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

課文開始之前,我以謎語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當學生猜出謎底爲電視時,接着我讓他們自己讀一讀課文,我覺得這比齊讀更有效率,因爲每個學生的理解、接受水平並不在同一個層面上,齊讀後某些能力好的`學生能夠找到答案,而接受能力較弱些的學生就不明白了,所以我乾脆讓他們自己讀,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和閱讀習慣去尋找答案。在自己熟讀的過程當中,慢慢地學會了課後的生字新詞。教學生字時,我先讓學生自己去認讀,再加上音節去拼讀,然後分析生字的結構,部首,組詞,接着用比賽的方式小組進行選詞造句,以便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但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小組合作沒有體現出來,生字的識記能力沒有體現等,今後有待改正。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2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在指出:“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儘管讀者對此話解讀角度不同,見解多元甚至迥異,但有一點無庸置疑:文學創作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方顯“生氣”而達“高致”。備課亦是如此。面對豐富多彩的文本如何“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讓課堂充滿智慧的靈光?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教學《迪》(《迪斯尼和米老鼠》一課的簡稱)課,當我按照自己的設計講完以後,我覺得自己的教學還應該再完美和改進一些,就是應該再“洗一洗”課。

 一、再洗一洗導入環節。

導入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讀文的興趣。知道迪斯尼是《米老鼠》動畫片的創作者。相機學習“屍字頭兒”積累“屍字頭兒”的字。所以整合一下環節如下:先出示動畫片《交響樂》引導學生欣賞。引出“你最喜歡哪個動畫形象?使學生的交流更有指向性。學生可以喜歡打擊樂的唐老鴨,可以喜歡滑稽的高飛,可以引導:那個出色的指揮家是誰?板書米老鼠。再引出迪斯尼,識字並讀課題。“尼”字是本課一個重要的生字,要求認清字形,分清字意,還能正確規範地書寫。教學中先讓學生說說在哪裏見過這個字,學生回答“尼姑”“尼古丁”體會尼古丁是一種有害的物質。你知道哪些“屍字頭兒”的字?學生回答不出來的時候,教師板書:尺,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繼而學生找到了:盡、尾、居、屎等。這是我認爲這節課的第一個成功之處。通過這樣整合環節,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感受到動畫片的精彩,爲進一步學文打下了基礎。

 二、再洗一洗初讀環節。

教學環節是這樣的,教師故意刪掉兩個詞,使學生體會到這兩個詞是第一段的好詞,現在我想把這一環節省去。因爲我感覺到這兩個詞只要認讀一下就可以,如果指導朗讀的話,可以放在第二節課。課文比較長,教師範讀前兩段,讀得聲情並茂,請預習的同學讀第三段。給預習的同學一個展示的機會。我現在還是肯定這一設計的。學生自讀後圈畫出生字,由於學生學習能力不同,有部分學生圈畫生字有困難,所以我要求預習的時候,先用鉛筆圈畫出生字,課上再用彩筆圈一遍。同桌互相認讀一下預習的生字卡片。生字卡片的正面寫的帶拼音的生字,背面是給這個字組兩個詞,自已做卡片,是預習的`一個重要環節。不會組詞,可以請教家長或查字典。這一環節的設計有幾個問題是需要思考的:一是學生裝的預習卡片上出現錯字怎麼辦?同桌之間互相交流卡片還應該有個集體交流的過程。這是學生自主識字的過程,還應該鼓勵認字或說字形。總是要激勵學生自主交流的興趣,提高自學能力,並指導交流的方法。

 三、再洗一洗識字環節。

這部分主要是採用了隨文識字,教師出示相關的句子,結合具體的語境再引導學生理解詞語,並隨機認識幾個重要的生字。比如“非” 和“互”並積累相關的詞語,這些都是今後的教學中要發揚下去的地方。尤其是字理識字,體會漢字的構字特點,有助於學生理解字義。其中指導理解“失業、主人公、卡通片、動畫大師”比較到位,但理解“偶爾”一詞,用了很長時間,我想如果讓學生再讀這句話,有個詞與“有時候”是一個意思,你能找出來嗎?體會到 “偶爾”的意思。從文中去找既節省了時間,也有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四、再洗一洗朗讀環節。

教學中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我想指導讀重點段,並滲透讀書方法的指導,我想這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方式,這一點我還要堅持下去。但怎樣快速地讀懂讀好課文的重點段也挑戰着教師的教育智慧。在教學這一課,我引導學生從找動作的詞入手,這一點是有可行性的。特別是四位學生到前臺來表演可以看出這一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比較,學生就能體會出哪隻“小老鼠”更可愛,並讀出小老鼠的可愛。其中理解“小老鼠美美地吃着。”指名讀,並引導換詞體會,學生換成“甜甜地”“開心地”並加入到句子中讀一讀,教學效果是很好的。有一點不足就是我覺得如果引讀前,我先讓學生做一些自己所熟悉的米老鼠的動作,再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小老鼠的動作,這樣降低了難度,以免讓學生直接去找,因爲有很多同學不清楚哪些是動作的詞,感到有困難。

學生讀文後也出現了部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但教師及時的拋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迪斯尼失業了,這隻小老鼠怎麼辦?猜一猜,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又用講故事的語言講述了迪斯尼後來創作的過程,並出示了課文的插圖。現在看來這一設計是很獨特的。教師要善於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形象,似乎能聽到聲音。這貼近兒童的語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我會把這一長處發揚下去的。

五、再洗一洗寫字環節。

由於考慮時間的關係,指導寫字的環節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字在虛宮格中的位置,再範寫。但學生觀察字的時間比較短,給學生講評的時間也不多,所以我要再整合一下環節應該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靜靜地[寫字,寫字的時間至少保證在十分鐘,這一點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堅持貫徹。

以上是我對自己教學的《迪》課的“洗課”,通過自我“洗課”洗淨表面的熱鬧,使語文課堂紮紮實實,富有內涵,且充滿張力。立足於新課程,適應差異性,讓潛意識的“師生互動”剝筍似的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傾聽文本之召喚,敞開心扉言說,質疑問難生成。此外,在反思聚集“洗”出的文本重點,審視教學中的困惑,在質疑與反詰中不斷地建構,不斷地完善,使教學流程設計得更簡約、更智慧些,努力使語文課堂創生得更本位、更真實些,使學生能力的習得更高效、更快捷些。我想通過不懈的努力,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更具個性和智慧。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3

《春曉》是語文版教材一年級下第三單元的開篇課文。對於這首詩每一個學生,每一個成人都不陌生,它甚至成了很多成人童年記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記得我的小時候,我們會惡搞這首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也來大狗熊,誰也跑不了。”還是蠻合轍押韻的,那時讀起來朗朗上口,更是帶有一片歡笑。今日以教師身份觀之,如此熟悉的一首詩卻讓我覺得陌生之極,遲遲不敢動筆去寫教案,無從下手……

想來想去,這首詩唯一的'落腳點就是讓熟悉的故事變得有新鮮感。這是我這節課的着手點。

於是,認真地觀看了竇桂梅老師的《遊園不值》教學視頻,期待從中受到些許啓發。最後反覆琢磨了好久,課上下來,自己還是非常滿意的:

一、平平仄仄中找到了吟誦之感。

一直認爲,古詩是最接近中國人性靈的一種文學形式,在幾千年的歷史滄桑中,有些古詩湮沒在洪流裏,有些古詩雖保留卻面目全非,徒有其表。所以,在我的課上,我要從孩童抓起,讓學生進入古詩,還原古詩的本來面目。所以,我選擇了帶領孩子畫分平仄,再依據平仄而吟誦。看着孩子們時而皺眉標註,時而放聲開唱。我不得不承認,這和朗誦相比,不甚好聽。但我也不得不直言,這越聽越有味道,“難聽,是因爲你不懂它。”

二、覺與不覺、知與不知中的品讀。

孩童對於古詩的理解是有很大限制的,所以並不打算把古詩拆分了投給學生,而是打算,萃取古詩的氣味,揉碎在學生的記憶裏。說起來很浪漫,實際上就是從高度去理解,給學生的不是古詩的文字,而是古詩的感覺。所以在課上,重點帶領學生理解了,詩中的“覺與不覺”“知與不知”。

孟浩然在這樣的一個春日清早,感受到了什麼?沒有感受到什麼?

孟浩然在風雨交加的夜晚,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

特別是最後一句中的“花落知多少”,我們討論了孟浩然到底知不知道花落多少。孩子們出現了兩種觀點:

不知道,因爲他問了一句“多少”?

知道,因爲他看見了滿地落花,很心疼,所以慨嘆了一句“多少”!

大家各抒己見,好不熱鬧。最後我們達成觀點:他不知道具體落了多少,但他知道很多,所以這裏既有疑問又有疼惜。

古詩是我鍾情的東西,我希望能夠讓我的孩子們含英咀華,吟誦作詩,這節只是一次小小的嘗試,算不上成功,也不能說是失敗,總之,古詩教學,我們在路上!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意到要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在教學中,我以“心願”爲主線,首先提出“月亮有什麼心願呢?”,激發了學生學習慾望,爲學習課文作了鋪墊。然後我範讀課文,讓學生齊讀課文,再讓他們思考“爲什麼月亮會有這樣的心願的?”這個問題。接着就提問,讓學生回答,我就理出重點詞語、難讀詞語,並指導學生讀詞語,理解詞語。在齊讀、指名朗讀,對於難理解的.詞作重點講解,使學生加深印象。

我還注重調動學生直接生活的經驗,通過創設情境對話,讓學生通過看圖,從有限的畫面想到無限的畫外。從而來暢談自己在郊遊前的激動心情。讓學生從文本走進生活,再從生活走入文本,實現文本和生活的有機結合。創設情境:月亮姐姐怎樣去跟太陽公公商量的,讓學生體會“商量”應該是怎樣的一種語氣,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到自己的口語交際中,同時也感受到月亮姐姐的美好心願。按照語文新課標的要求,讓課文的學習和生活的體驗相結合。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5

一、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課件中的插圖色彩明麗,對深化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有着極爲重要的作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如能運用好配圖,將會形成師生共愉的教學氛圍。第二課時開始,我出示美麗的小路圖片,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麼。一句句稚嫩的話語,時時蹦出精彩的詞句,引來聽課老師的陣陣誇讚。

二、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導說話。

任何文本的表情達意都是有限的,唯有想象的空間是無限的。低年級閱讀教學以直觀爲主,然而在設計時有意留些空白,激發學生想象,使每個孩子的腦海中形成各自獨有的畫面。課堂上,我設計了三次想象說話:一是如果你走在這麼美的小路上,你會說點什麼?二是小路上堆滿垃圾,這時候你再次走上這條小路,又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三是爲了讓美麗的小路永遠和我們在一起,你想對小動物們說點什麼?

三、利用重點詞語,指導朗讀。

文中二三自然段兔姑娘和鹿先生走上這條小路時,它們“輕輕地”、“慢慢地”走過。在這裏,我讓學生猜想,它們爲什麼要這樣做?天闊說:“它們怕把小路踩髒了。”蘇暢說:“它們怕把小路上花花綠綠的鵝卵石踩壞了。”迎雪說:“它們怕踩到路邊五顏六色的鮮花。”多好的答案呀!孩子們體會到了兔姑娘和鹿先生的用心。接着,我問:“那咱們該怎樣把這句話讀好呢?”孩子們不約而同地說:“要讀得輕一點,慢一點。”

四、學以致用,體現新課標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語文課要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實踐的機會。生活是語文的.內容,語文是生活的工具。在學習完文章內容後,我引導學生觀察校園。這麼美的校園環境,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呢?從而將“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種在學生心間。

課堂教學是有遺憾的藝術,本課的教學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第一,在指導朗讀時,我引導學生注意了三個好朋友說話時不同的動作,但是沒有讓學生學着小動物們的樣子加上動作朗讀。對於一年級好動的小同學來講,加上動作朗讀,孩子們的興趣可能會更高。

第二,分角色朗讀時,由於時間關係,學生讀得不夠充分。在展示環節,如果在課前準備幾個小動物的頭飾,讓學生上臺表演效果會更好。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6

不要再讓“司馬光”砸“缸”了

記得以前,每次教學完《司馬光》後,我總是在拓展延伸階段問:你還能想出其他好方法救出掉進缸裏的小朋友嗎?此問題一經拋出,小朋友們便嘰嘰喳喳地連比帶劃談論開了。可,每次在班上彙報交流時,小朋友們的臉上便會被沮喪之情籠罩着。爲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孩子年紀小,思維較單一,提出的解救方法不成熟,跟司馬光的"砸缸"作比較,還是遜色多了。小朋友能不沮喪嗎,連老師也覺得異常掃興!可憐我就這樣悻悻地教了一年又一年。

這學期,我再教《司馬光》一文時,大膽作了新的嘗試。

師:小朋友,喜歡司馬光嗎?爲什麼?

生1(邊掰着手指頭邊答):我非常喜歡他。第一:他勇敢,別的小朋友都哭呀,喊呀,他一點都不慌;第二:他聰明,懂得用石頭砸破大水缸救出小夥伴。

生2:我覺得司馬光是個善良的好孩子,平時肯定很喜歡幫助別人,我喜歡他。

生3:司馬光看起來年紀跟我們差不多,卻比我們強多了,我真佩服他!

師:老師也跟大家一樣喜歡司馬光。不過,陳老師相信如果咱班的小朋友當時在場,一定也能想出那麼棒的辦法來呢。想不想試試,看看自己在困難面前是不是也能跟司馬光一樣,做到不慌張,能動腦筋想出好辦法呢?

(在老師鼓勵性語言的激勵下,小朋友的情繳被調動起來了。"我們想試一試""老師,你快說嗎""我們肯定不比司馬光差"等等的喊聲充斥着整個班級。我心中暗自竊喜。)

課件出示:

出示畫面:在放學路上,有一位小女孩突然間鼻子出血不止。

(畫面出現在屏幕上後,小朋友的小嘴巴就沒有合攏過,嘰嘰喳喳地與小夥伴們討論着,熱切地提出自己獨特的解決辦法。在班上交流,我一邊傾聽一邊暗暗驚歎着:小朋友真是"小人鬼大",不可小覷。)

代表1:我趕快把她扶住,讓她把頭擡高,拿出乾淨的`紙巾幫她擦掉流出的鼻血。

代表2:可這麼做鼻血還會流出來嗎?有了,讓她把中指朝上舉,健康課的張老師說這樣鼻血就會慢慢地止住了。

代表3:我不同意XX的做法讓她把頭擡高。頭一擡高,鼻血不就會流進嘴巴里嗎,噁心極了!我倒覺得如果小妹妹的鼻血這時還止不住的話,咱們可得趕緊問清電話號碼打電話到她家裏,請她的爸爸媽媽馬上來接她。

代表4:小妹妹這時肯定是又害怕又難受,我嘛,我是大姐姐了,我得先幫她脫書包拿在手上,再好好的安慰她,行嗎?

(說到動情處,這幾個小朋友禁不住手舞足蹈起來。見此情景,我想請幾代小朋友上臺進行情境表演。沒想到這隨思隨想的環節,很快把本堂課推向了高潮。)

臨下課之前,我還請小朋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曾遇到過哪些困難或危險,自己又是怎樣化險爲夷的。教室裏又沸騰開了,一朵朵智慧的火花綻放異彩:

生4:(靦腆地微低着頭):我,我……有一次,我不小心一腳踩到了家裏的小花貓貝貝的長尾巴上,它一轉頭狠狠地咬了我一口,腳背上頓時留下了幾個深深的牙印,還滲出了點血。我趕緊走水池邊,打開水龍頭拼命沖洗頭傷口,傷口被沖洗得乾乾淨淨的。我趕緊把這件事告訴媽媽,媽媽還帶我去打了預防針呢。

生5:上學期吧,那時我剛入小學沒幾天,有一次,在上學的路上遇到了一位陌生的哥哥,他要我把口袋裏的零錢交給他,我壯着膽子跟他說我哥哥快過來了,錢在他那兒你自己跟他要吧。奇怪的是,這位大哥哥卻大步走遠了,錢也不要了。可我--哪有哥哥呀!……

真沒想到不讓"小司馬光"繼續"缸"後,反而涌現了機智勇敢的小司馬光!

教完這堂課後,我深深地悟到了:

其一:教材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應積極開發課外學習資源,引導學生走進社會,在生活中學語文,悟語文,用語文,這纔是最爲重要的。

其二:拓展訓練不是要學生鑽牛角尖,走死衚衕,澆滅學生創造的火花,而是要引導學生在現有生活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積極思維,展開想像,大膽創新,展示個性。

其三:教師要敢於跳出編者和自己以前的思維定勢的"套子",帶領學生大膽地進行改革創新。允許教師根據對教材的獨特見解,靈活運用教材,處理教材。我想,這也是編者願意、樂意看到的。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7

《紀念》是以“愛護”爲主題主體課文,這篇課文借動物給自己造小亭子留什麼紀念爲故事,告訴學生:最珍貴紀念不是刻上什麼字,而應像小刺蝟那樣在亭子周圍種上花草,愛護它、美化它。讓學生從小樹立愛護公物、愛護建築物的良好習慣,同時掌握課文中優美的詞語和認讀部分生字。本篇課文有兩幅插圖,圖文並茂,生動形象,爲了達到教學目的,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利用教師談話和觀察圖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觀圖中很有興趣進入課文的學習。在觀察中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聽、看、認、貼的活動中,借圖認識部分生字,滲透看圖識字,並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爲學生熟讀課文和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2.在識字遊戲中,充分利用動物卡、鮮花識字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讓學生在享受中體會識字的樂趣,從內心激起自主識字是願望,達到識字是目的。

3.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在互讀、互學、互評中,進行互相幫助,互相評價。在互讀、互評中發現別人的'優點,指出不對的地方,使學生在評價他人的過程中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技巧。

4.在課後拓展中讓學生收集有關動物、植物的圖片製作剪貼報,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瞭解有關動物、植物的知識,滲透環境保護的教育,培養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收集資料的能力。

5.在參觀公園,爲公園的動物、植物寫保護的標語,是結合實際教育學生,保護環境,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8

《小青蛙》是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教學內容,它是一首兒歌形式的字族文識字,語言優美、極富童趣,有利於啓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象。課文中“清、情、請、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體字“青”作爲聲旁的形聲字,充分展示了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構字規律,同時體現了漢字的趣味性,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爲此,我設計本課時本着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活動作爲教學重點,以情感爲基礎,以識字爲主線,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同時採用歸類識字、組詞識字、隨文識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感受識字的樂趣,力求使每位學生都喜歡識字,能主動識字,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我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講完課我感受頗深,反思如下:

一、激趣導入,已猜謎語的形式進入文中

上課前與學生進行談話並引出謎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緊接着我又讓學生觀察,並說出你發現了什麼?之後我總結書寫方法,並讓學生書寫而後再讓學生來評價,來鼓勵學生愛上寫字。

二、採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識記“青”字家族的生字

1、教師範讀。要求學生自讀兒歌圈出文中帶有“青”的生字。

2、出示這些字:“清、情、請、晴、睛”,引導學生認讀,後隨文進行識記這些字的意思引導學生觀察,找出異同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初步識記;再引導學生通過各種的方法加強鞏固。如:讀文中的句子隨文識記,聯繫句子的意思識記,組個詞再造個句識記,初步讓學生明白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構字規律。

此時如果我能及時引導學生給生字作自我介紹去識記,如我是清,清水的清,我有三點水,照老師這樣把生字介紹給同桌聽,用不同方法反覆與這些字打交道,學生自然而然就記住了,而且也不枯燥。

三、遊戲鞏固檢測生字

採用挑戰過關(認讀生字)如:送字寶寶回家、編問答歌,同時本課我先用有趣的謎語把學生帶入情境,用“遊戲”加以檢測,更有效地調動了學生識字的動力和興趣。

此時如果我能讓學生到黑板上操作,相信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到新奇,又爲學生創設了一個動手環節,同時創設了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也爲整堂課的學習做了鋪墊。

四、反思中改進

1、教學思路還需進一步規劃明確,教學設計需進一步完善。如:在講述青的好朋友時,我若能採用“自我介紹”的遊戲及時引導學生給生字作自我介紹去識記,如我是清,清水的清,我有三點水,照老師這樣把生字介紹給同桌聽,用不同方法反覆與這些字打交道,學生自然而然就記住了,而且也不枯燥。

2、對文本解讀不夠深入,備課沒有精備,沒有充分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只一味想着讓課堂有趣,一味追求多樣化遊戲來吸引學生,使課堂變得空洞。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認真備課,做到不僅備教材還更要備學生,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明確理清教學思路,課堂上全面關注每一位學生,以學生爲主體,力求讓自己儘快進入優秀教師的行列。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9

本節課我上的是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樹和喜鵲》,這篇通話故事向我們展現了三個畫面:一棵樹和一隻喜鵲孤單地生活;後來這裏有了許多樹、許多喜鵲;喜鵲們、樹們快樂地生活着。隨着畫面的不斷豐富,樹和喜鵲由單個變成羣體,由孤獨變成快樂。全文共6個自然段,分爲三個部分進行亮度和解析,同過讀課文內容,學生感悟每個人讀需要朋友,有朋友纔會快樂的道理,這也是本節課的主要目標。在本課設計上,我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中心思想爲重點,整個教學流程圍繞這一點展開。除此之外,本課還有幾個知識技能方面的目標,首先是本課的生字,必須熟記,對變調“一”的讀音進行鞏固,其次是通過讀故事理解“孤單”和“鄰居”的含義、學會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最後是積累AABB式詞語。

課堂是不完美的藝術,經過這節公開課,我收穫了許多,經過前輩們的指導更是受益匪淺。在本節課中,我感受到老師應大膽的放手留足時間空間給學生,充分發揮孩子的潛力。在教學技巧上需要更多的學習,更深入的去了解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設計更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課堂教學,在語言、語速方面更加適配低齡兒童。其次,在理解詞語方面,更多的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更便於理解,學則用,理解了應立馬運用起來,要學以致用。最後,在挖掘教材方面,同事們給了我新的啓迪,不侷限於課本教參,放開視野會有更多的方式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即使在教學上沒有實現,也可以作爲很好的素材運用在日後的教學中。當然,教學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沒有最好只會更好,作爲老師就應努力盡可能讓每一節課上的更好,帶給學生的更好,在思和行之間讓自己不斷成長。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0

本文內容不難理解,關鍵是讓學生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學會想象,學會欣賞。春雨的色彩在讀完全文後,利用課後的問題,引導學生感悟 “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本身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麗,春雨的美好。不能把這個問題的答案作爲教學的目的或重點。在朗讀時,引導學生體會小鳥們的天真、活潑、可愛,體會春雨的輕柔、歡快,體會大自然的美麗、神奇。我除了製作課件引導學生邊看邊讀邊想像文中小動物的'對話外,還激發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並通過觀察春雨的課件,來體會在春雨的滋潤下,大地變得生機勃勃。

我在組織學生識字時,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將讀句、識字、解詞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看圖片識字。課堂實踐反映出:一年級學生這樣識字學習效果很好。

現在雖然是春天,但春天的特徵還不是很明顯,學生對春雨的觀察和了解也甚少。我想這節課如果能適機的帶領學生到室外去親身觀察體驗一下春雨的特點,相信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高,效果會更好。

分角色朗讀,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如果允許學生創造性的發揮,效果可能會更好。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1

在《堯帝鑿井》一課教學中,我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

1、利用觀察課文插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很有興趣的進入課文。有觀察的過程中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說、聽、認活動中,借圖認識部分生字,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在課外延伸的活動中,讓學生收集有關的傳說故事,目的是讓學生自主瞭解傳說故事,養成愛閱讀的習慣。

3、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中發現別人的優點,指出讀不準的地方,使學生在評價他人的'過程中學會學習,掌握朗讀技巧。

4.發散學生的思維。師:讀了《堯帝鑿井》,你覺得堯帝是個怎樣的人?

生:堯帝非常關心百姓。天下大旱,百姓們喝水困難,堯帝連走路都在想辦法。

生:堯帝善於觀察、勤于思考。他觀察到,大旱天螞蟻還能活下來,所以斷定螞蟻的洞下有水。他讓人順着螞蟻洞往下挖,果然找到了水源。

生:堯帝通過認真觀察、思考,帶領百姓鑿井取水,造福了百姓,他是一個偉大的人。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2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語言優美,充滿詩意的課文。講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隻小鳥在爭論一個有趣的問題: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春雨是綠色的,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綠了。春雨淋到柳樹上,柳枝也綠了。”“春雨的是紅色的,春雨灑在桃樹上,桃花紅了。春雨滴在杜鵑叢中,杜鵑花也紅了。”“春雨是黃色的`,春雨落在油菜地裏,油菜花黃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黃了。”

多麼恬美的意境,多麼令人遐想聯翩呀!學完這篇課文,孩子們沉浸在那對春天的想象中,從他們的小嘴裏迸發出許多優美的詞句。

本課的教學,我認爲有兩點值得肯定:

1、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課堂上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教師的任務之一。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

聆聽《小雨沙沙》的歌曲,咦,下雨了!聽——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春雨,並配上春雨聲。你們認爲春雨是什麼顏色呢,讓學生展開想像暢所欲言,將學生引入情境,自然引出課題。

2、激發學生“我會讀”的願望

人教版語文實驗教科書要求在閱讀教學中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能讀懂課文,讀好課文。因此,我注重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我讓學生帶着問題自己讀書,然後輪讀第一遍課文,調動班上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在回答問題中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相信“我會讀”,激勵學生“我會讀”,把閱讀的實踐機會還給學生,讓他們學會讀書。

3、用多種方法識字

識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在識字教學中,我利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比如,從這些生字寶寶中你發現了什麼?讓學生自由說。例:“淋、灑、滴、油”都有三點水,“線、論、顏、淋、灑、滴、油、歡”都是左右結構的字等等。

不足之處:

由於過於重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生始終在讀中思考,延誤了教學時間,使後面的指導書寫沒有完成,今後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全局思想,既要注重課堂中學生的需要,也要心中有數,善於抓住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3

1、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多種方式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考慮到低年級的孩子們抽象思維能力弱於形象思維能力,喜歡動畫片,所以在課堂上,設計了猜謎語,把需要識記的字做成卡片,卡片的形狀做成孩子們喜歡的水果和喜洋洋的樣子,孩子們聯繫生活和電視上積累的經驗,在視覺上的有了親切感,並且引導孩子們上黑板前來表演,在具體情境的展示中,,增強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2、“以人爲本,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

傳承新課標的靈魂---以學生爲本,減輕學習負擔,在本節課的學習中,重點學習哪些生字,採用什麼識記方法,都是尊重孩子的實際需求的,而且識記生字時,始終立足課文之中,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隨文識字,聯繫生活實際降低學習難度,減輕孩子的學習負擔。比如:在確定識記哪些生字的時候,引導孩子們讀課文,自己圈畫出喜歡的生字詞,只有孩子們喜歡了,纔有學習的興趣。我把孩子們都喜歡的字詞帖在黑板上,在教師範讀和孩子反覆讀的基礎上,選出重點掌握的生字,加以指導。在課堂上真正關注孩子的實際情況,減輕了學習量,激發了學習興趣,力求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

3、師生對話,多種方法識字。

教學是師生的互動,在互動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師生對話,溝通和交流。在對話裏,關注孩子們的實際情況,給予更多的鼓勵和獎勵,給予掌聲和生字卡片,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慾,多種方式識字,力求適合每個孩子的學習口味和學習風格。比如: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初步認識烏鴉,再結合烏鴉的圖片加深印象,比較烏-鳥對比識記烏鴉,在學習課文中,通過感受烏鴉的形象,學生對烏鴉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學習難度就降低了。

在識記瓶的時候,出示實物瓶子,孩子們看到了這個字的物化形象,聯繫生活實際,加上口訣記憶瓶:瓶瓶瓶,瓦片一層層,並在一起就念瓶。又裝牛奶又裝水,烏鴉口渴喝一瓶。孩子們對這個字的掌握就簡單多了。在識記辦字的時候,師生做兩手攤開狀,形象生動的感受了辦字,在教師的範寫,學生的書空、描紅,優秀作品的展示中,孩子們對這個字有了學習興趣,識記了這個字寶寶。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4

《鮮花和星星》是一首兒童詩。全詩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美的薰陶。”

我注重學生的心理需求。未揭題前,讓孩子們先通過觀察圖片,引出這首的名字和內容。利用孩子們對圖片直觀的感受,我設計了兩個問題,用觀察圖片,回答問題的方式倒入課文,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學課文,從而有更高的熱情投入到課文的學習。

注重學生的讀書實踐。整篇課文都是通過讀來感悟,揭題後,我讓學生自由選擇讀的方式感悟課文,隨後又運用了自讀、指名讀、分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靈活多樣的讀法是相當重要的,體現了《課標》所要求的“讓學生充分地讀”。

注重學生的說話訓練,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說和寫並不是同步的.,爲了縮短說和寫之間的差距,所以創設一個讓學生當小詩人來作詩的情境,實際上就是開發教材,創造性使用教材,這樣進行訓練學生的潛能較爲充分地發揮出來,既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進行了語言的積累,又實現了語文學習從課內到課外的延伸,課堂也因此而美麗起來。

回看這一課的教學,學生增加了語言積累,能讀善思會說。事實證明,孩子的思想在課堂上一旦得到解放,他們將釋放巨大的能量。這能量的體現就是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讓課堂變得精彩紛呈。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

《尾巴的功能》是一年級下學期語文第七單元的起始課,我把這節課的目標確定爲:學生隨文識字,認識“甩”等9個生字,能夠讀準字音;通過多種形式讀文,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種動物尾巴的功能,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熱愛科學、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引導讀書;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縱觀整節課,我帶領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了教學目標。現將本堂課的表現做以反思。

一、識字教學重情趣。

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教學程序,選擇教學方法。主要採用趣味教學法,把遊戲引入課堂,比如“送字寶寶回家”;注意調動多種感官,例如以介紹四種動物尾巴功能的圖畫刺激學生視覺,以動手操作——找朋友、揭字卡作用於學生觸覺;以互讀表演讀反覆作用於學生的聽覺;以屏幕飛入的詞語像磁石一般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己發現、自由交流識字方法,調動學生的智力和情感因素,這樣,多種感官協同活動,使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主動、生動地完成了識字任務。

例外,不僅注重將生字放到生活環境中去識記,同時重視在文字本身上下功夫,把生字放在陌生的語段中去夯實字音,以及及時引入象形文字,介紹我國古老文字的淵源,都是一些大膽的嘗試,力求讓學生對語文產生新鮮的感覺和美好的嚮往。

二、朗讀指導重感悟。

學生藉助拼音,憑藉躍躍欲試的心理和強烈的表現慾望,在自讀互讀中很快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了。然而,學生是否能感受動物尾巴的功能這種情趣,又如何把自己的`悟出來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卻離不開老師的指導。我沒有做朗讀技術上的指手畫腳,而是抓點帶面,在教學非洲鱷尾巴的功能時,“我的尾巴是武器,揮舞起來力無窮……”先讓學生讀,讀後談談自己朗讀的原因,很多孩子很有表現力,未經老師的知道就把“無窮”重讀了出來,爲什麼要重讀“無窮”?讓孩子自己說說原因,由學生自主體會“無窮”的含義,暢所欲言,老師只是起到了一個點撥的作用,在學生暢談後再出示“無窮”在詞典中的解釋。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學生主體,讓學生做主人,甚至是嘗試了指導者的身份。

三、開展教學重實效。

雖然是一節公開課,但既然是上課,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學生,都要讓他們有所得,教師上課的目的`始終應該是爲學生服務,這一點是我所堅信而且一直遵循的。當學生的學習出現了波折時不能急匆匆地進行教學環節,而是力求讓他弄懂、學會,堅持學有所得。

這是一篇蘊含豐富科普知識的小文章,介紹了四種動物尾巴的功能,但自然界是博大的,動物的範疇更是寬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進行拓展,適時適度地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熱愛科學、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並引導讀書。

本節課也仍然有值得商榷之處:對朗讀的指導方法多樣很重要,形式活潑對低年級孩子來說也很重要,但應堅持從文本出發,讓學生、指導學生儘量去體會語言的魅力,嚼出文字的滋味。我們要建立這種真正的語文情境,把學生柔和地自然地包裹住,不管是什麼樣的文章,只要有文字,就要盡力保護這種感覺不被破壞,讀文、曉意、懂理。在文字上下功夫還是我應該繼續探究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