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

一、以讀爲主,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獲取感悟,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閱讀中體驗,入情中感悟。閱讀教學以讀爲主,詩歌的學習也是如此。學生從“讀會”到“會讀”的過程,有利於提高學生自主讀書的意識,本案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進入詩歌所營造的意境中去,激發了學生對北京的嚮往,表達了他們對祖國首都的熱愛之情。學生們在朗讀“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這句話時或快或慢或輕或重的自主獲取,爲我們展現了一個個鮮活的充滿了靈性的生命體。

二、適時拓展,有效地開發了課程資源,構建了美妙的課堂

充這些圖片、資料充分展示出來,就直觀形象地展示了我國首都北京的美,這樣就更加激發了學生對北京的嚮往,實現了語文課與生活的不痕對接,同時也體現了讓語文課堂情景化、生活化、審美化的教學理念。從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們感受到學習的個性和精神的自由釋放,純真感情的自然流露,愛國情感也在無形中自然昇華。

不足之處:

課堂上感覺學生與老師配合不是很好,因爲教的是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自控力較高年級要差,面對枯燥的學習,容易疲倦,因此老師的充分調動就尤爲重要。備課時不僅要備課,還要備學生,要控制時間,避免學生疲勞,應突出趣味性教學,比如說,在識記生字時,編一些的有趣的兒歌用或遊戲等形式互動讀記生字,在讀文及重點句子時,運用其他方法讀,重點放在朗讀指導上。

比如說在揭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之後,我可以換種方式:讓我們的男孩子從心底裏大聲地讀——:女孩子們甜甜地對北京說——:我們懷着對北京無限的熱愛一起說——!讓學生多種形式的讀中悟、體會感情,最後讀出感情。還有就是在寫字時老師講的過多,留給孩子們自主發現學習的時間少了點,所以很多孩子在寫字時沒有按正確格式去寫,顯然寫出的字不是很規範。

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針對自己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通過拓展延伸,補充材料,使課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過你讀懂了什麼,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適當的補充課文內容的介紹,不但能讓學生更多的對課文的瞭解,更能使學生的情感得以延續。達到“課已盡,而意未了”的境界。總的來說,課堂是藝術,需要我們去不斷改進加以完善。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2

這節課以讀爲本運用各種評價手段,引領學生用多種方法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探索、讀中感悟、讀中運用,使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均得到發展。

學過的知識不去運用它,它就會逐漸被遺忘。如果立即使用它,它就會變成自己的東西。語言也是這樣,在閱讀中學過的'語言放在頭腦中不使用,它就會慢慢丟掉,如果經常調遣它,它就會生成新的語言。文中有三個段落極其相似,引導學生髮現規律,並模仿創造故事情節,學生就會掌握其規律,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語文學習是一個綜合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把自己的小手介紹給他人,就是爲學生提供語言交際的場所,但活動時,有的孩子表現膽怯、拘謹、羞澀,不能大方得體地說話,還有待於今後逐漸培養。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3

藉助拼音,自學生字詞: 學生已初步具備認讀生字的能力,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有利於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識字的能力。我是按照這樣的程序讓學生自學生字詞:讓學生藉助拼音,結合觀察字形,初步認讀生字。然後讓學生連詞認讀,展開想象,還可以結合看情境圖,聯繫生活經驗,初步瞭解字義。由於一年級學生辨認字形不夠精細,有些字比較難學,我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如“涼”是後鼻音,“涼”和“量”聲調的差別,“情”和“晴”字形和語義的區別等,鼓勵學生採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取得較好的效果。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

地球只有一個!若人類只知索取不知愛護和回報,那麼最終將失去家園——地球。注重環保,是每個地球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松鼠和松果》這篇童話正是以一隻可愛的小松鼠的行爲告訴孩子們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通過小松鼠的心理活動:困惑——擔憂——想出好主意,滲透了植樹造林回報自然的觀念。行文細膩真切,語氣天真可愛,貼近童心,我在教學本課時注重引領學生朗讀感悟,情中悟理。尤其在學習第二三自然段時抓住松鼠擔心什麼呢?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我結合三個重要的句子,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讓他們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悟到小松鼠由歡喜到擔心最後又高興的心情。

(1)松鼠聰明活潑,學會了摘松果吃。

(2)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來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

(3)松樹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裏埋下一個。以後,這裏就會長出一片松樹林的。

在朗讀的過程中,又設計比賽讀的方式,看誰的感情最豐富,不僅能在語氣上,而且在表情上也能表現出來。學生的興趣特別高,讀起書來也特別有勁。通過朗讀使學生體會到人類在向自然索取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自然的道理。這是我認爲在教學本課時的一個亮點。

另外由於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所以教學又必須抓準訓練點。所以在教學第三段時,我抓住一個省略號和光禿禿讓學生想象光禿禿的世界是怎樣的?小松鼠們又是過着怎樣的生活?在想象體會之後學生知道了沒有松樹,沒有森林的日子是多麼可怕,再讓學生讀這段話感情自然就出來了。最後一段我說,小松鼠長出來了最要感謝誰?有的說春雨,有的說小松鼠。讓學生說說理由,馬上理解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這是一堂家常課,存在得更多的是不足之處,那就是:生字寫得少,指導得不夠細緻;教學過程設計的還不很精,有待進一步研究,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慢慢地改正,爭取更大的進步!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5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年級下冊的一篇文章。

課文通過小壁虎向小魚、老牛和燕子借尾巴的經過,講了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再生的特點和小魚、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課文沒有注音,而且篇幅較長,存在一定的難度。我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機會,採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文、小組讀文、朗讀、齊讀、個人讀等,不求形式統一,只求學生真正投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自由讀文,給每位學生一個比較個體的自由散讀的空間,起到讀通課文,掃清生字障礙的作用;其間,又展開小組讀文,理清課文的主脈,瞭解文章的.內容,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作用;最後,齊讀,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

總之,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文,纔能有所感知,纔能有所感悟,同時也培養了語感。我在教學中緊緊抓住“借”字,讓學生想想爲什麼小魚、老牛、燕子不肯借尾巴,這樣,既有利於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利於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

以上是我這節課的教學小結。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6

《四個太陽》是新課標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5》的第一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小孩子畫了四個不同的'太陽,給人們帶去歡樂的故事,成功之處是從課文裏我們體會到了小主人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願。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7

在課堂上,我們常常會對學生說:“大家應該善於思考,勤于思考。”對於老師來講,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這些天我們學校組織了語文教師優質課評比活動,我認真閱讀了教師用書和語文課程標準,在網上也查閱了相關課文的資料,認真準備執教了《識字5》一課。

現針對《識字5》一課,做一簡單分析如下:

(一)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本節課我設計在識字後感情朗讀課文,本以爲能讀得很令人滿意,但是學生學的不是很感興趣,沒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朗讀,讀出來總令人感覺乾巴巴的,沒有一點生機。如果能做一個優秀的課件,讓學生感知金色的沙灘,蔚藍的海面,紅色的晚霞,相信朗讀效果肯定會更棒!

(二)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太小,跳課文教學,使他們難以“消化”。

《識字5》是第四單元的識字課文,挑出來放在剛學完拼音後上,他們的理解能力跟不上,課上我引導學生把“沙灘”舒服的感覺讀出來,學生就讀得很輕很拖,以爲這樣就是“舒服的感覺”。而在生字教學“浪”字時,對這個左右結構的字,他們怎麼都擺不準位置,雖然我多次強調“左窄右寬”,學生寫得也很辛苦,但寫出來的字還是“左右胖瘦不相宜”。回到辦公室,自己反覆的琢磨思考,思來想去,終於豁然開朗,找到“病根”所在。借鑑別人的教學設計,究竟是爲了模仿還是借鑑?如果一味的把別人的教學設計的種種環節,甚至是一句話都照搬到自己的`教學中來,不但不會見效,反而還會事倍功半。還記得自己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領導對我說過:備課不僅僅是備課本、備教參,更重要的還要備學生。不是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適用於任何一名學生。作爲教師我們應該針對孩子們不同的接受水平以及已有的知識能力,爲他們營造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

(三)鼓勵學生,方法多樣,要適合學生

在課堂上,我們常常發現這樣的情況,有些學生上課很活躍,一個問題問下去,搶着回答,或者舉手時發出“我、我、我”的聲音,這是就要鼓勵學生:上課積極很好,但要遵守課堂紀律,如果你能安靜的舉手,老師就更喜歡你了;有些學生很內向,上課不敢舉手,但是坐的很端正,這時就要引導他們,你坐的真端正,如果你能膽子大一些,勇敢的舉手發言,就更好啦!有些學生回答偏離了問題,我就說:你的想象力真豐富,試試看。經過老師提醒,能不能回答得更好些。

通過對這堂課的反思總結,我學到了許多教學中的知識,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總結經驗,爲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悅的課堂。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8

太陽對於學生並不陌生,可是不同顏色的四個太陽,卻是學生見所未見的。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喜愛之情,結合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掌握,適時引導學生藉助畫面,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課文內容,促進語言內化,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抓住文章內容充滿童趣、語言簡潔、優美的'特點,圍繞着“動腦筋,有創新”設計教學,積極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讀入手,感知理解課文內容,進而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善於表達的能力。

在課文學完,我設計讓學生畫畫,表達交流,把美術、音樂和語文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強化理解,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的良好結構。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9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優美的語言,富有詩意的課文,令人遐想聯翩。故事中,小燕子、麻雀、小黃鶯爭論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感受課文中蘊含着的道理和情感,憑藉課文展開想象,並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的奧祕。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線、論”等11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本文內容不難理解,關鍵是讓學生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學會想象,學會欣賞。所以我從以下幾步來設計教程:

1、對春雨本身的感悟

春雨的形象在第一自然段的過程中作簡單的理解。然後讓學生自己質疑、問難,說說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之後,我進一步把課內知識拓展:“同學們,讓我們也走進濛濛春雨中,加入小鳥們的爭論中吧!你認爲春雨是什麼顏色的?”話音剛落,教室裏馬上沸騰了起來,開始了七嘴八舌的討論。

2、瞭解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春雨讓大地變得五彩繽紛,我引導學生邊想象邊分角色朗讀文中小動物的對話,並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3、體會文中蘊含的情趣

在朗讀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小鳥們的天真、活潑、可愛,體會春雨的輕柔、歡快。但在教學中,這點學生領悟不到位,所以讀的'質量欠佳。

低年級的課題是“自主識字、快樂識字”,在本節課中,我安排學生提前預習了認讀的11個字,所以在課文分析完後我用了十幾分鐘的時間考察學生對這11個字的認讀情況,學生認識的還可以,90%以上的學生會讀、會組詞、會說字的意思,整體效果不錯。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0

《柳樹醒了》是一篇擬人化的優美小詩歌,它把小柳樹比作了一個貪睡的小孩子,通過春雷跟小柳樹說話,春雨給小柳樹洗澡,春風給小柳樹梳頭,來告訴學生春天的變化。對於一下年級的小孩子來說,這樣結構工整、讀起來又朗朗上口的小詩歌,他們最喜歡了。

在上課伊始,我用簡筆畫的方式在黑板上畫了一棵貪睡的小柳樹,並用感染的語言,富有情節的小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那棵貪睡又可愛的小柳樹呈現在這些孩子們的面前的時候,從孩子們的笑臉中可以看出在這棵小柳樹在他們的頭腦中已經活了。在接下來的教學環節中他們就有急着想去了解小柳樹的願望了。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問孩子們:“是哪些好朋友把小柳樹給叫醒的啊?”不用我說,他們都拿起書認真地讀了起來。這個問題我事情班級中成績最差的那個孩子來回答的,當他大聲的自信地將叫醒小柳樹的4個朋友一口氣說完的時候,教室裏想起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我想:可能是這個可愛的小柳樹,也將這個沉睡的孩子叫醒了吧。

在朗讀教學時,我請學生來當那棵貪睡的小柳樹,我來當春雷。在朗讀開始之前,我請學生想象了一下,小柳樹會怎麼樣的醒來,用動作來表示。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有的伸伸懶腰,有的打個哈欠,動作逼真極了,想象力在這裏得到了提升,他們真的把自己當做了小柳樹,所以在朗讀的時候,他們讀得特別用心,特別入情。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1

春芽小學的陳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咋一看年紀和自己差不多,但是一聽她的課,給我的感覺卻是有一種與她年齡不符合的沉穩,老道。下面談我對她的課的幾點看法:

一、巧妙利用合作平臺

課堂合作的主體是教師,學生與文本。怎麼樣使三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就需要一個良好的媒介:合作平臺。在《快樂的節日》的導入部分,教師利用了“小鳥””和“花兒”這兩個道具,讓學生與他們打招呼。再把本課要學的生字都寫在花朵上,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去認讀。。小鳥象徵着自由,花兒象徵着美麗,他們成爲了本堂課的合作平臺。因爲,孩子們的原生態的快樂就來自於自由與美麗。而這兩樣東西又都是代表了文本,所以當教師出示了這兩個道具是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住了,能幫助教師成功導入進文本。

二、教師角色的靈活安置

讓我一直苦惱的'是教師在課堂上如何與學生進行正面交流。我總覺得自己把握不好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語。搞不好就會說出一些“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話,所以到後來就有點不敢隨便開口了。但陳老師在這個方面似乎把握的很好,她十分靈活地在課堂上轉換自己的角色。比如在小朋友與小鳥和花兒打招呼的環節,一個小朋友說:“小鳥你好!”老師馬上角色轉換成小鳥回答說:“你好,小朋友”。

當另一個小朋友說“小鳥姐姐好!”時,她馬上回答說“小妹妹,你好”她與學生之間的一問一答的問候,一下子就拉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而當她讓學生自由初讀課文時,她的角色又轉換成了一位嚴厲的老師,她說:“聽清楚,我是有要求的:自己讀通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多讀幾遍。”這麼一字一頓的提出要求,學生的注意力又被集中到了一起,開始認真地按要求讀課文。從可愛的小鳥到親切的花兒姐姐再到嚴厲的老師,陳老師就是通過一次又一次巧妙的角色轉換達到她的教學目的的。看來教師角色的轉換對課堂的生成有很大的幫助。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2

《識字1》是一篇向小學生介紹我國傳統節日的詞串。全文字數不多,僅4行12個詞語,24個字,讀來琅琅上口、韻味十足,讀後覺得了解頗多,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覺得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非常有學習的必要。

爲什麼這樣說呢?回顧教學中的一些細節,也許可以找到答案。

在教學中當我問到:“孩子們,你們都知道一年中有哪些節日嗎?”孩子們爭相發言:情人節、聖誕節、萬聖節、兒童節、婦女節、國慶節、元旦節、春節。此外再也無人回答。看着他們安靜的小臉,我知道孩子們再也不知道其他的節日了,可是再看看孩子們回答出來的節日名稱,就覺得心有點隱隱作痛。

當我在學習這四個傳統節日的時候,又問了他們,這四個節日分別是哪一天?僅有個別孩子知道中秋節是8月15日,大多數的孩子竟然是一臉的茫然。

我知道這怪不得孩子,因爲我們國家只是最近幾年才把那些傳統節日列入國家法定假日,忙碌的人們纔有時間帶着孩子及全家去慶祝、去歡度。“亡羊補牢,猶未爲晚”孩子們是幸運的,今後他們一定會在度過這一個個傳統節日之後熟悉並牢記這些節日的。

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還隱約感覺到家庭傳統教育的缺失,現在的家庭,有幾位家長不知道這些節日的?爲什麼孩子不知道?原因應該就是家長只顧帶着孩子慶賀,滿足孩子的願望,卻不知道在慶祝的那一天告訴孩子這個節日的`相關知識。試想,如果每一年的傳統佳節都能夠告訴孩子一遍,孩子現在大多8歲,也應該在這些年中耳熟能詳了吧!今天回答不出這些節日的時間的尷尬應該不會出現。

這種現象還透露出孩子留心觀察生活能力的不足。其實,只要稍微留心一下,每年過這些節日的時候,家庭、學校、社會、媒體,都會有一些慶祝活動的,爲什麼他們只留心於這些慶祝活動,而不去關注活動是慶祝什麼的?

看來,教學並不是全部,在教給孩子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教給孩子一些觀察生活、瞭解生活的技能,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培養孩子情感的目的,纔能有效的實現三維目標的整合。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3

文中通過小朋友畫家鄉體現出小朋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小朋友畫的家鄉是美麗的,同學們在讀的時候能讀出來,但是還沒有完全投入,特別是在讀“那麼……那麼……”句子的時候,經過反覆朗讀之後纔有所體會。最後讓孩子們也畫自己的家鄉,可是實實在在帶着美好的熱愛家鄉的心情去畫的.寥寥無幾。難道我們的家鄉不美嗎?畫不好,怎麼會寫好呢?反思我們是否缺乏對孩子家鄉美的教育,在閒暇的時候,我們帶孩子走近大自然,讓孩子感受家鄉的美,有嗎?在十五年前,我曾經多次帶着孩子們走進自然,他們感受到了家鄉的美,也感受到了接觸大自然的快樂,而今天我們缺少的教育太多太多了,只是課堂上的感受而無生活實踐中的感受同樣是缺憾的教育。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4

《胖乎乎的小手》這一課,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爸爸媽媽和姥姥讚美蘭蘭的話後,老師總結:“蘭蘭會幫爸爸、媽媽、爺爺做很多事,所以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畫的小手。”這時,課堂上傳來吃吃的低笑聲。我才猛然醒悟,說漏嘴了!文中沒寫爺爺,說的是姥姥!怎麼辦?我索性將錯就錯,連忙擺擺手說:“別笑!別笑!蘭蘭跟你一樣也有爺爺啊!你能猜猜,她爲爺爺做過什麼事嗎?”這下,學生勁頭來了,有的說:“她爲爺爺買過啤酒。”有的說:“他爲爺爺拿眼鏡。”有的說:“他爲爺爺敲背。”……師說:“你們猜的都不錯。蘭蘭確實是個孝順的乖孫女!你們說的她都幹過。”老師緊接着問:“蘭蘭跟你們一樣讀一年級了,她爲同學,爲老師做過什麼呢?”同學們又踊躍發言。其中有個上課老走神的小男生高高舉起小手,說:“老師,我來!我來!”他笑着說:“我想,她會爲同學拾起掉在地上的鉛筆,因爲我就爲後面的'同學撿過。”聽到這話,我心裏一樂!小傢伙,居然能設身處地地替別人想。看來孩子們已深刻地領悟了課文,蘭蘭的形象已引起了他們的共鳴……不知不覺下課了,我正坐在講臺前與一個學生談話,這時,“蹬蹬蹬……”跑上來兩個女孩,來到我背後,“咚咚咚……”一聲不響地幫我敲起背來。我好激動,情“”自信衆信!緣來有你!不自禁地說:“舒服!”同時又生出無限的感慨。

教學反思:

課堂上一個不經意的小插曲,引起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功效。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教學應該是充滿親和力的過程,課堂是師生對話、共同成長的綠色生態課堂。要是我們的課堂禁錮學生的自由,當學生聽到老師說漏嘴,不敢笑出聲,也就不會有此精彩的片段。因此我們的課堂應該關照到學生真實的生命存在,關照到他們的心靈成長。

二、教學需要預設,但應更注重於課堂上的即時生成。如果當時教師說錯嘴後,只是承認錯誤說:“哦!對不起!老師說錯了,應該是姥姥。”然後繼續按照原來的預設教學。這樣做,也許你給孩子一個朋友式的印象,同時也會達到自己的教學目標,但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將錯就錯的教學更深入人心。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在於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

三、《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情趣,正是課堂上學生入情入境地讀,纔會有學生設身處地地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纔會有學生爭着上來給老師敲背,演繹出濃濃的師生情。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

1、啓發學生髮現:

“我的發現”這個名稱已經顯示出鼓勵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的意圖,要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現,並樂於跟同學交流自己的發現。我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先安排學困生給生字寶寶找房子,然後給全班同學自讀發現形聲字的特點,再設計一二個遊戲進行生生的互動、師生互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但在剛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發現還不夠充分,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很好地調動起來,課堂氣氛我還要想法去營造。

日積月累部分是鼓勵學生積累好詞,並複習鞏固部分生字。我創造多種形式,啓發學生對比發現,激勵學生主動積累詞句,如四人小組討論,同位互讀,老師引讀、範讀等形式,使學生興趣盎然,從而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實際操作中,學生回答不了問題時,我都急於自己補充,代替學生說,阻擋了學生的語言再組織思維,這方面我以後一定要注意。

2、關注學困生:

另外,我在教學過程中也很關注後困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周老師的.精細測評表,我鎖定了一些學困生,在教學過程中處處關注他們。課一開始,我就讓學困生幫生字寶寶找房子,部首歸類,這是個簡單的任務,學困生輕易地就完成,從而增強了他們對學習自信心,跟着下來的課,學困生也會比較有興趣去參與,在後來的教學環節設計我也沒忘了他們,繼而設計了同位互動,一起完成“你做我猜”環節,多音字也採取了四人小組討論共同完成,然後在檢查對正時,也讓他們在小組內互相幫助,其實就是優生幫助學困生的表現,最後,讀記詞語和讀記《浪花》也設計了同位互讀,同位討論等方式去關注他們。

但是,關注學困生還不夠,在輔導讀《浪花》短文時,一些學困生還在結結巴巴地讀,而且還有一些字沒讀準,我想我應該設計幾種合作讀的形式,讓他們在合作的環境下多讀多練,並給與適當的輔導。

在教學中還有其它的不足,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