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七年級試題 > 2016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2016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一、 語言積累及運用(20分)

2016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1、下列詞語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2分)

A、醞釀? liáng? 黃暈?yùn ? 髮髻?jì? 梔子? zhī?

B、唱和?hé ? 肥碩?shuò ? 鯿魚?biān) 烏桕(jiù)

C、寥闊(liáo) 枯涸(gù) 清洌(liè) 夢寐(mèi)

D、澹澹(dàn) 聳峙(sǒng) 棲息(qī) 禪心(chán)

2、下列關於作家作品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作品風格豪邁悲壯,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

B、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詩人,留有《白氏長慶集》

C、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詩風婉約,如代表作《觀滄海》。

D、朱自清字佩弦,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民主戰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3、下面沒有使用對偶的一句是( )(2分)

A.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B.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C.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D.鄉音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我們說話應根據不同的場合選擇相應的用語,下列說法不妥的一項是( )(2分)

A.請別人爲自己修改文章時應說“斧正”。 B.稱別人的父親叫“令尊”。

C.自己對別人說話叫“對牛彈琴”。 D.請別人幫忙應先說“打擾”。

5、詩詞默寫:(8分)

(1)《次北固山下》詩中有一個對偶句,蘊含新事物孕育於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這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的《觀滄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裏。

(3)生活中表示既善於從正面學習,也善於從反面借鑑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 , 。

(4)“鄉土情結”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現象,請寫出體現遊子思戀故土、思念家鄉的一個古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例句,另外再寫一個句子。(4分)

例句: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仿句:理想是 。沒有理想,就沒有 ;而沒有 ,就沒有 。

二、閱讀理解(50分)

(一)(12分)

①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②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裏帶着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是:雜樣的,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③“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裏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着。

④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着的人,地裏還有工作的農民,披着蓑戴着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裏靜默着。

7、文中“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的“鑽”能否改爲“伸”?爲什麼?(3分)

8、第三段中能跟“輕風流水”應和的是( )(2分)

A、鳥兒 B、鳥兒的曲子 C、鳥兒高興起來 D、賣弄喉嚨

9、“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春雨的哪些特點?(3分)

10、第三段文字調動了多方面的感覺寫出對春風的豐富的感受,請從文中找出相對應的句子。(4分)

(1)視覺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聽覺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嗅覺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觸覺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兩則短文,回答11-17題(21分)

[甲]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着;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着看着,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乙]濟南的秋天是詩境。……

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那麼,請看濟南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的不同了。以顏色說吧,山腰的松樹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腳是鑲着各色條子的,一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山頂上的色兒也隨着太陽的轉移而不同。山頂的顏色不同還不重要,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動,特別是秋天,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一會兒,忽然又溫暖一會兒,這個( )並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顏色覺得出這個( ),而立刻隨着( )。忽然黃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和着彩色,輕輕的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有這樣的山,再配上那藍的天,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有完全綠了;晴暖得像要發燥了,可是有點涼風,正像詩一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的秋。況且因爲顏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顯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線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瞭,更瘦硬了。

11、甲文選自《 》,作者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 。(2分)

12、從下面一組詞語中選擇最恰當的,將字母填在乙文的括號內。(3分)

A、變換 B、變動 C、流動 D、變幻 E、變化

13、甲乙文寫山,都主要寫了山的顏色,但甲文突出了雪後山的 的特點,而乙文則突出了秋色中山的 的特點。(2分)

14、甲文按 順序寫山色,從“ ”到“ ”,展現出各個細部雪的光、色、態,突出了雪後山的“妙”之所在。(3分)

15、乙文寫山色,先寫山腰的松樹和樹旁黃草的顏色,再寫 的黃、灰、綠、藕荷色和山頂的顏色,然後重點寫 的顏色,並突出其 的特點。(3分)

16、請簡要分析下列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4分)

(1)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2)忽然黃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和着彩色,輕輕的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

17、其實寫顏色的美態是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的鐘愛。在我國燦爛的詩詞文化中,也留下了許多名篇名句。請你選擇你印象最深的兩句寫在下面,並註明詩詞篇名:(4分)

, 。

選自《 》

(三) 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8---24題。(17分)

春滿燕園

季羨林

燕園花事漸衰。桃花、杏花早已開謝。一度繁花滿枝的榆葉梅現在已經長出了綠油油的葉子。連幾天前還開得像一團錦繡一樣的西府海棠也已落英繽紛,殘紅滿地了。丁香雖然還在盛開,燦爛滿園,香飄十里,但已顯出疲憊的樣子。北京的春天本來就是短的,“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看來春天就要歸去了。

但是人們心頭的春天卻方在繁榮滋長。這個春天,同在大自然裏一樣,也是萬紫千紅、風光旖旎的。但它卻比大自然裏的春天更美、更可愛、更真實、更持久。鄭板橋有兩句詩:“閉門只是栽蘭竹,留得春光過四時。”我們不栽蘭,不種竹;我們就把春天栽種在心中,它不但能過今年的四時,而且能過明年、後來不知道多少年的四時,它要常駐在我們心中,成爲永恆的春天了。

昨天晚上,我走過校園,四周一片寂靜,只有遠處的蛙鳴劃破深夜的沉寂。黑暗彷彿凝結了起來,能摸得着,捉得住。我走着走着,驀地看到遠處有了燈光,是從一些宿舍的窗子裏流出來的。我心裏一愣,我的眼睛彷彿有了佛經上叫做天眼的那種神力,透過牆壁,就看了進去。我看到一位年老的教師在那裏伏案苦讀。他彷彿正在寫文章,想把幾十年的研究心得寫了下來,豐富我們文化知識的寶庫。他又彷彿是在備課,想把第二天要講的東西整理得更深刻、更生動,讓青年學生獲得更多的滋養。他也可能是在看青年教師的論文,想給他們提些意見,共同切磋琢磨。他時而低頭沉思,時而擡頭微笑。對他說來,這時候,除了他自己和眼前的工作以外,宇宙萬物都似乎不再存在。他完完全全陶醉於自己的工作中了。

今天早晨,我又走過校園。這時候,晨光初露,曉風未起。濃綠的松柏,淡綠的楊柳,林葉的楊樹,小葉的槐樹,成行並列,相映成趣。未名湖綠水滿盈,不見一條皺紋,宛如一面明鏡。還見不到多少人走路,但從綠草湖畔,丁香叢中,楊柳樹下,土山高尖卻傳來一陣陣朗誦外語的聲音。傾耳細聽,俄語、英語、梵語、阿拉伯語等等,依然可辨。在很多地方,我只是聞聲而不見人。但是僅僅從聲音裏也可以聽出那種如飢似渴迫切吸收知識學習技巧的熾熱心情。這一羣男女大孩子彷彿想到知識像清晨的空氣和芬芳的花香那樣一口氣吸了下去。我走進圖書館,又看到一羣男女青年擠坐在裏面,低頭做數學或物理化學的習題。也都是全神貫注的,鴉雀無聲。

我很自然地把昨天夜裏的情景同眼前的情景聯繫了起來。年老的一代是那樣,年輕的一代又是這樣。還能有比這更動人的情景嗎?我心裏煥然充滿了說不出的喜悅。我彷彿看到春天又回到園中:繁花滿枝,一片錦繡。不但已以開過的桃樹和杏樹又開出了粉紅色的工作周,連根本不開花的榆樹和楊柳也滿樹紅花。未名湖中長出了年輪般的蓮花。正在開花的藤蘿顏色更顯得格外鮮豔。丁香也是精神抖擻,一點也不顯得疲憊。總之是萬紫千紅,春色滿園。

這難道僅僅是我一個人的幻象嗎?不是的。這是我心中那個春天的反映。我相信,住在這個園子裏的絕大多數的教師和同學心中都有這樣一個春天,眼前也都看到這樣一個春天。這個春天是不怕時間的。即使到了金風送爽,霜林染醉的時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瓊瑤的時候,它也會永留心中,永留園內,它是一個永恆的春天。

18、文章首段寫燕園花事漸衰的景象,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一些描寫春天的古詩文,請寫出一句。(2分)

19、作者寫燕園的“春”景包含哪幾個鏡頭?(3分)

20、描繪事物時可以充分調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器官,請從本文找出相關的句子:(3分)

視覺:

嗅覺:

聽覺:

21、文中寫道“年老的一代是那樣,年輕的一代又是這樣”,請說出“那樣”和“這樣”所指代的內容:(2分)

那樣:

這樣:

22、作者觸景生情,生活中的一個小水滴都會蕩起感情的漣漪,看到下列情景,將激起你怎樣的情感?(2分)

⑴流逝的河水:

⑵凋零的樹葉:

23、第五段加線句子中的“春天”如何理解?(2分)

24、本文與朱自清的《春》同是寫春景,你更喜歡哪一篇?說說理由。(3分)

三、作文(50分)

25、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們流連忘返;文學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們心馳神往。家鄉的風土人情,豐富的人文內涵值得感悟;課餘的琴棋書畫,無窮的生活樂趣值得回味。探究,給我們帶來發現的驚喜;合作,使我們得到收穫的愉悅……花季如詩,生活如畫.詩情畫意,令人陶醉。

請以“ 讓我陶醉”爲題,寫一篇文章,不少於600字。

參考答案:

一、積累運用

1、D 2、C 3、D 4、C

5、(略) 6、(略)

二、閱讀

(一)7、不能。因爲“鑽”寫出草破土的艱難,表現出了草頑強的生命力,而”伸“則不能表現。

8、B 9、細密、輕盈、

10、(1)視覺方面: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或者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着。)

(2)聽覺方面: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或者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着

(3)嗅覺方面: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

(4)觸覺方面:“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

(二) 11、《濟南的冬天》,老舍(舒慶春)

12、變動 變化 變換

13、秀美; 靈動(多彩、淡美)

14、空間; 山上(山尖); 山坡(山腰)

15、 山腳; 山腰;多變

16、 ⑴以動寫靜,運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夕陽照耀下雪後小山的色彩美。⑵連用兩個比喻,形象地寫出山腰中色彩的變換,如夢如幻。

17、語句不限,要求準確。

(三)18、可寫《錢塘湖春行》中的詩句。19、三幅畫面:老教師深夜苦讀、青年學生晨讀、圖書館中做習題。 20略 21、那樣:深夜苦讀;這樣:晨讀、在圖書館中學習。

22、聯想合理即可23 在這裏是指校園中師生刻苦鑽研的場面。(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