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關於長征五號首飛成功觀後感

關於長征五號首飛成功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導語:長征五號火箭以其空前的運載能力和先進的技術水平,提高了中國進入太空的能力,使中國運載火箭性能和水平躋身世界第一陣營,成爲中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基礎和標誌。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長征五號首發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長征五號首飛成功觀後感

  長征五號首發觀後感【1】

今天,中國最大重型火箭長征五號整裝待發!而在此之前,我國已經先後成功發射新的長征六號、十一號、七號等新一代火箭,形成完整的體系。

每逢出現此類新聞,總會有人問,太空離我們那麼遠,值得我們花費那麼多金錢,冒那麼大風險去探索嗎?航空航天技術又能爲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特意撰文,深入淺出地解讀了這個問題,看看吧!

航空航天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高度綜合集成的體系,如阿波羅計劃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資最多的科技項目之一。參加阿波羅計劃的有2萬餘家企業、200多所大學、80多個研究所,總人數超過40萬。

阿波羅計劃的實施,促進了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的巨型火箭、微波雷達、無線電制導、合成材料、計算機、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真空技術、低溫技術、半導體技術、製造工藝等一大批高技術領域的發展。阿波羅計劃產生了3000多種新技術,推動了科技的進步和工業的繁榮,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航空航天活動推動了一系列高新技術的誕生、成長、推廣和應用,催生了一大批新學科的形成、創新、開拓和發展。

  長征五號首發觀後感【2】

今天(11月3日)20點43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出一聲長嘯,火光映紅了天空。長征五號起飛引發的大地震動,傳到數公里之外。

隨後,長征五號運載火箭與其託舉的遠征二號上面級成功分離,上面級繼續將實踐十七號衛星送往預定軌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抓總研製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長征五號作爲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里程碑工程,是我國全新研製的一型大推力、高可靠、無毒無污染新一代運載火箭,也是我國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大、技術跨度最大的一型運載火箭,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長征五號首次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使我國運載火箭的規模實現了從中型到大型的跨越,進入空間能力提升了兩倍多。我國成爲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內的世界主流火箭陣營的一員。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研製成功,帶動了整個研製平臺和產業鏈的更新,對構建我國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的型譜發揮了牽引和輻射作用,使中國運載火箭的整體技術水平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是我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

  長征五號首發觀後感【3】

此次發射成功,標誌着我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是中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

據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介紹,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實現了我國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採用5米直徑芯級,捆綁4枚3.35米直徑助推器,全長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級、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級的運載能力,比現役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其中,長征五號的芯級,也就是中間主體部分直徑達5米,比一般的火箭主體直徑大了50%,體格壯實,綽號“胖五”。

長征五號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填補了我國大推力無毒無污染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空白,首次採用芯一級2臺50噸級氫氧發動機與4枚助推器各2臺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組合起飛方案,10臺發動機同時點火,起飛推力達1060噸,實現了我國異型發動機起飛技術的重大突破。

長征五號是實現未來探月工程三期、載人空間站、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保障。按計劃,2017年嫦娥五號落月採樣返回、2018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等任務都將依靠長征五號來實現。

此次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搭載的是由遠征二號上面級和實踐十七號衛星組成的載荷組合體。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8次發射。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