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觀後感:走路上學

電影觀後感:走路上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1W 次

《走路上學》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生活在雲南怒江邊上的小姐弟倆,爲了到對面去上學,而不得不每天命懸一線、溜索過江的故事。瓦娃是一個7歲的僳僳族孩子,他對於姐姐娜香每天能和小夥伴一起溜索過江讀書好生羨慕。媽媽堅持要瓦娃等爸爸回來帶着纔可以溜索。可是,在外打工的爸爸總也不回。終於,沒能抵抗住來自對岸的誘惑,瓦娃獨自偷偷溜索過江了,看到了心儀已久的學校。沒想到,瓦娃溜索過江的祕密居然被第一次來家訪的聶老師戳破了。是聶老師送來的那雙紅雨鞋把瓦娃留在了家裏。他答應媽媽和姐姐:有了這雙鞋,他就不再偷着溜索。第二天一早,懂事的瓦娃又把這雙漂亮雨鞋還給了姐姐。日子就這樣平靜地過着。誰也想不到,因爲趕着給弟弟送一雙新鞋回來,姐姐娜香失手從溜索上墜落江中…從此,瓦娃對於溜索有了一種深深的恐懼,並再不敢上溜索一步。春暖花開的季節,馬吉鄉第一座"愛心橋"在社會各界的愛心捐助下,順利建成,瓦娃終於得以第一次走路上學。在初春的陽光裏,瓦娃似乎又看到了姐姐,姐弟倆手牽手,小鳥一般從橋上飛過…

電影觀後感:走路上學

在這部電影放映同時,很多地方以不同形式都在說服人們關注貧困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兒童的教育問題,於是有人便在電影院門口等公共場所發起募捐在怒江建橋,有利用人們那種真誠的同情心來吸引大家掏錢看電影和捐錢之嫌(主辦方還與各小學合作,給小孩一張票,讓大人陪同的形式購票看電影,這和麥當勞的營銷理念雷同),大打同情牌,。購票看電影天經地義,無需冠以如此沉重的先期概念,至於觀後感,見仁見智就是了。電影就是商業的行爲,無論是賺和賠都一樣,你要拍觀衆喜歡的東西,他就賺,相反,就賠。

無可厚非,這部電影的表演是成功的,尤其是兩個小主角,連我這個平時不太動情的人都數次落淚,這是演員的演繹成功,也是導演的"小伎倆"起到作用。

不過,我對電影裏的一些不協調有些個人意見。小女孩墮江而死,可謂是一雙鞋引發的命案,故事很大篇幅是說山區裏的孩子如何窮,連一雙布鞋都買不起,天天穿着那雙破拖鞋上學(學校裏的同學幾乎清一色穿拖鞋上學),真的窮到如此地步還是山區孩子的習慣?至少在電影裏看到的主人公一家子住的房子後我不這麼認爲,我甚至羨慕他們能住上如此寬敞漂亮的房子,一般城裏人連想都不敢想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不知道爲何導演不配合劇情找一處象個貧窮村子的房屋拍攝,或是導演出於畫面美感而作此選擇?在那地方,交通不便是事實,溜索危險也是事實,而小女孩的死,歸根到底是交通不便引發的,而電影卻又再次把人們的思想引回家裏貧窮的問題來,故事主人公的爸爸在外打工,電視機都買回來了,就連小孩十幾元一雙的鞋都買不起?要知道,這種險要之地,就是有錢,要建一條橋也是不容易的啊,一些少數民族居住地是不適合居住的,而且人數不多(可以的話最好遷到適合居住的地方,現在國家應該有這個能力),你非要花大錢建一條橋,不符合成本計算,當地人的那種溜索過江的做法,是比較切合實際的,幹嘛非要全部改變?再說,你也不能處處有橋吧!在小女孩出事後六個月,橋建好了,但並不是在其溜索出事的地方建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電影裏一個觀念,就是那母親寧願讓一個小女孩去冒險溜索也不讓起弟弟去,這是否重男輕女?這是否說明男人在社會裏價值相對高,作用相對大。小男孩不能過江讀書是其母親出於安全的考慮還是交不起學費?我再次迷茫。不知道這些算不算真情流露,但是你把這些東西放到電影裏,效果就不一樣了。

一部電影揹負如此沉重的包袱,可謂是一部教育片,在說教,也就是說人們花錢進電影院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