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懷念父母的情感日誌

懷念父母的情感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2014年6月14日(農曆5月17日),是父親逝世3週年祭日。父親雖已遠走3年,但他的音容笑貌無時無刻不在我的腦海浮現。爲了銘刻對父母的永恆紀念,在父親逝世三週年祭日,我們兄妹四人爲父親敬立了石碑。

懷念父母的情感日誌

父親出生於1936年農曆2月22日,病故時享年75歲,他1956年參加工作,196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至1984年9月,先後在郵電、公安系統工作,擔任過鄉郵員、行政組長、支局長、偵查員、人保幹事、副局長、工會主席等職。1984年10月調入法院,先後擔任庭長、黨組成員、副院長,1998年9月退休。

父親的一生充滿坎坷。父親19歲時,爺爺去世,奶奶又雙目失明,他和我媽一起挑起了照顧奶奶、撫養子女的家庭重擔。那時由於父親的工資低,我們家每年欠隊裏的工分錢,經常長時間交不上,充分體會了生活的艱辛。父親的一生堅持學習。父親只有初中文化,爲了適應工作需要和追求進步,他一生堅持刻苦學習,直至退休後爲當律師,他仍然一絲不苟的堅持學習,正是由於他堅持一生的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和能力,一生都拼命工作,纔不斷地在工作上出成績,一步一步走上領導崗位。父親的一生剛正堅毅。他堅持原則,愛憎分明、心直口快,從不阿姨奉承,從不奴顏婢膝。父親的一生極其孝順。對雙目失明的奶奶的話他說一不二,從不違背奶奶的任何意願,爲給奶奶買好吃的、買好衣服、看病拿藥,父親用盡了全力。

他對外祖父、外祖母一樣尊敬孝順。他要求我們給長輩端飯一定要用雙手端,這一看是簡單的動作,充分體現了他對長輩的極大尊重。我們姊妹4人至今仍然按照父親的這一要求去做,其實已經養成了習慣,並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也這樣做,體現了家風和家教的好傳統。父親的一生嚴格要求子女。他對我們姊妹4人要求一直十分嚴格。要求在學習上名列前茅,要求尊敬老師,要求心地正直善良,要求不要愛佔小便宜,要求不罵人不打架等等。我曾記得,父親這一生只往我的胸脯上拍過我一巴掌,那是在我13、4歲時,因在井上挑水,和一個嬸發生了爭執,父親這唯一一巴掌,警示了我大半輩子至今。父親的一生爲兒女們操勞。他爲我入伍提幹,爲轉母親和弟妹們的戶口,爲弟妹們找工作,爲孫子孫女們上學等等,千方百計,費盡心力,爲兒女們在工作上的進步,同樣付出了畢生的努力,沒有父親的全力關懷,就沒有我們兄弟姐妹的一切。

父親的一生極重親情。他對兩個伯家、兩個姨家、三個舅家和姑家都盡力相助,尤其是對他們的健康和生活上的關心,可以說是無微不至、無時無刻。父親對母親恩愛有加。父親省吃儉用一輩子,從來不追求生活上的享受,幾乎把自己的工資全部用到了家庭上,爲了減輕母親的負擔,他在很有限的回家時間,幫母親幹所有地裏活和家裏活,從蓋房到搬家,從割麥到挖糞,從不惜力。特別是,母親去世前好幾年身體一直不好,父親不但陪母親求醫問藥,盡最大努力給母親治病,還幹了家裏所有家務活,盡心照顧到母親去世。

總括起來說,父親的一生是不斷學習思考的一生,是一直奮發有爲的一生,是始終艱苦奮鬥的一生,是歷經磨難坎坷的一生,是節儉淳樸的一生,是孝心彰顯的一生,是惠澤親友的一生,是古道熱腸的一生,是愛子女如命的一生……

1996年農曆7月14日,辛勤操勞一生,還不到60週歲的母親,因病過早地離開了我們,今年是母親去世18週年。雖然18年過去,但母親的音容笑貌依然像在昨天。母親孝心極強。奶奶雙目失明,幾乎一切都要靠母親照顧,從母親嫁到我們家來,照顧奶奶幾十年如一日,細心細緻,從不抱怨,從不懈怠。曾記得,在那清貧的歲月,母親經常給奶奶蒸熟面衝麪湯,她對奶奶的孝敬由此可見一斑。

母親對父親相敬如賓。儘管母親上要孝敬雙目失明的奶奶,下要撫養嗷嗷待哺的4個子女,不但要幹所有的農活,掙工分養家餬口。母親是中共黨員,她還擔任過我村的婦女幹部,爲我村的婦女工作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對父親相敬如賓,爲減輕父親的負擔,再大的困難都盡力自己承擔,儘量不讓父親分心,把家裏好吃的好穿的都讓給父親。

母親辛勤操勞一生。母親個子較高,身強力壯,記得我小時候還幹不動農活的時候,母親不管是收麥種秋,還是挑糞拉車,都和男勞力一樣幹,她拼命幹,是爲了讓我們家的生活儘可能好一點,是爲了減輕父親的壓力。母親把好吃的好穿的給奶奶、給丈夫、給兒女,自己一生受苦。她白天下地幹農活,夜裏紡線納鞋,爲的是能讓自己的兒女們體面地走到人前。

我還記得,當我剛能拉動架子車,有一年收麥時,我拉了一架子車麥棵,母親在後面推車,一陣狂風,將架子車刮翻,將我們絆倒在地,我們兩人又沒那麼大勁將架子車扶起來,只好把麥棵都卸掉,重新再裝上車,麥芒刺得我和母親胳膊上都是小紅點,又熱又疼又癢,終生難忘。正是由於我當兵前體驗了母親幹活的這些艱辛,我也盡力省吃儉用,想多爲父母分擔生活的壓力,我剛當兵第一年,津貼費每月5元,一年才60元錢,我一年只用了10元錢,把節約出來的50元郵給了母親,那時的50元,恐怕頂現在的5000元用。我當戰士4年半,同樣是省吃儉用,把大部分錢地郵給了母親。

我1979年5月提幹後,每月工資52元,那時候地方上工作多年的人,工資也就30元上下,從我提幹到結婚前的3年多時間裏,我基本將工資全部郵給了母親,爲的'是減輕父母的負擔,爲的是讓弟妹們生活的儘可能好一點。我結婚時也沒花家裏一分錢,沒買當時結婚流行的所謂“三轉一響”。當我姊妹4人都上班掙工資後,家裏的生活開始好轉,可憐苦命的母親沒福享受這美好的生活,不到60歲就過早的離開了我們。

我清楚的記得,1979年我當兵4年多之後,我第一次探家回到家裏時,母親在麥地鋤草,當我看到4年多未見的母親時,她臉上充滿笑容眼卻不停地流淚,這一幕溫暖伴隨我幾十年。我還清楚的記得,1996年母親去世前,第一次去我在部隊的家住了幾天,在我要去辦轉業手續時,因偏癱走路不方便的母親一反習慣,步子艱難地送我到小院門口,並問我什麼時候回來,我說兩三天辦好手續就回來,母親用目光送我很久,當我要出大院門時,回頭一看,母親仍站在小院門口目送我,這就是母親留給我的最後一面。

因爲第二天父親把我母親接回老家,僅僅幾天之後,母親病情突然加重,當我接到電話,急匆匆趕到家裏時。母親已穿上了壽衣,這一天就是1996年農曆7月14日,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回想起來,母親能到我那裏住幾天,並最後目送我走出大院,實際上是母親冥冥之中,雖無意卻是天意的,在他的大兒子家裏住了幾天,和他的大兒子多待了生命中的最後幾天。

儘管我從小當兵,遠離家鄉,遠離父母,沒有能夠在眼前伺候父母,但問心無愧的是,我爲改善家裏的經濟條件,爲減輕父母的生活負擔,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我能從一個農村的孩子,成長爲縣團級幹部,與父母的教育培養分不開。當然,我努力取得的成果,也使父母得到了相應的安慰。母親去世前我沒能夠親自伺候,遺憾無盡。

父親去世前和去世後,我努力盡到了一個大兒子應盡的孝心。在父親2010年12月9日住院前的12月8日晚,我從省劇團找了幾張票,和妻子一起陪他看了他人生的最後一場戲,那一晚,他不知道自己的病有多重,我陪父親看戲,他很高興,我臉上陪他笑,心卻在流淚,因爲儘管瞞着父親,但我已清楚的知道父親得了食道癌,馬上要做大手術,面臨着巨大的生死考驗,生命前途莫測。

在父親從2010年12月9日住院到2011年1月23日出院的近50天裏,我與妻子和弟弟妹妹爲給父親請名醫拿名藥、盡心伺候,極力滋養,竭盡全力,盡了兒女應盡的孝心。因爲父親的體質一直很好,他老人家對自己恢復健康充滿信心,加上手術做得好,父親的身體恢復的不錯。我一直認爲他老人家再多活幾年很有希望。可是,讓人悲痛的是,在他去世前的十幾天病情突然惡化。在父親去世前的一個多小時,我還和他商量好,等他病情稍微穩定後,再到省城治療。當一個小時後,父親突然離世,我腦子一片空白,很長時間難以接受,總以爲父親還活着。

父親的去世,使我突然感到,屬於父母親的、把我養大成人的那個家轟然倒塌,再也沒有老人可以彙報、可以依靠,一切都感覺空落落的。我妻子、妹妹、弟弟和妹夫與弟媳,爲照顧父母親,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雖然說這些付出是應該的,但是他們還是替不在父母跟前的我,多盡了一份孝心,我這個當哥的,從心裏感謝他們。我們兄弟姐妹一定會互相照顧,過好日子,以告慰遠去的父母,讓他們的在天之靈靜心安息。多年來,伯家、舅家、姑家、姨家和叔伯兄弟姐妹等親戚家,給了我們家很多的幫助和照顧,沒齒難忘。

幾十年來,全村的父老鄉親,對我父母和我們姊妹4個的幫助和關照數不完、說不盡,在父親3週年之際,代表我父母和姊妹4人,道一聲最衷心的感謝!如果鄉親們有用得着我們的地方,我們一定竭盡全力。衷心祝願全村:所有的爺奶伯孃叔嬸健康長壽!所有的兄弟姐妹事業興旺!所有的小朋友茁壯成長!

父母勤奮勤儉一生,恩情惠澤家人親朋,音容永在。

子女奮發拼搏終身,業績告慰父母養育,家風長存。

雙親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