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五年級試題 > 五年級語文聽力測試題

五年級語文聽力測試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一)聽短文,回答問題。

五年級語文聽力測試題

1、駝鳥一般重( ),是世界上( )。

2、駝鳥有兩條( ),一步能走( ),每小時能跑( )。

(二)聽短文,回答問題。

1、短文主要寫了什麼?

2、短文按照從頭到尾的順序,依次寫了“小花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短文裏聽到一對近義詞。( )——( )

(三)聽短文,回答問題。

1、________省西南部的________瀑布是我國最大的瀑布。

2、它寬________米,高________米,激起的水花高達________米。

(四)聽短文,回答問題。

1、列車停靠在校站的時間是________,你估計母親從家裏出發的時間最遲是________________。

2、喝了熱騰騰的湯後,女孩會對母親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表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

4、你能想起母親爲你做的最讓你感動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聽短文,完成下列問題。

1、短文講了村子裏有一家人不讓寶貝孩子________________怕他________________,村裏的孩子卻________________。

當洪水來時,村裏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而這個小孩卻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內容,聯繫上下文,補充“然而”後面的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聽短文,完成下列問題。

1、文中年輕人掙錢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感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聽短文,完成下列問題。

1、小男孩在一扇窗戶外看到________________另一扇窗戶外又看到________________。

2、老師想讓男孩打開另一扇窗戶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男孩是你的同學,你想鼓勵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聽短文,完成下列問題。

1、“煮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提到唐代大詩人杜甫,文中寫了他關於讀書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

你還知道其他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聽完短文後,你認爲學語文時,應該怎麼“煮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聽短文,完成下列問題。

1、自古以來,詩文常以________爲春的一種主要題材。“萬樹垂楊”寫________________,

“陌頭楊柳”寫________________,或竟稱春天爲“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認爲楊柳有特殊的姿態,這種姿態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最後一句“最能象徵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柳”指________________。

(十)聽短文,完成下列問題。

1、短文講了威仁爵士前半生從事________________,後半生從事________________,都取得了成就。

2、別人稱譽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在故事中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聽力材料

(一)

駝鳥是沙漠中的“駿馬”,它的身材高大。比一個大人還要高一頭。它一般都有二百多斤重,是世界上最大的鳥。

鴕鳥有翅膀,但是不會飛。不過,它那兩條粗壯有力的腿,卻是其它鳥類比不上的。它的長腿跨一步就有二到三米遠。在望不到邊的沙漠裏它能飛快地跑來跑去,每小時可以跑六七十公里,比火車還快。順風的時候,鴕鳥把翅膀高高舉起,活像揚起風帆的小船,跑起來就更快了。

(二)《小花鹿》

“小花鹿”可討人喜歡。圓圓的腦袋上,一對粉紅色的小耳朵向上豎着,彷彿在傾聽周圍的動靜,臉上嵌着兩隻明亮的眼睛。一張小嘴微微撅着,好像是在跟我說話。“小花鹿”的身體是橘黃色的,上面有一個個大紅色的梅花。他那條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翹着,顯出一幅很調皮的樣子。我在它的脖子上繫了一條綠色的絲帶,打了個蝴蝶結。這一下,它變得更加神氣,更加漂亮了。

(三)《我國最大的瀑布》

我國最大的瀑布是黃果樹瀑布,它在我國西南部貴州高原的白水河上。

黃果樹瀑布寬二十多米,水勢洶涌澎湃,瀑布從六七十米高的陡崖上直瀉下來,水花激濺,就像萬馬奔騰;寬闊巨大水簾,拍石擊水,發出轟轟巨響,好似雷劈山崩,叫人驚心動魄。

瀑布從高處瀉落,成年累月,衝擊成一個深潭,潭水碧綠,傳說曾經有犀牛從潭中登岸,因而起名叫“犀牛潭”。瀑布直瀉潭中,激起的水珠高達一百多米,彷彿雲霧籠罩,在陽光照射下,雲霧中便出現了美麗的`彩虹,與白茫茫的瀑布交相輝映,景色無比壯麗。

(四)

幾年前,一位剛畢業的女孩打電話給父母,說她要去一家外企應聘,無意中提起中途會經過父母所在城市的一個小站。那個小站在鄰縣,距離他父母所在的城市有兩個小時車程。

列車停靠在那個小站時是六點十分,停靠時間約十分鐘,車剛停穩,女孩倚在窗口,隱約聽見有人呼喚她的名字,她探身窗外——在濛濛曙色中是母親的身影。

母親急急忙忙把用毛巾包着的一個瓷缸遞給她,揭開蓋子,是熱氣騰騰的肉湯。短暫的十幾分鍾,母親幾乎不容她說什麼,只是滿足的幸福的催她一口一口的喝湯。

天涼,湯冷得快。列車開動時,女孩的母親我這一個空瓷缸站在月臺上向女孩揮手。(節選自《時文精選》葦文)

(五)

村口就是大河,水給村裏的孩子帶來歡樂,但有時也帶來悲傷——難免有孩子被大河吞噬了生命。村口一家有一個兒子。長到五六歲,父母就這麼一個寶貝疙瘩,怕孩子萬一被水沖走,此恨何時了。兒子聽着別的孩子呼朋引伴去戲水有時也情不自禁地移動腳步,然而……兒子10歲那年,滔滔的洪水漫過了村子,別的孩子像一條條魚兒遊離了險境。他們的孩子卻被洪水吞沒。悲傷的父母只知道溺愛孩子,但他們最終沒有明白:對於河邊的孩子,愛他們就該讓他們學會游泳。(改編自《智慧背囊》)

(六)

在巴黎市中心的一個地鐵站中,我看到一個年輕人,舉着一個沒有底的畫框,讓他那張乾枯的臉處在畫框中央,他把這叫做“自畫像”。他不會唱歌,不會彈吉他,不會吹薩克斯,不會跳舞,不會玩雜耍,不會施催眠術,但是他不肯白白伸手要錢,於是他發揮想象力,期待着有人觀賞,有人被打動,朝他那木碗中投下一兩枚硬幣。你也許覺得他很可笑,但是他那份總得做點兒什麼才能對得起那一兩枚硬幣的心思,卻不能不感動你。(節選自《巴黎的地鐵》)

(七)

一個美國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隻大鼻子,因爲這隻大鼻子,他在學校幾乎成了每個學生嘲笑的對象。他因此而成天悶悶不樂,他不愛和同學打交道,不願意參加半晌的集體活動,只是常常趴在教師的最後一扇窗戶看風景。

他的老師瑪利亞發現了小男孩的憂鬱。一次課後,她走到小男孩身邊問:“你在看什麼呢?”

“我看見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條可愛的小狗。”小男孩悲傷不已。

“那我們到前面的一扇窗戶邊看看吧!”瑪利亞牽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戶邊,“孩子,你看到了什麼?”窗外是一片玫瑰花,開得芬芳而燦爛,小男孩的悲傷頓時一掃而光。

“孩子,你開錯了窗戶了。”瑪利亞撫摸着小男孩的頭說,“你知道麼?在老師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愛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爲你沒有換一扇窗戶,把你鼻子最可愛的一面展示給大家看啊。”(節選自《另一扇窗子》)

(八)

爺爺的書房裏掛着一張條幅,上面寫着“煮書”兩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書只能讀,怎麼可以煮呢?我指着條幅問爺爺:“書怎麼可以煮呢?書放在鍋裏煮,不是要煮壞了嗎?”爺爺笑着說:“書是精神食糧嘛,既然是食糧,怎麼就不能煮呢?煮熟了,吃下去纔好消化吸收啊。”爺爺看我疑惑不解的樣子,便接着說:“你知道唐代大詩人杜琢甫吧,他小時候讀書,就能反覆誦讀品味,非把書讀熟讀透不可。其實,這就是“煮書”。這樣,他做起詩來就感到得心應手了。所以他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學習語文,對那些好的文章也應該這麼“煮”。否則就很難把語文學好。”

(九)

自古以來,詩文常以楊柳爲春的一種主要題材。寫春景曰“萬樹垂楊”,寫春色曰“陌頭楊柳”,或竟稱春天爲“柳條春”。我以爲這並非僅爲楊柳當春抽條的緣故,實因其樹有一種特殊的姿態與和平美麗的春光十分調和的緣故。這種姿態的特點便是“下垂”。不然,當春發芽的樹木不知凡幾,何以專讓柳條做春的主人呢?別的樹木都憑仗了東君的勢力而拼命向上,其貪婪之相不合春的精神。最能象徵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柳。(節選自《楊柳》豐子愷)

(十)

生活在17世紀的英國人威仁爵士,他原來是格里漢學院與牛津大學的天文學教授。但他在48歲那年,突然異想天開,他要改變自己的職業。開始過另一種陌生的生活。從事一個新的創造性事業。於是他把自己的後半輩子,獻給了城市建設。他在後半生的四十年中,一共建造了53 座教堂與座堂,單單倫敦的保羅座堂就使他名垂千古。稱譽他的人都說,威仁爵士活了兩次。(選自《一個人可以活兩次》曹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