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蘇軾傳讀後感(通用14篇)

蘇軾傳讀後感(通用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蘇軾傳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蘇軾傳讀後感(通用14篇)

蘇軾傳讀後感 篇1

20世紀四大傳記(梁啓超的《李鴻章傳》,朱東潤的《張居正大傳》,吳晗的《朱元璋傳》以及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讀來風格各異,但最酣暢淋漓的莫過於《蘇東坡傳》。我一直覺得,雖然遠隔千年,在文人氣質上,林語堂與蘇東坡的同聲相求,卻絲毫不因時光的阻隔而淡去。中華文化傳承的穿透力,由此可見一斑。

我對蘇東坡的偏愛,是從讀他的作品開始的,豪放如《念奴嬌 赤壁懷古》,深情如《江城子》,豁達如《赤壁賦》,閒雅如《記承天寺夜遊》……從文字而想見其爲人,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蘇東坡的文學造詣固然是驚採絕豔,但在泱泱五千年的歷史裏,才華洋溢的不知其幾。司馬遷的史書爲無韻之離騷,曹操的詩古直悲涼,江淹的賦文錯彩鏤金,柳永的詞纏綿綣繾……然而蘇東坡,唯有蘇東坡,才讓我在欣賞其才華之外,產生感情上的依附。

蘇東坡的一生,起伏跌宕,幾經沉浮。他少年得志,鮮衣怒馬,文章遍行天下,上至九五之尊宋仁宗,朝堂領袖歐陽修,下至庶民,對他無一不欣賞推崇,愛護有加;他爲政一方,造福一地,千年之後,杭州的蘇堤,仍在見證和訴說着對蘇東坡的留戀。向太后當政期間,他得到重用,位居龍圖閣大學士,奔走於四方,紓解新政給百姓帶來的疾苦。

然而政壇多風雨,如果說王安石的改革派與蘇東坡之間的分歧,僅僅是政見之不同,那麼王安石之後,所謂“改革派”的章停之流,對待異己者的迫害,已經遠遠超出王安石的“流放”,他們捏造莫須有的罪名,製造“烏臺詩案”,更甚者,將元祐年間覆被啓用的以蘇東坡爲首的一批官員,污衊爲國之妖孽,將他們的姓名,鐫刻在碑石上,欲將他們生生世世,釘在“恥辱”柱上,是爲“元祐黨人碑”也。其後蘇東坡被一貶再貶,從嶺南的惠州,到化外之地的海南,都留下了他年邁而疲憊的身軀。

無論是榮居高位,還是落魄南荒,蘇東坡給後人的印象,或瀟灑出塵,或安靜自守,或童趣未泯。即使是低潮期,當他冥想過去,也就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甚至在海南時,居無安身之處,病無可醫之藥,他仍保持着“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的氣魄。短短的六十多年,榮耀時不盛氣凌人,艱辛時沒有卑躬屈膝,怨天尤人。我對他的情感上的依附,正是來自於精神上的擊節和共鳴。

總結而言,蘇東坡的氣質,有儒家的“知其不可爲而爲之” 的勇者無懼,有道家任真自然、騁目遊懷的順從天道,還有佛家“和光同塵,與俗俯仰”的自得。這是文人的理想狀態,然而能夠真正身體力行者,幾千年來,又能有幾人?

書的作者林語堂,也是我一直非常喜愛的作家之一。他在《京華煙雲》裏塑造的姚思安和姚木蘭這對父女,也是中華文化中道家思想的踐行者。在傳記中,林語堂對蘇東坡給予了無上的讚譽。作爲一個喜歡蘇東坡的讀者,讀到這樣的書,自然如遇知己。不過也正是由於他對蘇東坡的欣賞,所以對當時另一位政治名人王安石,書中散發出強烈的厭惡感。甚至將一篇攻擊王安石的僞作《辯奸論》算在蘇東坡的父親蘇轍身上,連王安石的怪癖性格,也都成了他做作以博取名聲的罪名。我對王安石的認識是模糊不清的。但對於改革者,無論其最終結果如何,我都認爲,至少他是時代的勇者。

蘇軾傳讀後感 篇2

在孩提時候就知道蘇東坡,不過,真正認識蘇東坡是讀了《蘇東坡傳》之後。

做爲詩人,“大江東去浪淘盡”他文采飛揚,談笑風生;作爲官吏,“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他嫉惡如仇,愛民如子;作爲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他樂觀豁達,清逸曠遠。

蘇東坡的一生,命運坎坷,仕途崎嶇。但這不能阻礙他。王安石得勢,幾乎所有忠良賢能之士都棄官而去。蘇東坡在連上三書之後不出預料的被貶,但他絕不因此退縮他將新政的不滿與缺陷訴諸筆端去因此得罪了當權的羣小,遭到逮捕,險些喪命。但他說:“若遇飯中有蠅,仍需吐出。”於是羣小繼續對他進行迫害。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屢遭貶嫡。甚至被貶蠻荒之地海南島

可是那些羣小自認可打倒蘇東坡的措施卻沒使那些小人達到目的。蘇東坡管理之處政通人和,他頗受百姓愛戴。他處處爲百姓着想。練習瑜伽,研究佛道,與高潔之士相交,訪山水,與高僧相研佛道。林語堂筆下這樣評價這位文壇鉅子:“蘇東坡始終富有青春活力。他雖然飽經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並沒變成尖酸刻薄。”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蘇東坡一生清貧但一世爲人坦蕩。回看那些羣小即使能保自己一世榮華富貴卻也不可能有蘇東坡半分的安逸。他們的生活充斥着算計與仇恨。其實所謂權力,所謂地位不過過眼煙雲,轉眼不見,又何必太爲權財所困,落得一世罵名。

在《蘇東坡傳》的序中,林語堂先生寫到“我寫《蘇東坡傳》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只是以此爲樂而已”,如果林語堂先生寫蘇東坡傳是以此爲樂,那麼讀《蘇東坡傳》也是一種快樂。可以從字裏行間讀出人物的個性,品嚐人物的喜怒哀樂,並從他的事蹟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啓示

蘇軾傳讀後感 篇3

平凡的人對於“光芒夜半驚鬼神”的天才總是有種不可名狀的畏懼,如徐渭、如梵高。但對於性情平易近人,骨子裏流淌着溫和謙恭血液的天才,則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喜愛和親切感,比如蘇東坡。

蘇東坡是樸實的中國百姓腦海裏一切美好形象的真切合體。他實實在在就那麼人人眼、他輕輕鬆鬆就能夠暖人心。他滿足了我們對中國文人的所有幻想。

頂着一副粗獷老農的外表,不是不英俊,而是讓人看得太舒服。一脈浩然之氣用盡,不只爲自己,還將那福音傳給大江南北的百姓。一聲“如蠅在食,吐之方快”,可見他清狂而非輕狂。一嘆“十年生死……不思量,自難忘”可知他用情之真思念之深。

喜愛蘇東坡,是因爲他在那蒼茫天地之間如同一株小草——在奮力鑽出黑暗的夾縫之後、在見到慘淡天光的那一刻,以不比常人的堅定之心相信光明,從此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鬱鬱蔥蔥,屹立不倒。滄桑筆直的樹幹是他的獨善其身,伸展而開的綠冠是他的兼濟天下。幾十年人生跌宕,風風雨雨使得他從肉體到心靈,都變成一個不能被輕易傷害擊敗的人。中國文人敏感脆弱的靈魂,在他這裏去掉了多愁與傷懷、抑鬱和不安,只留下一種叫“看得開”的心情,叫“想得明白”的心境,和“同情弱者”的心懷。

走近蘇東坡,從他那一句“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開始。這種生活不同於陶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淨,也沒有劉禹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那麼“高水平”。蘇東坡是和誰都玩得來。他可與三教九流爲伍,並且從不失那顆赤子之心。這不僅是一種本領、一種生活,更是一種活法!在他眼裏,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他心底,一涓寬容之泉早就將政敵帶給他的不愉快全部帶走。因爲知愛,因爲懂愛,更因爲有愛,他成爲古今士大夫中最有人情味的一個。這種活法是他受人歡迎的原因,是他心靈幸福的祕訣,也是他留給這略顯蒼白的人間巨大的精神財富。

感悟蘇東坡,從他那一句“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開始。一個人能對浩然之氣有如此深切之感,想必該精神必定貫穿他人生始末。蘇東坡正是如此。從朝廷上的當仁不讓,到貶謫爲地方官的身體力行。他的奏章、他的功績無一不透露着那不謀私利,一心爲民的感情。身在名利場中,諸多不由己。卻因爲有那股浩然之氣,他把決心下得更徹底,他把脊樑挺得更硬。他像一股旋即有力的清風,吹散了所到之處的污濁之氣。

想起蘇東坡,腦海裏總是浮現出一個大腹微便便,體態微寬的形象,讓人安心讓人貼心。他身上沒有“文人相輕”的酸味,他身上只有溫溫暖暖的陽光的味道。時常忍不住在心底喚一句“老東坡”,因爲羨慕,因爲喜愛,更因爲感嘆。羨慕他的才華橫溢,外加那一副好心腸好脾氣。喜愛他儒者的翩翩風度,那是一個翰林大人美好的形象。也更感嘆那一顆赤子之心、一身浩然正氣、一片坦然心境。

時光早已滌盪了蘇東坡心中那因貶謫、因顛簸、因月光、因夜風而生髮出的一切憂憂愁愁不達不快,只留下一個擺脫了官場的羈絆、人事的糾紛的大文學家的形象,由宣紙上的墨跡、石碑上的刻紋穿越千古傳遞到我們面前。翻開舊書,在那無數豪情四射的詩詞筆墨之間,我只看見我那溫溫暖暖的老東坡,帶着他的大黑狗,拄着一根竹杖,悠悠然然地行走在世間。

蘇軾傳讀後感 篇4

《蘇軾傳》是蘇軾研究專家王水照和崔銘合著的一部書,四十五萬字,去年才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書寫得很好,但這卻是一部不好寫的書。蘇軾一生經歷豐富複雜,著作多,面廣,這是難點之一。還有,就是有林語堂的名著《蘇東坡傳》在前面比着,那書寫得那麼精采。

我讀《蘇軾傳》,覺得全書對蘇軾的'評價,大體與《蘇東坡傳》相似,林氏的概括即所謂:"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等等。《蘇軾傳》大體是以這種評價展開的。不過書的副題《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又表明作者們是極力從蘇軾生活經歷來理解和描寫他的。因此這書自有它的不容忽視的特點。

一,它嚴格按編年敘事,而且強調蘇軾作爲作家的一個方面。全書將蘇軾的詩詞文章貫穿它的一生,對比看起來,《蘇東坡傳》就不是這樣,它要照顧英美讀者的理解力和趣味,詩文不能多引;它使用的傳說故事更多,也佔更重要的位置。因此,這本《蘇軾傳》對讀者從蘇軾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瞭解他的生平,是更有益的。在敘事中展開對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闡釋,而且闡釋得極好。在此,就表現出王水照先生對蘇軾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研究的功底非凡,在傳記裏應用隨心自如。蘇軾的心事、文思,與天下的政事,交織一起,所以合了"在苦難中的超越",而且是一位"智者"的超越。沒讀過蘇集的讀者,從《傳》中引用的大量詩、詞、文中,特別是從並不常見的隨筆、短箋中,能領略的,真是不少。

二,林語堂酷愛蘇東坡。林寫的是文學性更強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散文創作。當然林氏有他充分的歷史材料證明,而我總覺其着眼點在於蘇東坡的人格,而且是作者喜愛的人格。而《蘇軾傳》則更帶有學術性。它更全面,更講究論證。的確,蘇軾的風流瀟灑,幾乎是天成。但是,環境也造就它。不論從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看生平,還是從生平看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都不單有瀟灑風流,而且有個人的痛苦和人民的苦難。烏臺詩案中國最可笑的文字獄之一後被貶黃州,是蘇軾生活的關鍵一步。在林、王二傳中,都重點寫。餘秋雨重要散文《蘇東坡突圍》也選這一段來寫。蘇軾的人生和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在此都是一個高峯。對這一段生活,《蘇軾傳》無疑寫得更豐富。它把痛苦和苦難展示得更充分,以至於驚心動魄。苦難充分,"超越"纔有力。林氏過分地渲染了蘇東坡在苦難中的樂天、快活,甚至把他在"烏臺詩案"裏受審時的屈辱與痛苦也說成"有趣"。《蘇軾傳》則把黃州生活寫得更令人可信。比如當時蘇軾在許多信裏反覆叮囑友人"看訖,火之","傳聞京師,非細事也"。他是驚弓之鳥了。他在黃州又看到生平所未見的民間疾苦,苦日子也嚐到。在此有一點不可不提。蘇軾在黃州時寫過許多信,其中有一封是給他的朋友也是政敵章忄享的信中對已往表示悔過。林傳說,是"一封非常貼切的回信,悔過之意,溢於言表",是"再得體不過",簡直可請皇帝過目;言外之意是應付,巧於周旋而已。而王著則以爲"可能夾雜着個人求助的動機"。我以爲寫得較真。王著此是全面反對新法了。這似乎順理成章。王著寫出的詩人,更復雜、真實些。

三,關於王安石變法,林氏的否定也許太簡單化。而王著則更客觀些。關於蘇、王二人,當然都是大作家,蘇比王高。此書提到變法時,曾對比蘇、王的見解說:"無論是思想的高度,還是目光的遠大,蘇軾都無法與一代名相王安石相提並論"。這也是客觀的。此書在王安石身上着墨不少,而且是從王安石與蘇軾的交往中寫的,重頭文章在王安石罷相以後。蘇軾在金陵訪王,政敵又成文友,舊懷盡釋,論文極樂。那一大段就寫出北宋文人的大度風雅,更寫出兩位大作家的可愛。

蘇軾傳讀後感 篇5

今年寒假,奉老師之命買了厚厚一本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本是是想草草讀完草草了事,沒想到自己卻被蘇東坡命運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對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產生了無限的敬意。

首先,林先生在文中向我們先介紹了東坡的家世,對他影響比較大的應該是他的母親程氏,他小時讀完《範滂傳》,東坡擡頭望了望母親,問道:“媽,我長大之後若做範滂這樣人,您願不願意?”母親回答道:“你若能做範滂,難道我不能做範滂的母親嗎?”。他母親從小就給他進行好的道德薰陶,也是以後成長成才的一大要素。

接着介紹了他的學習經歷,他從小就展露出他的超於常人的才氣,但這一點也沒妨礙他的努力。蘇東坡讀書時就將經史詩文、經典古籍都背的滾瓜爛熟,這對蘇東坡的將來大有好處,因爲每當他向皇帝進諫或替皇帝草擬聖旨之際,或在引用歷史往例之時,他決不會毫無頭緒。蘇東坡的學習經歷也告訴我們天才也需要勤奮學習,也需要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蘇東坡傳》裏不只是介紹了蘇東坡其人還介紹了與他最相關的三蘇其他兩人,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父親蘇洵天性沉默寡言,氣質謹嚴,思想獨立,性格古怪,自然不是與人易於相處的人。再一個就是弟弟蘇轍,蘇轍的性格與他哥哥不太一樣,他的性格是恬靜冷淡,穩健而實際,因此也比他哥哥在官場上得

意些。寫完三蘇,又要說說蘇軾的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務實際、明利害方面,似乎遠勝過丈夫,所以蘇東坡則事事多聽從妻子,她是一個妻子,也更像一個聰明的管家,睿智的伴侶。不幸的事她英年早逝,這讓蘇東坡很是難過,曾專門寫過一個詞紀念她,這就是與賀鑄的悼亡詞並稱爲悼亡詞雙絕。 文中給我們重點介紹了東坡在官場的幾次沉浮。蘇東坡,他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而是主張穩健行事,凡事皆從是否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實際效果出發,不去阿附迎合,不爲“新法”或“舊制”所囿,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蘇東坡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風光霽月,高高超越於蠅營狗苟的政治勾當之上。他不伎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然表達心之所感,至於會招致何等後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 雖然蘇軾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泥濘,可從他的詩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見聞中能夠發現,他的人生態度是樂觀、是積極向上的。 幽默的他在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時,引用《詩經》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並父母共九隻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爲何“鳩”爲“九”、“鳥”二字合成,實爲嘲諷;後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貶至缺醫少藥的海南之後,對朋友僧人蔘寥的關心,他仍在回信中說“但若無醫藥,京師國醫手裏,死漢尤多。”以此來告知朋友不必擔憂。

熱愛生活的他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許多軼事。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是傳給後世“東坡肉”、“東坡壺”等。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多愁善感的他在《江城子》一詞中,“十年生死兩茫茫”,對其亡妻寄以情思,與其“大江東去”風格迥異,悽婉哀傷。在朝雲因瘟疫早逝後,他在《朝雲墓誌銘》和《悼朝雲》一詩中,均表達了深切情愛與傷痛,後來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徵朝雲,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正直的他儘管有過數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仍然不改犀利詞風。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羣烏未可辨雌雄”,後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後,即寫詩兩首,隨後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蘇東坡異常坎坷的一生,也是豁達樂觀的一生。他那種身處逆境卻始終保持“成固欣然,敗亦可喜”的超然達觀,像他的詩詞文章一樣千載有餘情!經萬古流不盡!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爲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讓我們僅此感懷東坡居士這位曠古奇才吧!

蘇軾傳讀後感 篇6

五年級下學期,我閱讀了講述了蘇軾一生經歷的一本書——《蘇軾傳》,我瞭解了這個大文豪的特點與生平經歷。

我特別喜歡蘇軾的文章,即使他過上了農家的生活,也下肯放下手中的筆。我尤其欣賞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將赤壁之戰刻畫得淋漓盡致,描繪出周瑜容貌俊美與智慧。

令我讚不絕口的不只蘇軾流芳百世的詞,也有蘇軾廣爲人知的詩。我比較喜歡《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我喜歡蘇軾的另一面——美食。他是一位美食家,但吃飯之際總不忘禮儀——只吃眼前菜。有一次,蘇軾的朋友來他家吃飯,蘇軾的妻子王弗在他的位置對面放了一盤蘇軾最愛吃的兔肉絲,蘇軾只顧吃眼前菜,完全沒有注意到餐桌上有兔肉絲。在黃州,蘇軾還做了“東坡羹“,還附一首《東坡羹頌》,深受大家喜愛。這位美食家做的東坡肉更是享譽千載的名餚,在《豬肉頌》中,他寫道:“淨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黃州還盛產鮮魚,蘇軾摸索出一和烹調法,常常請朋友品嚐魚羹。

蘇軾還有許多特點,這本好書中都提到了。我讀《蘇軾傳》知道了許許多多蘇軾的人情世故,讓我們從這本“蘇軾寶典”中發掘更多的知識吧!

蘇軾傳讀後感 篇7

世人都說蘇軾曠達、豪放,這一點我無可否認,說蘇軾是繼李白之後最豪放的人了。但是蘇軾也畢竟不如李白,因爲李白是純道教的思想,他的詩才會有綺麗譎詭的美感,他崇尚道教又嘲笑秦始皇追求不死,“尚採不死藥,茫然使心衷……但見之泉下,金棺葬寒灰”於是從精神上追求永遠不朽,永遠成仙,永遠解脫,而道教的始祖是戰國的道家,他們主張“無爲”,李白便不再屑於從政,揚長於名山之間,飄逸於大川之上,就連死,也是被淹死在月下。蘇軾就沒有那麼幸運,他的家庭背景和天賦決定了他要在仕途上打滾,從來沒有人想過,被天賦所操縱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這種問題就類似於從未有人想過“我”看地見,聽得見是好是壞?蘇東坡自己也沒想過,因爲他有太多的天賦,他對政治很有主見;他寫文章行雲如水,才思敏捷,他學識淵博,他很幽默……常人難得有一樣天賦卻容易被埋沒,尤如一顆閃閃發光的鑽石被放在衆多發光的鑽石中間。其實每一項能力都是天賦,常人總覺得“個個都出類拔萃,便沒有出類拔萃”了,於是天賦也就是這樣被越看越扁,但凡有腦子的人都會覺得有才能有個性,即使是在一羣天才中,也不會埋沒了自己,這也是同樣的道理,蘇軾便是很有腦子的,他的天賜樣樣得到很好的表現,光憑這一點,王安石就該好好反省自己。 其實,蘇軾的曠達、灑脫,不來自於道教,自然山水是給他一些啓發,便更多的是來自於幽默,他真的很有幽默的天分,而他幽默的天分卻又來自於他用博學,拿一肚子的學識開玩笑,足夠看出此人是多麼聰明。

他幽默說明很關於思考,他很善於把腦子裏儲存的知識玩弄,說明他善於用思考處理知識,這樣的人難道不聰明嗎?這樣的聰明能換到呆貴的笑聲,難道不曠達嗎?蘇軾像雜技藝人一樣玩着自己的天賦,別人只能在一旁羨慕,很多東西都是必有因果的,蘇軾的曠達,絕非只是哈哈大笑,對自己的遭遇孰視無睹,他有這麼多的天分,他能熟練地操弄這些天分來應對各種變故,因此他的曠達中還多有一樣。否則,他怎麼有自信“西北望射天狼”,否則,他怎麼會在沉浮的仕途中從不絕望,人們都說是,這可絕不是樂觀那麼簡單,任何人都可擁有樂觀,但不是任何人都敢擁有自信。伏爾泰被流放後,他靠自己的腦子買票中獎回國;李敖被關進監獄,天天鍛鍊身體,思考人生,併爲女兒寫了一部簡明世界史;周文王被囚在美里,研究八卦,演成64爻,窮探天下之理,還創作了《拘幽操》蘇軾有了自信,便覺得世上並沒有值得擔心的,人的境界便於更上了一層,所見之事見比他人更遠,這是“曠”,所想之事比他人更開,這是“達”。

蘇軾傳讀後感 篇8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半生的漂泊,造就了蘇軾一生的豁達。他把仕途路上的失意當作人生中的詩意,任世事變遷,任人心叵測,依舊安於顛簸。臨終之際,更是以一首《自題金山畫像》,詼諧地總結了自己一生的仕途浮沉。

幼時蜀中良好的自然人文環境,家中得天獨厚的學習氛圍,再加上重視文化的時代大背景,使蘇軾成長爲一個德才兼備的少年。在科舉考試中,文章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一時之間,名滿天下。正當蘇軾冉冉升起在文壇上空時,卻因爲母親病故,不得不放下理想,與父親倉促離京。

時隔三年,當蘇軾重新踏上了進京之路時,他卻陷入了迷惘之中,他感到了前途的不可把握。望着飛鴻掠過雪地留下的點點痕跡,又隨着雪花飄落而消失不見,他不禁感慨道: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但他不消極、不頹廢,轉而投身於工作中,要爲國家立大事。蘇軾懷着超世之才,亦有着堅忍不拔之志,忙時勤於公事,閒時賦詩一二,擔任一地長官,造福一方百姓,他的才華和政績很快就受到了皇帝的賞識與重用。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衆必非之。蘇軾卓爾不羣的才華,遭到了不少朝廷官員的嫉妒,變法派的污衊,使蘇軾一再被貶。心中懷着烏臺詩案的苦楚,皇帝貶謫的道令,洛陽親友的掛念,蘇軾撣了撣一路的風塵,與客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共同吟誦明月之詩。一生坎坷困頓使蘇軾明白哀吾生之須臾,不如託遺響於悲風,使他對名利冷眼看穿,只想笑對坎坷仕途。

通向未來的道路上,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或許荊棘遍地,或許傾盆大雨,但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我們何不像蘇軾一樣吟笑前行?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當我們回首走過的路時,就會發現,路上已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的航行中必然會遇到從各個方面襲來的勁風,利用好每一陣風,都能使自己如馮虛御風般加速前行。面對勁風,穩住航舵,縱一葦之所如;面對暴雨,堅定前行的信心,凌萬頃之茫然。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蘇軾傳讀後感 篇9

疲憊的心如果不能超然物外,就必然要被外物所奴役——題記

蘇軾早年風調雨順,可身居官場後卻每況愈下,不停地被貶,有人戲稱:“蘇軾不是在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但是,他卻能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仕途不順。“淡妝濃抹總相宜”“一朵芙渠,開過尚盈盈”寫出了他的寄情山水;“西北望,射天狼”“詩酒趁年華”寫出了他的豪放豁達;“黃花白酒無人問,日暮歸來洗靴襪”寫出了他的勤政愛民。無論如何,也要保持樂觀的心。當遇到不順時,當遇到困難時,不要悲傷,不要煩悶,因爲有人會幫助你,蘇軾遇難時,蘇轍奔走相救,願用他自己的官爵來赦免蘇軾的罪名。當遇到瓶頸,無路可走時,不要放棄,不要傷心,厚積薄發,滴水日日也可穿石,只要厚積,薄發時必然的事。要有“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的豪放,要有“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的豁達。所以,當我們感到命運不公的時候,要善於疏導自己。不要因爲遭遇不公而心懷憤懣,那樣會讓自己身心俱疲,得不償失;也不要因爲受到打擊就自暴自棄,一蹶不振,那樣只能讓自己損失更大。不妨捧一本好書,斟一盞新茶,在閒靜之地,默讀好書,靜下心來。

無論如何,也要保持樂觀的心。

蘇軾傳讀後感 篇10

以前讀蘇軾的詩詞,只覺得他才華出衆,對他了解並不多。最近讀《蘇軾傳》纔對他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蘇軾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有着富足的家境、善良又有學識的母親、才華橫溢的父親。這些外在條件爲他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即使我們都知道他之後在官場經歷起起伏伏,但他依然在文學和政務上做出不菲的成績。這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幸福的孩子,用童年治癒一生呢,後來他隨父親和弟弟進京趕考,文學大家歐陽修對他的文章大爲讚賞,蘇軾因此少年成名。

蘇軾在文學上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我更欣賞的是他做官期間深入百姓,急民衆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做出來許多非常好的政績,當一位愛民如子的父母官,他做到了。

在杭州的日子,因着蘇東坡留下許多遊山玩水的詩句,讓我們瞭解到彼時的杭州是座怎樣豐滿而美麗的城市,也因着他留下許多展現民間疾苦的詩句,讓我們瞭解到底層百姓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最真實的生存現狀。

在密州做官期間,密州鄰近的數千裏地區全部陷入了嚴重的饑荒,窮苦的百姓甚至連逃荒也無處可走。餓殍遍野,被遺棄的孩子隨處可見。蘇軾常常懷着沉痛的心情“灑淚循城拾棄孩”,又幾經周折,設法撥出數百擔糧米,單獨儲存,專門用於收養這些可憐的棄兒。並且在各處張貼告示,明文規定:願意領養孩子的家庭,每月由官府補助六鬥米。以此來鼓勵和勸諭人們憐惜這些幼小的生命,使這些失去怙恃的孩子重得家庭的溫暖。隨着時間的推移,領養者對自己撫養的孩子產生了深厚的骨肉之情,即使生活再苦,也不肯輕易捨棄。就這樣,蘇軾懷着偉大的人道精神,救活了數千名在死亡線上掙扎的兒童。

後來他到了徐州做官,徐州知州蘇軾,帶領軍民抗洪救災,連續數週住在城牆上,堅守在抗洪救災第一線。並在洪水退後,加築防禦工程,帶領羣衆恢復生產。作爲一個深切體會民間疾苦的的官員,他得到了羣衆的擁護和愛戴。所以當他外出謝雨時,人們將他包圍了起來。那是多麼和諧的與民同樂的畫面呀。

“烏臺詩案”讓蘇軾墜入人生低谷,蘇軾被小人陷害時,不僅有百姓和許多好友爲他說話,還有那個曾經與他政見不合的王安石。都是一代大文學家,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氣量和胸襟。

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從知州到農民,蘇軾雖然失去了從政的機會,卻可以更深入的瞭解民間疾苦。同時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讀書、寫字、作詩、畫畫、遊山玩水、結交朋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生活上的貧困,與精神上的富足形成了強大的反差。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蘇軾最終等到了一展才華的機會。重回廟堂,成了帝王之師。在官場奢華享樂的大環境下,依然保持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這纔是東坡居士最大的人格魅力吧。

儘管後來蘇東坡還是被政敵所害,被貶海南,在極其貧瘠的地方,他依舊能與當地文人農民打成一片,竭盡所能的興辦教育,提倡開化。被當地人民愛戴。

如果蘇軾沒有在66歲時去世,也許將迎來政治上更多的發展,爲百姓做更多的實事。讀完全書,心中感概萬千。儘管東坡先生已經去世900多年,但他並沒有離開我們。他依然活在中國的江河湖海、文化歷史之中,更活在眉山人、杭州人、海南人的心中…………

蘇軾傳讀後感 篇11

上課時候好給同學推薦書,有段時間學生見我上課就說,推銷書的又來了。

又沒啥回扣,爲啥要推銷呢?因爲就我的閱讀經驗來看,開卷有益,但書的選擇也很重要。同一個話題,不同人寫出來感覺完全不一樣;甚至同一本書,不同的裝幀編排註解都會帶來全然不同的感覺。書的選擇會影響我們的閱讀體驗,所以總忍不住把自己認爲好的書推薦給他們。

比如《莊子》的全譯本家裏一直有,偶爾也翻過幾篇,但直到買了中華書局的版本才三天兩夜暢快地讀完,大呼過癮。比如第一本讀完的古人的詩集,不是李白杜甫,而是《劉長卿集》,原因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那個豎排本裝幀註解都太棒了。外國文學的譯本選擇就更重要了,雨果的作品,李玉民譯得就很好;托爾斯泰的小說,則非草嬰的譯本不取。喜歡的外國名著往往買好幾個譯本的,參照着看會發現誰的韻味更足。

還有一類書的選擇更加重要,即不同作者給同一人物寫的傳記。雨果的傳記選錯版本的話只能是一部情史。魯迅傳記那麼多,個人認爲林賢治的《人間魯迅》最好;沈從文的傳記,除自傳外以外凌宇寫得最棒。《名人傳》中有托爾斯泰的傳記,固然是名著,但更爲詳實平易的卻是英國人羅莎蒙德.巴特利特的《托爾斯泰大傳》。可見,書也不是越有名越好。特別明顯的例子還有兩個。一是梵高的傳記,最有名的是而歐文.斯通的《渴望生活》,買來讀了覺得很雜亂,大概譯過來的東西都這樣吧。後來讀了豐子愷先生的《梵高生活》,覺得簡潔周備,平易深邃,其中的評論性文字鞭辟入裏,字裏行間是藝術家對藝術家惺惺相惜的知音之感。另一例就是蘇東坡的傳記了,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最富盛名,早年讀的時候覺得也很凌亂,大概是作者才華橫溢不受羈絆的緣故吧,以至於想做做筆記梳理出個坡翁生平來都不容易。後來讀了復旦大學王水照先生的《蘇軾傳》,纔對這位心儀文豪的生平和作品有了較清晰深刻的把握。

王水照先生的《蘇軾傳》資料詳實,脈絡清晰,更可貴的是結合生平對蘇軾的代表作進行了賞析,是瞭解東坡其人其文的最佳選擇。瞧,我又在推銷書了,買不買由你。

蘇軾傳讀後感 篇12

東坡的一生極複雜又既簡單。說複雜指其仕途上幾番沉浮,任職多地;思想上儒釋道兼而有之,互生互補。說簡單是因爲,讀其生平與作品,蘇軾給你的感覺始終如一,即一個元氣淋漓,思想與情感豐富,才華橫溢而能永葆赤子之心的真人。

關於蘇子的文章多矣,這些文章大都關注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幾年的生平和詩文。此時是元豐三年到元豐七年,蘇軾是45到49歲,正處壯年,處於思想和藝術水平的成熟期,仕途的坎坷造成思想情感的波瀾起伏,醞釀出前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這樣彪炳千古的華章。讀這一時期的詩文時,你能感受到一種屬於壯年的氣息。雖然烏臺詩案中,蘇子被“頃刻之間,拉一太守,如驅犬雞”,在囚禁了整整130後貶到黃州任一閒置,但我們仍能從其作品中讀出一種浩然之氣,這種豪氣是隻屬於這一階段的。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這樣的曠達,讀來讓人心胸爲之開闊。這也大致代表了這位曠世奇才在人們心中的主要形象。

但我這次讀其傳記,對其第二次被貶謫後的詩文卻尤其印象深刻。這一階段的詩文少了些豪氣,而更了些逸氣。不僅行文自然巧妙,文本天成,少了些前一階段的雕琢與修飾;而且思想上更加富於哲理與禪機,發人深省。東坡在給子侄的信中寫道:“大凡爲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周紫芝《竹坡詩話》)如果說黃州時期的作品是“氣象崢嶸,五色絢爛”,那麼惠州儋州時期的作品則稱得上“漸老漸熟,乃造平淡”了,這其實是文章的更高境。孫過庭論書道:“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學書如此,其實爲文也這樣,絢爛之後的平和沖淡,真正代表了人文俱老的最高境界。

來看看這一時期蘇軾的處境和作品吧。

元祐八年(1093),蘇軾,身至端明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所有人都認爲他是下任宰相的最佳人選,正是“冠蓋滿京華”的時期。然而高太后去世,政壇鉅變,於是紹聖元年(1094),蘇軾千里迢迢奔赴貶所(英州),一路上朝廷五改謫命,最終貶到惠州。

此時的蘇軾已是59歲的老人,第二任妻子王閏之已於去年去世,身邊只有小兒蘇過,和侍妾朝雲。白鬚瀟散謫嶺海之際,其心境可想而知,也正因此其詩文中流露出的哲思是那麼真切動人。

貶往惠州路上,過大庾嶺時,他寫道: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淨。

浩然天地間,惟我獨也正。

今日嶺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

沒有悲傷,沒有哀怨,一切的辱與榮,垢與淨,執迷與覺悟彷彿都在大庾嶺上分開,此時的東坡居士已將過去的所有塵世染污拋下,等待的是仙人爲之撫頂,助其修道成功。

於是經過曹溪南華寺時他寫道:

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練。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

他認爲自己本事修行之人,只不過因中途一念之失,誤落塵網中,遭受了這麼多年的坎坷。可見此時的佛老思想成爲了其意識的主導。

紹聖元年十月抵達惠州貶所時感嘆道:

彷彿曾遊豈夢中,欣然雞犬識新豐。

這難道是夢中嗎?我以前彷彿到過這個地方。這真是太富禪機了,《紅樓夢》中的寶玉第一次見到林妹妹就說,這個妹妹我以前見過。正所謂世間的一切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寶玉之語和東坡之詩,真是靈性之人的睿智之語。

東坡惠州的詩文,正是藉助佛老思想,取得一種精神上的超脫:

譬如原是惠州秀才,累舉不第,有何不可!(《與程正輔提刑》)

只似靈隱天竺和尚退院後,卻在一個小村院子,折足鐺中,罨糙米飯便吃,便過一生也得。(《與參寥書》)

此時的文章真的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臻於化境。隨意的一篇遊記,給人無限啓迪:

餘嘗寓居惠州嘉佑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麼時也不妨熟歇。(《記遊松風亭》)

這已不是早期的五色絢爛,流光溢彩,思想上也不再有那麼多的豪氣與執念;而是一任天成,平和沖淡而哲思深宏。就連一次小小的搬家,隨筆寫來也能發人深省:

紹聖元年十月二日,軾始至惠州,寓居嘉佑寺松風亭。杖屨所及,雞犬皆相識。明年三月,遷於合江之行館。得江樓廓徹之觀,而失幽深窈窕之趣,未見所欣戚也。嶺南嶺北,亦何異此?(《題嘉祐寺壁》)

他認爲身處高位和謫居嶺南就像搬家一樣,一處有一處的妙處,一處有一處的侷限,這樣看來,便可隨遇而安了。

果然,稍後來到“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的儋州,他也能怡然處之。此時,他已能夠將老莊與佛家的思想出神入化的運用了,可謂用一生之浮沉闡釋了釋道之哲學:

始至南海,環視天水無際,悽然傷之曰:“何時得出此島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積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國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島者?覆盆水於地,芥浮於水,蟻附於芥,茫然不知所濟。少焉水涸,蟻即徑去。見其類,出涕曰:“幾不復與子相見。”豈知俯仰之間,有方軌八達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

人生的侷限無處無境不在,如此觀之,一切便可釋然了。這種文字置於《莊子》三十三篇中,也別無二致了。

謫居儋州之際,朝雲已經去世,身邊的親人只有蘇過一個,積蓄已基本花光,而自然環境險惡。而這位精神的富翁,卻能用自己的達觀,將如此貶謫之地,變爲樂土。並寫出《謫居三適》這樣平易而富於哲思的詩作。

茲錄其一:

旦起理髮

安眠海自運,浩浩潮黃宮。

日出露未晞,鬱郁蒙霜鬆。

老櫛從我久,齒疏含清風。

一洗耳目明,習習萬竅通。

少年苦嗜睡,朝謁常匆匆。

爬搔未雲足,已困冠巾重。

何異服轅馬,沙塵滿風鬃。

琱鞍響珂月,實與杻械同。

解放不可期,枯柳豈易逢。

誰能書此樂,獻與腰金翁。

早起梳頭百下,是蘇軾堅持一生的習慣,以此養生能“一洗耳目明,習習萬竅通”。在這貧瘠險惡的海島之上,如此平凡的生活細節竟成了豐厚的精神享受。此時的蘇軾已經不是那個“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的東坡居士,而純然是一位飽嘗甘苦歸於平和的老人,於日常細節中品出人生真諦。於是他感嘆,年少時嗜睡,但爲了上朝總不免匆匆早起,只能隨便搔幾下頭髮,還要佩戴重重的冠巾。現在想來與駕轅之馬沒什麼不同,都是滿頭風塵,身上佩戴的玉飾發出的聲音,實在和犯人身上刑具發出的聲音一樣。

至此,蘇軾還是那個蘇軾。但已從當年的豪放曠達,變爲睿智通脫;由流光溢彩,變爲平淡沖和;由辭采華茂,變爲渾然天成了。

蘇軾傳讀後感 篇13

一個月,從七品芝麻官升到3品大員。同樣是一個月,從京城大員到流放。區區40年的仕途生涯卻擔任過30個官職,遭貶17次,坐牢170天。想來也只有蘇東坡這等不通政治之人能在官場上才能如此大起大落經歷,究原因無外乎在他那張守不住話的嘴。

“汝必能殺人。”這是蘇軾初見章惇時說的話。雖然不知道蘇軾是否真的善於看相,但初識就如此直言不諱地指責,蘇軾又是多麼的口無遮攔。恰如他所預言,章惇最後的確壞事幹盡,甚至間接造成蘇家的衰敗,但這張沒有顧忌的大嘴顯然得罪了不止一個人。

“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若甘願放下那份較真,那他何愁不能封侯加爵。上帝雖賦予蘇軾前所未有的才氣,卻令他人生道路崎嶇不堪。與之相比,嚴謹的子由仕途相對是更加平順,但今天,我們過多銘記的卻是他這位樂觀奔放的長兄。

從儒家四書五經到莊子佛學,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蘇軾不僅腦有萬卷書,腳下也同樣有萬里路。蘇軾即使在面對苦難,也不表現出一絲一毫的氣餒與頹廢,“一蓑煙雨任平生。”正是他那無謂與豪放,使他的詩歌不缺華麗無實的靡麗之作。

林語堂曾言“章惇對東坡是唯恐其不死,東坡卻望章惇延年益壽。”蘇東坡向來是對事不對人,但他的一張大嘴卻使他一生落魄,但這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正是這張大嘴巴讓東坡居士可敬可愛,在這個無知勇敢的老頭面前,任何的擔心後怕都是無用可恥的。蘇軾的一生滿目瘡痍,遍佈了滄桑,苦難與偉大並存擁有着歡樂與悲情的雙重命運,也正是這雙重命運,將蘇軾推上了文學藝術的巔峯。

蘇軾傳讀後感 篇14

到大不容,才高爲累。皇天后土,鑑平生忠義之心。名山大川,還千古英靈之氣。識與不識,誰不衋傷。聞所未聞,吾將安放!

題記

今天我閱讀完了《蘇軾傳》這一本書,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二章:皇天后土同悲悼中的最後一節四方山河同悲。

在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蘇軾向皇帝上書,請求辭官還鄉,它的批准度嶺北歸,但在歸途中,瘴毒大作,一病不起。

轉眼到了七月,蘇軾纏綿病榻已經一月有餘,在十二號時,他的病勢稍微減輕一點,精神頗佳,大家都爲他感到十分高興,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此時的病勢驟減,實非吉祥,而是迴光返照。

病情只好了兩天,大家都以爲他的病好了,可是半夜時突發高燒,伴以牙牀出血,全身無力,從他在病相上來看,請有瘴毒,腸胃,心肺等疾病,他自病自診,確有失誤。結果沒想到藥物無效,氣浸上逆,無法平臥,只好日夜已坐牀頭,他自己知道自己永遠起不起來了,就是在十八號時將三個兒子叫到牀前,交代了一下後事,遍說了一句:吾生無惡,死心不墮。

面對死亡,他平靜地回顧自己的一生,光明磊落,無怨無悔,自信必能深入自由自主的精神天國,他對生命的意義的透闢理解終極關懷的深刻領悟,消融了他對瀕死的痛苦和對死亡的恐懼。

7月28日,蘇軾堪然而逝時爲建中靖國元年

回顧這一本書,我爲蘇軾一生的大起大落感到同情,至今人總是追隨着有偉大心靈的偉大的人,蘇軾他已經逝去,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纔是永垂不朽的。最終我還是想用題記那句話來結束這篇文章道大不容,才高爲累,皇天后土,鑑平生忠義之心,名山大川,還千古英靈之氣,識與不識,誰不氣傷聞所未聞?吾將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