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集錦9篇大綱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集錦9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集錦9篇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1

一、 指導思想:

高度認識開展綜合活動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的重要舉措,在豐富多彩的綜合活動中,體現活動的自主性與實踐性,強化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得與體驗,使學生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增進身心健康、提升動手操作能力,養成勤於動手動腦、樂於參與生活實踐活動的習慣,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展。

二、綜合活動開展狀況整體調研:

近二年來,在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兩面大旗的指引下,學區各中小學都關注了綜合活動建設工程,圍繞“道德修養”、“學科類”、“體育藝術類”、“科技活動類”、“校本課程類”、“綜合實踐活動”類、“校園文化建設類”、“其它類”等八個主題開展了系列綜合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強了學生素養,對推進學區素質教育整體進程做出了不可否認的成績。

但就整體而言,我們的綜合活動開展還處於低品位、淺層次狀態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預設性差:各學校沒有依據自己校情,制訂出全學段的綜合活動預設表,沒有設置活動內容、活動主題。

2、活動設置不成系列:各學校都沒有全學段綜合活動預設表,活動間缺少內容關聯,各次活動間沒有連續性,降低了活動的教育效果。

3、指導教師素質丞待提升:綜合活動的開展,是落實課程管理的

重要舉措,與各學科教學同等重要,我們大多教師還沒有高度重視這個問題,因此在指導活動建設上缺乏必要的知識學習,學校也沒有對教師深入地進行專項培訓,專業或兼職綜合活動指導教師隊伍還沒建設到位,這也是造成我學區綜合活動開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三、 目標預設:

(一)提高認識,高度認識綜合活動建設的意義,它是落實課程管理、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工程,綜合活動開展的效果與水平直接決定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水平的高低,是每個學校必須着力建設的工程之一。

(二)加強教師培訓,提高綜合活動的指導能力:各校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培訓工作。(1)讓每個教師都明確綜合活動的新種類劃分。

(2)讓每個教師都具備指導學生綜合活動的能力。(3)讓每個教師都能開發綜合活動項目。(4)本着開好頭、紮實做、有實效、創特色的原則循序開展。

(三)活動目標預設:(詳見《松山區義務教育階段綜合活動設計》)

1、社會教育活動類;

2、科學技術活動類;

3、文學藝術活動類;

4、體育衛生活動類;

5、學科活動類(校本新增項目);

6、綜合實踐活動類

(四)活動資料積累:創新材料展示方式,集文本材料、標本材料、影視照片資料(製作展板)、作品材料等於一體,體現綜合活動的多樣性。

四、 實施步聚及措施

1、20xx年3月---4月:各校依據學區中心校制訂的方案制訂本校實施方案。調研本校綜合活動開展實際情況,明確本校開展的活動的屬性分類,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綜合活動開展工作,依據“松山區各年級綜合活動年度計劃書”制訂學校綜合活動表,做好活動具體內容預設。(3)活動設計要充分體現區年度計劃書中的主題性,圍繞計劃書中各月份活動主題設計系列活動。

落實此項工作的具體程序是:召開領導班子會議研究中心校方案---召開全體教師專題會議研究學區中心校方案----徵集各位教師“開展活動方案設計”---領導班子研究各教師提案----制訂學校綜合活動實施方案----研究制訂學校學期綜合活動總表(學校先與各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研究落實班活動表,再研究落實年級活動表,最後彙總成學校總表)

3、4月份的活動內容,在沒出臺“方案前”要正常開展。

2、20xx年5月---20xx年12月:實施階段。

3、20xx年1月:經驗總結交流、整體評估。

五、幾點建議與說明

1、正確認識原來“八類分法”與現在“四類分法“的區別與聯繫。

(1)原來“八類分法”包括:道德修養類、學科類、體育藝術類、

科技活動類、校本課程類、綜合實踐活動類、校園文化建設類、其它類,現在“四類分法”包括社會教育活動類 、 科學技術活動類、文學藝術活動類、 體育衛生活動類。比較發現,原來的“道德修養類”與現在的“社會教育活動類”相近,但後者比原來內涵更大;體育、藝術類型活動,兩種分類中都有,但組合有所變化 ,原來是體育藝術整合、現在是體育衛生整合,相比之下,新分法增加了“衛生”類活動,而將藝術與文學整合;科學技術類前後沒有變化 。

(2)、正確認識前後分類活動內容的增減。我們從分類上很容易發現,後者沒有了“校本課程類”、“綜合實踐活動類”、“學科類”“校園文化建設類”“其它類”等,因此我們可能錯誤的認爲活動內容減少了,其實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只不過是這五種從原來的綜合活動中單獨提出來了。這是因爲“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課程,將其化分爲綜合活動,好象不太科學,但這兩項工作無論歸屬如何,都是必須紮實做好的;校園文化建設類,是德育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先進文化管理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活動中拿出來,更需要我們獨立做好;其它類原本就包含在前幾類活動中,只不過是活動的一種方式罷了,因此刪除它並沒有影響活動內容的變化 ;而學科類的刪除,好象減弱了除語文學科而外的其它學科活動,可其它學科活動,我們哪個學校都要搞,而且對於我們來說駕輕就熟,因此我們新增此項,並不會過於增加師生負擔,恰恰豐厚完善了綜合活動內容。因此不要從形式上看,感覺工作負擔小了。

(3)介於以上兩點分析,我們要將努力做好“校本課程、綜合實

踐活動、校園文化建設”三項工作,紮實推進。但考慮幾項工作與綜合活動的內部關係,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納入活動類,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建檔重複現象,還可以保障各項工作整合,比如:“清明祭掃活動”,它即是“社會教育活動”,也可以當做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而歸爲綜合實踐活動,介於社會教育類活動較多,因此就可以把這次活動獨立歸於綜合實踐活動類;校本課程可以做爲綜合活動的策略和方式,比如:將“社會教育類活動”中的“讀經典書,做有根人”發展爲校本課程;要高度重視教育科研與綜合活動的整合,將有利於特色創建的綜合活動項目與教育科研有機整合,以課題形式深化有特色的綜合活動開展。

2、保證綜合活動的課時:鑑於我學區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的實施尚不能完全達到國家課程標準的現實,但必須保證最低限度。綜合活動的時間既可以平均分散到每週的固定時間,也可以因校因時而集中使用。有些活動內容還可以開發爲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時可以與校本課程課時結合到一起使用,每學年小學安排120---130節;中學安排100—120節。(小學每週約3節、初中每週約2.5節)。學科活動、體育衛生類活動、科技活動課時結合學科課程安排,其它類活動佔用機動課時,機動課時每學期爲一週。社會調查和公益勞動通常利用假期進行。

3、準確定位,恰當擺放綜合活動的各種關係

擺放好學科教學與綜合活動的關係 ,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任務中,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是根本任務,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說明:

花:理想、希望、幸福、友誼的象徵,可比擬爲真、善、美的化身。

草:具有頑強不屈、堅韌不拔的精神。

樹:參天大樹,成材的標誌,建設的材料。

花草樹木,是春的象徵,春的使者。隨着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周圍的環境,對花草樹木的知識研究也越來越普遍,越來越有興趣。爲培養學生興趣,豐富學生知識面,陶冶學生情趣,搞此活動。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花草樹木名稱。培養學生對花草樹木的興趣。

2、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各種花草樹木的生長過程,植物的分類科、屬、種……豐富學生知識。

3、通過活動讓學生參與種植、管理。培養學生愛勞動、動手實踐能力。

4、通過活動,對學生進行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環境、美化校園的思想教育。

三、活動人員:五年級全體學生

四、活動時間:本學期

五、活動準備:

1、請有關人員介紹花草樹木名稱,並做好筆記。

2、訂閱有關雜誌,蒐集有關花草樹木材料。附上說明。

3、取得家長支持,買一些有關書籍閱讀。

4、實地參觀學校,聯繫花木園地,請園藝老師介紹。認識各種花草、樹木,收集各種花草樹木盆景資料剪貼。

六、活動方法及過程:

(一)請學校園藝師介紹校園花草樹木名稱

1、認識校園內的花草樹木。

2、做好標籤。掛籤熟記。

3、選一種植物觀察。

(二)蒐集有關雜誌,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植物,瞭解它的屬性及生長過程。(附上圖、文說明)

1、收集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圖片。

2、瞭解這種植物屬性及一年四季的生長過程。

3、收集花卉盆景資料圖文結合進行展示活動。

(三)分小組在家裏選一種植物種植管理,或去花鳥市場買一植物種植、管理

1、選好植物種植(盆栽),定期澆水、施肥。

2、掌握花草樹木的管理方法。

3、把植物集中放置到校園內。評選最佳種植員。

七、總結活動。

1、回顧自己種植的植物名稱特點。

2、結合自己種植過程談感受。

3、收集自己喜愛的花卉盆景圖片剪貼、展示,感受藝術美。

4、想象設計未來校園新貌。繪畫評比。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3

透過給學生創設一種動態、開放、主動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親身參與實踐,並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獲取信息時代所需的各種知識和潛力。我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既是開展教育教學系列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貫徹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爲進一步推動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使綜合實踐活動的管理有章可循,並逐步走上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同時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好處

1.使學生結合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取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潛力、實踐潛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2.以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爲依託,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提升教科研潛力;以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帶動學校辦學特色項目,完善校本課程體系。

3.透過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使學校在教育教學質量、學校管理等方面不斷提升,帶動學校教科研和師資隊伍建設,並促進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學生課餘生活。

4.以學校現階段的辦學思路和發展總體規劃爲指導,透過不斷總結、提煉,構成具有本校特色和校本課程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料目標

1.以“體驗”爲主的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活動

針對現時段我校學生實際,我們提出透過活動體驗,獲得豐富的經驗和參與實踐的用心體驗,即爲人之道、爲事之道。這是實施以“體驗”爲主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總體目標,具體是引導學生在體驗的基礎上實現下列目標。

第一,學會認知。透過經歷文本資料的蒐集、調查、訪問、實驗等方法實踐,學會自主獲取知識的潛力,並從活動中總結經驗,逐步養成方法論意識和良好的思維品質。關注自我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發展自主獲取知識的願望和潛力,發展問題意識和創新品質。

第二,學會做事。透過對各種複雜的活動情景的體驗,學會合理地應對各種具體的、現實的衝突和問題,妥善地解決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逐步學會在現實情景中,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潛力,藉助必要的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發展實踐潛力。

第三,學會交往。綜合實踐活動一般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展開,指導教師應引導初中生在活動中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學生自己應總結在活動過程中處理人際關係的得失,學會表達、交流與合作。

第四,學做完人。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獲得如何成爲一個完整的人的心靈啓迪。構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學會對自然負責、對社會負責、對自我負責的職責感,關注自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行爲方式。

2.以信息技術爲主體多學科相結合的研究性學習的活動

學校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總目標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狀況,透過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和社會,對學習和生活,對自我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潛力、實踐潛力以及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

2.1透過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用心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2瞭解研究性學習活動的一些常識,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潛力、交往協作潛力、觀察分析潛力、動手實踐潛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潛力和創新潛力。

2.3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論證的方法;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用心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4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用心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構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職責感。

2.5透過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培養一支適應新時期素質教育需求的具有一專多能的教師隊伍。

2.6構建學校新型的課程體系。透過努力,逐步構成具有時代特點、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校本教材體系。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每學年開學初至9月底)

1.1成立組織機構,制訂《黎裏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規範落實各項管理制度;

1.2建立校園網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頁;

1.3落實柳亞子紀念館、黎裏敬老院、社區活動中心三個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1.4準備好綜合實踐活動管理的各種表冊。

2.組織實施階段(第一學期10月~第二學期5月)

2.1以教務處、德育處、班團隊組織爲主體逐步實施以“體驗”爲主的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活動。

2.2以教務處、教研組爲主體逐步實施以信息技術爲主體多學科相結合的研究性學習的活動。

2.3以綜合實踐活動組織機構爲主體,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動態管理和調控;

2.4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工作交流和階段成果總結;

2.5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參觀學習和培訓活動;

2.6及時收集有關數據,積累資料和活動經驗。

3.總結階段(第二學期6月)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4

一、活動由來:

在我們周圍浪費的現象是很多的:水龍頭人走水空流;晚上空教室裏燈火徹夜通明,食堂裏吃了一口的飯就倒掉了......嚴重的浪費讓人觸目驚心。很多人把節約掛在嘴邊,但內心深處的節約意識卻非常單薄。於是明明可以避免的浪費現象就產生了。其實減少浪費並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隨手關燈、節約用紙等等,都是關鍵在於:

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

二、活動目的:

(1)通過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知道浪費帶來的嚴重後果,從而增強節約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2)瞭解浪費現象對生活的影響和危害,培養環保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3)瞭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獲得探究的體驗。

三、準備活動:

1.提出主題、確定對象:

無論是在家庭生活中,還是在學校生活或社會生活中,我們都會看到很多浪費現象,造成浪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解決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今天讓我們走進生活,走進社會,看看生活中的浪費現象。那麼,你準備選擇哪個方面來開展自己的活動呢?讓我們來開展一下討論:提出自己想研究、調查的問題,與老師、同學協調好,組成自己的研究、調查活動小組。

2.制定活動方案:

開展活動可要有明確的活動計劃、方案,與小組同學一起圍繞感興趣的主題,制定活動方案吧。

表1:“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調查、研究活動計劃

尋找

本子只用一面,水龍頭空流幾小時,沒人的房間裏檯燈開一宿......

活動地點

飯堂(飯館)、自己家、洗手間、學校......

活動方式

發現浪費現象及時制止,並將它們整理好......

時間安排

課餘時間。

小組人員與分工

第一組的同學:制止對食物的浪費。第二組的同學:制止對水的浪費。第三組的同學:制止對電的浪費。第四組的同學:制止對用品的浪費。

活動準備

多收集一些關於節約的資料,並多做一些告訴大家節約對自己的好處的宣傳,以減少浪費現象。

備註

自己先做好節約工作,纔有資格管別人。

表2:“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調查、研究活動紀錄

我們收集了許多節約的資料,將一些只畫了兩筆就不要的紙張回收了起來,送到造紙廠,經過那的職員加工後,又可以重新使用。

3.活動經歷:

(1)收集文字資料:

根據自己尋找的內容,在網絡上、圖書館裏尋找有關浪費對人類社會帶來嚴重影響的資料。

(2)收集圖片資料:

在學校和家庭拍攝一些同學家長浪費的照片,如中午吃完飯後的餐盆,教室裏的廢紙簍等。

(3)統計與調查:

知道自己家、學校等的用水情況、用電情況;瞭解班級同學使用文具的情況......

(4)採訪:

向父母瞭解家庭的開銷狀況,知道哪些開銷是可以節約的。向同學瞭解平常的學習開銷狀況等。

四、活動總結、彙報展示:

1交流、彙報社會上,學校裏,家庭裏的浪費現象帶來的嚴重後果費。

(教師補充相關圖文資料,擴展學生的視野。)

2交流、彙報人們在衣、食、住、行、玩各方面的浪費現象。

教師補充相關情況,便於學生對比了解。

3交流、彙報調查浪費現象後自己的感受,談談自己的節約感受。

教師補充學生認識的不足之處。

4展示學校“手拉手地球村”活動的過程及活動成果,讓學生知道節約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5節約技能大擂臺:節約技能比賽、節約“金點子”設計、節約口號宣傳。

教師出示一些節約“金點子”、節約口號,拓寬學生的思路

6收穫體會:

談談自己的親身體驗、收穫與體會。

7教師補充、小結:

教師肯定學生的調查研究中的表現,指出學生進一步行動的方向。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5

一、問題的提出

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綜合國力競爭實質就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而國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勞動者真正素質和能力的重要表現。而我國原有的基礎教育體制明顯存在部分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脫離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脫離了社會實際。這樣的教學往往以學校、課堂、書本爲中心,難以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校要通過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脫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形成學生勇於實踐的意識和善於實踐的能力。同時,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實施的主要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探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1、實施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以往幾種課程的隨意疊加,它的內容和形

式和其他課程有交叉,但價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對獨立的。我們在實施中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關注興趣。基於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有別於學科課程的一個基本標誌。充分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並以此爲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立一個更接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創新課程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確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選擇。

(2)迴歸生活。學校課程建設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課程設計向真實生活情景轉化,是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一大趨勢。綜合實踐活動必須最大限度地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當今學習理論表明,只有當學習發生在有意義中和有背景中,即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發生密卻聯繫時,纔是有效的。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這類課程在確定課程內容時必須真正迴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這是綜合實踐活動選擇課程內容時必須堅持的一條最基本的準則。

(3)立足實踐。不在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最根本特點。需要指出的是,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並不僅僅意味着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爲學生營造實踐情景,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爲,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

(4)着眼創新。着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爲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爲寬鬆、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着眼創新的根本目的在於,要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爲己任,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際的過程中,不斷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將來成爲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2、實施途徑

(1)信息技術教育

幫助學生髮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即獲取、傳遞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質。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組織引導學生接觸大自然,參加實際,使書本知識在運用的過程中成爲活知識,使實踐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培養。

(3)勞動與技術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賦予勞動教育更多發明創造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給學生讓出創造的空間。將發明創造賦予動手實踐的過程,使勞動技術變得富有生命力。

3、實施步驟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加強學習,轉變教育觀念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成敗的關鍵。這不是幾個擔任該課程教師的事,而是全體教師的事。通過學習和研究,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學習觀,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之中。

(2)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立是一種新生事物,必須動員全員參與,全社會參與和支持。以協調和組織順利開展各項活動,必須健全組織,加強領導。學校設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與協作小組,制定具體工作計劃,落實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小組名單:

組長:徐耀良

副組長:陳黎明

成員:吳根元(小)、葉建新、金美媛、周秋英、李剛、

許曉紅、吳文喜、及各涉及教師

綜合實踐活動協作小組名單:

二年級組負責人:金美媛

成員:程大妹、賈靜燕、王怡、姚金妹、顧菊芳、龔杏芬

三年級負責人:陳燕紅

成員:魏萍、嚴鳳、蔡秋蘭、胡靜芬、陶妹金、陶亮

四年級組負責人:周秋英

成員:徐豔、毛進興、唐鐵君、徐洪、吳根元(大)、孫文霞

五年級組負責人:吳根元(小)

成員:許曉紅、鄒雪英、胡建剛、張紅豔、孫麗娟、龔燕

六年級組負責人:夏雪明

成員:馬蕙珍、朱葉、鄒國芬、鄔旭霞、吳茜、平建國

(3)選好主題,落實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合作開發和實施的。教師和學生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選題既要體現學校特色(文學)和社區實際情況(城鄉結合部),又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

(4)加強聯繫,取得支持

綜合實踐活動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區、家長有多效參與實踐活動的新機制,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課程實施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爲主,它應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現狀況,對其優點、學習態度和進步情況進行多樣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鑑賞。以形成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手段多樣,評價方式靈活,注重學習過程,注重情感表現,注重實際環節的開放性評價體系。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6

設計思路與目標

世界上各類資源都是十分有限的,但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節約資源的重要性。在校園中浪費水、電、學習用品、的現象也大量存在。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知道,節約是美德,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們每個人都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

活動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活動要求:

(1)明確活動主題及活動內容:爲校園節能獻計

(2)共同制定活動計劃。並進行分組,確立組長。

活動過程:

(1)師:節約是美德,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世界上各類資源都是十分有限的,但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節約資源的重要性。在校園中浪費水、電、學習用品、的現象也大量存在。

(2)說說在我們校園你曾經都看到哪些浪費現象?

(3)揭示主題:爲此,這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我們共同討論“爲校園節能獻計”。

(4)學生討論,成立課題小組,各組製作調查表格:

組別

活動內容

組長

第一小組

調查校園內浪費水資源的現象

王小雨

第二小組

調查校園內浪費電的現象

何志城

第三小組

調查校園內浪費學習用品的現象

蘇安琪

第四小組

調查校園內浪費糧食的現象

張宏瑞

(5)制定活動計劃

時間

活動內容

11/6~11/12

各小組調查浪費現象

11/13~11/26

確立研究對策

11/27~11/12/1

進行節能行動

(6)討論活動中的注意事項及活動準備。(教師提出活動注意資料積累及安全教育)

第二課時

活動要求:

(1)彙報交流調查到的校園內浪費現象。

(2)根據浪費的現象,尋找原因,共同制定相應對策。

活動過程:

(1)以小組爲單位,交流所發現的校園內的浪費現象。

(2)各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在全班討論。

(3)彙總出全班同學的調查結果。

(4)根據浪費現象,尋找浪費的原因。

(5)根據調查發現的浪費原因,研究相應的對策。

(6)做好資料的整理。

第三課時

活動要求:

(1)實施研究出的對策。

(2)再次調查浪費現象是否減少或消滅。

活動過程:

(1)把自己的研究的對策及時落實到行動中去。

(2)再次調查浪費現象是否減少或消滅。

(3)做好資料的整理。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7

一、工作思路

繼續堅持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爲中心,圍繞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教學質量的提升這一工作重心開展工作,堅持科學發展的工作原則,在紮實有效的教研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強化“研究、指導、管理、服務”的工作職能,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深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層次和水平。

繼續圍繞學校在課程實踐中的難點和重點問題展開細緻而又深入的研究,逐步引導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上走向常態,逐步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教學研究,全面推動這門課程在全校範圍內的有序開展和全面探索。

積極挖掘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當中的已有資源和成功經驗並加以提煉,逐步形成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二、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安排如下:

1、高一年級勞動與技術課以《勞動與技術》課本爲依據設計教學,也可開發自編教材或綜合實踐活動主題,需將方案報學校教科室備案。每週一課時。

2、高二、高三年級勞動與技術以《綜合實踐活動》爲主、《勞動與技術》課本爲輔設計教學。每週一課時。

三、主要工作

(一)積極落實課程常規,夯實課程實施基礎

1.理性分析我校的實際情況,引導學校和教師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面的研究,落實課程計劃。

2.開展形式多樣的現場觀摩和研討活動,加強對教學過程的指導,全面推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發展。

3.完善教研組建設,優化師資配置的方式。積極推進學校特色資源和優勢資源的建設,提高學校課程實施的能力和水平。

4.廣泛徵集學校在課程建設中形成的優秀經驗,並組織相關的評比活動(教師案例、課堂指導設計、計劃總結等),逐漸豐富我校高中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策略。

6.繼續開展教學實踐周活動。

7.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教學研究

(二)組織多項教研活動,提升課程理解水平

1.繼續開展“再學習課改理念,再反思課改行爲”以及“課堂教學有效性”爲主體的研討活動。進一步學習貫徹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與管理》等文件精神,提高對課程改革必要性、重要性和艱鉅性的認識,熟悉相關學段的課程信息,如課程的產生背景、課程性質、課程內容、課程基本理念、課程管理、課程評價等等,提高教師的問題意識和專業水平,始終保持與新課程同行。

2.引導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教師努力學習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師隊伍信息素養的養成,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教學研究,提高教師應對新課程改革的適應能力。

3.堅持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動和不定期舉辦的主題沙龍研討,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爲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教師提供交流和研討的平臺。

4.引導教師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案例分析,增強對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理解和領悟,從而更加科學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

5.繼續組織高中教師密切關注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

(三)積極開展研究工作,提高課程實施能力

1.進一步穩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團隊,開展課題研究式的課程實驗,緊緊圍繞影響課程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問題進行行動研究,積累可行性經驗,爲整體推進課程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2.加強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等重點項目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有效滲透和融合,引導學校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有選擇地創建課程與教學特色。

4.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研究,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學業評價體系。

5.關注高中課程改革的發展狀況。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8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新開設的一門實踐性課程,是基礎課程改革中的一顆明珠,璀璨奪目。它給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直接體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實踐操作中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然而現實中,小學生的年齡小、知識面狹窄、抽象思維潛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點都決定了,在這一課程實施中要統籌設計,周密計劃。

二、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了具有嚴密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的學科界限,強調以學生的各種經驗、社會實踐和社會需要的問題爲核心,以主題(課題或項目)的形式對各種課程資源進行整合的課程,從而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潛力、探究精神和綜合實踐潛力。注重學生實踐方式和學習方式的多樣性,改變學生那種單一的以知識授受爲基本方式、以知識結果的獲得爲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強調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如探究、調查、訪問、考察、操作、服務、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等,強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的親歷和體驗。基於以上理論結合我校的生本理念,確立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總體目標。

(一)知識目標

利用各種活動的開展,豐富學生社會知識,提高學生的生活潛力;在勞動技術中學會花卉的種植與管理,製作摺紙花卉、小動物。在研究性學習中,瞭解研究資料知識,學會製作活動方案、多種研究方法、策劃各種展示活動。在溼地文化節中,孩子們走進大自然、瞭解溼地、觀察溼地、保護溼地;在學生課堂中,學習各類課外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方案設計更強調學生親身體驗學習的過程,在實踐情景中運用並掌握各種實踐的方法,使學生獲得用心的體驗和豐富經驗。在各活動載體中,發展學生的多方潛力。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力、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力、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潛力。綜合發展學生實踐潛力,提高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潛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要養成合作、分享、用心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學生構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以及三者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自我的職責感。

三、年段分目標

四、課程資料

五、課程實施

(一)課程實施保障

1、領導小組

學校成立學校校長爲組長,教務處、級部長共同參與的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各年級各階段活動策劃負責人,落實相關的職責任務。

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組長:胡順利副組長:張蘭英李雪梅三到六年級的級部主任組員:三到六年級的綜合實踐任課教師和班主任。

2、課時設置

根據學校特點,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時安排採用固定課時每週2課時。根據需要可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的辦法。

3、師資力量

我校個性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在我區率先實現了綜合實踐活動課專職化,將年輕、求知慾、上進心強的三名教師來擔任綜合實踐老師。三名教師,在區內優質課評選中都獲得一等獎,兩名獲得市一、二等獎。其中他們的研究成果在省市創新大賽中紛紛獲獎

(二)課程實施措施

1、準備階段

(1)成立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織學習專項理論。

(2)召開教師會議,透過學校綜合實踐方案。

(3)以年級爲單位,選取子課題資料,撰寫年級活動計劃。

(4)對教師進行案例撰寫和實踐操作等方面的培訓。

(5)分析學情,確立主題,設計教案。

2、實施階段

(1)制定學校實施計劃。

(2)分年級組按計劃組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記錄活動過程,建立綜合實踐活動過程檔案,收集記錄學生體驗、反應。

(3)定期召開綜合實踐老師碰頭會,對活動進行交流、探討,對案例進行反思和評價。

(4)開展學生評價指導、探索並制定具有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評價指導體系。

3、成果展示階段

(1)積累資料,創造性地編寫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2)舉行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

(3)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進行反思和總結,以進一步提高質量,完善機制,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六、課程評價

1、評價理念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用心性。評價應以主體性、過程性、構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爲主,它應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現狀況,對其優點、學習態度和進步狀況進行多樣性地評價。堅持量化與質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表現進行評定、鑑賞。

2、對學生的評價

採用:成果彙報式、作品評價式、展示與交流式。

3、對教師的評價

側重於對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組織、規劃、管理、指導並方面的潛力和實效。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9

活動主題:我們和蔬菜

活動年級:三年級

活動主題的提出:蔬菜是孩子每天都應該吃的食物,但是看似非常熟悉的蔬菜,學生們知道的不多,尤其對蔬菜的營養與人體健康的關係。小學時期,正是孩子們長身體的最佳時期,每天需要從食物中不斷獲取各種營養物質。但是,滿街的燒烤小吃,肯德基、麥當勞芳香四溢,吸引了許多的小學生。餐桌上的蔬菜與之相比,不及其香、不及其脆。很多小學生存在不愛吃蔬菜、偏食的習慣。本活動的設計意圖就是要在引導學生通過活動認識各種各樣的蔬菜,探究蔬菜的營養價值,學習科學食用蔬菜的初步知識。通過活動使學生對蔬菜有個正確的認識,養成愛吃蔬菜、不偏食的好習慣。因此,我選定了“我們和蔬菜”爲本次活動的主題,讓孩子們喜歡蔬菜。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更多的蔬菜,並瞭解它們的生長過程,營養價值,食用方法,以及栽培方法等。

2、通過對蔬菜的認識與探究,使學生了解蔬菜與人體健康的關係,初步樹立科學食用蔬菜的意識,體會“生活中處處有科學”的道理。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調查能力、探究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及與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

(1)學習有關蔬菜品種、分類、營養以及食用蔬菜與兒童成長健康等方面的知識。

(2)瞭解本地蔬菜銷售、種植等情況以及人們食用蔬菜的共性問題。

(3)與菜園、小商販、圖書室、微機室等地取得聯繫,爭取家長的配合,爲學生進行市場調查和查閱資料作好條件與安全準備。

2、學生準備

(1)瞭解學校附近的蔬菜園都種植哪些蔬菜,爲進行蔬菜市場調查作準備。

(2)設計調查記錄表格,並準備好筆記本和筆。

(3)有條件的同學可準備攝像機和照相機,並向老師和家長學習簡單的照相、攝像技術,以便在做市場調查時蒐集第一手材料。

活動時間安排

(1)選題階段:1周

(2)實施階段:3-4周

(3)成果交流評價階段:2周

活動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 選題指導階段

一、討論定活動主題

課前師出示三個與蔬菜有關的謎語,和學生開展猜謎遊戲。上課後延續遊戲,話說蔬菜。通過師生對話,讓學生知道蔬菜的營養是豐富的,而且要想讓蔬菜很好地爲人類服務,在食用的時候要講究方法。再通過鮮活的各種種類的蔬菜圖片,使學生明白蔬菜除了我們常吃的外還有很多的種類。最後提醒學生,蔬菜的種植也要講究方法,方法得當,蔬菜的質量纔會好,產量纔會高。緊接着教師的“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有什麼感受?”這一問題,使學生確立本次活動的研究主題。

二、圍繞主題,展開討論,生成子課題研究內容。

三、自主結成子課題小組,設計小課題活動計劃。

(1)在老師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自由組合成研究小組。

(2)以小組爲單位,討論設計子課題活動計劃。

四、交流小課題活動計劃,指導完善。

各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課題活動計劃,師生共同評議,完善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 活動實施階段

一、開展活動

各小組分別按照活動計劃有步驟地展開活動,通過上網查閱資料、採訪、實地考察等方式解決本組的研究問題,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請家長、老師一起探討、研究。教師做好活動指導:

1、開展考察或其他活動時,要事先準備收集資料的相應工具,如筆記本、照相機等。

2、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資料,鼓勵學生在活動中要運用上網、訪問、觀察等多種方法蒐集、處理信息,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指導學生注意活動安全問題。課外外出活動,必須先徵得教師和家長的同意,告知具體的活動地點。

4、引導學生分析研究過程的碰到的困難,鼓勵學生開動腦筋靈活應對

二、交流階段性成果

1、各個小組進行本組階段性資料的整理和分類,並通過討論交流後彙報在活動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通過師生討論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2.討論下階段開展研究的計劃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下一階段所要開展的活動,教師加以指導。

(1)各小組討論本組還要通過哪些活動來達到本次實踐活動的目的。

(2)各小組彙報下一階段的活動。

(3)其他小組成員評價並提建議。

(4)教師指導評價,並進行研究方法的指導。

(5)小組修改、完善下一步研究計劃。

第三階段 整理信息階段

一、各小組組員對本組資料進行彙總、整理、分析、研究、刪選,形成結論。

二、指導學生進行信息處理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三、指導學生進行成果總結。各小組組長負責引領小組成員,採取不同的彙報交流方式。

四、小組討論成果展示形式。

在小組確定自己的研究報告後,針對各自小組的特色,討論選用不同的方式來展示小組的研究成果,做好展示時的人員分工。

第四階段 成果展示階段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這段時間,我們開展了以“我們和蔬菜”爲主題的課題研究,進行了分組,討論確定了研究課題,制定了研究方案,通過各種方式展開調查,

最後對資料進行了整理,形成結論,每一個同學在活動過程中都非常積極。在今天這個展示和交流活動成果的課堂上,相信你們會表現的更棒。

二、主持人 張博銘 張子涵上臺主持活動

三、各小組展示課題成果

1、分小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組的課題成果。

2、課題互動提問、答辯、建議。

3、教師評價小結。

4、評選綜合實踐小能人,“我們和蔬菜”優勝團體,並給予獎勵。

四、主題活動的拓展延伸

1、師總結學生活動表現。

2、讓學生在卡片上寫下自己的金點子,或者寫下自己接下去最想去實踐的一個行動。

3、行動延伸。

學生寫,寫完的同學教師隨機採訪他,並請他把行動卡貼在黑板的主題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