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望天門山的古詩閱讀

望天門山的古詩閱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望天門山》是李白的經典作品,下面就是小編爲您收集整理的望天門山的古詩閱讀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望天門山的古詩閱讀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古詩賞析

天門山,就是安徽當塗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象一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歷來的許多注本由於沒有弄清“望”的立腳點,所以往往把詩意理解錯了。

天門山夾江對峙,所以寫天門山離不開長江。詩的前幅即從“江”與“山”的關係着筆。第一段“天門中斷楚江開”,着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長江流經舊楚地的一段)衝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着洶涌的江流。由於楚江怒濤的衝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爲東西兩山。這和詩人在《西嶽雲臺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爲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後者顯而已。在詩人筆下,楚江彷彿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爲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第二段“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着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段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麼這一段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迴”,解者以爲指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天門奇險的氣勢。試比較《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盤渦轂轉”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里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峯阻遏時出現的情景。絕段尚簡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樣寫得淋漓盡致。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段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並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讚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爲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着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

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它似乎包含着這樣的潛臺詞:雄偉險要的天門山呵,我這乘一片孤帆的遠方來客,今天終於看見了你。

由於末段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題,詩題應該叫“舟行望天門山”。

閱讀題

11.詩人用____ 、____ 兩字寫出了江水的浩大聲勢,用 ____、____兩字寫出了江流回旋激盪之態。(2分)

12.請藉助詩中表示色彩的詞語加以想象,用簡明的語言描繪出詩中的圖景。(2分)

參考答案:

11.考查意圖:考察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析:本題難易適中。課標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解答此類題,最主要的是要能把握詩段含義。

答案: 斷,開;流,回。

12.考查意圖: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詩詞中經過錘鍊的字的妙處。

解析:本題難易適中。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須放在段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及表現手法等來分析。

答案: 須扣住“青”、“綠”、“日”、“帆”四字,描繪出佳木蔥蘢,澄江如練,紅日、白帆相映成輝的圖景。(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