鵷雛,發出一聲怒吼:‘哧!’如今你也想用你的魏國來怒吼我嗎?

材與非材 莊子行走于山中,看見一棵大樹枝葉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樹旁卻不去動手砍伐。問他們是什麼原因,說:沒有什麼用處。莊子說: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這棵樹就是因爲不成材而能夠終享天年啊)!莊子走出山來,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興,叫童僕殺鵝款待他。童僕問主人: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一隻能叫,一隻不能叫,請問殺哪一隻呢)?主人說:殺不能鳴者。第二天,弟子問莊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鵝,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道: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我將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

莊周夢蝶 莊子爲了說明物化的道理,講了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蝴蝶與?蝴蝶之夢爲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莊子說這就叫物化。簡單的一個故事,既表現了一種人生如夢的人生態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莊周與蝴蝶的關係揭示出來。形而下的一切,儘管千變萬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莊周也罷,蝴蝶也罷,本質上都只是虛無的道,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鼓盆而歌 莊子回到家不到一年,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來弔唁,見莊子正盤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責問道: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人家與你夫妻一場,爲你生子、養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還鼓盆而歌,豈不太過分,太不近人情了嗎)?莊子說: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慨!然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jiào然隨而哭之,自以爲不通乎命,故止也(不是這意思。她剛死時,我怎會獨獨不感悲傷呢?思前想後,我才發現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來,也就不感悲傷了)。他主張人生在世,要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人樂觀豁達。

莊子陪葬 莊子快要死了,弟子們l打算用很多東西作爲陪葬。莊子說:吾以天地爲棺槨,以日月爲連璧,星辰爲珠璣,萬物爲齎jī送。吾葬具豈不備邪?弟子說: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說:在上爲烏鳶食,在下爲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二)素材運用

  話題1:自我認識和他人的期待

材料加工:是否還能記起那個視楚國相位持竿不顧、依然決定曳尾於塗中的莊子?這個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繫之舟的清高居士,擁有舉世的才華,然而卻不肯向權勢顯貴屈服,一生過着清貧飄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勸他人世,期望他能爲祖國爲社會爲黎民百姓做番大事業?是的,所有人都希望如此。然而,莊子他認爲自己就是一棵樹、一棵捍衛心靈月亮的樹,如果你硬要將他拔起,種在污穢的社會泥土裏,他將立刻枯萎死亡。就讓他永遠地做一棵樹吧,他身邊會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2004年重慶中考優秀作文《菊花飄香的時節》節選)

  話題2:換一種角度

材料加工:其實,莊子錯了,他忽略了魚的處境,既然是泉己乾涸,魚相處於陸,那麼它們只能靠相濡以沫了,又如何能夠各自遊走到大江大湖呢?而即使有那樣一種萬一的可能,在經歷了相呴xǔ以溼,相濡以沫的艱辛後,哪尾魚還能夠搖搖頭,甩甩尾地將那樣一種刻骨銘心的情境忘卻?

“相忘於江湖”,又豈是一句話那樣簡單?所以更多的人們僅記住了莊子蘊意相濡以沫中相互依靠、相互偶依的內涵,而寧願忘卻那句相忘於江湖。

忽然了悟,世間美麗的詞其實很多,但是它們表現的不是表面的形式,就是飄忽的意境,而形式與意境卻是最容易風吹雲散的,相濡以沫卻是一個過程,因爲不易,因爲難得,才更顯其境界的深遠,韻味的綿長,也因此纔會成爲生命中愈嚼愈美的詞彙。(《夏日黃昏》節選)

偶翻《莊子》,看到了這樣一行話: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由莊子看來,在一個幾乎沒水的地方,兩條魚只能相互呼吸一些溼氣和水泡,與其這樣,不如各自遊走,在大江大湖中互相忘卻。

  話題3:魅力

材料加工:莊周先生,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等可愛的人物,散發着一種難以言盡的人格魅力。很難用一種中規中矩的評價來概括他的一生,我們未嘗不可說,莊周是個特立獨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師,是故事大王,是邏輯學家,是心理醫生,是窮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視權貴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隱士,是悲天憫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絕的辯士,是好擡槓的朋友,是田園詩人,是經常援引神話的無神論者,是喜歡異想天開的理想主義者,是濮水邊的漁翁,是田間的歌者。這一切,都不足以窺見他生前的點點滴滴。他本人也自命不凡,在他眼底下,凡夫俗子就如一窩嘰嘰喳喳、跳躍撲騰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羣豬玀,文人學士則如爭吵不休的猴子。讀讀他筆下大鵬和小鳥的比喻,河伯與海神的對話,以及井底之蛙的設喻,便可見他的胸襟。(《忙裏偷閒讀莊子》節選)

  三.荊軻

戰國末期衛人,先世爲齊人,喜好讀書擊劍。衛人稱之爲“慶卿”,後遊歷到燕國,被當地稱爲“荊卿”(或荊叔)。後來,由燕國智勇深沉的“節俠”田光推薦給太子丹,拜爲上卿。後刺殺秦王不中,被殺。

  (一)人物事略

1.結識高漸離:離荊軻到燕國之後,跟那裏一屠狗者和一位善於擊築的高漸離很投合。荊軻喜歡喝酒,每天都跟屠狗的人和高漸離在燕國街市上喝酒,喝到興頭上之後,高漸離擊築,荊軻隨着築曲在街市上唱歌,以此相樂。過後又相對哭泣,旁若無人。遂與高漸離成爲知己。

2.田光識才:荊軻到了燕後,與田光相識,田光知他並非一個平庸的人,非常欣賞他。恰逢燕太子丹在秦國當人質後逃回燕國,尋求報復秦王的人。鞠武推薦田光,田光推薦了荊卿。可是太子丹對田光並不信任,田光認爲長者辦事,應該不讓人懷疑;一個人辦事卻讓人懷疑,就算不上是有節操的俠義之人了,於是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