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名人的故事通用15篇

名人的故事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名人的故事1

李國安是給水團團長他住在嘴邊的兩句話是“一個共產黨員要上木愧黨,下不愧民,“一個幹部要上不愧部隊,下不愧士兵”他爲部隊打井爲老百姓打井,將800裏邊防變成了有水的鋼鐵長城,爲內蒙古的改革開放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甘將生命化清泉,多少年來顧不上家顧不上老母、顧不上妻兒.但他是一個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李國安說:“我深深懂得沒有國就沒有家”儘管付出很多但他“無怨人悔”。

名人的故事通用15篇

留取丹心照汗青 德佑元年,蒙古鐵騎如摧枯拉朽直逼臨安。時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起兵勤王,並將全部家產拿出來充作軍費。其友人勸他說:“你以這萬餘烏合之衆,去抵擋元朝三路大軍,何異於驅羣羊而搏猛虎。”文天祥說:“我最恨的.就是國家一旦有急難,徵召天下之兵,而無一人一騎入關。我之所以不自量力,準備以身相徇,就是爲了使天下的忠臣義士因此能聞風而起。義勝者謀立,人衆者功濟,這樣纔可能保住江山社稷。”

可是,經過多年艱苦的抵抗奮戰,文天祥最終還是兵敗被俘。元朝大將張弘範逼他寫信招降在厓山繼續抵抗的張士傑,他堅決拒絕。 元朝皇帝忽必烈“既壯其節,又愛其才”,希望說服文天祥叛宋降元。他召文天祥上殿,對文天祥說:“你若能像對宋朝一樣對我,就立即以你爲中書宰相。”文天祥說:“我文天祥爲大宋狀元宰相,宋亡,我惟可死,不可生。”忽必烈又說:“汝不爲宰相,則爲樞密。”文天祥昂然答曰:“一死之外,無可爲者。”

文天祥從容就義,捨身成仁,時年僅四十七歲,浩氣丹心,永存史冊。

名人的故事2

1、你要懂得:在沒有你之前,你的父母並不像現在這樣“乏味”,這是他們爲了撫養你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永遠要感恩和孝敬他們纔是硬道理)

2、當你陷入人爲困境時,不要抱怨,你只能默默地吸取教訓。

(你要悄悄地振作起來,重新奮起)

3、你只是中學畢業,通常不會成CEO,直到你把CEO職位拿到手爲止。

(直此纔不會介意你是中學畢業)

4、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沒有成就以前,切勿過分強調自尊。

(因爲你越強調自尊,越對你不利)

5、人們都喜歡看電視劇,但你不要看,那並不是你的生活。只要在公司工作,你是無暇看電視劇的。

(奉勸你,走上看電視連續劇之路,而且看得津津有味,那你將失去成功的資格)。

6、學校裏有節假日,到公司打工則不然,你幾乎不能休息,很少能輕鬆地過節假日。

(否則你職業生涯中一起跑就落後了,甚至會讓你永遠落後)。

7、社會充滿不公平現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適應它。

(因爲你管不了它,也改造不了)

8、永遠不要在背後批評別人,尤其不能批評你的`老闆無知、刻薄和無能。

(因爲這樣的心態,會使你走上坎坷艱難的成長之路)。

9、在學校,老師會幫助你學習,到公司卻不會。如果公司對你不嚴厲,你就要失業了。

(必須清醒地認識:公司比學校更要嚴格要求自己)。

10、在學校裏,你考第幾已不是那麼重要,但進入社會卻不然。不管你去到哪裏,都要分等排名。

(公司要排名次,要鼓起勇氣競爭) (名人名言)

名人的故事3

去年春節我從北京回山西老家過年,和一幫高中同學定下初四聚會。

又一年不見,即使是那些曾經終日勾肩搭背、橫行鄉里的春風少年,時間還是能給我們平添陌生。一干人圍坐桌邊,彼此客氣,目光卻死盯着對方。到底還有牽掛,一個同學捧着菜單和服務員交涉,其餘人假裝禮貌選擇沉默。包間裏靜極了,大家聽他點菜,個個斯文得像上班主任的歷史課。他們一口一口吸菸,我一眼一眼相望,可惜滿目都是朋友老了的證據。

想調侃幾句,卻一時找不到合適的鄉音。

還是酒廠搞推銷的同學生猛,吐個菸圈後一下找到了高中時代看完黃色錄像後的興奮,盯着我拷問道:賈導演,老實交代,今年你“潛規則”了幾個?

到底是青春才走,還殘留了部分荷爾蒙。這話題讓一屋子剛進中年早期的人頓時煥發了青春。

這突來的審訊讓所有人激動,我接受這莫須有的“冤案”,只爲找回當年的交情和親近。就像高一時,他們捕獲了我投向她的目光中的愛慕,在宿舍熄燈後杜撰着我和她的愛情,而我不選擇辯白,夜夜在甜蜜的謠言中睡去。

今天,甜蜜已經不在。我被他們的“罰酒”迅速醉倒,在酒精的炙烤中睡去。

下午醒來,聽同學們正在打牌,就閉眼聽他們現在的聲音,回憶着大家當初的容貌。記得高考前也有同樣的一刻,我們這些註定考不上學校的差生破罐子破摔,高考在即卻依舊麻將在手。有一天我躺在宿舍牀上聽着旁邊的麻將聲,想想自己的未來,心裏突然一陣潮溼。十八歲前的日子清晰可見,之後的日子卻是一整張白紙。聽着搓麻的聲音我悄悄哭了,用被子拼命捂住自己,那天沒有人知道旁邊的少年正在憂愁上身。

縣城的老同學已經習慣了開房打麻將,他們把醉酒的我弄到酒店的套房裏,見我睡去便開始支桌打牌賭錢。

朦朧中我又聽到了熟悉的麻將聲,聽他們講縣城裏的`財政、兇殺、婚外戀,競覺得自己日常樂趣太少,一時心裏空虛。本以爲生活五光十色,卻原來每天都是褪色的素描。這才知道人到中年竟然還會憂愁上身。

只是眼淚已經沒有了,心卻還會亂,於是想一個人出去走走。到了院子裏,騎了同學的摩托車一路西去。視線中的山村小路沒多少變化,我的一個同學就住在山腳下邊。

我去拜訪的這個同學跟我一樣,第一年高考就落榜了。他回到離縣城不遠的山村裏生活,我們一別已經很多年。他的家我不陌生,以前縣城裏老停水,每次一停水,我就拉一輛水車去他們村裏拉水。每次都會在他家裏小坐一會兒,然後他幫我把水拉進城裏。那時一般村裏人還住土炕,或許他在縣城讀書受了影響,我的這個同學把一間窯洞的土炕拆了,自己生爐子搭牀睡。那牀鋪收拾得整整齊齊,讓他的房間與周圍環境相比,特殊得像一塊租界。

我騎摩托到了他家,除了感覺村子裏人少,並沒有別的變化。一切如舊,他卻不在,真有種“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感覺。

被他的父母熱情接待,擁着我進了他的房間。我的同學一直沒有成家,多年不見,他的房間竟然也沒有任何改變,甚至牀單被罩的顏色。我環顧四周,突然在他的枕邊發現了一本書,那是出版於80年代的一冊《今古傳奇》,就是前邊幾篇偵探小說,最後《書劍恩仇錄》的那本。這冊《今古傳奇》我太熟悉了,上高中的時候它從一個同學手裏輾轉到另一個同學手裏。這本書在教室裏巡迴往來,沒想到十幾年後它還躺在我同學的枕邊。

這十幾年,日日夜夜,他是不是翻看着同樣的小說?我突然有一種苦澀的感覺,我能想象一個又一個漫長的山村之夜,他是怎樣的孤獨。我突然明白過來,他一定和我一樣有無數次憂愁上身的時候,這被他翻爛了的《今古傳奇》就是他憂愁的證據。

春節過後,我又回了北京。之後的一年裏,一次又一次的“富x康”事件讓我瞠目結舌。我明白那些年輕人,他們在現實中遭遇社會不公就像在荒野中遭遇“鬼打牆”一樣,他們慌不擇路,他們憂愁上身。

想試着用電影,用《語路》計劃和這些年輕人聊一聊。我記得我在一片麻將聲裏曾經憂愁上身,我記得我用被子捂着臉哭的時候,特別想和人聊聊。感謝《語路》計劃裏12位傑出人物以“金玉良言”相送。

名人的故事4

1.諸葛亮勤奮好學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鐘錶,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爲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爲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爲準,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裏,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餵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2.蘇秦刺股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3.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爲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爲了早早起牀,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 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牀,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牀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牀讀書,堅持不懈,終 於成爲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鑑》的大文豪。

4.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名人的故事5

建安十三年,東吳孫權派大軍圍攻曹操屬地合肥,合肥危在旦夕。有人不禁要問,這時候曹丞相去哪兒了?原來此時曹操正在攻取荊州,不料軍中發生傳染病,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所以只是象徵性地派遣張喜率一千士兵前去救援。更不巧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當頭風——這一千士兵也得了傳染病。本來就少得可憐的士兵,這下更是無濟於事了。合肥城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徹底沒了指望。唉!人要倒黴喝涼水都塞牙,放屁都砸腳後跟。

蔣濟聞知此事,假裝得了張喜的書信,並報告揚州太守:“張喜將軍帶領四萬精兵前來增援,已經到了雩樓(古地名),不日可達合肥,現在可以派出信使去給合肥守將報信了。”揚州太守命蔣濟修書一封,讓信使分三路前去報信。

可以想見,信使基本有以下三種結果:

第一種,三路信使全部順利進入合肥城,守軍大受鼓舞,堅守待援。

第二種,三路信使全部被孫權截獲,孫權大爲震驚,心裏有所顧忌。

第三種,有的信使順利進入合肥城,有的被孫權截獲,合肥守軍信心大增,奮死抵抗,以待救援。而孫權擔心腹背受敵,退兵撤走。

顯然,第三種結果是蔣濟最願意看的,天隨人願。一路信使進入了合肥,另兩路被孫權截獲。孫權居然相信了信中的內容,急忙燒掉圍城的營壘,撤軍而走,合肥城得以保全。

蔣濟的這封信,可以說是“雷到”了孫權的千軍萬馬。比諸葛亮的'空城計還要高明,當初諸葛亮上演空城計時,不僅自己自導自演,還找了幾百個羣衆演員,才把司馬懿給忽悠住了。而蔣濟,只寫了一封信,找了三個跑龍套的,就輕鬆搞定雄才大略的東吳大帝孫權,真可謂神機妙算也!

名人的故事6

邱吉爾是英國傑出的政治家,是“二戰”時期大名鼎鼎的世界“三大巨頭”之一。

邱吉爾的演講功力令人折服,其演講的措辭、語調、手勢中能透出非凡的勇氣和力量。“二戰”中最困難的.時刻,英國軍民的精神支持,幾乎全靠邱吉爾每天的廣播演講。

可是有誰知道,邱吉爾青年時期特別害羞,一講話就臉紅,期期艾艾,唯唯諾諾。

當他確定了自己遠大的目標和抱負後,決心徹底改變自己的弱點。於是每天對着鏡子練習演講,自演自看,自講自聽;每一個詞語,每一個語調,每一個神態,都經過認真思考和反覆錘鍊,同時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地磨鍊、提高。

幾年後,他便風度翩翩,語驚四座。

名人的故事7

梁啓超三拒紅顏

國學大師梁啓超自小聰明,17歲參加鄉試,成了舉人。當時主持鄉試的考官、清末著名維新派人士李瑞棼,對梁啓超的才華極爲賞識,當即請人做媒,將堂妹李惠仙許配給他。

1898年6月,光緒皇帝下詔變法,參與維新變法的梁啓超,由此登上了中國的政治舞臺。然而,好景不長,百日變法失敗,康有爲、梁啓超匆匆逃亡日本,李惠仙只得避居澳門。第二年秋天,梁啓超將家人接到了日本。

不久,28歲的梁啓超應康有爲之召,前去美國檀香山辦理保皇事宜,在那裏邂逅了美麗大方的何惠珍。當時,梁啓超在檀香山演講,何惠珍爲其擔任翻譯,兩人配合默契,演講活動盛況空前。此時,何惠珍對才華橫溢的梁啓超暗生情愫,活動過後,向他表白了愛慕之情:“今生今世,我之心惟有先生……”

“不行,我家中已經有妻子了。”梁啓超明確地拒絕了她。

初遭拒絕,何惠珍不僅沒有氣餒,反而爲梁啓超的忠貞感到快慰。事後,爲博取梁啓超的好感,她動員父親爲康、樑保皇之事捐了一筆款,並託人設宴向梁啓超交接捐款事宜。席間,梁啓超又一次見到何惠珍。這次,何惠珍提出一個讓梁啓超心驚的要求:“我情願下嫁樑先生做小。”

晚上,回到寓所的梁啓超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知道,何惠珍畢業於美國名牌大學,她作出這樣的決定,其癡情實在令人感動。他們在事業上,確實可以相互扶持,可是,他和妻子李惠仙這些年來一直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怎能讓妻子傷心?爲此,他異常苦悶。於是,他連夜給身在日本的妻子寫了一封信:“餘歸寓後,愈益思念惠珍,由敬重之心,生出愛戀之念來,幾乎不能自持……不知惠仙聞此事將笑我乎,抑或惱我乎?”梁啓超心想,妻子接信後,定會生出一些醋意來,大罵他一頓,這樣,他發熱的頭腦也好冷靜一下。

很快,妻子回信了。梁啓超打開信後,愣住了,妻子給他寄來了《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竟然樂意成全他的婚事。李惠仙說:“我遠在日本,不能照顧,先生身邊若有個情投意合的何小姐照顧,豈不更好?”

梁啓超在妻子的寬容面前慚愧萬分,將妻子的信轉給何惠珍。何惠珍一看,欣喜地笑了,說道:“惠仙姐賢德,我就向她學習,我們就做先生身邊的娥皇、女英吧。”

梁啓超卻提筆爲何惠珍寫了一首詩:“一夫一妻世界會,我與瀏陽實創之(“瀏陽”指譚嗣同)。尊重公權割私愛,須將身做後人師。”聰慧的何惠珍馬上明白了梁啓超的意思,她眼淚汪汪地拿着梁啓超贈給她的一張自題詩詞的小像,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梁啓超。

“惠珍是一位多才多情的好女子,可惜……”梁啓超嘆了一口氣,把何惠珍親手織的一把小扇寄給妻子,讓其代爲保管。他在給妻子的信中說:“我想得到惠珍的幫助,馳騁世界,但理想與現實的條件,又萬萬不能……”

1924年9月,李惠仙因病逝世,梁啓超身邊少了一個理解、支持他的人,頓感悲痛萬分。癡心不改的何惠珍,聽到李惠仙病逝的消息,急忙找到梁啓超,一面勸慰其節哀,一面尋機重續秦晉。沒想到,梁啓超以“年邁不想再婚”爲由,第三次婉拒了她。何惠珍心有不甘,多次上門,梁啓超都避而不見,萬般無奈的何惠珍只好揮淚告別……

梁實秋先生評價梁啓超時曾說,樑(啓超)先生學問是第一,道德人品是第一,他是名副其實的大師。

梁啓超小時候的'故事

童年的梁啓超聰明過人,才思敏捷,祖父樑延十分喜歡他。梁啓超五歲時開始讀《四書》、《五經》,“八歲學爲文,九歲能綴千言”,12歲考中首榜第一名秀才,被鄉人稱爲“神童”。當地羣衆流傳不少“神童”梁啓超的故事。

“有人在平地,看我上雲梯”

一天,梁啓超爬上竹梯玩耍。祖父怕他有危險,望着梁啓超急叫:“快下來,快下來!會跌死你的……”梁啓超看見祖父急成那樣子,竟又往上再攀一級,還衝口唸出兩句:“有人在平地,看我上雲梯。”祖父不由開心大笑,感到乖孫非比尋常。

“堂前懸鏡,大人明察秋毫”

梁啓超十歲那年,跟父親入城,夜裏住在秀才李兆鏡家。李家正廳對面有個杏花園,梁啓超第二天早晨起來便走到杏花園玩耍,但見朵朵帶露杏花爭妍鬥豔,十分可愛,便摘了幾朵。突然聽到腳步聲由遠而近,原來是父親與李秀才來了。梁啓超急忙將杏花藏於袖裏,但仍被父親看見了。父親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責怪兒子,便以對對聯的形式來處罰他。父親吟上聯:“袖裏籠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啓超仰頭凝思,瞥見對面廳檐掛着的“擋煞”大鏡,即念出下聯:“堂前懸鏡,大人明察秋毫。”李兆鏡拍掌叫絕,於是道:“讓老夫也來考一考賢侄,‘推車出小陌’,怎樣?”梁啓超立刻對上:“策馬入長安。”“好,好!”李兆鏡連聲贊好。在歡悅的氣氛中,父親饒了梁啓超的過錯。

“飲茶龍上水,寫字狗耙田”

一天,梁啓超家裏來了一位客人,當時正在廳裏與父親談着什麼。梁啓超從外面玩得滿頭大汗走進來,從茶几上提起茶壺斟了一大碗涼開水正想喝,卻被客人叫住了。“啓超,你過來。”客人說,“我知道你認識很多字,我來考考你。”客人見茶几上鋪着一張大紙,提筆便狂草了一個“龍”字:“你讀給我聽。”梁啓超看了一眼,搖搖頭。客人哈哈大笑。梁啓超沒理他,一口氣喝了擺在茶几上的那碗涼開水。客人看了又哈哈大笑,道:“飲茶龍上水。”梁啓超用右衫袖抹一下嘴角,說:“寫字狗耙田。”梁啓超的譏諷讓父親尷尬,正要懲罰他,客人說:“令公子對答公整,才思敏捷,實在令人驚異。”

“我欲問蒼天,蒼天長默默”

梁啓超的故鄉新會茶坑村有座小山,叫坭子山,山上有座塔,叫坭子塔,又叫凌雲塔。梁啓超的老家就在坭子塔山下,童年的梁啓超時常和小朋友爬上凌雲塔望風景。一天,梁啓超寫了一首詩給祖父看。詩是這樣的:“朝登凌雲塔,引領望四極,暮登凌雲塔,天地漸昏黑。日月有晦明,四時寒暑易。爲何多變幻?此理無人識。我欲問蒼天,蒼天長默默。我欲問孔子,孔子難解釋。搔首獨徘徊,此時終難得。”這就是梁啓超11歲時寫的《登塔》詩。

名人的故事8

肖邦1819年出生于波蘭,父親是一位家庭教師,母親喜歡唱歌。在肖邦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母親便一首一首的唱給肚子裏的孩子聽,她真期望,寶寶能聽懂她的歌聲,等到小肖邦出世以後,母親也經常給肖邦唱波蘭民歌,雖然那是肖邦只是一個喜歡哭哭鬧鬧的嬰兒,但是每當聽到母親的歌聲時,總是十分的安靜。

在肖邦4歲那年,家裏添置了一臺鋼琴,母親常常帶着肖邦邊彈,邊唱波蘭民歌。

一天,肖邦自我爬上了鋼琴上,去尋找媽媽平時給他彈奏的旋律,而母親和父親正在隔壁房間裏商店給肖邦找一位鋼琴老師呢,當他們聽到鋼琴房間裏斷斷續續傳來的琴聲,他們驚呆了。

“莫非是肖邦在彈琴?”肖邦的父親十分驚訝的問

“是的',是那首民歌”

他們急忙奔向了琴房,果然,肖邦正在凳子上用小手指頭找琴鍵呢,就連父親和母親進來都沒有聽見,他彈的十分專心,明白父母在一旁聽見肖邦把曲子彈完。

“孩子你真聰明”父親一把抱住了肖邦。父親在看到孩子的音樂才華以後,毫不遲疑的給他請了個鋼琴老師,對他進行了嚴格正規的演奏訓練。

老師不僅僅教他彈琴,還給肖邦講莫扎特,貝多芬等音樂家的成才故事,這樣以來,肖邦在練習上更加刻苦了。不久以後,7歲的肖邦就學會了自我作曲。

8歲的時候肖邦便登臺演出了,流水般的樂曲從一個8歲的孩子手中流淌出來,人們都驚訝不已。

有一年的夏天,肖邦的父母帶着他到鄉下去度假,在那裏他聽到了好多好聽的波蘭民歌,14歲那年,肖邦對波蘭民歌已經到了迷戀的狀態,他經常去鄉間收集民歌,到農田幹活聽農民們唱歌,然後把這些歌曲記錄下來。祖國的文化、民族民間的音樂,就像種子一樣,播種在肖邦的心田裏。

19歲那年,肖邦以優異的成績從音樂學院畢業了,第二年,他決定到法國去尋找藝術前程,從此,他開始了超多音樂創作,這些作品都帶有濃厚的波蘭民族色彩。

肖邦的作品幾乎全是鋼琴曲。儘管他的老師埃爾斯納等曾一再鼓勵他從事民族歌劇的創作,但是肖邦很清楚自我的所長和所短,始終侷限於鋼琴創作。創作範圍的侷限絲毫不影響尚邦作爲作曲家的偉大。他在鋼琴音樂的領域內,不僅僅寫下了超多傑出的作品,並且對鋼琴音樂、乃至整個音樂創作的歷史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的作品繼承、發揚了歐洲十八、十九世紀初古典音樂的傳統,大大地豐富了歐洲十九世紀上半葉浪漫主義音樂的天地,並對十九世紀下半葉浪漫主義音樂的繼續發展、各民族樂派的興起,以及此後整個近現代音樂的發展(包括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印象主義音樂等),有很大的啓發和影響。他的充滿獨創性的作品中常富有寬廣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和聲色彩豐富而極有表現力,節奏生動,並常與波蘭民間音樂、舞蹈有密切的聯繫,在形式體裁上也是多樣的,同樣具有高度創造性。

名人的故事9

無錫80后王不凡:從大學創業到千萬級企業CEO

王不凡,80後創業者,無錫華西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和不凡品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CEO。30歲創立無錫華西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和不凡品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去年推出“影娛寶”,是影視娛樂衆籌平臺,真正填補了國內空白,也將在我國影視籌資、後期製作、宣傳發行等環節給影視業帶來一股新的力量。

如果要爲王不凡提取關鍵詞的話,“年少成名”、“四次創業”、“千萬級企業CEO”、“清華大學特聘講師”、“80後”或許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如今,這名今年剛滿30歲的80後小夥不但管理着千萬級的企業,還是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的特聘講師,每年都要給比他大很多歲的總裁們講課。但鮮爲人知的是,在“年少成名”的光環背後,王不凡的創業之路頗爲曲折,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的創業經歷就像是一根油條,飽受煎熬,纔會成熟。

大學時期:大二就開始創業,成爲江大風雲人物

如果你20xx年左右正在江南大學唸書,那你一定聽說過“新勢力大學生旅行社”的名字。那一年,正在江大讀大二的王不凡創立了江蘇首家大學生旅行社,並獲得了江蘇聯通無錫分公司的贊助和支持,轟動一時。在短短兩年時間裏,他交出了“從零起步,發展到組織大學生旅遊人數超過10萬人次”的傲人成績。

據王不凡回憶,最高峯的時候,單是“杭州一日遊”一個產品,週末一天就能發出7、8輛大巴。“可惜的是,後來有一次,我們的一輛大巴在某高速服務區發生碰擦,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還是引起了校方的重視,最後出於安全考慮,我的初次創業就這樣終止了。”

畢業前八年:總結創業失敗經驗,重回高校充電

雖然做旅行社失敗了,但是這次不長的創業經歷讓他發現自己埋藏在心中的創業夢想。畢業後,他沒有接受家裏早已安排好的留學之路,而是選擇再次創業,先開了一家傳媒公司,又開了一家電商公司,但是都以失敗告終了。

不過,這些失敗給了他寶貴的創業經驗。在第三次創業失敗後,他給自己最大的總結是公司管理不善、財務把控不嚴,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後,他再次撿起書本,經過半年的複習通過了國家研究生考試,進入廈門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專業繼續深造,打算“充電”之後再創業。

“之前也有人問過我說,你都創業失敗三次了,怎麼還想着創業的事情。我的回答是,創業之路必然充滿荊棘。還有人問我創業後不後悔,我說自己其實挺幸運的了,馬雲成功之前創業失敗了八次,我現在只完成了八分之三。”王不凡笑着說。

如今:建立影視娛樂衆籌平臺,再獲20xx萬投資

研究生畢業後,正值而立之年的王不凡再次萌生了創業的念頭,這一次,他的'目光瞄向了衆籌。

什麼是衆籌?通俗的來說,衆籌就是通過互聯網聚多數人的力量(資金),完成一件原本一個人或者少數人完成不了的事情。比如,有個人想要製造一件新產品,需要10萬元啓動資金,但苦於沒有抵押物難以向銀行借款,這時候,他就可以在網上發起衆籌,假如有1萬個人支持他,那隻要每人拿出10元錢,他就可以籌到足夠的啓動資金。相比於傳統的融資模式,衆籌不但給企業家更多的融資方式,也大大降低了投資的門檻,使得普通老百姓也有機會參與其中。

“近些年,起源於美國的衆籌漸漸在國內生根發芽。我發現影視娛樂方面的衆籌平臺在國內尚屬空白,於是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我和團隊研發了一款專注影視的衆籌平臺‘影娛寶’。”王不凡介紹,自從去年的10月1日,影視娛樂衆籌平臺——影娛寶正式上線運營後,已經受到了衆多投資公司的關注,並與國內多家知名影視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除了前期獲得華西村股份的500萬天使投資外,由多家知名投資公司合投的A輪20xx萬新投資也已經完成,影娛寶的估值已經超過7500萬。

“當電影遭遇衆籌,被改變的不只是營銷手段、融資方式那麼簡單,它的整個產業鏈條都將被重新梳理,它的思維模式也將被瓦解重建。”王不凡稱,衆籌將在方方面面改變電影產業,其中幫助電影製作方提前得到市場驗證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電影不像其他工業產品,做得不好還可以返工,電影就是一次成型,成敗已註定。但是衆籌卻能在其中起到市場驗證的作用。”

風險:衆籌是把“雙刃劍”,投資風險如何規避

衆籌作爲一種能爲創業者在短時間內募集資金的有效手段,深受年輕人的青睞。不過,萬物皆有兩面性,儘管衆籌使很多人的創業夢想成爲了現實,但衆籌本身也面臨着風險。

無論你是想通過產品預購獲得一小筆資金還是想通過轉讓股權獲得一大筆資金,在準備衆籌項目的過程當中,都會碰上許多意想不到的挑戰。由市青商會最近舉辦20xx錫商新思維高峯會上,“三個爸爸”發起人戴賽鷹與大家分享了衆籌神話締造背後的“五度密碼”。“現在很多剛剛開始創業的人都認爲衆籌融資這種方式能夠讓他們輕鬆獲得資金進行創業。然而,衆籌需要創業者做許多功課,而且創業者還需擁有一個穩固的支持網絡才能成功完成衆籌目標。”

對於投資者來說,在操作衆籌項目時,對項目、第三方平臺、項目發起方、衆籌投資參與人政府是否已有相關設定和要求,股權類衆籌項目能否做到指定財務審計,當募集失敗時,如何保證已募集資金悉數退還投資人等問題,都需要明晰。業內人士認爲,無錫的衆籌模式還不成熟,如何規避風險,需要且看且行。

那麼,如何保證衆籌項目的質量呢?王不凡的回答是漏斗模型。據王不凡介紹,影娛寶採用了比較嚴格的漏斗模型來做項目篩選,例如,今天有一百個項目申請,影娛寶首先會篩選,挑出他們看好的項目,這是第一步;第二,與專業的第三方公司合作,由國內最大的大數據影視評估公司提供一箇中立立場的評估,通過評估後這些項目纔會被公佈出來;第三次篩選就是投資人的自我篩選,投資人也有自己的投資喜好。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但我們透過這種漏斗式篩選已經把投資風險降低了很多。”王不凡提醒投資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名人的故事10

今天,老師給我們講了許多名人年輕時努力學習的故事,其中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深深地感動和啓發了我。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漢代一個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勤奮好學的故事。因爲家裏很窮,所以他很愛讀書。他白天工作,晚上有時間學習。但是他家買不起蠟燭,就對鄰居說:“我想上晚自習,但是買不起蠟燭。你家能借我一寸嗎?”鄰居一直看不起比自己家窮的人,於是諷刺地說:“既然窮到買不起蠟燭,那該看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生氣,但他決心好好讀這本書。

匡衡悄悄地在牆上鑿了一個小洞,鄰居的燭光透過洞射進來。藉着這微弱的.光線,他開始如飢似渴地看書,漸漸地把家裏的書都看完了。後來,匡衡成了一個知識豐富的名人。

這則寓言讚揚了匡衡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勤奮學習的精神。爲我們努力學習樹立了一個好榜樣。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如此優越,以至於我們比匡衡幸福多了。我們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學習的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讓我們珍惜時間,努力學習,長大後成爲有用的人!

名人的故事11

周總理和張學良將軍沒有見過幾面,可是他們卻結下了終生的友誼。

在西安事變後,他們才見過第一次面,不過他們卻是一見如故。當得知張學良準備和蔣J石一起回到南京時,周總理心急如焚,趕忙跑到機場勸阻,不過當他到機場時,飛機已經起飛了。

在張學良被軟禁後,周總理曾想盡辦法營救,奈何沒有成功。在周總理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依然沒有忘記張學良。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們不能忘了兩位張先生啊,他們都對國家做過貢獻。

張學良曾對人說周總理是他一生中最值得交的一個朋友。

名人的故事12

李白小時候的事。他曾經在昌隆縣的象耳山中讀書,有一天,讀書遇到了難處時,屋外傳來一陣歡笑聲。李白走到窗前一看,是小夥伴在做遊戲。他立刻丟下書,奔了出去。

春天,野花滿山,蝶飛蜂舞。李白一邊採野花一邊撲蝴蝶,來到一條小溪旁,看見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奶奶正在溪邊的石頭上磨一根鐵棒。他走上前去,好奇地問:“您磨這個做什麼呀?”

老奶奶回答說:“做針吶。”

“做針?這麼粗的鐵棒怎麼能磨成針呢?”李白驚訝地問。

“孩子,這鐵棒雖然粗,可我今天磨明天磨,一直磨下去,總有一天能磨成針的。”老奶奶說完,又埋頭磨起來。

李白摸了摸腦袋想,老奶奶說得對啊!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讀書不也是這樣嗎?不下功夫,怎麼能學到豐富的知識呢?於是,他立刻跑回家,讀起書來。經過勤奮努力,取得很大成就。李白終於成爲偉大的詩人。我們也要向他一樣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一個大雪天的.夜晚,愛迪生的媽媽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來醫生。醫生說:“你媽媽得了急性闌尾炎,需要開刀做手術”。那時候只有油燈沒有電燈,油燈的光線很暗,一不小心就會開錯刀。愛迪生突然想起一個好辦法,他把家裏所有的油燈全都端了出來,再把一面鏡子放在油燈的後面,讓醫生順利的做完了手術。醫生說:“孩子你是用你的智慧和聰明救了你的媽媽。”愛迪生拉着媽媽的手說:“媽媽我要製造一個晚上的太陽。”讀了這個故事之後,我感受很深。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科學知識的重要性,關鍵時刻它會派上用常愛迪生就是個愛學習、肯動腦的人,他利用鏡子反射的原理,救了媽媽的命。只要我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很多有用的道理。遇到困難的時候,要鎮定,多觀察,多動腦,就會想到解決困難的方法。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像愛迪生一樣有所發現,變得像他一樣聰明,使自己成爲有用的人。

一位哲人說過:一個人絕對不可在遇到困難時,背過身去試圖逃避。若是這樣做,只會使困難加倍。相反,如果面對它毫不退縮,困難便會減半。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是在所難免的。面對困難,是想方設法戰勝它,還是繞道走?勇敢者的選擇只能是前者。因爲只有勇敢地戰勝困難,我們的人生纔有意義,我們的事業才能成功。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一些情況:有的同志在學習中遇到了難題,久久思考不得其解,便想丟下書本不學了;拉練中腳上打了幾個泡,每走一步都鑽心地痛,就不想再走了;演練新裝備,始終不得要領,就找藉口不練了。

名人的故事13

明朝著名的學者宋濂少年時特別喜歡讀書。但那時由於家裏窮,買不起書,所以每一次都是從別人家裏借書來讀。而每次借書,他都按時還書,從不違約,因此,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有一次,他從別人那裏借來了一本好書,越讀越愛讀,便決定把書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便連夜抄書。

當時正是寒冬臘月,滴水成冰。夜深了,母親見他仍伏案抄書,便心疼地勸道:“孩子,都深更半夜了,天又這麼冷,天亮再抄吧。別人又不是急等這本書看。”

宋濂說:“不管別人等不等書看,到期限就要還,我不能說話不算數。如果我失信於人,就是對別人的不尊重,那麼,我又怎麼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呢?”

又有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學者請教,並約好了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了鵝毛大雪,漫山遍野一片白色,西北風還猛烈地刮個不停。

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拉住他問:“兒啊!你這是要去哪裏啊?”

宋濂回答說:“我去向老師求學啊,這不是早就約好的嗎?”

“可是這的天氣怎麼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裏也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樣一件舊棉襖,根本抵擋不住深山的.嚴寒啊!”母親心疼地勸宋濂。

宋濂說:“娘,今天不出發就會錯過跟老師約定的日期,這就是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說完,宋濂就冒着風雪上路了。

當宋濂趕到老師家裏時,老師不住地稱讚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後來,誠信求學的宋濂終於成爲一代學者。

名人的故事14

一個年輕人到某公司應聘臨時職員,工作任務是爲這家公司採購物品。招聘者經過一番測試後,留下了這個年輕人和另外兩名優勝者。隨後,主持人提了幾個問題,每個人的回答各具特色,主持人很滿意。

面試的最後一關是筆答題。題目爲: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廠採購20xx支鉛筆,你需要從公司帶去多少錢?幾分鐘後,應試者都交了答卷。

第一名應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主持人問他是怎麼計算的。他說:“20xx支鉛筆可能要100美元,其他雜費用就20美元吧。”主持人未置可否。

第二名應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對此他解釋道:“20xx支鉛筆需要100美元,其他雜費可能需用10美元左右。”主持人同樣沒表態。

最後輪到這位年輕人。主持人見他的.答卷上寫的是113。86美元,不禁有些驚奇,立即讓他解釋一下答案。

這位年輕人說:“20xx支鉛筆需要100美元。從公司到工廠,乘汽車來回票價4。8美元;午餐費2美元;從工廠到汽車站爲半英里,請搬運工人需用1。5美元……”

主持人聽完,露出會心的一笑。這位年輕人自然被錄用了。他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都應該以嚴謹的作風去認真對待,這樣你將會得到別人的信任,並且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名人的故事15

十二歲,他已經能夠自如地演奏,而且擔任了管風琴師聶費(1748-1798)的助手。就在這時他開始正式跟聶費學習音樂。聶費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樂家,他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貝多芬熟悉了德國古典藝術的一些優秀範例,並鞏固了貝多芬對崇高的目的的理解。

貝多芬的正規學習和有系統的教養,實際上是從聶費的細心教導和培養開始的:聶費還引導他在1787年到維也納就教於莫扎特 。莫扎特聽過他的演奏之後,就預言有朝一日貝多芬將震動全世界。貝多芬到維也納不久便接到母親的死訊,他不得不立即趕回波恩。由於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親死後,他才第二次來到維也納,但這時莫扎特卻已不在人世了。

貝多芬第二次來到維也納後,很快地便贏得了維也納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別是即興演奏)的稱謂。以後,他先跟海頓學習,後來跟申克、阿勃列希貝爾格和薩利耶裏等人學習。他在波恩通過同知識分子勃萊寧的交往,接觸到當時許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樂家,並從他們那兒,受到"狂飆運動"的思潮影響。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國大革命前幾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長尤爲訊速。

海頓一生備受ling辱,他雖也偶而被激怒過,但卻總是逆來順受,當時進步的文學思潮和革命情緒都很少能使他激動,他的音樂同鬥爭也是永遠絕緣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難並不比海頓少,他勇敢於反抗,寧願貧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樂中,從那充滿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的背後,往往還是可以感覺得到一絲痛苦、憂鬱和傷感的情緒。

只有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制度的專制,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爲自由和幸福而鬥爭。貝多芬在波恩時期(1782-1792)的創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鋼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這一時期可以說他還只是處於創作的準備階段。他在維也納最初十年(1792-1802)的創作,比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傷》、《月光》和《克羅採》奏鳴曲及《第三鋼琴協奏曲》等。

但在這期間,他對社會與政治諸問題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識到他要努力探尋的目標。1802-1812年,他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這段時間後來成爲他的"英雄年代"。

貝多芬創作活動的成熟過程表面看來是相當遲緩的,但實際上卻非常穩固。他三十歲時纔開始寫第一部交響曲,而在象這樣年紀的莫扎特已經寫了四十部左右的交響曲了。

貝多芬從1796年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當他確信自己的耳疾無法醫治時,才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他的朋友。但是,他對藝術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在這樣一個精神危機發展到頂峯的時候,他開始創作他的樂觀主義的《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誌着貝多芬的精神的轉機,同時也標誌着他創作的"英雄年代"的開始。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後一階段,由於歐洲正經歷着嚴重的政治反動時期,即梅特涅的反動統治特別的猖獗的時期,他的創作也暫時呈現頹勢(1813-1817)。從1818年起,在貝多芬一生的最後十年當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聾、健康情況惡化和生活貧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況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創作了《第九(合唱)交響曲》,總結了他光輝的`、史詩般的一生並展現了人類的美好願望。

貝多芬於1827年3月26日在維也納辭世。死時沒有一個親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時卻形成了羣衆性的一個浪潮,所有的學校全部停課表示哀悼,有兩萬羣衆護送着他的棺樞,他的墓碑上銘刻着奧地利詩人格利爾巴採(1791-1872)的題詞:"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着你的並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這樣一個人纔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

貝多芬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偉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創作集中體現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進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義形象可以用"通過苦難--走向歡樂;通過鬥爭--獲得勝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壯麗宏偉又極樸實鮮明,它的音樂內容豐富,同時又易於爲聽衆所理解和接受。貝多芬的音樂集中體現了他那個時代人民的痛苦和歡樂,鬥爭和勝利,因此它過去總是那樣激勵着人們,鼓舞着人們的鬥志,即使在現在也使人們感到親切和鼓舞。

貝多芬的作品有“月光曲”、“歡樂頌”、“第一交響曲”、“奏鳴曲”、“命運交響曲”、“莊嚴彌撒曲”等等,這些都是擺脫古典主義、展現自由、熱情奔放的美麗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