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端午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精選10篇)

端午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不經意間,一個難忘的活動結束了,想必你會開拓了視野,不如讓我們總結經驗,展望未來。那麼活動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精選10篇)

端午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

一年一度端午至,又是龍舟飛渡時,我校學生已經將傳統節日作爲自己學習、生活中一項喜愛的活動,爲了引導學生更好地瞭解、喜愛傳統節日,進而提升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我班開展了形式多樣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爲主題的文化教育活動。現小結如下:

一、積極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追溯端午淵源,充分認識"端午節"的有關知識。

我班利用了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有關"端午節"的知識與內容,同時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互聯網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

二、開展各種的活動,豐富"端午節"內容。

有些同學親手製作了糉子,有的同學利用網絡寫了一個個端午節故事,有的同學拍了照片,有的同學做了漂亮的手抄報,大部分同學做了端午圖片。作品雖然不太多,但收穫多多。

通過這些活動,我們讓學生懂得了:我們在端午節紀念屈原,並不是因爲他投江自殺,而是因爲在他身上體現出的那種精神:面對着國家、民族的災難,而起身抗爭,始終保持一種民族的氣節,一種清白。而且透過屈原,讓他們看到,中國還有千千萬萬的屈原。這就是一種對國家、對民族的熱愛、維護。所以,孩子們通過參與這次活動,真正懂得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爲什麼要紀念屈原,爲什麼要把一個端午節人爲地和屈原聯繫起來。

在本次活動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走進偉人、瞭解歷史、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端午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2

20XX年的6月20日是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爲充分利用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引導學生更好地瞭解、喜愛傳統節日,進而提升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爲主題的文化教育活動。現小結如下:

(1)各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會。端午節前夕,佈置學生通過書籍閱讀和上網查詢,瞭解端午節的相關知識,並在班會上進行交流學習。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銘記的,不僅是屈原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統一學生思想,進一步改進學風,激發幹勁、弘揚正氣,增進團結、促進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2)開展端午風俗手抄報比賽,共同紀念了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讓學生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3)主題活動之後,讓學生在端午節當天向學校食堂師傅學習糉子的各種製法。並自己動手製作糉子,並舉行包糉子比賽,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感受着民俗文化。

(4)週一升旗時,學生以“端午節”爲主題的演講,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個人傳統文化素質。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提高文明素質,做名副其實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端午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3

又是一年糉飄香,沐浴五月的細雨,品味香甜的糉子。五月初五,我們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是一代又一代綿延下來的習俗。端午節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但以紀念屈原最爲常說。每年的端午,我國各地有着特色的習俗,如: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洗艾葉澡等。在端午的的小假中,一六班的孩子們開展了各種實踐活動。他們或是和爸爸媽媽一起追溯端午的由來,並瞭解端午特色的民族風俗。或是和奶奶一起置身於雪白的糯米和碧綠的糉葉之中雙手笨拙地包着糉子。或是走出家門,沐浴五月的和風細雨,觀賞一場競爭激烈的龍舟比賽,採一葉艾芳香整個房間……種種活動,孩子們被我國的傳統文化感染着。他們用一幅幅作品書寫着自己的感受。

朱xx: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力屈原。堪笑楚江空渺茫,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端午節,我、爸爸、媽媽和妹妹一起放風箏、看龍舟、吃糉子。沈xx: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思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若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唐杜甫《端午日賜衣》

譚cc: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張耒《和端午》陳xx:端午節的來歷從前,有一個大臣叫屈原。他給皇帝提出一些意見。結果皇帝沒聽屈原的話,國家就變得不好起來。屈原在五月初五的這一天跳到江裏自殺了。人們想把他打撈上來,沒撈上來。於是,人們就報了糉子給魚兒吃。從此以後,人們有了一個傳統,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包糉子和划龍舟。

端午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4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

本學期來,我能夠根據教研中心和學校的課題組計劃,確定好課題《風箏飛吧》、《關注湖南奧運》、《趣話端午節》進行研究,活動中,能夠發揮學生主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到湖南省體工大隊參觀,向運動員瞭解相關的信息,並做到有研究,有交流,有記錄;在活動子課題提出後,到活動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動的實施,及活動的總結、交流與評價,都能夠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活動,教師有效的針對學生的實際,進行適當的指導、引導。

二、加強教師的有效指導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師生關係是一種導師與學生的關係。它要求以學生活動爲中心,而教師在學生的活動中始終起着指導作用。綜合實踐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做”出來的,因而,在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特別注重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我們強調了它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係。在活動中,我在班級中建立了一個“導師制”。教師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於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部過程。這個制度就是要求教師要指導一個或多個小組活動。比如:在《關注湖南奧運》這個大主題下,當學生還不知道確定什麼子課題時,教師的“導”就顯得很重要。這個時候,教師就要通過交流,瞭解學生的共同興趣,根據他們的興趣點,幫助其確立研究的對象,然後指導並幫助他們確立研究點,讓自己成爲學生活動中的“幫助者”。

三、注重學生的合作

綜合實踐活動與我們的學科教學相比,更注重學生的探究、合作。班級裏的50多個學生並不是人人都樂意合作,人人都樂意接受其他同學,而且在小組活動的過程中,每一個小組成員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有大有小。作爲教師,我深深地意識到樂意合作、善於合作對學生髮展的重要性。因此,這學期我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小組中如何發揮個體的作用,如何與組內其他同學進行合作探究。

如:進行“關注湖南奧運”這一活動時,學生自由分組,合作研究子課題。活動中,學生充分發揮內在潛力,自己查找資料、採訪、寫感想、排節目、設計製作展牌、動手繪製手抄報。學生在合作中各盡所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樹立了自信,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朝氣。 如:進行“風箏飛吧”系列活動時,既有各自完成的項目“我製作的風箏”,又有合作完成的項目。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自己的風箏經過試飛,若失敗的再看看別人的風箏,或尋求別人的幫助,到最後,獲得成功的都是凝聚小組成員心血的風箏。活動結束時,設置了“合作獎”,鼓勵學生的進步與成功。 再如:研究“趣話端午”主題,放手讓學生自己做調查問卷,有專門調查同學的,瞭解小學生對端午節的熟悉情況;有向父母或長輩調查的……然後把數據進行彙總統計,得出結論。學生在調查瞭解中明白端午節的來歷、風俗、意義等,也懂得了如何保護我們的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

端午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5

爲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幫助當代青少年品鑑端午節所承載的愛國主義的道德內核,引導小學學生更好地瞭解、認同、喜愛傳統節日,進而內化爲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營造慶祝新中國成立XX週年的良好氛圍,

端午節親子活動總結。現將我區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總結如下:

一、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追溯端午淵源。

各校利用國祺下講話會、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開展“心連心,話端午,揚民族傳統文化”活動。各班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互聯網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

識。

二、開展了“端午節、離騷頌、愛國心、民族情”等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各校利用學校例會、國旗下的演講、主題班(隊)會,舉行不同形式的誦讀活動。通過開展誦讀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真正把誦讀活動變成了一次學生潛移默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

三、豐富了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

(一)開展了“屈原詩歌頌”、“我心中的屈原”演講等多種富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我們讓學生懂得了:我們在端午節紀念屈原,並不是因爲他投江自殺,而是因爲在他身上體現出的那種精神:面對着國家、民族的災難,而起身抗爭,始終保持一種民族的氣節,一種清白。而且透過屈原,讓他們看到,中國還有千千萬萬的屈原。這就是一種對國家、對民族的熱愛、維護。所以,孩子們通過參與這次活動,真正懂得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爲什麼要紀念屈原,爲什麼要把一個端午節人爲地和屈原聯繫起來。

(二)各校開展了“傳統節日故事大家講”“端午糉子我來包”等實踐體驗活動。

有的中隊還延伸了活動的內涵開展“熱棕飄香話端陽”主題班會活動,通過書籍閱讀和上網查詢,瞭解端午節的相關知識,並在班會上進行交流學習。中間穿插災區孩子堅強、勇敢、樂觀的故事,教育孩子從小學會堅強;有的中隊開展了親子活動,讓學生向長輩學習糉子、荷包的各種製法,自己動手製作“糉子”“荷包”,感受着民俗文化。同時發起“給災區小夥伴送上美好祝福”活動,藉此寄託大家對災區小夥伴的牽掛和想念;有的中隊以“快樂的端午”爲主題,畫一張手抄報,出好一期主題黑板報,爲孩子們所喜愛。有的中隊利用班會、閱讀課等時間,在班上舉辦故事會;有的中隊輔導員大膽啓用了班幹部,充分發揮他們班幹部的職能,鍛鍊了他們團結協作,共同組織策劃的能力。孩子們也沒有讓我們失望,他們精心組織策劃、準備着,把 “屈原故事知多少”知識競賽開展得有模有樣,還把同學們精心製作、準備的小巧手工作品頒發給知識競賽中的佼佼者,我們覺得孩子們真能幹!

(三)、各校開展了“背一背屈原詩歌”、“畫一畫屈原”、“紙糉子製作”等有趣而有意義的活動。

各校“心連心,話端午,揚民族傳統文化”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各班輔導員還根據本班實際,讓孩子們以大組爲單位,進行了“背一背屈原詩歌”、“畫一畫屈原”、“紙糉子製作”等比賽活動。該活動讓孩子們在動口、動手等有趣的活動中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形式非常棒!

倡導健康防疫,開展除塵活動。古人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廣插艾草,抹雄黃酒,以免災去病,端午節成了我國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的大節日。各校結合當前

全球防治甲型H1N1流感及我區開展創全國文明城市的契機,宣講健康防疫知識,開展環境教育、健康教育,開展端午節除塵運動,淨化校園及生活環境。

在本次活動中,我區各校能充分利用傳統節慶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走進偉人,聆聽經典,感受到了偉人的愛國情懷,在校園掀起了倡導文明和文化新風以及勤儉節約的熱潮,更是承端午文化精髓,揚民族傳統底蘊。我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教師有責任去弘揚傳統文化,而這個責任,就賦予給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從傳統節慶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端午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6

根據區文明辦的有關通知的精神,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XX週年,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戰略任務,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充分挖掘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深厚的文化內涵。我局領導高度重視,集思廣益,結合實際開展了豐富多彩、貼近生活、貼近羣衆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爲確保此次端午主題活動順利開展,局黨委高度重視,及時召開會議對端午節活動進行總體部署,並制定了活動方案,要求各科室在活動中突出迎建黨成立XX週年愛國主義教育;突出認識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突出講文明、樹新風、獻愛心等具體要求,全面推進我局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我局利用宣傳欄、簡報等多種方式對端午節相關知識進行了廣泛宣傳,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相結合,開展"話端午,揚民族傳統文化"系列活動。讓全體幹部職工、職工子弟及羣衆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及當中的愛國主義情懷。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不斷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三、具體活動情況

(一)開展"愛心糉子"端午活動在端午節來臨之際,結合黨政機關聯繫社區"創文"工作,我局組織幹部職工代表來到福寧社區,與區內孤寡老人、殘障人士、困難家庭一起開展了"弘揚傳統、傳遞愛心"茶話會,與他們一起聊天、一起包糉子,一起聯歡,贈送了端午節禮品,讓羣衆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心。

(二)宣揚傳統文化,開展"迎端午、誦經典"活動爲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文學經典,我局開展了"迎端午、誦經典"文學經典誦讀活動。局黨委印刷了"迎端午、誦經典"經典文學小冊子,並對全局幹部職工及工作人員進行統一發放,要求各科室組織誦讀。活動陶冶了全體幹部職工的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激發了愛國主義自豪感,增強了機關團隊凝聚力。

(三)開展"樹文明、講衛生、促環保"活動古人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廣插艾草,抹雄黃酒,以免災去病。我局結合實際認真開展端午節"樹文明、講衛生、促環保"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淨化黨政機關環境。掀起講文明、講衛生、講環保的良好氛圍。堅持做好垃圾分類擺放,多管齊下,促進垃圾分類綠色環保成爲常規意識。使"文明低碳過節,享受綠色端午"的理念與"樹文明、講衛生"相融匯,紮實爲"創文"工作提供思想基礎。

在本次活動中,我局充分利用傳統節慶日對全體幹部職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掀起了倡導文明和強化作風的熱潮,更是承端午文化精髓,揚民族傳統底蘊。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一奮鬥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端午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7

端午節爲我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利用學生對過節的興趣,不僅能激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刺激他們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義感和愛國情,還靈活地激發每位學生的探索創造精神。

1、師生互動牆報。(在3-4年級開展)通過教室整個的外牆佈置,以小報、手工製作、繪畫作品等形式反映師生在第一階段的學習體會與成果。

2、師生互動演出。(在5-6年級開展主題隊會)隊會以文藝演出的形式再現了屈原投江的一段歷史文化,師生們被屈原身上那股民族的正義感和濃濃的愛國情所折服,全場深情地吟頌起懷念屈原的詩詞。

3、規範的養成更自覺了。節慶活動的開展往往牽涉到整個班集體,不強調一些紀律是不行的,在整個的參與過程中,可能還要牽涉到一些學生的個人“犧牲”,學生的集體觀念得到了強化,集體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增強了,因而也更自覺的履行職責,遵守規範。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們只是充分利用一部分傳統文化對向進行教育,我們有責任去弘揚,而這個責任,就賦予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從傳統節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端午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8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爲了讓孩子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培養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20xx年6月19日,——幼兒園開展了端午主題活動之快樂包糉子活動,中大班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親手包糉子,而小班的小朋友則自由參觀,有的小朋友還積極參與進來呢,大家都體驗到了包糉子的快樂。

活動前幾天,老師們就已經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着,其中最爲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意義,瞭解了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幼兒園裏的老師們也早早的準備好了包糉子的材料,首先孩子們認識了棕葉。糯米。黑芝麻餡料。火腿腸等材料,然後在老師的帶領下準備包裹糉子。

代老師先給大家演示糉子的製作方法,孩子們認真地傾聽着。演示完畢後,孩子們也迫不及待的行動起來,只看到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張張翠綠欲滴的糉葉間",幾分鐘後,在孩子們辛勤的努力下,一個個形態各異的糉子躍然桌上,雖然不成樣子,但蘊含着孩子們甜甜的心血。

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知道了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糉子的習俗。

在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中,孩子們在濃濃的節日氣氛裏學習了包糉子,既鍛鍊和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獲益匪淺。

端午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9

這次端午節活動結束了,我們學校組織的這次活動,讓我感覺也是非常的有感觸,每年都會在端午節的時候的舉行活動,爲了讓學生們瞭解到傳統節日,弘揚傳統文化,這次的活動也準備了很多節目,讓學生們更加貼切的去了解活動的意義,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大力的宣傳端午節的傳統習俗,讓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對這次活動也總結一下。

首先就是宣傳工作,給每個班級都發活動通知,讓學生們參與進來,做一名端午節的板報,還有手工藝展示,然後在活動當天就開始評獎,一開始的宣傳工作還是需要做好的,這次的活動學校非常重視,除了宣傳工作之外還有一些節目,每個班級都有準備活動,活動的意義主要還是要讓學生們能夠有這方面的意識,能夠更多的去了解端午節,讓學生們清楚端午節的來歷,還有一些關於端午節的文化,現在的也必須要好好的總結一下,在這一方面肯定是要做好相關的準備的,在活動當天,大家的興致都是非常高的。

活動當天每個班級都是有準備活動,有朗誦,有歌唱,有猜謎,整個活動下面,節目是層出不窮,這方面大家都是非常的努力的,活動的過程雖然不是很長,可是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這次活動也是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這其實也是另外一種放鬆,總的來說活動結束之後大家都是非常的開心,端午節的活動當中,各個班級都展示了自己的風采,其中知識競賽是非常精彩的,大家都做的非常得不錯,現階段的學習當中確實是缺少這樣的互動,這次活動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是,在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節目結束之後緊接着就是頒獎,這個過程當中確實是非常的不錯的,表現優異的班級都是頒了獎。

在這一點上面肯定是非常明確的,端午節活動已經結束了,通過這次的活動,我們學校也是有了一些經驗,下次的活動也一定要做好足夠的準備,同學們也是非常配合的,最後在活動結束後大家都是陸續的回到了教師,說到這次活動的一些不足,就是在時間上面這次的活動,離原計劃規劃的時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還是延遲了半個小時的時間,主要就是因爲在表演節目的時候,設備出了故障,所以說延遲了一定的時間,下次活動一定會合理安排好,端午活動結束,對學生們來講是一次不錯的校園活動,希望大家度過一個開心的節日。

端午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0

6月18日是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端午節。爲了引導學生更好地瞭解、喜愛傳統節日,進而提升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爲主題的文化教育活動。現小結如下:

一、積極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追溯端午淵源,充分認識"端午節"的有關知識。

學校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LED宣傳欄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有關"端午節"的知識與內容,同時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互聯網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

二、開展各種的活動,豐富"端午節"內容。

1、各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

6月11日,班主任佈置學生通過書籍閱讀和上網查詢,瞭解端午節的相關知識,並在6月15日班會上進行交流學習。爲了活動的順利開展,政教處對活動進行了部署,分年級開展專題活動:初三年以文明的生活方式爲主題,宣傳普及衛生防病知識,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初一二年開展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並在班會上進行吟唱,共同紀念了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讓學生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主題活動之後,有的班級佈置了假期親子活動,讓學生在端午節當天向長輩學習糉子的各種製法。自己動手製作糉子,感受着民俗文化。

2、倡導健康防疫,開展除塵活動。

古人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廣插艾草,以免災去病,端午節成了我國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的大節日。我校宣傳健康防疫知識,開展環境衛生教育、健康教育,淨化校園及生活環境,並組織學生對校園進行衛生清潔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走進偉人、瞭解歷史、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