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東道主的詩詞典故

東道主的詩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2W 次

在社會交往中,人們習慣地稱接待客人者爲東道主,還以“東道”稱主人。語出《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供)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東道主的詩詞典故

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到鄭國的時候,鄭國曾關閉城門,不讓通過。後來重耳做了國君,就是晉文公,爲雪前恥,約秦國一起攻打鄭國。鄭文公得知後,便派遣燭之武去勸秦國退兵。燭之武對秦穆公說:“鄭在晉之東,秦在晉之西,鄭國一亡,秦國恐怕難以越過晉國來控制鄭國,得到好處的'還是晉國。晉國更強,對秦也不利。爲了幫助人家侵略別國反而相應地削弱自己的實力,這是非常不明智的。”秦穆公聽後,認爲很有道理。燭之武接着又說:“如果秦國肯撤兵,鄭國會感激秦國。秦國在東方有什麼事,往來經過鄭國,鄭國可以隨時供應秦使所缺少的東西。”於是秦國撤兵。

後漢書》《魏書》及《大唐創業起居注》還分別記有“北道主”“南道主”及“西道主”之稱。

後來,在漢語的流變中,人們多借用《左傳》之語,不論方向何在,統稱“東道主”,而“東道主”的意思也逐漸引申爲: 爲客人提供方便的主人。

現泛指邀請或接待賓客者爲“東道主”,並衍生出稱房主人爲“房東”,稱出資經商者爲“股東”等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