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三年級語文下冊《太陽》教學設計

三年級語文下冊《太陽》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三年級語文下冊《太陽》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三年級語文下冊《太陽》教學設計

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採用了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和太陽相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

課文內容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別從“遠”“大”“熱”三個方面介紹了太陽的有關知識;第二部分講人類和太陽的密切關係。這兩部分內容互相關聯。正因爲太陽那麼大,溫度那麼高,距離我們又那麼遠,才能給地球送來適合人類生存的光明和溫暖,我們生活的世界纔會這麼美麗可愛。

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是本文寫法上的重要特點。課文在介紹太陽時,運用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多種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識顯得具體、通俗、明瞭,這樣描寫太陽的特點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習目標

⒈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溫度、攝氏、鋼鐵、莊稼、生存、繁殖、蔬菜、熱量、比較、殺菌、預防、世界”等詞語。

⒉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⒊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⒋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學重點

瞭解太陽的特點;瞭解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係。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子和列數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

課前準備

課件;蒐集與太陽、月亮有關的圖文資料。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課,激發興趣

⒈謎語:不是吃的,必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到,手卻摸不到;實際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很小很小;沒有它就沒有世界,有了它就萬物歡笑。

⒉從謎語中,我們知道太陽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可是太陽究竟有多大?離我們有多遠?它的熱度有多高?它和我們人類有什麼關係?爲什麼說沒有它就沒有世界?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21課太陽。這是一篇說明文(科普短文),就給我們介紹了這些方面的科學知識。(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⒈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注意:“氏”讀shì;“獸”讀shòu;“殖”讀zhí;“蔬”讀shū;“較”讀jiào。

⒉出示生字新詞,多種形式檢查認讀。

⒊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麼?找出課文的中心段、中心句。

讀後交流: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採用了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和太陽相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

課文的中心段爲最後一段,中心句爲最後一句。

⒋理清文章思路

①學生閱讀後歸納:每一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

第1自然段:講太陽離我們很遠。

第2自然段:講太陽很大。

第3自然段:講太陽會發光、發熱,溫度非常高。

第4自然段:講太陽與植物、動物和人的關係。

第5自然段:講太陽與雨雪(氣象)的關係。

第6自然段:講太陽與風(氣溫)的關係。

第7自然段:講太陽與健康的關係。

第8自然段:講太陽和人類關係密切。

②根據敘述的內容,可把課文分爲兩個部分。

第一段(1-3):介紹了太陽的有關知識:“遠”“大”“熱”。

第二段(4-8):講太陽和人類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師:課文的敘述層次非常清楚,共有兩部分內容,一是介紹有關太陽的知識,即“遠”“大”“熱”,一是說明太陽與地球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兩部分內容有着內在的聯繫,正因爲太陽很大很熱,離我們又很遠,所以才能給地球送來適當的光明和溫暖。這兩部分內容通過“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這個句子自然連接,這個句子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三、作業佈置

⒈朗讀課文。

⒉蒐集與太陽有關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課

⒈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⒉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朗讀課文,指導寫字

⒈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本文雖然是說明文,但語言優美,文字流暢。可以出示一些句子,通過範讀、領讀等方式,指導學生讀出恰當的停頓,讀出輕重緩急,表達應有的感情。例如:

(1)有/這麼/一個傳說,古時候,天上/有/10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有”後面稍作停頓,讀“這麼”這個詞時語氣可稍重些,之後語氣稍變,用娓娓道來的語氣讀“古時候,……”,讀到“10個”“寸草不生”時,語氣可稍微加重。

(2)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太陽”之後要適當停頓;“但是”要讀得重些,讀後停頓一下;“很遠很遠”和“非常”要讀得重些。

(3)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一句話”“沒有”“美麗可愛”等詞要讀得重些,慢些,表示肯定的語氣。

⒉引導學生特別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氏”不要寫成“氐”字,“抵”字的右邊是“氐”不是“氏”,“療”字下面不要寫成“子”,“莊”字不要寫成“壓”,也不要多一點。

⒊學、生書寫。

三、佈置作業

⒈抄寫生詞。

⒉朗讀自讀課文《妙不可言的位置》。

第三課時

一、複習導課

⒈指名分節朗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⒉鞏固生詞。

二、朗讀感悟

⒈探究第一段

⑴讀悟第一自然段:遠

①《后羿射日》放在開頭是爲了說明什麼?(這一神話故事,原來是用來讚揚后羿爲人們做好事的。課文開頭引用,是爲了引出太陽離地球很遠這個知識。)注:傳說的人們口頭流傳的,所以有虛構和誇張的因素,那麼傳說不一定真實。

②那麼,“射日”的傳說可信嗎?爲什麼?從課文中哪些具體描寫說明太陽離我們遠?(其實,太陽離我們……箭哪能射得到呢?)給“其實”換個詞?(實際上)“其實”錶轉折,有傳說轉向事實。否定傳說,強調遠。

③作者運用什麼說明介紹太陽的“遠”的呢?

A.列數字(運用具體數字來說明):如,“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用數字說明兩者之間的距離,十分準確。如果不用數字,只說很遠很遠,只能給人籠統模糊的印象。

B.用熟悉的事例作類比:如,“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 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用人們熟悉的例子來說明,很容易理解。(也有“列數字”和“假設”的說明方法。“如果……要……;就是……也要……”是假設。)

C.最後一句用反問句強調太陽的“遠”。

④小結:這一自然段,突出了“遠”這一特點,這是位置特點。

⑵讀悟第二自然段:大

①第一句話中的“它並不大”與“它大得很”這不是矛盾嗎?那個詞把這兩層意思連起來?(實際上)相當於上一節中的那個詞?(其實,錶轉折。)

②第二句話向我們解釋什麼?(解釋那麼大的太陽爲什麼看上去“只有一個盤子那麼大”,是“因爲太陽離地球太遠了”。這不僅說明太陽很大,而且對第一自然段講得太陽離我們很遠,作了補充說明。“因爲……所以……”因果關係。)

③作者運用什麼說明介紹太陽的“大”的呢?

A.比較說明:如,“……實際上它大得很,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用人們熟知的地球與遙遠的看似“只有一個盤子那麼大”的太陽相比較,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列數字:“130萬個地球”突出太陽體積之大。

④小結:這一自然段,突出了“大”這一特點,這是體積特點。

⑶讀悟第三自然段:熱

①第一句用的什麼修辭方法?(比喻:把太陽比作大火球,“大火球”,把太陽的形狀及會發光、發熱的特點反映出來了。)

②太陽的溫度有多高?

③作者運用什麼說明介紹太陽的“大”的呢?

A.列數字:6000°C;2500倍。

B.作比較:“表面溫度”與“中心溫度” 作比較。用熟悉的事例作類比:“太陽的溫度很高,……,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用人們熟悉的例子來說明,很容易理解。

C.比喻說明:如,“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用“大火球”作比,形象地說明太陽的狀態。

D.假設說明:

④小結:太陽溫度這麼高,爲什麼不會把地球上的東西燒焦呢?這與太陽的遠之間又有聯繫。這一自然段,突出了“熱”這一特點,這是溫度特點。

⑷第一段讀後總結這三個自然段是從太陽的“位置”“體積”“溫度”三個方面介紹太陽的自身特點,介紹時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假設、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把太陽的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很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⒉探究第二段

⑴自讀思考:太陽和人類有哪些關係?

⑵讀悟第四自然段

①開頭第一句的作用?(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也是這一大段的總括句,概括地說太陽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雖然……但是……”轉折關係。)

②這一自然段講的是太陽和什麼的關係?(動植物、人類生活的關係。)從哪兩個方面講太陽同動植物的關係的?(從正反兩方面講太陽與植物的生長,動物的生存、繁殖的關係。“有了……才……”是條件關係;“如果……就……”是假設關係。)又從哪些方面講太陽與人類生活關係的?(吃的、穿的、燒的)最後兩句是什麼關係?

③小結:

A、填空:有了太陽。地球是纔有植物、動物,我們纔有吃的、穿的、燒的。

B.師:這一自然段講了太陽和動植物及人類生活的關係。

⑶讀悟第五自然段

①填空:有了太陽,地球是纔有雲、雨、雪。

②雲雨雪是怎樣形成的?

⑷讀悟第六自然段

①填空:有了太陽,地球是纔有風。

②風是怎樣形成的?

師:這節最後一句意思是風是由空氣流動造成的,冷熱造成空氣的流動。第五節主要講太陽與氣象的關係,這一節有太陽與氣象的關,也有與氣溫的關係。

⑸讀悟第七自然段

①填空:有了太陽,地球是才能防治疾病。

②爲什麼能防治疾病?(有殺菌能力)

⑹讀悟第八自然段

①找出兩對反義詞?(“光明”與“黑暗”, “溫暖”與“寒冷”)

②這一自然段總起來說太陽和人類的關係。第一、二句各從哪個方面說的?(第一句從正面說;第二句從反面說。)

③在正反面說的基礎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內容歸結爲一句什麼話?(最後一句話,齊讀)說說這句話的作用?(總結全文,點明中心;還與第四自然段的總起句呼應。)

注:第八自然段中“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這個句子很重要,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聯繫四至七自然段的內容和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

⑺第二大段總結:課文從第四自然段開始寫太陽和地球的密切聯繫,其中四至七自然段分別列舉了太陽對地球和人類的種種影響,第八自然段則用概括性的語言總結了第四至第七段的內容。這樣,太陽與地球的聯繫非常密切就讓人信服了。

三、總結昇華

㈠寫作方法:

⒈說明方法

⑴列數字:用具體數字說明

①“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

②“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 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③“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④“表面溫度有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2500倍。”

⑵打比方:“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⑶作比較:

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 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②“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③“表面溫度有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2500倍。”

⑷假設:含有“舉例”

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 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②“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

⒉第二大段採用“總——分——總”的寫法。

從正反兩方面來說明:第四自然段和第八自然中都有。

㈡理解段與段之間的關係

⒈填空:

①因爲太陽( ),所以我們看上去( )。

②因爲太陽( ),所以我們只能感受到太陽的光和熱。

由以上來看,第一自然段與第二三自然段之間是什麼關係?(因果)

⒉第一、二兩大段之間在內容上是由什麼關係?

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正因爲太陽那麼大,溫度那麼高,距離我們又那麼遠,才能給我們送來光明和溫暖,也纔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如果那麼大、那麼熱、那麼遠這三個條件中缺少其中任何一條,太陽和地球的關係都不可能像現在那樣密切。

㈢中心:本文通過從“遠”“大”“熱”三個方面介紹太陽的有關特點,以及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係,告訴人們只有認識自然,改在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

四、板書設計

特點:遠、大、熱

太陽 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

與人類的關係:非常密切 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五、作業佈置

⒈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⒉抄寫你喜歡的語句。

附錄:資料袋

⒈煤的形成 煤是黑色固體礦物,主要成分是碳、氫、氧和氮。它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能源之一,煤是由古代的植物體在不透空氣或空氣不足的情況下受到地下的高溫和高壓而變質形成的。按形成階段和炭化程度的不同,可分爲泥煤、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四種。煤主要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

⒉詞語

其實—表示下面要說的是實際情況。(副詞,錶轉折)

傳說—人們口頭流傳的關於某人某事的說法。

寸草不生—連小草都不生長。

繁殖—生物產生新的個體,以傳代。

估計—根據情況對事物作大概的判斷、推測。

遠古—遙遠的古代。

地層—地殼是由一層一層的岩石構成的,這種岩石層的系統就叫地層。

生存—保存生命活下去,跟“死亡”相對。

溫度—冷熱的程度。

熱量—熱能的多少。

預防—事先防備。

⒊多音字

差:chā(差別 差錯);chà(差不多差生 );chāi(出差 差事);cī(參差不齊)

三年級語文下冊《太陽》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攝氏、鋼鐵、莊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較、殺菌、預防”等詞語。

2、朗讀課文,瞭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和數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有關知識,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和數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文朗讀視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謎語

出示謎語: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見,手卻摸不到;實際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卻很小很小。沒有它就沒有世界,有了它就萬物歡笑。

出示課題。(板書:太陽)

2、交流太陽

師:說說你瞭解關於太陽的'什麼內容。學生交流。

師:太陽,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太陽對於我們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實又是很陌生的。因爲對於太陽的真實情況我們知道得太少了。今天,就請同學們來做個小小科學家,通過學習課文,去揭開太陽的奧祕。

3、這篇課文是一篇科普知識的文章,也是一篇說明文,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要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而且要學習寫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二、識字正音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太陽?

2、學習生字詞。小老師帶讀。相機正音。

多種形式讀詞:分組讀詞,一個詞讀兩遍。打亂順序讀。

3、練習寫“繁”字,師作指導。

4、交流: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太陽?(相機板書:特點、關係密切)

三、讀文品句

1、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1—3自然段,思考:太陽有哪些特點呢?學生交流,老師相機板書。(遠、大、熱)

a、學習“遠”的特點

1、師: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太陽的遠的特點?

學生彙報:其實,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師:這句話是怎樣把太陽遠的特點介紹清楚的?

課件演示、引導:一億五千萬公里有多遠?課文中怎樣說的?

走——3500年,飛——二十幾年。

2、學生看課件做口頭練習:

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師:你發現括號裏所填的內容有什麼特點?

生:數字。

師:對,列出一些具體的數字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去理解。這種說明方法稱爲列數字。師板書:列數字

3、比較句子。

a、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b、太陽離我們很遠……日夜不停地走,要走很遠;就是坐飛機,也要飛很長時間。

你覺得這樣哪個句子更好,爲什麼?

生:這樣寫不好,意思表達的不清楚、不具體、不明確。

師小結:用數字說明問題,是說明事物的一種寫作方法。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去理解。但數字必須是精確的、有科學依據的。這種說明方法給讀者的印象是具體的、確切的,有較強的說服力。

4、師:寫太陽“遠”這個特點還用了其他什麼方法,找找看。

生:寫神話故事、舉例子

5、師:這一段在描寫太陽的時候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開頭的。爲什麼不以從“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開頭呢?

交流:a、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讀者的興趣。B、充滿了神奇的想象,增添了文章的可讀性。

6、齊讀該段。

b、學習“大”的特點

1、師:課文又是怎樣描寫太陽的大的特點?

學生彙報:課文也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大”,130萬個地球等於1個太陽。(對學生能說出列數字的方法進行鼓勵。)

2、師用課件演示,進行引導:左邊是地球的動畫,右邊是太陽的動畫,中間由等號連接引出: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這句話拿地球的大小來和太陽作比較。

師:拿地球和太陽一比,更突出了太陽的大。這就是作比較的方法。

師板書:作比較

3、出示關聯詞練習:

a、( )太陽離我們很遠,( )我們看太陽只有一個盤子那麼大。

b、我們看太陽只有一個盤子那麼大,( )太陽離地球太遠了。

c、(雖然)太陽很大,(但是)太陽離我們太遠了,(所以)看起來只有一個盤子那麼大。

c、學習“熱”的特點

1、學生彙報:課文在寫太陽熱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告訴我們表面溫度有六千度,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

師:那中心溫度是多少呢?請同學們動手算一算。

生:一千八百萬度。

教師再進一步引導:真有一千八百萬度嗎?

哪個詞表示不確定?“估計”

能去掉“估計”這個詞語嗎?爲什麼?(太陽溫度太高了,人們無法進行測量,所以是大概的數。)

師:“估計”一詞的妙用,體現了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

2、還有哪裏體現出太陽的“熱”?

……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

鋼鐵是堅硬的金屬,碰到太陽表面六千度的溫度,竟變成汽。這就把太陽很熱,形象具體地告訴了我仭。

用鋼鐵與太陽的溫度作比較,說明了太陽的溫度真的很高。

四、語用模仿

1、師:作者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今後在說明事物時要注意學習運用這些方法。老師還帶來了一段使用說明方法介紹月亮的資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萬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騎自行車要400天,坐飛機要200天,49個月亮等於1個地球。

你能從中看出月亮的特點嗎?(遠、小)

2、口頭練習

運用說明方法說一說:

a、天氣很冷或很熱

b、火車行駛很快

c、這棟樓很高

d、鯨魚的身子很長

……

五、歸納提升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太陽》,它介紹了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但是它與地球的關係十分密切。距離我們那樣遙遠的太陽,和我們人類有着怎樣的密切關係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下課。

板書:

太陽

特點 大 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