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名人的故事(通用15篇)

名人的故事(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名人的故事1

2.伽利略好奇善問:

名人的故事(通用15篇)

伽利略是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在力學上的貢獻是建立了落體定律,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等時性、拋物運動規律,確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薩大學讀書期間,就非常好奇,也經常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行星爲什麼不沿着直線前進?”

一類的問題,有的老師嫌他問題太多了,可他從不在乎,該問還問。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數學家利奇來比薩遊歷,他就準備了許多問題去請教利奇。這一次可好了,老師誨人不倦,學生就沒完沒了地問。伽利略很快就學會了關於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方面的知識,並且深入掌握阿基米德的關於槓桿、體比重等理論。

名人的故事2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此時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最後練成了岳家搶,然後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

名人的故事3

他常年在外面拍電影,有時在本地,有時在外國,有時則是在飛機上度過。有一天,他因病在家裏躺了一天,傍晚的時候,妻子高興地拿着一個大花瓶走到他面前,對他說:“我要給你頒發獎盃!”他問爲什麼,妻子神祕地一笑,說:“因爲你今天全天都沒有出門!”

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忙碌到什麼程度的人;可想而知,他的兒子跟他見面的機會能有多少。但是,那時兒子畢竟還是個孩子,有着和其他孩子一樣的虛榮心。一天,他的助手向他轉達了兒子的一個願望:希望有一天,父親能親自開車去接他放學。

這天,風塵僕僕地下了飛機以後,他看看手錶,還沒到放學的時候,於是開着車直奔學校,連臉都沒來得及洗一下。他想給兒子一個驚喜。他打電話告訴孩子的司機:“今天你在家裏歇着吧,我現在正在學校門口等着接孩子呢!”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放學鈴聲響了。他熱切地打量着從門口走出的每一個學生。但直到所有的人都走光了,他也沒有見到孩子的身影。終於,司機給他打來電話:“先生,你的兒子正在學校門口等你呢,怎麼你還沒有到?”他說:“我也在學校門口。”司機問:“你在哪個學校門口?”他說出某某小學的名字。司機說:“先生,你的孩子已經讀中學了!”

等他趕到那所中學的時候,孩子已經要步行回家了。他把兒子叫上車,兒子好半天都沒有理睬他。他默默地開着車,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快到家的時候,兒子帶着哭腔說:“爸爸,我的同學都走光了!你來接我還有什麼用!”

他叫成龍,一個出色的電影人,一個能爲兒子提供優裕物質生活的人。而他的兒子是個普通的兒子,一個只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父親來接自己放學的兒子……

名人的故事4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爲新法。爲了取信於民,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搬這塊木頭的。然後,商鞅又佈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終於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不欺。這一做法,終於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

提示

人無信則不立,法無信則不行,過無信則不興。要講誠信。

名人的故事5

妙聯救人

清代的周漁璜,是貴州青巖人,非常有學問,是當時人們公認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開時節,周漁璜到十佛寺遊玩,晚上就住在寺裏。睡下不久,他忽然聽到隔壁房間傳來微弱的說話聲,仔細一聽,原來是有人在反反覆覆誦讀一句上聯:“萬瓦千磚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漁璜來了興趣,便起身去問寺裏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麼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黃的書生,前幾天來本寺遊覽時想出了這樣一句上聯,但卻百思不得下聯,幾天過去了,他廢寢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漁璜問:“難道就沒有人能幫助他對出下聯嗎?”

僧人答道:“這個上聯中有四個數字:萬、千、百、十,並且這四個數字是10倍遞減,要對出下聯難度很大,有好多人試過,但是目前還沒有人能對得出。”

從僧人那裏回來後,周漁璜想了很久,也沒能想出下聯。

第二天,周漁璜帶着遺憾的心情乘船離開十佛寺,途中經過一座橋,橋上刻着“八仙橋”三個字,此情此景,讓他心中豁然開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轉船頭,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黃書生雖已幾日臥牀不起,卻仍在有氣無力、斷斷續續地念叨着那句上聯:“萬瓦——千磚——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漁璜站在門外大聲而有韻地應對:“一船二漿四人搖過八仙橋。”

黃書生一聽,頓時眼前一亮,精神大振,驚歎道:“妙聯!此下聯中也有四個數字:一、二、四、八,按二倍遞增,妙!真是太妙了!”

黃書生“心病”消除,身體復元後與周漁璜結伴而行,共遊美景!

名人的故事6

公元1688年,也就是歷史上的清朝康熙27年,由於御史郭瑗的彈劾,一代權相納蘭明珠被捕下獄,罪名是“xx,結黨營私,負恩亂政”。

對於自己爲何被拿掉,明珠很清楚。第一,郭瑗的彈劾處處都落在實處,他無可辯駁;第二,要拿掉他的人其實是康熙皇帝,郭瑗只不過是個槍手而已,辯駁也沒有用。

對於自己的結果,明珠也很清楚,不外乎兩種可能:第一個,自己人頭落地,但不會牽扯上家人;第二個,康熙皇帝會法外施恩,留下他的性命,但會削職爲民。

以康熙的寬厚本性來說,第二個結果的可能性更大。對於一般人而言,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但是,對於明珠這樣的人而言,剝奪他的政治生命,比殺了他還慘,他不甘心。

這時候,明珠想起一個能救他的人。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政敵,時時都想置明珠於死地的一等公、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

他怎麼才能讓自己的政治對手拉自己一把呢?

於是,他走了一步險棋。

這步險棋就是:讓一個名爲索黨而實際上是明員上書,彈劾明珠“結黨營私、動搖國本、圖謀造反”。

從表面上看,明珠的這步棋走得很笨。按照郭瑗彈劾的罪名,明珠最壞的結果不過是自己人頭落地而已,但按這個官員的罪名定罪的話,不光明珠的人頭要落地,連他的家人也要被誅滅九族,他這是加重自己的罪名。

然而,明珠這樣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第一,以康熙的聰明,不可能相信明珠會造反。這樣一來,就變成了索黨藉機攻擊明黨,這是康熙無法接受的。

第二,康熙以罪名拿掉明珠,只是想分化明珠的力量,他不想牽扯到明黨的其他官員。明黨的其他官員爲了明哲保身,就不會全力拯救明珠,也就避免了朝廷動亂。然而,索黨官員彈劾明珠結黨謀反。謀反啊,可就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問題了,就會必然地牽扯到明黨的其他官員身上。明黨官員爲了保住自己,必然會全力地保護明珠。這樣一來,就不是明珠一個人面對康熙了,而是整個明黨在面對康熙。

第三,在索黨與明黨相爭的關鍵之時,如果再處罰明珠,那就證明索黨獲勝,從而會造成索黨一黨獨大的局面。這是身爲上者的康熙無法接受的。因此,他必須保住明珠,保住明黨和索黨的力量平衡。這樣,明珠的性命和政治生命也就保住了。

事情發展的結果正如明珠所料。這個官員上書彈劾後,索黨一見這是個徹底打倒明黨的機會,紛紛上書彈劾明黨。明黨官員爲了保住自己,也紛紛上書爲明珠辯護。結果,原本只是彈劾明珠的經濟案件,變成了索黨與明黨大結算的政治事件。無論誰勝誰負,對於朝廷來說都是一次重大的傷害。

康熙爲了維護大局,爲了保住朝中力量的平衡,不得不對明珠重重拿起,又輕輕放下。他只免去明珠的大學士之職,不久之後,又讓他擔任內大臣,依舊留在自己的身邊。在這個職位上,明珠一做就是20年,直到康熙47年去世。

明珠的這招棋,不僅他用過,其他許多人都用過。

馬基雅維利主義者有這樣一個理論:一個穩固的政治集團,只能有一個一號人物,衆多的三號人物,不能在中間再有一個二號人物,對於上位者而言,維護權力的平衡最重要,不能讓一個黨派獨大,威脅到自己的地位。而對於下位者而言,敵對勢力的存在同樣也是重要的。有了敵對勢力,纔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否則,自己就成爲上位者的威脅,等於是引火燒身。

名人的故事7

成龍在8歲時就進入了香港的電影圈,經過40多年的打拼,如今已是揚名國際的巨星。已經到了知天命之年的成龍,身材依然健碩,身姿依然颯爽。他的養生祕訣就是“堅持運動,每天出汗”。

自20xx年以來,成龍每天早晨都會穿上塑膠運動衣,用橡皮筋紮緊頸部、手腕和腳踝,和助手一起在居住處或者下榻處周圍跑步30分鐘以上,如果地方太擠,就會駕車到較遠的山下或者海邊進行。每次跑步大量出汗後,必然喝1升左右的果汁和1升的純水。之後再進行30分鐘~45分鐘的拳腳功夫練習,通常是練“埋樁”。

成龍說:“一個人工作認真就會忘記其他生活煩惱,心境就會開朗,飲食消化就會正常,因爲拍動作電影是我的所長,也是我的生命至愛,所以我每日堅持運動,其實也是爲了使自己保持最佳工作狀態。電影拍攝過程中,基本上每天都有足夠甚至更多的運動量,但無片可拍的空閒期,以及電影的後期製作期,則‘坐’着工作比較多,這時一定堅持每天運動,不可偷懶。”

名人的故事8

蒙古人崇尚武力,但對各民族的有識之士也很敬重,在朝廷中起用了不少文韜武略的中原人、契丹人和女真人等。其中的耶律楚材在蒙古建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耶律楚材出身於契丹貴族家庭,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他自幼學習儒家文化並博覽羣書,具備很深厚的漢學功底。

成吉思汗仰慕耶律楚材的才學,在攻佔金朝中都後,立即派人尋來耶律楚材。兩人見面相談甚歡,成吉思汗讓耶律楚材跟隨左右,並給他取了一個蒙古名字——吾圖撒合裏。

成吉思汗時期,治國方略還處於摸索階段。由於戰爭規模不斷擴大,破壞程度不斷升級,神州大地干戈四起、生靈塗炭。耶律楚材非常想扭轉這種趨勢,實現其以儒家“仁政”治國的理想,開創一個太平盛世。於是,耶律楚材以自身的才華和儒家思想逐漸影響成吉思汗的治國理念。

1219年夏,耶律楚材跟隨成吉思汗西征。此後六七年間,他一直跟隨蒙古大軍輾轉西域各地。他先負責大汗帳下的文書管理工作,後來由於耶律楚材精通天文、地理、歷史、音樂等,成吉思汗命他掌管觀看星相和占卜吉凶之事。耶律楚材每次都分析得縝密合理,並且往往每言皆中,成吉思汗對他非常信任。有一次,正值六月盛夏,在起兵祭旗的早晨竟然下起了大雪。將士們都擔心這預示着出兵不利。耶律楚材觀象後卻說:“隆冬之氣,見於盛夏,這是克敵制勝的吉兆。”成吉思汗深信不疑,決定如期出征。耶律楚材的預言鼓勵了將士們,他們一鼓作氣、奮勇衝殺,最終大勝歸來。

耶律楚材利用占卜吉凶的機會,時常巧妙地勸說成吉思汗在戰爭中少殺戮,以安定民生爲重,這使得蒙古軍隊在戰爭中的屠城現象逐步減少。在西域期間,耶律楚材還撰寫了《西征庚午元歷》,根據西域較爲科學的歷法,糾正了中原地區使用的《大明曆》中的季節誤差。他又撰寫了《西遊錄》,真實記錄了蒙古軍隊的西征情況,詳細介紹了西域見聞。

1227年秋天,成吉思汗在六盤山的軍營中逝世。臨終前,他指着耶律楚材對窩闊臺說:“這個人是天賜給我家的,今後一定要重用他。”

其實,在追隨成吉思汗的十年中,耶律楚材的才能並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他真正發揮作用是在窩闊臺當政時期。

1229年,窩闊臺即位以後,十分重用耶律楚材,充分發揮了他的治國才能。蒙古建國之初,延續舊制,實行的是萬戶、千戶、百戶軍政合一的制度,只有統率軍隊的長官,沒有治理地方的行政長官,這對大蒙古國的發展極爲不利。耶律楚材爲了改變這種狀況,向窩闊臺建議:“在各地設置官吏來管轄百姓,另外設置萬戶管理軍隊,使軍政形成互相制約的局面,從而防止獨斷專行。”窩闊臺採納了這一建議,在中央設立了最高行中書省,任命耶律楚材爲中書令。此後,耶律楚材逐步實施“以儒治國”的方案。具體內容概括爲“定製度、議禮樂、立宗廟、建宮室、創學校、設科舉、拔隱逸、訪遺老、舉賢良、求方正、勸農桑、抑遊惰、省刑罰、薄賦斂、尚名節、斥縱橫、去冗員、黜酷吏、崇孝悌、賑困窮”。在教育上,耶律楚材大力倡導儒學,推崇孔子。他徵得窩闊臺同意後,修復孔廟,優待孔子後裔,楚材大力倡導儒學,推崇孔子。他徵得窩闊臺同意後,修復孔廟,優待孔子後裔,建立了國子學,用儒家文化教育民衆。1237年,耶律楚材又提出恢復科舉制度。科舉考試的恢復,提高了中原儒生的地位,爲國家招攬了大量人才,爲忽必烈時期大元帝國的繁榮發展積蓄了人才。

其次,耶律楚材根據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制定了相應的賦稅制度。他抓住窩闊臺想增加財政收入的心理,提出要增加軍需費用,可以通過鹽、酒、鐵冶等稅收穫取,一年可獲得銀五十萬兩、帛八萬匹、糧食四十餘萬石,足以滿足軍隊的需求。窩闊臺採納了耶律楚材的建議,任命他來完善稅收制度。耶律楚材於是設立了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吏,每路設正副課稅使,他們直接隸屬於大汗,獨立於各地的文官和武官系統。到了1236年以後,地方稅收政策基本定型,分爲土地稅、人丁稅和戶稅三大類。中原地區實行了這一稅制以後,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耶律楚材提出的這些新政,使新興的蒙古貴族逐漸放棄了落後的遊牧管理方式,採用以儒教爲中心的傳統思想和制度來治理國家,使戰爭不斷的亂世轉爲和平的盛世,使先進的中原封建農業文明得以保存和發展,也爲後來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礎。耶律楚材可稱爲促進蒙古族接受中原傳統文化的第一人。

1244年,耶律楚材去世後,爲紀念他的偉大功績,人們爲他修建了祭祠。

有關元朝名人的故事:忠厚可靠的察合臺

成吉思汗的第二個兒子察合臺從小便不受關注。大哥朮赤爲長子,三弟窩闊臺比自己穩重,最小的弟弟拖雷聰慧機敏,深受大汗寵愛。察合臺很清楚自己沒有什麼過人之處,知道自己與汗位無緣,所以心態很平和。

在跟隨父親西征的過程中,察合臺作戰很勇猛,並不輸給大哥和弟弟,屢建戰功。

西征得勝而歸後,成吉思汗對幾個兒子論功行賞。察合臺得到了新疆別失八里一帶,後來在這裏建立了他的察合臺汗國。

成吉思汗最後把汗位傳給了窩闊臺。他在臨死前把四個兒子召到身邊,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故事說的是在一個寒冷的夜晚,多頭蛇想要進洞禦寒,當一個頭要進去的時候,別的頭就反對,結果誰也進不去,最後多頭蛇凍死在洞外。成吉思汗想借這個故事告誡兒子們要團結一致,服從窩闊臺的領導。

察合臺聽了深受觸動,平時他就和窩闊臺的關係很好,所以父親把王位傳給窩闊臺,他並沒有嫉恨,反而更加堅定他要幫助弟弟的決心。

成吉思汗死後,察合臺遵照遺命擁戴窩闊臺登上大汗之位。當時有不少反對者都想擁戴拖雷,察合臺在其中做了很多努力,所以窩闊臺繼承汗位後,心裏一直很感激這個哥哥,也非常信任他,做了大汗也還是稱呼他爲“阿哈”(兄長)。在窩闊臺統治時期,遇到軍國大事,他都會派使者到察合臺的封地去告知並徵詢察合臺的意見。

察合臺也一直非常支持窩闊臺的決定。在窩闊臺派軍西征的時候,他第一個贊成並提出派長子出征,還讓自己的孫子也隨軍。有一天,蒙古王庭舉辦賽馬大會。作爲在馬背上生活的蒙古人,即便是帝王將相,也還是有着高超的賽馬本領。結果在察合臺與窩闊臺的賽馬中,察合臺獲勝。

察合臺不知道是不是弟弟讓了他,心裏有點不安——畢竟窩闊臺是至高無上的君王。所以第二天一早,他便跑到窩闊臺的宮殿外去請罪。

窩闊臺剛剛起牀,正在更衣,聽到侍衛稟報,大爲驚訝,趕緊請兄長進來。

“我真是太不知禮數了,希望大汗您能原諒我昨日的過錯啊!”察合臺很惶恐地跪在地上,語氣無比恭敬。

窩闊臺一頭霧水:“阿哈這是在做什麼?你沒有什麼過錯啊!”

察合臺擡頭說:“昨天我不該那麼放肆,賽馬贏過了大汗!”

窩闊臺哈哈大笑,連忙扶起察合臺說:“這算什麼事情?賽馬當然要論輸贏,這是阿哈的本領啊!”得到了大汗的寬慰,察合臺才放心地回去了。

察合臺在蒙古國有很高的地位,在重大問題上起着一定的決策作用。他不僅統治了成吉思汗留下來的三分之一的蒙古軍隊,而且在自己的王國別失八里中也享有至高的權力。

察合臺比窩闊臺早七個月病逝。他死後,窩闊臺很傷心。因爲窩闊臺一直稱呼他爲阿哈,爲了紀念他,察合臺汗國的歷代大汗都稱呼他們的繼承人爲“察合臺阿哈”。

名人的故事9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爲“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於他是英華校友,爲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爲同學們講授數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個大於4偶數都可以表示爲兩個奇數之和。因爲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學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

它像一個美麗光環,在我們不遠前方閃耀着眩目光輝。……”陳景潤瞪着眼睛,聽得入神。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興趣。課餘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飢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呆子”雅號。

興趣是第一老師。正是這樣數學故事,引發了陳景潤興趣,引發了他勤奮,從而引發了一位偉大數學家。

名人的故事10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我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因主張嚴禁鴉*,抵抗西方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受到中國人的敬仰。

但林則徐小時候,雖然機靈聰明,但性子很急,辦事毛毛糙糙,經常出些差錯。父親覺得小孩子這樣下去養成慣性,將來辦事要出大錯。

一天,父親把林則徐叫到跟前,給他講了一個“急性判官”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判官,由於他非常孝敬父母,所以每遇到不是孝子的犯人,他就判得特別嚴。

一天,有兩個人拉來一個年輕人,說這個年輕人是個不孝之子,要判官嚴懲。判官一聽,立刻火冒三丈,就喊:“來人呀,打這個逆子五十大板。”

這個年輕人想開口申辯,可是嘴被堵着,有話沒法說,只好捱了五十板子,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

一會兒,有個老太婆拄着柺杖急匆匆走進來,哭訴着有兩個盜賊溜進院偷牛,被她的兒子捉住,並要送他們到官府來,可是力不從心,兩個強盜反把她的兒子捆走,並告訴判官他就是這一個孝順兒子。

判官一聽,心裏暗想:莫非惡人先告狀,我剛纔打的就是她的兒子?他忙叫人把那兩個捆人的人找來,但他們早已溜走了。這時,被打昏過去的年輕人突然呻吟了一聲,老太婆一看,正是自己的兒子,驚叫一聲,昏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了。

聰明的林則徐知道父親的這個故事是針對他的毛病講的,便說:“我一定好好改一改急躁的毛病。”

“急性判官”的故事,牢牢記在了林則徐的心裏,此後他更加發憤苦讀。

名人的故事11

寫到這裏我就自豪了,姚明他從小就家教很好,又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遇到這種事情自然是果斷拒絕。一個美女在面前,又是在很開放的美國身邊全是好色的隊友,我們該反思一下,如果當時是你我,有這個定力嗎?

姚明真是給中國爭氣。同時在球場上他也是非常有涵養,不會去惡意傷害別人。當年的姚鯊對決成爲經典,他也和奧尼爾結下深深友誼。再想想當今中國性解放,現在的球員花邊新聞也越來越多。同樣的',有姚明這個成績的卻太少。姚退役後的貢獻就不說了,包括公益事業。

名人的故事12

北京時間20xx年8月26日《休斯敦紀事報》消息,埃迪-格里芬曾安排美女爲姚明提供“服務”,但遭到姚明拒絕。

在20xx-03賽季的一場客場比賽之後,一向夜生活豐富的格里芬按照他自己的習慣,安排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去敲打姚明的房門,目的不言而喻。對於格里芬的“好意”,姚明沒有笑納,而是將那位小姐拒之門外,有效的避免了一樁桃色新聞的發生。

格里芬的這個舉動並非出自惡意,這是他個人賽場外的消遣方式,只不過不適合姚明。可以說,格里芬的這次安排讓姚明更清楚的認識到了NBA球員所面臨的誘惑,姚明經受住了考驗。

在美國這個桃色新聞滿天飛的國家裏,姚明的私生活難得的簡單純淨,這也是他能夠樹立良好社會形象的基礎。而格里芬過於放縱自己的場外生活,爲他日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美國當地時間上週五,格里芬遭遇車禍不幸喪生,年僅25歲。據警方透露,上週五凌晨1點30分左右,格里芬駕駛一輛SUV無視鐵路警告標誌,強行穿越護欄,結果與一輛貨運列車迎頭相撞。

車禍現場慘不忍睹,司機屍體被嚴重燒傷,無法辨認,警方最後是通過牙齒鑑定才確認死者是格里芬。格里芬的命運多舛和姚明的一帆風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天賦上來講,格里芬不遑多讓,甚至要勝過姚明一籌,但姚明嚴以律己,而格里芬縱情於色情與酒精,兩人的命運也因此天差地別。

PS:我們大多數很可能一輩子都不可能有姚明的天賦,但是我們可以做到他的品質和努力。一個真正比你強的人不是天賦比你強,而是他在天賦比你強的同時比你還努力比你還高尚。

名人的故事13

曼德拉:從小就追求正義和理想 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他同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進行了幾十年不屈不撓的鬥爭,贏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說,曼德拉已經成爲一個時代的象徵。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對正義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曼德拉出生在一個小村莊,9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從小曼德拉就經常目睹當地大酋長在解決部落爭端過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約束,他逐漸萌發了尋求正義和平等的理想。年紀更大一些後,他多次領導同學抗議學校的白人法規,甚至因領導學生運動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鬥爭”中,曼德拉逐漸立下志願:要爲南非的每一個黑人尋求真正的公正。

莫扎特:一個天資聰慧的神童 莫扎特被公認爲音樂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顯露出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天賦和卓絕才能。從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個孩子對待音樂的積極心態,對藝術事業的執著追求。雖然不能人人皆爲天才,但對廣大孩子來說,“神童莫扎特”絕對是具有傳奇色彩、又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小時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鋼琴前面,按着琴鍵細聽,並努力彈出他曾經聽到過的音樂。

一次,莫扎特的父親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歲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寫東西。父親問他在幹什麼,莫扎特說他正在寫鋼琴協奏曲。父親把五線譜紙拿過來一看,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朋友說:“你看,他寫的這些又正確又富有意義啊!”天資加上勤奮和用心,這就是神童莫扎特!

卡莉·菲奧里納:從母親那裏受益匪淺 惠普前任女掌門卡莉。菲奧里納曾是男性主導的硅谷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精明強幹、堅忍不拔的卡莉曾兩度榮登《財富》“最有權威的女企業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卡莉從小就受母親影響,從母親那裏學到了堅強、博學和熱愛生活,並受益一生。

卡莉出生於美國得州一個帶有歐洲血統的家庭。父親是聯邦法院的法官,母親則是一位藝術家。在童年的卡莉心中,母親一直是她最崇敬的人。母親熱愛生活,教卡莉做人的道理,使卡莉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卡莉童年時代隨父母遊歷了不少國家,不僅開拓了眼界,更培養了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這對她成爲一個有勇氣、有魄力、自信並熱愛生活的人也不無影響 。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裏,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着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名人的故事14

因爲父親是足球教練的原故,曾志偉開始踢球,16歲時,代表香港隊到韓國踢青年杯。

一次偶然的機會,洪金寶介紹曾志偉進入演藝圈,曾志偉開始從事龍虎武師的工作。隨着香港武俠片市場的滑落,武行工作只能夠維持生活,在朋友的建議下,從小擅長講故事的曾志偉,開始逐步嘗試電影編劇的工作。

帽衫、大褲衩、人字拖,不到1米6的個頭,五官中沒有一樣跟帥沾邊,扎進片場就迅速淹沒在人羣裏。他說自己是生來的綠葉,是男主角旁的“矮銼醜”,卻在《甜蜜蜜》裏與黎明搶張曼玉,在《無間道》裏拿劉德華當槍使;當非典襲港時,他請纓主持金像獎,高呼“我們家裏有事了,我愛香港”。

從默默無名到如今TVB掏錢爲他擺700人宴席慶祝60大壽,在香港娛樂圈潮起潮落多年間,曾志偉這片綠葉,已生長爲枝繁葉茂的大樹,受其恩澤的藝人不計其數,而若尋根問底,紮根於香港的曾志偉,胸中常存的即是傳說中的“行走江湖守則”。

名人的故事15

蘇步青,是我國蜚聲海內外的傑出數學家。

在讀初中的時候,蘇步青憑着自己的天資聰明、勤學好問,成績一直非常好,但對數學還沒什麼興趣,因爲他覺得數學太簡單,一學就懂。在浙江省立十中念初三時,學校來了一位教數學的老師,聽說這位老師是很出衆的,所以聽說他能來給上數學課,蘇步青也稍微地提起了一點興趣。

“。。。。。。”上課鈴響了,從門外走進一個身材瘦高、穿白色西裝的年輕人,他的臉色很白,棱角很分明,眉宇間透着一股英氣。這樣年輕還穿西裝的老師真是罕見,一進門便引起班裏的一片譁然。

走上講臺,楊老師表現得很鎮靜,把課本向桌上一摔,說了聲:“同學們,我姓楊,大家今天不用擔心沒還課本而被老師罵了,因此今天我們不講課本,我們要講國家!”他講話的聲音不算大,但每個字都像晶亮的子彈射進每個人的心房。

於是下面又是一陣騷動,沒精打采的蘇步青也亮起了精神。楊老師接着說:“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依仗船堅炮利,都想蠶食瓜分中國。中華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振興科學,發展實業,救亡圖存,在此一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該負起應有的責任。”他旁徵博引隨後又講述了數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巨大作用,“爲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爲了發展科學,必須學好數學。。。。。。”

這一堂課使蘇步青明白了數學的真正意義和自己身上肩負的歷史責任,就是這節課影響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祕的數學王國。

從那以後,在楊老師的影響下,蘇步青的興趣從文學轉向了數學,並從此立下了“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座右銘。功夫不負有心人,蘇步青在數學上漸漸地嶄露了頭角。

17歲時,蘇步青赴日留學,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在那裏他如飢似渴地學習着。爲國爭光的信念驅使蘇步青較早地進入了數學的研究領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寫了30多篇論文,在微分幾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並於1931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獲得博士之前,蘇步青已在日本帝國大學數學系當講師,正當日本一個大學準備聘他去任待遇優厚的副教授時,蘇步青卻決定回國,回到撫育他成長的祖國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蘇步青,生活十分艱苦。面對困境,蘇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麼,我心甘情願,因爲我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是一條愛國的光明之路啊!”

這就是老一輩數學家那顆愛國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