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篇)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篇)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

《月亮的心願》是新課程語文第二冊的一篇有趣的課文,課文講述了月亮看到一個小女孩準備第二天去郊遊,於是想讓明天是好天氣。後來又看到另一個小女孩因爲要照顧生病的媽媽,而寧可不去郊遊,她決定還是讓明天下雨。第三天,孩子們一個也不少地走在郊遊的路上。我覺得,課文有很多懸疑吸引着我的注意,同時也吸引着學生的興趣。但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們一年級的老師卻採取了各自不同的上法。我是這樣設計環節的: 在課文教學的過程中,先讓學生體會月亮的`兩個不同的心願:一個是明天晴天,一個是明天下雨,產生這樣的矛盾現象,讓學生帶着新奇,帶着疑問,去學習整篇課文。課文沒有明講第二天是晴天還是雨天,只是說“兩天後的一個豔陽天,孩子們一個也不少地走在郊遊的路上”。在學到最後一小節時,我問學生,月亮的哪個心願實現了?雖然學生中發生很多爭執,但仔細閱讀課文的同學還是找到了正確的答案。我接下來的設計卻遇到了很大的麻煩。我這樣問:同學們,其實月亮的心願也可以說只有一個,你能讀讀最後一小節,想想月亮的心願是什麼嗎?這個問題直到下課,也沒能從學生的嘴裏說出來,那就是月亮想讓每一個孩子都去郊遊。

同年級的另一位老師是這樣上的:她沒有像我似的提煉出月亮的兩個心願,而是在整體感知的情況下,讓學生說說月亮的心願是什麼?這樣學生在分析課文以前,已經能知道月亮的心願是“讓孩子們一年級語文下冊語語文,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

都去郊遊”了,學生的回答沒有遇到我教學時的那種困難。但這樣的設計在教學時則缺少些懸念,難以引發學生的興趣。 也有其他的老師沒有把教材挖得這麼深,教得倒也順暢,目標也能較好地達成。所以教完這篇課文後,引發我幾方面的疑問:

1、月亮的心願到底應定位在兩個矛盾的“晴天、下雨”上,還是“讓孩子們都去郊遊”。 2、如果月亮的心願是“讓孩子們都去郊遊”,那應該採用怎麼樣的教法讓學生保持學習時的強烈好奇心。

3、把月亮的心願定位在“晴天、雨天”上,是不是也可以?而揭示“讓孩子們都去郊遊”目標的達成,是否可老師適當點拔? 4、一年級的課文到底應該是較粗淺地分析,還是帶領孩子深入地體驗課文的意思?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以上的疑問,希望各位有見識的同仁能給我有用的建議,這也是我的“心願”。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2

本節課我上的是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樹和喜鵲》,這篇通話故事向我們展現了三個畫面:一棵樹和一隻喜鵲孤單地生活;後來這裏有了許多樹、許多喜鵲;喜鵲們、樹們快樂地生活着。隨着畫面的不斷豐富,樹和喜鵲由單個變成羣體,由孤獨變成快樂。全文共6個自然段,分爲三個部分進行亮度和解析,同過讀課文內容,學生感悟每個人讀需要朋友,有朋友纔會快樂的道理,這也是本節課的主要目標。在本課設計上,我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中心思想爲重點,整個教學流程圍繞這一點展開。除此之外,本課還有幾個知識技能方面的目標,首先是本課的生字,必須熟記,對變調“一”的讀音進行鞏固,其次是通過讀故事理解“孤單”和“鄰居”的含義、學會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最後是積累AABB式詞語。

課堂是不完美的藝術,經過這節公開課,我收穫了許多,經過前輩們的指導更是受益匪淺。在本節課中,我感受到老師應大膽的放手留足時間空間給學生,充分發揮孩子的潛力。在教學技巧上需要更多的學習,更深入的去了解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設計更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課堂教學,在語言、語速方面更加適配低齡兒童。其次,在理解詞語方面,更多的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更便於理解,學則用,理解了應立馬運用起來,要學以致用。最後,在挖掘教材方面,同事們給了我新的啓迪,不侷限於課本教參,放開視野會有更多的.方式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即使在教學上沒有實現,也可以作爲很好的素材運用在日後的教學中。當然,教學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沒有最好只會更好,作爲老師就應努力盡可能讓每一節課上的更好,帶給學生的更好,在思和行之間讓自己不斷成長。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3

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識字一的教學活動已結束,通過單元過關檢測並結合平時的觀察,本人對本單元的.教學喜憂各半。自我感覺教學的成功之處有:

(一)、學生識字基本上能達到教學目標之要求;

(二)、學生均能自己正確書寫14個生字並能正確書寫橫、豎、撇、捺四個筆畫。

(三)、能給生字組詞、擴詞。

(四)、能通順的讀背課文。

(五)、多數學生寫字能按筆畫規則去寫。

存在的問題有:

(一)、個別學生識字僅達到70℅;

(二)、橫寫不平,豎寫不直,撇捺寫的太直。

(三)、多數學生還不會起筆與收筆。

(四)、有半數學生不會讀題目,平翹舌音分不清等。

基於以上分析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加強數字教學及漢語拼音的鞏固複習,還必須細心指導學生寫好筆畫。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

優點:

1.本課重點還應是識字、寫字。所以我着重抓了識記字形、寫字訓練的教學。在分析字形時,我注意啓發學生運用自己的識字經驗,從而記住字形。另外我還提醒學生要嚴格按筆順去描紅、臨寫,把字寫規範、美觀。本堂課寫字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本堂課我十分重視“讀”,以問題爲引領,以讀爲主線,引導學生讀出感受,讓孩子們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那份“讀”的熱情與渴望。有重點地指導學生讀好長句,讀好反問句,使學生在充分地讀中內化語言,培養語感,加深情感體驗,同時注重學法指導,抓住契機指導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從而達到“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目標。

不足之處:

教師範讀對學生的示範性不夠強。

一年級的學生,在朗讀方面,更多地是模仿老師。因此,我作爲一名老師,應該爲學生做好朗讀的示範。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5

教學《青蛙搬家》,故事淺顯易懂,但要讓孩子真正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並以此指引自己的做法,這對於只有六七歲的孩子們來說,並不容易。教師的引導就顯得很重要。

一、提問要有層次。

第一層次,提問“爲什麼青蛙會遭遇這樣的下場?”,這是分析原因。第二層次,提問“我們幫青蛙出出主意,它應該怎麼避免悲劇的發生?”這是思考怎麼辦。第三層次,當學生想到了辦法,但辦法有漏洞時,應引導修正。提問:“如果你就是站在下面的人們,你聽到青蛙大聲地說是自己想到的辦法,你會怎麼評價青蛙?”以此引導孩子進一步思考,去接近青蛙失敗的本質。

二、評價要以積極評價爲主。

學生經過思考後對問題的回答,也許有偏頗之處,但答案都閃爍着智慧的光芒,教師應該給予孩子理解、肯定、讚賞,給予積極評價,這樣有利於激發孩子思考的慾望,將思考向縱深生髮。如案例中的積極評價語:“是的!”,“哦,真會想辦法!”“這真是一隻謙虛的青蛙,大度的青蛙,有團隊精神的青蛙!令人佩服!”

三、引導在關鍵處。

案例中學生說如果青蛙坐在大雁的背上,這樣它就可以張嘴說話,不會掉下去。這個學生是開動了腦筋想了一個避免掉下去的`好辦法,卻不是青蛙掉下去的實質原因,如果老師把課上到這兒就結束的話,那孩子們無法深入本質去考慮問題。因此這就需要考驗老師處理課堂生成的能力。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後追根溯源,追問:“哦,真會想辦法,如果你就是站在下面的人們,你聽到青蛙大聲地說是自己想到的辦法,你會怎麼評價青蛙。”孩子們自會豁然開朗,認識到如果這樣青蛙也會被人們批評驕傲,批評不禮貌。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6

這次考試後,我瀏覽了這份試卷,本份考卷知識面較廣,題型較靈活,重點在考學生應用能力。通過本次測試,發生學生做得較好的方面有:

1 、漢語拼音掌握較好,看拼音寫詞語,和連線題做的較好。

2 、能看圖寫出相應的象形字,會給字加偏旁組詞,能根據字的意思選字填空。

3 、對課文內容較熟悉,因此按課文內容填空失分不多。

不足之處:

1 、不能規範寫字。部分學生書寫不認真。

2 、弄不清形近字和同音字。

3 、閱讀理解能力不夠理想,有些人數不清自然段,分不清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題上要求寫故事中的人物寫成了故事。

基於以上的'錯誤,在今後教學上,我的整改措施有:

1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要加強對學生的良好的讀書、寫字、傾聽、動手、思考等習慣的培養。

2 、加強識字教學,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如:加強識字、寫字與生活的聯繫,使學生更合理的運用所學的生字。重視漢字的構字規律,精心組織各種生字遊戲,在活動中教給學生自我識字的方法。增強生字的再現率,加強鞏固運用,讓學生在反覆再現中認識,在閱讀理解和運用中掌握。

3 、繼續加強對後進學生的輔導。給後進學生優先權,優先提問,優先指導,優先批改作業。

4 、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提高閱讀能力及寫的能力。

5 、重視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目、仔細檢查的習慣。

6 、加強看圖寫話方面的指導,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

7 、認真學習新課程理論,以新理念爲指導,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7

《鮮花和星星》是一首兒童詩。全詩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美的薰陶。”

我注重學生的心理需求。未揭題前,讓孩子們先通過觀察圖片,引出這首的名字和內容。利用孩子們對圖片直觀的感受,我設計了兩個問題,用觀察圖片,回答問題的方式倒入課文,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學課文,從而有更高的熱情投入到課文的.學習。

注重學生的讀書實踐。整篇課文都是通過讀來感悟,揭題後,我讓學生自由選擇讀的方式感悟課文,隨後又運用了自讀、指名讀、分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靈活多樣的讀法是相當重要的,體現了《課標》所要求的“讓學生充分地讀”。

注重學生的說話訓練,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說和寫並不是同步的,爲了縮短說和寫之間的差距,所以創設一個讓學生當小詩人來作詩的情境,實際上就是開發教材,創造性使用教材,這樣進行訓練學生的潛能較爲充分地發揮出來,既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進行了語言的積累,又實現了語文學習從課內到課外的延伸,課堂也因此而美麗起來。

回看這一課的教學,學生增加了語言積累,能讀善思會說。事實證明,孩子的思想在課堂上一旦得到解放,他們將釋放巨大的能量。這能量的體現就是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讓課堂變得精彩紛呈。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8

《小松樹和大松樹》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樹覺得自己長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樹。課文批評了小松樹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驕傲自大的行爲。

在導入階段,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座山,問學生黑板上畫的是什麼。然後告訴學生在這座大山裏住着一棵小松樹和一棵大松樹,用圖畫和故事作爲課文的導入,學生們各個情緒高漲。

在學生進入情境之後,我又讓學生觀看有關課文的動畫,讓他們自己朗讀課文,對課文有個總體的印象。接着請出生字詞語,先放手讓學生自己認讀,再請小老師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學好生字詞是學好課文的基礎,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在字詞學習這快內容上花的時間偏少,最後發現學生們在朗讀的時候經常卡殼。這學期開始,我強化了詞語認讀,讓學生們夯實基礎,運用多種方式讓他們多讀多練。

爲了讓學生們分清楚小松樹與大松樹與大山的位置,我提前做了小松樹和大松樹的貼畫,課前在黑板上畫好大山的簡筆畫,上課時讓學生先“讀”後“說”再“找”。“讀”就是在文中找出它們的方位,“說”就是用自己的話來複述課文內容,“找”就是到黑板上來貼圖,給兩棵松樹找到家。這樣,通過貼圖,調動學習興趣,讓孩子迅速掌握大小松樹的位置,爲後文的理解作出了鋪墊。

在教學過程中,我的'總體思路比較清晰, 通過師傅的精心指導與評講,我意識到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讓學生讀完第二自然段就問你覺得小松樹怎麼樣?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的時間,可能有的學生還沒有找準小松樹的話。在這兒,可以先讓學生找出小松樹的話,讓他們說一說,還可以畫一畫,再讓學生回答你覺得小松樹怎麼樣,這實際上就是給學生一個思考的時間。學生髮表完自己的觀點後,我再問是從哪看出來的。孩子們給出的答案是句子,而沒有具體落實到字詞,這時我沒有及時引導,而是用講授的方法代替學生分析文本,這些這點是我這堂課中欠缺的地方,以後在教學中要學會從引到放,通過引導,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究,受之以漁。

雖然這節課還留有遺憾,但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一次授課都是一次歷練,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在過程中我看到了不足,總結了優勢,一點點進步,一次次蛻變,在過程中,我磨練着,並享受着。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9

《月亮的心願》這篇童話故事以月亮的內心變化爲線索,先寫月亮爲了孩子們的郊遊,希望太陽公公讓明天的天氣好起來;接着寫月亮爲了讓珍珍照顧病中的媽媽,又建議雷公公讓明天下雨;兩天後,是一個豔陽天,所有的孩子都參加了郊遊。本文借小女孩珍珍爲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放棄郊遊的事,讚揚了關心父母、體貼長輩的美好品質,既有童趣,又極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體貼長輩的教育於生動感人的故事之中,進一步深化了本組關愛家中每一個人的主題。本課的教學目標除了認字寫字外,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上。

我是抓住以下幾點開展教學的:

一、激趣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本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先板書課題,讓學生讀課題,引導學生大意地理解“心願”是什麼意思,然後問學生:“小朋友們,你們有什麼心願呢?”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心願,最後問他們:“月亮有什麼心願呢?”讓學生帶着這個疑問進行對課文的學習。

二、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意到要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

在教學中,我以“心願”爲主線,首先提出“月亮有什麼心願呢?”,激發了學生學習慾望,爲學習課文作了

鋪墊。然後我範讀課文,讓學生齊讀課文,再讓他們思考“爲什麼月亮會有這樣的心願的?”這個問題。接着就提問,讓學生回答,我就理出重點詞語、難讀詞語,並指導學生讀詞語,理解詞語。在齊讀、指名朗讀,對於難理解的詞作重點講解,使學生加深印象。

二、教學中,讓學生讀中悟,悟中讀。

以讀代講,設計多種形式的朗讀方式。先教師範讀,然後,採用自由讀、小組讀、開火車讀等形式指導學生練讀,讓他們把課文的句子讀通順、流利,還要指導他們讀出應該有的感情。我覺得閱讀教學就要以讀爲主,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採取不同方法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地、逐漸深入下去地讀書。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進行這樣的閱讀訓練,我們的學生就能做到理解地讀,有體驗地讀,傳情達意地讀。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0

語文園地是小朋友學習語文的樂園,讓我們開開心心地走進去,去玩一玩、學一學吧。

一、教學效果:

語文園地五安排了5個版塊的內容。

“識字加油站”以字族文識字形式呈現,“飽、泡、跑、抱、袍、炮”6個形聲字,左邊偏旁表意,右邊部件“包”表音,讓學生了解形聲字構字規律的同時,感受字族文的有趣。

“我的發現”是三組根據偏旁歸類的形聲字,旁邊有學習夥伴的提示:“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關。”讓學生在偏旁歸類的同時,進一步瞭解形聲字同個偏旁往往表示同一類的內容。

“字詞句運用”有兩項內容。第一項是“選一選,填一填”,要求學生能辨別形近字和同音字,並能在具體語境中正確運用。第二項是查字典的練習,讓學生繼續鞏固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日積月累”安排的是四句歇後語,學生在積累歇後語的同時,感受這種特殊的傳統語言形式的生動、有趣。

“和大人一起讀”安排的是《伊索寓言》中的經典故事《狐狸和烏鴉》,通過和大人一起閱讀,瞭解故事的內容,明白包含的道理,分享閱讀的收穫。

二、成功之處:

⑴鼓勵學生向大家介紹收集或自編謎語的`過程。收集謎語,說一說謎語出處。自編謎語,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想、怎麼編的,但不能說出謎底。

⑵組織學生積極猜謎語。(念謎語和猜謎語往往是交互進行的。特別是一念完謎語學生就會迫不及待地去猜結果,場面會十分活躍。教師要注意維持活動秩序,還要引導小裁判員及時做好記錄。)鼓勵學生自告奮勇站出,在“謎語王國”中與謎語主人進行口語交際。

①甲:“說說你出的謎語是什麼?”

②乙念出自己的謎語。

③甲猜謎語。

④乙方確認。

⑤裁判記錄。

⑶教師組織繼續活動:謎語王國真熱鬧,猜謎高手真不少!彆着急,闖過兩關很不錯,現在要闖第三關可不容易。鼓勵學生大膽說:猜對了哪個謎語?是怎麼猜出來的?是抓住哪些特點猜的?大家認真聽,評一評他說的有沒有道理。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進行識字方法的發現,並運用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這一部分的教學,我設計了“扶──輔──放”三步層次的教學,首先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減一減”識字方法,這是直接的方法的學習,滲透“發現”的意識,如觀察偏旁、主要部首、字音等。接着讓學生運用方法識字,達到鞏固識字方法的目的。最後,放手讓學生自我發現方法,並運用方法,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三、不足之處:

因爲時間限制,知識點學習的廣而雜,缺乏知識系統,教師未充分發揮好主體地位。

四、改進措施:

1、能落實語言文字訓練點,夯實基礎。通過創設和字寶寶遊戲的情境,帶領學生在趣味活動中識字、寫字,緊扣新課標的要求,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掌握生字,會用生字,培養語文學習能力。

2、幫助學生揭示規律,拓展學習途徑,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在寫字教學環節,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書寫筆順和間架結構的特點,發現規律,觸類旁通,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1

一、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務實

首先,在課堂上用書上的規範語言規範學生不規範的口頭語言。初次上課,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先出示熊貓的圖片,直接過渡:文中是怎麼描寫大熊貓的呢?接着指名讀課文。這樣學習,學生對文本語言的學習興趣不濃,欠缺對學生語言的邏輯性、規範化的訓練。在劉君老師的建議下,我有了新的設計,出示熊貓的圖片後,緊接着提問: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大熊貓可愛的樣子?找同學彙報。然後再來看文中對大熊貓樣子的描寫。這個環節的設計,力求在引導學生在口語語言和書面語言表述的比較中,規範了自己不規範的語言,同時也培養孩子觀察能力。

其次,在課堂上以課文爲藍本引導學生運用語言。《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一年級沒有作文,但學生說話能力就是作文訓練的基礎。在首次上課講第二段時,沒有將這個重點段講出彩兒來,孩子們沒有將基本知識掌握牢固。在副主任顧小華的指導下,我做了如下的設計:由於本課課文的結構特點,第二自然段用“AA的”形式的詞語勾勒了大熊貓可愛的樣子,在多種形式的朗讀後孩子們已經記住了“AA的”形式的詞語。我是國寶教學反思3篇。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拓展,孩子們反饋了很多諸類的詞語。在多層次的朗讀後,引導孩子們背誦第二段,積累語言。第二自然段的結構、詞語富有特點,是仿寫小動物最好的樣本,所以在練習鞏固的第三個環節我設計了“描寫小白兔樣子”的小練筆,孩子們不僅積累了“AA的.”形式的詞語,同時會用這種總分的結構來寫小短文,做到了對語言的積累與運用,實現了知識遷移。

二、朗讀指導到位

朗讀必須以理解爲基礎,在語文課的教學實踐中,不能對文中的每個詞、句都細細欣賞、品味,要捉住課文的重點詞句,準確地理解並把握內涵,在朗讀中充分再現文章的真情實感。初次上課學習第一自然段時,我出示了中國地圖,將四川、甘肅、陝西、西藏這四個地區變紅,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大熊貓數量少。順勢指導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作爲中國的小朋友要讀出驕傲和自豪的語氣。上完課後,劉君老師給出了建議,孩子們並沒有理解“珍稀”一詞,很難讀出驕傲和自豪的語氣。再上此節課時,我做了如下設計:通過觀看地圖讓孩子們感受大熊貓數量少,把這種感受通過朗讀體現出來。(讀句子:只有……才……)在直觀感受的基礎上,朗讀關鍵詞句,孩子們真正體會到熊貓少,進而理解“珍稀”一詞。孩子們瞭解了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後,他們作爲中國小朋友就容易讀出驕傲和自豪的語氣。

《我是國寶》這篇課文學生十分感興趣,層次清楚,我在教這篇課文時是這樣設計的;

1、讓學生首先認識大熊貓,通過觀察說出大熊貓的樣子。

2、讓學生在課外畫大熊貓。

3、讓學生自己製作生字卡片,在上課時拿出自己製作的卡片進行認讀生字,這樣學生認字迅速,效果好。

4、在朗讀課文時,重點讓學生邊看圖邊理解,重點放在第二自然段,要求學生人人都能背下來,朗讀形式多種多樣,帶讀、指讀、默讀等形式。學生興趣高,課文內容背記得好。

但這是對部分較好的學生來較容易,但還有部分後進生沒有掌握,不能背下來。

學生的勇於表達的能力也要訓練。學生面對聽課的教師,自然是有些緊張,這也是人的正常反映,不過原來一些很優秀的同學也不敢站起來回答問題了,這就是一個問題了,說明了我在平時的訓練還是太少了,這也是我有所忽視的內容啊,今後就得注意了!我想今後在上課之前的幾分鐘拿出來讓學生來談感想,講故事,薦精文都是可以訓練他們的能力的,相信學生,他們一定是最棒的!

深感教無止境啊!自己除了要多反思外,也要向各位同行們認真學習啊!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2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語言優美,充滿詩意的課文。講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隻小鳥在爭論一個有趣的問題: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春雨是綠色的,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綠了。春雨淋到柳樹上,柳枝也綠了。”“春雨的是紅色的,春雨灑在桃樹上,桃花紅了。春雨滴在杜鵑叢中,杜鵑花也紅了。”“春雨是黃色的,春雨落在油菜地裏,油菜花黃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黃了。”

多麼恬美的意境,多麼令人遐想聯翩呀!學完這篇課文,孩子們沉浸在那對春天的想象中,從他們的小嘴裏迸發出許多優美的詞句。

本課的`教學,我認爲有兩點值得肯定:

1、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教師的任務之一。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

聆聽《小雨沙沙》的歌曲,咦,下雨了!聽——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春雨,並配上春雨聲。你們認爲春雨是什麼顏色呢,讓學生展開想像暢所欲言,將學生引入情境,自然引出課題。

2、激發學生“我會讀”的願望

人教版語文實驗教科書要求在閱讀教學中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能讀懂課文,讀好課文。因此,我注重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我讓學生帶着問題自己讀書,然後輪讀第一遍課文,調動班上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在回答問題中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相信“我會讀”,激勵學生“我會讀”,把閱讀的實踐機會還給學生,讓他們學會讀書。

3、用多種方法識字

識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在識字教學中,我利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比如,從這些生字寶寶中你發現了什麼?讓學生自由說。例:“淋、灑、滴、油”都有三點水,“線、論、顏、淋、灑、滴、油、歡”都是左右結構的字等等。

不足之處:

由於過於重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生始終在讀中思考,延誤了教學時間,使後面的指導書寫沒有完成,今後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全局思想,既要注重課堂中學生的需要,也要心中有數,善於抓住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3

這節課我經過課後反思認爲還有如下幾方面應注意:

1.要注重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的能力。

在這節課中我以動畫的形式播放了課文朗讀課件。就馬上讓學生根據課文範讀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文本內容的交流討論,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通過讀感悟文本內容的教學引導。沒有經過讀的'基礎就對課文進行分析,使孩子們難以積極參與到展示讀、分角色讀、做動作表演讀、抓關鍵詞讀等環節中。使教學環節缺乏以讀爲本的基礎,難以把語言文字訓練落到實處。課後孩子們表現也不是令人滿意,經過這節課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有感情朗讀的能力,讓學生讀中悟情、讀中體驗,提高學習效果。

2.對低年級學生要重視孩子們的想象力培養。

課文中以荷葉爲基礎,有好多想象的句子,我們在教學中要積極利用文本資源,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利用“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都帶來了快樂,荷葉也一定給小朋友帶來快樂。”的句式,指導孩子們進行說話和寫話練習,有利於加強課文內容與孩子們生活的聯繫,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要重視課堂生成性資源的利用。

在教學第一段時有一種BBA式詞組,如“荷葉”中的“圓圓的,綠綠的”,在這類詞組在狀物描寫中很形象,但我在課堂教學中對這些生成性資源沒有重視,說明對課堂生成還考慮不足。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4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踐,自己去思考,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效果還是。下面是教後的幾點反思:

一、我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係,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例如:在學生讀課文時,學生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二、課堂上我儘可能的把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的問題作爲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並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比如我提問學生:“曹衝是用什麼辦法稱得起這頭大象的重量呢?”讓學生通過討論,去理解課文內容。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師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說,發現問題時讓其他的同學幫忙,或者是師生一起解決。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學習新知,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

在備《所見》一課時,我在最後設計了“續編故事”這一環節。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呢?在思考了一番後,我決定在上課伊始就創設一個講故事的氛圍,讓學生覺得學古詩是很有趣的事。首先,我說:“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十分愛聽故事,所以今天這節課上,我們就來講故事、聽故事,大家喜歡嗎?”學生齊答:“喜歡!”

接着,我出示教學課件,請學生仔細觀察後編故事。我是這樣啓發的:“同學們,這是一幅畫,這幅畫畫了一個故事,你們能講講嗎?請仔細看這幅畫,把這幅畫所畫的故事講出來。這是大家的強項,相信大家一定能講好的,我就等着聽故事啦!”於是學生開始自己練習講。幾分鐘後,大部分學生舉起了手,我請了兩個人來講。這兩個人既把畫面上的情景全講了出來,而且還十分流利,這是我沒有料到的,也許是我的啓發起了作用。在表揚了一番後,學生想講的興致更濃了。緊接着,我引出了作者和詩題,我是這樣說的:“清代有一位詩人叫‘袁枚’,他來到鄉間,正好看到了這一幕,就用詩把它記錄了下來,題目叫《所見》。”我就介紹了詩人,開始學詩。由於有了前面的鋪墊,我就放手讓學生兩人小組自學,效果很好,學生對詩句理解得很到位。

最後,我讓學生續編故事:“這個有趣的故事我們通過看圖和讀詩已經弄明白了,可故事似乎還沒有講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你能發揮合理的想象,編下去嗎?”學生開始輕輕地說,漸漸地聲音大起來了,我知道學生已經進入了情景。不一會兒,有學生躍躍欲試了。我等幾乎沒有聲音後請了五個學生講,有的說蟬被牛的`叫聲驚跑了;有的說牧童很聰明,回家拿工具把蟬捉住了;有的說牧童很性急,徒手去捉蟬,結果嚇跑了蟬;有的說蟬被牧童捉住後又放了。說得頭頭是道,條理清楚。我不禁感嘆:學生的想象力需要教師去激發、培養。我還追問學生:“那你希望看到什麼結果呢?爲什麼?”大部分學生都說蟬逃走了,因爲他們不想看到蟬被人捉住後的可憐樣,希望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多麼好的理由啊!我想:這教書又育人的目的應該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