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課時說課稿(精選5篇)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課時說課稿(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課時說課稿(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課時說課稿(精選5篇)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課時說課稿1

一、 說教學目標

1. 瞭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 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通過學習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探究過程,體會類比數學思想方法。

4.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思維能力及總結概括能。

基於對數學新課程標準的理解,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的數學模型,可以幫助學生從數量關係的角度更準確、清晰地認識、描述和把握現實世界,體會數學思想,發展學生的思維水平。本教材的結構和教學內容分析,結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點,

基於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章的結構和教學內容分析,結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心理特點,

基於對學情的瞭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 9 章第 2 課時的教學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這爲過渡到本課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而本課題的理論、知識是學好以後課題的基礎,它在整個教材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綜上所述,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難點:把不等式中的未知數化爲1這一步時,應根據不等式的性質確定不等號的方向是否改變;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知識相對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是覺得很枯燥,接受新知識會比較困難。爲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我採用了複習導入法、演示法、講解法、類比法。

三、說學法

根據七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太集中,又好動的心理特點我採用了合作討論法和自主探究法、練習法以提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將新知識化難爲易,提高本節課的教學效果。我主要從以下五個環節進行教學的。

1、 回顧舊知,提出目標

首先通過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複習引入課題,體現了數學中常用的類比數學思想,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這種類比思想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再讓學生通過解1道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進而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

2、探究新知

在教學新課的過程中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已有知識的實際現狀選擇合適的教法和學法並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率。首先我設計了4道很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讓學生觀察其共同特點從而很順利的概括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再讓學生舉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從而加深對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的理解;再啓發學生類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步驟,進一步比較知其聯繫與區別,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

3、鞏固練習

通過學生自主合作解2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個不含分母、不含等號,一個含有分母、含有等號。這樣由淺入深的設計讓學生更容易注意到在數軸上表示解集時若包括分界點畫實心點,若不包括分界點畫實心點。

4、歸納小結 達標檢測

設計一個問題 (議一議):解不等式移項時應注意什麼?係數化爲1時應注意什麼?在數軸上表示解集時應注意什麼?是本節課的知識系統化。

注意:解不等式移項時要變號但不改變不等號的方向;係數化爲1時不等式兩邊同除以或乘負數時不等號的方向要改變;在數軸上表示解集時若包括分界點畫實心點,若不包括分界點畫空心點。

5、作業佈置

讓學生把教材第126頁必做第1題和選做第2題寫在課堂作業本上以進一步鞏固本節課的知識。

總之,本節課在教學時我採用的是複習導入法、類比數學思想方法。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讓學生體會類比的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和創新性。從而讓他們通過回顧和練習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過程,藉助類比思想探索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深刻體會溫故知新的成就感,進而輕鬆愉快的獲得新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課時說課稿2

一 、說教材

1、 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組知識的基礎上,用函數的觀點對它們重新進行分析。這不是簡單的複習回顧,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進行動態的分析,引導學生從整體中把握部分。其中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爲後繼學習奠定了基礎。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函數圖象,逐步體會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

(2)感知不等式、函數、方程的不同作用與內在聯繫。

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自己根據題意列函數關係式,作出函數圖象,並能把函數關係式或函數圖象與一元一次不等式聯繫起來, 通過自主交流合作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情感與態度目標:

讓學生唱主角,老師任導演,增強學生學數學、用數學、探索數學奧祕的願望,體驗成功的喜悅。

3、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關係;

教學難點:利用函數圖象確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二、 說教法

1、 學情分析

我現在所帶班級學生整體學習能力處於中等水平,學習新的知識需要較長的理解過程,加上這一學段的學生思維處於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概括過渡的時期,對事物的認知停留在單一知識點上。他們可能會畫一次函數的圖像、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但是很難將數與形結合起來,通過抽象歸納得出二者的內在聯繫。

2、教學方法

鑑於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本節我將採用以啓發探究式爲主線、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配合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呈現教學素材,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三、說學法

1.學生自主探索交流,思考問題,獲取知識,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

2.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形成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圍,體驗學習的快樂,更好地掌握知識,發展技能 。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問題情境,探究新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爲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本節課我通過遊戲引入。

遊戲規則:準備好寫有各種有理數的卡片若干張,每人每次從中抽取一張,用卡片上的數字乘以2再減去4,最後結果大於零的得1分,等於零的不得分,小於零的扣1分。10次以後,計算每人的得分總和,得分最高者獲勝。

教師提問:

你希望抽到寫有哪些數字的卡片?你希望哪些卡片被對方抽走?

在以上游戲中,若用x表示卡片上的數字,y表示計算的結果,你能寫出y關於x的函數關係式嗎?

設計遊戲的目的有以下幾點:

(1)遊戲的內容便於學生列出函數關係式y=2x-4;

(2)通過遊戲中得分、不得分、扣分規則的確定來建立函數與方程、函數與不等式的關係,既有對上節課內容的複習鞏固,又爲本節課的引入創設條件。

(二)探討歸納,講解新知

(1) 解不等式 2x-4>0

(2) 觀察函數y=2x-4圖象,當自變量x爲何值時,函數值大於0?

這一環節中,師生共同完成3個任務:教會學生看圖、建立數形關係、歸納總結圖像法解不等式的步驟。

所以,首先讓學生畫出引例中函數y=2x-4的圖像。從y=0入手,然後分組討論圖像上y>0和y<0的部分。爲了幫助學生理解,我把圖像上y>0的部分染色。通過觀察讓學生髮現圖像上y>0的部分也就是x軸上方的部分。相應地,y<0的部分也就是x軸下方的部分。最後讓學生找出y>0時相應的x的值。

通過對以上兩個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認識到解不等式2x-4>0也就是求函數y=2x-4圖像上,當y>0時相應的x的取值範圍,從而建立數形關係。

最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利用函數圖像求不等式解集的步驟,這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1) 把一元一次不等式轉化爲ax+b>0或ax+b<0的形式;

(2) 畫出一次函數圖象;

(3) 一次函數值大於(或小於)0時相應的自變量的取值範圍,實質上是一次函數圖像上x軸上方的點(或下方的點)對應的自變量的取值範圍。

(三)應用新知

例2的設計是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圖像法解不等式的一般步驟,這也就是教材上的方法1,要求學生重點掌握。方法2有一定難度,本節課不再重點討論。

例2:用畫函數圖像的方法解不等式5x+4<2x+10。

方法1:原不等式化爲3x-6﹤0, 畫出直線y=3x-6。可以看出,當x<2時這條直線上的點在x軸的下方,即這時y=3x-6<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爲x<2

方法2:將原不等式的兩邊分別看作兩個一次函數,畫出直線y=5x+4與直線y=2x+10。可以看出,它們的交點的橫座標爲2。當x<2時,對於同一個x,直線y=5x+4在直線y=2x+10上相應點的下方。這時5x+4<2x+1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爲x<2。

總結:以上兩種方法其實都是把解不等式轉化爲比較直線上的點的位置的高低。

從上面的兩種解法可以看出,雖然用一次函數圖象來解不等式未必簡單,但從函數角度看問題,能發現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間的聯繫, 直觀的看出怎樣用圖形來表示不等式的解。這種用函數觀點認識問題的方法不是單純解題,而是加強知識間的融會貫通,用變化和對應的眼光分析問題,對於繼續學習數學有着重要作用。

(四)隨堂練習

1自變量x的取值滿足什麼條件時,函數y=3x+8的值滿足下列條件?

(1)y=0; (2)y=-7;

(3)y>0; (4)y<2.

設計意圖:本題學生很容易想到代值求解,爲了突出數與形的結合,要求學生利用圖像解決問題。

2 利用函數圖象解出x:

(1)6x-4=3x-2; (2)6x-4<3x-2

設計意圖:(1)與(2)形式上雖然只是等式與不等式的區別,但反應在圖像上相應的x的取值範圍卻不同。

(五)小結與作業

1. 歸納反思

2. 利用一次函數圖像求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步驟

作業佈置

必做題:習題14.3第3、4題

選做題:已知y1=-x+3, y2=3x-4,求x取得何值時y1>y2?

自我反思

應用新知中的方法2是初三數學中的重要方法,但考慮到學生的情況本節課沒有詳細講。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對本節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廣延伸,嘗試與中招考試銜接。這節課涉及到利用函數圖像求解集的問題,採用幾何畫板動態演示的課堂效果會更好。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課時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是蘇科版八下第七章第七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基礎上,這爲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着鋪墊作用。本節內容在初中數學學習階段中,佔據重要的地位,以及爲其他學科和今後高中數學學習打下基礎。

2、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並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繫及在解決問題時的不同作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用聯繫變化的觀點看問題的意識及數形結合的解題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興趣,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通過理論聯繫實際的方式,通過知識的應用,培養學生唯物主義的思想觀點。

3: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本課中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繫是重點,靈活使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解決實際問題是本課的難點,

下面,爲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教學策略:

教法:據本節課教學內容和八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目標教學的要求,本節課採用引導探究法;讓學生以觀察實例爲基礎,用歸納的方法形成概念,把教學過程轉化爲學生觀察、發現、探究的過程,再現知識的“發生”和“發現”及“形成”的過程,讓學生的知識形成網狀結構,使知識能相互交融,培養學生觸類旁通的能力。

學法:建構主義教學構想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問題的解決來學習。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學習方法。

三、學情分析:(說學法)

1 、學生特點分析:

中學生心理學研究指出,初中階段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年齡,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着迅速發展。從年齡特點來看,初中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抓住學生特點,積極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知識障礙上:

⑴知識掌握上,學生原有的知識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許多學生出現知識遺忘,所以應全面系統對學生的自由討論加以指導,引導學生如何研究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繫,共同揭示“等與不等”這對矛盾的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轉化,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等與不等的辨證關係。

(2)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是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繫

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學中教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3、動機和興趣上:

明確的學習目的。教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四、 教學程序及設想:

1、由“彈簧掛物問題”導入

把教學內容轉化爲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爲“猜想”,繼而緊張地沉思,期待尋找理由和證明過程。

在實際情況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於保持,而且易於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在本問題中使學生感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繫。

2、導疑:得出本課新的知識點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繫。

3、導研:講解例題。我們在講解例題時,不僅在於怎樣解,更在於爲什麼這樣解,而及時對解題方法和規律進行概括,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題中:引導學生圍撓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繫展開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

4、導練:課後練習 使學生能鞏固羨慕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與解題思想方法。

5、導評:總結結論,強化認識。知識性內容的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儘快化爲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並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

6、變式延伸,進行重構。重視課本例題,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例題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累積、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7、板書。

8、佈置作業。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進行分層訓練,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教學程序:

(一):課堂結構:導入、導疑、導研、導評、導練、佈置作業等幾部分。

(二):教學簡要過程:

1:複習提問:

2:導入講授新課:

3:課堂練習:

4:新課鞏固:

5:作業佈置

五:作業佈置: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課時說課稿4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浙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第五章第3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第2課時。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等幾方面來談談我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設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的概念,解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礎上,對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進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爲學習不等式的應用、函數等知識奠定了基礎。鑑於這種認識,我認爲本節課不僅有着廣泛的應用,而且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驟;會運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驟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的觀察、獨立思考等過程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獲得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體驗,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基於教學目標,我認爲本節課的重點是:運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驟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由於例2的步驟較多,容易發生錯誤,是爲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方法

我認爲在教學中,要善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本節課我採用啓發式,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手腦並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三、教學過程

爲了整體把握教材,構建高效課堂,我設計科一下流程:

複習引入—探究新知—鞏固練習拓展新知—目標檢測—歸納小結—作業佈置,總共7個環節。

(一)複習引入

課件出示:解下列不等式:(1)3-3x>2-4x;(2)3+3x≤4x+8。這兩道題是上節課學過的知識,我估計學生能夠解決。於是我給學生一定時間讓他們自行完成,同時請兩位學生上臺板演。對照學生的解題過程,教師提問:“解這樣的不等式的基本步驟是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板書:移項、合併同類項、兩邊同除以未知數前面的係數。(注:遇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與方程的不同之處)現在再看以下兩道題:

1.合作學習,根據已學過的知識,你能解下列一元一次不等式嗎?

(1)5x>3(x-2)+2 (2)2m-3<(7m+3)/2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類似。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驟和根據如下:

步驟根據

1去分母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

2去括號單項式乘以多項式法則

3移項不等式的基本性質2

4合併同類項,得ax>b,或ax<b (a≠o)合併同類項法則

5兩邊同除以a(或乘1/a)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

3.例1.解不等式3(1-x)>2(1-2x)

解:去括號,得3-3x>2-4x

移項,得-3x+4x>2-3

合併同類項,得x>-1

4.例2.解不等式(1+x)/2≤(1+2x)/3+1

解:去分母,得3(1+x)≤2(1+2x)+6

去括號,得3+3x≤2+4x+6

移項,得3x-4x≤2+6-3

合併同類項,得-x≤5

兩邊同除以-1.得x≥-5

注:1.五個步驟要求當堂背出,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覈對。

2.要求作業嚴格按照上述步驟進行。

三、課內練習

解下列不等式,並把解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1)5x-3<1-3x

(2)3(1-3x)-2(4-2x) ≤0

(3)(2x-1)/4-(1+x)/6≥1

四、小結: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驟。

2.不等式的解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基礎。現對本節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反思:

一、課堂教學結構反思

本節課通過複習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在數軸上表示解集開始引入新的`問題,學生通過對新問題的討論、交流與研究,明確了方法與注意事項,併爲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作了鋪墊。這樣的程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適時地由學生自己合作、交流,歸納出一般性的方法,對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以及養成總結的習慣是大有幫助的。

二、有效的課堂提問反思

複習舊知識的提問,可以加深對本課知識的理解,又能更好地鞏固前面的內容,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提問過程中可以達到師生間的相互交流。教學提問中,比如: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是什麼?不等式的概念是什麼?不等式的解是什麼?學生在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步驟的基礎上,類比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驟就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由於學生的基礎比較差,課堂教學提問中,由易到難,深入淺出,儘可能讓學生學會、會學、會做。

三、有效的課堂參與反思

本節課我從複習舊知識,提問,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形成共識的基礎上,過渡到一元一次不等式更一般的情況。在課堂活動中經歷、感悟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過程,重在學生參與完成。通過精心設計問題、課堂討論,中間貫穿鼓勵性語言,並讓學生自己理清思路、板書過程,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學生在各個環節中,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進而達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形成發展過程中來。

本節課較好的方面:

1.本節課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學習目標,注意分層教學的開展;

2.課程內容前後呼應,前面練習能夠爲後面的例題作準備。

3.及時對學生學習的知識進行檢查。

4.對過去遺留的問題,如:去括號時出現符號錯誤,去分母是漏乘,係數花1時分子與分母倒了等等問題,在課堂巡視時,發現問題並及時糾正,使學生在典型錯誤中吸取教訓。

不足方面:課容量少,留給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討論的時間較少。課堂上沒有發揮學生的力量,開展“生幫生”的活動。在課堂上沒有做到嘗試着少說,給學生留些自由發展的空間。設計的教學環節,也沒有多思考一些學生的所想所做,真正做好學生前進道路上的引導者。本課在現場操作與反饋中,與教學設想仍有一定的差距,許多地方還停留在表面形態,師生都還未能很習慣地進入角色。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課時說課稿5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次函數。它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中的第五節內容。下面,我從教材理解、學情分析、設計思路、教學流程四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思考和設計。

一、教材理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次函數是在前面學生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數的基礎上安排的。本節內容的重點是利用一次函數的圖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它既是對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數的進一步鞏固與深化,又是後續學二次函數等知識的基礎和鋪墊,起着承前啓後的重要作用。同時本節教材承擔着“引導學生初步體會不等式、方程、函數之間聯繫和區別”的章節目標,它是本章中的一個難點,滲透着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反映了“事物是普遍聯繫”的哲學規律。本節內容的學習,對於啓發學生數學思維,開拓學生的數學視野,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依據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我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觀察圖象,使學生初步掌握利用一次函數圖象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2、通過學生合作探究,初步體會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之間的內在聯繫。

3、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的價值,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

二、學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山區鄉鎮初中,辦公條件相對較差,爲了適應課堂教學改革的需求,近期學校在每個教室三面牆體裝上黑板,並用豎線分成30小塊,每塊黑板都是學生課堂交流展示的平臺,爲學生創造了極大的展示空間。

教室內學生的座位分佈以小組爲單位,6人課桌相併,相對而坐,好、中、差不同層次學生相互搭配,組成6人學習小組,便於課堂上合作交流,互幫互學,互相促進。經過近段來的實踐引導,學生的積極性大爲提高,主動性明顯增強,良好的學習習慣正在逐步養成。小組內部及小組之間討論熱烈,學生思維活躍,敢想敢說,課堂氛圍濃,教學效果好。

在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學生已經能夠熟練運用代數方法解出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能準確根據函數關係式畫出圖象,並能從圖象中分析出變量之間的關係;能找出簡單實際情境中的變量及相互關係。這些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於完成本課時目標十分重要,但由於本節內容綜合性強,並且比較抽象,再加上學生基礎、能力有限,所以學生對本節內容的掌握估計有一定的困難。

三、設計思路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以及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三個方面的教學實施建議:1、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2、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3、注重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繫,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要求,同時結合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慾強等特點,爲了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首先在新課導入時用簡明的引言,點明課題,激發學生學習本節知識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在課堂學習中,運用新課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猜測、推理、交流等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爲此,本節課的教學,我將採用“提綱導學——交流展示——訓練提升——學習評價”四環節主體參與式教學方法。

四、教學流程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分爲提綱導學、交流展示、訓練提升、學習評價四個部分。

一、提綱導學

教師用簡練的引言,設置疑問,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然後向學生髮放提綱導學活頁,其內容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學習目標,二是導學習題。出示教學目標的目的是爲了讓每個學生都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增強學習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導學習題是對教材內容的深度設計和處理,它緊扣課時目標,體現了知識由淺入深的層次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問題以填空的形式呈現,更加具體,便於學生操作。

學生明確目標後,結合課本20頁上方的函數圖象,自學完成導學習題。時間預設爲8分鐘。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在小組中合作探究解決,教師深入小組指導自學。

二、交流展示

這個環節是在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交流展示個人或小組的自學成果。時間預設爲15分鐘。具體過程爲:每個小組至少兩人在黑板上展示導學習題的自學成果,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保障全班三分之二以上的學生參與展示,力爭黑板不留空白,讓學生在參與中彰顯自我,在展示中提高自我。沒有在黑板上展示的同學,也要積極融入展示活動,可以隨時上前標出展示中的“錯誤”,並寫出自己的意見。書面展示結束後,教師根據學生的作答情況,有策略地請出多名學生向全班同學講解自己解題的思路和過程,在講解中,全體同學參與互動,有疑則問,有問則答,同時從思路、表達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

前4個問題的設計主要是爲了完成“用一次函數圖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課時目標,它是課時重點,所以,自學時間要充裕,展示活動要充分,交流講解要全面。第5個問題是本節的教學難點,學生很難獨立完成,教師要組織學生互動探究,鼓勵學生迎難而上,同時點撥釋疑,引導思路,幫助學生自己逐步得出結論,並展示在黑板上。教師強調後,根據學生的學情分層提出要求。

三、訓練提升

通過前兩個環節的實施,學生已經初步完成了本課時的學習目標,爲了鞏固學習成果,檢測課堂學習效果,所以設計了這個環節。本環節包括練習和講解兩個環節,時間預設爲練習10分鐘,講解8分鐘。訓練的題目爲課本“想一想”、“做一做”中的問題。以上問題由學生獨立完成,每組抽查兩名學生在黑板上分別完成。提前

完成的學生由教師檢查評價後,做課後作業,同時承擔幫助組內學困生完成訓練題的任務。待全班學生基本完成後,抽查3名以上學生到黑板上講解。問題二有多種解題思路,教師要引導學生髮散思維,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一次函數、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之間的聯繫和作用,爲下一課時的學習做好鋪墊。

四、學習評價

教師對課堂目標的完成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狀態、參與程度、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課堂學習綜合評價。這一個環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在每個環節,都要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適時評價,對錶現積極、學習自主的學生進行表揚,對稍差的學生提出改進的辦法,促使他們進一步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激勵全體同學高效率地參與課堂學習,生成知識,提高能力,從而有效地完成課時目標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