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朝衣東市詩詞典故

朝衣東市詩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1W 次

典源出處

朝衣東市詩詞典故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晁) 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皆喧譁疾晁錯。錯父聞之,從穎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 公爲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錯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及吾身。’死十餘日,吳楚七國果反,以誅錯爲名。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釋義用法

漢景帝時,晁錯任御史大夫,削減諸侯封地以加強中央,引起諸侯王不滿。吳王濞、楚王戊等以誅晁錯爲名發動叛亂,漢景帝聽竇嬰、袁盎之說,將晁錯穿朝衣斬於東市。後以此典指直臣被害。

用典形式

【東市朝衣】 清·黃遵憲:“東市朝衣真不測,南山鐵案竟無名。”清·吳偉業:“東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抔土亦難留。”

【朝衣東市】 清·錢謙益:“朝衣東市三生定,懸鼓西方一路通。”清·王士禛:“同寅之佔信奇中,朝衣東市嗟何辜。”

衣冠就東市】 唐·杜牧:“旋見衣冠就東市,忽遺弓劍不西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