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15篇

小學語文說課稿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說課稿15篇

小學語文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篇古文,選自晉代陳壽所寫的《三國志》。內容爲三國時期蜀將關羽被毒箭射中,請醫生爲其刮骨療毒。古文共4句話。第一句是事情的緣由,第二句起寫治病的經過。其中“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十分形象地描述了關羽的動作和神態,表現了一代名將的英雄氣概。

二、學情分析

小學五年級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對古文已有過初步的接觸,因此對古文字詞的理解,學生可以運用以往的學習經驗與知識基礎,藉助工具書和譯文進行自主學習。但是,由於古文與現代白話文的表達有着很大的差異,再加上學生剛開始學習古文,因此在理解上還需要教師適時地點撥、指導。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實際,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自主學習生字新詞,藉助工具書等理解“嘗”“炙”等詞語的意思,初步感知古今詞義不同。

在閱讀中自主學習本課的生字,能讀準“鏃”和“炙”,藉助註釋瞭解“嘗”和“炙”的意思,初步感悟古今詞義的不同。

目標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對照譯文讀懂古文,

學習古文重在讀,如何將古文讀通,讀順是重點,只有會讀才能讀懂。正所謂“讀書百遍,其意自現”。

這篇古文雖然內容簡短,但要讀正確讀出感情並不是件易事。文中的多音字較多,如“爲、中、創、血、將”等,只有知道每個字的意思,才能讀準字音。其次,讀古文還要注意句中的停頓。本節課就是希望通過多次不同形式地朗讀幫助學生一步步讀好。

目標三:感受關羽的英雄氣概。

全文內容簡短,僅僅85個字卻將關羽的英雄氣概刻畫得淋漓盡致。如何幫助學生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呢?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古文內容,結合圖片展開想像,說說自己彷彿聽到什麼,看到什麼,隨後再讓學生扮一回充滿英雄氣概的蜀漢名將關羽,幫助學生融入課文,體會情感。

小學語文說課稿2

1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2、認識本課“鍾、零”等生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表演能力,在此基礎上,讓他們在朗讀中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學生們很有興趣。在教學中創調了富有情趣的學習情境,課件演示,做遊戲,表演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加強學生間的合作交流。

3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識字。

2、學習課文,使學生由此想到“分秒必爭”,年年如此,一生堅持。

4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我們來做個遊戲,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側平舉,閉上眼睛,一動不動地站立,看誰堅持得最久。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

生:同桌互相交流

師:一分鐘可以說很短,也可以說很長,剛纔我們就感覺時間很長,因爲有的同學都堅持不住了。今天我們學了課文《一分鐘》以後,你對一分鐘一定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

2、找出生字,並同桌互讀;

3、讀詞:丁零零嘆氣鬧鐘遲到哈欠決定後悔

4、範讀,文中“一分鐘”指的是什麼?

三、朗讀感悟,交流體會

1、元元只是多睡了一分鐘,怎麼會遲到了二十分鐘呢?原因就藏在課文的句子裏,再讀課文,把你讀懂的句子畫出來,幫元元把二十分鐘找回來,好嗎?

生:讀課文,小組討論

2、讀一讀自己畫的句子。

3、小組討論:元元兩次嘆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的時候,他會想些什麼呢?

生:讀文,體會元元當時的心情;小組彙報。

5、指導朗讀,讀出嘆息自責的語氣。

6、你覺得一分鐘重要嗎?指生回答。

是的,很重要,就因爲元元多睡了一分鐘,所以他被紅燈攔住,還沒能追上上汽車,只好自己走着去上學,耽誤了許多時間,所以這一分鐘確實是太重要了。

7、元元爲什麼“紅着臉,低着頭”走進教室?他在想些什麼?

8、指生表演。

9、你想對元元說點什麼?

10、你想對全班同學說點什麼?

10、有感情朗讀全文,邊讀邊體會元元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1、交流自己收集的關於時間的詩句顏語。

時間就是金錢---------富蘭克林(美)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季在於晨--------蕭繹(中)

2、你知道一分鐘能做哪些事情?

a人們駕駛汽車一分鐘可以行駛11公里

b印刷廠的工人叔叔藉助先進的機器一分鐘可以印刷133張報紙;

五、總結

多睡一分鐘帶來的是一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是深深的後悔和寶貴的教訓,多睡一分鐘,只不過是放鬆一下自己,結果耽誤了半節課。

小學語文說課稿3

一、文本解析:

《我的畫》是魯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的一篇主體課文。作者以畫畫、送畫爲由,寥寥幾筆,便描寫了一幅色彩豔麗而又充滿人文情感的“秋景畫”,並把自己熱愛生活、讚美秋天的情感真實地表達了出來。其中,優美而富童真的語言,適合學生閱讀積累;貼近生活的內容,有利於調動已有經驗,激發情感。另外,本課還有要求學生認識的11個生字,要求會寫的9個生字,這些生字,大多是學生生活中的常用字,從造字法來說,大多是形聲字。所以,本文難易適度,文質兼美,適合此年齡段的學生學習。

二、方法簡述:

1、綜合實施

《課標》指出:“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本節課充分體現了教學目標的綜合落實和各種能力的綜合提高,其中包括識字教學與閱讀教學的有機整合,語文學科與美術學科的有機整合、教學各環節之間的密切融合,以及課堂教學與生活經驗的融會貫通等。

2、以趣促學

依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教學形式必須在“趣”上做文章,以“趣”激學,以“趣”促學。但形式的“趣”一定要建立在充實、合適和富有實效的內容之上,所以,本節課把多種教學目標和有趣的活動、遊戲相融合,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3、分類識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我把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分爲三類來處理:第一類是與文中描寫景物有關的,比如“蘋果、梨子、楓樹、桂”,這幾個字基本都是常見字,可以與畫對應起來學習;第二類是可以作爲指導識字方法範例的,比如“桂、毯”,這樣的字要引導學生重點識記;還有一類生字是意思比較抽象,二年級學生不易理解的,比如“卻”,這類字就要設計巧妙的方法使之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繫,引導學生在說話練習中理解它的意思。根據小學生的遺忘規律,本節課還採用了“小組合作識字、找字貼字遊戲”等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學生反覆鞏固記憶。當然,還有一些生字,不是教材中要求認識的,這類生字,我想通過引導學生在讀書中隨文認識即可。

4、多法解詞

對於文中像“一抹金黃”、“秋天的地毯”這類關鍵詞語,根據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的特點,我引導學生把這些詞放到句中,放到生活中,放到圖畫中來理解,從而落實課標中倡導的“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 、“藉助圖畫閱讀”等要求。

三、目標定位:

根據課標要求、本文特點及學生情況,本課學習目標我從以下幾方面定位:

1.認識生字;理解“秋天的地毯” 、“一抹金黃”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3.感受秋天的美麗,激發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教學流程

一、談話熱身,突破難點

爲什麼把“課前談話”單列一項,原因有二:第一,我們都知道,一說“上課”,學生就進入了嚴肅、拘謹的狀態,學習起來就“有板有眼”了。如果重視了課前的這段熱身,就能很快和學生打成一片,掃除情感障礙,爲“無痕教學”打下基礎。第二,課前談話不僅是在“談話”,更重要的是利用與學生原生態的對話情景,進行難點的突破,“卻”字的教學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聯繫生活,激趣導入

在導入環節,我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想象:如果把秋天變成一幅畫,畫裏都可以畫些什麼?跟隨學生的回答,我隨機板畫“蘋果樹”、“楓樹”、“梨樹”、“桂花”,並板貼生字卡片識記“蘋果”、“梨子”、“楓樹”、“桂”幾個生字詞。在此過程中,我還隨機引導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的擴展訓練。如:桂花是什麼顏色?“金色、黃色”還可以換成什麼詞?“桂”和哪個字長得很像?這樣導入是綜合學生、文本及教學目標等多方面進行考慮。首先,本文的題目叫《我的畫》,主體內容也是描寫一幅美麗的秋景畫。所以,讓孩子聯繫生活、共同描繪心中的圖畫,符合本文的特點,更是孩子們喜歡的。而且,畫面的創設讓孩子很快走入秋天,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其次,字畫結合,適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讓他們願意學習漢字。再次,在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換詞練習和字形比較,有利於豐富學生詞彙,鞏固識字方法,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讀通課文,識記生字

我們都知道“溫故而知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這些至理名言需要和實際的學習實踐結合起來,學生才能慢慢體會它的妙處。比如,在佈置讀書任務時,我引導學生回顧閱讀中認識生字的方法並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學生多讀書,就是這個目的。而接下來運用“爭奪第幾段冠軍”的形式鼓勵全體學生自願站立把課文讀通,主要考慮了三個方面:一是體現了素質教育“面向全體”的核心理念。二是利用小孩子不服輸的心理,培養自信心。三是給孩子一點“寬容”,讓他們在“濫竽充數”中讀熟課文,學會合作。

關於“識字”教學,是我長期以來一直思考的問題。我們經常看到,通常的識字教學一般是在通讀課文之後,運用一些能激發興趣的手段進行集中識字。這樣做有利於學生集中精力識記,也能及時地掃清閱讀障礙,爲後面更好地學習課文打下基礎。但我覺得,這種識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與閱讀教學彼此獨立的,所以在複習課上我經常用到。而初學新課時,我是將識字、學文、生活、經驗等很多學習因素有機結合,有時由一個字的學習聯繫到某句話的理解,有時又由某段話的朗讀聯繫到一個字的識記,字不離文,文不離字。除此之外,還在不同的環節採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孩子多次鞏固本課的生字,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復現”。這樣做,既符合學生的認字規律,又體現了識字教學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四、走進文本,豐富體驗

當我們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之後,就應該走進那些經典的句段,在語言文字的涵詠中感悟、體驗。因此,在這個環節,我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多個角度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豐富體驗,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1、在實踐中生生互動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好動。他們樂於表現自己,更樂於在動手實踐中獲得新知或是成功的快樂。所以,我請一名同學走下座位,動腦筋貼“毯”字,自選粉筆畫草坪,這些都充分迎合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因此,一人動,大家動。這個孩子在想“秋天的地毯怎麼畫”,其他同學能馬上聯繫課文找到“草坪”這段話;這個孩子畫完草坪,其他同學又馬上聯繫生活經驗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孩子的眼、耳、口、手、腦得到了全方位運用,而且生生互動,集體合作,所以他們思維靈活,興致勃勃。

2、在體驗中有效朗讀

爲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綠色的地毯”有多美,“一抹金黃”有多美,大自然的變化有多美,我設計了一個“想像說話”的練習。夏天是綠色的地毯,秋天是----的地毯,冬天是----的地毯,到了春天,就變成----的地毯。當學生描繪這些的時候,他的眼前一定看到這美麗的景色,也感受到大自然的綺麗變化。當然,這是“假看”,接着又來了“真看”——通過評析修改草坪圖來感受綠草帶黃的情趣。這就是體驗,一種思維體驗、視覺體驗、心靈體驗。在這種體驗中,教者、學者、聽者都與文本進行了深度對話,達到了心理共鳴,在此基礎上的朗讀效果便不言而喻。

3、在無痕中綜合提升

這個環節的教學,學生參與的都是他們喜聞樂見的遊戲或活動,即使要思考問題,也是能引起他們探究慾望的問題,比如,大自然裏的地毯怎麼畫?一年四季草坪的顏色怎樣變化?而在“玩”中,他們卻認了字、解了詞、讀了文、學了法,還懂得了細心觀察生活。這一些,都是在不自覺中實現的。而整個教學流程,由“字”到“文”的學習過渡自然,“語文”與“美術”的融合銜接緊密,這正是我們所提倡的“在無痕實施中綜合提升”。

五、品文積累,情感薰陶

這一環節讓學生自選段落有感情地練讀,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提示卡背誦法”引導學生背誦積累,有效降低了積累難度。在學習“小朋友”這段時,我還引導孩子們感受了幫助別人的快樂,對學生進行了人文薰陶,體現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特點。

當然,我們現在執教的只是一課時,不可能把文本資源開發的點滴不漏或盡善盡美。大家可以看到,在最後“品文積累,情感薰陶”這一環節,有的段落我進行了着重性的朗讀指導,有的則進行了背誦積累,還有的一筆帶過,甚至有的沒有提到。正所謂“有舍纔有得”,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怎樣取捨直接影響着我們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當然,語文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連續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就一篇主體課文的教學目標,我們至少也得兩課時完成。比如這篇課文的“寫字”目標,我就安排在第二課時來進行。

最後,我想用16個字概括我的這節課,這也是我長期以來致力追求的教學理想:綜合構思、無痕實施、對話推進、全面提升。

小學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獻你一束花》是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的一篇散文。 課文寫一個女體操隊員,多次獲得世界冠軍之後,在一次國際大賽中從平衡木上跌了下來,在其他的項目中也大敗而歸。在她萬分沮喪地回國後,受到了一位機場服務員的熱情歡迎,女服務員勉勵她不要氣餒。說明勝利者需要祝賀,失敗者更需要鼓勵,讚美了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同時滲透着思想上的教育,告訴我們如何對待勝利和失敗,如何對待勝利者和失敗者。

二、說學情

對於文章中那樣意義重大的勝利或者失敗,學生沒有經歷過,也很難體會主人公勝利和失敗時不同的心境。但在日常的平凡小事中,學生都有過勝利和失敗的體驗,因此可以聯繫實際,讓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讀課文,多感悟。

三、說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插敘的作用。

2、體會女運動員失敗以後難過、失落的心理。

3、讀懂課文,理解機場服務員送的這束鮮花,珍貴在哪裏。

4、此時她內心極爲難過,你能通過朗讀把她此刻內心的難過、痛苦表達出來嗎?(指導朗讀)。

5、是啊!心裏的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心裏的懊悔只有自己最明白,想到人們對她失望的眼神,她怎能不痛苦萬分呢?我們再來讀一讀這段話的最後一句。(齊讀“有什麼臉見人,大敗而歸。”)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四個“怕”字寫出了這位運動員內心極爲痛苦的心情,因爲在比賽之前,國內外專家都認爲冠軍非她莫屬,可是她的表演把這些希望之燈全都關上了。本來她就怕見人,走在隊伍的最後。當她走進機場時,看到的又是怎樣的情景呢?(很少有人招呼她,攝影記者也好象有意避開她。)

2、此情此景,她又是怎樣的心情呢?(心情更失落、沮喪……)(板書:失落)

3、是啊!沒有人和她打招呼,沒有人歡迎她,她感到失落——引讀:(“加重了……與失敗者站在一起?”)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回想兩年多前,她第一次出國參加比賽,出人意料拿了兩項冠軍,兩年來,她每次比賽回國,胸前掛着一個又一個亮晃晃的獎牌回來。那時人們是怎樣歡迎她凱旋而歸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的第四自然段,用筆找出人們歡迎她勝利歸來的語句。(板書:兩年前、凱旋而歸)

2、當她凱旋而歸時,人們是怎麼歡迎她的?(“她受到空前熱烈的迎接……多得抱不住。”)還有嗎?(“迎接她的是笑臉……的閃光”)(出示上面的片段)

3、從哪些詞語最能看出人們對她的熱情?說說你的理由。(“許多、死死糾纏、幾十束、塞、抱不住”)朗讀體會。

4、人們用鮮花歡迎她歸來,這鮮花代表着什麼?(對她的崇拜、讚揚……)是呀,鮮花理應呈送給凱旋歸來的英雄。

5、人們除了用鮮花、迎接她,肯定還會有許多讚美之詞,透過這些熱情歡迎的場景,你想象一下,人們當時會對她說些什麼?

6、此時,我們揣摩一下她此刻的心理。(板書:高興,激動、興奮……)

7、兩年多來取得的優異成績,是在於她技術的高超,是在於她心裏沒有負擔,敢於拼搏。而這次她卻敗得一塌糊塗,原因是什麼呢?誰來告訴大家?(思想有壓力、怕輸)

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體會“越贏就越怕輸,成績的包袱比失敗的包袱還沉重”和“精神可以克服肉體的痛苦,肉體卻無法擺脫精神的壓力”這兩句話的含義。

第一句話:在生活中,如果一個人在某一個方面取得了勝利,他就會用很大精力去保住這個勝利,因此,他揹着一個沉重的思想包袱。相反,如果一個人在某一個方面失敗了,他當然會揹着包袱。但是,失敗以後很可能就是勝利。兩者相比,前者的包袱要比後者的重一些。在本課中,是指這位運動員兩年來的勝利讓她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生怕自己失敗。

第二句話:一個人肉體上的痛苦可以用頑強的意志去戰勝。但是,精神上揹着思想包袱的話,肉體卻無法擺脫開。在本課中,指的是這位運動員背上思想包袱以後,以至於“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覺自己有些不穩,內心立刻變得慌亂而不能自制。她失敗了,並且在下面其他項目的比賽中一塌糊塗地垮下來……”)

8、是啊,愈贏就愈怕輸,求勝的心理使她比賽時內心慌亂,結果敗得一塌糊塗。

9、請同學們看這一段,開頭是說兩年前,你發現這一段的敘述順序與其它段有什麼不同?(回憶,打破了敘述的時間順序)對!這就叫“插敘”(板書:插敘)

10、去掉這一段,你讀讀課文還通順嗎?(通順)那我們去掉這段行不行?(不行)爲什麼?

通過勝利與失敗的對比,相互映襯,它能使我們更深入的瞭解這位運動員的內心世界。

(五)學習六至十一自然段

1、讀課文六至十一自然段,想一想運動員收到這束鮮花時,會是怎樣的心情。

2、色再讀這一部分,你怎樣看待女服務員說的話?

出示“誰都不能避免失敗。 我想,失敗和勝利對於你同樣重要。讓失敗屬於過去,勝利才屬於未來。”學生交流體會。

(一個人無法避免失敗的命運,對於這位女運動員來說,最爲關鍵的是如何從失敗中走出來,從而走向新的勝利。因此,女服務員說“失敗和勝利對於你同樣重要”。)

出示“只見女服務員把背在身後的手向前一伸,一大束五彩繽紛的花捧到她的面前。濃郁的香氣竟化作一股奇異的力量注入她的身體。她頓時熱淚滿面。”這個“奇異的力量”是指什麼?想一想,它會給運動員帶來怎樣的影響?

這股“奇異的力量”是指的什麼?想一想,這股由鼓勵、安慰、信任、支持、理解組成的奇異的力量注入這位運動員體內,會給她以後的比賽帶來怎樣的影響?

(六)學習課文最後一段

課文最後又問了我們一遍:“怎麼?花,理應呈送給凱旋歸來的英雄,難道也要獻給這黯淡無光的失敗者?”

1、現在,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2、你覺得,鮮花還應該獻給什麼樣的人?

( 這篇課文故事性強,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快速閱讀,瞭解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然後再帶領學生反覆朗讀,特別是引導學生圈畫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再在學生質疑問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對於文中意思較難理解的句段,可在品詞賞句的同時,熟讀成誦,進行積累。另外,把自己現有的認識與課文中的詞句結合起來,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

3.呈現任務 拓展延伸

此刻讓我們把時間定格,把畫面定格,如果你是歡迎人羣中的一員,你會怎麼做?怎麼說?

如果我是他的追星族,

如果我是一位曾經多次報道她凱旋歸來的記者,

如果我是她的親朋好友,

九、說板書

獻你一束花

現 在 大敗而歸:難過 失落

失敗的運動員

兩年前 凱旋而歸:高興 興奮

十、總結昇華,延續教學

1、同樣的地點,不一樣的場面,兩年多來,人們搶着送鮮花給她,簇擁着她、熱烈歡迎着她,而現在她大敗而歸,沒有了鮮花,沒有了歡迎的人羣,她怎能不失落!不茫然!

出示、引讀:“她感到失落……站在一起?”

同樣的地點,不一樣的心情,兩年多來,她是何等的高興、激動,而現在她大敗而歸,心情沮喪,她怎能不失落!不茫然!——引讀:“是啊,誰願意與失敗者站在一起。”

2、同學們,課文學到這裏,你有什麼話想對這位運動員說嗎?(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太傷心;下次你一定會贏得冠軍的……)

(在教學後可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蒐集、閱讀相關的故事、諺語等,並進行交流。然後聯繫自己的實際展開想象,進行續寫,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說課稿5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我愛祖國的小學語文說課稿,我們來看看下文。

《我愛祖國》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修訂教材第二冊中的第七篇課文,本課是一首詩歌。全詩圍繞“愛”,傾訴了少年兒童的心聲。先通過少年兒童對親近的人和熟知的事物的愛,體現了他們的愛心,然後通過自問自答,突出最愛的是祖國,抒發了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根據大綱對本冊教材的要求,以及學生認知特點,我認爲本課的學習重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本課難點則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讀準字音,有些字的字型較複雜。 針對本課學習的重點及難點,並依據低年級課文的特點,我認爲學習本課時應從以下三個方面確立學習目標:

一、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6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旗、鴿”兩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根據以上學習目標的確定,爲便於學生複習中教容易的解決重點知識,突破難點問題,特作以下課前準備:

1、萬里長城和五星紅旗的投影片。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

3、生字卡片。

4、抄有課後練習的小黑板等。

二、教學方法

依據本課的教學目標複習本課,我準備採用觀察法和自學法。因爲觀察法能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而自學法則有利於促進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運用,從自身學習的基點出發,有側重點的去完成學習,更有利於學生自悟、自感能力的培養。

另外,複習本課,我還根據教材的特點使用了投影片作輔助教具,以更直觀形象的幫助學生複習,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三、學法指導

爲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複習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我重新採用“看看、讀讀、標標、圈圈、說說、議議”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複習,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複習,真正從自己出發來複習。同時,還採用“讀書自悟法”指導學生自主複習,從自主中學習知識,從自主中感悟道理,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獨立思維、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運用遷移規律指導學生自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悟自學的能力。

四、教學程序

依據新大綱對本冊教材的要求,並依據低年級講讀課文的一般步驟,我準備用一課時完成本課的複習任務,具體步驟如下:

1、導入新課我是這樣設計導語的:同學們,這是我們祖國的地圖,誰能說出我們祖國的全稱?因爲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裏,所以她是我們的祖國。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是世界上大國之一。

我認爲這樣導課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併爲下面的複習調動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更爲本課時的複習創設了一個民主、和諧、輕鬆、愉快的氛圍。

2、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在本環節中我設計了以下四個題目:

(1) 理解“我愛萬里長城,我愛小河”。

(2) 解爲什麼愛五星紅旗、愛白鴿、愛紅領巾、愛花朵、愛爸爸、愛媽媽、愛老師和同學。

(3) 理解“我”爲什麼最愛祖國。

(4) 指導朗讀。背誦課文。

3、識記生字詞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採用讓學生自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回顧初學時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感悟,然後安排聽寫生詞來鞏固,以充分體現學生自主的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及自悟自感能力。

4、完成課後練習本步驟的複習,主要採用“讀讀、標標、議議、說說”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5、佈置課外活動主要給學生創設相應的時機使學生對親近的人和熟知的事物傾吐自己的心聲,表達自己的愛,體現他們的愛心,抒發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

小學語文說課稿6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草原》。

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而我的教學則始於對教材的認知。《草原》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自然風情,作者老舍先生生動地描寫了草原如詩如畫的美麗景色以及蒙古族人們的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品質。課文語言通暢易懂,對場面的描寫富有激情,細膩貼切,把民族互助的真情融入到了其中,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令人回味無窮。整篇文章層次清楚,易於朗讀,非常適合六年級的學生去學習和誦讀,感受蒙漢民族之間的深厚情誼。

二、說學情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所以教師的教學活動始終圍繞“一切爲了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展開,因此要切實做好學情分析。我此次面授的學生是六年級的學生,此階段學生能主動進行預習,能在預習本就課後題進行初步理解,在書上做簡單批註。絕大多數學生課上能認真聽老師講課,並能根據課前預習有側重的記錄或發問。能對自己不清楚的、與自己意見不同的地方質疑,積極思考,敢於和老師、同學討論交流。這爲本課的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此階段學生年紀尚小,好奇心強,求知慾日益增加,認知能力有限,對於內蒙古草原上的風土人情不能很好的理解,需要教師以合適的教學方法加以適時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並會寫“羞”“陳”“蹄”等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2、通過朗讀課文和小組討論的方法,賞析文中優美語句,分析修辭手法,感受大草原的美麗風光。

3、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以及蒙漢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賞析文中優美的語句,感受草原之美。

教學難點: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和蒙漢之間的深厚情感。

五、說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我認爲應該選擇多媒體輔助法、朗讀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比如在導入激趣環節可以用多媒體來播放草原風光圖,疑難不好解決的問題我們可以設置小組討論,而語文的教學自始至終都離不開朗讀。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巧妙的導入,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開課之初,我會用多媒體播放草原風光圖並插入這樣的導入語:同學們,我們之前學過很多描寫草原的詩句,大家想一想,你印象中的草原是什麼樣的呢?(學生自由發言)大家說的都不錯,今天呢,我們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進內蒙古大草原美麗的風光,感受一下那獨特的民族風情吧。順勢板題。【板書:草原】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可引導學生按照文章的寫作結構進行概括,有助於學生潛移默化的語文素養。在這一環節首先解決的是生字詞,我會組織學生默讀課文,圈點勾畫出自己不懂的生字詞,結合書下注釋自行解決。對於重點生字詞用PPT出示集體強調,在解決了字詞的難關後開始整體走進文本閱讀。我會組織學生大聲朗讀全文,思考:作者寫了哪些內容?課文是從哪些方面展示草原美的?根據學生回答我會做如下總結:作者分別寫了初入草原、迎客、待客、話別等內容。從風景美、人情美這兩方面來展示草原的。順勢板書【板書:風景美、人情美】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爲學生能夠體會到知識的獲得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通過用簡潔明瞭的語言對知識的描述,了總結概括能力。

(三)深入研讀

朱光潛先生曾說,不表現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學作品。課堂教學要引導學生去感受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魅力從而掌握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這個環節我將分兩步走來完成,第一步感受“風景美”。首先我會組織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課文的第一段主要抓住了哪些景物去描繪草原?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根據學生回答我會總結:天是可愛的,空氣清鮮。小丘是碧綠的線條柔美,羊羣潔白。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小丘的線條比成了中國畫;把草地比成綠毯,把羊羣比成綠毯上的白花。順勢板書【板書:天、空氣、小丘、羊羣(比喻)】

爲了進一步感受作者對草原美景的喜愛,我會繼續組織全班齊讀描寫有關草原風光的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同時找一找,作者的感受是怎樣的?根據學生回答我會總結:作者此時既感嘆草原景色的迷人,又想坐下來低吟一首小詩。第一步到這裏就已經全部結束了,學生在朗讀和回答問題的基礎上,進入文本和作者在情感中產生了初步的共鳴。

第二步感受“人情美”。在這個環節我會組織學生默讀文章並小組討論:草原人民有怎樣的特點?具體體現在哪裏?根據學生回答我會總結:熱情好客。第二自然段中在寫迎接客人的時候,寫了馬上的男女老少,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向我們飛過來。一個“飛”字我們感受到草原人民等待客人到來的迫不及待和熱情。通過第三自然段中寫的“也不知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的”也能看出草原人民的熱情。盛情款待客人時,不僅準備了草原的美食美酒,還舉行了聯歡,表演歌舞、套馬、摔跤這些少數民族特色節目。順勢板書【板書:熱情好客】

爲了幫助學生與作者達到終極的情感共鳴,更深層次的與課本對話,我會組織學生默讀文章最後一段,思考:在離別之前,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根據學生回答我會總結:“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表達作者不忍離去,流連忘返的情感,更表達了蒙漢親如骨肉,團結友愛的情感。順勢板書【板書:團結友愛】

通過這樣層層深入的問題,“兩步走”就已經完成了,學生可以把握文中的主旨,感悟蒙古族的真情。至此,我達成了教學的三維目標,做到了語文教學時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其實就是在爲一堂好課錦上添花,在這一環節我會開展小組競賽:比一比哪組知道的關於草原的成語和詩句最多?在此基礎之上,幫助學生髮散思維,多角度自己的語言積累。

(五)小結作業

課程的總結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在這一環節我會回顧本課所學內容,組織全班有感情的朗讀全文來結束本課。爲將本課所學進行最優延續,我將佈置如下作業:課下模仿《草原》中的景物描寫手法寫一寫身邊景物,下節課全班交流展示。這樣的小結作業,可以點撥學生把本課的知識點綜合起來,在比較中總結,在歸納中,在實踐中昇華。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猶如知識王國的地圖,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清晰明瞭的抓住本節課的重難點,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小學語文說課稿7

一、說教材

《四季》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一冊的一篇課文,是學生學習了漢語拼音和識字(一)後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本首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歌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和想象。學習了本文能讓學生感受到優美的大自然從而讓環保意識悄悄地在他們心裏萌生,使他們養成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激勵他們去參與環保活動。課文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及學會本課生字詞,並且美觀地寫字。課文共有四句話和四幅圖,每句話配有一幅圖,第一句寫春天;第二句寫夏天;第三句寫秋天;第四句寫冬天。整首詩歌通俗易懂,字裏行間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本文分爲兩課時,第一課時識記11個生字,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課文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第二課時複習鞏固,指導書寫生字。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本着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自主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四季不同的美。通過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

2、會認11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徵,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材本身的特點和本單元的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和心理特點,確立本課教學重點爲:識字寫字教學與朗讀教學。教學難點: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徵,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通過訓練學生朗讀、背誦課文及識字,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使知識和思想教育互相滲透。

四、說教法學法

小學一年級的課程是學好語文知識的基礎,一年級學生在剛剛學完拼音知識,對拼音還沒有一個鞏固複習的階段,就學習課文,在朗讀、識字等方面纔開始接觸,學起來很吃力,尤其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很容易唱讀。還有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兒歌中所涉及到的“穀穗彎彎”不太容易理解,最好結合實物進行教學,直觀明瞭;理解“鞠着躬”“大肚子一挺”等動作和表演相結合,既有趣有生動,符合低年級兒童好動、好玩的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這樣能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樂在其中。根據這些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教法和學法:

情境教學法:本節課,我通過創設一定情境,播放課件和遊戲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其注意力,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熟讀課文法:本着“以讀爲本”的教學原則,讓學生通過讀對課文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感情,學生就能進一步的感受到課文中的思想內涵,感受到語句的優美。

朗讀感悟法: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本節課,我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文中蘊涵的情感。

自主合作學習方法: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明確學習任務,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衆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一旦被激發,教學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上課伊始,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放一段錄像:一位小朋友來自四季如春的英格蘭,一位來自炎熱的蘇丹,另一位來自滿山紅葉的北京香山,還有一位來自最寒冷的冰島。

各方的小朋友,因爲奧運而走在一起,相聚在北京!我接着問:“奧運會讓我們成爲了朋友,他們各自誇贊着自己的祖國,你能概括的說一說你看到的景象嗎?用你的語言展現出來!”學生通過觀察,說出了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象。

(二)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引出課題。

學習興趣具有強大的動力,它能推動學生興致勃勃地學習課文。以下環節通過有趣的遊戲,美麗的圖畫,讓學生彷彿置身於大自然之中,並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語文與生活溝通。我帶領學生再次走進美麗的大自然,通過語言描述四個季節的特點,再請學生來猜。引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揭示並板書課題《四季》。出示幾幅美麗的四季畫兒,讓學生爲畫兒找家。

2、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是最重要的訓練。爲了讓學生把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我採用自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評價讀等不同形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其自主識字的能力。我首先採用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首先讓學生再讀課文,並說說讀懂了什麼?接着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練習朗讀,並重點指導第一小節,通過指名讀、學生評價讀,老師範讀,並滲透讀書方法:邊讀邊看課文插圖,想象着春天美麗的景色的方法。讓學生再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再接着讓學生練習朗讀第二小節,通過以評促讀的方式讓學生逐步總結讀書方法。剩下的兩個小節,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選擇小組喜歡的小節用不同的方式朗讀,可以齊讀、男女生分讀、表演朗讀、配樂朗讀等多種彙報形式。最後迴歸整體,再次感受四季的美。

(三)拓展延伸,積累語言。

在學生有感情朗讀後,產生了對大自然的熱愛。我又設計了最後這一環節:仿照課文形式,自己做個小詩人。

(),

他對()說:

我是()。

通過做詩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和他們的創造力,讓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四)板書設計

四季

草芽(尖尖)→春天

荷葉(圓圓)→夏天

穀穗(彎彎)→秋天

雪人(頑皮)→冬天

本課的板書,我追求言簡意賅,用小箭頭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括號中的形容詞可以激發學生思維。讓學生在中快樂學習。

(五)佈置作業

本次課後作業是爲了鞏固已學的知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因此我佈置的作業是選擇你喜歡的季節,用筆把它畫出來,並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小學語文說課稿8

社會公德是最起碼、最簡單的公共生活規則,隨着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加強以及整個社會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廣大公民的道德意識已有很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破壞環境、破壞公物、破壞公共秩序等不良現象。

就拿電視臺經常播放的一則公益廣告來說吧:這則公益廣告的內容是這樣的:在一輛公共汽車上,有一位男乘客漫不經心地將剛喝完的飲料瓶,亂扔在車廂裏,車上的一個乘務員看見了,就趕忙走上前去,拿起飲料瓶對着男乘客,怒氣衝衝地說“這是公共場所,你怎麼亂扔東西呀?” 然後便不假思索地把飲料瓶往車窗外一扔。每次看到這則滑稽的廣告,我就忍不住要笑起來,難道車外的公路就不是公共場所嗎?可見,還有許多人的環境保護意識是極其狹隘的。

各種破壞公共秩序、破壞公物等不良行爲屢禁不絕,常有共公設施遭到破壞或被盜走等事情發生,坐公車給老幼病殘讓座的人也並不多見;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現象更是隨處可見,人們已經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倡導和履行社會公德刻不容緩,只有通過加大社會公德的宣傳力度和大力開展道德教育,不斷提高人們的道德意識,讓每一個社會公民都能自覺遵守社會公德,這樣才能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家園。

小學語文說課稿9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號__號考生,下面開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現如今,孩子們的吃穿住行,無一不在享受着親人的愛的呵護,那麼他們是否感受到了溫馨與幸福呢?他們又是否懂得去感恩、回報這些愛呢?冀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傾斜的傘》這篇課文適時地呈現在我們學生面前。

《傾斜的傘》是第三單元“感受真情”中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敘事抒情的散文,文章以“雨中傾斜的傘”爲線索,主要寫了小時候外公爲“我”撐傘,把傘傾斜於我,他自己卻淋溼了;長大後“我”爲外公撐傘,“我”自己也淋溼了的故事,引導學生感受“我”與外公之間的溫馨親情,學會關愛感恩親人。

二、說學情

通過以上我對教材的分析,接下來談一談我所面對的學生:

對於三年級學生而言,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有限,對於生活中的很多細節,是他們司空見慣卻不曾認真思考過的。但孩子們都有着一顆易於被感動的心,因此,讓學生通過閱讀和理解,感受文章中濃濃的親情,明白“愛”不僅僅是接納和享受,同時還要懂得付出和感恩。

三、說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分析,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眯、惑、”等5個生字,會寫“歪、淋、丹”等13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段落,以讀爲主,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同時也是我本課的`教學重點所在。

3、通過反覆閱讀,體會“我”和外公之間的至愛親情,進而感受人間真情。這也是我本課要突破的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本課我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品讀法,引導學生通過讀悟法、練習法和自主探究法來學習本課。

五、說教學過程

基於以上幾個方面,我精心設計了我的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愛

這時我會創設這樣一個情境:同學們,下雨天校門外有許多撐着傘等待孩子的爸爸媽媽,當爸爸媽媽爲你們撐上傘時,你們有沒有觀察過傘傾斜的方向呢?(讓學生自由回答),然後我通過課件出示家長接送孩子的圖片,引出“傾斜的傘”。(板書:傾斜的傘)。

這樣的導入,既觸動孩子對生活細節的回憶,又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營造了一種“課伊始,情已生”的境界。

(二)整體把握,體會愛

在溫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我帶領學生一起走進文章,開始我們新的學習。

爲了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的情感,我設計了這樣兩個步驟:

第一、自讀課文,讀準字音。在充分朗讀字詞後,課件出示:淅淅瀝瀝 驚訝 灰濛濛 困惑等詞語,然後我會以“淅淅瀝瀝”這個詞語作爲示範,從詞的結構和筆順來指導學生進行規範書寫。同時,爲了及時鞏固學生對詞語的把握,我將採用個別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的形式來做相應檢查。(板書:淅淅瀝瀝)

第二、讓學生再次朗讀課文,然後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文章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主人公是誰?

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會在關鍵處加以引導,讓學生初步掌握:文章以“傾斜的傘”爲線索,以“我”和外公爲主人公,分別寫了“我”小時候和成人後與外公之間相互關愛的故事。(板書:“我”、 外公)

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們進入對課文的深入理解。

(三)深入理解,再現愛

這一部分主要分爲兩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仔細閱讀外公爲我撐傘的情節,感受外公對“我”的愛。在這一環節中我將從“困惑”一詞入手,引導學生分析使“我”感到困惑的幾個原因,再結合文中對外公進行細節描寫的詞語,如“總是一半乾一半溼”、“笑眯眯”、“笑而不語”、“開心地笑了起來”等詞語來感受外公給予我溫暖的愛、無私的愛。從而使學生的理解層層深入,情感步步昇華。

第二個環節:閱讀“我”爲外公撐傘的情節,感受“我”對外公的愛。我用課件出示第12自然段內容:不知從何時起,撐傘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綠色的大傘,一切和以前一樣。帶領學生抓住這一段中的三個“仍然”進行品讀。啓發學生做這樣一個思考:“一切和以前一樣”,是什麼讓一切和以前一樣?在學生交流討論後,總結出:對,是愛,是外公給予的愛,是“我”讀懂了愛,是“我”回報的愛,是傾斜的雨傘蘊含的愛。(板書:愛→←)

最後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一部分內容,一起感受這人間的真愛。

(四)激情延伸,感恩愛

這雨中,這傘下,籠罩着濃濃的親情。課文學到這裏,學生一定有了初讀課文時不曾有過的情感體驗,這時我會詢問學生:文章中的傘,僅僅是一把傘嗎?談一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引導學生充分交流,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後進行適時總結歸納:不,這傘裏有愛心,有溫情,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這把愛的雨傘下。(順勢完善我的板書)

在情感昇華之際,我會爲學生播放一段手語視頻《感恩的心》作爲我本節課的課堂小結。在欣賞視頻,感悟旋律的同時,引領學生和我一起學習“感恩的心,感謝有你”這句話的手語表達,再次調動學生的情緒,把情感推向一個高潮,使關愛他人、感恩他人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穩穩的紮下根。

課堂的最後,我會佈置這樣一個小任務:讓同學們回家以後爲自己的爸爸媽媽製作一個愛心卡片。

六、板書設計

接下來說一說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主要是以一個形象的傘字貫穿文章脈絡,直觀形象,更方便學生理解。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考官的聆聽“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小學語文說課稿10

一、文本解讀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第一冊第四單元《識字(二)比一比》。初讀文本,被這絢麗多彩的畫面、編排獨特的詞組、琅琅上口的韻文歌深深吸引了。細看背景圖, 展現了一個溫馨、安逸的農家小院的生活場景。身爲農村的孩子,黃牛、花貓、鴨子就在我們身邊;蘋果、紅棗、桃子隨手可得;這恰是孩子的生活圈,這恰是孩子 的樂園。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秋天,小院裏憨厚老實的老黃牛與舒適入睡的小花貓,讀懂了和諧;悠閒嬉鬧的鴨子與可愛至極的小鳥,讀懂了喜悅;桌上的杏子和桃 子,樹上的蘋果和棗子,像一個個俏皮可愛的孩子,正說着這家院子發生的故事……好一副充滿濃郁的鄉村特景!

一個個活潑、調皮的詞語,像一位位農家小客人把孩子們帶進了文本中。一句句琅琅上口的韻文,誦讀間會傳達出一種暖暖的情感:豐收的喜悅、和諧的喜悅……。一組組靈性的富有生命的動物和誘人可愛的水果作爲簡單的比較,彷彿是跳躍、俏皮的孩子在農家小院玩耍着,依稀可以聽到他們清脆悅耳的笑聲,東蹦西竄的身影……。

韻 文淺顯易懂,節奏感強,琅琅上口,非常適合兒童朗讀。其次,孩子在學前接觸到的兒歌比較多,對於這樣的朗讀文本有獨特的體會,有朗讀的樂趣。一個大、一個 小,一邊多、一邊少是一種簡單的比較,一種充滿童趣的比較。這不正是孩子所期盼閱讀到的兒童作品嗎?所以我迫不及待地想讓孩子同樣享受到我所體會到的快 樂,相信這也是孩子的心聲。

二、教學目標

我這樣解讀着文本,也就預設了這樣一些教學目標:1、通過圖片語境和生活語境,學生能熟練地認識12個生字,正確規範地書寫4個生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2、理解兩組詞的編排規律以及量詞、反義詞的正確使用,並在朗讀中發現韻文歌的語言特點。3、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以及情繫鄉村。

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藉助與學生的生活積累和必要的資料補充、積澱,組合一些有效的課程資源。

三、教學流程

教學的第一版塊是情繫鄉情、創編繪本

農 家孩子對鄉村自然情深意濃,是一股真心的情感流露。因此我特設計了話題:鄉村的那什麼讓你印象最深?當孩子的遐想定格在那溫馨的生活場景中時,我適時出現 那美麗的故事:一個小男孩和他的家人很愛勞動,在自己家的小院裏養了許多小動物,還種了許多果樹。他細心地照顧着它們,終於它們長大成熟了。小動物長大 了,果樹也長高了。秋天,果樹結出了許多又香又甜的果子。趕快找找它們在哪呢?(隨機出示圖片和詞語)孩子自然、愉悅地走入繪本,與兩組詞語親密接觸,大 大提升了孩子對學習文本的積極性,學得快樂,何樂而不爲呢?

教學的第二版塊是走入詞語、發現規律

孩子在以背景圖爲載體,創編繪本講述故事中初步認識了8個 詞語。在交錯的圖片中,詞語的編排規律自然被他們所能發現:一類是動物、一類是水果。趁機把它分成兩組音節詞,大聲地叫出它們的名字。當孩子讀“桃子”一 詞時,隨機點出這個帶拼音的音節詞——“桃子”,讓學生進行拼讀,讀準輕聲。同時出示圖片,充分利用孩子的感官體驗和生活經驗來理解這個詞:看,桃子(白 裏透紅);聞,桃子(香氣撲鼻);嘗,桃子(香甜可口);摸,桃子(果皮毛糙)。從色香味等方面積累了“桃子”一詞,其次從它的偏旁入手理解它是一種長在 樹上的植物果實。每個詞語都有它的學習特點和精髓,只要細心觀察和正確引導,其餘的音節詞也自然學得到位。學詞結束,我組織齊讀、開火車讀、分組讀等形式 的讀詞練習,適時指導讀詞時蘊涵的那份感覺。爲充分拓展文本,也是爲了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擴大生活積累,設計了你還知道鄉村的哪些動物和水果朋友嗎?說 說和它們有趣的故事吧!

教學的第三版塊是品讀韻文歌、感受韻律美

韻文歌的獨特在與它淺顯易懂、語言優美、節奏鮮明、琅琅上口,像歌謠、詩、詞、曲等文體一樣,講究用詞對稱,有韻腳。“一個……一個……”“一邊……一邊……”兩個句式的對稱,“小、貓、少、鳥”等韻腳的出現,“大小、多少”兩組反義詞的出現,充分體現了韻文歌的文體特徵。以一種補白式的朗讀,如:我讀一個()一個(),然後讓孩子說說有什麼發現?從而理解兩組反義詞的意思,初步感知韻文歌用詞的對稱。我利用生活語境來設計一些拓展聯繫,如:一個大,一個小,一個(),一顆()。之後設計一些有梯度的句式訓練,孩子的語文能力也能有所提高。最後,孩子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體會韻文歌的韻律美。

教學的第四版塊是寫字教學

教學生字最重要的不在於是讓孩子學會這個漢字,而更重要的是學會寫字的方法和感受漢字獨特的魅力。我最大限度的讓孩子自己發現“牛、羊、小、少”四個漢字的 字形特點。如:牛羊與它們的樣子結合識記;小少用比較法識記;少用兒歌等方法識記。在寫字的過程中,留意孩子寫字位置的擺放是否正確,寫字姿勢是否端正! 自始自終,寫字教學都應該是第一學段的重點。

小學語文說課稿11

【說教材】

《看菊花》是國標本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的最後一篇文章,它記敘了一家人在假日去公園看菊花的情景,讚美了菊花不畏嚴寒,競相開放的高潔品質。體現出新教材新、實、簡、美的特點,是非常適合一年級學生閱讀的美文。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知識目標:認識17個生字,會寫9個,學會4個偏旁部首;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菊花不畏嚴寒,競相開放的高潔品質。能力目標:感情朗讀課文,感受秋天之美。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菊花的熱愛,對秋天和大自然的讚美。根據以上目標,將課文分爲兩課時,第二課時重難點確定爲: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菊花不畏嚴寒,競相開放的高潔品質;感情朗讀課文,感受秋天之美。

【說教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

【說教學過程】

1.多媒體引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爲了讓學生感興趣來學習課文,我精心設計了導入語“讓我們跟小作者一家去公園看菊花好嗎?”再真實的錄象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中,產生了學習本文的興趣。

2.同桌合作,互動探索。

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話是重點句,我先讓學生自己閱讀後動筆圈一圈能夠表示菊花好看的詞句,再同桌互相交流來補充自己片面思考的漏洞。

3.拓展視眼,勤于思考。

課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話是重點句,描寫了菊花的顏色多,“黃的、白的、淡綠的、紫紅的”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說說你還見過什麼顏色的菊花?那菊花顏色那麼多你能用一個詞語來表示嗎?“五彩繽紛、五顏六色、色彩斑斕”等詞語又豐富了學生的視眼。

4.感情朗讀,整體感知。

語文注重朗讀,有感情的朗讀能讓學生體會到語言文字的美。第二自然段是重點段,我讓學生反覆的朗讀,通過“你讀的菊花真美,還有誰能比他讀得還要美,你讀得菊花開的可真多,有誰能夠讀得比他還要多的”這樣的話來激勵學生不斷的投入感情來感知這段文字。另外,理解“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也是課文的重點,我精心設計了重疊式投影片,方便了學生的理解,讓學生一目瞭然的知道他們的含義。

5.深化課文,演一演。

第二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說前來看菊花的人們邊看邊走,邊走邊看,捨不得離去。在這裏我設計了一個說話練習,“人們還會說些什麼?”小組討論後,指名演一演。通過說說,演演當中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了菊花的美。

6.聯繫前文,加深理解。

在學習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爸爸說的一句話“天冷了,許多花謝了,可菊花一點兒也不怕冷,大家都很喜愛它。”知道菊花不怕冷,而在前文中也有描寫菊花不怕冷的一句話“它們正迎着深秋的寒風開放呢!”我讓他們找一找,讀一讀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7.回顧全文,進行說話。

學完課文,總要讓學生在頭腦中留下些東西,我設計了用“因爲——,所以我喜歡菊花。”和“我喜歡菊花,是因爲——。”這樣的句式來回顧全文,回顧整堂課。

【說板書】

我抓住菊花的三個特點:色多、花多、不怕冷,表現出菊花的美。

【說總結】

《看菊花》一課的教學設計,根據新課標精神,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情景資源,創設情景;運用教材,感知課文;整合課程資源,質疑探索;處理信息,拓展學習;評價總結,最終達到知識建構的目標,促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致力於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

小學語文說課稿12

【說教材】

《兩隻小獅子》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第九冊第一課。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童話,重點在於通過童話中人物的對話,揭示做人的道理。《兩隻小獅子》是本單元的一篇看圖學文,課文圖文並茂,語言淺顯易懂,蘊涵了做人應該自食其力的道理。

【說學情】

1.本課時的教育對象是五年級的12名聾生。他們能夠藉助圖片和手語的輔助,瞭解課文大意。他們普遍存在學習語文的困難,具體表現在語言貧乏,語序混亂,語言表達困難,需要加強口語交際的模擬練習和書面語的訓練。

2.就羣體而言,視覺是他們的優勢感官,具體形象思維是他們主要的思維形式。他們自尊心非常強,但是在面對學習困難時,很容易產生挫敗心理和畏難情緒。我準備採用動畫或色彩鮮豔的圖片來幫助他們學習,並多種方式進行激勵,提高學習語文的信心和興趣。

3.就個體而言,他們在年齡、聽力、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個體差異。我準備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及要求,提供多樣化的方法建議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內容,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

【說教學目標】

在本課的教學中,着眼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爲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聯繫學生和教材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圖文對照,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分角色對話和不同的表達方法。情感與態度目標:知道人應該自食其力,勤奮刻苦,克服依賴心理。

【說教學重難點】

1.獅子媽媽的話闡明瞭做人的道理,聯繫課文和自身實際,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既是本文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

2.由於聽力損失和口語應用範圍狹窄,口語交際是聾生學習語文的難點,因此,正確理解小樹、懶獅子和獅子媽媽的對話,並進行分角色對話也是聾生學習本文難點。

【說教學法】

國家教委《在聾校開展分類教學》的通知中強調,要“根據聾生的聽力、語言狀況和其他方面的差異,採取相應的教學形式、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補償缺陷,充分地利用和發揮其潛能,使其受到適合自身發展所需要的教育”。因此,我準備採用差異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學生置身於學習情景之中,採用讀、劃、演、說、寫等方法學習,隨着教學過程的推進,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說教學準備】

本課時準備以FLASH製作的多媒體課件

【說教學活動的安排和設計意圖】

心理學家布魯諾認爲:“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的材料感興趣。”因此,我利用課件,把本課時的七個教學活動,用“積金幣看動畫”的遊戲連綴起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從兩隻小獅子想到積金幣到森林小屋看動畫片,設置遊戲情境;接着,引導學生按照松鼠、刺蝟、小鳥等動物的要求進行學習,實現目標而努力。最後獲得了成功,和小獅子一起欣賞到有趣的動畫片《獅子王》。學生在接受挑戰、完成任務、受到嘉獎的活動過程中,充分動手、動口、動眼、動腦,能動地學習知識,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同時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活動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神祕地說:“同學們,老師看見兩隻小獅子在說悄悄話呢,我們看看他們在說什麼呢?”課件出示兩隻小獅子關於想要積累15枚金幣,去森林小屋看動畫片的對話。激發學生:“我們也跟着兩隻小獅子去取金幣吧!”由此導入新課。這個活動只需3分鐘。

(設計意圖:營造充滿美感和智慧的情境,與學生的情感、心理髮生共鳴。它所關注的是兒童內心的自由、愉悅、釋放、本真,追求的是兒童在課堂中的快樂生活。它像一隻蜻蜓在水上輕輕一點,或是像一陣微風悄悄地掠過水麪,讓兒童情感的小河漾起漣漪,泛起微波,學生的學習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

活動二:松鼠送金幣

課件模擬跟隨兩隻小獅子出發,尋求金幣的情境。松鼠從樹林中走出來,說:“同學們,先認真地看老師讀,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兩隻小獅子》,就獎勵你們一枚金幣。”教師先引導學生結合文字看教師的示範手語,聽力好的同學更要注意聽語音。然後,指導學生用多種方式讀課文,可以默讀、手語讀、小組讀,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讀等等。學生參與完這一環節的活動後,松鼠會誇獎“讀得真認真”,並獎勵一枚金幣。

(設計意圖:使聾生既能嫺熟準確地運用中國手語,又能借助手語順利地輔助學習第二語言:書面語或口語,提高聾人整體的文化素質,使他們和健聽人具有等同的知識底蘊,並能和健聽人羣體進行無障礙交流。讓學生多種方式讀課文,豐富了學習方法,提高他們學習和積累語言的積極性。)

活動三:小鹿送金幣

師生一起回到“積金幣看動畫的場景中”,小鹿從樹林中走出來,說:“學好第一自然段,獎兩枚金幣哦!”課件出示需要探究的問題:1.兩隻小獅子有什麼不同?誰做得對?2.小獅子爲什麼要練習滾、撲、撕、咬?教師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圖片和文字,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其中的以個問題進行思考,通過讀、想、劃、問、演等方式進行探究。這時,教師主要指導思考第二個問題的學生。學完後集體交流補充。課件出示小鹿送金幣的圖片,激發學生帶着更大的熱情投入到下一個學習活動中。

(設計意圖:爲學生提供一個更開闊的、更活躍的探究平臺,充分體現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我讓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問題,通過讀、勾、畫、填等活動開展探究,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活動四:小刺蝟送金幣

小刺蝟要求同學們認真學好第二自然段。教師出示第二自然斷的問題和圖片,先集體朗讀。再引導學生思考:1.懶獅子爲什麼不練功?讓學生用波浪線在書上劃出懶獅子說的話。接下來,用詞語替換法,集體研究“我纔不

去吃那苦頭呢。”“那苦頭”是什麼意思?學生說出“練功、滾撲撕咬”等答案,教師都予以充分肯定。最後,同桌組合,分別扮演小樹和小懶獅子,進行對話練習!學完這個環節,同學們可以獲得三枚金幣的獎勵。教師再用語言、延伸或親切的擁抱對學生進行激勵,使學生保持亢奮的學習狀態。

(設計意圖:讓每一個孩子都體會到成功,我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腦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達,獲得自我滿足。表演和對話活動使學生的潛能得以生髮。學生有活動的時空、有選擇的權利、有展示的舞臺、就有了更多感知、觀察、思考和探索的機遇,就有了更多表達情感的平臺。)

活動五:小兔子送金幣

這次是小兔子帶領大家學習第三自然段。首先,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讀、劃、討論。教師提出問題:1.獅子媽媽聽到懶獅子說的話,她是怎麼說的?2.獅子的生活本領指什麼?讓學生自主學習,這時教師主要輔導學習困難的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然後,教師提問:“同學們生活的本領”又是什麼?你準備怎樣獲得“生活本領”呢?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進行點撥和激勵。在學生又獲得四枚金幣之後,教師和學生一起數一數金幣,體驗接近目標的喜悅,並更加積極地投入下以階段的學習活動中。

(設計意圖:以生活的理念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所以我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力求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

活動六:小鳥送金幣

課件出示小鳥的圖片,教師故意做出爲難的樣子:“小鳥要求我們做什麼呀?老師看不懂?”引導學生讀懂小鳥的要求並告訴老師,在同學的交流和補充中,學生明白了這個活動是要求我們思考:假如懶獅子聽了媽媽的話後,改掉了“懶”的毛病,它會怎樣?假如它繼續懶下去,離開爸爸媽媽以後,會怎麼樣呢?然後提醒學生小鳥的表達方法的建議:可以演一演、可以說一說、可以畫一畫、可以寫一寫,也可以選擇其它方式。讓學生先選擇喜歡的表達方式,再按照表達方式自由組合,開展討論後進行彙報。

(設計意圖:關注聾生的生命發展,提供多種選擇,幫助他們發揮優勢素質進行表達和溝通,有效地補償身體缺陷。學生在親身參與想象、表演等活動中,語言得到內化,人文精神得到培養,同時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

活動七:獲得成功,體驗樂趣。

課件出示“你已經有足夠的金幣了,快來看動畫片吧!”同學們先一起歡呼積幣活動的勝利。跟隨兩隻小獅子一起來到森林小屋中,欣賞動畫片《獅子王》。新課結束。

(設計意圖:用不通的方式進行激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

【說作業設計】

我爲學生準備了三份套餐,讓學生自由選擇:

五星級套餐:

1.讀課文,背誦課文。

2.先說說自己明白了什麼,再寫下來。

3.和好朋友說說自己準備學習哪些生活的本領?怎麼學?

四星級套餐:

1.讀課文,背誦課文二、三自然段。

2.完成課後練習第一、二題。

3.你認爲懶獅子會聽媽媽的話嗎?爲什麼?

三星級套餐:

1.用手語流利地、有表情地讀課文;

2.工整地抄寫課文。

3.和同學一起表演課文內容,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設計意圖:兼顧聾生的個體差異,設計不通的課外實踐活動給學生自由選擇,同時不通的星級獎勵又激發學生爲更高的目標而奮鬥。)

【說板書設計】

本課時,我設計的板書如下:(課件出示)

1. 兩隻小獅子

刻苦練功——幸福

依賴懶惰——不幸

(設計意圖:隨機抓住學生彙報過程中出現的“閃亮點”進行板書,使整節課亂中有序,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點,起到引領作用。同時,隨機板書也作爲一種肯定學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進學生進一步探索的熱情。)

【說總體特色】

1.快樂學習,重視激勵性。通過創設趣味性強的遊戲情境,多種方式的激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2.過程開放,體現探究性。設計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親身參與讀、對話、表演等活動,對文本產生獨特的理解。

3.挖掘內涵,注重人文性。通過挖掘課文中的人文精神,在課堂交流、作業設計中陶冶塑造學生的心靈。

4.感悟運用,突出個性化。讓學生在個性化的體味語言,多樣化地表達,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的過程中,使課堂成爲學生張揚個性的舞臺。

小學語文說課稿13

【說教材】

《藍樹葉》是學生進入二年級以來的第一組講讀課文的第二篇。課文以麗麗借綠鉛筆爲線索,記敘了一件發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後自然受到助人爲樂的思想教育。爲了便於學生理解,教材還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圖照應第二段的內容,第二幅圖照應第五段的內容。根據《大綱》要求和本組訓練重點,教學時要體現如下思想:

1.發揮漢語拼音幫助識字的作用,讓學生通過拼讀音節讀課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2.詞句訓練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

3.注重朗讀訓練與指導。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標點符號讀出停頓和語氣,還要根據不同人物選擇不同的語氣、語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緊扣課文思考題,理解課文重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爲樂爲美德。

"麗麗爲什麼沒有接園園的綠鉛筆"是課文重點;"園園看見麗麗畫藍樹葉爲什麼臉紅了"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說教法】

1.引讀法

麗麗四次借綠鉛筆的經過採用教師引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朗讀的難點,培養學生語感,還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會文中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悟出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妙處。

2.圖文結合法

這篇課文雖不是看圖學文,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無疑對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有極大幫助。本人備課時仔細觀察圖,就發現文中第一幅圖與課文內容有明顯不符。倘若學生也能發現這一問題,不僅可見其觀察細緻,還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真可謂一箭雙鵰。

3. 遷移法

(1)學習第二至四段,圍繞"借"與"不願借"的四次對話,着重講讀第一次對話,通過圈、點、劃、讀、議領悟出學習方法,再讓學生按此方法去讀第二至四次對話,使學生在讀中領悟其中的規律。

(2)通過學習最後一段,結合課後第3題的訓練,實現由讀話到寫話的遷移。這種練習的設計有利於發掘學生創新精神,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提高教學效率。

【說學法】

1.課題入手法

題目是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是課文畫龍點睛之筆。學生開始接觸課文,首先看到的是課題。正確地理解課題,從中得到學好這一課的啓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這一課,我試圖讓學生通過"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麼顏色的"釋題入文。就這樣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學生會逐步養成一見課題便會產生一系列疑問、聯想,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極有益處。

2.課後題入門法

每篇課文後的問題往往給學生以重要的提示。這一課我以課後題爲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突破口,引導學生學好課文。倘若長此以往,學生都能得到這樣的訓練,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即帶着強烈的目的去讀書,邊讀邊思考,不僅會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而且能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3.圈點勾劃法

從學生學習品質來考慮,讓學生在課文中動筆劃記號,如給重點詞句圈圈、點點、勾勾、劃劃、將長句子用符號標上停頓、語氣重音等。訓練重點不脫離課文語境,在聽讀過程中,動靜合理交替,讓學生學習時思維"聚焦",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達到由"學會"向"會學"過渡。

【說教學】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麼顏色的"當板書課題後,啓發學生:"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讓學生質疑,如:"樹葉爲什麼是藍的呀"變教師提問爲學生質疑,喚起學生學習的情趣和好奇心,促進主體的發展。

(二)藉助拼音,初讀課文

1.學生藉助拼音逐段讀課文。

2.指導朗讀,如長句子要注意停頓、斷句。

(三)教師範讀,進入情境

通過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入作者創設的情境之中,以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的感情與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頻共振。

(四)緊扣問題,自主學文

抓住一個"借"字,緊扣課後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讀懂四次對話,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第二至四段採用引讀,然後指導學生着重讀第一次對話,畫出重點詞。運用第一次對話的學法,學習第二、三、四次對話。第四次對話,可引導學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讀。學習第二段時,還可與觀察文中插圖結合起來。

講讀最後一段

思考:園園看見麗麗畫了藍樹葉,爲什麼臉紅了(結合觀察第二幅插圖)從園園的神情聯想她在想什麼,答案讓學生自悟自得,教師只作相機誘導,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五)質疑啓思,合作學習

學生可能會問:"園園不肯將鉛筆借給同學,是不是一個壞孩子"或從麗麗的角度提問:"麗麗不接筆,很有自尊"可引導學生髮表意見,深入討論,不必強求一致。爲學生構建互動的模式,營造主動探索、合作學習的氛圍。

(六)適時運用,實現遷移

在課後第3題"填空,再讀一讀"之後,出示:"一個星期後的一堂美術課上,老師要同學們剪紙。可是坐在園園前面的曉曉沒有帶彩紙,園園看見了,會怎樣呢"請同學讀題、思考、討論,先說說,再寫下來。

這個練習以填空引出教學內容,憑藉"臉紅"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續情節引導想象事情的必然發展。整個教學片段融聽、說、讀、寫、思於一體,又滲透思想教育,沒有多餘的講解,訓練紮實而有效,實現了知識的正遷移。

小學語文說課稿14

這篇文章是一個有關環境衛生的童話故事,它告訴學生要保護環境衛生,人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知道不美的行爲習慣會破壞美麗的環境,文中情境優美,語言生動有趣,人物角色較多,教師要加強朗讀訓練指導。另外第八自然段鴨先生的話有可能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大部分學生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懂得保護環境衛生的重要,但這種行爲還欠缺一定的自覺性。教師要抓住美麗的小路的失與回對照感悟,讓學生在品味語言中受到情感薰陶。

教學目標:

1、認識先、鹿等14個生字,會寫先、乾等6個字。

2、抓住描寫美麗的小路的失與回的語句,體會每個角色的語氣,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有愛護環境衛生的願望和行動。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課件或圖片、小動物頭飾。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講故事。教師聲情並茂的講故事《美麗的小路》:喜歡這個故事嗎?爲什麼?學生暢所欲言。

2、演示課件。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去郊遊。(出示課件)你們看這個地方怎麼樣?(指名說)美麗的小路上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對話平臺

自學(初讀感知,增強讀書的目的性)

1、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劃出生字,標出自然段。

2、同桌交流讀文,互相檢查字音,交流讀不好的句子,實在有困難請教師幫忙。

識字(面向全體分層教學,利於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把會讀和不會讀的生字分類擺放。

2、再讀文,遇到不會讀的字可以互相提醒。學生練讀。

3、認讀生字競賽: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生字,說出自己識字的方法。

(學生由於課外閱讀,識字量不太均衡。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實行因材施教:識字量大的孩子充當小老師,不再覺得識字枯燥無趣,識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認讀,也不至於喪失信心。所以這樣設計有利於培養全體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朗讀(多種形式的感情朗讀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使學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讀給大家聽,互相評議,取長補短。

2、教師範讀我會讀中的句子,學生比較帶問號、句號和感嘆號的句子表達的不同語氣,然後練讀。

3、分角色讀文。

(1)個人體會讀。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讀一讀,注意敘述性語言和角色對話的語氣。

(2)同桌交流讀。讀完後比一比誰哪個角色讀得好,同一個角色誰讀得好。

(3)帶頭飾小組合作讀,全班評議。

(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是對學生體會文章情感的一次昇華。多種形式的朗讀,不僅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使學生物化自我,達到與作者心息相通。)

討論(聯繫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情感薰陶得以昇華。)

讀第八自然段鴨先生的話,討論思考;這句話什麼意思?你覺得小路變髒還怪誰?學生以四人學習小組展開討論,教師相機進行引導。

練習(想象說話重在啓發學生思維,培養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說課稿15

《嫦娥奔月》一文是一篇神話故事,主要講美麗善良的嫦娥爲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了長生不老藥昇天成仙的故事。刻畫了三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力大神勇、爲民造福的后羿,心地善良、機智勇敢、捨己爲民的嫦娥,以及奸詐貪婪的逢蒙。李老師執教的這堂課,以文本爲載體,通過讀、品、劃、演等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領略課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捨己爲人的高尚品質。講究神話故事的美,突出人物(嫦娥)心靈美。

一、設計巧妙,由景到人感悟美

教學中如何以點爲載體,貫穿整個文本的學習,達到知識技能與情感的和諧共生,這是每個語文教師思考而難得其解的。在教學中, 老師一開始出示了美麗的“嫦娥奔月”圖,並讓學生描述畫面,使學生在腦海中初步感悟美的意向,再出示描寫“嫦娥奔月”的第六自然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充分感悟畫面之美。再以一箇中心問題“文中哪些地方寫出嫦娥的善良機智,找出有關語句,用線畫下來”來輻射全文,讓學生通過品悟體現嫦娥心地善良的典型事例,即嫦娥接濟鄉親和爲救百姓吞仙藥,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的有效信息,進行交流,進一步感受嫦娥人性的美。

二、創設情境,揣摩人心體會美

課堂上,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 老師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努力在文本的“空白”處爲學生構建廣闊的空間,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老師在人物行爲的空白處構建想象的空間。比如, 老師在講解“周旋”這個詞語時,讓學生來想象逢蒙會有哪些表現。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想象出逢蒙的動作、行爲,既理解了生字詞的意思,又體會了人物的性格,可謂一舉兩得。同時,她還引導學生想象逢蒙會說些什麼,會怎麼說,讓學生揣摩人物的語言,這是在人物語言的空白處構建想象的空間。

再提幾點建議:

一、感悟文本莫忘品詞

在理解詞語時可以採用表演悟詞,移情悟詞等方法。其實在教學中, 老師已經採用了這些方法,兩個情境的創設就是分別體現了“接濟”和“周旋”的意思,如果再適時點一點,學生的印象就更爲深刻。再如教學“嫦娥奔月”這一段、時,讓學生說說從哪些詞語感受到畫面的美,由此引出“飄飄悠悠”、“灑滿銀輝”、“碧藍碧藍”等關鍵詞語,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嫦娥奔月的姿態美和月夜的景色美,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所體現的意境美體會更爲深刻,朗讀也就自然到位了。

二、爲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有效,可以將寫話訓練引入課堂

讓學生用一個詞概括嫦娥心中的想法固然很好,可以寫一寫她飛昇過程中對丈夫、親人、鄉親的話,這是對人物品質理解的再一次昇華。本文的體裁是神話,而且故事內容比較淺顯,可以讓學生來複述。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結合教師的板書那幾組詞語進行。複述要求是儘可能地用上課文中的語言,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