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2016年長征五號首發成功觀後感

2016年長征五號首發成功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導語:長征五號發射成功,標誌着我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是中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長征五號首發成功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長征五號發射視頻地址:

2016年長征五號首發成功觀後感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觀後感【1】

60年前,錢學森向中央提出了《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中國航天事業就從這一紙報告、一個夢想起步,到今天,已經灑下繁星滿天。把這些航天器送上太空的,靠的是我們的長征火箭。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大,首先體現在它的外形巨大,箭體直徑達5米,這是目前我國研製火箭中直徑最大的,而目前我國現役火箭箭體直徑最大的只有3.35米。

和以往的長征系列火箭相比,長征五號外形設計突出的改變就是,整流罩採用了特別設計的馮卡門曲線外形,4個助推器頭部都採用了斜頭錐造型,總設計師李東告訴記者,這些設計都是爲了減少空氣阻力,讓火箭獲得更大的運載能力,研製這個斜頭錐造型就歷時六、七年。

火箭研製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業。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不僅塊頭大,而且技術新,意味着它比以往任何一個型號的長征火箭都要複雜。以往長征火箭使用零部件最多幾萬個,而長征五號使用的零部件達十幾萬個。它的設計量是以往火箭的3.5倍以上。爲了應對這個新挑戰,長征五號採用了全新的全數字化三維設計方法,細到每一個螺釘的大小和位置都能一目瞭然。

經過近半年緊張艱苦的攻關,研製團隊終於摸清了發動機試車失敗的根源和發生爆炸的不同機理,通過仿真優化,選定了最理想的啓動方案和程序,發動機終於試車成功。

今年的第一次發射,將是對這個火箭總體技術的合理性、可行性、系統之間的協調性、載荷環境的適應性,是一個全面最真實的考覈。對我們來說就好像一個十年寒窗的學子要參加高考一樣。我們的目標是一定要確保100%的成功,這是我們工作的目標,也是國家對我們,也是我們自己對我們的要求。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觀後感【2】

9月1日,我國最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五號1日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並將於11月擇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實施首次發射任務。

長征五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

長征五號採用全新設計的箭體結構、動力電氣和發射支持系統,使用無毒無污染的液氧液氫和液氧煤油作爲推進劑。火箭芯級直徑5米,捆綁4個3.35米直徑助推器,配置多臺氫氧發動機和液氧煤油發動機,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可實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級、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14噸級。

長征五號是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里程碑和重要標誌,實現了我國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能夠將我國進入空間能力提升2.5倍以上。未來,它將承擔後續探月工程三期、載人空間站、首次火星探測等多個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發射任務。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於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立項,其研製工作現已全部完成。

按照“航天發展、動力先行”原則,2000年先行啓動了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50噸級液氫液氧發動機研製攻關。歷經16年艱苦奮戰,長征五號已完成全部關鍵技術攻關、近7000次1000餘項地面試驗以及發射場合練,具備進行發射任務的條件。

“長征五號”火箭作爲我國採用無毒、無污染推進劑的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是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里程碑型號,標誌着我國航天運輸系統綜合實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觀後感【3】

這是海南島上一個普通的日子,細濛濛的雨絲夾着海風正紛紛灑向大地。漫長的夏天彷彿就要過去,距離長征五號首飛的.日子也愈來愈近了。

病房裏,系統工程師蔣仕偉靜靜望着發射場的方向,眼裏早已噙滿了淚水。守候在病牀旁的高級工程師周敏亦忍不住雙眼模糊,雙手接過了他頭天整理出的後續工作事項,心緒如巨浪拍案。

2年前,周敏親自舉薦了蔣仕偉接替自己,參與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的建設,承擔起運管系統安裝調試以及快速評估軟件的編寫和完善。短短兩年,蔣仕偉成長爲了室裏的軟件技術骨幹,出色地完成了長征七號的首飛任務,等執行完長征五號的首飛任務,就將圓滿地贏得那份參與“兩型火箭首飛”的榮耀,無奈卻倒在了距離夢想咫尺之遙的地方。

2007年9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准在海南文昌建設新的航天發射場,發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這一消息,點燃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同時也點燃了周敏的航天夢,他和戰友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海島,成爲第一代的創業者。

冬去春來,戰酷暑鬥溼熱,文昌發射場在他們艱辛的付出中拔地而起。因爲工作需要,周敏被調回西昌執行任務,需要遴選接替自己戰鬥的人。回到西昌的當晚,蔣仕偉便不請自來,毛遂自薦。“周高,我特別希望能上海島參與新型火箭的發射!”

打量着眼前這個英俊陽光的小夥子,周敏沒有給他加溫:“你知道海島的艱苦嗎?你再好好考慮考慮,特別是要同家裏商量妥了再說。”“我知道苦,但要幹就幹最難的。”蔣仕偉像在下軍令狀。從他那堅定的眼神中,周敏彷彿看到了幾年前的自己。

2014年,蔣仕偉如願以償地踏上了海島,與妻兒過着文昌和海口兩地分居的日子,沒有白天黑夜,沒有周末假日,一有時間就泡在機房編代碼,困了就抱着鍵盤“眯”上片刻。大家笑他,“代碼比老婆還親。”

2016年6月25日,一個令國人期盼已久的日子。伴隨着巨大的轟鳴和絢麗的尾焰,長征七號火箭拔地而起,直奔天宇。當耳畔響起“發射成功的話語”,坐鎮指揮控制大廳的蔣仕偉竟激動得跳了起來,和戰友緊緊相擁,熱淚盈眶。他所參與編寫的軟件程序在任務中經受了檢驗,過往的辛苦付出在這一刻彰顯了價值和意義,更爲長征五號首飛的接續奮戰找到了信心和力量。從不輕易表揚人的周敏亦從西昌發射場發來短信誇獎:“小夥子,幹得不錯,繼續努力!”

長征五號火箭進場後的那個週末,爲優化一項測試程序,蔣仕偉連着加班兩個通宵後,倍感頭暈胸悶,站立不起,被緊急送往醫院。當醫生神色凝重地宣判:陳舊性心肌梗伴嚴重冠心病,必須長期吃藥修養!對於視工作和代碼爲生命的蔣仕偉來講,無疑是個噩耗——他再也不能與代碼日夜相伴,更將錯過長征五號的首飛!

正在西昌執行任務的周敏被緊急調回海南,接替蔣仕偉負責長征五號首飛的後續備戰工作。

闊別兩年的戰友,再見時卻是病牀前,一時竟無語凝噎。周敏小心攙扶着蔣仕偉瘦削的肩膀,凝視着昔日俊朗帥氣的戰友如今卻如此的憔悴焦慮,因爲懂得更顯凝重悲壯。

“唯一的遺憾,是不能親自護送長五首飛,周高,後續的任務就拜託您了!”

“你就安心養病吧,交給我,放心!”

周敏深知,他從蔣仕偉手上接過的不僅僅是工作,更是沉甸甸的夢想和責任。病房裏兩個人的手緊緊的握在了一起——他們堅信,用不了多久,長征五號一定會承載着夢想和希望再次光耀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