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白色上帝》觀後感

電影《白色上帝》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電影《白色上帝》觀後感

電影《白色上帝》觀後感

藝術史上把浪漫主義時代的特徵形容爲sublime,源自對大自然之偉大的畏懼,因此那個時期的畫都有最絢麗飛揚天空啊或最狂風亂作的樹啊,同時人物關係、主題敘事和畫面構圖全部集中在最戲劇化的時刻。

如果我借用這個概念,把“對大自然的敬畏”改成“對狗/種族/生命/這個宇宙冥冥之中上帝般的運轉方式的敬畏”,就能描述我對《白色上帝》的感覺。

的確,就如同浪漫主義繪畫一樣,這個電影幾個最讓人難忘的鏡頭集聚了最多的drama:比如開篇,單車女孩,白襪黑鞋,麻雀皆空的'街道上突然,伴隨着交響樂,竄出上百隻呼嘯而過的狗,作爲觀衆的我們不知道這是夢境(如同Luis Bunuel或者Goddard的羊)還是現實、不知道女孩是狗們的領袖還是獵物。這段的攝影很美,對稱街道下靜動相襯,在這個很美的遠景裏還沒喘過氣來,畫面突然一頭扎入搖搖晃晃手持的大特寫。

而配樂,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2001太空漫遊》,或者同樣年在戛納首映、拿下一種關注第二大評審團獎的《遊客》。這視覺聽覺、戲裏戲外的各色戲劇,重重疊疊,跌跌撞撞,如波濤洶涌的洪水一樣翻滾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