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二年級課件 >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釐米和米的認識》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釐米和米的認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體會測量長度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以下是小編爲您蒐集整理提供到的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釐米和米的認識》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釐米和米的認識》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釐米和米的認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9~6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線段。

2、通過觀察、測量活動,使學生體會建立統一的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3、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

4、會用計量工具測量較小物體的長度,同時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5、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操作,建立1米的實際長度概念,知道米與釐米之間的進率。

6、掌握用米作單位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能正確測量生活中較長物體的長度。

7、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體會測量長度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具準備:

米尺、直尺、吸管、捲尺、繩子、學生尺。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引發探究需要

1、同學們觀察過嗎?在桌上的線是彎曲的,不過,把線拉緊,它就直了。那麼,你知道兩手指間的一段可以看成什麼嗎?(線段)還有什麼也都可以看成是線段呢?(直尺、課本的每條邊等)

2、你知道在兩點之間如何畫一條線段嗎?在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能畫幾條呢?

3、設疑激趣談話:小朋友們,量一量你們的課桌有多長。請2~3個小朋友說出自己選用的工具,有的用拃長量、有的用鉛筆盒量、有的用數學書量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組裏試着量一量,提醒小朋友互相幫忙,注意記錄結果。(爲什麼大家說的測量結果的數量不相同呢?)

4、導入課題。

通過小組討論認爲只有工具一樣,測量的結果才一樣。我們通常用尺子來量物體的長度。談話:除了要有統一的測量工具,還要有統一的計量單位,計量單位不一樣,很多東西不能得到統一的結果。因此,我們的古人在很早就統一了計量單位。

二、合作探究,認識釐米

探究一:認識直尺。學生拿出直尺,看一看,摸一摸,交流發現的結果。表示釐米的字母是“cm”,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長度單位。直尺上有長度單位,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直尺來量。量較短的物體,可以用釐米作單位。1cm到底有多長?請小朋友們看看自己尺子上的1釐米有多長。

同學們在自己用的直尺上分別指出2cm,5cm和8cm的長度。用手指比劃一下1cm大約有多長。

你是怎樣看的?引導學生彙報:從0到1是1cm長,從2到3也是1cm長

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每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cm。(如果學生問到1小格,教師指出:每一小格的長度也可以用一種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咱們以後再學習)

議一議: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cm?

學生找身邊長度大約是1cm的物體。小組交流後全班彙報:食指的寬大約是是1cm。田字格一條邊的長大約是1cm。訂書釘的寬大約是1cm(全體學生比一比自己哪個手指的寬最接近1cm,之後彙報,投影反饋)。請孩子們再用兩根手指比畫一下,1cm大約有多長呢?(學生比畫出1cm的長度)

探究二:量一量蠟筆的長度。剛纔我們認識了1釐米有多長,那2釐米、3釐米、幾釐米又是多長呢?裏面分別有幾個1釐米?學生在尺子上找一找。請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畫一下2cm大約有多長。

小組活動: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是6cm長?從哪兒到哪兒是8cm長?從哪兒到哪兒是5cm長?

思考:通過在尺子上找這幾個不同的長度,你有什麼發現?

小結:從0刻度到刻度幾就是幾釐米;用後面大的刻度數減去前面小的刻度數,得幾就是幾釐米。

下面回到剛纔測量蠟筆的長度。先把蠟筆的一端對準0刻度,看看另一端所對的刻度是幾,從而測量出蠟筆的長度。

三、認識米

(一)問題引入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釐米”,還會測量物體的長度。你能量出我們的黑板的長度來嗎?教師:哪兩位同學願意來量一量?(請兩位同學用學生尺量黑板長度。)經過剛纔的測量,有什麼感覺?

教師: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可以用長一些的尺子來量,用大一點的單位來量

學生讀後,教師拿出米尺,給同學們介紹1米的長度,認識米尺。

(板書課題:用米(m)作單位量長度)

(二)探索新知

1、認識米尺,建立1米的概念。

教師:每組有1把米尺,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米尺,看一看,比一比,你有哪些發現?學生分小組活動,教師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發現在小組內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請小組內同學每人都把手臂伸平,用米尺量一量,感受1米有多長。)

教師:同學們通過剛纔的活動,都初步感受到1米的實際長度。請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1米大約有5支鉛筆長;1米到我的胸口;課桌大約長1米)

教師:同學們都知道了1米有多長(舉起米尺),那麼,量哪些物體的長度可以用“米”作單位呢?

量黑板的長、教室的長、人的身高、樹木的高、樓房的高都可以用米作單位。

教師:對,量這些比較長(高)的物體或距離,我們通常用米作單位。

2、教學例。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用釐米作單位量長度,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用米尺去測量出黑板的長和寬,並且把測得的結果記錄在書上的表格裏,待會兒我們再交流。

學生測量,記錄。

教師:請各小組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測量的,測得的結果是多少。

各小組交流測得的黑板的長和寬的米數及測量的方法

(1)米尺的0刻度與黑板的一端對齊。

(2)用米尺緊靠黑板邊,量一次作上一個記號,下一次從這個記號量起。

(3)測完後把每次測的米數加起來就分別得到黑板的`長和寬。

黑板的長約4米,寬約1米。

3、試一試。

教師:我們的教室有多長、多寬呢?學生隨意猜。

教師:要想準確地知道它有多長、多寬,該怎麼辦?用尺子量一量。

教師:請小組選擇測量工具,並在小組內思考,在測量時,要注意些什麼?

(1)捲尺量。測量時一定要把卷尺拉直,才能量得比較準確。

(2)米尺量,測量時要在每次測量完處作好記號。還要注意每次都要對齊0刻度。

(3)繩子量,測量時要將繩子拉直。

教師:大家考慮得很周到。請各小組的同學作好分工,然後進行測量。

學生分組進行實際測量,再交流測量結果。

教師:雖然大家用的工具和測量的方法不同,但都發現教室的長大約是()米,寬大約是()米。

四、鞏固練習,實踐運用

1、判斷下面說法是否正確。

(1)數學書的長大約爲20cm。

(2)家裏門的高度大約爲2cm。

(3)爸爸的身高是170cm。

(4)黑板寬約3cm。

2、介紹數學文化。

教師:同學們,在很久很久以前,沒有尺子的時候,人們是用什麼進行測量的呢?你們想知道嗎?

3、教學第65頁想想做做第4題。

教師:下面我們仍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測量,請大家用米尺或捲尺互相量一量身高。

教師:大家先想一想,可以怎樣測量身高?測量時要注意些什麼?

(1)請被測量的同學站直,用捲尺從他的腳後跟到頭頂進行測量。

(2)請被測量的同學靠牆站直,用一本書平壓頭頂觸到牆作好記號,再用米尺測量牆的這個高度就是同學的身高。

(3)測量時被測量的同學要站直,捲尺要拉直,要從尺子的零刻度算起。學生分組進行測量,教師參與。

教師:通過剛纔的測量,你們發現了什麼?

回答:你的身高比1米還多多少釐米?量出一庹大約長1米幾釐米?

4、教學課堂活動。

量一量一本書有多長,估一估幾本書的長時1米。

五、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問題?回家後,量一量你喜歡的物體的長度。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是以釐米或米作單位的?

六、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又學習了什麼?你有哪些新的收穫?還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