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圖形的旋轉說課稿

圖形的旋轉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圖形的旋轉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圖形的旋轉說課稿

圖形的旋轉說課稿1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習興趣,通過自主學習認識“翻轉和旋轉圖形”的內涵。

2.掌握對實際圖形進行相應處理的方法,感受到計算機處理圖形的優勢。

3.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獲得進一步發展。

教學重點

翻轉和旋轉的操作使用。

教學難點

圖形的翻轉和旋轉以及在實際繪圖中綜合知識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情境導入:春天到了,笑笑帶着心愛的風車到公園裏玩,公園裏的花草樹木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可精神啦!但是有一顆小樹卻哭喪着臉,笑笑上前問道:“小樹,小樹,你怎麼啦?”小樹回答:“大家都有新衣服穿可是我的葉子還沒長出來。”笑笑說:“不要難過,我來幫你。”

提問:“笑笑該怎麼幫它呢?”

生提出解決辦法:製作綠色的葉子爲小樹“添衣”。

[設計意圖] 情境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寬鬆、**、活躍的課堂環境,對於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是相當重要的。

二、探究學習,解決問題

1.舊知識再現:

師:前面我們已經學過了用曲線工具畫葉子。(出示已畫好的樹葉及樹)可是小樹需要很多的葉子,如果一片一片地畫葉子很浪費時間,大家有沒有什麼快速的方法啊?

生答:複製、粘貼。

老師給予肯定後,一邊操作一邊讓學生口述複製、粘貼的過程。

移動樹葉到合適的位置,發現問題。(透明、不透明)

[設計意圖]利用所學的舊知識,啓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使學生逐步養成獨立獲取知識和創造性地運用知識的習慣。

2. 學習圖形的翻轉和旋轉。

師:我們已經知道可以用複製和粘貼的方法來爲小樹添加樹葉,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這兩幅圖。比一比,這兩張圖有什麼不同?(出示)

指名回答。

師:你們更喜歡哪一張?你們想一想怎樣才能像右邊的小樹一樣好看?

(把樹葉“倒個個兒”,“轉一下”,“換個方向”……)

老師肯定並指出“咱們把對葉子的這種處理稱爲‘翻轉和旋轉’”。在畫圖裏有這個功能,大家找找它藏在哪裏?(提示在菜單欄裏找)

學生嘗試操作,自主探究。

全班交流:(請兩位同學上來演示,同學評價,老師評價)。

師再次演示操作過程。(邊操作邊講解)

出示幾種不同翻轉效果,同桌之間討論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提示:可用使用記錄本要翻一翻)

請同學演示用記錄本來翻一翻,及時指出不對的`地方。

課堂放鬆一分鐘。

學生練習。

[設計意圖] 針對違背自然現象的問題,我讓學生先自己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後再進行操作方法的示範。利用桌上的使用記錄本這個現有資源,進行翻轉和旋轉的練習,從而達到準確理解“翻轉”和“旋轉”這兩個命令的區別。

三、鞏固新知,完成任務

1、讓學生嘗試各種翻轉的操作,完成作品。老師巡視,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提示學生,並給予肯定。

2、提前完成任務的同學可對整幅圖進行美化。

[設計意圖] 進一步鞏固所學新知;分層教學的目的是爲了滿足不同知識水平同學的學習需要。

四、作品展評,學會評價

展示學生作品,評一評。(自評、互評、師評)

[設計意圖] 此環節較爲開放,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展學生的思維。通過學生自評、互評以及教師點評,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五、歸納總結,體驗成功

說說這堂課的收穫。

[設計意圖] 師生共同小結,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板書:

水平翻轉

翻轉

垂直翻轉

90度旋轉

旋轉 180度旋轉

270度旋轉

圖形的旋轉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以及在線的所有朋友們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這次說課大賽!選擇這一課後,有點犯難了,這部分內容是傳統教材沒有的部分,也是上網查資料中很少、近乎沒有任何資料來源的一課,我心裏壓力也很大,可是我又是幸運的,在朋友的幫助下,讓我很清晰的認識到,這個知識領域中,老師應該怎樣引導學生,應該怎麼教,這纔是我真正的收穫!真誠的謝謝幫助我的各位老師和朋友們,我想今天說課精彩之處,來源於他們的智慧火花的閃亮……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圖形的變換》第一課時《圖形的旋轉》

首先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和我的孩子們:

《圖形的旋轉》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並且是空間領域裏最原始的基礎,學生在這個時期是孩子空間觀念敏感期,這種數學觀念發展的好,創造能力也將是無限的。

其實,我們班級的孩子思維很敏捷,活潑好動,經常給我很多驚喜!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物體或圖形運動的經驗,他們經常做摺紙、轉風車等手工活動,從中積累了圖形變換的知識,三年級又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在這些基礎上進行本次的學習,在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着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其次,談談我確立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有三大來源:一是來自學生的學習需求。二是來自學生的現實生活。三是來自教材的學習素材。

1 、知識和能力目標:通過實例觀察瞭解一個簡單圖形經過旋轉製作複雜圖形的過程。

2、過程和方法目標:能設計簡單的圖案。

3、情感態度目標:A:學會按一定的角度有規律的旋轉,得到漂亮的圖案,學會欣賞數學美。B:培養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難點是目標:3

最後說說我的教學流程:

課的伊始,我採用了輝煌老師的建議,通過學生演示自己動手製作的紙蜻蜓,揭示了生活中的旋轉的事例,讓孩子們對圖形的旋轉過程有一個初步的表象認識,這樣聯繫生活學數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接下來播放課件):出示一組圖案,都是由簡單的圖形通過旋轉得到的.在我的教學設計中只是讓學生欣賞美麗的圖案,可是通過我試講後,發現學生對於旋轉角度的掌握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一部分學生就出現了困惑,因此我覺得再次教學本課,在欣賞圖片的同時引導學生分析圖形旋轉的角度。爲突破本課的難點奠定基礎。

在觀察演示這個教學環節,我設計了四個教學活動:

1、演示教材53頁風車的圖形, 做爲動畫出現的,讓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能清晰的看見旋轉的過程。學生很輕鬆的就把53頁的填空做的很好。

2、演示的是54頁1題強化中心和方向的問題。

3、演示的是54頁2題關於怎樣判斷旋轉角度的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究旋轉方法的時候,我的一位朋友就提出來,是否強調逆時針旋轉的問題,當時我就很困惑,我尋求到輝煌老師的門下,在輝煌老師的引導下,我再次細讀教材,進一步明白了教材編寫的意圖,並且把這部分知識滲透在開篇和學生演示蜻蜓的時候。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圖形的旋轉說課稿3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圖形的旋轉》,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爲什麼這樣教爲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等方面來具體說明。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內容

“圖形的旋轉”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圖形的變換”的第一課時。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圖形的旋轉”這部分教材是在二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初步認識了生活中的旋轉現象,能夠較爲準確的判斷出某一物體的運動現象是“平移還是旋轉”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旋轉的含義,探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並讓學生學會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重要知識點,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是一個滲透,是後續學習中心對稱圖形及其圖形變換的基礎,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同時,旋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利用旋轉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覺得應該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觀察、歸納、概括等能力,發展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及語言表達能力。爲此,我覺得本節課應關注學生對旋轉的特徵和性質的探索過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推理、歸納能力,真正理解性質的來源、本質和應用。

由此,根據以上分析和課程標準要求,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於如下:

1.知識目標: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明確旋轉的含義,探索它的特徵和性質。

2.技能目標: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是聯繫具體情境,讓學生觀察鐘錶的錶針和風車旋轉的過程,分別認識這些實物怎樣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明確旋轉的含義,說清“指針是繞哪個點旋轉”“是向什麼方向旋轉”“轉動了多少度”成爲本節課的重點。對於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是本節課的難點,只有認識到“圖形旋轉後形狀大小都沒變,只是位置變了”,那麼旋轉方法的研究和提煉才能成爲一種自主活動,同時也爲畫出旋轉後的圖形打下牢固的基礎。

二、說教學法

根據本節課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按照學生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指導思想,我主要採用了啓發式教學、互動式討論、研究式探索、反饋式練習等方法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改的顯著特徵。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是這場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因此在學法指導上,我採取讓學生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的方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總結歸納出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在引導探索時,給學生流出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知識的自我建構。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呈現教學素材,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下面我將詳細來說說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並在闡述過程中說明採用的教法和學法。)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遊戲情境,引入新課

第一環節是新知引入的過程,我首先創設和學生一起玩“俄羅斯方塊”遊戲的情境。出示:“俄羅斯方塊”遊戲畫面一

讓學生通過觀察畫面中的情境,引導學生將遊戲操作用語言表達出來,

把黃色的圖形順時針旋轉90。,放在右邊的.角落(出示動畫:黃色圖形順時針旋轉90。後下落)

從而發現圖形的變換——旋轉。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順時針”,用手示範一下怎樣就是順時針旋轉。

然後出示:“俄羅斯方塊”遊戲畫面二

繼續引導學生通過空間想象並用語言來簡單的表達旋轉,把紫色的圖形逆時針旋轉90。,放在左邊角落裏。(出示動畫:紫色圖形逆時針旋轉90。後下落)引導學生理解“逆時針”,用手示範一下怎樣就是逆時針旋轉。

接着出示:“俄羅斯方塊”遊戲畫面三:

綜合運用順時針逆時針方向來描述旋轉,把藍色的圖形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90。。

(出示動畫:藍色圖形逆時針旋轉90。後下落)

順勢揭示課題:剛纔,我們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大家反覆地提到一個詞“旋轉”。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圖形的旋轉”。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教學法創設學生感興趣的遊戲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探究之中。並採用啓發式教學,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空間想象判斷能力。]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爲了突出這些重點和分散化解這些難點,我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主要從三大塊教學內容來引導學生學習,即:⑴認識線段的旋轉,理解旋轉的含義⑵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究旋轉的特徵和性質⑶繪製圖形,體驗圖形旋轉的過程。

1.認識線段的旋轉,理解旋轉的含義

首先通過聯繫生活中的旋轉現象,出示動畫:幾種旋轉現象(車輪、地球自轉、鞦韆、鐘錶、齒輪……)引出鐘錶指針的研究。

觀察、描述旋轉現象

出示:鐘錶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指針的旋轉過程(出示動畫:指針從12指向1)

用一句話完整地描述指針的旋轉過程,教師引導學生敘述完整:指針從“12”繞點O順時針旋轉30。到“1”。

板書:指針從“12”繞點O順時針旋轉30。到“1”

(出示動畫:指針從1指向3)鞏固敘述指針的旋轉過程:指針從“1”繞點O順時針旋轉60。到“3”。

(出示動畫:指針從3指向6)

接着通過知識遷移類推要求學生同桌互相獨立描述指針的旋轉過程

進而深化知識,如果指針從“6”繼續繞點O順時針旋轉180。會指向幾?

生:12

(出示動畫:指針從6指向12)

小結,明確旋轉的要素

旋轉物體、起止位置、繞哪一點、旋轉方向、旋轉的度數

板書:點方向角度

要把一個旋轉現象描述清楚,不僅要說清楚是什麼在旋轉,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說清楚旋轉圍繞的點、方向,以及角度。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旋轉含義的理解,降低理解上的難度。引導學生通過對具體實例“鐘錶指針的旋轉”的直接觀察,師生互動式交流,進行歸納推理,得出結論。突出旋轉的三要素讓學生及時鞏固並理解旋轉的含義,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優化,知識體系得到完善,使學生的數學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維的難點。]

2.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究旋轉的特徵和性質

首先我讓學生來具體觀察風車的旋轉過程,直觀感受旋轉。

(出示動畫:呈現由線段→三角形→風車圖案的全過程)

(出示動畫:風車從圖1繞點O逆時針旋轉90。到圖2)

接着我設計小組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解決報告單上提出的問題。

(1)從圖1到圖2,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___度。

(2)你是怎樣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的?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論並進行彙報:(實物投影展示)

(1)圖1到圖2,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

(2)預設組1,根據三角形變換的位置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組2,根據對應

線段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組3,根據對應的點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

進而教師根據學生的結論進行小結: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風車旋轉後,不僅是每個三角形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閃爍),而且,每條線段(閃爍),每個頂點(閃爍),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教師邊做小結邊演示)

最後揭示旋轉的特徵和性質:風車旋轉後,每個三角形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而三角形的形狀、大小沒有變;點O的位置沒有變;對應線段的長度沒有變;對應線段的夾角沒有變。

對於旋轉的性質學生已初步建構知識,但還不成熟,因此乘熱打鐵我設計了將風車在圖2的基礎上,繼續繞點O逆時針旋轉180。(出示動畫:風車從圖2繞點O逆時針旋轉180。到圖3),提出黃色的三角形應該轉到什麼位置?這條線段(師用鼠標指明)應該轉到什麼位置?進一步鞏固這一教學難點,讓學生充分理解並掌握。

[設計意圖:現代數學教學論指出,教學中必須展現思維的過程性,應讓學生自主探索,歸納經驗,在這裏,我通過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合作交流的活動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活動,在這個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自主研究式探索,師生、生生交流,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歸納圖形旋轉的性質。]

3.繪製圖形,體驗圖形旋轉的過程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把握了圖形旋轉的性質,這一難點的解決能使學生完整的理解圖形的旋轉,爲下面的作圖打下了基礎。

此時,他們急於尋找一塊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體驗成功,於是我把學生導入畫圖這一環節。

自主畫圖

第一步要求學生在方格紙上自主完成,然後作品展示交流畫法:我們在畫一個旋轉圖形時,首先要確定它圍繞的點,然後找到這個圖形各個點的對應點,最後連線。

(出示動畫:線段OA順時針旋轉90。至OA′→線段OB順時針旋轉90。至OB′→連接A′B′)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主畫圖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作品展示爲每一位學生創造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交流畫法體現了本節課重點知識的反饋和整理小結。]

(三)欣賞設計,學以致用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感受旋轉創造出的數學美。

1.生活中,有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一些簡單的圖形旋轉而來的。

出示:

2.出示:利用旋轉畫一朵小花

[設計意圖:通過一個問題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欣賞美麗的圖案,讓學生設計圖案,是對旋轉的性質和作圖的一個綜合運用。在畫圖這一環節我大膽放手,相信學生的能力,給學生充分自主的空間。多層次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新知,活躍思維。]

(四)全課小結,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學習的知識、方法、體驗這三個方面進行歸納,我設計了這麼三個問題:

①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②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體驗是什麼;

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學習數學的方法?

最後,我設計了一題拓展題:練習一第6題,讓學生了解“繞中心旋轉一定的角度還與原來圖形重合的圖形叫做旋轉對稱圖形。

圖形的旋轉說課稿4

一、說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四單元第一節《圖形的旋轉》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充分的經歷與欣賞中感悟旋轉;同時針對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引導學生對比圖形旋轉前後的變化,以滲透剛體變換的思想。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一個簡單圖形經過旋轉形成複雜圖案的過程,並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運用旋轉設計圖案。

能力目標:運用觀察、操作、歸納、聯想等思維方法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感悟數學的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難點:認識圖形的旋轉,解一個簡單圖形經過旋轉形成複雜圖案的過程,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

教學難點是: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並運用旋轉設計圖案。

三、說教法與學法

學習本單元前,學生只初步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接觸了兩種圖形變換方式:對稱、平移。本課是把學生的視角引入到第三種圖形變換——旋轉,意在通過欣賞、探索、創作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簡單圖形變成複雜圖案的過程,理解旋轉的中心點、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圖案也不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爲今後繼續學習圖形變換奠定基礎。

四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在其認知過程中仍占主導地位。因此,要本着“邊操作邊感悟”的原則,讓學生在經歷中體會旋轉的三要素,感受圖形旋轉帶來的變換美。

四、說教學準備

圖片、小黑板、方格紙、自制風車

五、流程設計:

(一)遊戲激趣,感受圖形的旋轉

此環節通過創設情景,初步感受旋轉。利用學生比較喜歡的情景,即風車,美麗的圖形等引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展示出了單一圖形變成複雜圖案的過程,不僅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美,更激增興趣,使學生產生探索的慾望:怎樣旋轉才能得到這麼漂亮的圖案?真正關注了孩子的心理需要,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從而順利進入對旋轉的探索。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把圖形在表格中的旋轉這一難點融入探究風車是怎樣製作的情景中,然後讓學生自主討論這個活動中研究出的圖形旋轉的三要素,即中心點,旋轉方向,旋轉的度數。在教學中我遵循這樣“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數學活動爲主線”的指導思想,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三)動手做一做

此環節我設計了一組練習,當55頁1題完成後,我讓學生通過剛纔學習的知識,動手在方格紙上,擺一個漂亮的圖案。讓學生動手操作,體驗圖形旋轉的過程,鞏固新知,建立空間觀念,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啓發引導,拓展思維

拓展延伸,學生利用剛纔學過的知識,製作自己喜歡的圖形以及設計出美麗的圖案。進一步突出本課的難點,發展學生的想像、創造能力本。

(五)本課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麼?你有什麼問題嗎?

圖形的旋轉說課稿5

一、 說教材

(一)教材的內容

“圖形的旋轉”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圖形的運動”的第一課時。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圖形的旋轉”這部分教材是在二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初步認識了生活中的旋轉現象,能夠較爲準確的判斷出某一物體的運動現象是“平移還是旋轉”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旋轉的含義,探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並讓學生學會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重要知識點,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是一個滲透,是後續學習中心對稱圖形及其畫出旋轉後的圖形的基礎,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同時,旋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利用旋轉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

(三)說學習目標

根據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覺得應該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觀察、歸納、概括等能力,發展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及語言表達能力。爲此,我覺得本節課應關注學生對旋轉的特徵的探索過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推理、歸納能力,真正理解旋轉的特徵。

由此,根據以上分析和課程標準要求,我將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於如下: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明確旋轉的含義,及旋轉的三要素。

2。 能在方格紙上把三角形旋轉90°進一步認識在旋轉過程中旋轉圖形的特徵。

(四)說學習重點、難點

本節課是聯繫具體情境,讓學生觀察鐘面的指針旋轉的過程,認識物體是怎樣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明確旋轉的含義,說清“指針是繞哪個點旋轉”“是向什麼方向旋轉”“轉動了多少度”成爲本節課的重點。對於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是本節課的難點,只有認識到“圖形旋轉後形狀大小都沒變,只是位置變了”,那麼旋轉方法的研究和提煉才能成爲一種自主活動,同時也爲畫出旋轉後的圖形打下牢固的基礎。

二、 說教學法

根據本節課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按照學生認知規律,遵循高效課堂先學後教的指導思想,我主要採用了自學互動式討論、教師點撥反饋式練習等方法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在學法指導上,我採取讓學生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的方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總結歸納出圖形旋轉的特徵,在引導探索時,給學生流出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知識的自我建構。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呈現教學素材,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第一環節是新知引入的過程,我首先課件出示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從而發現圖形的變換——旋轉。師相機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圖形的旋轉”。

板書課題:圖形的旋轉

[設計意圖:由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使學生感知旋轉現象,建立旋轉的表象。]

(二)自學互動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爲了突出這些重點和分散化解這些難點,我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主要從這幾步驟來引導學生學習,即:⑴理解旋轉的含義,知道旋轉的三要素。⑵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究旋轉的特徵。

1、首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旋轉的例子?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瞭解圖形的旋轉變換。】

2、接着讓學生觀察圖片,然後小組討論旋轉現象有哪些共同點。學生彙報師相機板書。

師板書:旋轉中心 旋轉方向 旋轉角度 順時針 逆時針

【設計意圖:體驗旋轉現象,初步認識旋轉的三要素爲學習例1做鋪墊。】

3、觀察、描述旋轉現象

小組合作操作,仔細觀察指針的旋轉過程並把例1下面的三句話補充完整。

(出示動畫:指針從12指向1)

用一句話完整地描述指針的旋轉過程,教師引導學生敘述完整:指針從“12” 到“1”繞點O 按順時針旋轉30。

出示:指針 從“12” 到“1”繞點O 按順時針旋轉30。

(出示動畫:指針從1指向3)鞏固敘述指針的旋轉過程:指針從“1” 到“3”繞點O 按順時針旋轉60。 。

(出示動畫:指針從3指向6)

接着通過知識遷移類推要求學生同桌互相獨立描述指針的旋轉過程

進而深化知識,如果指針從“6”繼續繞點O順時針旋轉180。會指向幾?

(出示動畫:指針從6指向12)

小結,明確旋轉的要素

引導學生概括出旋轉的意義。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旋轉含義的理解,降低理解上的難度。引導學生通過對具體實例“鐘錶指針的旋轉”的直接觀察,師生互動式交流,進行歸納推理,得出結論。突出旋轉的三要素讓學生及時鞏固並理解旋轉的含義,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優化,知識體系得到完善,使學生的數學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維的難點。]

2。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究旋轉的特徵和性質

首先我讓學生觀察例2的主題圖。

然後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將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紙上繞點O每

次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三角形90°,觀察每次旋轉後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變化的?

學生彙報結果。

最後揭示旋轉的特徵:三角形旋轉後,每個三角形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而三角形的形狀、大小沒有變;點O的位置沒有變。

對於旋轉的特徵學生已初步建構知識,但還不成熟,因此趁熱打

鐵我設計了換另一把三角尺,在方格紙上按逆時針方向像上面那樣轉一圈並說一說。三角形應該轉到什麼位置?

【設計意圖:現代數學教學論指出,教學中必須展現思維的過程性,應讓學生自主探索,歸納經驗,在這裏,我通過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合作交流的活動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活動,在這個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自主研究式探索,師生、生生交流,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歸納圖形旋轉的特徵。進一步鞏固這一教學難點,讓學生充分理解並掌握。】

(三)達標測評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鞏固新知識

【設計意圖:】

(四) 全課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設計意圖: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學習的知識、方法、體驗進行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