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通用5篇)

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通用5篇)

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說木葉》這篇課文選自高中語文必修5第三單元,本單元是必修五冊書中唯一的文藝評論和隨筆單元,或探究藝術表現的語言形式,或評論某種美學現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閱讀這些文章,能打開我們的思路,啓發我們去探究某些問題。三篇課文都闡述詩歌鑑賞的知識,《說“木葉”》排在第二篇,也可看做恰恰是第一篇《咬文嚼字》的範例。着重分析了中國古典詩歌用“木葉”而不用“樹葉”,又由“木葉”發展爲“落木”的原因,從而闡發了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作者旁徵博引、條分縷析,思路清晰,說理形象透徹,便於接受。學習本文,一面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高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另一面可以引領學生學習文藝隨筆本身的寫作特點。

二、說學情

學生經過初中和高一階段的語文學習,閱讀了一定量的詩歌作品,具備了一定的藝術體驗,學習了鑑賞詩歌的基本方法,具備鑑賞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理解能力。隨着我校課堂改革的發展,學生普遍適應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但對詩歌鑑賞相關的題目存在畏難情緒、惰性思維,對本文的難度預期值較大,影響學習的內動力。而且學生層次水平不一,理解鑑賞的差異較大。針對這一現狀,在教學中要注意問題設計的層次性,讓各類學生都可以對接文本,同時由淺入深地突破,藉助品味詩句中的審美體驗,於形象中認識藝術的規律。

三、說目標和重難點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學生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知識與技能:

1、篩選信息,比較歸納,認識木葉這一藝術形象。

2、理解本文借說“木葉”的藝術特徵,實質是談詩歌語言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誦讀法、篩選信息法理清作者觀點,瞭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高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2、通過比較、聯繫,理解引用詩詞中的意象及情感,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品味詩句,感悟詩歌語言暗示性帶來的豐富意蘊,喚起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熱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

作爲議論文體,“木葉”是文章論題,本文主是圍繞古詩中的“木葉”意象對詩歌的暗示性進行分析說理,所以我將認識“木”與“樹”藝術形象的不同,理解理解本文借說“木葉”的藝術特徵,實質是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認識以小見大的好處作爲本課學習的重點。

新的教材觀強調教材只是一個例子,最終要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真正提高學生獨立分析鑑賞的能力,而這也恰恰是我們學生的薄弱環節,所以我把本課的難點定位在:

1、快速閱讀與精度結合,鍛鍊學生提取課文關鍵信息的能力、總結歸納分析的能力;

2、拓展訓練,讓學生學會運用文中闡述的知識品味詩歌的意象和情感。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應該成爲課堂的主體。因此我一切活動以學生爲中心,主要採用學案輔助法、激趣導入法、問題引導法、歸納比較法、探究討論法、拓展延伸法等教法促進教學生成。

本文圍繞“木葉”這一意象旁徵博引,形象說理,學生學習時要充分接觸文本,速讀與精讀結合,充分運用圈點勾畫法、替換對比法、情境想象法理解詩歌語言的妙處,體會其暗示性特徵。

五、課時與教具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計劃一課時,運用電子白板作爲輔助工具。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既是對文本的閱讀與鑑賞過程,又是學生提高語文能力,樹立學習主體意識,學會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的過程,結合本課特點,我設計瞭如下環節:

(一)課前預習佈置學案,讓學生課前讀一遍課文,特別是細讀4---6節,填比較表。(因爲課文較長,又有很多引用詩詞的註釋,需要學生充分地接觸文本。爲了保證預習的有效性設計了學案的表格,同時也引向課堂鑑賞的重點部分。)

(二)激趣導入提問:讀過課文,這篇文章給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引導思考:文中大量援引古詩人詩句,有何作用?介紹作者林庚先生是一位詩人。當年讀清華大學中文系時的畢業論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詩集《夜》,之後先後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詩集,被譽爲給詩壇帶來“一份晚唐的美麗”。由詩人而學者,林庚對中國文學史的研究獨樹一幟。在古詩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論點是“盛唐氣象”、 “少年精神”“布衣情懷” 和“建安風骨”。 (由學生對課文的第一印象入手,由形式特點認識文化隨筆的特點,順便解題。“盛唐氣象”、 “建安風骨”拉近了作者與學生的距離)

(三)研讀探究

1、讀最後一節,圈點關鍵詞。(改變讀文順序,從最後一段入手,提煉文章觀點,達到提綱挈領的目的。)

2、小組合作,完善預習作業中的表格,比較歸納“木”與“樹”藝術形象的差別。

3、通過與“落木”的比較完整理解“木葉”這一形象。

4、探究文章的寫作目的,認識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結合,鍛鍊學生提取課文關鍵信息的能力、對比歸納分析的能力)

(四)拓展練習思考詩句中不同的“水”的意象的暗示性,按照老師給的模式答題。這首詩是詩人在( )的場合下,通過( )這一意象( )的暗示性,表達了( )的感情。

(本單元課文獨特之處在於學以致用,拓展設計是爲了運用本課所學知識,仿照本文“咬文嚼字”的方法對詩歌同類現象進行分析。)

(五)課堂小結 像“木”“水”一樣具有暗示性的形象在古代詩歌中不勝枚舉,如月、鬆、菊、雁。希望同學們蒐集梳理,更希望大家能夠運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去理解詩歌,與詩人做心靈的溝通。

(六)作業佈置完成學案中關於“水”的剩餘的兩道練習。(作業安排依然重在學以致用)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要將課堂內容簡潔明瞭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重點,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木————————— 空闊舒朗

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 暗示性 藝術形象一字千里

樹—————————飽滿綿密

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詩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纔會噴涌而出。 讀林庚先生的《說“木葉”》,我首先想到這樣一段話。誠如林先生所言,我們的古詩人是“敏感而有修養的”,他們似乎參透了深奧的美學和心理學原理,創造了耐人“觸摸”的精妙的詩歌語言,這語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學”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這篇詩論中所給的結論是: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這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成爲一種“潛在的力量”,詩人“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於是成爲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成爲令人玩味無窮的“精妙”的詩歌語言。在吟詠之間,那些“潛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覺之中影響着讀者,感染啓發着讀者,讓人情思靈動,視通萬里。就比如文中所說的“木葉”,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葉”就是“樹葉”。然而,“木”卻“具有着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着我們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幹,而很少會想起了葉子”,這樣,也就有了“落葉”的暗示,還有顏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溼潤的”。於是,“木葉”詩句便“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讀着它,甚至“彷彿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之於“樹葉”一字千里的差異。 林庚先生深諳詩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詩歌創作與鑑賞的玄機,撩開了詩歌神祕的面紗。我們將會在一種“潛在的力量”的影響下,不知不覺地參悟深蘊其中的道理,走進詩歌的殿堂。

二、教法探究

1、小組討論研究。 以“尋疑---追答---悟理”爲線整體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過詩歌鑑賞實踐,提高詩歌鑑賞能力

三、教學設計

基於以上分析,確定本文的教學目的是:

1、理解中國古代詩歌中“木葉”意象的意蘊;

2、瞭解詩歌語言具有潛在暗示性的特質;

3、培養學生把握詩歌中意象所表現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詩歌的賞析能力。

教學重難點爲運用文中闡述的知識和道理指導學生進行詩歌鑑賞實踐 。

四、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唐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詩中有兩句傳誦千古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同學們知道這裏的“落木”是什麼意思嗎?(學生明確“落木”即“落葉”之意後)那杜甫爲什麼不說“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呢?”“木”與“葉”有何區別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林庚的《說“木葉”》來解開這個迷吧。

(二)、整體感知 把握全文 (以“尋疑---追答—悟理”爲線來理解全文)

1、 四人一組討論尋找你認爲能表現文章行文脈絡的疑問句,並加以整理。

2、 以小組爲單位追尋上述問題的答案。

問題設計:

(1)詩歌的語言富於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諸言外。鑑賞詩歌,不僅要品嚐言內的意思,而且要品嚐言外的滋味。從課文看,“木”與“樹”的意味有什麼異同?

探究學習: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本植物的通稱。而“木”作爲“樹”的概念的同時,卻具有着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會讓人更多地想起了樹幹,把“葉”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這樣,“木”也就給人以落葉之感。而“樹”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能給人以密密層層濃陰的聯想。

(2)課文說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成爲語言形象的潛在力量,這些潛在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結合起來,就成爲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文中說到的“樹葉”與“木葉”、“木葉”與“落葉”有怎樣不同的意味?

探究學習:“樹葉”,“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給人枝繁葉茂,濃陰匝地的感覺;而“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甚至還讓人彷彿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木葉”是屬於風的而不是屬於雨的,屬於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屬於沉沉的陰天,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葉”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而“落葉”,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來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

(3)第4、5段是課文的中心段,文中闡釋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藝術特徵?

探究學習:“木”在形象上有兩個藝術特徵:其一,“木”比“樹”更顯得單純,它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樹幹,而且還會帶來“木”所暗示的顏色,它可能是透着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溼潤的。

(4)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而標題卻擬爲“說‘木葉’”,若改爲“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以爲如何?

探究學習:標題若擬爲“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恐怕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標題擬爲“說‘木葉”’,文章選取古詩中的“木葉”意象作爲論題,在結構安排上由引古詩到探意蘊,先排除古詩人考慮文字洗煉的因素,再從它用於秋天的情景中探尋其含有落葉等因素,最後才觸及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問題並加以闡釋。這樣,把深奧的文學理論附麗並滲透於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並逐層深入,探幽發微,既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說‘木葉”’的擬題應該是本文的一個亮點。

(5)課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諳詩歌妙道的學者,也是一位暢遊詩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詩人關於“木葉”的詩句,揣摩一下這對於闡發道理起了怎樣的作用。

探究學習:一是作引子,引出議論話題;二是作爲例證,使得析理有憑有據;三是調節文氣,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內涵。

3、 從課文看,“木”與“樹”的意味有什麼異同?你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三)、 探究閱讀 融會貫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會想到在瑟瑟秋風中凋零的樹木,引發人們的感傷情懷。以此類推,很多意象在長期的文化進程中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爲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

五、作業

可以以古詩歌中常用的物象爲例,如:月、鬆、梅、蘭、竹、菊、等進行有目的的詩歌鑑賞,仔細體味詩歌的精妙。

1、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爲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請根據課文所闡釋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理論,體味古詩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關“月亮”的古詩 (2)班級交流。 (3)鑑賞研究,寫成小論文。

參讀作品: 曹操《短歌行》,劉禹錫《石頭城》,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張九齡《望月懷遠》,李白《靜夜思》,杜甫《月夜憶舍弟》,孟郊《古怨別》,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詩歌語言的精妙在於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會給詩歌創作帶來負面影響。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說:“聯想意義也最容易誤用而生流弊。聯想起了習慣,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離‘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現在用鉛字排印書籍還是‘付梓”殺青’。”後人受屈原“木葉”詩句的影響,於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種“流弊”呢?古代詩歌還有沒有類似的常見意象呢?請找出來,作專題研究。

研究方法:

(1)閱讀古詩,找出一兩個常見意象

(2)作比較賞讀。

(3)召開詩歌鑑賞研討會 參讀書目: 《詩集傳》《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等詩集。

3、在我國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由於具有相對穩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時候,詩人把它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裏,使之表現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詩歌中寫“梅”的不勝枚舉,所表現的感情就不盡一致。請找出一些,試辨析並交流、

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 篇3

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說“木葉”》,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說“木葉”》是人教版高二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該單元主要探討藝術表現的語言形式或探討某種美學現象。《說“木葉”》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分析中國古典詩歌中用“木葉”而不用“樹葉”,又由木葉發展爲落木,闡述古典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徵,本文思路比較清晰。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三維目標確定爲:

1、品味文中詩句,理解古代詩歌中“木葉”意象的意蘊;比較 “(落)木(葉)”與“樹(葉)”的不同,把握“木”在形象上的藝術特徵。

2、瞭解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特點,明確本文的寫作目的。

3、初步培養學生感悟詩歌中意象所表現出的豐富意蘊,提高詩歌的閱讀欣賞能力。

由於(本課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

重點:品味文中詩句意蘊,比較“木”與“樹”“葉”的不同,從而把握“木”在形象上的藝術特徵。

因爲(學生的一些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爲:

難點:瞭解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特點,運用文中闡述的知識和道理指導學生進行詩歌意象品味練習。

二、說教法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和提問法。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點撥法可以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提問法可以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導入新課,我設計的導語是從現實生活引發聯想,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2:文本探究,重點突破。通過比較“木”與“樹”“葉”的不同,得出文章的主旨是講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

環節3:整體感知,瞭解全文結構,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環節4:拓展延伸,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

環節5:課後作業,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我佈置的課外作業是:

1、蒐集有關含“梅”意象的古典詩詞。

2、在班上進行交流。

3、認真品味欣賞,就自己所得談談感悟,寫篇小作文,學以致用。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 篇4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內容比較單純集中,圍繞古詩中的意象“木葉”深入到“木”的藝術特徵,談詩歌的精微之處的表達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學重點就定爲引導學生通過品味作者引用的詩文準確體察語言的微妙之處,於細微處見精神,含英咀華,來解讀詩歌的內涵和抒情意蘊,真正感受詩歌語言的精粹。

(走進課文)本文的教學重點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課外同類文學現象,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真正提高學生獨立分析鑑賞的能力,只把教材做爲一個例子。

(走出課文)本課教材的淡化體現爲課外的內容將要佔到課時的一半。

依據教學大綱要求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古詩詞語言暗示的表現技巧和歸納的方法,積累古詩詞名句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文學鑑賞能力及從相關資料中抽象出一般規律的能力

3、情感目標:藉助在品味詩句時的審美體驗,喚起學生對古代文化的熱愛。

學生學過多篇詩歌,但只是對詞句的分析和對情感的理解,並沒有深層挖掘詩句的表達技巧,對語言的微妙處也沒有敏感的體察,而這正是古詩詞含蓄蘊藉之處,正是古詩詞魅力所在,本課以此作爲教學的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學會這一表達技巧,能夠有意識理解和運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學素質。在提高文學鑑賞能力時要本文用的是歸納法,從多個詩句中“木”這一意象的共同特徵歸納出詩歌具有暗示性這一特質,所以在拓展時教師要注意到這一知識點的積累和能力訓練,讓學生自己依據剛學過的知識概括出共性的東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標是基於新教材對於學生心理的關注而確立的。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對學生情感態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隨着對學生心理學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智力因素有時顯得無能爲力,因爲非智力因素在某種情況下占主導地位,現代教學能夠兼顧二者,用非智力因素來促進智力因素,達到真正使學生健康地發展。傳統語文課人文教育方面還顯得薄弱,只注重語文的工具性,使語文課美感得不到充分體現。本課實現情感目標主要用詩句的優美意蘊來打動學生,重視創設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流程:

導語:我設計的導語是:在諸多文體中(小說散文詩歌戲劇),你最喜歡哪一種文體,爲什麼?師:詩歌是諸多文體中最美的一種文體。她美在哪裏呢?——語言美、形式美、結構美、音律美等。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關於詩歌語言特點的文章《說“木葉”》。這個導語意在讓學生先進入語言的美感情境。

第二個環節是提出問題,確定學習重點。採取布魯納的發現問題式,課前由學生做預習,學生可能會提出宏觀和微觀兩方面的問題,我想先引導爲宏觀問題,就是:作者發現了一個文學現象,是什麼。經過四個到六個學生的回答,教師加以總結。這樣處理教材因爲本課是自讀課文,練習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因爲只想通過課文讓學生能夠理解文學詞語的暗示性。這個環節的設置想檢驗學生讀書的高度,有的學生注意微觀的句子或字詞,有的注意宏觀的內容、思路或手法。我想本課的學習可以從宏觀入手,讓學生能夠高屋建瓴地來把握文章,提綱挈領,切中肯綮。

第三個環節是分析品味: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帶着問題去閱讀。另一種是解讀課文之後進行自測。這裏我設計了一道關於填補“樹或木”的一組詩歌。意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同時有利於在45分鐘內提高閱讀效率。和學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進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處“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這句詩寫屈原看到秋風中飄零的樹葉感傷自己的;“后皇嘉樹,橘徠服兮”這個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樹,自然而然讓人想到一棵形態美好、儀態萬千的樹,這是屈原對自己高潔品格的暗示。這時教師儘量少數或不說,讓學生自己品味出來,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和創造力,讓學生通過比較討論分析意象,準確把握意象表達的情意,這個環節意在通過練習咬文嚼字使學生感悟詩歌語言精妙的表達效果,提高學生文學鑑賞能力,鼓勵學生談自己的見解,通過討論達到共鳴。

第四個環節是課外拓展。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會想到在在瑟瑟秋風中凋零的樹木,引發人們的感傷情緒。以此類推,很多意象在長期的文化進程中形成了穩定的感情色彩,這時引入梅和柳兩個意象。比如說梅的意象,讓學生說出它代表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品質和情緒。並讓學生看四首詠梅的詩歌,對梅的意象進行分析討論。第二個意象是柳,三首詩,每個組任選一首。讓學生任選主要考慮學生可能願意選簡單熟悉的那一首詩,這時鼓勵學生知難而上,也是爲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最後佈置作業。在課件中展示鬆、竹、月“烏(鴉)”“昏鴉”“寒鴉”“輕舟”“孤舟”“扁舟”等意象,讓學生任選一個意象,課下蒐集幾首詩寫成一篇小文章,談這個意象的藝術特徵(相同或不同)。這個環節想對本課知識進行強化,也是對本課知識的檢驗。最後這兩個環節是在運用斯金納的強化律,對學習行爲進行及時強化。

本課的板書設計爲: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說木葉》這篇課文選自高中語文第5冊第3單元,必修五第三單元是必修五冊書中唯一的文藝評論和隨筆單元,學習本單元,在把握文章基本觀點的基礎上,還可以引導學生參照選文的寫法,試着對自己熟悉的作品做一點分析和評論。同時,因爲本單元課文不同與以往學習的文學作品,都是論說性的,一次在閱讀方法上應該給與學生必要的指導。

《說“木葉”》着重分析了中國古典詩歌用“木葉”而不用“樹葉”,又由“木葉”發展爲“落木”的原因,從而闡發了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

本文內容比較單純集中,圍繞古詩中的意象“木葉”深入到“木”的藝術特徵,談詩歌的精微之處的表達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較清晰。依據教學大綱要求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文章內容,弄清文章由“木葉”所闡述的詩歌語言暗示性理論;(重難點)

2、積累古詩詞句;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抓住關鍵句,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

2、利用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提高學生鑑賞古代詩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藉助品味詩句的審美體驗,體會我國古詩詞優美的意蘊,喚起學生對古代文化的熱愛。

二、說學生

高中學生閱讀的文藝評論並不多,加上文藝評論本身抽象難懂,學生可能會產生畏難心理,對課文不感興趣,讀不下去,或者雖能讀下去但只是蜻蜓點水,走與觀花而已,難以抓住重點。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應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對學生感到難懂的地方進行重點講解,將文章講透。

三、說教法

整體把握——重點研讀——拓展延伸——課堂訓練

四、說教學過程

1、感知文本,把握字詞。目的:積累字詞,掃清文字障礙。2、初步感知課文

2、整體把握文本,弄清文章由“木葉”所闡述的詩歌語言暗示性理論。

安排以下一些環節——這些環節意在突出落實重點

(一)、速讀1-3段,簡說下列問題:(略說)

1、第1段中心句?(舉三個例子說明了什麼?)

2、第2段中心句?(對“木葉”和“樹葉”兩個詞,古詩人多用哪個?)

3、第3段,說明“從‘木葉’發展到‘落木’,關鍵在‘木’字。然後,用哪句話“啓下”?

明確:

1、屈原以後,“木葉”成爲詩人們筆下鍾愛的形象。

2、古代詩人有一個現象:多用“木葉”,而不用“樹葉”。

3、尾句“我們就不得不先來分析一下‘木’字”起到了啓示下文的作用。

小結:可見,前三段只是一個“引子”,下面的文字纔是正題,是課文重點。

(二)、速讀第7段,回答問題:(略說)

思考:作者在這裏得出了什麼樣的結論?

明確:“木”與“樹”,在概念上相差無幾,可是,在藝術形象上一字千里。

思考:作者爲什麼這樣說呢?顯然,這就需要解讀4、5、6段。

(三)、研討4-6段,回答下列五個問題:(詳說,此處爲重點、難點)

1、“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結合段中例子,發揮想象,深入理解之。

2、“木”的第二個藝術特徵?結合段中例子,發揮想象,深入理解之。

3、作者論述“木”的兩個藝術特徵,目的是什麼?(這三段的中心句?)

4、前三段“引子”中說,古代詩人多用“木葉”而不用“樹葉”;第7段又說,“木”與“樹”在藝術形象上一字千里;而4、5、6這三段又是解說原因的。那麼,你認爲解說清楚了嗎?用自己的話解說之。

5、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而標題卻擬爲“說‘木葉’”,若改爲“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以爲如何?爲什麼?

明確以上問題:

1、“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木”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是“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

2、“木”有暗示的顏色性,“木葉”有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帶來了疏朗的清秋氣息。這是“木”的第二個藝術特徵。

3、中心句是: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在概念〈詞句〉之後,有言外之意。)

4、“木”與“樹”,一字千里。古代詩人之所以多用“木葉”而不用“樹葉”,是因爲:“木”本身就含有落葉的因素,而且“木葉”能讓人感受到落葉的微黃與乾燥,這樣,讀者在讀到“木葉”的詩句時,就能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空闊、疏朗、冷清、蕭瑟的秋天氣息,它有衰敗飄零之感,有離人的嘆息,有遊子的漂泊之意……“自古文人多悲秋”也。——這就是作者所說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理論”!

5、不好。

a、全文以“木葉”作爲引論、立論和結論的依據並貫穿全文,以“說木葉”爲題,體現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b、以“說木葉”爲題並以此作爲立論的依據,使較爲抽象的文藝理論得到了深入淺出的闡述。

c、以“木葉”具有暗示性,來闡釋古代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有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

五、拓展延伸

概括下列詩句中意象“月”的暗示性: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3、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答案:

1、渲染清幽的氣氛,烘托悠閒自在的心情。

2、寄託離別、相思、懷鄉的情感。

3、表達廣義的哀思,是詩人失意人生的寫照,是詩人對自然、人生、社會的思考。

六、作業

分別找出文中關於樹、葉、木葉、落木的詩句,並體會各句詩描繪的是什麼季節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