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文化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文化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做好文化建設工作,努力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文化精神需求,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支撐。下面請看小編爲大家提供的文化建設情況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

文化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2017文化建設情況調研報告【1】

爲促進我縣文化事業發展,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羣衆文化生活需求,根據縣政協2012年工作安排,縣政協常委會組織文化界的委員,對全縣文化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文化隊伍現狀

1、文化管理隊伍

文化管理機構2個,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局、文聯。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局編制19人,在職人員19人,主管全縣文化事業的規劃發展與建設。負責對9個事業單位(其中5個文化事業單位)進行行政管理、黨務、業務領導和12個鎮(場)文化服務中心(文化站)的業務指導;文聯編制5人,在職5人。

2、公共文化專業隊伍

文化事業單位5個,文化館、圖書館、烏蘭牧騎、文物管理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編制93人,在職職工75人。25歲以下的5人,佔6.67%,26歲至35歲的14人,佔18.67%,36歲至45歲的27人,佔36%,46歲以上的29人,佔38.66%;本科13人,專科47人,高中13人,初中2人;副高職稱6人,佔8%,中級職稱24人,佔32%,初級職稱19人,佔25.34%,有26名職工沒有專業職稱,佔34.66%。

3、鎮(場)綜合文化站隊伍情況

全縣鎮(場)綜合文化站12個,共有職工55人,其中,25歲以下8人,佔14.5%;26歲至35歲25人,佔45.4%,36歲至45歲的10人,佔18.2%,46歲以上的12人,佔21.9%;從事廣播電視工作的助師、高級技師、技師、高中級工等28人,從事羣衆文化工作的16人,借用到其他崗位的11人。

  二、文化隊伍建設面臨的困境

1、公共文化專業隊伍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不高

從年齡結構看,公共文化專業隊伍年齡老化,年齡在46歲以上的有29人,佔職工總數的38.66%,如文化館,16名職工中,超過46歲的高達13人,平均年齡44.8歲;圖書館14名職工的平均年齡47歲,超過46歲的9人。專業人才斷層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老一批專業技術人員已經退休或馬上面臨退休,文化專業隊伍後繼乏人,人才的短缺使羣衆文化建設受到影響。文化館、圖書館、文物管理所、烏蘭牧騎四個單位都不得不聘用一部分專業人員,但工資待遇過低直接影響工作積極性。從專業結構看,目前,我縣缺少羣衆文藝輔導、編導、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網絡文化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從知識結構看,全縣公共文化專業隊伍人員第一學歷大專以上的比例不高,大多是工作之後再進修、再深造取得的,且所學專業對口比例偏低。同時,多年來沒有足夠的新鮮“血液”注入,各公共文化單位又沒有足夠資金對現有人員進行知識、專業培訓,導致結構性矛盾突出。這種人才結構,很難適應和滿足目前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2、鎮(場)綜合文化站隊伍力量薄弱,基層文化建設引領作用不強

一支過硬的鎮(場)文化隊伍是加快基層文化建設的關鍵,但當前我縣鎮(場)綜合文化站隊伍卻面臨諸多問題。由調研得知,全縣12個鎮(場)綜合文化站共有職工55人,其中,28人從事廣播電視維護工作,有11人在編不在崗,16名從事羣衆文化工作(其中15人是最近新分配的)的人員中,只有1人能夠進行文藝輔導,無法提供形式多樣的文化服務,不能滿足農牧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管理機制上,實行的是“行政上隸屬鎮政府領導,業務上接受主管部門指導”的管理模式。這種體制,使一些文化站工作人員被借用到鎮政府從事其它工作,導致文化站編在人不在。文化主管部門又無法對他們進行調配和交流使用,文化站人員長期處於固定狀態,缺少交流,缺乏工作活力,鎮(場)綜合文化站也就處於 “管不實、抓不牢”的“兩難”境地。

3、民間藝人缺少機制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面臨很大困難

近幾年來,民間文化藝術人才雖然在我縣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並逐步成爲繁榮發展全縣文化事業的重要力量。但由於長期以來對民間藝人的作用、地位認識不清、重視不夠,沒有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缺乏有效的管理。目前我縣對民間藝人的管理還處於無序、鬆散狀態,特別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缺少激勵機制。現在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大多數是老年人,生活、工作條件差,又因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經濟效益,對年輕人沒有吸引力,沒人願意學習繼承,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失傳境況。

  三、建議和對策

1、更新文化隊伍建設理念,創新文化隊伍建設機制

一是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高度重視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科學人才觀,及時研究涉及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重大問題,出臺優惠的文化人才政策,儘快打破人才進出不暢的瓶頸,並將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全縣人才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切實履行好職責。二是要摸清我縣文化隊伍資源家底,制定文化隊伍建設規劃。要在充分掌握文化人才資源種類、數量、結構、分佈等情況的基礎上,根據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的需要,制定出詳細的文化隊伍建設規劃並認真加以落實。

2、實現公共文化專業隊伍結構合理化,提升文化隊伍整體素質

一是政府要針對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特點,制定並落實好選拔、任用、激勵和評價等方面的措施,吸引各類優秀人才進入公共文化服務領域;通過公開考錄的方式,選拔優秀的文化專業人才,充實到各文化單位,以緩解人才緊缺的現狀。二是立足現有人才,有針對性地抓好培訓工作,調整現有人才的專業結構和知識結構,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完善公共文化人才培養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通過短期與長期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結合等靈活高效的培訓模式,讓文化人才經常有機會接受水平相對較高的理論、業務培訓。特別是針對我縣目前羣衆文藝輔導、編導、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網絡文化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比較薄弱的現狀,加強對這類人才的選拔和培養。通過培訓、選拔、調整、充實等形式,形成年齡結構合理、綜合素質優良、人員數量足夠的公共文化專業隊伍。

3、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提升綜合文化站服務能力

一是在管理機制上,積極探索深化鎮(場)綜合文化站體制改革方式方法,由縣文廣電局對鎮(場)綜合文化站進行垂直管理,理順文化站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日常管理等機制,建立健全綜合文化站的績效考評機制,將服務農村、服務羣衆情況作爲重要考覈內容,推動綜合文化站建設的規範化、制度化。二是加強對現有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定期舉辦培訓班,提高他們的政治和業務素質,真正發揮出文化站的作用。三是加大對民間文藝團體的指導和培訓,鼓勵引導他們開展羣衆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潛能,使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和民間文藝團體形成合力,促進農村文化的繁榮發展。

4、建立有效工作機制,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非物質的、無形的、依附於人的身體而存在的,人的消失是非物質文化的遺失。因此,政府要積極做好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尤其對於瀕危的重要項目要制定傳承計劃,設立專項傳承補貼,對傳承人(民間老藝人)帶徒傳藝、培訓學習、資料整理、展演展示等給予一定的扶持補貼;對於列入自治區級以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採取命名、授予稱號、表彰獎勵等方式,給予一定的社會榮譽和物質獎勵,引導更多的人走上傳習之路,解決非遺傳承後繼乏人的問題,推動民間文化藝術有序健康發展。

5、加大投入力度,落實好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各項保障措施

縣委、政府要加大對人才工作的投入,特別是加大對文化單位的重點人才項目的投入;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渠道保障文化人才的利益,逐步提高文化人才的待遇;要建立完善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和個人多元化投入機制,設立文化人才培養專項資金,用於人才的培養、引進、和獎勵,從而充分調動和發揮各類文化人才的創作積極性。爲文化專業人才施展才華創造良好平臺和發展環境。

  2017文化建設情況調研報告【2】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滿足基本文化需求爲目的,以政府爲主導,以公共財政爲支撐,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爲骨幹,向社會提供公共文化設施、產品、服務的制度體系。爲促進我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更好地服務羣衆文化需求,近期縣政協教科文衛委、宣教部門政協聯絡處對我縣公共文化建設開展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公共文化建設的特點

近年來,我縣公共文化建設堅持以基層爲重點,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進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積極開展多種文化活動,豐富了全縣人民羣衆精神文化生活。呈現出3個顯著特點:

1、網絡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正在形成。縣級有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各一個,藏書148300冊,館藏文物近萬件(套)。近幾年,投資1000萬元的新圖書館主體已竣工;縣“五館四中心”中聯建的縣文化館、博物館已進入裝修階段。三個新館投入使用後將大大改變我縣圖、文、博三館標準檔次低、設備差、服務方式落後的現狀。2010年以來,先後對全縣12個鄉鎮文化站進行了新建或改、擴建,並統一建有“四室一廳”(圖書室、閱覽室、培訓室、特色活動室及多功能廳)。在村一級,農家書屋和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已經覆蓋到了全縣所有行政村。

2、活動逐步豐富。首先抓基礎作用發揮。全縣圖、文、博三館年接待讀者、參觀人數近19萬人次,爲城鄉居民提供了娛樂陣地和精神家園。其次是抓基本場所建設。整合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已建成全縣農村標準化文化廣場19個。再次是抓基本隊伍建設。近兩年,全縣組建各類羣衆表演隊178個、社團17個,送戲下鄉140場。第四是抓基本演出活動。近三年來,縣、鄉(鎮)、村都在節慶期間舉辦各類不同主題羣衆文化活動累計達253次,還通過組織全縣民歌大賽、民俗技藝大賽、廣場舞大賽、農民讀書節、各類藝術展、愛國主義教育展等,吸引羣衆參與達60餘萬人次。

3、特色逐步形成。以“三勝故里廣場樂”爲標杆,聚廣場演出、民俗拜年、免費送春聯等爲一體,規範和引導城鄉春節文化活動。創作大型古裝黃梅戲《余三勝軼事》,並連續在湖北省第八屆黃梅戲藝術節和湖北省第二屆地方藝術節獲得多項大獎,2015年4月獲得湖北省“五個一工程獎”。爲搶救羅田特有的地方戲種,在白廟河鎮建立了“東腔戲傳承基地”。申報《余三勝傳說》爲省級保護名錄。編輯出版《京劇鼻祖余三勝》專著。多次舉辦三勝京劇社演唱會。爭取省市專家重視,正將余三勝與東腔戲結合申報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萬密齋傳奇》、《王葆心傳》等一批文學藝術作品不斷問世。還有河鋪的“孝”文化、大河岸的名人文化、白廟河的東腔文化、勝利的“勝利紅”文化、白蓮河的“蓮文化”等等,正日漸發揮着各自的“特色”作用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