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濟南的冬天第一課時說課稿(精選6篇)

濟南的冬天第一課時說課稿(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濟南的冬天第一課時說課稿(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濟南的冬天第一課時說課稿(精選6篇)

濟南的冬天第一課時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今天要說課的課文是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課文是新課標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是一寫景抒情散文。文章大約是老舍19xx年冬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文學院教授時寫的。原文是一系列直接描寫濟南風景名勝的長散文《一些印象》,本課只是其中的第五節,發表在《齊大月刊》第1卷第6期上(19xx年4月版)。本文雖是節選,但能獨立成,是一精湛的散文。濟南在我國衆多的城市之中並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在語言大師的筆下,它的山光水色無不富於詩情畫意的自然美,成爲令人神往的地方,這就是老舍妙筆生花的神力。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在教學上有三大目標:情感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而且把“培養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讓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放在了第一位,因此教學時首先要讓學生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學會用心感受自然,熱愛自然。其次是學習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以及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再次則是培養學生品味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的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

本文作爲一精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教學時必須向學生重點講解作者是如何得出濟南冬天的獨特天氣特徵的,讓學生學習並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徵展開細緻的描寫的方法,以及作者怎樣在景物描寫中融入自己情感的寫法。

四、說教學難點

教學中如何去組織好學生合作討論,自主探究學習恐怕有一定的難度,因爲有的學生一聽到老師說可以進行討論,他就來勁了,以爲可以自由發揮了,也就不會認真地去閱讀課文,發現其中的疑問,然後去解決問題。因此,我們老師就必須做到放得開,還要收得攏。至於品味文中優美語言則是另一個難點。剛進入七年級的同學,說要讓他們自己去賞析精美散文的語言,他們還真不知道從哪裏下手。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說可以從修辭的運用這一方面去分析,所以教學時就必須講清楚講透徹。

五、說教學設計

本文作爲講讀課文,可以安排二個課時,第一課時導入新課,解說標題,簡介作者,積累字詞,整體感知並探究課文內容第一段;第二課時探究課文內容第二至五段,學習景物描寫方法,品味文章精美語言,總結全文並拓展延伸。

六、說教學過程及內容

1、導入語

課文的導入語,要求短小精悍,新穎別緻,能很好地吸引住學生。本文的教學可以從本單元的第一課,也就是朱自清的《春》導入。

2、解說標題

這一過程要做到認真細緻,理解了標題,文末那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的理解也就非常容易了。可以從修飾語和中心語的關係這一方面來理解,標題是特定環境(濟南)裏的冬天,而文末則是特定時令(冬天)裏的濟南。

3、說作者

抓住老舍的原名,字,稱號,兩部著名小說《四世同堂》和《駱駝祥子》以及話劇《茶館》,《龍鬚溝》即可。

4、說字詞積累

這一環節,我覺得對於剛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必不可少,不過也簡單,就幾分鐘,可以從讀準字音,區分形似字,解釋並積累詞語等幾個方面着手。

5、說整體感知

本文是寫景抒情散文,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反覆閱讀,例如老師範讀,學生範讀,齊讀等,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去感知作者在文中描寫的濟南冬天的景物,對濟南冬天的感情以及全文的層次結構等。當然也可以先設計好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閱讀文章。

6、說具體內容探究

這個環節是重點,也是花費時間最多的一個環節。內容探究可以逐段逐段進行,同時要落實到具體問題。問題的設計必須涵蓋每個段落,或者內容方面,或者層次結構方面,或者修辭方面,或者語言方面以及作者情感態度等方面都可以。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提出問題,並進行合作討論,質疑,也可以由老師先提出問題,學生思考作答。例如文章第一段的探究,就可以設計問題爲以下幾個:濟南的冬天氣候總的特點是什麼?作者是怎樣得出這一特點的?濟南的冬天是“聽不到風聲”的跟“沒有風”有什麼區別?“寶地”一詞體現了作者怎麼樣的情感?至於作者觀察角度選擇和變化,語言的運用,色彩的調配,比喻和擬人的寫法,情景交融等方面的探究則必須是站在全文的高度上來進行。

另外在探究之前,還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一可以鍛鍊朗讀能力,二可以培養語感,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嘛。

七、說學生學法

學生剛剛學習完本單元第一課,朱自清的《春》,或多或少具備了一些閱讀寫景抒情散文的基礎,因此本文的學習,可以進行分組合作,討論交流,探究質疑。當然每組的任務要明確,討論時也不能流於形式,更不能成爲閒聊。最後每一個問題我都得歸納明確。

八、說拓展延伸

在連續學習了兩寫景抒情散文之後,可以讓學生練練筆,也來寫寫自己身邊的景物。要仔細觀察,充分展開聯想和想象,抓住景物特徵,用形象生動的筆墨進行描寫。注意將景物寫活,做到情景交融。結合當前時令,可以擬好題,例如《秋天的田野》,《xx的秋天》等,當然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擬題目,字數不要求多,一兩百字就可以了。寫好的可以拿出來展示一下,奇文共欣賞哦!

以上就是我在教學本文時的思路,由於時間比較倉促,其中肯定有些不妥當的地方,在此就懇請各位指正,我一定虛心接納,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嘛!

濟南的冬天第一課時說課稿2

一、說課本

1、課文所處的職位地方及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位中的第二課文。它是當代聞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頭寫的一通過刻畫濟南冬天的優美景緻來抒發情感的寫景散文。

編者把本文擺設在第三單位,便是想讓我們明白到天然風景的美,領會蘊含在字裏行間的情感,明白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寄義和作用,推測精美的詞語、句子和段落,訓練精讀的技能,並作得當的摘錄。

2、課文解讀:

《濟南的冬天》是一最具本性的寫景散文,是引導學生變更本身的奇特感覺和體驗去閱讀文本、視察生存的極好典範。本文的語言清新、優美、密切、天然,形貌生動形象而又妙趣橫生。作者對風景形貌得過細入微,平中見奇,常處見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種視察事物形貌事物的本領應是本文講授的難點。

別的,還可以把本文與《春》比力閱讀,進一步領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對形貌風景,抒發情感的作用。文章開頭寫濟南冬天的氣候,接着轉到對冬天山川的形貌,文章用了三段筆墨寫冬天的山景。末了寫冬天的水色。全文擺設有序,脈絡明白,銜接精密,推進天然。文章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生動貼切,景象融會,顯得天然誠摯,富有薰染力。文章在形貌濟南的冬景時,到處流暴露作者的稱讚之情。在這些瞭解的底子上,我訂定本文的講授目標和講授的重難點如下。

1)知識目標:

a、領會作者捉住重要風景的重要特性舉行的過細刻畫,景象融會的表達對故國寶地濟南的稱讚之情。

b、理清本文的條理佈局。

2)本領目標:

a、養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伎倆的本領。

b、造就學生闡發、綜合的本領。

3)德育目標:

造就學生對故國江山的熱愛之情。

4、課本的重點、難點

講授重點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捉住重要風景的重要特性過細刻畫的方法,通過讀品領會作者對濟南的稱讚之情。讓學生在重複的讀的歷程中,領會要旨。

講授難點則是作者景象融會的寫法。我準備用讀寫說的綜合講授方法來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出美的句子中,說出奇特的感覺,進一步領會作者在字裏行間表現的情緒。末了,用寫來昇華。

二、說教法

1、恭敬學生本性,實驗本性化講授。

在研究新課標時,我領會到“講授歷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運動,引導學生自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進步語文本領。”於是我憑據本課目標和內容,聯合學生現實本領,應用種種講授本領變更學生的自動性,用發明法、互助探究法舉行講授,讓學生在團體感知的底子上,通過朗讀去發明美、感知美、探究美。恭敬學生的本性,使他們在老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央議題頒發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換,相互開導,相互爭議,引發他們自動去獲取知識,造就康健情緒。

2、讀、寫、說相聯合講授,進步學生團體本質。

爲了進步學生語文綜合本領,聯合課改精力,我在傳授本課時,注意了修築讀的平臺,建立說的動機,讓學生通過摹寫,做到學以致用,增強了與文本的對話。從講堂反饋的環境來看,學生讀說寫都到位,講堂氛圍活潑,結果很好,這就剛強了我課改的刻意。

分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是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適於朗讀,以是在文章的講析中應剛強的引入誦讀法講授,讓學生在重複誦讀中意會文章描景繪物的美,終極領會文章所蘊涵的富厚情緒。

三、說學法

由於學生是講堂的主體,因此我遵照“老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質疑爲主線”的講授思緒舉行學法的引導,接納了主體頭腦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訓練法。

在引導歷程中,先變更學生到場講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憑據緊扣講授的題目,使學生自主地發明、思索、闡發、討論,從而辦理題目,並在課文賞析後舉行拓展牢固。使學生從感知到明白,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進步了本領。

四、說教程

(一)、課前準備:重要分爲學生準備和老師準備。

讓學生利用絡資源的多種渠道,蒐集有關作者的平生資料及代表作品,還可閱讀老舍老師的另一佳作《濟南的秋日》,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故意識的引導學生預習課文,辦理生字詞所帶來的困難。

(二)、講授歷程

這節課我是按“引入新課——講授新課——歸納總結——反饋訓練”舉行講授的。

1、引入新課:我先以簡便的話語引入新課一提起北國的冬天,總會讓人想起“大雪紛飛”、“隆冬凜凜”如許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皚皚的北國之冬中,有一個地方的景緻與衆差別:它的氣候溫晴,它的水在冬天“不光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這個地方便是濟南。這節課,我們就在老舍老師的引導下,一起到濟南明白濟南冬天的奇景。

2、講授新課:

(1)初讀課文,接納默讀法,限定時間,要修業生不回讀,全神防備的讀,而且讓學生帶着題目對課文舉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題目用課件打出如下:

爲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

設標題的:引導學生通過讀去團體感知文本,開端了解文章內容。解題思緒:讓學生在讀的歷程中去發明,找出可以大概支持作者說法的地方,並談出本身的看法。

(2)精讀關鍵段落(3—5段)

老師可適時發問:你最喜好那一句,爲什麼?

設標題的:引導學生自動地品析重點語句,領會作者情感。也是突破本文難點的很重要的關鍵。

解題思緒:讓學生先讀再說,乃至用多種情勢去讀,讀出韻味,讀出情感,讀出本身的感覺,讀出詞句的妙處。

(3)利用探究法,老師展示四幅圖片,讓學生再讀課文,並評價老師所展示的圖片,哪些地方與課文內容相對應,哪些不符合。

設標題的: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讓學生更爲自動的去探究知識。

這種方法將一改以往的老師把學生的頭腦給牢固了的模式。而是讓學生自動的到場到討論中來,以獲取更多的情緒體驗。

(4)以寫促情

要求:請模仿文中你最喜好的句子或段落,聯合前幾天當地的一場大雪,寫一寫我們孝感的冬天。

設標題的:學習作者景象融會的寫法,抒發本身對故鄉、對大天然的情感。

寫完後讓學生交換,老師予以勉勵,到達本課熱潮。

3、歸納小結

讓學生說這節課學到了什麼?(老師對學生的每一點看法都予以肯定)

4、反饋訓練讓學生討論:標題能否換爲“冬天的濟南”?

設標題的:讓學生意會散文的特點、佈局及抒發情感的作用,以便引入下一課時。

濟南的冬天老舍

總特點:無風、響晴、溫晴山:陽光下——慈善景中有情熱愛、稱讚。

小雪下——清秀。

水:溫暖、清澈、透明。

遠山——小水墨畫。

濟南的冬天第一課時說課稿3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濟南的冬天》。

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濟南的冬天》選自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這課文是老舍先生的一寫景散文,文章描寫了濟南冬天氣候溫和、風景如畫,通過對濟南冬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及讚美之情。文章的題目直接交代了作者所描寫的地點及季節,文章抓住“溫晴”這個特點來進行描寫,描繪出濟南冬天的特有的魅力,作者在進行景物描寫時語言優美生動,深深地表達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在學習這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於文章中的語言進行賞析,學習作者所運用的表現手法,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羣體具有以下特點: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基本的概括和歸納的能力,抽象思維處於發展階段,本文是一寫景的抒情散文,因而重心在欣賞優美語句,體會作者情感上。我將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着重採用誦讀,感悟的方法進行文本分析。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2.通過朗讀的方式,學生能夠把握文章情感基調。通過朗誦,小組討論的方式,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

3.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體會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學習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朗誦法;討論法;教師導讀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學生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還要形成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會通過談話法進行導讀“同學們,在你們的印象中冬天是什麼樣的呢?老師聽到有的同學說時白雪皚皚、寒風呼嘯的。對啊,北方的冬天總是給人一種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印象。但是有這樣一個地方,它的冬天是不一樣的,沒有呼嘯的寒風,沒有皚皚的白雪,那裏有着無限的溫暖,同學們想知道這是哪裏嗎?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濟南的冬天》”。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讓學生大聲誦讀課文,同時注意朗讀的語速、感情等。

其次,我會引導學生了解文章大概內容。讓學生從課文中能夠感受到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體會作者所表達對的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1.學生在初步感知文章情感基調之後,我會讓學生再次讀課文,並且進行提問: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什麼?作者通過哪些景物呈現了濟南冬天的特點?學生會通過閱讀課文找到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溫晴”,並且作者通過對濟南山、雪、水等景物的描寫來體現濟南冬天的特點。

2.順勢我會提問第二個問題,我的問題是:作者是如何對冬天景物進行描寫的?這時候我會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對濟南的小山進行了描寫“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在這句話中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作者將小山周圍的地理環境比喻成了“小搖籃”,將四周的小山比喻成“看護者”。通過比喻手法的運用加上作者所感受到的溫暖等一系列的描寫,寫出了周圍的一圈小山特別可愛。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對“小雪”進行了描寫。“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作者將雪富裕了人的情感,寫雪是“害羞的”並且“露出點粉色”,這些描寫都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第六自然段對濟南的水進行了描寫,冬天水不結冰,水裏的水藻在晴天的時候也越來越綠,因爲這些水是不忍得凍上的,況且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作者通過描寫使水富有了靈氣,通過描寫水藻及垂柳,進一步說明水不忍得凍上的原因。

3.接着,我會提出第三個問題:作者通過對一系列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何種思想感情?學生通過讀課文,結合我的引導和總結後,明確問題答案如下:

作者通過運用比喻、擬人等一系列的修辭手法對景物進行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同時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通過以上環節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結作業環節設計爲:

學生再次集體朗誦本文,思考老舍先生剛從倫敦回到祖國,到了濟南,對濟南冬天的“溫晴”感受十分真切,此時給學生布置任務:當你到一個新的地點後是否有不同的感受?請談談感受並讓學生寫下來。

最後,我的作業設計爲:老舍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並且運用了寓情於景的寫作手法,請同學們課下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一段景物描寫。學會作者所運用的表現手法。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濟南的冬天第一課時說課稿4

一、教材地位

1、課文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教讀課,這一單元選取的四課文都是描寫自然景物的文學作品,學習本單元,教材要求要反覆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蘊含於文字中的感情,並揣摩精彩段落和關鍵語句,學習語言運用的技巧。

《濟南的冬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通過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學習這文章,讓學生領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裏行間的感情,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詞語、句子和段落,練習精讀的技能,並作適當的摘錄。

2、課文解讀

《濟南的冬天》是一最具個性的寫景散文,是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去閱讀文本、觀察生活的極好範例。本文的語言清新、優美、親切、自然,描寫生動形象而又妙趣橫生。作者對景物描寫得細緻入微,平中見奇,常出見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種觀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應是本文教學的難點。另外,還可以把本

文與朱自清的《春》比較閱讀,進一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對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作用。文章開頭寫濟南冬天的天氣,作者以自己親身的感受,寫出了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特點;接着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寫陽光朗照的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最後寫冬天的水色。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文章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情景交融是本文的又一大特點。其中描寫最形象最生動的是第3段和第5段。作者感情的抒發也非常別緻,不是採取直抒胸臆,而是通過表達一種感受的方式,如這樣一句話,“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作者將自己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不露痕跡的依附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因此顯得格外自然真摯,富有感染力。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3、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的方法,通過閱讀體會作者對濟南的讚美之情。側重賞析第3段和第5段,讓學生在反覆的讀的過程中,領會要旨。

教學難點則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我準備用讀寫說的綜合教學方法來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出美的句子中,說出獨特的感受。進一步體會作者在字裏行間體現的情感。最後,用寫作來昇華。

二、教學目標

在知識和技能上,瞭解老舍以及本課文的寫作背景。同時,能

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

在過程和方法上,仔細閱讀全文,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學習作者寫景的多種方法,並用之於指導自己的寫作實踐。

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通過學習本文,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讚美之情。

三、教學對象

《濟南的冬天》一文,所講的內容是學生們並不熟知的區域——濟南,初一年級的學生們還沒有系統學習地理知識,對濟南的瞭解較少。但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通過與家鄉冬天的比較,對濟南的冬天一定會隨作者去感受,與作者產生共鳴。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質疑爲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通過誦讀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的發現、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進行拓展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學方法

1、在課堂上儘可能多的製造語文學習的自由空間,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大力提倡自由研討,將課外與課文相結合,將課堂教學與寫作相結合,以深化對文章的感悟,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

2、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樣可以強化視覺和聽覺效應多種感官共同協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

五、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重要的講讀課文,知識具體,內容充實,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因此我在教學上安排2節課的時間,我的教學設想是,第一課時初步理解文章內容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第二課時進一步感受作者的感情。本說課教案只說明第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主要分爲學生準備和教師準備

讓學生利用絡資源的多種渠道,蒐集有關作者的生平資料及代表作品,還可閱讀老舍先生的另一佳作《濟南的秋天》,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有意識的指導學生預習課文,解決生字詞所帶來的困難。

在課前,我精心準備了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手段來豐富教學,擴大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二)、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是按“導入新課——講授新課——歸納總結——反饋練習”進行教學的。

導入新課:我先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一提起北國的冬天,總會讓人想起“大雪紛飛”、“寒冬凜冽”這樣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皚皚的

北國之冬中,有一個地方的景色與衆不同:它的氣候溫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這個地方就是濟南。這節課,我們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導下,一起到濟南領略濟南冬天的奇景。(採取這樣煽情的開頭,能更快的將學生帶入情景)

講授新課:a初讀課文,採用默讀法,限定時間,要求學生不回讀,全神貫注的讀,並且讓學生帶着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問題用課件打出如下:爲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設題目的:引導學生通過讀去整體感知文本,初步瞭解文章內容。解題思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發現,找出能夠支撐作者說法的地方,並談出自己的見解。)b精讀關鍵段落(3—5段)我適時提出問題:你最喜歡那一句,爲什麼?(設題目的:引導學生主動地品析重點語句,體會作者感情。也是突破本文難點的很重要的環節。解題思路:讓學生先讀再說,甚至用多種形式去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文句的妙處。)c使用探究法,老師展示四幅圖片,讓學生再讀課文,並評價老師所展示的圖片,哪些地方與課文內容相對應,哪些不相符。(設題目的: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讓學生更爲主動的去探究知識。)這種方式將一改以往的老師把學生的思維給固定了的模式。而是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討論中來,以獲取更多的情感體驗。

歸納小結:讓學生說這節課學到了什麼?(課堂互動,老師對學生的每一點見解都予以肯定,積極的鼓勵和表揚學生,能更好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反饋練習:老師給大家佈置2個作業,請大家完成

1、文中標題可否換爲“冬天的濟南”?(設題目的:讓學生領悟散文的特點、結構及抒發感情的作用,以便引入下一課時。)

2、習作,讓學生以《校園的早晨》爲題,寫一500字左右的作文

(佈置寫作,讓學生鞏固在課文中學習到的衆多寫景方法,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學會把景物寫活、寫生動。)

濟南的冬天第一課時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初中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課文。該單元以寫景抒情爲主,要求反覆朗讀,在整體感知資料大意的基礎上,揣摩、欣賞精彩句段和詞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將落實這些教學目標。《濟南的冬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經過描繪濟南冬天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這文章描繪景物,語言準確生動,多使用比喻、擬人手法,融情於景,表達了作者鮮明的印象和感受,抒發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除了理清文章的脈絡以外,還要揣摩、品味課文語言,經過這些學習過程理解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熱愛和讚美。

二、學情分析:

本校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所以在建立框架結構的時候,給同學們更多的時間思考,可是部分學生素質不錯,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展開獨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由他們自我揣摩語言,並分享他們的觀點。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生字生詞,初步感知文章資料,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理清文章思路,揣摩、品味文章語言,學習課文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3、研讀課文,體會老舍先生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以上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思路,揣摩、品味文章語言,學習課文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教學難點:研讀課文,體會老舍先生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

四、教學設想

1、教學用具:因爲這是一寫景抒情的文章,文章語言十分優美,所以將經過朗讀感知課文資料,爲了強化這種美感,我將使用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作配樂朗誦。同時使用幻燈片供給必須的背景資料。而其他重要的知識點,將用板書的形式展開。

2、教學方法:新課標要求學生要自主學習,所以在學習本文的過程中,儘可能的給學生多一點的空間思考,教師只作引導。

3、教學課時:1課時

五、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將從導入、整體感知、揣摩語言、課堂小結、佈置作業等幾個環節展開。

第一環節:導入。冬季本來就是泉城濟南最美、最有韻味的季節,從宋朝的蘇軾到清代的王士禎到當代的文學大師老舍先生,都在用詩的語言反覆吟誦着雪中濟南、冬的濟南:山郡逢冬又作晴,波塘分出幾泉清。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後千峯半入城。老舍先生的讚美更加慷慨: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於是便有了《濟南的秋天》和《濟南的冬天》兩美文傳世。

第二環節:整體感知。這一部分將分爲作者介紹、積累生字生詞、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等幾個環節。其中重點落實生字和理清文章脈絡。經過讀寫的過程讓學生積累生字生詞,打下紮實的基礎。整理文章脈絡這一部分,我將經過問題提示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整理出框架結構,同時初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三環節:研讀課文,揣摩語言。讓同學們研讀課文,自由提問:在閱讀課文之後,有哪些地方自我沒能理解。給同學們5分鐘時間來思考。提出問題後先由同學自我解決,教師作引導。重要問題沒有提到的,教師作補充。

可能性問題:

1、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夢想的境界?

明確:賦予老城以人的靈性,把老城寫活了,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流露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

2、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異常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明確:小山如同慈母般溫存、體貼、慈祥。而那句低語使人想起母親在搖籃邊低聲哼着催眠曲的情態,蘊涵着感人的脈脈溫情和體貼入微的撫愛,賦予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

3、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明確:描繪了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給人以動態的生活實感。

4、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明確:擬人手法,畫出雪景的色,並且繪出了雪景中的情與內在美。

5、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明確:一個太字,讚美之情全出。用與老天商量的語氣,說怕小山被大雪壓垮了,實際上是讚美小雪後濟南小山的秀美,對嬌媚得似乎弱不勝衣的小山充滿着熱愛。

6、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技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明確:擬人手法,水脈脈含情,助長水藻的勃勃生機,幫它煥發,經過水藻、水清、柳美相互愛憐,表現它們的協調配合,似乎有了靈性,而更加熱愛它們。

7、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明確:點題,又和標題在結構上有所變化,顯示了作者的匠心,用冬天修飾濟南,抒發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裏的濟南的總觀感。和開頭呼應,抒發了作者的喜愛、讚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

第四環節:課堂小結。根據開始建立的框架結構,簡單的複述課文,也就是課文經過描述陽光下的小山、小雪後的小山、城外的遠山、澄清透明的水描繪了溫晴的濟南,抒發了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深深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第五環節:佈置作業。學習課文的寫作方式,寫一寫家鄉的冬天,要求突出冬天的特點,多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六百字左右。

六、板書設計

總的特點:無風聲北平

響晴倫敦

溫晴熱帶

山:陽光下的小山可愛

小雪後的小山秀氣

城外的遠山水墨畫

水:澄清、清亮、空靈

濟南的冬天第一課時說課稿6

評委老師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等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版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課文,本單元爲我們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這裏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語言……本單元同時承擔着對現代散文的鑑賞能力提高的任務,因此本單元的重點是整體感知散文,品味散文優美的語言藝術。《濟南的冬天》是一極具個性的寫景散文,語言清新、優美、親切、自然,描寫生動形象又妙趣橫生,對景物描寫細緻入微,平中見奇、常處見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種觀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是本文教學的難點;同時把本文與朱自清的《春》進行比較閱讀,進一步體會比喻、你人等修辭手法對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作用。

二、說學情

由於地域的關係,學生對“濟南的冬天”和家鄉的冬天有何不一樣不太明白,這就需要在教授本課之前佈置學生更多地瞭解“濟南”,瞭解濟南的冬天有怎樣的特點,同時想想家鄉的冬天是什麼樣子,有什麼特色景物;另外通過前一課《春》的學習,學生對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寫景抒情的作用已有初步的認識,因此本文可以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地讓學生學會品味散文中優美的語言及修辭藝術。

三、教學目標

鑑於以上對教材的認識,對學情的分析,我爲本文定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辨析多音字

(2)理清文章的層次結構

(3)培養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4)通過對本文的學習去發現大自然之美

四、教材的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的方法,通過品讀體會作者對濟南的讚美之情,側重賞析第3段和第5段。

難點:情景交融的寫法。我準備用讀、說、寫的綜合教學方法來突破難點。讓學生讀出優美的句子,說出獨特感受,進一步體會作者在字裏行間體現的情感。最後用寫來昇華。

五、說教法

教學本文我想以讀貫穿始終,打算三步走:

第一步,反覆讀:初讀——精讀——品讀,讀出文章之美,達到與作者共鳴。

第二步學生討論探究濟南動冬天的山水陽光,並對其進行修飾,找出依據,如小山搖籃圖,空靈水晶圖等。

第三步學生以導遊的身份,追隨老舍的足跡給第一次來濟南的有人介紹濟南的冬天。

新課程中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知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於是我根據本科目標和內容結合學生實際能力,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用發現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朗讀去發現美,感知美,探究美。

六、論學法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我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質疑爲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知道,使學生自主地發現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

七、教學過程

1.導入語:以“冬天來了。大家最深的感受是什麼?”導入新課的學習。

2. 新授

a.聽老師範讀課文,圈注生字詞,注意老師的語速語調

b.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寫作的?——以此來確定課文的感情基調

c.精讀課文,概括文中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方面,並分析概括其特點

d.品讀課文第三、第五段,並與《春》做比較閱讀

八、佈置作業

借鑑課文的某些寫法,將你家鄉冬天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字數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