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名人勵志的故事15篇

名人勵志的故事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名人勵志的故事1

喬治.費多是法國著名的戲劇家,異常擅長寫滑稽劇,《馬克西姆家的姑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名人勵志的故事15篇

可是在當時,《馬克西姆家的姑娘》這部劇首場演出時,卻不被觀衆看好,劇院裏喝倒彩的聲音此起彼落,人們認爲這是一部再糟糕可是的戲劇了。

費多那天晚上在那家劇院看戲。聽到人們對自我作品發出的種種不滿和嘲弄時,費多卻一反常態,也跟着人們一樣大喊大叫喝倒彩。

“費多,你難道瘋了嗎?”坐在他旁邊的朋友迷惑不解地問。

“沒瘋!”費多解釋說,“僅有這樣我才聽不見觀衆謾罵的聲音,使自我不會所以而悲痛難過。”

名人勵志的故事2

松下剛剛陷入事業的困境,這天他無助地走在路上。一對姐弟的談話,引起了他的注意。姐姐正在燙衣服,弟弟想讀書,卻無法開燈,因爲那時插頭只有一個。“你能不能快一點開燈,讓我怎樣看書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說好了,都過了30分鐘了。”松下突然想:只有一根電線,的確太不方便了,何不想個能夠兩用的插頭呢他認真地研究這個問題,不久,就想出了兩用插頭的構造。試用品問世後,很快就賣光了,訂貨的人越來越多,簡直供不應求,松下的事業也從此走上軌道,利潤大增。遭遇任何問題,都是激發創意的好機會。

名人勵志的故事3

牛頓

牛頓非常專注於知識的學習。有一次,一位朋友邀請他。吃飯時,他想起家裏有一瓶好酒,所以他告訴他的朋友等一等,然後回家拿酒。這位朋友四處等待,但他沒有看到牛頓回來,所以他不得不去看看發生了什麼。在回家的路上,牛頓想到了一個實驗。回到家後,他跳進實驗室開始了實驗。他忘了帶酒來招待朋友。再一次,他餓了,煮了雞蛋,但在思考這個問題時,他把雞蛋放進了鍋裏。問題解決後,他打開鍋蓋,拿起懷錶。

名人勵志的故事4

有兩個人相約到山上去尋找精美的石頭,甲背了滿滿的一筐,乙的筐裏只有一個他認爲是最精美的石頭。甲就笑乙:你爲什麼只挑一個啊乙說:漂亮的石頭雖然多,但我只選一個最精美的就夠了。甲笑而不語,下山的路上,甲感到負擔越來越重,最後不得已不斷地從一筐的石頭中挑一個最差的扔下,到下山的時候他的筐裏結果只剩下一個石頭!人生中會有許多的東西,值得留戀,有的時候你應該學會去放棄。

工人向朋友抱怨:活是我們乾的,受到表揚的卻是組長,最後的成果又都變成經理的了,不公平。朋友微笑說:看看你的手錶,是不是先看時針,再看分針,可是運轉最多的秒針你卻看都不看一眼。日常生活中,感到不公平就要付出努力做前者,抱怨是沒有用的。

名人勵志的故事5

有一個人,他在二十一歲時,做生意失敗。

二十二歲時,角逐州議員落選。

二十四歲時,做生意再度失敗。

二十六歲時,愛侶去世。

二十七歲時,一度精神崩潰。

三十四歲時,角逐聯邦衆議員落選。

三十六歲恃,角逐聯邦衆議員再度落選。

四十五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落選。

四十七歲時,提名副總統落選。

四十九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再度落選。

五十二歲時,當選美國第十六任總統。

這個人就是林肯,因爲他堅信上帝的延遲,並不是上帝的拒絕,因此能屢仆屢起,最終成就不凡。

世界名人勵志故事篇3:讓跑在你前面的人打破記錄

名人勵志的故事6

馬雲勵志故事

1984年,歷經辛苦的馬雲最後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師範大學外語系———他的成績是專科分數,離本科線還差5分,但恰好本科沒招滿人,馬雲就這樣幸運地上了本科,並憑着滿腔熱情和一身俠氣,當選學生會主席。

大學畢業後,馬雲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英語。1991年,馬雲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結果第一個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遭到一致譏諷。

在大家動搖的時候,馬雲堅信:只要做下去,務必有前景。他一個人揹着個大ma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翻譯社開始賣禮品、鮮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買賣來維持運轉。

兩年間,馬雲不僅僅僅養活了翻譯社,組織了杭州第一個英語角,同時還成了全院課程最多的老師。如今,正如馬雲當年所願,海博已經成爲杭州乃至浙江省最大的翻譯社。

“我一向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賺錢的人務必把錢看輕,如果你腦子裏老是錢的話,務必不可能賺錢的。”初次下海的經歷,給馬雲留下了深刻的體會。

1994年底,馬雲首次聽說互聯網;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國,首次接觸到互聯網。對電腦一竅不通的馬雲,在朋友的幫忙和介紹下開始認識互聯網。當時網上沒有任何關於中國的資料,出於好奇的馬雲請人做了一個自己翻譯社的網頁,沒想到,3個小時就收到了4封郵件。

敏感的馬雲意識到:互聯網必將改變世界!

隨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個想法:要做一個網站,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發佈。

此時,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馬雲已經是杭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校長還許諾他外辦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獨行的馬雲揮揮手,放下了在學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此時,互聯網對於絕大部分中國人還是十分陌生的東西;即使在全球範圍內,互聯網也剛剛開始發展:大洋彼岸,尼葛洛龐帝剛剛寫就《數字化生存》、楊致遠建立雅虎還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國科學院教授錢華林剛剛用一根光纖接通美國互聯網,收發了第一封電子郵件。

在這樣的情形下,遠在尚未開通撥號上網業務的杭州,馬雲就已經夢想着要用互聯網來開公司、下海、盈利。這個想法立即遭到了親朋好友的強烈反對。

“我請了24個朋友來我家商量。我整整講了兩個小時,他們聽得稀裏糊塗,我也講得糊里糊塗。最後說到底怎樣樣其中23個人說算了吧,只有一個人說你能夠試試看,不行趕緊逃回來。我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決定還是幹,哪怕24個人全反對我也要幹。”

“其實最大的決心並不是我對互聯網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無論失敗與成功,經歷就是一種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能夠掉頭;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的道理。”

時隔多年,回憶起當年力排衆議的情形,馬雲依然爲自己的選取而叫好。

1995年4月,馬雲和妻子再加上一個朋友,湊了兩萬塊錢,專門給企業做主頁的“海博網絡”公司就這樣開張了,網站取名“中國黃頁”,成爲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3個月後,臨近杭州的上海正式開通互聯網,馬雲的業務量激增。在各企業紛紛忙着建立自己主頁的時候,馬雲的先見之明爲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當時,製作一張主頁,中英文對照的2000字資料、一張彩照,開價就是2萬元人民幣。不到3年,馬雲就輕簡單鬆賺了500萬元利潤,並在國內打開了知名度。

1997年,在國家外經貿部的邀請下,馬雲帶着自己的創業班子揮師北上,建立了外經貿部官方網zhan、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國家級站點。

這段經歷對馬雲彌足珍貴。他告訴記者:“在這之前,我只是一個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經貿部的工作經歷,我明白了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學會了從宏觀上思考問題,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1999年初,開闊了宏觀視野的`馬雲回到杭州,進行二次創業,他決定介入電子商務領域。

採用什麼模式當時全球互聯網所做的電子商務,基本上是爲全球頂尖的15%大企業服務。但馬雲生長在私營中小企業發達的浙江,從最底層的市場滾打過來,深知中小企業的困境。他毅然作出決斷———“棄鯨魚而抓蝦米,放下那15%大企業,只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

“如果把企業也分成富人窮人,那麼互聯網就是窮人地世界。因爲大企業有自己專門地信息渠道,有鉅額廣告費,小企業什麼都沒有,他們纔是最需要互聯網地人。而我就是要領導窮人起來鬧革命。”馬雲要做地事就是帶給這樣地一個平臺,將全球中小企業地進出口信息彙集起來———“中小企業好比沙灘上一顆顆石子,但透過互聯網能夠把一顆顆石子全粘起來。用水泥粘起來地石子們威力無窮,能夠與大石頭抗衡。而互聯網經濟地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就這樣,1999年9月,馬雲地阿里巴巴網站橫空出世,立志成爲中小企業敲開財富之門地引路人。當時國內正是互聯網熱潮涌動地時刻,但無論是投資商還是公衆,注意力始終放在門戶網站上。馬雲在這個時候建立電子商務網站,在國內是一個逆勢而爲地舉動,在整個互聯網界開創了一種嶄新地模式,被國際媒體稱爲繼雅虎、亞馬遜、易貝之後地第四種互聯網模式。阿里巴巴所採用地獨特B2B模式,即便這天在美國,也難覓一個成功範例。

網站註冊成立一個月後,由高盛牽頭地500萬美元風險資金便立即到賬。馬雲用這筆錢做地第一件事情,就是從香港和美國引進超多地外部人才。這個時期,也正是馬雲對外宣稱“創業人員只能夠擔任連長及以下地職位,團長級以上全部由MBA擔任”地時候。彼時,12個人地高管團隊中除了馬雲自己,全部來自海外。

1999年底,馬雲以6分鐘地講述獲得有“網絡風向標”之稱地軟銀老總孫正義地賞識。兩人進行了3分鐘地單獨談判後,馬雲獲得了孫正義3500萬美元地投資。軟銀每年理解700家公司地投資申請,只對其中70家公司投資,而孫正義只對其中一家親自談判。

事實證明,無論是高盛還是孫正義,對馬雲地決定都是準確地。在電子商務領域,馬雲顯示了自己地獨特視角和預見性:創業當年,阿里巴巴地會員就到達8.9萬個;2000年到達50萬;在2001年互聯網地嚴冬季節,依然實現了百萬會員地目標,併成爲全球首家超過百萬會員地商務網站;目前地會員總數已經超過350萬之巨。

名人勵志的故事7

一歲那年,一場疾病讓她成了盲人。父母抱着襁褓中的她淚流滿面,絕望地哀嘆:“可憐的孩子,她這一生可怎麼過呀!”雙目失明的人,內心總是特別敏感,當她漸漸長大,意識到自己與常人不一樣後,開始大哭大鬧。哭鬧聲令父母心碎。

親人們以百般的寵愛來彌補對她的虧欠。她任性、孤僻、鬱鬱寡歡,對家人的依賴與日俱增。

六歲的一天,外婆拉着她到外面玩,因爲很小的事情,她變得極不開心,又撒起潑來,無理取鬧。

年邁的外婆嘆氣說:“孩子,你總是這樣,將來會害人的。”

“什麼叫會害人?”

“就是拖累人,成爲別人的累贅!”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也激起了她強烈的逆反心理,

“我纔不會害人。我眼睛看不見,但我有雙手,有大腦,有耳朵,決不會成爲別人的累贅,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她氣憤地回答。

正是外婆的無心之語,改變了她的人生態度,她開始尋找自己人生的價值。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發現自己的短跑竟然不輸給正常女孩,於是萌發了第一個夢想:跑進國際賽場。十四歲那年,她進入盲校讀書,也開始了正規的體育訓練。教練對她的要求非常嚴格,每天都要她在規定的時間內繞着運動場跑八圈,如果哪一爵超時則從頭再跑。9月的天氣,溽溼悶熱,當她跑完第3圈後,整個人晃晃悠悠的,感覺要虛脫了。此時,她的耳畔突然響起外婆的那句話:“你將來會害人的。”

“我不能害人,我要成功,我必須付出比別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一個強烈的信念支撐着她頑強地跑下去,她咬緊牙關,繼續邁動步伐。熬過最艱難的歲月後,她也煉成了鋼,一路跑進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亞運賽場上,她威風八面,銳不可當,連連摘金奪銀。當國歌響起時,站在獎臺上的她聆聽觀衆如潮的掌聲,心裏暗暗自語:我不比任何人差。

然而,冠軍的光環畢竟是短暫的。在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後,她開始繼續尋找安身立命之本。出於對外語的興趣,她決定學習英語,將來做一名翻譯。她興致勃勃地報名參加外語培訓班,但人家知道她是盲人後,全都婉拒了。她的心再次被刺痛,“難道盲人就學不好外語?難道我真的註定要成爲別人的負擔?”她不服氣,既然沒人願意教她,那就自學:既然看不到,那就聽。憑藉驚人的毅力,她每天堅持收聽英語廣播,日積月累,口語和聽力水平大幅提升。20xx年,她再次報考著名的南京外國語學校,校方要求她先跟班試聽。

三個月過後,她出色的表現征服了學校,終於成了該校建校以來第一個盲人學生。有了好的平臺,她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在同學們上網、泡吧的時候,她仍孜孜不倦地學習,先後刻苦攻讀了英語、西班牙語、瑞典語三門外語。她不俗的經歷加上優異的成績打動了數所中外名校,20xx年6月,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幾乎同時向她發來了錄取通知書。

她叫吳晶,江蘇泰興的一個普通女孩,目前正就讀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並幸運地當選爲瑞典盲人協會董事。面對記者的採訪,吳晶說出了一句令人震驚的話:“感謝上天讓我成爲盲人,催我奮進,讓我能夠心無旁騖、堅韌不拔地做事情,頑強地‘做自己’。”

因爲殘疾,吳晶失去了許多正常女孩能享有的“樂趣”:她不能到舞廳蹦迪到深夜,她不能揹着父母和網友偷偷約會,她不能爲了一件漂亮的衣服、一支可心的口紅逛到商店關門打烊……但正是這種不幸,卻讓她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更加堅強和奮進,反而取得了令人讚歎的成功。清楚地認識自己,不向命運低頭,勇於在困境中磨礪自己,每個普通的人都有可能破繭成蝶!

名人勵志的故事8

澳大利亞開奧運會的時候,在這片土地上發跡的媒體大亨默多克當然會去捧場。

在現場,默多克發現座位底下散落着一枚硬幣,他站起身來,然後蹲下,撿起了那枚硬幣,臉上帶着微笑。

這則細節被媒體爆炒,但我只記住了默多克的微笑,擁有億萬資產的他卻爲撿到一枚硬幣而微笑。

香港的記者曾問過亞太首富李嘉誠,“君以爲一生之中,最歡樂的賺錢一刻是何時?”李說:“開一間臨街小店,忙碌終日,日落打烊時,緊閉店門,在昏暗燈下與老伴一張一張數鈔票。”

李嘉誠的答案令記者措手不及。但這真是妙答啊,一點都不做作,誰都會對這樣的歡樂會心一笑。

歡樂的標準是一根能夠無限拉伸的橡皮筋,你的慾望越大,它拉得就越長,歡樂的標準也就越高。默多克、李嘉誠是智慧的,把歡樂的標準降下來,降到人人都擁有的境地,那就歡樂了。

澳大利亞還有位華籍企業家謝英福,當時馬來西亞有一家國營鋼鐵廠經營不景氣,虧損高達1.5億元。首相馬哈迪找到他,請他擔任公司總裁,他不假思索的答應了。在別人看來,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爲鋼鐵廠債重難還,生產設備落後,員工凝聚力渙散,這是一個巨大的洞,根本無法填平的洞。

但謝英福卻坦然對媒體說:“當年我來到馬來西亞時,口袋裏僅有5元錢,這個國家令我成功,此刻我要報效這個國家,如果我失敗了,那就等於損失了5元錢。”

年近六旬的謝英福從別墅裏搬出來,住進了那家破敗的鋼鐵廠,三年後,工廠起死回生,開始很多創造財富。

5元錢每個人都擁有,但當你擁有1萬元、1百萬元、1千萬元的時候,還會以5元的標準衡量自我的歡樂嗎?

歡樂像跳高,跳杆越低,我們就會越簡便,越無所畏懼。

名人勵志的故事9

加菲貓之父的成功三句半

吉姆·戴維斯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費爾芒市附近的一個農場度過的。那時,他的夢想是當一名農夫,但是,因爲患有嚴重的哮喘病,他根本沒法幹活,甚至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在田野裏盡情玩耍,大部分時間裏,他只能臥牀休息。每當這時,他的媽媽總會遞給他一支筆和一張白紙,任由他胡亂塗抹。這對年幼的吉姆來說,也算是一種無聊的消遣。

他喜歡看報紙週末版的彩色連環漫畫,如舒爾茨的《花生米》系列、甘尼夫的《斯蒂夫·甘陽》,還有沃爾克的《菜鳥從軍記》……這些漫畫是他最鍾愛的朋友,一直陪伴他度過被病痛折磨的日子。

18歲那年,吉姆考上了印第安納州的鮑爾州立大學,讀的是商業管理專業。由於他身體不好,常缺課,因此各科成績都跟不上,總被老師拿來當“反面教材”。幾年後,他以“學校有史以來最低平均分得主”的身份離開了學校,應聘到一家廣告公司。他的主要工作是繪畫、拼版、製作一些宣傳小冊子和目錄。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接觸到一些關於漫畫理論的書,並逐步勾勒出想當漫畫家的夢想。

在吉姆24歲時,系列漫畫《滾草小紅番》的作者湯姆·萊恩無意中發現了他在漫畫方面的才能,決定聘用他做自己的助手。這份工作繁雜而瑣碎,從繪製漫畫背景、配文字說明到處理雜七雜八的美工細節,吉姆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由於薪水微薄,下班後吉姆還要做一些兼職來維持生活,他畫廣告畫、撰寫廣告文案和政治宣傳稿件,甚至還去表演跳舞。

在這段艱苦而忙碌的日子裏,吉姆一邊從工作中學習漫畫方面的專業知識,一邊開始嘗試着創作真正屬於自己的漫畫作品。他利用晚上和週末的空閒時間,不斷充實自己的漫畫構想,希望能夠創造出一個受人歡迎的漫畫角色。後來他把目標選定爲“蚊子”,把它叫做格諾姆。這是吉姆創作的第一個漫畫角色,他爲此激動了很長時間。

可是,蚊子格諾姆的漫畫在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地方報紙上發表後,一直沒有引起讀者的反應,甚至有人表示很厭惡,這令吉姆非常沮喪。爲什麼大家不喜歡蚊子格諾姆呢?這個問題讓他百思不得其解。那段時間他很迷茫,漫畫創作似乎也停滯不前了。

他的一位編輯朋友得知情況後安慰他說:“你畫得很不錯,逗笑的點子也很精彩。但是,一隻蚊子,吸血的蚊子,一般人很難認同呀!”朋友的話讓吉姆頓時醒悟過來。多年的漫畫工作經驗使吉姆明白,要讓讀者認同,一定是需要有生活氣息的、來自讀者身邊的比較可愛的動物。新的思路開啓後,吉姆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創作中。他發現,當時漫畫中的狗非常多:史努比、瑪瑪杜克、巴吉度獵犬弗瑞德,但很少以貓爲主角。自己爲什麼不選擇畫貓呢?他回想起了小時候自家農場裏養的幾隻貓來,它們神態可掬,給人印象深刻。於是,吉姆立刻動筆畫,畫出一隻脾氣特壞、憤世嫉俗的橘黃色大貓。他需要一個名字,於是,他想到了祖父詹姆士·加菲·戴維斯,一個脾氣特壞、憤世嫉俗的大個子。他覺得這個名字配他的這個角色的性格與體形,可以說是天作之合,於是,加菲貓就此誕生了。

早期加菲貓身上並沒有條紋,他花了一年半時間設計這款系列漫畫,對角色一再重新琢磨,調整幽默的尺度,終於一切都準備就緒了。

完成後,他打包了一堆漫畫樣張,寄給幾家通訊社,然後就專心祈禱好運降臨。

1978年1月24日,這是吉姆一生最難忘的日期。這一天,他接到了一個電話:聯合通訊社接受了加菲貓!漫畫發表後,立即吸引了衆多粉絲。加菲貓懶惰、好吃、喜歡捉弄人、頑固而又自命不凡的個性,給讀者帶來無限的快樂。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裏,超過100家美國報紙刊登了加菲貓系列漫畫,由此還衍生出幾十種動畫電影、電視劇,出版的圖書售出1300萬冊。

加菲貓之父——吉姆·戴維斯也因加菲貓一舉成名,如今已是世界級的漫畫大家了。據說,他從加菲貓身上獲得的收入高達上億美元。

在談到自己的成長軌跡時,吉姆·戴維斯用三句半話來說明自己成功的祕訣:第一是對自己現狀的清醒認識,第二是對未來人生的準確定位,第三是對問題、矛盾的深刻反思,還有半句就兩個字“堅持”。或許正是因爲這三句半的品質,才成就了今天人見人愛的加菲貓,成就了世界級的漫畫大師。

名人勵志的故事10

童年時代,魯迅常跟母親住到紹興鄉下安橋頭外婆家裏,後來又到皇甫莊大舅父家裏寄居。安橋頭、黃甫莊都在紹興昌安門外水鄉,寬狹縱橫的河流靜靜地流過村邊。魯迅喜歡到鄉下去,他把那裏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嶄新的世界。因爲在這裏不僅可以免讀深奧難懂的《四書》、《五經》,還可以同農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到密如蛛網的河上去划船、捉魚、釣蝦,去欣賞帶着點點漁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鵝、牧牛、摘羅漢豆,呼吸清新的空氣……

每逢村子裏演社戲的時候,魯迅就和小夥伴們一起搖船兒來到半個在岸上、半個在湖裏的戲臺前面,看武功演員翻筋斗。有時,他還和農民的孩子一起學演戲、扮小鬼。他們在臉上塗上幾筆彩畫,手握一杆杆鋼叉躍上臺去,愉快地玩耍着。

農村,對少年時代的魯迅是很有吸引力的。在這片自由的天地裏,魯迅不僅學到了許多社會知識和生產知識,還和農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逐漸瞭解了農民勤勞、質樸的性格,同時也看到了舊社會階段壓迫、階級剝削的血淋淋的事實。魯迅和農民的孩子常唸誦的一首漁歌中,就有這樣的悲慘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兩日勿落(兩天不下河打漁),餓得發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兩日勿落,要哭出聲。”這些對魯迅的思想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魯迅知道農民“是畢生受着壓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鳥並不一樣”。

名人勵志的故事11

十一歲寫成長篇小說《正在發育》,引起社會各界廣泛爭議和討論,並在臺灣出版繁體版本。此書出版,引起臺灣媒體的一片驚呼,稱其爲:早熟的蘋果。20xx年,蔣方舟被清華大學自主招生提前錄取,再度成爲社會所關注的焦點人物。

三月的清華園,已是垂柳依依,奼紫嫣紅。在美麗的清華大學校園裏,蔣方舟接受了媒體記者的採訪。當記者請她談談自己的夢想時,蔣方舟的目光中頓時溢滿了一種無限的憧憬和渴望。那一刻,使人感到她一點也不陌生和遙遠,就像是一個鄰家的小妹。夢想,其實這是一個很隱私的話題。蔣方舟一度羞於表達,她已經走過了那個向人急速表達自己夢想的青澀年齡。但無論走過多少千山萬水,內心裏總有一處芬芳,散發着它那迷人的馨香,山高水長,魂牽夢繞。

蔣方舟沉吟了片刻,嫣然一笑道,夢想再可笑,也勝過沒有。能有夢想,也需要天賦。我是個理想主義者,當大家對現實的醜惡齷齪、體制與潛規則已經習以爲常的時候,我還是保持着震驚和不適。蔣方舟的震驚和不適,使我們感到她的清純和簡單,一點也不世故和圓滑,一下子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無論塵世間如何改變,人們內心渴望的還是一種清純和簡單,這一點並沒有改變。

蔣方舟用一種無奈和沮喪的語氣說道,我現在覺得距離夢想越來越遠了。大概在去年,爸爸對我說,孩子,你在北京買個房子吧,這樣我們的心也就放下了。我當時聽了特別地感到不可思議。我想,這樣下去,我大概就成了芸芸衆生了,生活的很多可能性就被這個東西剝奪了。過了一段時間,爸爸又對我說,孩子,等房價一降下來,你就買個房子。在父親的催促下,我就真的在看周邊的房價了。那一刻,我感到一種特別特別明顯的無力感。

蔣方舟的眸子裏溢滿了一縷柔軟,她深情地說道,我原來的夢想是當大師,但漸漸地覺得當大師不是主觀能夠決定的了,所以我也就在某種程度上識時務了吧。但我的奮鬥絕對不是一套房子,我的奮鬥是想在寫作之外,有能夠讓我逃遁的一個領域,默默地幹,它不一定是學術的東西。那樣我就不用整天面對一些社會問題或話題了。

有一個逃遁的領域,默默地幹,是蔣方舟夢想中最美的生活狀態,她不做意見,也不做暢銷書作家,21歲的蔣方舟,她的夢想,不想成爲別人中的任何一個。蔣方舟說道,我就是我,我是。“殊途同歸”,是一種夢想,特立獨行,也是一種夢想。只有這樣,才構成了我們這萬千世界,芸芸衆生。

蔣方舟的夢想,讓人精神爲之一振,並有了一種深深的回味和思考。

目前,正在清華大學上大三的蔣方舟,正全力投入到其第十本書《審判童年》的寫作中。但是在她內心裏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個夢想是屬於自己的,可以躲避風沙海浪,可以拒絕飛短流長,那是她心中最美的伊甸園:菁菁芳草,灑滿陽光。

名人勵志的故事12

凡爾納是一位世界聞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凡爾納爲了發表他的第一部作品,曾經遭受過多麼大的挫折!這裏記錄的,就是凡爾納的一段令人難忘的經歷:

1863年冬天的一個上午,凡爾納剛吃過早飯,正準備到郵局去,突然聽到一陣敲門聲,他開門一看,原來是一個郵遞員。

郵遞員把一包鼓囊囊的郵件遞到了凡爾納的手裏。一看到這樣的郵件,凡爾納就預感到不妙,自從他幾個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說《乘氣球五週記》寄到各出版社後,收到這樣的郵件已經是第十四次了。

他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拆開一看,上面寫道:凡爾納先生:書稿經我們審讀後,不擬出版,特此奉還。

每看到這樣一封封退稿信,凡爾納心裏都是一陳絞痛。這次是第十五次了,還是未被採用。凡爾納此時已深知,那些出版社的老爺們是如何看不起無名作者。他憤怒地發誓,從此再也不寫了。

他拿起手稿向壁爐走去,準備把這些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趕過來,一把搶過書稿緊緊抱在懷裏。此時的凡爾納餘怒未息,說什麼也要把稿子燒掉。

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滿懷關切的語言安慰丈夫,親愛的,不要灰心,再試一次吧,也許這次能交上好運的。聽了這句話以後,凡爾納奪書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後接受了妻子的勸告,又抱起這一大包書稿到第十六家出版社去碰運氣。

這次沒有落空,讀完書稿後,這家出版社立即決定出版此書,並與凡爾納簽訂了20年的出書合同。沒有他妻子的疏導,沒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氣,我們也許根本無法讀到凡爾納筆下那些膾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類就會失去一份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

名人勵志的故事13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趁老師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到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樣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憤讀書,最後成爲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並被稱爲“詩仙”。

名人勵志的故事14

鏡頭裏,那些蜚聲國際的好萊塢巨星們都顯示出不同於以往的樣子,一張張面孔,或淡然、或安靜、或活潑、或賣萌大笑。

喬治·克魯尼頭頂海盜帽,抱着胳膊,肆意大笑;凱特·溫絲萊特素顏淡妝,黑色的V領外套上沒有任何裝飾,平靜自然;布拉德·皮特穿着T恤仔褲,大大咧咧地蹲在牆邊;奧蘭多·布魯姆脫掉西褲,露出一條印着英國國旗的拳擊短褲;一貫深沉、嚴肅的摩根·弗里曼則擠眉弄眼做着各種俏皮鬼臉……

安迪·格慈的鏡頭下,所有的明星無一例外,素顏、沒有造型,鉛華褪盡,隨性自然,好萊塢有成百上千的專業攝影師,無人可以讓這些明星如此低調服從攝影師的安排,安迪·格慈又是如何完成這些作品的呢?一切,只因爲3分鐘。

格慈大學畢業後,爲一些頂級的時尚攝影師做助理,學習他們拍攝名人的技巧,儘管很欣賞他們的照片,但是有一點他卻始終不太喜歡,每次拍照,因爲明星檔期緊活動多,需要提前很久預約,好不容易預約到場,片場裏有上百個人忙忙碌碌,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拍得完,而且,無數雙眼睛盯着拍攝對象,怎麼也會不自然,格慈決定走一條完全不同的路。

他找到一本明星經紀人聯絡簿,在上面挑選了300名當時英國最有名的演員,給他們寄去信件,提出拍攝請求和主題,接下來便是漫長的等待,6個月後,他仍然沒有收到一封回覆,沒有明星願意讓一個毫無名氣的攝影師拍攝自己。

格慈沒有氣餒,繼續尋找機會,他到各個電影拍攝現場當羣衆演員,尋找和明星認識的機會,3個月後,終於接觸到著名演員喬斯·阿克蘭,在對方片場小憩的時候,他走上前去,冒昧表達了自己的願望。

看着這個喋喋不休,但格外認真的年輕人,喬斯·阿克蘭同意了他的請求,但只給10分鐘時間,之後,將要繼續工作。聽到對方答應了自己的請求,格慈興奮得手都在發抖,機會來得如此突然,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動之餘,又爲如何拍攝發起了愁,或許就是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他沒法不慎重把握。

瞬間沒有好方法,格慈只能與喬斯·阿克蘭聊起電影的話題,談主角的服裝,劇本的構思,說着說着,格慈就放鬆了,把對方當做一個普通朋友親近,聊天氣,聊炸魚,炸土豆片,越說越發投機……再看看手錶,只有3分鐘了。格慈不想浪費這大好的機會,他邊說話邊悄悄拿起了相機,趁喬斯·阿克蘭說得正起勁的剎那,手指按下了快門。

3天后,幾幅黑白的大頭照,放到了喬斯·阿克蘭的面前,如同60年代的黑白膠片照,有着厚重細膩的質感,表情有認真,有輕鬆,像老照片,像肖像油畫,真實展現出個人化、情緒化、生動有趣的一面,照片讓喬斯·阿克蘭非常滿意,並介紹了女星格列塔·斯卡奇前來拍照。

接着,斯卡奇幫他聯繫了伊安·麥克萊恩,後者又把他介紹給哈莉·貝瑞,再接着他手裏已經有一長串的明星推薦信了,布拉德·皮特、塞繆爾·傑克遜、伊萬·麥格雷戈、裘德·洛……

幾年時間內,從英國到好萊塢,他拍攝了大約300位明星,至於拍攝的地點,有時是在明星下榻的酒店,有時就是在他們家中的某一個角落,只佔用對方10分鐘,前7分鐘所做的事情,就是站在鏡頭的另一邊,和明星們拉拉家常,一起吃吃喝喝。然後,在明星們最放鬆、最自然的狀態下,趁着對方不注意的後3分鐘,格茲就用手指不停按下快門。

繁華褪盡,最後明星就剩下自己,乾乾淨淨的黑與白,一刻即是永恆,各種表情和造型,都是拍攝對象的即興創作,反映的是他們在拍攝時最真實的狀態和情緒,這些好萊塢的國王和王后們,永遠也不知道拍攝的那一刻什麼時候到來,在他的鏡頭下露出最本真的面目,明瞭的構圖、簡潔的背景、精準的表情捕捉,令格慈聲名鵲起。

幾年後,安迪·格慈把這些明星黑白素顏照集結成圖冊《度》,首印便賺得350萬英鎊,捐給了糖尿病研究機構,影星們呈現出的隨性自然的狀態,讓人耳目一新,影集的出版,打破了人們對“巨星風采”的刻板印象,也爲格茲贏得了巨大的榮譽——攝影界最高榮譽之一“福克斯·塔爾博特攝影獎”,該獎項不定期頒發,只獎給爲攝影行業做出傑出貢獻的專業人士。20xx年,他出任英國專業攝影協會主席,隨後,他被授予英國女王頒發的員佐勳章,獎勵他爲攝影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名人勵志的故事15

名人勵志故事——司馬光

宋朝司馬光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爲官清廉,公務之餘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爲人們的借鑑。爲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製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着“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於取得了成功,成爲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名人勵志故事——歐陽修

歐陽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寫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極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說:何必這樣折磨自己?難道還怕老師責罵?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後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