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八年級上冊《背影》教學設計

語文八年級上冊《背影》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6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八年級上冊《背影》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八年級上冊《背影》教學設計

語文八年級上冊《背影》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體味並準確理解文章所表達的父子深情。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具體描寫父親“背影”的細節,體味作者爲之感動落淚的表層和深層原因;體會選擇“背影”作爲表現主體的美學意義。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經意的細節,會引發我們內心的感動。比如:春天樹尖上長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裏遠處傳來的一首懷舊的老歌,週六回到家,父母早已爲我們準備了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這樣的事,也許還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動的文章《背影》。最近我發現,有作曲家又把它寫成了一首如泣如訴的歌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一下。放《背影》歌動畫。

二、作者介紹

這首歌歌詠的就是父親的背影。那我們就一起來看課文,先了解一下《背影》的作者。放作者介紹,同學讀。《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這是對朱自清一生的學識品格和人生追求的高度概括和真實寫照。

這篇課文追憶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讀書時經歷的家庭變故。當時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勞碌,謀事艱難,在他們心頭籠罩着一層不散的愁雲。採用記實的手法,通過一個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寫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的相愛相憐的感情,所以更喚起人們的同情、嘆惋和共鳴。

三、課文欣賞

放全文朗讀動畫。思考問題:

1、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2、全文共寫到父親幾次背影?表達了什麼中心?

四、思考討論

㈠整體感知:兩個問題

1、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回答:父子浦口送別。

2、全文共寫到父親幾次背影?表達了什麼中心?

回答:四寫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出現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的。分別爲:⑴懷念父親,惦記背影;第一次是開篇點題“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⑵望父買橘,刻畫背影;第二次是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父親胖胖的身軀,步履艱難,蹣跚的走過鐵道爲兒子買橘子,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⑶父子分手,惜別背影;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後,兒子眼望着父親的“背影”在人羣中消逝,離情別緒,又催人淚下。⑷別後思念,再現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着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與文章開頭呼應。

表達的中心:父疼子,子愛父,——父子情深。

㈡思考討論一:父疼子

1、在送行過程中,父親爲兒子做了哪些事?

答:親自送行,照看行李,講定價錢,送子上車,揀定座位,叮囑兒子,囑咐茶房,爲子買橘。體現:細心關照,周到入微

2、其中哪一件事最讓你感動?爲什麼?答:望父買橘見背影

3、朗讀,分析這一部分

父親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憂傷(黑色給人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勢:蹣跚——年紀較大,腿腳不便,(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爬月臺動作:探攀縮傾——行動不便,步履艱難(動作描寫,“探”,體胖動作不靈便,下鐵道小心翼翼;“攀”,既寫出月臺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親爬月臺的吃力;“縮”,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寫得更細緻;“傾”,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的背影!)

4、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除了爲兒子做了這麼多繁瑣細小的小事以外,還以什麼方式表達這種關愛?

答:父親的語言。

⑴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⑵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⑶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⑷進去吧,裏面沒人。

體現:憐惜體貼,依依不捨(樸實而簡潔的語言,表現出父親無微不至的關心,深摯的關愛,憐惜體貼兒子,依依不捨,語言樸實,感情深沉。)

㈢思考討論二:子愛父

1、兒子理解了父親的深情嗎?爲什麼?談談你的看法。

理解。三次流淚,兩次自責:

A.望父買橘,艱難背影——感動之淚B.父子離別,惜別背影——惆悵之淚

C.含淚讀信,再現背影——思念之淚D.太聰明瞭,聰明過分——後悔自責

兒子對父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兒子從不理解到理解、體諒、感動、思念)

打出:真切理解,真誠感激

㈣研究探討

你認爲父親爲兒子做的這些事普通嗎?爲何兒子會多次流淚?

作者並不是第一次看到父親的背影,這個背影對於兒子來說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親的背影可能不會令兒子感動得掉下眼淚來。那爲何會如此感動呢?

感動的原因是父親的背影出現在不平常的背景下。朗讀二三段,總結:

特定的環境:家境慘淡,禍不單行

祖母去世,滿院狼藉,變賣典質,父親失業。失去親人,父親的內心是悲痛的;失業、借債等境況又使他的內心充滿了憂愁。日漸蒼老的父親,還要承擔家庭的重擔。然而在這慘淡的光景中,父親並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愛護着自己的兒子。父親擔心兒子看到家庭的變故影響學業,還寬慰兒子,並親自送兒子上火車。這些事有的不是他非做不可,如送兒子上火車;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勝任的,如過鐵道買桔子。但他不做便心中不安。爲照顧兒子,什麼災禍,什麼勞累,他都置之度外。父親在千辛萬苦中爲兒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別是順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貴多少倍。所以兒子當然會感動得多次掉下眼淚。

總結:飽經憂患的父親:一如既往愛護兒子,萬般體貼關愛

父親是一座山,偉大而堅強。嚴酷的現實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負擔壓彎了脊背,他從無怨言,默默地用點點血汗,以透支的生命爲兒女們開出一條成功之路。

確實,父疼子,子愛父,讓我們再次欣賞一下父子情深的片段。放影片。

五、拓展遷移

父母愛子女之心,無微不至,父母愛子女之事,可寫的事情成千上萬。本文以小見大,將父母的“俯首甘爲孺子牛”的摯愛全部凝聚在這個背影裏。就像我們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遊子吟》就把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的種種複雜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臨行密密縫”這個形象上。讀了本文,你不會不想到父母平時對自己的許多鍾愛,甚至有些是自己本來不怎麼在意的事情,這時也會浮現出來,令你動心,乃至流淚,甚或慚愧。

打出齊讀:世間的愛千萬種,惟有父母之愛最無私。時間的長河可以帶走一切,但帶不走父母的愛。它已深入我們的骨髓,溶入我們的血液。這愛留在我們的心中,時刻溫暖我們的生命歷程。

其實何止父愛,所有的親情之愛都是感人的,也許你承受着卻沒有發覺,也許你失去了才覺珍貴。請你仔細品味這記憶中的珍寶,說說在你的家庭裏,你所感受到的至愛親情。

六、感受深情(放背景動畫《懂你》)

同學們,至愛親情是我們擁有的無上的財富。一桌準備好的飯菜,一件放在牀頭的衣服,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都凝聚着親人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懷。正像父親的背影一樣,永遠感動着我們。讓我們都能對他們說一聲:我愛你們,我理解了你們。

今天我們要佈置的是一個特殊的作業,請同學們回到家裏,用你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親人表示你對他們理解,對他們給予你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的感激。給父母夾一次菜,給他們寫一張紙條,爲他們倒一杯水,向他們道一聲辛苦……好嗎?

語文八年級上冊《背影》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徵,將敘述和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2.體會課文精巧嚴謹的結構、平實簡潔的語言。

3.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形象特徵進行抒情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

將人物特徵放在特定環境下進行描寫。

四、教學工具

PPT課件。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絕大部分的人對自己的父親是有相當深厚的感情,天下最親的莫過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每個父母對子女都具有真摯的寵愛之心,精心養育子女,殷切盼望他們長大成才,望子成龍是每一個父母的心願,他們對子女的愛具有無比高尚的情懷。由此,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父母印象是深刻無比的。那麼,作家朱自清先生對自己父親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描寫父親的散文《背影》,看他是怎樣刻畫其父親形象的。

《背影》作於1925年10月間,屬於一篇回憶性散文,他介紹了八年前與父親在浦口火車站分別時的情景,表現了父親愛護兒子的深摯感情,抒發了自己在生活貧困、精神壓抑的境況下,對父親的倍加懷念之情。

(二)學習正文

1.打開課件,放範讀錄音,然後再讓學生自讀課文

聽讀要求:

(1)放錄音時,學生注重聽課文抑揚頓挫的變化,特別是“父親”說的話。

(2)讓學生自讀課文一遍,要求學生把自己扮成作品中的“我”想象父親當時的言語、行動、神態,體會“我”的心情(悲痛、自責、感動、懷念),在朗讀中將此景此情表現出來。

2.師生共同活動,分析文章結構

學生在朗讀課文後,分組討論文章結構;學生回答後,教師進行明確。

第一部分:寫自己懷念父親,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一部分只有一句話,直抒胸臆,開宗明義。

第二部分:回憶往事,追述與父親在火車站離別的情景,表現父親愛護兒子的`真摯感情。

第三部分:寫自己與父親分別後對父親的懷念之情,與開頭相照應,直抒胸臆,表達情懷。

3.學習第一部分(討論式)

提問:本文開頭爲什麼說“我最不能忘懷的是他的背影”呢?學生思考後作答。

明確:

文章開篇點題,開宗明義。作者對自己的父親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背影。“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說明父親的背影印記着其一生的勞碌,他一生的奔波都從其背影上展現出來。父親爲兒子前前後後地忙活,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愛護之情,蘊含着千絲萬縷的父子溫情。全文從這個“最”字上引發故事,追述了作者對父親終生難忘的往事,給人印象較爲深刻。

4.學習第二、三部分,這是全文的重點(採用講析式與討論式)

這兩部分是全文的主體部分,首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默讀課文,分組討論,然後教師進行點撥總結。

(1)提問:文中所刻畫的那個肥胖的、穿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行路蹣跚的父親的背影,給人留下深刻的難以磨滅的印象。用語不多,爲什麼會有這樣強烈的藝術效果呢?這主要是作者善於捕捉特定情景中最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來刻畫形象,抒發感情。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後請同學們畫出文中四次寫到的背影、四次寫到的流淚及兩聲的唉聲嘆氣的句子。

四次背影:

第一部分中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有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我看見父親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羣裏去,再也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四次流淚:

那年冬天,我從北京到徐州見着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下來了。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羣裏去,再也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兩次唉聲嘆氣:

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瞭!

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2)提問:講析四次描寫到的背影、四次流淚、兩次唉聲嘆氣的意義。

探討:四次描寫背影的意義

第一次,開宗明義,引起下文,懷念父親的濃重氣氛籠罩全文。第二次,在車站送別的場面,細緻具體描繪背影,着力突出了真摯深厚的愛子疼父之情。第三次,是父子分別時,望着父親的背影而生悲哀不捨之情。第四次,讀父親的信,浮現父親的背影,進一步抒發對父親的真摯情感,照應開頭,結構嚴謹,使文章顯得完美極致。

探討:四次流淚的意義

每次流淚的境況不同,作者的心情不同,抒發的感情也不同。層層深入,把感情一步步推深,更進一步增強了其感染力。第一次,徐州見父,祖母去世,父親交卸了差使,家境貧困加劇,禍不單行。流的是悲痛的淚。第二次,目睹父親爲自己買橘子,年老體笨,步履蹣跚,衣着寒傖,爬上攀下,情真意切,流的是感動的淚。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時,難捨難分,悲痛難言,難過得流下淚,流的是悲哀不捨的淚。第四次,北平讀信,想念父親,浮現出父親的背影,流的是懷念的淚。四次流淚,四次抒情,輕輕加深,逐步推進。

探討:兩次唉聲嘆氣的意義

第一次,敘述父親反覆叮囑我要小心並好好注意自己的處境,“我”認爲父親有點迂。並且用了一句反語,其目的是欲揚先抑,更好地展現了父親對自己的關愛之心。第二次,懷念父親之情較急切,不能控制自己。更進一步抒發了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三)總結

從全文來看,父親處境淒涼艱難,內心悲痛難過,苦不堪言。但仍沉着平穩,還勸慰兒子不必難過,卻偏要到車站送兒子,他體笨蹣跚,樣樣事情還要自己幹。心甘情願爲兒子做一些瑣屑之事,老境頹唐卻惦念兒孫。作者起初對父親缺少理解,抱怨並暗笑他有點迂,後來才轉變到對父親的理解,認識到父親對自己的疼愛,進而抒發了對父親的真摯感情。

七、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

2.寫一篇“我的父親”的文章。

【板書設計】

  背 影

  朱自清

  四次寫背影:

  一次:懷念父親,總領下文。

  二次:車站買橘,表現愛子疼父之情。

  三次:車站分別,表現對父親眷戀之情。

  四次:北平讀信,表達懷念之情。

  四次寫流淚:

  一次:悲痛之淚。

  二次:悲哀不捨之淚。

  三次:感動之淚。

  四次:懷念之淚。

  兩次唉聲嘆氣:

  一次:對父親認識的變化。

  二次:對父親倍加懷念。

  明線:到徐州見父親──回家奔喪──南京分別──北平讀信。

  暗線:思想感情的變化。

語文八年級上冊《背影》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體會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徵、選擇最佳角度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寫作方法。

2、學習本文記敘事實,不加任何修飾渲染的樸實自然的語言。

3、體會本文表現的民族傳統美德,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

【學習重點】

1、理解背影在全文中的作用。

2、感悟父親的愛子之心和兒子對父親的感激、思念之情。

【學習難點】

作者抓住特定情境展開描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獨特的表現角度。

【知識鏈接】

1、題目解讀

背影上面能表現如山父愛,這是作者獨出心裁之處,也是情之所至的神來之筆,只要你留心,父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以成爲感人至深、膾炙人口的傳世經典。

2、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自稱揚州人。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背影》、《綠》、《春》、《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溫州的蹤跡》等,是其代表佳作,長期被選作大中學校的教材,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3、相關資料

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寫《背影》,就因爲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裏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章只是寫實。

【自主學習】

1、看拼音寫漢字,給加點漢字注音。

狼jí________ chóu__________躇蹣跚_________

瑣屑________頹唐___________ diàn_________記

2、根據意思寫詞語。

細小而繁多的事。()

感情聚積在心裏不得發泄。()

因爲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3、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一句中,聰明的意思是什麼?你還能舉出幾個類似用法的詞語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下面的句子,結合本文內容,在橫線上續寫一個句子。

如果說母愛是母親手上臨行密密縫的衣裳,那麼父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仔細閱讀全文,看看作者幾次寫到背影,想一想每次都表現了怎樣的感情、

2、把題目背影改爲車站送別、買橘子好不好?爲什麼?

3、文章2、3、4、5自然段是不是太羅嗦了?能不能把它們寫簡略些?爲什麼?

4、父親因爲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裏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說定改爲說過好不好?

5、文中父親說的話不多且非常簡潔,但每一句都包含了他對兒子的拳拳深情,請你任選一句作簡單的分析。

7、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攀字用得好,你能體會出來嗎?試着體會這一句中的其他動詞。

8、文中的我當年已二十歲了,且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但父親還是親自送我,你對父親的這種行爲是否贊成?爲什麼?

9、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父親心裏真的輕鬆嗎?

【精讀精練】

(1)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

(2)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

(3)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4)我趕緊拭乾了淚。

(5)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6)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硃紅的橘子往回走了。

(7)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8)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9)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10)於是撲撲身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

(11)過了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12)我望着他走出去。

(13)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裏邊沒人。

(14)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14、選出能表明上文所寫事情內容的小標題,將它的字母填入括號內()

A、父子情B、父親的背影C、惜別D、買橘送別

15.文中加點詞語蹣跚和努力能否分別換成慢慢和吃力?爲什麼?

16、文中劃橫線的句子都表現了作者對父親深切的愛,具體說說這兩句話各表現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心理活動。

第4句:

第8句:

17、文段最後一句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中的再字用得好,爲什麼?

18、我們常常爲母親深情細膩的愛而感動,但常常對父親如山之愛體會不深。讀了此文,請仿照下面例句的結構形式和內容,在橫線上仿寫句子,談談你對父愛的理解。

例句:父愛如虹,閃耀美麗的光輝;父愛如歌,唱出心中的真情;父愛如雨,滋潤乾涸的心靈。

我的仿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題閱讀】兒女〈節選〉

朱自清

我現在已是五個兒女的父親了。想起聖陶喜歡用的蝸牛背了殼的比喻,便覺得不自在。

新近一位親戚嘲笑我說,要剝層皮呢!更有些悚然了。你讀過魯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麼?我的便是那一類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飯和晚飯,就如兩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們你來他去地在廚房與飯間裏查看,一面催我或妻發開飯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腳步,夾着笑和嚷,一陣陣襲來,直到命令發出爲止。他們一遞一個地跑着喊着,將命令傳給廚房裏傭人;便立刻搶着回來搬凳子。於是這個說,我坐這兒!那個說,大哥不讓我!大哥卻說,小妹打我!我給他們調解,說好話。但是他們有時候很固執,我有時候也不耐煩,這便用着叱責了;叱責還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們身上了。於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纔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說紅筷子好,他說黑筷子好;這個要乾飯,那個要稀飯,要茶要湯,要魚要肉,要豆腐,要蘿蔔;你說他菜多,他說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們,但這顯然是太迂緩了。我是個暴躁的人,怎麼等得及?不用說,用老法子將他們立刻征服了;雖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淚捧起碗了。吃完了,紛紛爬下凳子,桌上是飯粒呀,湯汁呀,骨頭呀,渣滓呀,加上縱橫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塊花花綠綠的地圖模型。吃飯而外,他們的大事便是遊戲。遊戲時,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堅持不下,於是爭執起來;或者大的欺負了小的,或者小的竟欺負了大的,被欺負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訴苦;我大抵仍舊要用老法子來判斷的,但不理的時候也有。最爲難的,是爭奪玩具的時候:這一個的與那一個的是同樣的東西,卻偏要那一個的;而那一個便偏不答應。在這種情形之下,不論如何,終於是非哭了不可的。這些事件自然不至於天天全有,但大致總有好些起。我若坐在家裏看書或寫什麼東西,管保一點鐘裏要分幾回心,或站起來一兩次的。若是雨天或禮拜日,孩子們在家的多,那麼,攤開書竟看不下一行,提起筆也寫不出一個字的事,也有過的。我常和妻說,我們家真是成日的千軍萬馬呀!有時是不但成日,連夜裏也有兵馬在進行着,在有吃乳或生病的孩子的時候!

我的朋友大概都是愛孩子的。少谷有一回寫信責備我,說兒女的吵鬧,也是很有趣的,何至可厭到如我所說;他說他真不解。子愷爲他家華瞻寫的文章,真是藹然仁者之言。聖陶也常常爲孩子操心:小學畢業了,到什麼中學好呢?——這樣的話,他和我說過兩三回了。我對他們只有慚愧!可是近來我也漸漸覺着自己的責任。我想,第一該將孩子們團聚起來,其次便該給他們些力量。我親眼見過一個愛兒女的人,因爲不曾好好地教育他們,便將他們荒廢了。他並不是溺愛,只是沒有耐心去料理他們,他們便不能成材了。我想我若照現在這樣下去,孩子們也便危險了。我得計劃着,讓他們漸漸知道怎樣去做人才行。但是要不要他們像我自己呢?這一層,我在白馬湖教初中學生時,也曾從師生的立場上問過丏尊,他毫不躊躇地說,自然囉。近來與平伯談起教子,他卻答得妙,總不希望比自己壞囉。是的,只要不比自己壞就行,像不像倒是不在乎的。職業,人生觀等,還是由他們自己去定的好;自己頂可貴,只要指導,幫助他們去發展自己,便是極賢明的辦法。

19、朱自清親情散文貯滿一種溫厚、樸實、自然的真情美。在《背影》中朱自清以兒子身份寫父親,在《兒女》中以父親身份看兒女。身份不同,真情卻同樣。通讀全文,找出能體現朱自清愛子之情的細節1~2處,並作點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畫線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和《背影》一樣,都體現了朱自清散文的構思精巧、嚴謹和諧的結構美。《背影》以背影爲線索,難忘背影—描寫背影—思念背影,結構嚴謹。試着按上述思路,分析本文的結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閱讀下面的資料,結合本文及《背影》,說說你對朱自清的印象。

⑴、朱自清父親是朱小坡。朱自清的四兒子朱思俞說,他對父親的的記憶既清晰又陌生,清晰是因爲他第一次見到父親已經13歲;陌生是因爲他與父親在一起只有三年。

⑵、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一個歌手答出《背影》作者是朱自清,但張冠李戴把這個背影說成魯迅。

⑶、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中寫道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母愛如溫暖的懷抱,父愛像巍峨的大山。愛的表現形式不同,每一份愛的本質卻是相同的。每一位父親,不管是窮是富,都懷有一顆慈愛的心,愛子女,愛家庭,愛工作。用他並不寬厚的臂膀盡力撐起一片溫情的天空

重讀《背影》

記得第一次讀朱自清的《背影》是初中時代。還記得當時的語文老師,扶了扶鏡架,對我們再三強調:`蹣跚`二字是`父親`爲生活奔波忙碌大輩子的真實寫照,具有深刻含義。當時我並不是冷血,對此除了笨拙之感外,並沒有應有的感動。興許,年紀小,不懂吧。

高中時代,離家遠了。每個星期日,父親都騎着自行車帶着我去鎮上乘公車。路並不太遠,卻並不好走。隔着運河,也架了一座大橋。每次到了上橋的時候,父親總是叫我坐好了。然後就猛踩幾下,上去了。我坐在父親背後的書包架上,有些不安,分明感到父親在喘息,車子在晃動。有好幾次我都要求下來走,父親總是說:萬一趕不上車子,又得等上半個鐘頭。每次我都只能眼望父親的背影,品味心中那分激動。

車站上的父親,就如遊子旁送別的慈母,嘮叨着:在學校裏吃飽了,要穿暖了而我聽着這幾百年不變的臺詞,有些厭倦。

每次父親都要等車開動之後才離去,而我也只偶爾見到他模糊的背影,更多的是他還未平復的喘息。

再次讀《背影》是前幾星期,偶然一次在借書時,翻到了那篇《背影》泛黃的書頁,就如我的記憶那般陳舊,卻又像我的感動那般真摯。普通的黑體楷書,一字字猶如刻在岩石上,不可磨滅,又如畫在紙上,栩栩如生,那般真實,一字一字翻開了泛黃的扉頁。蹣跚的步履似乎又聽到了父親的喘息聲,見到父親猛踩幾下,上去了。如今想起父親的嘮叨,真的字字真言,比徐志摩的詩更感人,比王菲的歌更動聽。

父親並沒有爲我翻過月臺去買橘子,而父親的背影也是時時出現,父親的形象漸漸高大。

23、這篇文章與《背影》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請分別寫出一點。你可以從感情、結構、語言、細節等方面去體會比較,還可以從別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去說。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

24 、閱讀下面一段話,再結合文段,請你說說你對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據報載:有這樣一位母親,平時對兒子百依百順,一天晚上兒子向她要幾千元錢,母親一時拿不出那麼多錢,兒子惱羞成怒向她連砍六刀後逃離現場。這位母親忍着巨痛,追看她兒子逃離的背影喊:趕快穿上毛衣,小心着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讀了本文和《背影》,一定觸發你對父親的感情吧,寫寫你父親在某一特定場景中的外貌或一連串的動作,100字左右。

26、下列詩句哪一句可體現父母愛子之情?有些詩句是你沒有學過的,你可以猜一猜。()

⑴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⑵無爲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⑶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⑷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27、讀完背影,做完以上題目,你一定想對父母說些什麼,請寫出你最想說的一句話,並把它說給父母聽,愛要說出口。

【教(學)後記】

參考答案

第七課

1、藉;躊;shān;xiè;tuí;惦。

2、瑣屑;情鬱於中;蹣跚。

3、這是我的自責。意思是太不懂事。類似的還有: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輾轉於文明人所發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啊!差不多先生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4、示例:父愛就是父親送別時蹣跚的背影。

5、開頭最不能忘記背影——深沉、濃厚的感情籠罩全文。

車站送別買橘子時的背影——父親愛兒至深。

父子告別混在人羣中的背影——依戀、傷感,催人淚下。

結尾讀父親來信淚光中浮現背影——思念不能自已,呼應開頭。

6、同一篇文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擬題。只要標題是符合文章內容,都是值得肯定的。這篇文章抓住父親的特徵─背影,不惜筆墨細緻描畫,背影最能集中表達作者的感情、父親的形象。

7、這幾個自然段好象和背影沒有什麼關係,其實我們體會一下這兩段中暗淡的氣氛、悲涼的環境就不難明白,即使在這慘淡的光景中,父親一如既往愛護兒子,爲兒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做得那麼認真、那麼竭盡全力,什麼災禍、勞累,全都置之度外。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背影便不同平時的背影,更能顯示父愛的崇高。

8、說定不送,後來還是送了,很好地表現出父親的矛盾心理。如果用說過似乎也通,但遜色多了。本文字眼雖然十分平常,用得都恰倒好處,父親愛子之心躍然紙上。

9、我走了,到那邊來信!一句,分別了,還是放心不下,牽掛路途情況,叮囑兒子來信報平。

10、一個攀字就顯出了月臺的高度,寫出了吃力的程度。(略)

11、我再大也是父親的兒子。文中也寫出了我的感情變化,我們可以看出我原先是不耐

煩,後來感動得流下眼淚。正是這些瑣屑的事,體現了父親的愛子之心。

12、父親覺得盡到了責任,也怕我傷心,做出一副輕鬆的樣子,其實心裏並不輕鬆。

13、 C

14、 D

15、不能。蹣跚寫出了父親行動的艱難。努力寫出了父親竭盡全力的樣子。這兩個詞更能表現父親拳拳的愛子之心。

16、第4句:被父愛所感動了。第8句:擔心父親,希望能給父親一點幫助。

17、再字表明我一直目送着父親,表達了我對父親戀戀不捨的感情。

18、略。符合要求即可。

19、示例:我給他們調解,說好話。兒女多,紛爭也多,朱自清很耐心。原來父愛也溫馨。

20、如:對自己的檢討,要努力盡到父親的責任,教育好子女。

21、兒女情況——檢查自責——目標期望。意近即可。

22、綜合課文、選文、材料、課外閱讀,力爭全面、明確。如:他情感豐富細膩,是個學者,很有骨氣。

23、按提示,說出一點即可。

24、如:父母爲了子女可以獻出一切。或這樣嬌慣子女可真的可憐。

25、寫一個細節。適當作點描寫。

26、沒有統一答案。

語文八年級上冊《背影》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裏行間的人間至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

3.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裏行間的人間至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經意的細節,會引發我們內心的感動。比如:春天樹尖上長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裏遠處傳來的一首懷舊的老歌,週六回到家,父母早已爲我們準備了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這樣的事,也許還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動的文章《背影》。

這篇課文追憶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讀書時經歷的家庭變故。當時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勞碌,謀事艱難,在他們心頭籠罩着一層不散的愁雲。採用紀實的手法,通過一個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寫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的相愛相憐的感情,所以更喚起人們的同情、嘆惋和共鳴。

二、課文欣賞

(一)整體感知:兩個問題

1.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回答:父子浦口送別。

2.全文共寫到父親幾次背影?表達了什麼中心?

回答:四寫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出現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的。分別爲:

(1)懷念父親,惦記背影;第一次是開篇點題“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

(2)望父買橘,刻畫背影;第二次是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父親胖胖的身軀,步履艱難,蹣跚地走過鐵道爲兒子買橘子,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

(3)父子分手,惜別背影;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後,兒子眼望着父親的“背影”在人羣中消逝,離情別緒,又催人淚下。

(4)別後思念,再現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着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與文章開頭呼應。

表達的中心:父疼子,子愛父,──父子情深。

(二)思考討論一:父疼子

1.在送行過程中,父親爲兒子做了哪些事?

答:親自送行,照看行李,講定價錢,送子上車,揀定座位,叮囑兒子,囑咐茶房,爲子買橘。

體現:細心關照,周到入微。

2.其中哪一件事最讓你感動?爲什麼?答:望父買橘見背影。

3.朗讀,分析這一部分。

4.父親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憂傷。(黑色給人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5.走路的姿勢:蹣跚──年紀較大,腿腳不便。(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6.爬月臺動作:探攀縮傾──行動不便,步履艱難。(動作描寫,“探”,體胖動作不靈便,下鐵道小心翼翼;“攀”,既寫出月臺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親爬月臺的吃力;“縮”,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寫得更細緻;“傾”,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的背影!)

7.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除了爲兒子做了這麼多煩瑣細小的小事以外,還以什麼方式表達這種關愛?

答:父親的語言。(1)不要緊,他們去不好!(2)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3)我走了,到那邊來信!(4)進去吧,裏面沒人。

體現:憐惜體貼,依依不捨。(樸實而簡潔的語言,表現出父親無微不至的關心,深摯的關愛,憐惜體貼兒子,依依不捨,語言樸實,感情深沉。)

(三)思考討論二:子愛父

1.兒子理解了父親的深情嗎?爲什麼?談談你的看法。

理解。三次流淚,兩次自責:

A.望父買橘,艱難背影──感動之淚B.父子離別,惜別背影──惆悵之淚

C.含淚讀信,再現背影──思念之淚D.太聰明瞭,聰明過分──後悔自責

兒子對父親:從不理解到理解、體諒、感動、思念。

真切理解,真誠感激

(四)研究探討

你認爲父親爲兒子做的這些事普通嗎?爲何兒子會多次流淚。作者並不是第一次看到父親的背影,這個背影對於兒子來說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親的背影可能不會令兒子感動得掉下眼淚來。那爲何會如此感動呢?

總結:特定的環境:家境慘淡,禍不單行。

學生總結:祖母去世,滿院狼藉,變賣典質,父親失業。失去親人,父親的內心是悲痛的;失業、借債等境況又使他的內心充滿了憂愁。日漸蒼老的父親,還要承擔家庭的重擔。然而在這慘淡的光景中,父親並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愛護着自己的兒子。父親擔心兒子看到家庭的變故影響學業,還寬慰兒子,並親自送兒子上火車。這些事有的不是他非做不可,如送兒子上火車;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勝任的,如過鐵道買橘子。但他不做便心中不安。爲照顧兒子,什麼災禍,什麼勞累,他都置之度外。父親在千辛萬苦中爲兒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別是順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貴多少倍。所以兒子當然會感動得多次掉下眼淚。

教師總結:飽經憂患的父親:一如既往愛護兒子,萬般體貼關愛。父親是一座山,偉大而堅強。嚴酷的現實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負擔壓彎了脊背,他從無怨言,默默地用點點血汗,以透支的生命爲兒女們開出一條成功之路。

三、拓展遷移

父母愛子女之心,無微不至,父母愛子女之事,可寫的事情成千上萬。本文以小見大,將父母的`“俯首甘爲孺子牛”的摯愛全部凝聚在這個背影裏。就像我們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遊子吟》就把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的種種複雜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臨行密密縫”這個形象上。讀了本文,你不會不想到父母平時對自己的許多鍾愛,甚至有些是自己本來不怎麼在意的事情,這時也會浮現出來,令你動心,乃至流淚,甚或慚愧。

其實何止父愛,所有的親情之愛都是感人的,也許你承受着卻沒有發覺,也許你失去了才覺珍貴。請你仔細品味這記憶中的珍寶,說說在你的家庭裏,你所感受到的至愛親情。

四、感受深情(放背景動畫《懂你》)

同學們,至愛親情是我們擁有的無上的財富。一桌準備好的飯菜,一件放在牀頭的衣服,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都凝聚着親人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懷。正像父親的背影一樣,永遠感動着我們。讓我們都能對他們說一聲:我愛你們,我理解了你們。

五、作業:請同學們回到家裏,用你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親人表示你對他們理解,對他們給予你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的感激。給父母夾一次菜,給他們寫一張紙條,爲他們倒一杯水,向他們道一聲辛苦……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