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不恥下問演講稿大綱

不恥下問演講稿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不恥下問演講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恥下問演講稿

這個成語來源於《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不恥下問的意思,就是說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爲可恥,形容虛心好學。

我認爲:不恥下問,不僅是一種學習方法,更是一種學習態度。大家常常讚歎別人學術高深時,往往稱他爲有學問。什麼是學問?所謂“學問”,即不會就學,不懂就問。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求問,才能不斷地豐富和

提高自己。堅持學習固然重要,積極求問更屬難能。遇到問題時,既要向年長者去問,又要向年輕人去問;既應向資深的專家學者問,也要向普通勞動者問。

向比自己年輕或職位低的人請教是很不容易的。那麼,讓我們看看被稱爲“萬世師表”的孔聖人是怎麼做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爲聖人。然而孔子認爲,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孔子說“餘非生而知之者”,有不懂的事情便求問於人。

一次,孔子去太廟參加魯國國君祭祖的典禮,他一進太廟,就向人問這問那,幾乎每一件事都問到了。當時有人譏笑他說:誰說孔子是有學問的“聖人”,懂得禮儀?你看,他來到太廟,見什麼人都要問,遇到什麼事都要問。孔子聽到人們對他的議論,說道:我對於不明白的事,遇人必問,這恰恰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孔子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給我們做了非常好的榜樣。大科學家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我國氣象、地理學家竺可楨,84歲高齡時,當他得知外孫女婿來到他家,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講授高能物理基本粒子的基本知識。這種謙遜好學,不恥下問,甘拜人師,永不滿足的精神,在一個大科學家身上的生動體現,正是他能走向人生光輝頂點的基本要素。

我們作爲學生,學習是我們的任務,追求學問是我們的目標。要做到不恥下問,虛心求問。學習知識沒有虛心求問的態度是不行的。任何領域都有許多尚未被你瞭解的知識,任何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學習的地方。只要你虛心就可以發現你要學的東西,也只有你虛心才能學到你要學的東西。所以,不恥下問要從虛心的治學態度開始。

我們要不恥下問,勤於求問。聰明的人知道多問就會增長知識。只有勤學、勤問,才能不斷積累知識,不斷更新知識,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適應時代的需要。

同學們:不恥下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都受到人們的讚頌。學而知,問而廣。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爲什麼。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知而好問然後能成才。我們要提倡和發揚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

要獲真知識,必得口常開,“遇事一問,必長一智”,問能者、智者、強者,也問不如己者,知識學問才能不斷豐富提高。“多問”與“勤學”的關係。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希望我們所有的同學在今後的學習中都能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做學習的主人,在知識的天空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