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語文說課稿精選15篇

語文說課稿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說課稿精選15篇

語文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各位老師,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大班語言活動詩歌《雪地裏的小畫家》。詩歌朗誦一遍。這首詩歌具有奇妙別緻的想象,將小動物在雪中的腳印比喻成形狀優美的竹葉、梅花、楓葉和月牙,勾勒出了一幅活潑、生動、優美的畫面,既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適合即將到來的有關冬天的主題活動

《綱要》中提出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大班上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爲本次活動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初步學會詩歌內容,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朗誦詩歌,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2)豐富幼兒的知識,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3)樂於參與遊戲,並感受到遊戲的快樂。

其中重點是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朗誦詩歌,難點是引導幼兒進行仿編詩歌。

爲了更好地完成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瞭解有關動物冬眠的知識;識別各種動物的腳印。

(2)製作電腦課件,將詩歌內容展現出動畫效果。

(3)小動物和小動物的腳印的圖片各半。

二、說教法

針對教材內容和幼兒的年齡特點,爲了更好地引起幼兒的注意及興趣,活動中我主要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和遊戲法。

通過生動活潑的動畫幫助幼兒理解詩歌。

通過啓發性的提問引導幼兒有目的、仔細地觀察,並積極思維。

通過輕鬆愉快的遊戲,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各種動物的腳印,激發創編慾望。

三、說學法

活動中我充分利用“電教”這一現代化手段,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和遊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電腦課件直接獲得生動的印象。

討論法是幼兒最喜歡的方法,幼兒可以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大班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幾環節:

1、音畫結合,引出詩歌。

活動一開始,我就打開電腦畫面,戰線出這樣一幅美麗的情景:天空中飄着朵朵雪花,優美的《雪絨花》音樂慢慢響起。這時,我對小朋友說:“你們看,天空裏下起了什麼?”這樣視聽結合,一下子就能調動起幼兒的興致。

2、動畫演示,理解詩歌。

首先我請小朋友觀看雪地上出現的的各種腳印,並以神祕的語氣問幼兒:“這些都是誰留下的腳印呢?”讓幼兒自由猜測,然後再播放小動物走過雪地的動畫,以此來驗證幼兒的猜測。接着我又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自由地說一說:“這些小動物的腳印象什麼?”幼兒在與同伴的討論中能夠暢所欲言,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能夠吸收到別人的知識,從而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在小朋友討論完以後,我又讓他們大膽地把自己的見解在集體中發表,並且加以肯定和鼓勵,培養了幼兒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同時,爲了將小朋友引入詩歌的主題中來,我直接說:“小朋友看,西歐啊動物在雪中留下的腳印就象一幅美麗的畫一樣,它們都是雪地裏的小畫家。我們平時畫畫都要用顏料和筆,可是小動物們畫畫是不用顏料不用筆的。你們說,它們的畫是怎樣畫出來的呢?”這樣通過簡單的幾句話,就讓幼兒理解了詩歌中的“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這一句。在幫助幼兒理解詩歌最後一句的時候,我還是利用電腦畫面中“小貓奇怪地問:‘小青蛙怎麼沒來?’”這樣一個動畫來完成的。小朋友已經有了一些有關動物冬眠的知識,所以能很快地回答出來。

3、多種方法,學習詩歌。

在這一環節中,我分這樣幾步進行:

(1)整體欣賞。我讓幼兒一邊看動畫一邊完整地欣賞詩歌。

(2)分句教學。就是老師念一句,小朋友跟着念一句。老師唸的時候要有感情,注意語氣語調的變化。這樣利用自己的情感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比如詩歌中的前兩句,我會這樣念:“下雪了,下雪了,雪地裏來了一羣小畫家”再如後兩句“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很快就能將老師的語氣、神態模仿的惟妙惟肖。

(3)表演詩歌。在小朋友基本掌握詩歌的時候,我啓發幼兒爲詩歌加上合適的動作,可以分組表演,也可以分男女表演。這樣既幫助他們記憶,又增加了學習的興趣。至此,活動的重點就解決了。

4、發揮想象,創編詩歌。

這裏有兩個過程:

(1)幼兒討論,演示動畫。“還有那些小動物會象小雞它們一樣可以在雪地裏畫畫呢?它們會畫些什麼呢?”讓幼兒分組展開討論,然後請小朋友將討論的結果在集體面前講述出來。沒說出一個動物以後,我就利用課件演示出這個小動物在雪地裏行走的畫面。第二個過程就是觀看畫面,創編詩歌。這裏我是這樣引導的:“小朋友相處的動物可真多,你們看,它們在雪地裏畫的畫也很美,我們能不能把它們也編進詩歌裏呢?誰願意來試一試?”有了上一個步驟做鋪墊,熱切幼兒對詩歌的語言形式已經掌握,所以基本上都能很快地開動腦筋,發揮想象,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編出新的詩歌來。他們可能會說“小熊畫面包,大象畫小船......”這裏可以讓個別幼兒示範仿編以後,再讓小朋友們互相編,讓每個幼兒都表現的自我的機會。這樣,活動的難點也就解決了。

5、遊戲《幫小畫家找畫》

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幼兒通過遊戲,進一步感知動物的腳印,同時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我染個一半幼兒手拿畫有各種小動物腳印的圖片,另一半幼兒手拿畫有相應的小動物的圖片,然後讓小朋友一一對應幫手裏的“小畫家”找畫,看誰先找到。

最後,我對小朋友說:“小動物們一直站在雪地裏太冷了,他們要回家了。我們和這些‘雪地裏的小畫家’說再見吧!”同時,畫面上也出現小動物邊揮手邊踏步走的情景,以此來結束活動。

我們都知道,語言活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本次活動中,我把大部分時間都留給了孩子,爲他們創設了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讓他們在“回答提問、自由討論、朗誦詩歌、表演詩歌”的過程中學習、理解和創編,從而達到本次活動的目標。

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砸碎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節生動,敘事性強,故事的插圖生動、形象,這些都有利於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助於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體會詞句的意思。課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爲我們展現了一個沉着、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的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感召作用。通過對這個故事的學習,懂得遇到難題,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課文生字教學我已經在第一課時完成。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放在第二課時教學,但是考慮學生會存在差別,教學中,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第二課時、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制定了以下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掌握知識情況,本節課我設計了2個教學目標。

(1)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個聰明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朗讀能力。

三、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根據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特點,我先利用聽故事形式導入,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回憶帶有豎心旁部首的字,增進學生對部首鞏固。並突出了以自學互動爲主的線索,促使學生在互動自己學會思考問題回答問題。

四、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爲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用“討論、質疑、交流、探究”的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並在課堂中滲透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如同桌或小組相互討論,相互糾錯等。

五、說導學過程

導學過程我設計了四個環節:激趣定標、自學互動、測評訓練。

(一)激趣定標方面我以二點教學方式.

1、先以講故事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出示本節課學習目標這樣就能讓學生知道本節課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他們就會樂意的去學,這節課就會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自學互動方面我設計了二個自學互動。(互動一)讓學生自己看課文插圖先了解插圖的圖意然後在根據圖意出示4個問題讓學生考,這樣有利地提高了學生認真看圖思考問題的能力。(互動二我先讓學生小聲自由的讀全文解決互動一的四個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我把時間還給他們讓他們自由以小組討論或同桌的去思考、然後在讓他們完成以上的四個問題。因爲高校課堂提倡要讓學生在課堂中展示自己才華的空間,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到知識。

(三)測評訓練,在測評訓練中我設計了4道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問答題,這樣設計可以掌握到學生對這節課所學的內容是否真正學會和懂了,爲下一節課做好改進教學方法的準備。

六、說板書設計

我設計的板書思路清晰,學生看了易懂易明白,這樣的設計有利提高學生的分析課文和能理解作者寫作的思路,有很大的幫助。

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十冊第22課《豐碑》第2課時。

2、教材簡析:這是講讀課文。記敘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軍需處長把自己的棉衣讓給了戰友,自己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讚揚了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

3、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豐碑是第七組教材的一篇講讀課文。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是“詳寫與略寫”。學懂了這篇課文,落實了這一訓練重點,學生在今後的閱讀中不單是從的內容去理解,還懂得從材料的安排來理解的結構,從而也使學生知道在寫作中詳略得當地進行寫作,安排材料。

4、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根據教學大綱,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思想品德的教育三個方面全面考慮,而且要明確具體,切實可行,符合學生的實際,以實現全面育人的目標。

(1)本課時的教學要求學生能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因此,可確認爲本課時的知識目標。

(2)在教學時,我圍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着及將軍的情感變化的語句進行分析,從而體會軍需處長的高貴品質,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領悟了理解人物品質的方法,培養了學習能力,因此,理解人物品質重點的語段作爲本課時的能力目標。

(3)本課時的教學,讓學生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蹟,學習他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這是本課時的思想的教育目標。

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瞭解紅軍隊伍在行軍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蹟,學習他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後三個自然段。

5、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着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爲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二、說教法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根據教材內容和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靈活合理的進行多種教法的優化組合,運用啓發式教學法、討論法、以讀代講法,做到講與練結合,扶與放結合,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一種愉悅民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成爲教學的着眼點和落腳點,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三、說學法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學。”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需教教學生會學。本課時教學要使學生知道爲什麼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從而體會軍需處長捨己爲人的崇高品質。在授課時,我引導學生學習討論,從描寫軍需處長的神態、動作、衣着的詞句中品詞、析句,從而體會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課文寫將軍的情感變化的語段,實際上是爲了從側面襯托軍需處長的偉大,在教學這部分時,我引導學生去分析將軍的神態、動作、語言,體會他的心情,讓學生在想一想、劃一劃、議一議、讀一讀的過程中,體會軍需處長捨己爲人的高貴品質。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他們不僅學懂了這篇課文,還使他們知道今後在學習這類時,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質,從中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教學程序設計

(一)由題入文,設置懸念。

一上課,讓學生齊讀課題後,便讓學生回答課題“豐碑”是指什麼?讓學生知道豐碑是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傑作或偉大的功績。緊接着我問課文中的豐碑指什麼?學生從課文中便能找出答案,這豐碑指的是軍需處長。這時我讓學生知道軍需處長在軍隊中是負責管理什麼的?這爲體現軍需處長的高貴品質埋下了伏筆。於是我又問道:爲什麼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呢?這引起了同學們的深思。這樣設置麼懸念,能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從整體上去了解的內容。

(二)剖析課文,理解中心。

讚揚的是軍需處長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這也是教學中需要學生領悟的重點。爲了突破重點,我抓住了最能體現軍需處長崇高精神的語段進行深入地分析理解。我首先引導學生分析描寫軍需處長的課文第七自然段。在教學這一重點段時,我首先利用媒體展現了被凍僵的軍需處長的畫面,以畫面來感染學生,再找出有關自然段讓學生學習討論這段話從哪幾個方面描寫軍需處長的?並想想哪些詞語用得好。學生不難找出“安詳”“鎮定”“單薄破舊”這些詞語用得好,然後我進一步誘導學生去分析。我問道:“爲什麼軍需處長穿得這麼單薄?”這樣一點撥,使學生明白到這是一支裝備很差的隊伍,他們最缺的是棉衣。軍需處長把棉衣讓給了戰友。我緊接着說:“這麼嚴寒的天氣,軍需處長的穿着這麼單薄,他明明知道自己會被凍死,可他的神態爲什麼這麼鎮定,這麼安詳呢?這一問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他們明白了軍需處長這麼做是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所以,他十分鎮定、安詳;他們明白了軍需處長這麼鎮定、安詳是因爲自己盡到責任,死而無憾;他們明白了軍需處長這麼鎮定、安詳是因爲早已把死置之度外了。這樣,在不知不覺中,便讓學生體會到了軍需處長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配樂朗讀,並進行配樂範讀,在讀中進一步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一股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對將軍的描寫,實際上是爲了從側面襯托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在教學這一重點部分時,我先讓學生找出哪幾個自然段是描寫將軍看到老紅軍犧牲時的神態、動作、語言的變化。然後讓學生劃出這些詞語體會。爲了幫助學生梳理,我讓學生填表分析將軍的情感變化。我問學生,當看到凍僵的老戰士時,將軍爲什麼叫軍需處長來?當沒有人回答他時,他爲什麼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這些問題讓學生明白這時將軍認爲軍需處長沒給這位老戰士發棉衣,以至凍死。這是軍需處長失職造成的嚴重後果。他要叫軍需處長來追究責任,這也爲下文體現軍需處長的偉大作了個埋伏;當將軍知道這位犧牲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將軍爲什麼向這位軍需處長莊嚴地敬了一個軍禮?這是一個較難的問題。這一個軍禮,包含了將軍複雜的感情。他爲自己錯怪了軍需處長而內疚。這一無聲的軍禮,表達了將軍的千言萬語和對軍需處長的哀悼。學生明白了這一點,也就從中體會到了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使同學們再次受到震撼。在分析這些句子的同時,我讓學生比較“愣了一下”和“愣住了”有什麼區別;“抽動”和“抖動”有什麼區別。這樣學生的基礎知識紮紮實實得到訓練,也學會在特定的句子中體會詞義。在分析清楚將軍的情感變化後,我讓學生滿懷深情地朗讀,學生在讀中再一次被軍需處長的偉大感動了,再次激起了情感的波瀾。

爲了落實這一單元訓練重點,我緊接着問道:“課文爲什麼詳寫軍需處長犧牲時的神態、動作、衣着和詳寫將軍的神態、動作、語言?這一問讓學生知道:這都是爲了突出軍需處長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也讓學生知道和中心思想關係特別密切的材料應詳細些,爲學生今後習作作鋪墊。

五、深入體會,強化中心。

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已能體會到軍需處長那種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這時我便問:爲什麼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呢?我讓學生邊看圖邊回答,讓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去分析問題,這時學生都能說軍需處長的外形,確實像一座晶瑩的豐碑,更重要的是他捨己爲人、一心爲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永遠銘記在戰士們心中,解決了這一畫龍點睛的問題,學生便由表及裏地瞭解了課文的內容。

在講解最後一個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體會腳步聲爲什麼是沉重堅定的?讓學生體會到戰士心情的沉重,但心中因爲樹立了軍需處長那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充滿了勝利的信心,從而進一步體會到因爲受到軍需處長的鼓舞,戰士們一定能經受嚴峻的考驗,一定能戰勝重重困難。這樣,也使同學們從中受到鼓舞。

六、總結課文,薰陶情感。

軍需處長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不僅在戰士們心中樹立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在同學們的心中也樹立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軍需處長和晶瑩的豐碑一樣永垂不朽。人們常說:“文道結合”。在總結課文時,我便對學生說:“你從軍需處長身上想到了什麼?”這時學生紛紛把對軍需處長的崇敬表達出來。

七、佈置作業,鞏固知識。

爲了鞏固堂上所學的知識,我給學生布置兩題作業:(1)用“溼潤”“晶瑩”造句;(2)背誦課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後三個自然段。

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散文,寫老師教我們踢毽子,剛開始練習時,毽子一點兒也不聽我們的話,後來“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每天練習,毽子就變得聽話了。課文不僅表現了踢毽子給孩子帶來的快樂,而且滲透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本文語言活潑生動,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很能激發低年級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說學情

《毽子變乖了》是第四單元的最後一篇文章,學生們經過前面十篇較長文章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識記生字和自主閱讀、合作探究課文的方法。但是他們良好的朗讀習慣還未養成,學習還在經歷由扶到放的過渡階段。在第一課時,孩子們已經初步讀通了課文,學習了本課的會讀字、會寫字。

三、說目標

根據以上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了本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16個生字詞,瞭解“高與低,陌生與熟悉”兩對反義詞

2、學習聽讀方法,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到“我”學會踢毽子的過程和樂趣。

3、學習有感情朗讀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懂得用心與堅持的可貴。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簡單的朗讀技巧,有感情朗讀課文。

2、聯繫生活實際,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四、說過程

根據以上目標,綜合各種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我設計了“激趣鞏固,高效識字;整體感知,高效聽讀; 合作探究,高效閱讀;當堂評價,高效拓展”四個導學板塊來組織本堂課的教學。

導學一:激趣鞏固,高效識字。

活動1:出示一組草莓蛋糕圖片,每張圖片下都藏着一個生字寶寶。然後讓每個學生都當小小糾察員,聽兩個組的同學開火車讀字組詞是否正確。

活動2:出示詞語,請全體同學拍節奏讀詞語,然後隱藏拼音,再讓兩個組的學生開火車讀。

活動3:出示兩個句子,請小老師朗讀句子,書空寫生字,說說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

⑴毽子在她的腳上美妙地飛舞着,要它高,它就高,要它低,它就低,要它停在肩上,它就停在肩上。

⑵毽子跟你們還很陌生,它當然就不聽話。

第一學段學生識字與寫字的首要目標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這一版塊,我先用學生喜愛的的蛋糕圖片吸引他們的注意,然後採用了遊戲讀字、拍手讀詞和當小糾察員、小老師等方法。一方面是爲了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讓學生在鞏固舊知時也能做到興趣盎然。另一方面,也是爲了讓學生養成“認真聽”和“認真讀”的良好習慣,鍛鍊學生的手、眼、口協調能力。另外,由字到詞,由詞到句,循序漸進的練習,讓學生不僅會認單個的生字詞,而且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認識生字,真正實現了激趣識字的高效。

導學二:整體感知,高效聽讀。

活動1:導入新授

首先,我拿出一隻毽子,請兩名學生上臺表演踢毽子。

活動結束後提問:毽子在他們腳上乖嗎?你們想讓毽子變乖嗎?如果毽子在你的腳上很乖,你會覺得怎麼樣?那這個課題該怎麼讀呢?

學生反饋後,老師叫大家認識並標出停頓和重音符號,再指名示範朗讀,齊讀課題:毽子/變乖了”。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實物展示和表演踢毽子活動,讓孩子們在新奇和歡快的氛圍中進入了新課的學習。在表演之前,我明確要求大家仔細觀察,準備用一句話說說他們的表演。學生一般都會認真看,仔細想。這樣做,不僅會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而且會使他們覺得有話可說,變被動的“要我學”爲主動的“我要學”。另外,對課題的朗讀指導,又爲下一學習活動的展開奠定了感情基礎和朗讀技能基礎,實現了新課導入的高效。

活動2:聽讀課文

先出示聽讀要求,讓學生弄清具體要求後,播放錄音,最後彙報交流。

① 姿勢要正確,並做到“眼睛看着書、手指着書、心裏想着故事內容”。

② 要小聲模仿感受句子的停頓和語氣。

③ 思考:本文講述了一件什麼事?

④ 有答案後用舉手坐端正的姿勢告訴我。

我的這一設計,是讓學生在明確要求的指引下,有的放矢地進行聽讀活動。這有利於培養低年級學生養成“眼到、手到、心到”的讀書習慣,聽讀的效率和答問質量也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導學三:合作探究,高效閱讀。

活動1:分組學習。先明確語文學習小組長,再出示任務,讓學生分組學習,合作探究,比比哪些組完成得又多又好。

★ :小聲朗讀第三段,想想:毽子不乖時會怎麼樣?老師是怎麼說的?

(用波浪線劃出相關句子,再有表情讀一讀。)

★★:大聲讀第四段,思考:毽子變乖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找出文中描寫毽子美妙飛舞的句子,劃上橫線。然後練習一邊做動作,一邊有感情朗讀這些句子。

這一環節,讓學生分組學習,合作探究。目的是充分利用生帶生的積極性和廣泛性,達成高效閱讀。一年級小朋友的閱讀方法還未完全掌握,所以我在每個任務前或後都有具體的閱讀指導,學生選擇任務的同時,也明確了自己該做什麼,該想什麼,該準備怎麼交流反饋探究成果。

活動2:交流展示,讀中促學。

交流一:毽子不乖時會怎麼樣?老師是怎麼說的?

出示1:腳一踢,它就/到處亂飛。

讓學生自己說該讀出什麼語氣,該怎麼標朗讀符號;教師在白板上示範後,

學生在課本中標出停頓和重音符號,再練習朗讀。

出示2:毽子跟你們/還很陌生,它/當然就/不聽話。如果你們/經常和它

玩兒,熟悉了,它就會/變得聽話了。

先指名模仿老師的語氣讀;再找出本句中的反義詞,用這兩個詞做口頭造句練習。

交流二:毽子變乖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出示:我/每天都抽時間/和毽子玩兒。

過了不久,毽子/也能在我們的腳上/美妙地飛舞了。

對這兩個句子的分析,除了朗讀示範和指導,我還設計了幾個問題:你認爲第一句應該重讀什麼?這個詞說明“我”練習得怎樣?第二句該讀出什麼語氣?你能用“因爲……所以……”的句式把這兩話連起來說一遍嗎?在反覆的讀和說中,學生就逐步理解了用心與堅持對學會新本領的重要作用。

交流三:找出文中描寫毽子美妙飛舞的情景的句子,有感情朗讀。

出示:毽子/在她的腳上/美妙地飛舞着,要它高,它就高,要它低,它就低,要它停在肩上,它就停在肩上。真是/聽話極了!

(指名錶演讀後,評議朗讀情況。再請同學找出句中的反義詞,結合動作理

解:“高” 、“低”。然後讓學生看插圖觀察學生們的表情和動作,進一步體會同學們的驚奇與羨慕之情,最後師生一起表演讀這一段文字。)

在這一版塊,我非常注重朗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通過分析句子的情感和畫朗讀符號,提高朗讀水平。我也很重視培養學生結合語境理解字詞和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習慣。通過比比探究成果、小組表演朗讀、個人讀、齊讀、觀察課本插圖、師生合作表演讀等形式,讓他們確實感受到了踢毽子的樂趣,真正實現了合作探究,閱讀文本的高效。

導學四:當堂評價,高效拓展。

活動1:讀一讀,用“一點兒也不”說句子。先讀例句,再補充句子找到規律,最後和同桌互說。

例句:毽子一點兒也不聽話。

天氣一點兒也不 。

一點兒也不 。

活動2:你們平時愛玩什麼?碰到過像“毽子變乖了”這樣的事情嗎?

一年級學生樂於向其他人交流自己已經做過的事情,這是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有條理地表達的積極因素。爲了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我在這一任務後提供了一個說話的模式:“我喜歡 。一開始 。後來 。我心裏 !”還出示了大量貼近學生生活的圖片,目的是發散學生思維,儘量讓每個學生有話想說,有話會說。實踐證明,這樣做,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靈感和說話慾望。再加上電子白板系統中的話筒擴音效果良好,他們說得很流暢很完整,也很能吸引人,大大滿足了孩子們的成功慾望。

這些拓展評價練習,不僅充分利用了文本的示範性,而且鞏固了課堂教學內容,還能把所學的知識延伸到課外,爲的是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語文說課稿5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的地位和作用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是語文S版六年制小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首一首讚美祖國的詩歌。作者看祖國地圖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讚美了祖國土地的遼闊、山河的壯麗,展望了祖國的美好前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能理解每一小節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採用指導朗讀、利用文本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祖國的美麗和偉大,引導學生由境入情,感受祖國的雄偉和山河的壯麗,激發學生熱愛我們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沙漠”、“海灣”、“健康”、“三峽”、“泰山”、“宏偉”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

2、理解每一小節內容展開想象,理解詩句意思,

情感態度目標

1、以問題爲線索,理解我站在祖國地圖前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並激發學生熱愛我們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懂得現在應好好學習,將來長大後建設祖國。

三、說教學對象

四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方法,如:默讀時邊讀邊想,不動筆墨不讀書,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力較豐富,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有所欠缺。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以學生的充分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爲主,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通過讀、看、想等方式,逐步深入學習課文。

爲了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特點,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培養人的情感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達到情感昇華”。我們在以師生既爲主體,又爲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引導學習,掌握學法,重點段落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教師指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而且在學習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朗讀訓練是詩歌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朗讀訓練中,我將結合文本,男女賽讀,自由讀,齊讀,表演讀等不同形式地讓學生朗讀,體會詩歌語言文字的優美,感悟作者表達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所以,本節課我將充分利用課外知識,拓展文本,激發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真正做到課內課外學語文,用語文。同時,我將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教學方法:

1、複習導入法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根據學生的遺忘規律,因此每一節課的複習必不可少。

2、自主學習法

將課堂交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新課改的主題。學生自主學習,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

3、合作探究法

小組學習讓學生由被動變爲主動,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是在分組討論中,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組內成員相互合作,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了學習熱情,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沒有情感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爲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圖

問題引人,激發興趣→複習導入,溫故知新→指導學文,掌握學法→自主學習,品詞品句→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總結全文,拓展延伸→深化主題,結束全文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導入新課:(3—5分鐘)

展示祖國地圖,激情導入。以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30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確地分析教材的難點。

1、複習生字新詞導入新課

2、深入學習,品詞品句體會情感。這個分析課文的過程中,我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珠穆朗瑪峯的峯勢雄偉;南沙羣島的多、美、迷人;五嶽的雄、奇;三峽的險要;泰山的雄偉壯觀。配上老師聲情並茂的講解,這樣的設計,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時我還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認真品讀精美詞句。

當然,語文課堂中也不可缺少說句寫句練習,這個環節,我會貫穿在學文之中,讓學生想象自己站在祖國地圖前會想些什麼,這樣不僅對學生進行了雙向思維的訓練,而且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題。這個環節我會讓學生結合自身,談談自己將如何報答祖國。

(四)課堂小結,強化認識。(3—5分鐘)

七、說教學評價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本科教材內容有一定增減。

教學策略:

(一)運用了模擬活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

(二)組織學生探究知識並形成新的知識;這些策略既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新思維能力,又有利於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並重,知識與能力並重的目標。讓學生從內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夠主動地內化爲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並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有助於實現知、行、信的統一。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爲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語文說課稿6

孩子們童稚的心靈是一個詩的國度,他們那一句句自然而然流淌出來的未經雕琢的語言就是世界上最純、最美的詩句。《眼睛》是湘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一首極富兒童情趣的小詩。它內容淺顯易懂,語言凝練生動,韻律和諧優美。如何把握兒童情趣的特點,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進而發展他們的語言,啓迪他們的智慧,張揚他們的個性,讓詩情畫意始終縈繞在課堂,讓“活化語文”實實在在地體現在課堂是備課時思考的一個重點。

一、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還要求教師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根據課標精神,我的整個教學設計立足點在於:教學中,一方面要靈活地利用教材,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啓迪聯想……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分析,用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用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知道。整個過程爲 張揚學生個性,激揚學生靈性服務。在“情趣”中觸動學生的心絃,開啓學生的心扉,讓他們欣然走進詩的意境;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將純淨的目光投向美麗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從他們的心靈深處引出一股清泉,讓純真的語言化爲盎然的詩句洋溢在課堂教學之中。在濃濃的人文情懷中,在音樂、畫面、詩歌這融爲一體的氛圍中,在學生們積極參與的合作、交流中,使學生的語文素養隨着心靈和情感的薰陶而提升。在這種教學指導思想下,我把朗讀作爲這堂課的重點,“新課標”還特別強調“讀”的重要性,提倡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發生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二、教學設計

1、初讀,在讀中整體感知

本課一開始,我就藉助多媒體VCD,播放“課文朗讀”,聲情並茂的範讀,屏幕上美麗如畫的景色,使課文內容形象化,從而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聆聽範讀的同時觀看圖象,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

2、自讀,感知內容

在學生自讀前,提出自讀要求,目的是讓學生讀通課文,感知文章的內容。

3、美讀,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①以境促讀,境中動情

教學本課,我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讀給大家聽。

根據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的特點,我播放了多媒體VCD中相應的詩句及畫面,屏幕上可愛的露珠長在小草的臉上,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眼,天黑了,燈塔媽媽睡不着,睜着眼,看看有沒有還沒回家的船寶寶,它們給學生以強烈的感官刺激,再配上動聽的背景音樂,讓他們對文中的詩句有了直觀的形象認識,感受到每一句詩都有一幅美麗的,身臨其境的感覺油然而生。

孩子們邊看邊自發地鼓掌,情不自禁地讚歎:“真美啊!”抓住這個契機,我讓學生把自己變成了可愛的小露珠,問學生:“你高興嗎?你想怎麼說?想怎麼做?”孩子們笑着,跳着,欣喜地說:“露珠是小草的眼睛。”此時我引導學生聯想如果這可愛的露珠長在花兒的臉上,那它就是花兒的 ,如果露珠長在樹葉的臉上,那它就是樹葉的 。緊接着,我使用了激揚學生靈動的評價語:“開心地說吧!”“這麼多可愛的小露珠,我們一起歡呼吧!”這些話語,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他們的創造性被激發,心靈得以解放,此時,整個教室洋溢着濃濃的“詩意”。

②以演促讀,入情入境

在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後,我安排學生分成四人學習小組表演讀課文,引導學生大膽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自己同詩歌領悟到的內容與情感,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表達出來。這是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孩子們搖身一變成了小露珠、小星星、湖泊、燈塔,有的學生在搖頭晃腦地讀,有的學生手舞足蹈地讀,課堂上書聲琅琅。

此刻,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已經能夠衝出老師的翅膀,自由地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啦!

③以說促讀,說中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