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六年級課件 > 小學六年級月光曲課件大綱

小學六年級月光曲課件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1801年貝多芬在經歷情感波折後創作出來的鋼琴奏鳴曲,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聽後將此曲第一樂章比作“猶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閃爍的湖面上搖盪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曲名。

小學六年級月光曲課件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八個生字,正確地讀寫和初步理解“譜寫、幽靜、蠟燭、失明、純熟、陌生、清幽、琴鍵、陶醉、飛奔、記錄、萊茵河、霎時間、微波粼粼”等詞語;

2.讀懂課文,理清課文層次。有感情地朗讀文章中的關鍵語段,瞭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

3.從貝多芬的言行中體會他豐富的心理和情感,初步感受音樂家對窮人的同情和對音樂的熱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領會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心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學生興趣——出示學習目標

同學們,這一課我們要學習一個傳說,那就是《月光曲》(板書課題)。這篇課文不但文字美,而且主人公的心靈更美。老師相信大家,在這美的感召下,同學們通過用心讀書,加上和同桌認真交流,肯定會完成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大家有信心沒有?

1.出示1“學習目標”,指名讀

1.我要學會8個生字,掌握相關的重點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文章中的關鍵語段,學習貝多芬爲兄妹倆彈琴的經過;

3.體會貝多芬豐富的心理和情感,初步感受他對窮人的同情和對音樂的熱愛。

2.出示2“自學提示”

(1)用你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圈出生字並讀準字音;畫出重點詞語,與同桌交流理解意思;

(2)再讀課文,思考《月光曲》是一首什麼樣的曲子,是誰譜寫的?《月光曲》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先學(一)——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視

  三、後教(一)——評價與指導

  (一)交流自學情況

1.出示課件3——“重點詞語”,檢查生字、重點詞語

指名讀,重點詞義交流

重點釋“譜寫”:“歌譜”同學們是知道的,根據歌詞寫譜,叫“譜寫”。如果沒有歌詞,單純作曲子,也叫“譜寫”,簡單的說法叫“譜曲子”。曲子寫好了,就叫什麼?(“譜成”)。引深,寫曲子叫“譜寫”,寫出非常壯麗的詩,也可以說“譜寫了一首壯麗的詩篇”“譜寫了一首扣人心絃的詩篇。”

2.檢查自學課文情況

(1)《月光曲》是一首什麼樣的曲子,是誰寫的?(提示,讀第一自然段)。

(旨在理解第一自然段:《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即《月光奏鳴曲》,或叫《月光》,傳說是貝多芬譜寫的。)

(2)現在先讓我們瞭解一下貝多芬,請同學們交流一下課前蒐集的有關貝多芬的資料,好嗎?

先交流資料,再出示4“貝多芬的生平資料”,指名讀後,“請同學們不僅要了解這位世界級的音樂大師的生平,我們更要走進他的美麗的心靈。”

(3)這一段中出現了一個詞“傳說”,什麼叫“傳說”?(是在民間流傳的故事)。

可能有的同學在心裏會產生疑問,“原來只是一個傳說啊!”那到底是不是他寫的呢?其實我們從貝多芬平時表現出的對貧苦人民非常的同情,特別是他的名言(出示5“名言”):“我的音樂只應當爲窮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麼幸福!”足以可見一斑了。有了上面的交流,想必大家一定會說出——

(4)《月光曲》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待交流後,出示6“文意”)

(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而爲他們彈琴,有感於盲姑娘對音樂的癡迷而即興創作出《月光曲》的傳奇故事。)

從同學們總結出的課文的主要內容來看,第一段屬於總起(也就是總的介紹),作用是——?爲了引出下文——《月光曲》的'傳說。那麼第二段(從第二自然段起至尾),主要寫幾件事?提示文意中的兩處藍色加粗的字。第一件事:“爲他們彈琴”;第二件事:“即興創作《月光曲》”(快速找出相關的段落)。

這樣同學們就非常明晰了課文的層次。再指名講一講。

小結:分兩段:第一段(首段),總的介紹;第二段,寫《月光曲》的傳說,又先後寫了兩件事。

同學們,還有需要交流的地方嗎?那麼,這節課我們就重點學習課文的第二段中的第一件事。

  四、學習貝多芬爲兄妹倆彈琴的經過;

1. 出示7“自學提示”:

認真讀第一件事的內容,(1)與同桌交流貝多芬爲兄妹倆彈琴的簡要經過;(2)思考:貝多芬在彈曲子前,分別聽到什麼?看到什麼?想到什麼?說了什麼?(3)從貝多芬的言行中,你體會出什麼?

2.先學(二)——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視

3.後教(二)——評價與指導

4.交流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簡要的經過,並從貝多芬的言行中,你體會出什麼?

先簡單地交流,引導:

指名讀描寫第一件事的第一節後,問:“你讀出了什麼?”

理解“幽靜”

——一個秋天的夜晚,月亮分外清朗,月光下,萊茵河水靜靜地流淌着,貝多芬在一條幽靜(板書)的小路上散步。這兒離熱鬧的地方比較遠,又給人的感覺是既——(美麗),又——(靜寂)這樣的環境就叫“幽靜”。我們就可以說“這兒多麼幽靜啊!”這小路就可以說“幽靜的小路”。

5.引導“貝多芬爲什麼給窮兄妹彈曲子?”

(1)追問“貝多芬聽到了什麼?”——是什麼樣的琴聲?(好奇——“走近”板書)

理解“斷斷續續”。

從那所茅屋裏傳來“斷斷續續”的琴聲。“斷斷續續”(板書)是什麼意思?能體會出來什麼嗎?(時斷時續,琴聲不連貫。彈奏者彈得不熟練)。

(2)引導:你們想,當貝多芬聽到這斷斷續續的琴聲,而且在這“僻靜”的小鎮上,有人在彈他的曲子,他會怎麼想?誰能猜想到。(喜歡自己的樂曲,而且生活一定不富裕。)。

(3)引導:貝多芬正是這樣想的。所以他走近茅屋,又聽到什麼?(他聽到了一個姑娘和哥哥的對話。聽到哥哥說音樂入場券太貴,家裏太窮。板書“聽——太貴 太窮”)。

試着男女生分角色讀。

(4)讀後指導:

姑娘說了幾次話,第一次(出示8)指讀,體會出什麼?(渴望能聽到貝多芬的彈琴),誰能把這“渴望”的心情讀出來。第二次說話(出示9)是真的“隨便說說”(板書)嗎?(不,而是夢寐以求的願望。)爲什麼這樣說?(對哥哥的體諒和理解,她理解此時哥哥的不安和痛楚的心情,對剛纔自己說的那句話感到不安和後悔)。能把妹妹不安和後悔的心情讀出來嗎?那麼,這是一對怎樣的窮兄妹?(相依爲命,互相體諒)。

——同座對讀。

——指名分角色再讀。

——聽到這裏,貝多芬徹底明白了這真是一對什麼兄妹?“窮兄妹” 可能會怎麼想?(應該爲窮苦人造福,至少要滿足他們的要求,給他們帶來快樂,於是就毫不猶豫地給她彈琴)。怎麼做的?

——推開門“走進”(板書)去。又是怎麼說的?(板書“說——彈曲 再彈”)這也就充分說明他“同情窮苦人民”(板書)。

8.貝多芬進了屋,看到的是什麼情景,使他同情、感動?把這些詞語畫下來,再練習讀讀。(一支、微弱、正在、舊、失明)

小結:學到這裏,我們知道了吧,爲什麼那琴聲是斷斷續續,原來彈琴的是個盲姑娘。

——同桌分角色讀貝多芬和兄妹的對話。這次老師不指導,你們能不能讀好。

9.指名分角色讀描寫第一件事的4、5兩節的對話。

讀後指導:

指點(結合示範):注意姑娘已經聽得入了神,她是那樣激動地說(出示句子10)。

應該怎麼讀呢?要讀好,首先要理解。

釋“純熟”(板書):技術高超而又熟練。

10.重點指導“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這兩個“您”讀起來語氣一樣嗎?爲什麼?

——技術這麼熟練,感情表現得這麼深,盲姑娘會想,這彈琴的人會是誰呢?第一個是表示猜想,語調稍延長一些。而後來她作出了判斷,既然能彈得這麼好,就只有貝多芬了,因此第二次“您”就很肯定。教師示範,指名讀。

  五、當堂訓練

1.讀自己喜歡的語段(三個人物的話語)。

2.抄寫詞語

  〖板書〗

月光曲是曲子。

/太貴 譜寫 幽靜 純熟

聽\太窮 譜

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