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彙編15篇)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彙編15篇)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案’國標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9、錢學森。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初步體會錢學森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示標:

1、導入:揭題談話,簡介人物。

同學們,你們知道錢學森是個怎樣的人嗎?老師這裏有一點資料,請同學們讀讀。(出示有關資料)

2、出示學習目標。(見上)

二、佈置自學

1、出示自學題:

(1)自由讀課文,學會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2)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袒露富裕待遇誠懇貢獻廣闊無垠

穩健步伐傾訴劈波斬浪魂牽夢繞卓越

2、學生自學。

三、檢查自學。

1、出示詞語:

2、指名讀

3、同桌相互讀。齊讀。

4、理解自學要求中提出的詞語。

5、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教師適當指點。

6、四人小組自由讀課文。討論:哪些地方讀懂了?稍作交流。

四、精講精練

本課的精講點:

1、默讀課文,明確要求:

瞭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弄清自然段之間的聯繫,粗分段落。

(2)檢查討論。

三、分段讀課文寫出各自然段的意思。

2、指導學生交流。指名說說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課文脈胳。

一(1)二(2)三(3―― 4)四(5―― 6)五(7)(段意略)

3、指導感情朗讀。

五、課堂練習。

1、本節課作業:

(1)描紅、臨寫生字詞,教師適當指導。

說說"垠、艘、額、裕"這4個字都是什麼結構?它們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樣?

教師示範指導"艘、額"這兩個字的書寫。

(2)完成《補充習題》一、二

2、學生完成

3、當堂反饋。

六、總結提升

七、下節課預習作業:正確、流利、在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體會科學家錢學森的拳拳報國之心,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案《‘教案’國標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9、錢學森》。初步體會錢學森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體會科學家錢學森的拳拳報國之心,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初步體會錢學森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示標:

1、導入:錢學森爲什麼要放棄在美國優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回到自己的祖國呢?他回國後爲我國的科學事業作出了哪些貢獻呢?

2、出示學習目標。(見上)

二、佈置自學

1、出示自學題:

默讀第一段:圈畫出這一段中描寫外貌、動作、內心活動的詞語,結合書上的插圖,讀一讀,體會錢學森歸國時的心情。

2、學生自學。

三、檢查自學。

1、抓住重點句品讀。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多麼希望腳下不是輪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艙壁啊!

2、感情朗讀。

錢學森乘一艘巨輪返回祖國,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牽夢繞的祖國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麼迫切、喜悅啊!

教師範讀,指名試讀,女生齊讀。

四、精講精練

本課的精講點:

1、精讀第二段(第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出示錢學森的話。

"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爲的是回到祖國後能爲人民多做點事。"

a、爲什麼錢學森要強調"我是中國人"?(因爲錢學森雖然在美國,但他心中想的是祖國,一刻也沒忘記自己的國家。)

b、錢學森在美國時做怎樣的準備?目的是什麼?

(錢學森在美國時學習非常認真,成爲了馮.卡門教授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爲回國後能爲人民多做點事準備。)

(3)朗讀加深理解。

錢學森在美國時,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雖然當時他享受着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讓我們用心朗讀體會主人公的一片愛國熱情。

學生練讀,指名試讀,集體齊讀。

(4)小結並板書。

身在異國心繫祖國

2、精讀第三段(第3、4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導語:在新中國成立之際,錢學森歸國的願望越發怎樣?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

(3)出示重點句,品讀領悟。

"我們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於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A這段話是錢學森對誰說的?"這一天"指的是什麼時候?

B、爲什麼說"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C、這段話表達了錢學森的怎樣的思想感情?

(4)感情朗讀。

教師範讀,學生試讀,指名朗讀。

3、精讀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

(2)讀一讀美國海軍的一位高級軍官的話,想一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3)感情朗讀。

(4)小結並板書。

4、精讀第五段。

(1)指名讀五段。

(2)"卓越"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說錢學森的貢獻是卓越的?

(3)感情朗讀。

五、課堂練習。

1、本節課作業:

(1)完成《補充習題》

(2)在空白處填上適當的詞語。

在的大海上,"華威號"客輪正駛向上海。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着遠方。"啊,我就要回到的故鄉了!"他老淚縱橫,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詩:"趕車,趕船,一踏上故土就滿眼春天。"

2、學生完成

3、當堂反饋。

六、總結提升

本文具體地記敘了錢學森在美國時,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回國後,他爲我國運載火箭和導彈的研製及發射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讚揚了他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懷。

七、下節課預習作業:學習第20課,學會生字詞,並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附板書:

19錢學森

身在異國心繫祖國

祖國新生急切歸國

克服阻撓踏上歸程

卓越貢獻高度讚譽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識字6個,能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根據課文內容猜測等方法理解“魅力,襤褸,紳士,無動於衷,姍姍而去”等詞語。通過理解重點詞語等方法體會理解文章的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六自然段。

3感受語言的魅力。練習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人添加的語言產生魅力的原因,學習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

三:教學準備

重點語句和春天美景的圖片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示範指導魅的寫法,利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魅力的意思。

(結合孩子的回答情況指導:要真正理解詞語的意思只是在字典中查到還是不夠的,還要在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讓孩子把字典上的解釋簡化成自己的理解)

二、自由讀全文,整體感知

(一) 學生接讀課文,提出讀聽要求:讀的同學讀準字音,聽的同學邊聽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 簡單評價學生的讀書情況,交流回答剛纔提出的問題。

(根據舉手的情況指導學生概括寫事文章的思考方法。)

三:感知老人可憐,對比路人的冷漠

(一)瀏覽課文,找出描寫老人外貌的語句

1:交流畫出的語句,板書襤褸正音,根據偏旁猜測意思。說說通過襤褸一詞你體會到什麼?

(小結讀書方法:透過詞語,能讀出文字背後的意思纔是會讀書,那你透過頭髮斑白,雙目失明又讀出什麼呢?)

2:交流讀書體會,指導感情朗讀。

銜接:這麼可憐的老人,繁華的巴黎大街上的行人是怎麼對他的呢?

(三)默讀課文,畫出路人的表現的語句,簡單寫寫體會。

1:交流出示句子,教學生字詞語

出示:街上過往的行人很多,那些衣着華麗的紳士、貴婦人,看了木牌上的字都無動於衷,有的還淡淡一笑,便姍姍而去了。

教學多音字“着”,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紳士,姍姍而去”。

並指導學生用讀表達自己對姍姍而去的理解。積累詞語姍姍來遲。

2:交流體會,相機摘出無動於衷

師生一起板書會寫衷字,出示字典衷的解釋,選擇理解成語的意思,結合上下文找出文章中看出無動於衷的詞語,加深理解詞句。

3:結合教師的節奏手勢讀出對無動於衷的理解。

四、以讀代講,感受老人的悲與喜

1:交流讀好人物對話的方法。

2:能力遷移,教師引導學生讀好文章中老人的兩句話語。

預設:假如第一句老人的話讀不出其中的悲傷的感情。可引導學生結合前文老人的可憐進一步體會假如今天討不到錢,老人的日子會怎麼過,再讀。第二句可結合文章的句末感嘆號進一步指導讀。

3:師生配合讀文章的'2----5自然段

五:讀後質疑

讀後讓學生質疑,順疑導課,想一想春天到了讓我們想到什麼?

六、美景和黑暗對比,體會語言的魅力

一:小聲讀課文畫出春天來了讓我們產生聯想的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藍天白雲,那綠樹紅花,那鶯歌燕語,那流水人家,怎麼不叫人陶醉呢?

1:初讀感受語句的美。

2:邊讀邊想象文章中的畫面進一步體會語言文字的美。

(要求孩子把語言文字讀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一會一起交流心中的圖畫)

3:交流想象到的畫面,相機讓體會深刻的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4:結合生活體驗感受春天的美景,交流中儘量把話說美,打動別人。順勢讓說的動情的同學動情的讀書。

5:教師出示春天美景的圖片,引導學生配樂再美美的讀文章中的句子,鼓勵背誦積累語言。

教師渲染:教師邊演播描繪春天美景的課件,邊深情地說:的確,對一個正常人來說,春天是美好的,那藍天白雲,那綠樹紅花,那鶯歌燕語,那流水人家……這一切多美呀,多麼令人陶醉呀!可是,對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來說,卻是一片添黑(屏幕隨之變黑)

6:交流現在的感受,理解詩人所加語言讓路人行爲發生改變的原因。

相機再讀課題。

七、拓展實踐,深化理解

出示課後選作題目。在電燈旁,水池邊,草地旁,水龍頭邊寫一句警示語語。

八:板書設計:22語言的魅力

無動於衷------------紛紛相助源

九: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讀2個字。

2.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

能結合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思品目標

瞭解課文內容,知道艱難困苦如同一個篩子,篩掉弱者,留下了強者。

教學重點:

想象女友不畏艱難在狂風暴雨中前行。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理解看門老人的話。

教具準備:

投影片 文字

一、導入,質疑。

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疑惑?

(篩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暴雨篩?)

二、讀課文,理請文章脈絡。

1.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隨文糾正讀音)

教師重點指導如下字詞的讀音

牛仔 鼓脹如帆 裹挾 渺無人跡 沮喪 撐開

2.同桌互讀

3.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4.給課文分部分?說一說,每部分都寫了什麼?

三、抓住主旨,自學課文。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我的女友是怎樣做的?讀了課文你從中受到哪些啓迪?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動筆畫一畫、做批註。

(2)生獨立讀—畫—批

(3)集體交流。

A.教師點撥的重點:環境描寫的襯托作用

(1) 課文中多處描寫了暴雨肆虐的情景,請你畫出來,結合我的.“女友”的做法談一談你的理解?

(2)展開豐富的想象,那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3)再讀一讀這些句子,你有怎樣的感受?(更加體會到女友的堅忍不拔的精神)

當我知道除了我,沒有一個來時,我有些失魂落魄,而看門老人的話卻使我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成功。老人到底說了什麼呢?

B.理解老人說的話

(1) 出示投影

暴雨是一個篩子。膽小的、思前想後,都被它篩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膽量和最不怕吃苦的人。

(2) 讀一讀這句話,想一想是什麼意思?

(3) 聯繫上下文內容談一談你的理解。

(4) 再讀一讀這句話,結合自己的經歷或生活中的實際談。

(5) 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句話。

(6) 將文章中的環境描寫和我的做法結合起來讀,感受理解。

(7) 此時你們明白了題目“暴雨篩”的意思了嗎?

四、總結全文,談感受。

1.讀了課文,你受到了哪些啓迪?(可以對題目、環境描寫、女友在暴風雨中的情景、老人的話)

2.將自己最深的感受寫下來。

板書設計:

6 暴雨篩

篩掉:膽小的、思前想後的人

留下:最有膽量、最不怕吃苦的人。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的事,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課文文辭凝練,含義深刻,是孟子的傳世之篇。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覆誦讀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自悟自得,初步瞭解文言文學習的方法——閱讀註釋,聯繫上下文讀通讀懂,結合譯文解釋重點詞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教育學生做任何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瞭解我國燦爛輝煌的古代文化,增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三、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課文的意思。

確立依據:根據《新課程總目標》第三學段要求能夠閱讀淺易文言文,並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四、教學難點:

體會所蘊含的道理。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順便就對基礎知識做鞏固。發展自學能力。

2、在朗讀上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感悟古文的韻味。

3、基本瞭解中的`字詞意思,能弄懂文意。感受專心致志的學習態度。

六、教學過程

(一)有請學生講故事《小貓釣魚》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你從預習中都有了哪些收穫?

教師總結預習方法

對學生中的預習做法中好的方面,創新方面提出表揚

(三)學習古文的方法

1、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說說學習古文應該達到什麼程度就算學會了。

2、教師總結,出示本課的學習目標。

3、學生根據自己學習的經驗和課時選擇本課可以完成的學習目標。

(四)小組合作

要求: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對照註釋,瞭解每個詞語的意思;

(五)展示交流

1、朗讀展示(注意“誨”“繳”等字的讀音)

學生教師評價

2、文中的字義詞義(也、與<歟>、矣等語氣詞只做瞭解)

學生可上臺展示,每組一句。

其他小組可以補充、修改或是挑戰。

有錯誤教師及時修改,並向全班強調。

(六)教師總結

1、總結學生的展示成果。

2、提出建議。

3、總結本課中兩個人物的學習態度,稍作品析。

(七)佈置作業下課

用自己的話試着說出課文的內容。(爲下節課的任務稍作鋪墊)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一、改進後的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麋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麋鹿教學設計及研修心得。這是一篇說明文,它介紹了我國珍稀野生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體現了國家對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

學情分析:教學這篇課文,不僅讓學生了解稱爲“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同時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也要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結合六年級學生的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本節課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理清課文脈絡層次。

4、瞭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學習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瞭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介紹麋鹿。

教學準備:師:認真研讀教材;查閱麋鹿的資料,更多地瞭解它們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傳奇經歷;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製作多媒體課件。

生:結構化預習課文,蒐集有關麋鹿的資料。

《麋鹿》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說說我國有那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學生自由發言。

2、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板書課題:17麋鹿3、學生齊讀課題。

4、閱讀了導學單上的關於麋鹿的資料,你想說什麼?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一)檢查字詞,感知內容。

1、這篇課文生字很多,通過預習,你們有信心通過老師的檢查嗎?

2、我把課文的生字都結合在屏幕上的這段文字裏邊了,請你從頭到尾、一字不落、按照自己的速度響亮地讀一讀。

(多媒體課件出示):

麋鹿俗稱“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獨具特色,傳說中它是姜子牙的坐騎。

麋鹿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胎生,孕期長,生長慢,喜歡生活在氣候溫和、林茂草豐的沼澤環境中,常在水中覓食。

麋鹿曾因在戰亂中慘遭殺戮,在故土銷聲匿跡。後來,在顛沛流離並幾乎要滅絕於歐洲時,英國的貝福特公爵深明大義,收養了世界上僅存的18頭麋鹿於自己的私人別墅——烏邦寺,由於飼養得法,麋鹿生長良好,並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頭麋鹿結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經過長途跋涉,迴歸故土,迴歸自然。至今,麋鹿總數估計已逾千頭。

3、結合以上這段文字,指導理解“顛沛流離”“跋涉”等詞語。並相機指導描紅重點生字。

4、老師在黑板寫出詞語,請學生讀出與之相對應的段落。(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5、這段話與這篇課文有什麼關係呢?誰能用一句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6、小結:有時候要把課文讀長,有時候也要把課文讀短,短到這樣的程度,有助於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瞭解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二)檢查讀文,讀出情感。

1、讀這樣的說明文,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但是,我們僅僅知道這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讀出隱藏在這些知識背後的情感。所以,老師建議你們再用心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讀着讀着,我是否高興了?悲傷了?痛苦了?憂慮了?憤恨了?同情了?生氣了?感動了?驚訝了?(多媒體呈現高興、悲傷、痛苦、憂慮、憤恨、同情、生氣、感動、驚訝等詞)

2、指名讀文,並請學生說說自己有什麼樣的感情體驗。

三、辨別麋鹿,瞭解外形。

1、多媒體出示一頭鹿,讓學生判斷是否是麋鹿

2、請舉手說“是”的同學解釋一下,爲什麼認爲它是麋鹿?根據學生的回答,結合課件理解“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3、表揚學生善於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點進行辨析,但是認錯了,圖中的這個動物,人們也稱它爲“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但它不是麋鹿。請你再仔細觀察一下這頭鹿和讀一讀這篇課文,從文章中尋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條,請簡要地記錄一條。

4、小小組交流,形成小組意見。

5、指導全班彙報交流。(多媒體課件出示)

角——站着的時候,各枝尖都指向後方。

尾巴——鹿科動物中最長的。

蹄子——寬大,在沼澤中行動敏捷。

毛色——夏季棕紅色,冬季棕灰色。

6、你們所說的這些理由,都是麋鹿區別於其他鹿的顯著特點,作者緊緊抓住這些特點來寫了。這頭很像麋鹿的鹿叫“馴鹿”,想看真正的麋鹿嗎?但有一個交換條件,你看了以後,要像一個講解員一樣上臺來介紹麋鹿的主要特點,行嗎?(多媒體課件出示幾幅麋鹿圖)

7、同桌先合作練習,再請同學上臺介紹其外形特點。

四、高級講解,瞭解習性

1、提出更高要求:高級講解員應該具備很多素質,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能應付遊客的提問。誰願意當高級講解員?

2、您能告訴我麋鹿爲什麼就能適應沼澤生活呢?

3、您能告訴我麋鹿有哪些特點,可以用“最”字概括給我們聽嗎?

4、爲什麼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呢?

5、指導朗讀。

6、小結,進行寫法指導。

五、總結質疑,佈置作業

1、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2、你們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下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它的傳奇經歷。

3、當一個小講解員向家長或其他小朋友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4、抄寫本課生字。

板書設計:17、麋鹿生活環境

外形特點奇特角尖、尾巴、毛色、蹄子

生活習性獨特

傳奇經歷

教學反思:麋鹿》是一篇說明文,語言沒有抒情類文章優美,學生讀之無味,我也覺得無從下手。如何將說明文教得有滋有味呢?我覺得要讓說明文教學多點兒童味。學生不喜歡上說明文,關鍵是我們的方法出現了問題。說明文教學我們要善於創設一個個巧妙的情境,“誘”孩子去親近文本、表達文本、超越文本,讓教學變得妙趣橫生,那麼有誰不愛學說明文呢?

在這節課例研修課上,由於事先做了充分準備,我的課堂語言比起以前精煉多了。我又對多媒體課件進行了修改,更加科學了。關於描紅則聽取同事的建議,相機重點抓住兩個字示範指導,果然效果更好。

研修心得:麋鹿》第一課時是我本學期的校內語文公開課。這是一篇說明文,一不小心就會上成科學課,語言沒有抒情類文章優美,學生讀之無味,我也覺得無從下手。如何將說明文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課前我認真研讀教材,查閱大量資料,特別拜讀了浙江青年名師蔣軍晶執教的《麋鹿》,不禁爲其精湛的教學藝術所深深折服。他的課讓我深深感到:只要引導得法,說明文也能教出濃濃的語文味。

爲此,我選定了這篇課文,並且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我請教研組長爲我的教學設計做指導,又進行反覆修改。這樣,前後修改了三遍,反覆備課,使自己理清了教學思路。由於教學設計新穎,教學方法的運用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課堂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又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整節課學生積極性很高。尤其是一些後進生的踊躍參與,更是讓我感到欣慰。一節課下來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自我感覺良好,畢竟爲了這節課付出了很多,平時,是沒法讓每節課都這樣精心準備的。

在評課中,同事們給了我很高的評價。其中,這節課的亮點是隨文識字,沒有把生字從文中抽出來學習,而是放在學習主要內容時以填空的方式出現。採用了以“義”尋“詞”、聯繫生活實際等多種方法,讓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如此,既降低了難度,又讓學生覺得新奇有趣。接着又板書概括段意的詞語,讓學生讀出相應的段落並思考出示的整段話和這篇文章的關係。這樣,將概括介紹麋鹿的文字的效應發揮得淋漓盡致:識字、釋義、感知文本,概括大意。教師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意識,課堂的評價體系完善,學生評價能力強。但是這節課也存在着諸多不足。比如:我的課堂語言不夠精煉、有感染力,教學時顯得有些緊張。指導朗讀缺乏層次性,多媒體課件製作得太多,顯得突兀。指導描紅安排的時機不太適合,可以重點抓住一兩個字示範指導。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因此,這次課例研修我還是選擇這一課,我又重新撰寫教學設計,請傅主任、李老師給我的教學設計作指導和修改。在修改、完善後,我在二班上了這節課,請傅主任、李老師觀察我的課堂教學,給我的課堂教學實施提出寶貴的意見。我再結合他們的意見,對自身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改進,撰寫出更適合本班實際的教學設計來。這樣下來,雖然顯得有些累,但是受益匪淺。與以往的教研活動相比,對自己的專業成長更有幫助。以前,只是上一節課,大家觀觀議議,並不會把這節課再去上一遍,若談教訓,只是很多課文的共性問題,或者等到若干年以後再去上這一課,或許會有一些改進,但天知道會在哪一年,又或是早已換版本了。這樣,教學水平又如何能有較大提高呢?我有幸參加了國培,經過這一階段的學習,我真的感觸很多,收穫也很豐碩。這次網絡培訓,在安排上真可謂獨具匠心。有了這個網絡學習的平臺,我一邊學習一邊與自己的實踐、自己的研究進行對比,幾個月下來我確有“豁然開朗”之感。在平臺上,在班級羣裏,我學到了很多我根本沒意識到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我會把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學校的新課改教學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窮人》是統編六年制小學語文第12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託樂斯泰寫的一篇小說。

本單元課文側重於寫的訓練,重點訓練項目是“真情實感,恰如其分”,旨在讓學生懂得寫文章要用樸實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真情實感。這不僅決定了本文的教學重點:學習作者是怎樣用樸實的語言表達出真情實感,也爲我對本課教學設計提供了依據。 下面我就從怎樣導入課文、教學構思、怎樣結束課文三方面說說我的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文 我用設疑激趣的方法導入課文。

走上講臺,出示課題後,我問:“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會有怎樣的想法?”待學生髮表完自己的見解,情緒高漲之時,我趁機導入:“本文是被稱爲‘俄國文學泰斗’的列夫·託勽斯泰的作品……”並在此簡介作者,“這位文學巨匠會給我們講述一個有關窮人的什麼故事?會和你想的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樣的導課設計,目的之一,是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目的之二,由簡介作者的文學地位,喚起同學們對他的崇敬之情,進而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文章的.學習之中。

二、教學思路及教程設計 這一內容我分以下三步來談:

1、初讀課文,自學字詞,瞭解大意,梳理思路。這一環節旨在掃除閱讀障礙,感知大意,總攬全局,使學生學習全文時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

2、精講細讀,體會感情。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由於文章篇幅較長,爲了實現長文短教,我先用情境教學法把學生一步步帶入故事情節之中,再用抓重點詞句的分析理解,以佔帶面的導讀法,幫助學生讀懂全文。

學習第一段。我先用配有音響效果的課文錄音把學生帶入一個海風呼嘯的夜晚,一個漁家的小屋。極富感情的朗讀,逼真的模擬效果,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在此基礎上,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詞“溫暖而舒適”引導學生髮散思維,從中體會主人公桑娜的勤勞能幹。用對比的方法,體會窮人悲慘的生活。並在此設置疑問:這裏的“溫暖而舒適”僅僅是指“地掃得乾乾淨淨,爐子裏火還沒有熄……”這些外在的表象嗎?它還有沒有更深刻的內涵?這樣巧設懸念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第二段篇幅較長,但內容易理解。所以我讓學生繼續聽配樂朗讀,瞭解故事的發展。先抓住本段的重點句,讓學生從這樸實的語句中深入領會桑娜那顆善良的心;再引導學生用圈、點、勾、畫法找出相互依存對桑娜行爲、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並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後忐忑不安的心情。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靈,因此,我細扣其中的每一句話,先教給方法,再讓學生學會運用,從而使其明白此時桑娜複雜、矛盾、憂慮不安的內心世界。爲了讓學生體會作者描寫桑娜此時心理活動傳神的寫作手法,我以文中大量使用的省略號爲突破口設計問題,說明這樣寫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可信,並指出這正是“真情實感,恰如其分”的具體表現。這樣,不但突出了本文的訓練重點,而且學以致用,教給了學生寫作的技巧。 第三段的故事極富戲劇性,集中表現了漁夫夫婦倆的善良。但從中也流露出一種無奈,一種悲哀。爲了幫助學生感受到這樣的感情,我抓住重點詞、對話、表情、動作的描寫,讓學生自行品味。

文章結尾一行,我主要讓學生體會這精彩的瞬間,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靈在不謀而合之時迸射出的燦爛光芒!體會這樣寫言已盡,而意無窮。

全文教學完畢,在此解決第一段設下的疑問:爲什麼這間漁家小屋“溫暖而舒適”?使學生認識到,是因爲主婦桑娜的勤勞能幹,更主要的是在這間漁家的小屋裏還洋溢着一種濃濃的溫情!

這一環節教學使學生深刻地領會了全文所蘊含的真摯情感和寫作特色,並強化了重點訓練項目。

3、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加深對課文的認識。這一環節旨在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再頭昏腦脹感受文中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真摯感情,體會作者行文思路和獨具匠心的寫作特色。

三、結束課文 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

“漁夫和妻子桑娜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以後的日子將是何等的難熬,相信此刻同學們的心中都充滿了無限的憂慮。請大家打開想象的翅膀,續定‘桑娜拉開了帳子’以後。” 這樣結束課文,能給學生留下一個思維空間,既發揮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寫作能力。

四、板書設計

窮人;

等待丈夫:溫暖而舒適的家——(勤勞);

探望生病的鄰居;

抱回孤兒:抱回可憐的孩子——(善良);

忐忑不安的心情。

丈夫歸來:嚴肅-憂慮-能熬過去 (關心他人)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斟、酌、怔、敝、宗”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瞭解三位名人是怎樣爭畫的,從中感悟他們生活情趣和鮮明的個性。

二、教學重點:體會老前輩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課型:獨立閱讀課

四、教學方法:討論法。

五、教學手段:用“小黑板”輔助教學。

六、教學時間: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一定知道偉大的政治家毛澤東主席吧!在他和傑出的詩人郭沫若,著名的畫家齊白石之間曾發生過一個動人的故事。(板書課題:爭畫)

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的嗎?(學生可能會問:他們爲什麼爭畫?這麼偉大的人還要爭着畫一幅畫嗎?)這些問題,我們學了課文以後.就會迎刃而解了。

<二>自學課文,提出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聯繫上下文理解難懂的詞語。

2.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學生按要求自學。

<四>小組討論交流自學情況

<五>集體彙報交流.

1.請幾個同學輪流讀課文,教師注意正音。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別具一格;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栩栩如生:本課指齊白石的畫對樹、老牛、小鳥等形象表現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樣。

裝裱:用紙或絲織品做襯托,把字畫裝潢起來,或加以修補,使美觀耐久。

匠心獨運:獨創性地運用精巧的心思。

敝人:謙辭,指的是本人。

3.課文講了這樣的'故事:齊白石老人爲了表達對毛澤東主席的崇敬與熱愛,刻了兩枚印章,用一張廢畫包裝好送給主席。毛主席精心裝裱廢畫讓齊白石感到不安。毛主席和郭沫若在宴席間對這幅畫連連讚賞並幽默地爭這幅畫。最後二位老人在畫上題詩贈白石,白石收起這件珍品,喜不自勝,視若瑰寶。

<六>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自由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三位老人真的是要爭到這幅畫嗎?你對這三位老人分別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2)畫出你喜歡舶語句,多讀幾遍,想想喜歡的原因。

2.小組討論以上思考題。

3.集體交流。

(1)三位老人不是真的要爭到這幅畫,而是在幽默的交談中體現出毛主席對這幅畫的熱愛,齊白石對毛主席的尊敬與愛戴。

(2)從爭畫的故事中,我們感受到毛主席熱愛藝術,關心藝術家,得到藝術家的贈品還設宴答謝,對藝術家的廢畫都精心裝裱,並做出高度評價,讓人深受感動,這是領袖與人民親密無間的感情。同時我們還領會到詩人郭沫若的知識淵博、幽默風趣。畫家齊白石對領袖無比崇敬愛戴,對藝術精益求精,有高超的造詣。

(3)交流同學們喜歡的語句。如:

a.只見這是一幅金綾裝裱的縱幅國畫,上面畫着一棵枝繁葉茂的李子樹。樹上落着幾隻形態各異的小鳥,樹下佇立着一頭搖頭擺尾的老牛。那老牛正側着頭,望着樹上的小鳥出神。

(這些語句對畫的內容作了詳細描述,栩栩如生,讓人感到呼之躍出,把畫寫活了。)”

b.“主席,您要是再不應允,我可要下手搶了。”

(以上語句讓我們感受到主席的平易近人,和藝術家之間親密的友情,也反映出齊白石對藝術執着的追求。)

c.白石老入得到這件珍品後,‘喜不自勝,視若瑰寶,輕易不肯示人。只是自己不時地拿出來,默默凝視,深深沉思......

(以上句子含義深刻,從中體會到齊白石對領袖的祟敬與愛戴,對藝術的無限追求。)

(4)抄下同學們喜歡的語句。

<七>指導朗讀課文。

<八>總結。’

同學們,學了這一課,大家一定被這一故事所感動。課文正是通過對領袖與詩人、畫家日常交往中一件普普通通的爭畫一事的描寫,表現了領袖與人民親密無間的友誼,歌頌了領袖毛澤東平易近人、尊重藝術和對藝術家的關懷,也表達了齊白石老人對領袖的祟敬與愛戴。

<九>作業設計

一、根據課文填空。

()的李子樹()的情誼()地說

()的小鳥()的目光()地搖頭

二、把以下詞語補充完整。

談()說()()()如生神氣()()

才思()()別()一()()()無縫

一絲()()喜不()()淺()慢()

其樂()()形態()()匠心()()

<十>板書設計

12:爭畫

送畫

爭畫毛主席尊重藝術、平易近人

贊畫齊白石熱愛藝術、敬重領袖

藏畫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以及“憧憬、千鈞一髮”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鬥中捨身爲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願意珍惜、建設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開創的新中國。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詞句的品讀,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學情分析:

今天,在孩子們看來,每天享受燈光的光明與溫暖是那樣的理所應當,甚至不以爲然。他們很難將今天明亮的燈光與戰鬥中那微弱的火光相聯繫,也很難將今天的幸福生活與無數戰士們的犧牲相對接。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設情境,緊扣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深入咀嚼體味,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體會情感,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課前準備:學生預習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查找解放戰爭的相關資料,弄清“交通溝、胸牆”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檢查預習。

1.揭示課題。

2.檢查預習,認讀詞語。

第一組:電鈕 爆炸 沙柳林 湊到耳邊 夾着菸捲

第二組:焦急 憧憬 暴露 圍殲戰 千鈞一髮

3. 師:預習了課文,詞語讀得不錯。接下來,老師想請同學們用上第二組的`五個詞語,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戰鬥前:

1、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文中描寫郝副營長話語的句子。

2、反饋交流

(1) 解讀第一個“多好啊!”課件出示:多好呀!他在自言自語。突然,他湊到我的耳朵邊輕輕地問:“記者,你見過點燈嗎?”

教師:什麼多好呀?你從這短短的三個字中讀出了什麼?郝副營長此時心裏在想些什麼?

學法:學生齊讀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

(2)解讀第二個“多好啊!”課件出示:“趕明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

教師:透過這三個字,又讓你體會到了什麼?

學法:自由讀文,談談體會。有感情的朗讀,指名讀,師生合作讀。

(3 )口語訓練

選擇身份說句子:讓( )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 )多好啊!

(4 )理解詞語“憧憬”

戰鬥中:

1、教師在情境中範讀:半個小時以後,戰鬥打響了,守敵的圍牆被……和突擊連失去了聯繫。

2、指導理解詞語“千鈞一髮”。

3、繼續讀文,文中哪些地方深深打動了你?

4、交流反饋。

(1)學生讀句子後出示幻燈片:後來才知道……被敵人的機槍打中。

(2)教師指導朗讀。

(3 ) 注視着郝副營長,傾聽着槍炮聲,透過這微弱的火光,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交流後引導學生第二層次朗讀。)

(4)出示郝副營長的圖片,直面郝副營長,改用第二人稱朗讀。(學生進行第三層次的朗讀)

(5)個別讀,再畫橫線的地方,老師重複讀。(師生合作朗讀,進行第四層次的朗讀,昇華主題)

今天:

1、播放天安門璀璨燈光的圖片,學生談感受。

2、出示幻燈片,分層次引讀重點句: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爲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3、教師引讀,昇華主題。(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當我( )的時候,我們不會忘記( )。

4、感受這今天的幸福生活,你想對這位可敬可愛的戰友說些什麼?(音樂伴奏

5、寫完後交流。

(三) 談寫法。

(四)佈置作業。

板書: 燈 光

生命之光

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會24個生字,綠線內的1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漂泊”、“銷聲匿跡”兩個詞造句。

2、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注意文章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

3、通過對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瞭解,懂得去保護野生動物。

教法學法:藉助圖片,觀察想象,品詞析句,讀寫結合。

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製作好有關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你知道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嗎?

(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丹頂鶴、揚子鱷、中華鱘、白鰭豚、藏羚羊)

2、師:你們瞭解得真多,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跟大熊貓齊名的珍稀動物——麋鹿。板書課題老師這兒有一段關於麋鹿的影片,請欣賞。(播放課件)(解說詞: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它有着亞洲東方最大的一片溼地。在這片廣袤無垠的溼地上,生存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羣。這是一個美麗的家園,人與多種動物和諧共處,創造着美麗而寧靜的生態環境。)

3、看了影片,你想說些什麼?(指名叫2~3人說一說)

二、初讀課文。

1.師:想對麋鹿有更多的瞭解嗎?課文對麋鹿作了詳細的介紹。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麋鹿的嗎?

2.生自由說,師對學生回答進行歸納,板書: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三、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

1.今天這堂課我們着重研究麋鹿外形與習性方面的特點。課文哪幾自然段介紹外形特點與生活習性?(2~4自然段)

2.讀2~4自然段,看看麋鹿的外形特點與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3.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4.集體交流。

(1)我們首先來交流一下麋鹿外形方面的特點。(課件出示麋鹿圖片)關於麋鹿的外形,課文有一句較爲全面的介紹,你能找到嗎?

A、學生找到句子:.“麋鹿是鹿的一種。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所以又被稱爲“四不象”。我國古代……更增添了它的神祕。

課件出示: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師: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課件出示)麋鹿的外形真奇特,而有幸成爲姜子牙的坐騎則更增添了它的神祕(齊讀句子)

你能具體地介紹麋鹿外形各方面的特點嗎?

B、“一般雄麋鹿體重可達250千克左右,角比較長,每兩年脫換一次。”

(這一段話用到了什麼說明方法——列數字。……從這些數字中你體會到什麼?麋鹿重……麋鹿到底有多重呢?我們可以作一個比較——抓住“重250千克引導學生與自身體重進行比較體會麋鹿的“大”。像我們這樣將麋鹿體重與同學體重進行比較的說明方法就叫——作比較。你能爲這句話再添上作比較的方法嗎?

像這類說明性的文章,還要做到科學,大家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嗎?)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動物中獨一無二的——站着的時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後方。雌麋鹿沒有角,體形也較小。”

師:介紹體重的時候課文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這兒又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呢?你體會到什麼,讀出你的體會。(指導朗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們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獨一無二的,多招人喜愛的動物呀!我們一起來讀。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這對應了“四不象”中的……尾似驢

E、“麋鹿蹄子寬大,行動輕快敏捷。——這對應了“四不象”中的……蹄似牛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紅色的,冬季脫毛後變成棕灰色。”

師:你們看,麋鹿像我們人一樣,還會隨着季節的變化換衣服呢!多可愛呀!(指導朗讀。)

(2)創設情景學習生活習性方面的知識。

長得“四不像”的麋鹿受到人們的青睞,還成了姜子牙的坐騎。可鹿類不高興了。有一天阿,鹿王就批評麋鹿了:麋鹿啊麋鹿,你怎麼長了個四不像!除了角跟我們有點像,你看看自己哪還有些鹿樣,長了個馬面,牛蹄,驢尾,多難看!快坐個整容手術,恢復鹿面。你覺得鹿王批評得對嗎?麋鹿會怎麼說?

A、蹄的作用

(1)學生說蹄的作用……你是從哪句話瞭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有如此奇特的蹄原來是因爲它——在水中活動(板書)

B、尾的作用

(1)學生說尾的作用……你是從哪句話瞭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長這樣的尾巴與它……生活在沼澤有關(板書)

師:聽了麋鹿的辯解,我們發現它有着“在水中活動,在沼澤生活”的生活習性

在生活習性方面,麋鹿還有些什麼特點呢?

C、“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懷孕期比其它鹿類要長,超過九個半月,且……才發育完全。”

師:這句話中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從中你體會到什麼?(朗讀句子)

D、草食性哺乳動物

(3)你覺得麋鹿是一種怎樣的動物?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四、學習第一段。

2.過渡:麋鹿是一種奇特,珍稀的動物,因此必須加以保護。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是麋鹿的生活的天堂——出示第一自然段

3.讀第一自然段,爲什麼說這裏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

(1)學生回答

(2)理解土地廣闊、林豐草茂、氣候溫和

(3)導說:你看,天剛亮,麋鹿就悄無聲息地向水塘進發了。可能是好奇的遊客打擾了麋鹿的進食,它們遁入草叢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是在大豐出現的一幕,這裏還可能出現哪些情景呢?

(4)像這種讓麋鹿自由覓食、自由活動的餵養方式就叫——放養

3.總結:

18年來,在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這塊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壯成長,發展到600多頭,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

有了麋鹿,大豐成了無數遊人嚮往的地方,他們迫切地想了解麋鹿,你能當一回講解員,給遊客介紹一下麋鹿外形和生活習性方面的知識嗎?

五、作業:

學着講解員的樣子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

(1)小組交流

(2)臺前交流

六、麋鹿有着怎樣的傳奇經歷呢,我們下堂課再學習。

佈置作業(習字本)

七、板書

麋鹿

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體重(250千克左右)草食性哺乳

角(獨一無二)繁殖力低

蹄(寬大)在水中活動

尾(最長)在沼澤生活

毛(變化)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沙俄時代窮人的悲慘生活和他們的美好心靈。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3.展開合理的想象,續編《窮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桑娜的行動和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心靈。

2.續編故事,展開想象。

三、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教學掛圖。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詞,理清課文順序,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

1.聽寫詞語。

搖籃圍裙烤鵝凍僵火焰薄紗櫥窗

灌進來暖烘烘聖誕樹明晃晃眨眼睛

2.同座互相批改。

二、檢查預習

1.《窮人》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我們讀過他寫的什麼文章?讀過他寫的《跳水)

2.《窮人》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誰能用兩三句話把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說一說?(請兩三個學生說說,大概意思正確就行。)

3,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提醒注意”濺、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1.開火車朗讀課文(按座位順序每人朗讀一段)。大家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

2。這篇課文可以分爲幾段?每段講的是什麼?(可以分爲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講漁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風呼嘯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歸來。從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講桑娜出門去看丈夫是否回來,順便去看生病的鄰居西蒙,發現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從第十二自然段到結束是第三段,講漁夫回來,聽說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來撫養。)

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讀課文

1.同座互相練習朗讀。

2.指名分段朗讀。

五、識記生字。書寫生字詞

每個字寫兩遍,能組成詞的組成詞寫。

六、佈置作業

根據課後“思考·練習”第一、二題,進一步自學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抓住重點語句閱讀理解課文第一~三段。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引導抓住重點語句閱讀理解

1、經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窮人》這篇課文的故事情節毛要想深入地理解課文,還要抓住重點語句來閱讀思考。同學們在預習的時候,畫出了哪些重點語句?還有哪些不懂的語句?請提出來。

2.學生提出重點語句和不懂的語句,大家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二、指導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讀第一段。

2.從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樣?(生活很艱難。)怎麼看出來的?

(學生讀講有關的語句。)

3.桑娜家的生活很艱難,課文中爲什麼說“這間漁家的小屋裏卻溫暖而舒適”呢?

(從兩個方面來體會:首先,“溫暖而舒適”是對照屋外的寒風呼嘯來說的';第二,這個“溫暖而舒適”是靠漁夫冒着生命危險和桑娜的勤勞能幹來維持的。)

三、指導理解第二段

1.指名朗讀第二段。

2.桑娜在把兩個孩子抱回家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她沒有怎麼想)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從“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這個句子中看出來的。)

3.從“非這樣做不可”這幾個字中,你們體會到了什麼?(“非這樣做不可”,就是應該這樣做,必須這樣做。桑娜抱回兩個孩子的時候,想也沒想,只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這充分表現了桑娜善良和樂於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4.把兩個孩子抱回家以後,桑娜是怎麼想的?(她覺得沒法對丈夫說,她怕丈夫不伺意,丈夫可能會揍她。)她爲什麼這樣想?(因爲生活實在太艱難了,丈夫的擔子實在大重了,再增加兩個孩子,這不是鬧着玩的。桑娜這樣想,是爲丈夫擔心。)

5.從“嗯,揍我一頓也好”這句話中,你們體會到了什麼?(桑娜想“揍我一頓也好”,意思就是:只要丈夫同意收留兩個孩子,肩己寧願捱揍。從這裏、我們叉一次體會到了桑娜的善良和樂於助人。)

四、指導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漁夫聽說西蒙死了是怎麼想的?(他想,孩子和死人呆在一起不行,要趕快把他們抱來。)

3.從“我們總能熬過去的”這句話中,你們體會到了什麼?(這個“熬”字,說明漁夫準備過更艱苦的生活。從“總能熬過去”可以看出,漁夫已經下了決心,不管有多麼大的困難,也要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撫養成人。這說明漁夫和桑娜一樣,很善良。樂於幫助別人。)

五、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練習要求:把整篇文章連起來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在練習本上,把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寫一寫。

2.學生按要求練習概括中心思想。(課文通過漁夫和桑娜主動收養鄰居西蒙死後留下的兩個孩子這件事,讚揚了漁夫和桑娜勤勞、善良、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

3;作者是怎樣一層一層地表達這個中心思想的?(作者先寫了桑娜家生活的艱難,漁夫出海打魚冒着風險,再講桑娜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的舉動和她的心理活動,最後講漁夫決定撫養西蒙留下的兩個孩子。這樣一層一層講下來,就使我們看到了這兩個窮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看到了他們勤勞、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

六、佈置作業

1.想一想,漁夫和桑娜收留了西蒙的兩個孩子以後會怎麼樣。

2.看看“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準備聽寫。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聽寫詞語,指導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過程:

一、聽寫“讀讀寫寫”中的部分詞語

1.今天我們要做個聽寫練習,聽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請同學們先準備一下,有不會寫的字,仔細看一看,也可以寫一寫。

2.聽寫詞語:

舒適:擱板帳子健康抱怨顧惜勉強

填飽傾聽探望憂慮潮溼沉默嚴肅

濺起浪花海風呼嘯臉色蒼白自作自受

3.同座互相批改。

二、指導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1、貼出掛圖。請同學們根據課文的內容和這幅掛圖,想象一下,漁夫和桑娜收養了西蒙的兩個孩子以後,又會發生一些什麼事情呢?

2、學生進行交流,談自己對故事發展的想象,教師就想象是否合理作適當指導。

3、課後“思考·練習”第五題要求續編故事,什麼叫“續編故事”?(就是把這個故事繼續講下去。)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想象來續編故事,用二三百字把你續編的故事寫下來。寫的時候要注意兩點:一是續編的故事的中心思想和《窮人》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要一致,漁夫、桑娜勤勞善良的品質不能改變;二是故事情節的發展要合理。

三、學生寫續編的故事(大約用20分鐘)

四、請四五個學生讀續編的故事,師生酌情評議

五、佈置作業

1.修改續編的故事。

2.預習下一課《琥珀》

板書:

桑娜探望西蒙

(窮憂)抱回孩子

心地善良漁夫歸來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和田的維吾爾》是篇略讀課文,也是第二組課文的最後一篇課文。通過第二組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課文表現出來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民俗特點的。

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結構嚴謹,生動形象是本文在表達上的特點。作者生動、準確、感情充沛地對和田維吾爾人的特點及民族風俗加以說明,融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

我本課的設計旨在創設一定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情感運用自讀——自悟——交流——自得的方法,採用版塊式教學讓學生了解和田維吾爾人勤勞質樸、豁達樂觀的特點及民族風俗,同時體會作者的語言表達,如文章中比喻等寫作手法的運用,感受作者對比、前後呼應等的寫法。

一、落實字詞的教學

課文雖然是略讀課文,但是根據課文的特點,文中出現了許多像“都帕”、“艾得萊絲”等根據維吾爾語音譯過來的詞語。這些詞語學生是第一次碰到。所以在初讀課文後我出示了這些詞語,讓他們認讀這些詞語,並且在老師的帶領下理解他們究竟是什麼。爲後面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二、關注作者的寫法

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找找“課文從那幾個方面來介紹和田維吾爾的風俗特點的”從中知道作者是如何來謀篇佈局的,知道作者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來安排材料的。聯繫這組單元中第七課《藏戲》也是這樣安排材料的,讓學生對這寫法加以鞏固。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也讓學生體會到在概括幾個方面的時候,如果有總起句,可以在總起句中找到中心詞,這樣概括的方法。因爲文中的第二、第四自然段都是總分結構的。

在學習“愛土地、愛美、愛歌舞”的幾個方面中,引導學生關注作者用“誰能、誰又能”的句式以及連用兩個“!”寫出了作者的那份驚歎。抓住“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畫”知道比喻的修辭手法,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只用了三個詞語就把他們的服裝等特點寫清楚了。再有,抓住“猶如、又似”這個比喻,感受那份美。

在學習第一、第七自然段時,讓學生通過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的方式讓學生體會首尾呼應、對比的寫作方法。

三、利用視頻、圖片資料創設情境幫助理解課文

因爲維吾爾是少數民族,他主要生活在我國的新疆距離我們這裏較遠,因而課文的內容相對與學生來說比較陌生,裏面所介紹的風俗特點有些是我們第一次看到的。而維吾爾族又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無論是服裝,還是其他都是很有民族特色的。結合課前的提示,我選擇了一段維吾爾族的歌舞來導入,讓學生在視覺上對他們有一個鮮明的認識。在理解詞語的過程中也選擇了有代表性的圖片讓學生透過文字、藉助圖片直觀的認識他們。在學習“愛美”這個板塊中,我也選用了一組反映維吾爾人愛花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他們只要是能看到的地方都會有花的存在。同時也選擇了一段具有維吾爾族特色的歌曲作爲背景音樂,儘可能地讓學生走進維吾爾。

四、以讀促悟,加深理解

文章中有許多作者寫得很美的句子,例如“遠遠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畫”還有“巴扎的鬧市裏,那一頂頂鮮亮的繡花‘都帕’“這句,設計了朗讀的環節,希望通過讀來感受維吾爾人對生活的那份熱愛之情。

五、讓學生通過想象感知文本

在學習“愛美”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到最後設計了一個句型的訓練。讓學生展開想象花兒還會盛開在哪裏。本來打算在教學“愛歌舞”這部分內容時,結合“這種歌舞從來不受人員、場地和時間的限制,不論什麼人,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想跳就跳。”這句的理解來想象寫話。不過試教下來發現時間上來不及,因而今天改用了說的形式,讓他們想象還會有哪些人、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載歌載舞。

在今天課堂的實施過程中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希望老師們多提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正確讀記“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正確讀記“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領悟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情感與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拓展與延伸】用學到的表達方法,寫一篇關於“風”或“雨”的習作。

【重、難點突破】學習作家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跟隨着詩人、散文家李漢榮的腳步,我們一起拜訪了“山裏的朋友”,感受了人與自然的親密無間。今天,我帶領大家一起來品味“山雨”的韻味。

二、學習課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理解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山雨的,具體寫了哪些內容,感受山雨的特點。

教學提示:目的是在於引導學生掌握按一定的順序描寫自然景物,並通過對相關景物的描寫來描寫山雨的方法。

這三個問題全部讓學生來根據自己的題解回答,並且要以課文內容爲中心,聯繫關鍵的詞語作答。如,在分析寫作順序時,可以抓住“來得突然”、“雨聲裏”、“雨,悄悄地停了”來分析,其他兩個問題方法相同。

關鍵是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與積極合作學習,不必苛求答案的準確性。

教學參考: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後的順序寫的。全文共10個自然段,第1至4自然段寫雨來,主要描寫了山雨來得突然,由遠而近的雨聲如無字的歌謠飄然而起;第5至7自然段寫雨中,主要着筆于山雨帶來的音韻美和色彩美,突出描繪瞭如“小曲”“音符”般美妙的雨聲,以及雨中山林那令人難以忘懷的綠色;第8至10自然段寫雨後,通過對鳥兒啼囀、雨珠滴落的聲響描繪,突出了雨後山林的幽靜。

2、再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雨的?

教學提示:這個問題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如何觀察、描寫事物,體會語言的美好之處,同時也是對文章寫作方法的體會。要求學生按課文的內容順序抓住每一句來進行理解與感悟。

找出相關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可以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山雨、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參考一:

附對句子的理解。

①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這句話着筆於聲音,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描寫了雨來時聲音由遠及近、由輕及重的動態過程,與文章開頭相對應,寫出山雨來時的特點,即“來得突然”“悄悄地來”。作者將雨聲比作“無字的歌謠”,突出了雨來時一種逐漸清晰、飄飄渺渺的音韻美,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獨特情感,並給人以無限遐想。

②雨聲裏,山中的每一塊岩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

這是描寫雨至山林時的音響特點,作者發揮了奇特的想象:將“岩石、樹葉、綠草”聯想成“琴鍵”,將“飄飄灑灑的雨絲”想象成“輕捷柔軟的手指”,將此時的雨聲聯想成“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爲讀者展示了一幅“雨在山中”“山在雨中”“山、雨同奏”的動態美景圖,表達了作者對山雨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這部分描述作者又一次採用比喻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使語言顯得生動活潑而富有節奏,增強了文章的美感,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音符”是指手指觸摸琴鍵時發出的不同聲音,在這裏可理解爲是雨絲飄灑在不同的地方所發出的不同聲音,有落在岩石上的“丁冬”聲,有飄灑在綠草叢的“沙沙”聲……,而“帶着幻想的`色彩”,突出了雨至山林時聲音的豐富多變,擴大了讀者的想象空間。

③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句話描寫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綠”。句中“流動”一詞寫出了山林的“綠”在雨中所獨有的特點:這種“綠”是一種水淋淋的、富有動感、極具生命力的色彩,它可以“融化”“所有的色彩”,表現了山雨帶給山林的色彩變化。連用兩個“流進”則體現了兩個層次:這“綠”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靈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綠”那種讓人難以忘卻的美。通過對山雨色彩美的描述,又一次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喜愛。

教學參考二:

作者通過觀察、傾聽,引發了奇特的聯想、想象,並運用了比喻等多種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山雨的獨特感受,優美抒情的語言背後所表現的是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山雨的韻味,感受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同時感悟語言的美妙。

教學提示:先由學生自由朗讀,然後採用個性化朗讀的方式來體會。

三、作業:

1、朗讀並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體會文章的寫法,準備觀察第一次秋雨或秋風、秋色,然後完成一篇觀察日記。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設計

1、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資料,瞭解作者所訪之“友”。

3、展開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4、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導入新課

閱讀標題,揣測文章的資料,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板書課題:山中訪友

如果你沒讀過課文,請展開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訪問的情形會是怎樣的

(學生能夠自由發揮,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圓其說,即可。)

學生可能會說:

訪一位多年不見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藝;

訪一位隱居山中的詩人——煮茶論詩;

訪一位得道的僧人——禪悟人生;

訪山中的動物——要保護動物等……

教師:可作者是怎樣說的呢?

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境”,帶着豐富的想像,跟隨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衆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②學生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

幽徑、逝川、青翠、唱和、湛藍、贊助、玄奧、清澈、禪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滅、返老還童、津津樂道、梔子花

③感悟資料

點名讓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帶着問題聽讀課文。

a、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b、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討論明確:

讀到第3自然段,我們才恍然大悟,原先作者要訪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研讀賞析

作者與大自然是那樣貼近,關係是那麼密切,他在山中拜訪的都是一些什麼樣的朋友作者分別從山中的衆朋友身上感悟到什麼得到了怎樣的啓示

①精細地朗讀課文,細細品味,自主探究,討論明確:

古橋——德高望重——古老而堅韌的靈魂

樹林——知己——我變成了樹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渾濁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詩

白雲——大嫂——天空的護士,使天空返老還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無回報地從古唱到今

懸崖—一爺爺一一給人清淨、無雜念的心境

雲雀——弟弟——純潔少年,從不說是非

石頭——敲擊——時間的回聲

落葉——紋理——命運的手相

小花——採一朵插頭上——悄悄做一會兒女性(尋找一份莢)

陣雨——俠客吼叫,醉酒的詩人朗誦——感動又嚇人

老柏樹——慈祥——恩澤、遮雨

螞蟻———小弟弟——患難兄弟

歸鶴——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從山中的衆朋友身上悟到並得到了這樣的啓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衆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②合作探究:

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境”走進山林,進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爲什麼卻說成“山中訪友”

討論明確

作者訪問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豐富、新奇,充滿童心童趣,構思新奇。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走進畫面中,走進作者的`心境中,彷彿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可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於是感到更加親切,似乎我們也隨着作者把自我想像爲一棵樹,使樹與我融爲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活力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爲一體,又怎樣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③帶着感情朗讀課文,去體會那“童話般的世界”。

體驗與反思

①質疑交流

我們隨着作者“帶着一路月色”“帶回了滿懷的好心境”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學生討論交流,學生能夠向同學質疑,也能夠向教師質疑,構成討論交流的過程。

課堂小結

當你帶着好奇和簡便愉快的心境讀完這篇散文之後,在你被那美妙絕倫、如行雲流水般的語言帶進山中之後,你除了被童話般的意境陶醉外,你還會從字裏行間透出的情愫裏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那種深切的熱愛。並且,你還會感悟到作者對人生那種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衆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生字“藕”,多音字“興”。品讀詞句,體會詞人用詞的精妙。

2、以“醉”入手,想象畫面,體悟詞境,感受詞人的愉悅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3、補充資料,瞭解詞人,懂得“詞爲心聲”。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重難點:

1、“醉”讀詞文,想象畫面,體悟詞境。

2、補充資料,瞭解詞人,懂得“詞爲心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李清照的生平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對聯導入,揭示課題

1、在中華數千年詞苑中,曾涌現衆多名家,其中有一位以其清新明麗、委婉柔美的風格獨樹一幟,爲後人所稱頌。當代著名詩人臧克家用這樣一副對聯讚道:

大河百代,衆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

詞苑千載,羣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

2、我們今天學習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詞《如夢令》。

二、初讀全詞,讀準讀通

1、出示全詞,提出朗讀要求:放聲朗讀,讀準讀通。

2、相機正音 生 字:藕

多音字:興

3、劃分節奏。指名讀,齊讀。

三、自讀自悟,讀懂詞意

1、在註釋的幫助下,理解詞的大概意思。(學生自讀自悟)

2、交流,師相機評價補充。(重點點撥“常記”“沉醉”“興盡”“誤入”“爭渡”等)

四、精讀全詞,提煉詞眼

1、我們要把詞讀精,讀成一個字。看看它是圍繞哪一個字來寫的。

(學生自讀思考)

2、交流。(學生講理由,體會用詞之精妙)

3、今天我們以“醉”字來品一品這首詞。(板書:醉)

4、作者到底被什麼沉醉了?(相機板書)

A、美酒。 B、濃情。 C、美景。

五、美讀全詞,想象畫面

1、你從詞中讀出哪些美麗的畫面?(學生品讀想象)

2、交流:

“溪亭日暮”“沉醉”“藕花深處”“一灘鷗鷺”

3、指導朗讀。

4、從詞中讀到了一個怎樣的李清照?(快樂、活潑、無憂無慮……)

5、早期的李清照爲什麼這麼快樂,無憂無慮?

(資料補充。早期李清照的幸福生活)

五、對照比讀,拓展延伸

1、此時,李清照喝的是什麼酒?(甜酒,美酒,樂酒,香酒……)李清照的詩詞流傳下來的有40多首,有26首寫到酒。我們再一起來欣賞她晚年寫的《聲聲慢》。

2、此時此刻她喝的`是什麼酒?(悶酒,苦酒,愁酒……)

3、同樣的人,同樣喝酒,爲什麼它的味道就變了呢?(資料補充:親人去世,孤獨,國破家亡。)

4、你又讀到了怎樣的李清照?(孤獨、寂寞、悽苦……)

5、憶讀《如夢令》

6、總結。

7、佈置作業:課外再去找一找她的詞,讀一讀,品一品詞的味道,感受我們中華詩文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啓蒙教育。

2、概括課文中心思想,體會作者論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3、學會本課生字。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2、瞭解課文中論述的各個層次與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個中心思想之間的關係。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讓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二、教學重點、難點

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三、教學過程

(一)學生自己初讀課文,並畫出文中生字新詞。

(二)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並注意糾正讀音。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課文當中有些字的字音需要特別引起注意。如“悼”讀d4o,不讀di4o;“炊”讀chu9,不讀cu9,應通過反覆練習幫助學生讀準字音。練習時可以採用選擇正確讀音的形式。如:

2、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

本課共有4個生字,數量不多。其中有3個字可以用比較的方法來記憶。如:

這樣可以利用熟字幫助學生很快記住生字。

3、課堂討論識記難字的方法。

應該注意“鴻”字由三部分構成,是一個左中右結構的字,不要把“氵”誤寫成“冫”。

“鼎”字比較難寫,可分成這樣兩部分來記:“目”和“”,記憶“”這部分時應抓住這部分左右基本對稱的特點。特別要強調這個字的筆順:目、鼎。

(三)理解詞語。

1、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質疑。

可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然後提出來小組討論或查字典,在小組中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再提出來集體討論。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1)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以“死得其所”這個詞爲例,在這個詞中“所”原指地方、處所。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到這個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聯繫上下文想一想,進而聯繫實際討論,體會“死得其所”一詞在課文中指的是死得有價值,有意義的意思。

以“鴻”字爲例,“鴻”字在課文中組成“鴻毛”一詞,這個詞的字面意思並不難理解,指的就是鴻雁的毛。教師可引導學生找到帶有“鴻毛”一詞的句子進一步理解,鴻毛是很輕的,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輕,實際上暗含了這種人的死是很輕微的,是微不足道的,進而使學生理解到鴻毛一詞的引申義:輕微,微不足道。

(2)出示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課文中這個詞指的是除了爲人民服務以外,再沒有別的其它的目的。[

徹底:是貫徹到底的意思,也就是說,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做什麼工作,都應該完全徹底地爲人民謀利益,而不是出於其它的目的。

五湖四海:這個詞泛指全國各地。聯繫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隊伍的人來自全國各地,四面八方。

追悼:指的是懷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這個詞可以用分別解字再解詞的`方法理解。“哀”指“悲哀”;“思”指“思念”;“哀思”這個詞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固:本來的意思。

於:比的意思。

或:“有的”的意思。

通過對以上重點詞語的理解,通過讓學生在讀書的同時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可以培養學生認真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

(四)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1、讓學生自己按自然段順序讀課文,邊讀邊想一想每個自然段講了什麼?

2、指名按自然段順序朗讀課文,讀完一段,說說這個自然段講了什麼?

通過讀課文讓學生知道課文先講了爲人民服務是我們黨及黨領導的軍隊的根本宗旨;接着講了人的死有兩種不同的意義;又講了爲了人民的利益要堅持好的,改正錯的;然後講了爲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團結,提高勇氣,不怕犧牲,互相愛護;最後講了開追悼會的目的。

全文以“爲人民服務”爲線索,分五個自然段,從五個方面進行論述,這樣便理清了文章的層次,爲下一步深入閱讀課文,學習課文做了準備。

(五)指導難句的朗讀,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然後畫出讀不好的句子。

2、小組交流,如何來讀好畫出的難句或長句。

3、提出讀不好的句子,全班共同練習朗讀。

課文中有這樣幾句話學生讀起來可能有困難。

(1)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爲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爲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教師指導學生讀這句話時,可以採用範讀的方式,讓學生聽讀,然後再讓學生自己練讀。可以這樣停頓: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爲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爲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這句話中引用了一句古文,讀好這句話,首先要了解這句古文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讀好這個長句。可以這樣停頓: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讀讀寫寫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啓蒙教育。

(二)概括課文中心思想,體會作者論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三)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二)瞭解課文中論述的各個層次與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個中心思想之間的關係。

三、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回憶課文結構層次。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的題目是《爲人民服務》,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應如何爲人民服務?

首先講了我黨及人民軍隊的宗旨是爲人民服務;接着講了人的死有兩種不同意義;然後講爲人民服務要堅持好的,改正錯的;又講爲人民服務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最後講開追悼會的目的。

2、教師小結:這五個自然段講了五層意思,每一個自然段都可以獨立成爲一段。

(二)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段,結合這一段中的詞語說說什麼是爲人民服務?

學生能夠說出爲人民服務就是爲了解放人民,爲人民利益工作的就可以了,不要求學生的回答深入詳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