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青島版《分數的意義》說課稿範文(通用20篇)

青島版《分數的意義》說課稿範文(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青島版《分數的意義》說課稿範文(通用2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島版《分數的意義》說課稿範文(通用20篇)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

一、說教學內容:

《分數的意義》是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

二、說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在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並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從而確立了該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知識目標:通過直觀教學和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理解單位“1”的含義,初步掌握分數的概念

能力目標:使學生經理有具體到抽象的認識,理解分數意義的過程,感受分數形成,體會數的發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綜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和愉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理解單位“1”。

教具準備:作業紙

三、教法、學法

1、教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採用啓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2、學法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通過然後觀察、討論,比較,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討論、觀察、比較後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並通過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喚醒已知

首先,通過激趣談話問學生,把一個餅分給4個學生,怎麼分大家才公平?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明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索新知,建構概念

1、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爲了突破這難點便於理解和認識,我先引導學生聯繫每個分數觀察各是“把什麼平均分”,關注平均分的對象,感受平均分的對象包括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其中特別注意對由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的理解:接着以及這些平均分的對象,說明這樣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通常看做單位1,依據各類具體事務抽象出單位1,使學生體驗與認識:忍受追問上面表示的分數中,是把什麼看做單位1,用具體對象支撐對抽象的單位1的理解。有具體到抽象,再把抽象的概念賦予具體對象,幫助深化理解。

2、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首先,讓學生用單位1平均分來分別解釋、說明每個分數的含義,從抽象的層面分析、體驗每個分數的含義,接着讓學生綜合這些分數“都是怎麼得到的?”思考不同分數表示的含義的共同點,抽象分數本質的特徵,然後依據交流出的本質特徵,引導學生“說出怎樣的數是分數”,水到渠成的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本環節主要引導學生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3、認識分數單位

4、動手操作,領悟分數的意義

讓學生在作業紙上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單位1相同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深化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巧設練習,深化新知

練習的設計有淺入深,分爲基礎性練習和實踐性練習,不僅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還把學生所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

最後設計遊戲,不但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2

一、說教材及學情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並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看作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基於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編排情況,我確立該課如下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知識目標: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的各部分名稱及意義。

2、能力目標: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並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的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瞭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的難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

二、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以學生髮展爲立足點,以自我探究爲主線,以求異創新爲宗旨,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使學生觀察、操作、口頭表達等能力得以培養,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開發與增強。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問、說、講、

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力途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全課以“實踐導入,喚醒已知—動手操作,創造分數—媒體演示,揭示產生”三大主線貫穿全課。

三、說教學流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做“說一不二”遊戲

(1)2塊橡皮泥:1+1=?錯了!一塊橡皮泥再加一塊橡皮泥等於一塊。

(2)5塊糖:你猜2+3=?

2+3怎麼等於1呢?(5塊糖放進一個袋子裏,不是一袋糖了嗎?)

(3)50+50=?反應太快了!怎麼等於“1”呢?這100個蘋果不是就是“1”筐蘋果嗎?

(4)誰也舉一個說一不二的例子呢?

通過遊戲導入,使學生在出乎意料的答案中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對分數單位“1”在生活中有初步感知,爲後面突破難點奠定基礎。

(二)動手操作,創造分數

1、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四人一組爲單位,每組有一套學具,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然後讓學生選一種或幾種學具自己動手創造分數,並提出要求:在創造分數的過程中,你可以動手擺一擺、分一分、說一說、你把誰看作了一個整體,你是怎樣分的,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分數。學生操作、彙報交流展示的是學生把不同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課件)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用分數來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數的意義。

2、師生互動,理解意義

在學生初步感知意義的基礎上,採用師生互動的方式,藉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意義。互動分爲兩次,第一次藉助小旗圖,(課件)以教師首創了一個分數1/2爲例,激活學生的思維,“還是這幅圖,你能創造不同的分數嗎?”激發他們創造的慾望,學生動手操作一定會創造出不同的分數如(課件)。第二次出示熊貓圖的辨析題(課件)教師引題“當我們把6只熊貓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由於教師給出了三個答案,進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學生辯解、交流中,知道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這個整體的.三分之一。(課件)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直觀的幫助學生感知份數與個數的不同,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數的意義,爲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3、深化整體,總結意義

在上一環節成功教學之後教師小結“剛纔我們把8面小旗,6只熊貓分別看作了一個整體。”從而再一次揭示了一個整體,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由此拓展“我們還可以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學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會說“我把一張餅看作一個整體,把4個棋子看作一個整體,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個整體,把全校師生看作一個整體等等,從而深刻體驗了一個整體的含義,進而引出單位“1”。最後藉助一組練習題,通過對1/2、3/5兩個分數意義的理解,逐步總結出分數的意義,即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進而揭示課題,完成板書。

4、巧妙練習,強化意義

比如爲“1/4”這一分數配圖(課件)教師提出要求“大家看這裏有一個分數,你能試着給它配幾幅圖嗎?配出一幅的是達標,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優秀。”藉助激勵性的語言,學生們一定會躍躍欲試,可能會出現許多不同的作品。那麼同是分數1/4,爲什麼會出現這麼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爲學生假設的整體不同,也就是單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來的圖是不一樣的。藉助爲分數配圖這一環節,從另一個側面進一步強化了分數的意義。

(三)媒體演示,揭示產生

其內容就是分數的產生過程,其目的就是創造一種寬鬆、愉悅的氛圍感受數學文化。(課件)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導、點撥,學生是在一種自主、自動的時間和空間中,通過自己的思考,達到學習目標的。實現了先進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融合。

(四)反饋練習,拓展創新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爲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塗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對嗎?爲什麼?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遊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老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老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五)、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於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地位與作用:《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將爲以後學習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真分數、假分數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奠定基礎,是本單元的重點。

(2)、學情分析:由於教學內容較爲抽象,對學生學習有着一定難度,尤其是對單位“1”的理解,所以在教學時,需要將抽象的知識與直觀形象的場景相結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知識基礎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的重難點。

(3)、教學目標:

我設計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並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和直觀教學,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形成並理解並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從而對數學出示好奇心,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作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我藉助圖形感知、類比推理,讓學生經歷分數的形成過程,從而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上升到理性認識,所以讓他們主動參與,把抽象的教學變爲直觀的教學是本節課的重中之重。

教學難點:理解整體和單位“1”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讓學生必須明白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不一樣,表示出來的分數也不一樣;在一定情況下,分數雖然一樣,如果選取的份數不一樣,看作的整體也是不一樣的,學生學習起來會感到抽象,所以要多舉實例,多加比較,多方引導,才能突破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爲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採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畫一畫、折一折、說一說、講一講、做一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說教學流程:

爲讓學生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這節課我設計了:

1、創設情境,認識“1”;

2、類比推理,揭示單位“1”;

3、溝通單位“1”,歸納分數的意義;

4、藉助分數,歸納分數單位;

5、應用昇華,深化分數的意義;

6、學生談收穫六大環節進行,循序漸進、步步深入,來達到預設的目的。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認識“1”

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數量可以用1來表示?

1可以想象成一個物體,也可以也可以想象成一堆、一些物體,也就是說任何物體不管有多少,不管有多大,只要我們把它看作一個整體,都可以想象成1,1既然無所不包,我們就在1上加個引號,由此引出“1”

第二個環節:類比推理,揭示單位“1”。

通過3個蘋果作爲“1”,類比推出6個蘋果,12個蘋果,18個蘋果中含有多少個“1”,有幾個1就是幾,3個蘋果所看作的“1”,其實就成了一個計量的單位,從而引入單位“1”。

第三個環節:溝通單位“1”,歸納分數的意義

通過1個月餅這個單位“1”那麼,下面5個月餅、1個月餅、不完整月餅,又該用哪個數來表示?再通過1個長方形、1米這樣的長度單位、8個圓片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感知分數和整數與單位“1”的聯繫,再通過不完整的月餅、長方形、1米這樣的'長度單位、8個圓片觀察、對比,歸納出分數的意義。

第四個環節:藉助分數意義,歸納分數單位

通過分數(、、)的再認識,你能利用手中的圖案,塗一塗,你最想表示的一個分數。引導中還有多少個,中還有多少個,從而歸納出分數單位。

第五個環節:應用昇華,深化分數的意義

練習是鞏固新知的必要手段,我設計了:

1、現實生活中,分數的確很多。同學們之所以看到的不多,還是因爲我們關注的視野還不夠開闊。我們可以藉助網絡、報刊了解更豐富的世界時,你會發現,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真的離不開分數網絡中分數。

2、自我檢測。(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的紅色部分)

3、給出分數1/4,取其一份1、2、3朵,深刻理解整體有多少朵。

以上練習的安排,檢測了學生對分數的理解和認知情況;也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生活的能力;激發了學生更加了解分數的意義的慾望。。

第六個環節:總結昇華應用分數

引導學生暢談自己的收穫,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小結:

1、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什麼數?你能說說嗎?

2、能不能談一談分數在你身邊的應用呢?

四、說板書設計

結合教學內容,我分了兩版進行板書,既突出了重點,也強化了難點,讓學生一目瞭然。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以及分數單位和單位“1”的含義等。而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們的學習重點。這節課教學難點是單位“1”的理解。學好這節課是後面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基本性質以及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以後學習有關分數知識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分數的意義”一課,是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比較抽象,學生們較難理解的特點,爲能使學生們較好地理解掌握這一內容,採用啓發式教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演示,遵循概念教學的原則,啓發引導學生們由感性認識到理解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2、學法

古人云:“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一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現代教學認爲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而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們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們學法指導。

(1)通過教學使學生們掌握從具體直觀到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爲了使學生們建立清晰的分數意義概念,爲學生們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2)引導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們良好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由舊引新

首先,通過激趣談話問學生們:把蛋糕分給4個學生們,怎樣分大家才滿意?根據學生們的已有經驗,很快回答是14,然後出示一個不平均分的蛋糕圖,問:這樣的一份能用14表示嗎?兩幅圖進行比較,得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究新知,建構概念分4個環節來探究

1、獨立動手做分數

如果用圖表示14,100個人會有100種表示方法,老師爲你們每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們能分別表示出它的14嗎?

本環節充分利用“分數初步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通過對具體、形象的實物圖片的觀察,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

2、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們分五人一組,每組有一套學具,然後讓學生們選一種材料自己動手創造分數,並提出學習要求。學生們操作,彙報交流展示學生們把不同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

本環節在大量感性認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們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

3、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思考:你們能給平均分的對象分分類嗎?

引導生歸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中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討論:單位“1”爲什麼要加引號?它同自然數1的意義一樣嗎?

你能舉例說說我們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單位“1”。

本環節,通過小組討論比較異同,全班交流,全面具體地感知單位“1”,這是理解分數意義的關鍵。

4、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1)學生們嘗試自己歸納分數的意義。

(2)理解“若干”一詞的意義。

(3)結合學生們發言,板書分數的意義。

本環節引導學生們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三、分層練習,鞏固深化。

爲鞏固所學新知識,設計了基礎練習和拓展練習,貫穿“講練結合,練爲主線”的教學原則,通過鞏固學生們對新知識理解掌握,發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四、引導反思,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請說說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總之本課教學設計,根據學生們認知規律,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點進行教學,旨在使學生們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建立明確分數意義概念。教學重點放在把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上,讓學生們通過大量實例感知分數意義的基本內涵,培養學生們歸納概括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們動手、動口、動腦,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學生們對分數意義有較深刻認識。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5

一、說教材。

本節課我教學的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分數的意義,這是一節概念課。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對分數深入學習和探究,認識單位“1”,抽象概括出分數意義,較完整建立分數的概念。通過具體的現實情境,調動學生相關生活經驗來幫助理解概念的內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產生的現實背景,設計了兩幅插圖,前一幅從歷史角度,表現了古人度量物體長度時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測量物體時由於得還到整數結果,而產生了將一個單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後一幅圖從現實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發,給出了兩個小朋友分一個西紅柿、一塊蛋糕、一包餅乾的情境,發現兩個人來平分這一個物體,每人分得的個數不能用整數表示。這樣通過測量與分物兩個實例,展示了分數的現實來源,引入分數,使學生感悟到分數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在建構分數意義時,教材聯繫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讓學生舉例說明1/4的含義,然後運用適當的圖片、圖示從兩方面來說明,1/4可以是一個物體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體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在引入分數單位這個概念時,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體實例來幫助學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時,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逐層深入地展開概念的`形成過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

2、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分數意義,知道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概括等活動來理解分數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到數學知識是在人類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產生的。

2、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意義及分數單位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含義。

二、說教法與學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進一步明確分數意義,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因此,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爲主體,採用啓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直觀觀察思考,讓學生充分感知,再通過分析討論,比較歸納突破了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是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將對學生學法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概括、遷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質。

三、說教學過程

爲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努力構建和諧的課堂,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組織教學的。

1、情境導入。

教學中,我直接引入新課,提出“三年級對我們已初步認識了分數,那分數是怎樣產生的”?然後創設了兩個情景來揭示產生分數的現實來源。從歷史的角度,先創設了古人在測量石頭長度,發現剩下的不足一段,說明分數從那時就產生了。我給出了在現實生活中兩個小朋友平分一個物體的情境,發現兩個人來平分這一物體,每人分得的個數不能用整數表示。通過測量與分數兩個實際問題,從歷史的角度,從現實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發,揭示產生分數的現實來源,使學生感悟到分數是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教學時,我先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讓學生通過回憶想象,直觀操作來舉例說明1/4的含義,這也是對三年級學習的將一個物體平均分得到1/4的複習,同時也爲學生創新學習作準備。新知識的生

長點就是讓學生感知也可以將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後也可以得到1/4。教學時,我出示了一組一些物體的圖片,讓學生表示出它們的1/4。接着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學生會驚奇地發現1/4可以是一個物體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體的1/4。我就順勢告訴學生這上面例子中的一個物體,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將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一份就用分數1/4表示。這也是對教材中小精靈提出的說明1/4的含義的一個完整概括。這種以舊知作基礎,從實例引入,爲後續學習提供了具體的感知材料。

教學中,我結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讓學生將對“一個整體”的認識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們身邊還可以將什麼看作一個整體?將它平均分後,可以表示哪一個分數?”我引導學生想一想能不能舉一些將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的例子,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打開了,通過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數例子,並說明含義。接下來教學將“一個整體”抽象成單位“1”,具體來理解單位“1”的含義,這是概括和理解分數意義的需要,也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我讓學生將單位“1”的認識延伸到生活中去,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單位“1”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些物體,很自然完成了對單位“1”的認識。

有了這些豐富的感性認識,我就引導學生結合單位“1”來說明什麼叫分數?根據學生的認識順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數意義,完整建立了分數概念。接着引導學生對單位“1”、“平均分”,分子分母的含義進行剖析,強化了對分數意義理解,較好突破了難點。

3、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在設計練習時我也是分層次、有梯度來設計練習。“做一做”設計有兩層意義,既是對前面剛學習分數意義描述的具體化和鞏固,也爲以後學習分數單位提供了實例,我結合這道題,引導學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數線表示含義。教學分數單位時,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讓學生自學方法,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師的講解來掌握這一概念,培養了學生的一種自學能力。

練習第1題兩道填空題通過具體實際來鞏固對分數概念、分數單位的認識,接下來的3題都是藉助直觀開展練習,鞏固分數概念。第2題表示的是一個物體的幾分之幾,第3、4題是將一些物體看作單位“1”,表示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最後的小遊戲,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引領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

總之,通過本節課教學,我認識到每一個數學知識都是在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產生過程才能在學生的腦海中生根發芽。課堂上,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構數學概念,並能自覺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具體的生活情景中去。當然,本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及時到位,沒能很好處理預設學生成問題等,請領導和老師多多指導。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6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分數的意義》,屬於“數與代數”領域的知識。下面我將從說目標、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學目標

1、瞭解分數的主產生,理解單位“1”,理解理解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

2、理解分數的意義的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應用意識等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過分數意義的學習,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的神奇魅力。

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依據:

一是基於對課程標準學段目標的理解。課程標準關於“數與代數”內容安排上,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的意義,會用分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是基於對教材的認識。《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在三年級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的知識,學習好了本節課知識爲以後學習分數的運算、性質等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數與代數知識。教材編排上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方法,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分數的'意義,幫助他們感受單位“1”,理解分數單位,所以學好本節知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是基於對學情的分析。五年級學生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和學習,認識了一些簡單的分數,在教學時與相關的知識相結合。而本節課是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是一節概念性質的課程,而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需要直觀形象思維的支撐。因此,在引入分數的意義概念教學時,創設生活情境,化抽象爲具體、直觀,調動生活已有的經驗來理解分數的意義。

也據此,我將教學重點確定爲:“理解分數的意義”,由於學生第一次學習分數的本質意義進行學習,因此,我將教學難點定爲:“理解單位1,認識分數單位。”

二、說教法

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解題訓練,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本節課我的教法以啓發探究和引導發現法爲主,教會學生用語言表達分數的意義,並在生活中得以運用。

三、說學法

五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備了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能力。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應當由足夠多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計算、推理”的過程。因此,本節課,我的學法指導讓學生採用自主實踐、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進行實踐突破難點。這樣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新知。

1、通過橡皮泥的合成與平均分,讓學生用不同的數來表示。

2、交流分數的產生及生活中的分數。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事物,爲學生創設智力陷井,激發求知慾望。同時,對分數的各個部分的名稱進行了一次再現的過程。再次爲下面學習分數單位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做好鋪墊。學生從歷史、現實的生活中,初步瞭解分數的產生、應用的廣泛性,呈現了學習分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分數的意義。

1、分組合作,操作研究;

2、反饋交流,彙報自己的

(設計意圖):在三年級認識分數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表示,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整體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些物體,爲概括分數的意義做好準備,同時爲理解單位“1”做好鋪墊。

3、歸納定義,認識單位“1”;

4、認識分數單位,深化單位“1”的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的異同之處,使學生透過表象發現本質,再經歷觀察、比較、分析總結得出分數的意義,認識單位“1”,理解分數單位。

(三)拓展延伸,強化認知

1、創造分數:9個橡皮泥,第一個同學取它的,第二個同學取剩下的,發現什麼?

2、師:老師這裏有一個圖形,只露出了一部分,我只知道是這個圖形的,聰明的孩子們你們還能知道這個圖形是什麼樣的嗎?畫畫看。(一帆風順)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畫隱藏的圖形,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單位“1”的認識、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四)數形結合感情數學之美

老師這裏有個圖形,你們能用分數表示出陰影部分的大小嗎?(八卦圖、橢圓)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審美觀念。

(五)總結收穫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回顧新知,談收穫,給學生再次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相互提醒,進一步突出本節課的知識要點。通過直觀的圖形展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感悟數學的價值,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五、作業設計:

完成課本的“做一做”。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7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分數的意義》。 2.教學目標

(1)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

(2)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等實踐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並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含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

(4)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滲透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

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並掌握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4.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的概念。

二、說教學方法

學生學習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是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因此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爲主體,採用啓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方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直觀觀察思考,讓學生充分感知,再通過分析討論,比較歸納突破了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是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概括、遷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質。

三、說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爲學生準備一把米尺,讓學生測量黑板的長度,在測量中發現不能正好得到整數,那麼引發學生想到用分數去表示剩餘的不足,這就引出了分數的產生。

2.讓學生利用學具一個圓片、一根細繩、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紙片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4,領悟出可以把一個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單位“1”。然後出示五個蘋果和六個熊貓的圖片讓學生表示其中的1/4,讓他們用八支水彩筆自己去分一分表示1/4,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3.在學生動手操作比較歸納出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讓學生再次動手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得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分數的意義,訓練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一)分數的產生

通過讓學生用米尺測量黑板的長度,發現剩餘的不足,提出問題剩餘的不足怎樣來記呢?然後在展示古代人測量物體長度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分數那時就已經產生了,最後通過展示兩個孩子分東西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過回顧舊知,爲學習新知做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理解單位一的.含義

教師先展示一個平均分成四份的長方形,讓學生自己說一說這裏1/4的含義,然後再讓學生利用桌上的學具自己通過畫一畫、折一折等方法表示其中的1/4,請學生代表到投影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緊接着教師出示平均分成四份的一條線段和一個圓,讓學生說一說這裏1/4的含義,引導學生說出可以把一個長方形、一個圓、一條線段看做一個整體,隨後展示四個蘋果,讓學生說一說其中1/4的含義,引導學生說出可以把四個蘋果看成一個整體,然後出示六個熊貓的圖片,提問學生能不能把六個熊貓看成一個整體,緊跟着提問學生還可以把生活中的那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這時提出單位“1”的概念。接下來回到熊貓圖片讓學生看圖片自創作出一些分數,同時教師板書學生說出的分數,並帶着學生分析分子分母各是什麼含義,這時教師叫學生隨機說幾個分數並說說它的含義,最後讓學生自己先總結分數的意義,然後教師歸納補充得到分數意義完整的概念。

3.分數單位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整數425的計數單位,然後指出分數也有計數單位叫分數單位,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複述分數單位的意義並舉例說明,在這裏引導學生歸納:分數單位就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也就是若干分之一,也就是說分數單位是有一個分數分母來決定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最後通過學生和教師配合做的小遊戲加深學生對分數單位的理解。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爲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在提出分數意義的概念後分糖果得這道練習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後面的三道練習都是通過具體實際鞏固學生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

3.隱藏香蕉的這道題是訓練學生變換思維去考慮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的收穫,然後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於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8

我說課的內容是數學人教課標版六年級上冊的《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以後學習百分數應用題的基礎。百分數意義是分數意義的延伸,學習百分數的意義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潤、折扣等實際問題。教材首先說明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百分數,初步使學生知道百分數的重要性,然後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出百分數的意義,最後說明百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對於百分數,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進行數學化,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自我建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課標指出:通過數學學習,學生獲得必須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獲得情感態度方面的發展。

基於對課標的把握,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方面:讓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學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能應用百分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交流討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讓學生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愛護環境等方面的教育。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意義和讀法、寫法教學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

針對以上教材學情的分析及對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把握,我設計了以下由三個環節構成的教學流程。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課件出示近視率的統計、學校興趣小組情況、產品合格率、飲料及毛衣的`成份等圖片,讓學生說說發現了什麼信息,引導學生髮現其中的百分數。然後讓學生交流在生活中發現的百分數,說說是從哪裏收集的。由此引出課題並板書。 [一位教育家說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滿足了學生這一需求。通過觀察課件中出示的圖片和展示學生從生活裏蒐集到的資料,讓學生體驗到百分數在生活裏應用廣泛,數學就在身邊。從而形成對百分數的初步感知。]

第二個環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來引導學生逐步展開對百分數意義的探究。活動一,概括百分數的意義。

首先,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蒐集來的調查資料,說一說其中的百分數的表示什麼意思。引導他們說出什麼佔什麼的百分之幾。在此基礎上,概括出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數的百分之幾。然後,讓學生議一議百分數在生活裏的實際用處,百分數的使用有什麼好處。 [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教學活動。這一活動的設計,聯繫了生活實際,讓學生感知百分數的意義,同時明確百分數的好處,便於比較。]

活動二:自主學習百分數的讀、寫法。分三個層次學習:首先,讓學生先自由看書,再小組交流百分數的讀寫法。然後,彙報百分數的寫法,學生容易把百分號寫不好,這裏老師要重點指導百分號的寫法,做示範。第三,彙報百分數的讀法,學生容易把分母是100的分數的讀法與百分數的讀法混淆,要指出兩者的區別,這裏可出示不同的百分數讓學生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通過自學、探究、討論,掌握百分數的讀、寫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活動三:自主探究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與聯繫。課件出示一組含有分數的關於奧運會籌備情況的數學信息,讓學生辨別其中哪些分數可以改成百分數,哪些不能。

學生在做出判斷後,組織學生討論百分數和分數有什麼區別和聯繫,並小結。 [百分數與分數有什麼區別和聯繫,是本課時的教學難點,爲了突破難點,我設計了這一組數學信息,利用對比的方法來輔助理解概念,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各抒己見。我力爭爲學生創造一個平等和諧、活躍的課堂學習的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在羣體中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有利於在實踐中獲得感性認識內化爲表象,形成思維。] {在第二個環節的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他們熟悉的生活素材和已經具備的分數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在自主互助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既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和技能,又獲得了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第三個環節:鞏固基礎,拓展提高。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活動。第一個活動:明辨是非。在這裏出示一組基礎判斷題,考查學生關於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的掌握情況。

活動二:我是設計師。這是一個拓展活動。發給每位學生已標明百分數的方格紙,讓他們用塗色的方式設計出喜歡的圖案。活動三:看信息、談想法。在這裏我展示多條有關耕地面積、環保調查、水資源狀況等方面的含有百分數的信息。讓學生說一說想法。

[在這個環節,練習題的設計上體現了層次性、趣味性、和發展性,讓學生既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基礎知識,又拓展了運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在設計本課時,根據理念的把握,我力求突出下面幾點:

1、尊重學生已有的經驗,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助學習。

2、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數學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培養學生利用生活中的數學信息,進行決策分析的能力,強化他們的愛國意識、環保意識、健康意識等。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9

一、教材分析

這部分資料是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第十冊第五單元的資料。這部分教材教學分數的意義,分子、分母的意義,分數的讀法,分數的組成及分數單位,這部分知識,是學好分數重要基礎,是本單元的重要資料之一。學生掌握了分數的意義,認識了有關概念,如分數的單位、分數的組成等,對進一步學習分數、理解分數四則運算的法則和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明白分數的各部分名稱及其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2、經過分數意義的學習,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的本事。

3、學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聯繫和發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啓蒙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單位“1”和概括分數的意義。

四、設計理念

1、讓學生經過充分的自主活動,經歷分數產生的過程,從很多的`具體實例中整體感知分數的意義,構成分數概念。

2、重視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在解決新、舊知識的認知衝突中,完成對單位“1”的認識和擴展,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3、注重對學生在應用中鞏固和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五、教學與學法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爲了進一步地幫忙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教師組織學生動手分一分學具,小組合作交流,並進行觀察、猜測、推理等數學活動得出分數的意義及認識單位“1”。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師:同學們,看看今日我們教室裏有什麼變化?教師還給你們帶來一位老朋友,你們想不想見見他

板書:14

師:你們認識它嗎?它是誰?這是一個什麼數?對於分數,你有那些認識?

2、感悟分數的產生.

二、操作探究

1、學習分數的意義

(1)、經過操作體會14的意義.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我獨立操作,儘量想出不一樣的方法,再用陰影部分表示出14。學生操作,小組交流。

展示彙報:誰願意來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學生展示、彙報。

小結: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就是14。

(2)、出示練習紙:看圖填上適當的分數。

學生獨立完成後指名彙報,並說明分數的意義。

(3)、認識一個整體.

出示一個橙子,師:我如果要把一個橙子平均分給5個同學吃,每人吃這個橙子的多少?

出示5個橙子,問:此刻我這兒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個盤子裏,能夠怎樣說?如果放在一個袋子裏,又能夠怎樣說?放在一個盒子裏呢?

小結:我們能夠把這5個橙子看作一個整體。

師:此刻我要把這盒橙子平均分給5個同學吃,每人吃幾個?吃了這盒橙子的幾分之幾?再出示一盒水彩筆,提問:此刻我手裏拿了什麼?我們能夠把它看作什麼?此刻我把這盒水彩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盒水彩筆的幾分之幾?

舉例:我們還能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

(4)、操作認識把一個整體平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種,把它平均分一分,再用虛線在圖中表示出來,然後完成下頭的填空題。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彙報交流。

(5)、認識單位“1”.

自學課本74頁第一小節。

指名彙報自學情景。

出示單位“1”的概念,齊讀。

(6)、小結分數的意義

小組討論、交流:什麼樣的數叫分數呢?

小結分數的概念,學生齊讀。

2、練習應用.

(1)、說出下列分數的意義,並找出單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學生的47;

已經修了全長的38;

西紅柿是黃瓜的12。

(2)、完成課本“練一練”。

三、課堂小結.

今日這節課我們一齊研究了什麼資料?你有什麼收穫?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0

一、指導思想與設計理念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根據這一理念,結合本節教材內容,我從學生已有的經驗水平出發,充分利用學生自主蒐集的數學資料和信息,爲學生創設一個“數學就在我身邊”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

二、教學背景分析:

(一)學情分析

百分數對於學生來說,在日常生活中多少已有過接觸,比如:出勤率、投籃命中率、酒精濃度、含糖量等等。所以對於百分數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地進行數學化,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同時學生在學習本節課內容之前,已經對分數的意義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教學中及時引導學生理解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與區別,會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二)、教材分析:

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分數以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一內容是學習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和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在本課內容中,教材十分重視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設計了“議一議”“說一說”、“練一練”等活動。在充分研讀教材後,我對教材進行了再創造,結合實際設計了通過交流學生在生活中收集到的百分數引入,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感知並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真正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新課標的要求是“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結合本節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知識現狀和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使學生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體會百分數與分數、比的聯繫和區別,體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會用百分數分析,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使學生在用百分數描述和解釋生活現象的過程,體會百分數的現實意義,體驗數學的價值,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教學難點:

體會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

四、教法學法:

(一)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通過認真分析教材,貫徹新課標的.精神,並結合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創設有數學思想的情境,體現數學價值。本節課的引入選擇學生最爲熟悉的生活小常識——籃球隊選拔隊員,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引出百分數的意義。在交流同學們收集生活的百分數時,充分感知生活與數學的密切相關。

2、拓展學習空間,體現教育的廣泛性

課前要求學生查找生活中有關“百分數”的資料,引發學習興趣,擴大數學素材的信息量。課中設計生活中的百分數,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將生活中鮮活的題材使數學小課堂延伸到社會的大課堂,將學生的學習範圍延伸到他們力所能及的社會生活中,教育與生活與數學學習融爲一體。

3、重視數學知識身後的現實意義,發展學生的積極情感

出示有關百分數的信息,讓學生關注數學應用,關注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並結合實例培養學生情感。課尾設計的“送上一句話(成功=1%的靈感+99%的汗水),與學生共勉的情境,以產生課堂總結的韻味,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二)學法:

現代教育要交給學生方法,交給他們終身受用的知識。因此在以學生爲主體,老師爲主導的新課標理念下,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1、注重數學學習的情感化

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尊重並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已內心的想法,營造了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樂於交流合作。在學習活動中嚐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心。

2、注重數學學習的活動化

生活的中心是活動,課堂教學的本質應該是活動的,要讓學生“活”起來,必需先讓學生“動”起來。小組活動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活動形式之一。把數學教學與活動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激發學習動機。

3、注重數學學習的自主化

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學習方式,主動進行學習,學生學得積極,教師教得輕鬆活潑。這樣實實在在地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使其參與新知的認知過程。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數學人教課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以後學習百分數應用題的基礎。百分數意義是分數意義的延伸,學習百分數的意義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潤、折扣等實際問題。教材首先說明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百分數,初步使學生知道百分數的重要性,然後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出百分數的意義,最後說明百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對於百分數,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進行數學化,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自我建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

教學目標:

1.呈現生活情境讓學生認識百分數。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理解百分數意義。正確讀、寫百分數。明白百分數和分數在意義上有哪些不同。會用百分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收集、分析、處理信息,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綜合概括的能力。讓學生逐步學會交流與合作,初步建立自我反思與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3.讓學生體會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激發學好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二、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爲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節課我在教學中主要體現以下的教學方法:

1、選擇與學生生活背景有關的情境導入新課,爲學生髮現數學問題、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生動、有趣的資源。新課開始,聯繫學生生活的具體實例引出百分數,再讓學生試着找出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百分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悟到數學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在以上的教學過程中,順勢引導出百分數的讀法,從而建立對百分數的初步感知。

2、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這節課主要通過圖片中的幾條信息讓學生探索、發現規律,理解這幾個具體百分數的含義,進而概括百分數的意義,然後通過一組題,讓學生討論分數與百分數的區別和聯繫,進一步深化百分數的意義。接着問怎樣把上題中能改寫成百分數的兩個分數表示成百分數的形式,引出百分數的寫法,讓學生試寫,並提出在寫百分數時要注意什麼事項,最後閱讀第78頁百分數的寫法,發揮教科書的示範作用。學習了百分數這些相關的知識,再通過討論和比較突現出百分數在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的原因,是便於比較,從而說明了運用百分數的優點。這樣教學循序漸進,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同時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說學法

1、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獨立學習、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學能力。

2、利用所學的知識去探索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初步的創新能力。

四、說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幻燈片出示第77頁的四幅圖:

師:同學們看這四幅圖,你能讀出上面的數學信息嗎?

問:在日常生活中,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上面這樣的數?(出示和交流課前收集的百分數)

2.師:像18%、50%、64.2%……,這樣的數叫做百分數。

3.引導出百分數的讀法。

4.出示做一做的第二小題。

師(引語):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到處都有百分數,人們爲什麼這麼喜歡運用百分數?用百分數有什麼好處?百分數代表什麼含義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研究它。(板書:百分數)

(二)、自主探究,解讀百分數意義。

1.探究百分數的意義

(1)出示四幅圖中的第一幅圖,說一說圖中百分數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師:近視率中的三個數據,說明了什麼問題?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數及它表示的具體含義。

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收集的百分數,結合自己對百分數的理解,說一說它們 具體表示什麼含義 ?(學生之間相互交流)

(3)歸納總結百分數的意義。

總結: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師: 看來百分數表示的是兩個數之間的一種比的關係,所以百分數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書: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

(1)(投影出示):下面哪個分數能用百分數表示?

⑴一堆煤97/100噸,用去了它的75/100.

⑵47/100米是94/100米的50/100.

學生先觀察,再彙報交流。

(2)能不能就你的理解,來說一說百分數與分數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學生先討論,再彙報交流。

3.教學百分數的寫法

主要分三個層次:

(1)試寫:將上面兩個分母是100的分數改寫成百分數的形式。(指名上黑板改寫)

問:那你能說一說在寫百分數時要注意些什麼呢?

(2)閱讀教材第78頁。

這個符號“%”叫什麼?(百分號),我們寫百分數時注意先寫分子,再寫百分號(%)。

(3)練習:寫出下列各數。(投影出示)

4.運用百分數的好處。

形式:討論三名運動員的投籃命中率來說明運用百分數表示便於比較。

(三)、應用實踐

1.判斷。主要考查學生對百分數的理解,和分數的區別,讀法。

(1)、分母是100的分數叫做百分數。 ( )

(2)、小紅的身高是147%米。 ( )

(3)、34%讀作百分之三四。 ( )

(4)、女生人數是全班人數的45%。 ( )

2.閱兵材料。主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爲祖國強大的自豪感。

師:今年是祖國60華誕,在國慶閱兵儀式上,老師收集到了這樣的一些信息:

(1).鐵流滾滾,氣勢如虹,30個裝備方隊以嶄新陣容即將接受檢閱。受閱裝備全部由中國自主研製和生產,90%的裝備是首次亮相,集中反映了國家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現了中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

(2).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決了世界近21%人口的吃飯問題,這是中國對人類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

看到這些信息,你對此有什麼想法 ?

3. 遊戲激趣

師:百分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現在我們來輕鬆一下,領大家玩一個“你猜我猜大家猜”的遊戲。

(1) 猜百分數:

百發百中(100%);十拿九穩(90%);百裏挑一(1%);一舉兩得(200%)

(2)猜成語

100%的命中率(百發百中);生還的可能性只有10%(九死一生)

(四)、全課小結

1.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2.百分數的應用;3.與分數區別和聯繫。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2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百分數》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和比的概念,以及用分數和比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又是後續學習用百分數解決問題,更好地理解折扣、利率、稅率、統計與概率等實際問題的基礎。百分數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所以本節內容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

二、學情分析

1、學生的基礎資源。生活中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已接觸過很多的百分數,並且學生有學習分數和比的知識基礎,以及利用分數和比的知識解決問題的經驗,這一切都是學生學習本課時非常寶貴的基礎資源。

2、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對百分數意義的表述、關於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以及百分數的正確寫法這些問題都是我在教學中要充分注意的。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學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抽象概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究過程,學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使學生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結合具體實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教學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

四、學習準備

學具準備: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

教具準備:課件

五、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堅持“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在看書、討論的基礎上,在教師的啓發引導下,通過觀察、比較、聯想、概括等活動,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而達到掌握新知和發展能力的目的。教學中做到三個注重:一是注重學生自主建構;二是注重小組合作和集體交流;三是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師生談話: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都找到了嗎?說說你是在哪兒找到的?

師:老師從我們的班級中也收集了一些信息,找找看其中有沒有百分數。

(課件出示):

(1)我們班男生人數佔59,女生人數佔49。

(2)全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47.76釐米,平均體重是40920千克。

(3)喜歡樂器的同學約佔全班人數的37%,喜歡繪畫的約佔24.1%,喜歡舞蹈的約佔20.4%,喜歡體育的約佔18.5%。

2、揭示課題

師指出:像37%、24.1%、20.4%、18.5%這樣的.數叫做百分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百分數。(板書課題)

3、確立研究目標

關於百分數你想了解哪些知識?

【設計意圖:從貼近學生生活的班級信息入手引出百分數,目的是使學生直接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就在我們身邊。讓學生自己確立研究目標,是幫助學生從內心體會到我是學習的主人,要學我的數學。另外提供的信息中特別涉及到不同的分數和百分數,是爲後面探究埋下伏筆。】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我設計了兩個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展開對新知的探究。

活動一:學生獨立學習,自主建構。

課件出示方法提示:

1、找出書中小學生、初中生近視率的例子,任選一個想一想:在這個例子中,有幾個量,分別是什麼,這個百分數表示什麼意思。

2、照着例子說一說自己找到的、班級信息中的百分數表示什麼含義。

3、舉例說明如何讀寫百分數。

4、試比較百分數與分數、比的異同。

5、根據班級信息比較班內喜歡哪項活動的人數最多,喜歡哪項活動的人數最少。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本活動就是充分讓學生主動、獨立地學習,讓全員參與學習過程。但自主並不意味着教師的放手,我設計了方法提示來幫助理清知識的脈絡,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活動二:班內展示交流。

學生依照研究目標逐個彙報,教師作爲參與者與學生一起傾聽、評價,肯定正確,糾正錯誤,補充遺漏,強調重點。例如:

1、百分數的意義。

要求學生舉例說明百分數表示的含義,重在感受百分數表示的是兩個量之間的關係。並從具體事例中抽象概括出百分數的意義。

2、百分數的讀寫。

明確百分數的讀寫方法,特別是百分數的書寫順序。

3、與分數的不同。

除了讀法、寫法表面形式的不同外,結合實例對比,着重理解意義上的不同。

4、百分數的好處。

體驗到百分數分母相同,易於比較的優越性。

【設計意圖:班內交流是一個較大範圍的交流,匯聚了更多人的智慧。它將個人的內部建構匯成了羣體資源作爲共享,讓每個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維態勢獲得對問題較全面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應用新知

1、看信息,說意義,談想法。

(1)勤勞智慧的中國人用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

(2)在某市學校附近小攤中,合格的食品僅佔30%。

2、寫出成語中的百分數。

百裏挑一 一箭雙鵰 百發百中 十拿九穩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通過數學活動使學生形成豐富的情感、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這同樣是學生學習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基於此理念我設計了知識性練習與思想教育融爲一體的第1題。第2題,看成語寫百分數,不僅增加練習的興趣,落實的訓練目標,也與語文學科相互滲透,增添了本節課的文化氛圍。】

(四)回顧反思,總結提升

1、這一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你是如何取得這些收穫的?

最後教師送大家一句名言,與大家共勉。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3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展學生的數感,理解分數的意義。

2、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整體”與“部分”關係,感受分數的相對性。

3、通過分數意義的學習,爲後序學習活動積累經驗。

教學重點:分數意義的概括。

教學難點:多個物體也可以看作一個整體。

教學過程:

課前小活動:老師手裏拿了幾隻粉筆,用數字幾表示粉筆的支數?現在老師手裏拿了這麼多粉筆,誰能用數字1表示這麼多粉筆嗎?(一些粉筆,一堆粉筆,一捆粉筆,一把粉筆)師:看來很多粉筆放在一起,也能用數字1表示。如果老師把這些粉筆放在一個盒子裏,你還能用1表示出這些粉筆嗎?

一、直接導入,喚醒舊知

出示分數四分之一,讓學生讀出這個分數,問:是什麼數?關於分數,你瞭解了什麼?(分數的組成---分子分母分數線,分子分母、分數線分別表示什麼?分數表示什麼?)

師總結: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今天進一步研究分數。

二、自主探究,交流建構

(一)、以舊知引入新知。

昨天老師佈置了作業,請你在一張紙上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四分之一,請大家拿出自己所創造的分數四分之一,說一說你是怎樣創造出四分之一的?

(二)彙報反饋,進入探究。

(1)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的。

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創造。老師有意識的找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的。如一個圓形,一個正方形、一個長方形,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對比找出共同點,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即板書: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

(2)把四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四分之一的。

還有學生畫了四個物體,如四個三角形、四個圓形、四個正方形,也得到了它的四分之一。我們一起看一下: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指着說:四個三角形中一個塗色的就是它的四分之一。師:一個塗色的三角形是誰的四分之一?使學生明白這一個塗色的三角形是這四個三角形的四分之一。師強調,原來你把這四個三角形看做了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由幾份組成的.,每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怎樣才能讓人一眼看出你這四個三角形是一個整體呢?引導學生說出在四個三角形外面畫一個集合圈。怎樣讓人一眼看出是四份呢?引導學生用虛線分開。這樣以來別人就能一眼看出你是把四個三角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分,塗色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個四分之一。讓學生用剛纔的一句話說說自己平均分的四個圓形、四個正方形如何得到四分之一的。爲分數的概念學習做好鋪墊。

(3)進一步理解表示多個物體的

學生利用給的三幅圖依次表示。(一個集合圈中有8個三角,另一個集合圈內有12個三角,第三個是空白圈。)

學生動手操作,然後反饋操作情況。誰選了八個三角表示了四分之一。說說你是怎樣表示出四分之一的。(把8個三角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塗上顏色,就是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誰選了12個三角形,又是如何得到四分之一的?誰選了空白集合圈,又如何表示了四分之一。(把這個圈平均分成四份,一份塗上色,塗色的部分就是它的四分之一)。以上根據學生的回答師隨即課件演示。

大膽猜測,這個空白集合圈內可能放的是什麼東西?(蘋果、圓形、正方形、人、鉛筆……)再猜一猜,可能放得是多少個,(1個,4個、8個、12個……),師問,可能是2個,3個5個嗎?學生搖頭,師隨即課件演示把2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把5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也能表示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

師:看來一個物體能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能平均分,一個物體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都能用自然數1表示,我們還給它起了個共同的名字,叫做什麼?請看課本68頁中間一句話。(一個物體或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共同的名字叫什麼?思考這裏的1爲什麼加上了引號,使學生明白,這裏的1不僅能表示一個物體,還能表示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所以加了雙引號表示特定的含義。

除了四分之一,你還能想到哪些分數?說一說

(4)、理解分數的意義

①在練習紙上想辦法創造出你想表示的分數。學生彙報作品。學生一邊展示給大家看一邊說,說完把作品貼在黑板上。如把14個方框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1份表示單位1的七分之一;15個圓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表示單位1的五分之三……

②對比這幾幅圖,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小組交流。

學生彙報交流的結果。師總結像這樣平均分成2、3、4份……都可以說成平均分成若干份,若干份可以是比1大的任何一個自然數。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引出分數的意義。讓學生看書68頁,什麼叫分數。讓學生讀一讀,找出重點詞,畫出着重符號,讀一讀,讀出重點詞,邊讀邊理解其中的含義。

(5)理解分數單位的含義

剛纔大家動手分出了很多分數,這一部分都是幾分之一,這些表示幾分之一的分數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是什麼,看課本68頁最下面一段話,讓學生自己理解什麼是分數單位。

師反饋:對照剛纔學生分的幾分之一說,這裏表示其中1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也就是四分之一可以是一個分數單位。七分之一也可以是分數單位……,那麼五分之三的分數單位是什麼,五分之三裏面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三、鞏固練習:

(1)、班裏的班長***佔一他所在一橫排人數的幾分之幾?他佔所在一豎列人數的幾分之幾?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

五個1角,1個五角共五個硬幣。(2)、

一個硬幣

是硬幣總個數的(),

是總錢數的()

(3)、按要求操作:

1、取出9枝彩筆中的1枝,用分數表示()。

2、取出剩下的,取出了()枝彩筆。

3、要剩下,應取出()枝彩筆。

四、回顧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第五單元第節的內容。主要由分數的產生、分數的意義組成。

分數的產生,通過分物引入分數,使學生感悟分數是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並促進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分數的意義,通過分鐵釘、分硬幣的實例,學生對“整體”有正確的認識,既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些物體,從而強調出單位“1”。在此基礎上再給出分數單位的概念。

二、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的思考、主動、創造性的學習,但也有部分學生基礎較差,需要老師多關注、多引導,在課堂上多提問,充分的調動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制定本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體會分數的產生,建立單位“1”的概念,認識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

過程與方法:通過說一說、分一分、折一折、寫一寫等體驗活動,認識分數的產生,熟知單位“1”和分數單位。在實踐中領悟一定的科學探究的方式方法,提高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習興趣,並滲透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認識分數的意義。

難點:熟知單位“1”和分數單位。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通過教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生爲本,以學生爲立足點,藉助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探究充分調動學習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中我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眼、手、腦等感官參與認識活動,享受學習的樂趣。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複習回顧,激活記憶

首先,通過談話問學生“把一個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能很快回答是1/2,然後通過媒體呈現例1的幾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並引導學生小組間相互說一說每個分數各表示什麼,在小組內交流且學生彙報所填寫的分數,預設學生在填寫最後一幅圖的分數時,出現“2/3、2/6、1/3”,這時肯定1/3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環節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這一環節分爲以下幾個層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單位“1”

先讓學生觀察思考這幾個分數,小組間交流這些分數分別是把什麼平均分後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預設學生能認識到這裏分別是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平均分的,這時向學生明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表示,把它叫做“單位1”,接着要求學生根據對單位1的理解,同桌間相互說說這幾個分數分別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數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先讓學生說一說把什麼看作單位1,再交流這幾個分數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對於第一個物體預設學生能說出把這個餅看作單位1,3/4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中間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學生能仿照第一個物體較容易的說出,對於最後一個由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向學生明確是把這若干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然後把單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1份,根據上述對4個分數的討論,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再組織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結果適時總結分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揭示本節課的課題並板書——分數的意義。

全班齊讀分數的意義。接着讓學生試着說一說練習六的第3題各分數表示的意義,並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間說一說,第(3)小題,通過畫直觀的鐘面圖,讓學生認識到一節課的時間與1小時的關係。在對分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上,向學生說明什麼是分數單位,接着讓學生結合例1完成試一試中的問題,小組裏相互說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再說一說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期間要幫助那些對分數單位不是很理解的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中,體會對單位1的理解以及認識分數的單位,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環節三:內化知識,解決問題

爲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我安排瞭如下的練習:

練一練是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塗色部分且說出每個分數單位是什麼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例1基礎上鞏固了對分數單位的認識。

練習六的第1題要求學生先讀一讀各個分數,再說一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體會並知道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第2題讓學生根據2/3塗一塗,由於被看作1的桃的數量不同,每次需要塗的桃的個數也不同,有利於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特別是對單位1的理解。

練習六的4—5題作爲課堂作業。第4題要告訴學生0到1這一段表示單位1,通過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數的意義,把握分數與整數的關係,第5題讓學生在比較中更加透徹地理解分數。

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僅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內化了分數的意義且進一步認識了分數的單位,也爲後面學習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了準備。

環節四:課堂總結,全面昇華

課結束前,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穫有哪些。

通過總結,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印象,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爲了進一步突出重點,我的板書注重條理清晰,易於學生理解。

分數的意義

1、單位“1”是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的整體

2、分數單位:單位是“1”,把它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5

各位評委: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分數的意義》。

首先我將對教材進行一些簡要的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又學習了把若干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概括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的單位。爲進一步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習分數四則運算以及運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奠定了基礎。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題,例1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每個圖中塗色部分,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感受被平均分的對象是非常廣泛的,從而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以及概括分數的意義並認識分數的單位。“試一試”和“練一練”要求學生說明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以及該分數含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同時,不斷鞏固對分數單位的認識。練習六的1-5題主要是加深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理解分數的意義。

根據上述

教材內容與結構的分析,考慮到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 讓學生在經歷分數意義的抽象、概括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數感,培養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3、 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結合學生的基礎,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的意義

難點:認識分數單位以及對單位1的理解

接着我將談談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我將採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觀察以及用分數表示塗色部分的過程中,體會分數的意義,在小組交流中,抽象出單位1的含義以及概括出分數的意義,進而認識分數的單位,爲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的學習數學。

爲了掌握這部分內容,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動手寫一寫,動腦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最後我將說說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這部分我將分爲以下幾個環節:

一、複習回顧,激活記憶

首先,通過談話問學生“把一個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能很快回答是1/2,然後通過媒體呈現例1

的幾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並引導學生小組間相互說一說每個分數各表示什麼,在小組內交流且學生彙報所填寫的分數,預設學生在填寫最後一幅圖的分數時,出現“2/3、2/6、1/3”,這時肯定1/3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這一環節分爲以下幾個層次

(一) 合作交流,理解單位“1”

先讓學生觀察思考這幾個分數,小組間交流這些分數分別是把什麼平均分後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預設學生能認識到這裏分別是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平均分的,這時向學生明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表示,把它叫做“單位1”,接着要求學生根據對單位1的理解,同桌間相互說說這幾個分數分別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再指生回答。

(二) 概括分數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先讓學生說一說把什麼看作單位1,再交流這幾個分數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對於第一個物體預設學生能說出把這個餅看作單位1,3/4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中間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學生能仿照第一個物體較容易的說出,對於最後一個由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向學生明確是把這若干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然後把單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1份,根據上述對4個分數的討論,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再組織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結果適時總結分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揭示本節課的課題並板書——分數的意義。全班齊讀分數的意義。接着讓學生試着說一說練習六的第3題各分數表示的意義,並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間說一說,第(3)小題,通過畫直觀的鐘面圖,讓學生認識到一節課的時間與1小時的關係。在對分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上,向學生說明什麼是分數單位,接着讓學生結合例1完成試一試中的問題,小組裏相互說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再說一說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期間要幫助那些對分數單位不是很理解的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中,體會對單位1的理解以及認識分數的單位,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內化知識,解決問題

爲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我安排瞭如下的練習:

練一練是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塗色部分且說出每個分數單位是什麼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例1基礎上鞏固了對分數單位的認識。

練習六的第1題要求學生先讀一讀各個分數,再說一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體會並知道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第2題讓學生根據2/3塗一塗,由於被看作1的桃的數量不同,每次需要塗的桃的個數也不同,有利於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特別是對單位1的理解。

練習六的4-5

題作爲課堂作業。第4題要告訴學生0到1這一段表示單位1,通過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數的意義,把握分數與整數的關係,第5題讓學生在比較中更加透徹地理解分數。

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僅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內化了分數的意義且進一步認識了分數的單位,也爲後面學習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了準備。

四、課堂總結,全面昇華

課結束前,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穫有哪些。

通過總結,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印象,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就是我本節課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評委!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6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小學數學組2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分數的意義》。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方面展開。首先來看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

分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內容之一。分數概念的教學是分數教學中最基本的內容,也是把分數概念由感性知識上升爲理性知識的開始。學習本教材之前,學生已初步瞭解分數的概念是“平均分”,但對於單位“1”的認識還侷限在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之內。因此,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不僅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從而全面理解分數的意義,爲今後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應用題打下堅實基礎。

鑑於此,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我擬定了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分數的產生,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寫一寫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養成勇於探索的精神,認同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這樣的三維目標設計,打破了傳統概念教學的規律,更多的關注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情況,我制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用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我在本節課採用直觀演示—引導探究—觀察比較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手、眼、口、腦等多種器官參與認識活動。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因此在學法上我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通過討論交流,小組合作,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主動地建構數學知識,體驗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分數的過程,讓學生們感受到“生活處處皆數學”。

三、說教學過程

在深入剖析教材,分析學生的基礎上,我以“激趣導入,喚醒已知——自主探究,概括新知——巧妙聯繫,強化訓練——課堂總結,全面昇華”四大主線貫穿全課,併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爲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的學習數學。

(一)懸疑激趣、喚醒已知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習興趣是支撐和推動學生投入學習的巨大動力。因此,我在導課環節將“一分爲二、七上八下、百裏挑一、十拿九穩”四個成語引入課堂。提問學生,你能說出這些成語所隱含的分數嗎?在學生正確回答完後,我接着說,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分數的意義》。這樣的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分數的興趣,又喚醒了學生的舊知,使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對新知的探究中。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爲了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用分數來表示,我以多媒體課件出示兩幅圖,請學生說出各部分分別代表幾分之幾。在學生初步感知分數意義的基礎上,我採用師生互動的形式,藉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把許多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課件出示6只熊貓提問學生,你能平均分嗎?可以有集中分法?每份可以用什麼樣的分數表示呢?在小組討論結束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我們可以把6只熊貓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6份,每份的1只熊貓就佔這個整體的1/6;平均分成3份,每份的2只熊貓就佔這個整體1/3;平均分成2份,每份的3只熊貓就佔這個整體1/2。我們把6只熊貓組成的整體,用自然數“1”表示,在數學中我們稱它爲單位“1”,並引導學生區分單位“1”和平時的自然數1的不同,單位“1”不僅表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一些物體。

在上一環節成功教學之後,老師設疑:你能用課前準備的12根小棒、8個正方體,自己創造一些分數嗎?你還能用分數表示自己在小組以及班級裏面佔幾分之幾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感悟創造出了許多不同的分數,也準確說出了自己在小組以及班級裏面佔幾分之幾。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再一次直觀地感知到分數要“平均分”,單位“1”和“平均分”是分數意義中的共同本質屬性。我提議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分數的含義,老師綜合學生回答,概括總結出了分數的意義。這樣的設計流程使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更深刻了,並對分數單位建立了清晰的表象。

(三)鞏固練習,強化知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爲使本節課能夠面向全體學生,我在設計練習時儘量做到有梯度、難易適度、適時適量。

基本練習:看圖讀分數,並說出分數的具體含義。在幫助學生鞏固理解分數的意義同時,滲透環保意識的培養、科普知識的宣傳。

提高練習:猜一猜活動。從第一個紙盒裏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6,第一個紙盒裏有幾根小棒?從第二個紙盒裏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6,第二個紙盒裏有幾根小棒?學生順利完成後,我順應學生的想法提問,同樣都是1/6,爲什麼兩次的小棒總數不同呢?學生在辨析中明確:一個整體不管具體有多少,只要平均分成了6份,1份就是它的1/6。同時感知到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學生體味單位“1”的變化,既強化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課堂小結

我將此環節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學生爲主體的知識性總結,讓學生暢談本節課的感受和收穫,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情感體驗。第二部分是以教師爲主體的情感性總結,我會對學生的表現予以表揚和激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

(五)佈置作業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會讓學生在課下和家長交流今天的收穫和感受,從而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並促進學生與家長的溝通。

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應該是簡潔明瞭整潔美觀,重難點突出,能夠對學生理解本節知識有一定的強化作用,因此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說課,感謝各位老師的聆聽!(鞠躬)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7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書P60--62《分數的意義》。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數的意義》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主幹,也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分數"的知識對於學生來說並不是一張白紙。是他們在四年級學習中已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讀寫法、以及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節課的學習是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儘管教材在知識呈現上顯得比較簡單,但是使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爲知識點較多,一共有五個。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以及分數單位和單位"1" 的含義等。而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的學習重點。這節課教學難點是單位"1"的理解。學好這節課是後面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基本性質以及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以後學習有關分數知識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單位、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

2.在分析、比較、辨析活動中,拓展思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由於學生對分數意義的學習雖然不是從零開始,但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的思維特點在很大程度上還需要直觀形象思維的支撐,對概念的理解還需要經歷從直觀到抽象、朦朧到明晰的過程,所以這一過程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識物化在演示、操作過程中,使具體形象向抽象轉化,建立分數的概念。基於以上教學理念,這節課我主要採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發現中交流,在交流中體驗,在體驗中得到發展。

三、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以下三個特點:

1.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

2.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讓學生在練習鞏固、內化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

具體安排有四個環節:

(一)揭示課題,憶舊引新。

師:關於分數,你們已知道了哪些知識?"在喚醒學生已有知識的同時,學生可能會談到分數的讀寫法、分數的產生、分數的各部分名稱、簡單分數的含義等(如1/2 1/4),這時教師作適當的小結。

(二)提供材料,學習新知。

1.動手操作,初步感知。(利用實物感知)

根據學生在前面提到的一個分數作例子(如:1/4)讓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師:你能否用學具袋中的學具(學具袋中有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多根小棒、多個正方體)來表示1/4?

(1)小組合作分一分或擺一擺

(2)大組彙報(邊說邊展示作品)

(3)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以上的表示過程,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4)歸納說明單位"1"的含義。

(5)列舉單位"1".

2.利用圖像,加深感知。(利用圖像感知)

(1)出示圖例(略)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其中兩個不能用分數表示)。

(2)說一說它們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麼意思?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圍繞以下幾點說一說有什麼體會

A、一個物體、一些物體可以用"1"表示;

B、"平均分",沒有平均分就沒有分數;

C、其中的.一分或幾分的數都可以用分數表示。

3.創造分數,加深理解。

用畫圖的方法把12個小正方體分一分,畫一畫,表示出一個分數,並把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說給同桌聽。分數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4.深化整體,總結意義。

(1)師:我們已學了那麼多的分數,那什麼叫分數?

(2)然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3)最後接着問: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會是多少呢?(自學書本書p62)

(三)鞏固練習,強化意義。

數學練習是鞏固知識,培養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節課練習的安排主要體現本節課的基本內容、重難點。

1.從第一個紙盒裏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5,第一個紙盒裏有幾根小棒?

2.從第一個紙盒裏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5,第一個紙盒裏有幾根小棒?

3.從第一個紙盒裏拿出3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5,第一個紙盒裏有幾根小棒?

(四)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節課我採用說一句話的形式來總結課堂。如: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你能用一個分數說一句話嗎?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可以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 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真實、親切,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8

一、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中,已經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並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這部分內容,將會對後續建構真分數、假分數等概念以及學習分數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分數應用題等內容奠定堅定的基礎。

二、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問、說、講、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力途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使學生了解分數的發展史(2)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2、能力目標:

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並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而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優秀學習習慣的養成。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2)、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的概念。、

四、說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運用“三疑三探”教學法,即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拓展運用。以學生髮展爲立足點,以自我探究爲主線,以求異創新爲宗旨,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採用啓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五、說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爲學生準備了自探提示,讓學生根據自探提示1引導學生自學分數的意義,並用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4。然後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通過動手操作、比較之後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通過自探提示2引導學生理解分數單位,自然數的基本單位是1,分數也有單位,分母不同,分數單位就不同,讓學生總結出什麼叫分數單位。3、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問題,學完本節課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讓學生真正學會本節課。

六、教學流程:

(一)展示資料,瞭解分數的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請一個學生用米尺測量黑板的長,說一說用“米”作單位,測量結果能不能用整數表示?在古代,人們已經遇到這樣的問題,請看第60頁上面的插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爲了平均分配一些東西,也常常遇到不能用整數表示的情況。請看第60頁下面的插圖。

這一環節的設計,調動了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對分數有了初步再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積極傳播了數學文化。

(二)動手操作,理解分數

1、動手操作,感知意義學生利用學具,動手擺一擺、分一分、說一說、你把誰看作了一個整體,你是怎樣分的,表示這樣的一份是幾分之幾?2份呢?3份呢?學生操作、彙報交流展示的是學生把不同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所理解的分數。(課件)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用分數來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數的意義。

2、深化整體,總結意義

在上一環節成功教學之後教師小結“剛纔我們把,分別看作了一個整體。”從而再一次揭示了一個整體,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由此拓展“我們還可以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學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會說“我把全班學生看作一個整體,把一堆蘋果看作一個整體,把全校師生看作一個整體,把整個地球看作一個整體等等,從而深刻體驗了一個整體的含義,進而引出單位“1”。最後藉助設疑自探,逐步總結出分數的意義,即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進而揭示課題,完成板書。

(三)媒體演示,揭示產生課件其內容就是分數的產生過程,其目的就是創造一種寬鬆、愉悅的氛圍感受數學文化。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導、點撥,學生是在一種自主、自動的時間和空間中,通過自己的思考,達到學習目標的。實現了先進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融合。

(四)拓展提高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爲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塗色部分以上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思考題,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五)、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於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9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五年級下冊P60--62《分數的意義》。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數”的知識對於學生來說並不是一張白紙。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讀寫法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節課的學習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儘管教材在知識呈現上顯得比較簡單,但是使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爲知識點較多,一共有五個。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以及分數單位和單位“1” 的含義等。而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的學習重點。這節課教學難點是單位“1”的理解。學好這節課是後面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基本性質以及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以後學習有關分數知識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單位、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

2、在分析、比較、辨析活動中,拓展思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由於學生對分數意義的學習雖然不是從零開始,但是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還需要經歷從直觀到抽象、朦朧到明晰的過程,所以這一過程就需要學生自己尋找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知識物化在演示、操作過程中,建立分數的概念。這節課我主要採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發現中交流,在交流中體驗,在體驗中得到發展。

三、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以下三個特點:

(一)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

(二)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感知—表象—抽象)

(三)讓學生在練習鞏固、內化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

具體安排有四個環節: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用4個簡單的拍手問題,作爲新課教學的切入點,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同時回憶分數的讀寫法、以及分數的產生、這時教師作適當的小結。分數這麼重要只學會分數的讀寫是不行的,引入新課分數的意義。

(二)設問導學,探究提示

根據學生在前面提到的一個分數1/4作例子,讓生小組合作,從身邊尋找素材,如書,本,筆等等動手操作。來表示1/4。參照探究提示或例子完整的表述。

(5)列舉單位“1”。

設計意圖:單位“1” 是教學中的難點。通過學生分一分,藉助動作思維使學生先獲得鮮明感知,即直觀地感知到單位“1”,不僅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一些物體。然後歸納說明單位“1”的含義,使學生理解起來容易,突破了教學難點。動手分一分,還可以使學生再一次直觀地感知到分數要“平均分”。“平均分”和單位“1”是分數意義中的共同本質屬性。這樣爲下面的學習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2、利用圖像,加深感知。(利用圖像感知)

出示圖例(略)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其中兩個不能用分數表示)。

(1)寫一寫用哪個分數表示。(有1/3 5/6 2/5 4/7 1/2 3/8 )

(2)說一說它們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麼意思?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圍繞以下幾點說一說有什麼體會

a、一個物體、一些物體可以用“1”表示;

b、“平均分”,沒有平均分就沒有分數;

C、其中的一分或幾分的數都可以用分數表示。

設計意圖:這樣通過觀察、寫一寫、說一說使學生再一次獲得感性認識,然後在頭腦中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這樣讓學生經歷了這些分數的形成過程同時,也理解了這些簡單分數的含義。爲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3、創造分數,加深理解。

用畫圖的方法把12個小正方體分一分,畫一畫,表示出一個分數,並把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說給同桌聽。分數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設計意圖:創造分數能直觀地幫助學生感知份數與個數的不同,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數的意義。

4、深化整體,總結意義。

(1)師:我們已學了那麼多的分數,那什麼叫分數?

(2)然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這部分讓學生在建立“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表象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能抽取出它們的共同本質屬性,然後把這些共同本質屬性進行推廣。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最後接着問: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會是多少呢?(自學書本書p62) 設計意圖:分數單位理解起來不難,所以放手給學生自學。這樣既可以爲學生指導讀書的機會,培養自學能力的同時,也能爲學生培養質疑問難的習慣。

(三)鞏固練習,強化意義。

數學練習是鞏固知識,培養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節課練習的安排主要體現本節課的基本內容、重難點。

1、書p63T1—2。

2、書p64T8

3、用直線上的點表示下面各分數。

設計意圖:在練習中進一步體會:一個整體不管具體有多少,只要平均分成了5份,1份就是它的1/5。同時也使學生感知到,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四)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節課我採用說一句話的形式來總結課堂。如: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你能用一個分數說一句話嗎?

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可以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真實、親切,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20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一課。

一、教學指導思想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將以學生髮展爲立足點,以自我探究爲主線,以求異創新爲宗旨,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使學生觀察、操作、口頭表達等能力得以培養,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開發與增強。

二、教材結構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並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看作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我們確立該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知識目標: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意義,這是第一項目標也是基本目標;藉助爲分數配圖,深入理解分數的意義,發展學生對美的體驗與欣賞;揭示分數的`產生,豐富學生的數學文化;這兩項目標是在第一項目標的基礎上對學生思維的一種拓展。

2、能力目標: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並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而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優秀學習習慣的養成。

在教學中擬訂教學的重難點爲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三、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問、說、講、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力途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在深入剖析教材分析學生的基礎上,全課以“談話導入,喚醒已知—動手操作,創造分數—媒體演示,揭示產生”三大主線貫穿全課,其中動手操作,創造分數這一大環節包括動手操作,感知意義;師生互動,理解意義;深化整體,總結意義;巧妙練習,強化意義四步。設計瞭如下一節課:

(一)談話導入,喚醒已知

輕鬆談話:“在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你們知道哪些與分數有關的知識?”在喚醒學生已有知識的同時,學生可能會談到(課件)教師適時小結一個蘋果、一張餅都稱之爲一個物體,一米長的繩子把它叫做一個計量單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我們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當學生已經把所相關的知識說充分了,教師適時走進去“老師知道它也和分數有關,你們看(課件)這是10個小朋友,當我們把它看作一個整體的時候,還可以說是一羣小朋友,這一羣小朋友也可以被分,分得的結果用分數表示。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藉助集合圈滲透一個整體的同時,讓孩子們感知到當我們把很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的時候,我們也可用自然數1表示。它也可以被分,分得的結果也可用分數表示。爲下一環節的動手操作指明瞭道路。

(二)動手操作,創造分數

1、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四人一組爲單位,每組有一套學具,包括一米長的繩子、一張紙、六塊餅乾、12個小方塊……(課件)然後讓學生選一種或幾種學具自己動手創造分數,並提出要求:在創造分數的過程中,你可以動手擺一擺、分一分、說一說、你

把誰看作了一個整體,你是怎樣分的,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分數。學生操作、彙報交流展示的是學生把不同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課件)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用分數來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數的意義。

2、師生互動,理解意義

在學生初步感知意義的基礎上,採用師生互動的形式,藉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意義。互動分爲兩次,第一次藉助小旗圖,(課件)以教師首創了一個分數1/2爲例,激活學生的思維,”還是這幅圖,你能創造不同的分數嗎?“激發他們創造的慾望,學生動手操作一定會創造出不同的分數如(課件)。第二次出示熊貓圖的辨析題(課件)教師引題”當我們把6只熊貓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由於教師給出了三個答案,進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學生辯解、交流中,知道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這個整體的三分之一。(課件)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直觀的幫助學生感知份數與個數的不同,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數的意義,爲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