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精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合集八篇

精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合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精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合集八篇

精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合集八篇

爲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項目,豐富的活動內容,靈活多變的活動方式,使學生接觸自然、社會,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開展以學生爲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學科性爲主要特徵的多種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實施目標:

(一)總體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旨在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加深對自然、社會和自身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培養他們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

2、形成對自然、社會、自身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

3、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具體目標

1、學生髮展目標

①、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②、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

③、走入社會,熟悉並遵守社會行爲規範。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

④、瞭解社會資源,並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並身體力行。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⑥、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2、教師發展目標:

①、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改變教學策略。

②、強化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課程開發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④、培養教師之間的協作精神。

⑤、拓寬教師的知識結構。

3、學校發展目標:

①、營造“自主、合作、開放”的校園文化。

②、密切與社會、家庭的聯繫。

③、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改革。

④、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具有開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實踐內容:(略)

五、活動方式:

一般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採取以下三種組織形式:

1.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是在個別學生對某一問題有特別的興趣,並且對該問題已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能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活動。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於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應允許學生獨立地進行活動,並完成活動任務。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後,應鼓勵學生積極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也需要與他人交流。在小學階段,特別提倡家長支持和參與孩子的探究活動,但家長不要包辦代替。

2.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構成由學生自己協商後確定,教師不過多介入他們的選擇。小組成員的組成不限於班級內,爲使實踐與探究走向深入,允許並鼓勵各班之間、不同年級之間、甚至不同學校、不同地域之間學生的組合。研究小組一般由3-5人組成,學生自己推選組長,聘請具有一定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學生家長、校外人士等)爲指導教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要學會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務.

3.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是以班級、年級或學校爲活動單位共同完成一項主題活動的組織形式。通過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體討論,以求對某一主題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多種形式交融使用。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近自然,走入社區,走向社會,在開放的時空中開展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因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教師要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外活動,要對校外活動的空間範圍、活動情境進行事先考察和推想並作出合理的規劃,儘可能採取小組協作的方式來進行。學校和教師要儘可能地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持,鼓勵一部分學生家長在可能的前提下,參與學生的校外活動。

班級集體探究需要全班學生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蒐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交流大家蒐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進行思維碰撞,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入探究。此後,可以進入第二輪研討,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組研究、班級研究或其他各種合作研究形式要強調集體中每個人的積極參與,要以個人的獨立思考和認真鑽研爲基礎,避兔出現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閒,少數人做、多數人看的現象。同時,也要防止學生之間的不合作現象。個人研究並不排斥交流與合作,要引導學生主動地與他人交流,學會分享資源。

六、工作措施:

(一) 課程落實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小學3-6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課時爲3-4年級每週2課時,5-6年級每週3課時。根據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建立彈性課時制度。

(二) 制度制訂

制度政策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走向“規範化”、“常態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備條件。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爲“常態課”,必須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勵機制。學校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如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級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管理制度、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制度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等。

(三) 師資建設

1.全面參加培訓,促使指導教師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把握課程的特點,掌握課程實施的方法。

2.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指導教師快速成長。培訓要求:①參加培訓的教師相對固定;②培訓時間要保證有教師系統學習;③培訓的內容系統全面,專題設計合理,有助於骨幹教師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同時掌握實踐經驗;④培訓的形式要靈活多樣,既有理論學習,又有自主實踐,實現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本校實踐探索與經驗交流分享相結合,學校整體現場觀摩與個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結合。

(四) 課程開發

課程資源開發成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的核心問題。

(1)利用校本開發的理念編寫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

(2)建設實踐基地,如語文學科基地,英語學科基地等;

(3)建立人才資源庫,加強校內外指導教師隊伍;

(4)繼續開發、落實非指定性領域的課程內容,如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競賽、大課間操、班幹部輪換等。

七、評價獎勵:

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生評價應堅持發展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和激勵性原則。評價的方式主要有測試、觀察、彙報表演、成果展示、答辯、競賽等。

(一)評價內容:

1.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量與態度。

2.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

3.知識、方法、技能的掌握情況。

4.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二)評價方式:

1.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個別評價與集體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2.建議建立《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檔案》,將學生參與每一項活動的過程及評價裝入成長檔案袋,期末進行綜合評價。

3.提倡協商研討式評價,即教師和學生共同協商評價的方式和標準,並根據協商的結果進行評價。

4.恰當運用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5.評價要客觀、公正、合理,要從促進學生學習的角度恰當地解釋評價數據,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的動力。

6.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注重方法、態度和體驗的評價,重視用文字說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三)獎勵措施:

每學期開展“四個一”活動,即一次公開課活動,一次論文撰寫活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評比,一次學生研究小論文評比。每學期末,學校擬表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優秀指導教師和學生。

八、操作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確保每週每班的信息課、勞技課、研究性學習課安排。

2、在教師中廣泛開展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和理論培訓,瞭解其內涵理念、目標、操作的基本原則,不斷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規劃和設計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學校將派出骨幹教師外出培訓;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校本培訓的作用,開展校內培訓,並將培訓計劃納入學校整體工作之中。

3、學校加大宣傳力度,開好家長會,積極爭取家長、社會等各方面對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工作的支持。聯繫社區,與周邊居委加強合作,資源共享,擴大學生的實踐活動範圍。

4、做好經費保障和後勤保障工作。加強後勤管理,落實責任制,並制訂好安全工作方案,確保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保障活動全過程安全順利進行。

5、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採取三步走,第一階段爲模仿階段,模仿其他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使我校的教師感悟綜合實踐活動;第二階段爲摸索創新階段根據前階段的模仿感悟,結合我校的特點提出切合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並予以實施;第三階段爲總結模式,根據操作的結果確定符合我校特點的綜合實踐活動系列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要求

小學四~六年級、中學七~八年級的學生在相關年級的統一組織下,自願參加研究性學習活動。學生每3~8人形成一個小組,班主任負責協調本班任課教師承擔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指導工作。

學生在寒假期間外出參加各類活動,必須給班主任或指導教師提前報告,要報告外出的時間、地點、人員、通訊聯繫方式,以及有無家長陪同等情況。若班主任或指導教師不同意外出,學生須無條件的服從。

二、活動說明

小組長根據組員的興趣、經驗、能力等方面的情況,確定研究課題,也可使用學校提供的課題。說明如下:

1.從自己比較熟悉的事物中選題,從社會熱點問題中的提煉,從學科知識的遷移應用中,選擇與科學、技術、社會相關的課題。確定的課題宜小不宜大。

2.研究的步驟一般爲:第一,確定選題,明確任務,填寫《海新實驗中學研究性學習選題登記表》;第二,制定研究方案,包括①選題的依據;②研究的方法;③研究的內容;④研究結果的呈現方式;⑤安全等保障措施;第三,確定研究方法,一般是採用查資料法、調查法、觀察法、訪談法等;第四,研究成果彙報。在獲得第一手研究資料後,學生可以通過圖表、文字、音像等方式形成呈現物化研究成結果。下學期開學第一週時間內,經指導教師評議以後,由班主任或年級管理處統一報到學校教科室進行評比。

三、選題參考

小學生的選題參考

1.關於“福”字來歷和掛貼方法的研究

2.小學生課外閱讀量的調查研究

3.生活中的百分數

4.《春節》民俗風情研究

5.春聯的寓意研究

6.走近港城名人

中學生的選題參考

1.關於評價“90後”中學生常用關鍵詞的調查研究

2.關於水滸人物形象特點的研究

3.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調查研究

4.窗(門)貼紙民俗風情研究

5.春節飲食中的陋習調查

8.走近港城名人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主題

1、主題名稱:走進集發百菜園

2、活動背景:通過上一次的《走進文明生態村》綜合實踐活動,激起了學生熱愛家鄉、瞭解家鄉的社會責任感,學生並不僅僅滿足於瞭解身邊的變化,他們的視野進一步擴展,還想進一步瞭解整個北戴河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情況。私下裏曾有幾個學生問我:“能不能到北戴河周邊地區去走一走、看一看?”我們指導老師都認爲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去哪好呢?當這個問題一提出,學生立刻想到了集發,紛紛表示想去集發開展下一次活動。

集發全名爲:北戴河集發農業生態觀光園。它是當地農民集資辦起來的集觀、住、吃、購、玩等綜合旅遊項目爲一體的一個現代化的農業觀光園。園區突出體現“示範推廣、市場供應、科普教育、旅遊觀光”四大功能。該園區注重以科技爲先導,將農業與旅遊休閒娛樂相結合,建設現代化農業發展新模式。在引進、生產、推廣和設施、技術方面,採用了當代世界最新科研成果;並結合園中特色,開辦了“綠色農家飯店”、“綠色客房”,形成了觀、玩、吃、購、住的一條龍服務體系。集發生態農業觀光園先後被命名爲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國家級引智示範推廣基地、水利部節水灌溉示範基地,是北戴河生態農業的典型代表。另外集發農業生態觀光園也是我區的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二、活動目標

1、增進學生對自然、對生態的認識,使學生獲得對自然和生態的親身體驗,讓學生走進社會,貼近自然,感受生態,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2、在調查瞭解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社會性的交往,懂得交往中的禮儀;使學生明確有計劃地做事,能與他人互相協調合作。

3、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

4、通過組織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促使學生了解家鄉,激發學生建設家鄉的內驅力。

三、適用年級

五年級

四、活動設計者與指導者

活動設計者:劉倩

活動指導者:劉倩:負責指導學生如何制定活動計劃,並全程協助導遊組。

魏紅:協助開展調查活動

徐逸飛:協助開展攝影活動

李銀鬆:指導學生建立博客,並與學校博客相鏈接

五、活動準備

1、與集發負責人聯繫,落實活動安排。

2、安全問題。

計劃解決方案:隨時隨地向參與活動的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學校出面,通過僱車以及加派老師等方法解決

請求集發出車給以支持

3、學生聘請各個指導老師分別進行全方位的指導。

4、準備相機、攝像機等物品,另外對活動隨時做好記錄及反思。

六、活動時長:20xx年4月9日—4月24日

七、活動實施過程

1、初始階段:確立主題,制定方案。(4月9日—4月11日)

發動學生在上次活動的基礎上進行選題,學生迫不及待地想到北戴河周邊走一走,瞭解一下生態農業在北戴河的發展情況。去哪裏最合適呢?立刻有學生提議:去集發,那裏的生態農業最具代表性,可以說說北戴河生態農業的一面旗幟。這一提議得到了全體同學的支持。到了那,大家打算從哪裏入手?做些什麼呢?學生們表示:就去百菜園吧,那裏最能直接瞭解生態農業,在那,我們可以進行科技大探察,可以拍攝照片,還可以當小導遊。這樣我們既能增長知識,又能鍛鍊口語交際、合作探究、觀察思考等方面的能力,還能提高我們對科技的探求欲,真是一舉多得。所以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本次活動主題。

確立主題後,便制定具體的活動方案,幫助每個小組制定活動計劃,進行活動前的資料蒐集。同時與集發聯繫,尋求支持。下發致家長一封信,求得家長的認可。

2、活動階段:依據方案,開展活動。(4月12日—4月22日)

本次活動分爲3個小組:導遊組、攝影組、調查組。

導遊組,首先要以“瞭解導遊需要具備的能力”爲目標,開展資料的蒐集活動。然後聘請集發觀光園的導遊進行現場的指導。對百菜園進行詳細觀察,做好記錄,設計導遊詞。到百菜園實踐,做現場導遊。利用活動儲備,到超市爲集髮菜做宣傳。

調查組,蒐集文明禮儀小常識,做好訪談前的準備,設計好要調查的問題,走進百菜園,找相關的技術人員進行訪問,做好記錄,必要時可錄音、錄像。結合生態村活動,到村裏的菜攤前進行調查,瞭解集發蔬菜的銷售情況,爲集發獻計、獻策。

攝影組,蒐集相關的資料,學習一些簡單的攝影技巧,然後準備好攝影器材,親自拍照。

3、蒐集整理階段:信息處理、反思總結。(4月23日—4月24日)

整理活動過程中的蒐集的資料,填寫活動記錄。

根據活動中任務的完成情況,寫一寫自己的活動感言。

攝影組將照片、文字資料整理,創辦手抄小報,尋求微機老師的幫助,建立以百菜園爲主題的博客,並與學校博客相鏈接。

調查組,通過在村子做的調查情況,寫一封建議書,送給集發總裁。

八、活動評價建議

通過測評表考查學生的活動情況。(包括過程、結果、態度、情感等。)

九、活動實施建議

1、活動實施過程中,學生的相機、攝像機、錄音筆資源有限,可事先發動家長配合借一借。

2、可以聘請觀光園內的專業導遊對學生進行現場講解,並進行導遊專業知識的指導。

3、可以聘請觀光園內的專業技術人員,現場答疑。

4、由於學生年齡小,所以能力有限,在活動前要進行行之有效的'指導。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4

  一、活動宗旨:

爲了使學校德育課程內容更廣泛,促進完善學生各方面發展,有效地整合德育資源,歸納德育要素,使之規範化、集約化、精細化。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學校本着豐富德育活動課程的宗旨,爲學生提供展示生活技能的舞臺,讓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經學校研究決定,舉行“舌尖上的蒲小”——迎六一“校園美食節”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生活、享受生活,在和諧的氛圍中收穫快樂,促進學生生活能力的全面提高。本次六一實踐活動要求人人蔘與,佔本學年德育活動課程的五個課時。

  二、活動口號:“舌尖上的蒲小,童年裏的味道!”

  三、活動地點:學校操場(每班都有指定展區)

  四、活動時間:

20xx年6月1日

活動開始:上午9:00

活動結束:中午11:00

  五、活動要求:

1、統一時間、統一主題。分校區舉行,班班有美食。

2、活動組織:以班級爲單位,以操場爲活動場所,舉行以展示學生廚藝爲目的,以校園美食節爲載體的六一慶祝活動。

3、各班以班級爲單位,在學校操場設置各類美食攤位,自備帳篷,向全校師生出售餛飩、茶葉蛋、菜粥、水餃、春捲、壽司、沙拉、爆米花、水果拼盤、飲料、湯圓、各種茶水、點心等小吃。

4、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各班家委會認真討論協商,分工明確,儘量做到品種多樣,食品豐富。

5、各班根據自己班級設定的內容,準備好餐具、餐桌凳、飲料杯、抹布、垃圾桶等必要的廚房用品,做到保潔、有序、安全。

6、班班有通訊,要求圖文並茂。

  六、注意事項

1、整個活動的策劃、佈置、準備等環節需要各班家長委員會的配合,但是美食製作環節儘量讓學生自己完成或者參與完成,老師和家長可以提意見,但實際操作要放手。

2、活動期間,高度重視可能出現的各類安全隱患。特別注意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用電安全、刀具餐具等用具安全。不得使用明火。

3、活動結束後,各班應清理好本班活動場地,做好校園保潔工作。

4、活動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5

一、學情分析

六年級四班共有39名同學,因爲學生來源複雜,基礎不一。所以雖然是高年級學生,他們已具備了必須的實踐潛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在本學期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二、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四部分資料。

總的指導思想:一是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爲指導,用心探索課程改革新路,着眼於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現狀,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培養學生成爲社會需要的人才,促進辦學特色的構成。二是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爲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爲資料,以研究性學習爲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潛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爲主要目的。開設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透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的潛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職責感;拓展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資料;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並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爲學知識、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臺,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帶給了可能。

三、活動目的要求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潛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潛力。

2.主動用心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潛力,並構成社會職責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用心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潛力;

(3)遵守社會行爲規範,養成社會交往潛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潛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用心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構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進行課題實驗和課題研究等。在廣泛的調查、採訪和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豐富的各種知識,撰寫實踐性的記錄和報告、論文等。

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潛力,養成主動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潛力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並組織實施;

(2)構成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潛力;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構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潛力和創新精神。

四、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透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用心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透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實踐,開闊視野,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潛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潛力、交往協作潛力、觀察分析潛力、動手實踐潛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潛力和創新潛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4.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用心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用心進取等的良好個性品質,構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職責感。

五、實踐途徑和活動安排

我們將在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三部分資料中篩選出一些有價值的實踐活動以競賽或專題彙報的形式展開,再綜合生成出一些專題實踐活動,其具體安排如下:

研究性學習:嘗試以研究性學習爲重點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合作精神,培養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潛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本學期開展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是:甲型調查。

活動側重:留心周圍的一切,善於觀察與思考,從生活中產生問題,轉化成課題,讓學生自己動手採集信息,處理信息,參加社會實踐,解決問題

社區服務:參加社區服務,定期爲環保做力所能及的事,並能做好宣傳工作,樹立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活動側重:綠色環保、慰問孤老、建立知識宣傳、衛生清掃等志願服務活動

社會實踐:近社會、學習知識、開闊眼界;爲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提高學生獨立生活潛力,培養學生的動手潛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本學期開展的社會調查活動是:《走近中秋》。

活動側重: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接觸生活,瞭解祖國日新月異的計劃,瞭解經濟改革的狀況,瞭解我們的國情狀況。

六、活動措施和注意事項

1.課題的選取力求從本地資源入手,從培養學生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綜合潛力進行全盤思考,要對提出的課題進行反覆的論證,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

2.透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潛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職責感。

3.用心開發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初步構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4.注重與其它學科領域的合理整合,提高綜合實踐活動實效。

5.用心開展多種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開發具有學校特色、本地資源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題資料,與教導處、德育處聯手,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6.努力探索對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活動狀況的評價機制,注重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性評價。

7.努力體現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幫忙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構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潛力。

七、活動評價方面

1.注重過程性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師生評價以過程評價爲主,看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驗的深淺、經歷的狀態。因此,我們要認真搞好每次活動,不搞走過場,不做表面文章,以學生的真實體驗、具體收穫爲目標,多角度,多層面的合理、客觀地評價學生。

2.注重多元化評價。教師對學生活動評價就注重多元化評價。採用教師點評、學生互評、班級互評、請家長評等多種方式進行。在評價的資料上,應分別從潛力、知識、品德、技能、情感等多方應對學生進行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6

  一、問題的提出

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綜合國力競爭實質就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而國民的創新精神和能力是勞動者真正素質和能力的重要表現。而我國原有的基礎教育體制明顯存在部分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脫離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脫離了社會實際。這樣的教學往往以學校、課堂、書本爲中心,難以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我校要通過積極參與綜合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脫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形成學生勇於的意識和善於的能力。同時,通過綜合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實施的主要內容

綜合活動課程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探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三、綜合活動的實施

  1、實施原則

“綜合活動”不是以往幾種課程的隨意疊加,它的內容和形

式和其他課程有交叉,但價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對獨立的。我們在實施中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關注興趣。基於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是綜合活動有別於學科課程的一個基本標誌。充分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並以此爲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立一個更接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創新課程領域,是綜合活動確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選擇。

(2)迴歸生活。學校課程建設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課程設計向真實生活情景轉化,是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一大趨勢。綜合活動必須最大限度地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當今學習理論表明,只有當學習發生在有意義中和有背景中,即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發生密卻聯繫時,纔是有效的。綜合活動的課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這類課程在確定課程內容時必須真正迴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性、現實性的、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這是綜合活動選擇課程內容時必須堅持的一條最基本的準則。

(3)立足。不在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在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是綜合活動的最根本特點。需要指出的是,的內容是豐富的,的方式也是多樣的。並不僅僅意味着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爲學生營造情景,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爲,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能力。

(4)着眼創新。着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活動爲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爲寬鬆、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着眼創新的根本目的在於,要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爲己任,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際的過程中,不斷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將來成爲創新人才奠定基矗

  2、實施途徑

(1)信息技術教育

幫助學生髮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即獲娶傳遞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質。

(2)社區服務與社會

組織引導學生接觸大自然,參加實際,使書本知識在運用的過程中成爲活知識,使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培養。

(3)勞動與技術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賦予勞動教育更多發明創造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給學生讓出創造的空間。將發明創造賦予動手的過程,使勞動技術變得富有生命力。

  3、實施步驟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加強學習,轉變教育觀念是綜合活動課程開展成敗的關鍵。這不是幾個擔任該課程教師的事,而是全體教師的事。通過學習和研究,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學習觀,把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之中。

(2)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綜合活動課程的設立是一種新生事物,必須動員全員參與,全社會參與和支持。以協調和組織順利開展各項活動,必須健全組織,加強領導。學校設立綜合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與協作小組,制定具體工作計劃,落實各年級綜合活動內容。

綜合活動小組名單:

組長:徐耀良

副組長:陳黎明

成員:吳根元(小)、葉建新、金美媛、周秋英、李剛、

許曉紅、吳文喜、及各涉及教師

綜合活動協作小組名單:

二年級組負責人:金美媛

成員:程大妹、賈靜燕、王怡、姚金妹、顧菊芳、龔杏芬

三年級負責人:陳燕紅

成員:魏萍、嚴鳳、蔡秋蘭、胡靜芬、陶妹金、陶亮

四年級組負責人:周秋英

成員:徐豔、毛進興、唐鐵君、徐洪、吳根元(大)、孫文霞

五年級組負責人:吳根元(小)

成員:許曉紅、鄒雪英、胡建剛、張紅豔、孫麗娟、龔燕

六年級組負責人:夏雪明

成員:馬蕙珍、朱葉、鄒國芬、鄔旭霞、吳茜、平建國

(3)選好主題,落實內容

綜合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合作開發和實施的。教師和學生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選題既要體現學校特色(文學)和社區實際情況(城鄉結合部),又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

(4)加強聯繫,取得支持

綜合活動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區、家長有多效參與活動的新機制,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課程實施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爲主,它應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現狀況,對其優點、學習態度和進步情況進行多樣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鑑賞。以形成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手段多樣,評價方式靈活,注重學習過程,注重情感表現,注重實際環節的開放性評價體系。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7

一、活動背景

乾電池是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用完後隨手拋棄,已經是司空見慣了。你可知道乾電池含有鉛、錳、汞等多種重金屬元素。一節1號電池若任其腐爛,可以毀掉一平方米土地,這意味着有更多的土地被污染;大量的重金屬元素沉積在人體內還會引發多種疾病。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然而大量的污染物侵蝕着地球,威脅着人類的生存環境。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保護地球,保護人類的唯一棲息地。讓我們一起來研究、認識廢乾電池。 二、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

通過圍繞“廢乾電池與環保”這一主題研究,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和興趣。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同時在研究實踐中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和堅韌的科學精神。

2.能力目標

通過調查訪問、資料查詢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收集、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比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掌握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並在實踐中增強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3.認知目標:瞭解乾電池的主要成分及其對環境的危害性。

三、活動內容及安排

二、活動準備

在每次活動之前,要向學生介紹相應的方法,例如:怎樣進行調查、訪問、實驗?以及在開展這些活動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特別是安全問題)。

三、活動過程

活動設計一:調查消費者如何處理廢乾電池以及對其危害性的認識

調查內容:

1、商店一個月乾電池的銷售量。

2、對廢乾電池的處理方法。

3、廢乾電池污染物對農作物危害。

4、廢乾電池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調查對象:學生家長、商店服務員。

調查地點:你想到哪裏去調查?如果是農村,是哪個村?如果是城市,是哪個小區?哪幾幢樓?(範圍可不要太大)

調查時間:我建議大家在雙休日去調查,豐富一下自己的雙休日生活。

組織形式:每組5-6人,自願組合,每組推選一名組長、一名記錄員。

調查提綱:調查小組成員、組長、記錄員、調查地點、調查時間、調查內容、記錄

*調查活動開始了,我們要注意什麼?

1、要及時、如實地記錄調查情況,可不能弄虛作假;

2、詢問、交談、要有禮貌,可不要損壞我們小學生的形象;

3、調查過程中,可能會碰到困難,需要你去克服,可不要退縮;

4、每個小組成員要團結合作、各司其職,可不要鬧彆扭;

5、調查時,要注意安全,可不能讓小小的意外發生。

*調查期間,每天要寫好日記,記下調查時碰到的困難,說說你是如何克服的,調查時的感受及收穫。你可要堅持認真地記噢。

*調查活動結束了,我們還要做什麼?

1、整理調查記錄、撰寫調查報告:小報告必須真實、準確反映調查情況,不許用猜想、想象代替事實;小報告要對調查所獲得事實進行分析、歸納,得出應有的結論,找出事物的規律性。不能單純羅列材料,也不能離開材料隨便做結論;小報告的文章結構常常是由“前言”、“主體”、“結論”三部分組成。“前言”是小報告的開頭部分,一般用來介紹調查活動的對象、經過、目的等,有時還用來概述全文基本內容或點明中心。“主體”是小報告的主幹部分,用來敘述調查中接觸到的主要事實,並對事實進行分析、歸納。“結論”是小報告的結尾部分。這部分要根據調查的事實,總結出規律性的認識,有時還要提出意見、建議或措施。意見要實事求是、中肯,建議和措施要切實可行。這部分的語言,不宜過多,要簡明扼要。

2、評評自己在調查活動中的表現:優秀 良好 合格

廢乾電池污染物對動物、植物生長的影響

導入:一節乾電池埋入土壤可以使一平方米土地顆粒無收;乾電池投入河中,污染物四處擴散,導致水質變壞,水生物體內沉積大量的有毒物質。人類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會引發多種疾病,廢乾電池污染物對人類的健康潛在極大的威脅,讓我們做幾個實驗,看看廢乾電池對動植物的危害程度如何?

實驗:廢乾電池污染物對植物、動物的影響

種子發芽、植物生長離不開它的自然環境,如土壤、水、陽光、溫度等,自然環境受到污染,植物、動物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甚至枯死。讓我們看看被廢乾電池污染的土壤、水對植物、動物的情況如何?

*如何模擬被廢乾電池污染的自然環境?

被污染的土壤:可以用5千克土壤和2節1號乾電池污染物攪拌均勻充分混合。

被污染的水:取2節1號乾電池,用鐵釘在電池上戳幾個洞,在水中浸泡24小時,水量由你決定,可要夠用噢。

*如何選擇實驗用植物、動物呢?

選擇實驗用種子時,我們要考慮種子的種類,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多種,水生動物可以選擇泥鰍、魚、蝦等。選定實驗對象後,我們還得控制對象的數量、個體以及發育情況。種子數量(20個左右)、水生動物每組2—4個比較合適,個體大小(一般)、發育情況(發育正常、顆粒飽滿)要基本相同。

*設計對照實驗

對照實驗是應用比較的方法來揭示事物的某種性質或形成原因。具體做法是運用實驗分作兩組進行,把實驗對象作爲“試驗組”,同時另設一個“對照組”,作爲比較的對象和標準,然後把兩個組的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從而確定“試驗組”是否具有某種性質。對照實驗要求兩個組的條件儘可能一致。

“廢乾電池污染物對植物、動物的影響”實驗分別爲“試驗組”和“對照組”。

試驗組:(1)用廢乾電池浸泡液浸種,把廢乾電池污染物混合在土壤作爲培養基,用廢乾電池浸泡液定期澆灌。(2)根據河水污染程度的不同,分成A、B、C三組(3)分別用A、B、C三種污染液飼養水生動物。

對照組:(1)用清水浸種,用未被污染的土壤作爲培養基,用清水定期澆灌。(2)用未被污染的河水飼養水生動物。

實驗過程如下:

1、種子發芽實驗的過程:浸種——播種——發芽

2、實驗方案:

實驗小組成員 實驗時間 實驗材料 實驗記錄 實驗步驟

觀察記錄: 觀察時間 觀察情況

實驗結果分析:

實驗組、對照組 種子名稱 播種數 發芽數 發芽率

動物名稱 數量 生長情況 (體色、行動情況)

3、撰寫實驗報告

要準確記錄實驗目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寫清楚進行實驗所遵循的科學道理;要得出明確的結論。

4、延續實驗觀察

繼續觀察“試驗組”“對照組”的動、植物生長情況,並記錄、分析廢乾電池污染物對動、植物生長的影響。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8

一、課程背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xx——20xx年)》指出,堅持以人爲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其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着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爲必修課程”,每週3課時。在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是與學科課程有着本質的區別,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結構性突破。這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面向學生的未來的課程。

作爲初中學生,正是在生理和心理上處於迅速發展的時期,可塑性強,他們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思維活躍,具有強烈的探究慾望,不滿足於對書本知識的簡單死記硬背,他們對什麼都表示驚奇,什麼都想動手做一做,對知識與問題有一種“刨根究底”的慾望。初中階段也是培養青少年良好習慣、培養有責任感的生活和有創意的生活方式的關鍵階段,是培養動手能力和探究興趣最重要的階段,也是人生觀教育、價值觀和品德教育的關鍵階段。作爲學校,應爲學生提供探索問題更廣闊的背景和條件,充分拓展教學活動空間,引導他們在活動中學,在實踐中用。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塑造學生完美人格。

二、課程目標

1、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具有發現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素質和探究能力。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能主動去探索和研究,激發好奇性和觀察力,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逐步掌握探究問題的方法,養成主動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習慣和態度,初步掌握觀察、調查、實驗等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技術,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成爲好的學習者和創造者。

2、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發展查詢、分析、加工和應用新知識的能力,具有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爲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學會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收集資料和信息,加工和處理各種資料和信息,養成主動積極地獲取信息的學習習慣,發展處理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地利用先進的現代化信息工具,表達個人的思想和觀念,善於與他人合作、溝通,並能與他人分享見解和信息,成爲好的交流者。

3、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能積極主動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形成實際操作技能,培養動手能力。養成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具有參與基本的生產勞動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術,體驗勞動過程,發展創新能力、審美能力,在勞動中培養關懷他人、團結協作、尊重勞動成果等精神品質。

4、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養成關心自然、關心社會、關心他人的思想意識,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家庭、社會生活,密切與自然、社會和生活的聯繫,體驗自我對自然、對他人和社會的意義,形成負責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5、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促進教師教育觀、課程觀的更新,改善學校的課程結構,結合學校及地方資源,完善和豐富本校課程。

三、課程內容

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心理髮展特點以及新課程標準,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具體如下。

七年級:

①信息技術教育,主要內容是電腦基礎知識、文字處理等。

②勞動技術教育,主要內容是手工製作。

③社區服務與實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對區內水污染進行調查。

八年級:

①信息技術教育,主要內容是簡單的網頁製作和網絡訪談等。

②勞動技術教育,主要內容是手工製作等。

③校園文化藝術節、一二、九長跑比賽。

④社區服務與實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去白清、馬耳山、可口可樂公司調查。

四、課程的管理與實施

1、課程的管理

①組織建設。爲使課程開設有序、高效,學校成立了由校長室、教務處、德育室、團隊、信息技術、總務後勤部門人員組成的實驗領導小組。小組各成員按照本校實驗課題、項目適當分工,分別負責校內外指導力量的組織協調和設備使用、過程落實、實驗檢查等各項工作的統籌安排,保證實驗工作有效實施。

②課程的開發。根據本校所在新區的特點,制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方案,每次實踐活動必須要有詳盡的計劃、安排,根據計劃組織實施,並在實施中不斷完善,以避免實驗的盲目性、隨意性。

③課程資源。學校現有的計算機及網絡設備,祖國的大好河山、美麗的江川等自然資源。

2、課程的實施

①準備階段

a、召開教師會議,通過學校綜合實踐方案;b、以年級爲單位,選擇子課題內容,撰寫年級、班級活動計劃;c、對教師進行案例撰寫和實踐操作等方面的培訓;d、分析學情,設計教案;e、分班活動、組織學生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②實施階段

a、確立主題;b、制定學校實施計劃,建立課程管理制度;c、分班或年級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記錄活動過程,建立綜合實踐活動過程檔案,收集記錄學生體驗、反應;d、定期召開綜合實踐老師碰頭會,對活動進行交流、探討,對案例進行反思和評價;e、課題組對各班的綜合實踐情況進行關注性測評,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困難及時採取措施並加以引導、調整,促使活動順利進行;f、開展學生評價指導、探索並制定具有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評價指導體系。

五、課程評價

1、評價理念

堅持量化與質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表現進行評定、鑑賞。具體策略如下:

①整體觀。一方面將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和活動產品,如主題演講表現、研究報告、模型等作爲評價他們學習情況的依據;另一方面,注重把評價作爲師生共同學習的機會,提供對課程修改有用的信息,並實踐於教學。

②多元化。評價強調多元價值取向和多元標準。不僅允許對問題的解決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現自己所學的形式也可以豐富多樣。此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也是被積極提倡的,在共同評價過程中,共同提高,共同獲得實驗活動的樂趣。

③過程性。評價要重視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對學生作業評定,應該揭示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而不只是針對他們得出的結論。

2、對學生的評價

①作品評價式;②展示與交流式;③成果彙報式;④技能比賽式;⑤檔案袋式;⑥協商研討式。

3、對教師的評價

側重於對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組織、規劃、管理、指導方面的能力和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