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爲政》讀後感(通用9篇)

《爲政》讀後感(通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爲政》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爲政》讀後感(通用9篇)

《爲政》讀後感 1

《爲政》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爲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爲官的基本原則。

孔子在其中說道:‘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新,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這倒使我想起了《流星花園》裏的一句臺詞如果道歉有用,還要警察幹什麼。

前者過於誇大品德的力量,後者過於擴大武力的作用。

其實,我想以刑罰之,以德束之以刑罰來懲治做壞事的人,以品德教育來約束想做壞事的人才是上策。

刑罰對犯罪的人來說是具有威懾力的`,如果殺人不用嘗命,如果搶劫無需坐牢,那國家一片混亂,所以刑罰是很重要的,而且需要不斷完善法制。

道德輿論也確實可以約束人的不當行爲。但是教育威力大到可以僅靠此來維持社會秩序是不可行的。夜不閉戶現在社會肯定是行不通的羅。

當然孔子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生中有大半時間是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還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用現在的話說是桃李滿天下,功業千秋,我以上只是和九泉下的孔子做個交流。

《爲政》讀後感 2

論語》爲政篇,是學而篇的一個延續,學習之初要有美德,學習運用中,美德之用也是無法或缺的。如開篇第一句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用道德來治理國家纔會使自己像北極星一樣,別的星辰都圍繞它。就說明了,德的重要性,這也說明爲政之人同樣也需要有諸多的美德才可達到,此種效果。

圍繞德這個主題,《論語》爲政篇講到何爲孝,講君子不器,講信之重要性,德是爲政之源,使看似散亂的爲政篇,主題鮮明,條理清晰。

在德的主題下,又穿插了學習,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談論學習的名言,很難和爲政相聯繫,但是無論做什麼,都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都是學習、實踐、思考,再學習、再實踐,在思考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學與思的結合,只有如此纔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從孔子對顏回的評價就可得知,只要懂得學與思的結合就沒有愚蠢的`人。孔子言傳身教,以自身所感教育學生,學與思的結合受益終身,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於學習,三十歲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不致迷惑,五十歲能領悟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七十歲能隨心所欲,有任何念頭不會越出規矩。

因此德是做人之先,成事之基,學與思是達到成事目的的必經之路。

《爲政》讀後感 3

和第一篇學而篇比較起來,個人覺得第二篇爲政讀起來難度就大了很多。第一篇其實只要明白了學問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則每一句都可以理解它的用意。但是第二篇中,除了幾個句子是真正正面談到政治外,其他說的似乎都是與政治沒有關係的東西。

爲此,我也專門去查了政字的意思。在古文中,政也通正用,所以我就在想,這裏是不是孔子還是在講做人?講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不過很快我認爲這樣解釋是很牽強的。其實爲政就是講如何來當政,很明白不過。不過南懷謹先生的一句註釋也值得我們注意:《論語》中講的是爲政,不是政治。孔子沒有系統地去提出政治相關的概念。根據這句註釋去理解爲政篇的句子,似乎開始有了一些頭緒。

爲政一共二十四句。第一句講的是爲政的最高境界,然後用詩經的思無邪說明爲政最需要解決的是思想問題,再後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來說明爲政需要豐富的人生經歷。接下來,用了好幾句的.篇幅講孝,然後講了一個爲政者的修爲問題,最後用一句話總結:爲政者要有見義而爲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胸懷。這樣一看,爲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當然,這個思路是南懷謹先生的《論語別裁》中間理出來的。我也曾試着去懷疑它,但是找不出比之更好的解釋,所以我還是比較認可這個解釋的。爲政篇有好幾句話都是講孝的,似乎與爲政沒有太大的關係,其實關係很大。我國古代都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在這裏講孝是有它的意義的。這點在爲政第二十一句中也得到了證實: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爲政?子曰:書雲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爲政,奚其爲爲政?

在這一句中,孔子就明確說到:推行孝就是爲政。所以該篇中間出現了很多人問孝的情況,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此外,孔子還講到了一個爲政者的基本要求:要周而不比,即不要偏心眼;要不器,也就是說要全面發展;要溫故而知新,要且學且思,還不能鑽牛角尖等等。

不過,雖然爲政不能翻譯成做一個正直的人,但是可以看出,這些爲政的道理,放小了看,也都是做人的道理,這點在後面的章節中也有體現。所以我個人認爲,《論語》總體講的還是做人,還是學而篇說的學問。不管是講爲政也好,還是後面講禮、仁也好,孔子的主張都是從自身做人入手,就像第一章所講的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我想這也應該是學而篇作爲開篇的原因吧。

整體來說,爲政篇給我的啓發不如學而篇多,可能是爲政這個話題對我們這些一般人來說,沒有如何做人更貼近。不過在專家的解釋中,我還是體會到了《論語》文章佈局的特點,對中間的一些話也還是有一些體會。我想,只要能學到一點東西,也是很好的事情。

《爲政》讀後感 4

我覺得,在道德方面,東方更重視實踐而不是理論。老子說:“聖人行不言之教”。道德更多的不是用來講的,也講不出來。孔子在教導弟子的時候,總是言傳身教,因材之異而施教。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弟子體會到什麼是“仁”。或許後來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再傳弟子爲了能讓後人能夠受到如師在側般的指導,才從先師的生活中截出一個個片斷,整理出一部《論語》。

若要用一句話來歸納《論語》講了什麼,我覺得應該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學問是不同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讀而不是僅僅在紙上讀,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疑問的解答。

隨着中國近代社會的到來,各種西方學說陸續傳入中國,形成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衝擊,甚至連長期在中國思想界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不能倖免。在閱讀了一個學期的《論語》這部書後,我認爲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儒學的根,即孔子的《論語》說起。《論語》大概包括的以下幾種思想,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以下分別加以介紹。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衆和博施濟衆,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爲“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爲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衆。

義:原指“宜”,即行爲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爲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爲的道德原則。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爲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着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爲束縛人們思想、行爲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半部《論語》平天下!”孔子那睿智閃光的語言光照古今!不必說一代偉人毛澤東,一代梟雄蔣介石,對它情有獨鍾,就連後世的文人墨客、平常百姓受其深遠的影響也不勝枚舉!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道理是: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這不正是君子的品德嗎?孔子說的`這句深刻而又蘊含哲理的話,告訴人們修養是如此的重要。修養好像花兒在寂靜中開放,成功的果子在光明裏結實。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爲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啓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這樣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便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家思想在中華幾千年封建王朝裏被奉爲治國圭臬。

《爲政篇》裏說: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只是讀書,而不思考問題,就會惘然無知沒有收穫;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認真讀書,就會越來越疑惑。在我們學習中,光讀書而不思考,就會錯誤的理解文章的含義;光思考而不讀書,疑惑越來越多,卻又找不到正確答案。只有既會讀書,又會思考的學生,在學習中才會領先。

《八佾篇》裏說: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的時候,不要出遠門。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要告訴他們確切的去處。無論我們在哪兒,爸爸媽媽總是最牽掛我們的人,自己出去玩了,必須要跟父母說一聲,讓他們放心。如果耽誤了時間不能準時回家,也要跟他們說一聲,不讓他們擔心,所以,儒家思想裏的孝順理念極大豐富了中華傳統美德“百善孝爲先”的孝道文化內涵。

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爲友。學習前人的智慧,豐富自己的人生。

《爲政》讀後感 5

曾經有一位熱愛歷史的朋友問我:“中國大多數君主提倡‘以道德教化人民’的儒家思想,但無論哪個朝代,都有相應的法律。你認爲這矛盾嗎?”

我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給他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一隻羊被拴在柱子上,腳下是一片荒蕪的沙地,那他必然會奮力反抗直至死亡;如果將羊放在一片豐腴的草場上而不加約束,這隻羊依舊會走失或被狼吃掉。但如果將二者結合,將一隻拴在柱子上的羊放在一片豐腴到草場上,那麼羊會健康地活下去。

對於統治者而言,拴柱就如同法治,大片的草場如同德治。若是一味地以嚴刑峻法管理、約束百姓的方方面面,結果必然是遭到人民的反抗。如夏桀商紂,還有被譽爲“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都因嚴刑峻法的濫用導致亡國,而那些擁有適應本國法律,並能合理使用法治的國家或君主,最終都能青史留名。比如古巴比倫的漢拉謨比法典將人民禁止做的事刻在了石柱上的告誡人們的作用。並最終創造出燦爛的古巴比倫文化。一個國家的法治如同一塊基石,沒有法治,社會將毫無秩序,更不必說這個國家的興衰與否。

而德治,也決非法治的一種附屬品,而是處於與法治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儒家學派自創立以來,便提倡以德治國,以禮樂制度維護社會秩序,的確有一定的可取之處。漢武帝採取董仲舒的建議,獨尊儒術,統一民衆思想,並在晚年向民衆頒發《罪己詔》,反省作爲一位君王的過錯,以德化民,開創一番偉業。唐太宗減輕人民負擔,輕徭薄賦,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對少數民族地區大多采用較爲親和的.態度,以誠感人,開創了“貞觀之治”。德治是廣大人民的意願與訴求,當權者須以水載舟,取得人們的支持,才能保證一個國家的穩定。

同時,法治與德治必須在正確的方向上發展,一旦偏離了核心方向,很難有變更的機會。王莽篡漢後,建立新朝,實行託古改制,依照古代制度大力實施改革,結果不符合國家實情,被人民推翻。北宋的王安石變法,推行“青苗法”,被地方長官利用,人們苦不堪言,若不是蘇軾等有識之士極力勸阻,將產生不可挽回的後果。而如今的中國進入新時代,修改憲法,使其更適應現在的國情,頒佈《民典法》,爲人民生活提供各方面標準,推進着中國復興的巨輪駛向更加廣闊的彼岸。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一個國家,只有德治與法治相結合,並朝正確方向發展,才能走向復興與繁榮。

《爲政》讀後感 6

前不久,我讀了《論語》這本書,我之所以讀它,是因爲它與《百家姓》、《孫子兵法》……書一起來到了我的手邊。

《論語》這本書分有20篇,其中,學而篇、爲政篇、里仁篇、公冶長篇等比較有名。有時候,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爲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的孔子。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讀的。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甚至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由此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5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女孩當了愛因斯坦的老師;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我還知道一個關於不恥下問的笑話:有一個人,官位很高,但學問不高,平日喜歡不懂裝懂。又一次,他去喝喜酒,見到桌上放着很多水果,他不認識石榴,又不肯放下架子問人,就裝出內行的樣子連皮啃。只覺得又苦又澀,就對夥計說:“這饃饃還沒煮熟,你得再煮煮。”就是這種不懂裝懂的人,纔會遭到別人的冷嘲熱諷。

《爲政》讀後感 7

原以爲上《論語》課定會比之前的課輕鬆一些,沒想到老師給同學們一個下馬威。課上我努力想聽懂,卻發現很難。課後,又認真聽了陳贇老師的錄音,總算獲得了更多的信息,無耐要想消化其中的全部內容,已不是聽幾遍能解決的問題。然而,就我能夠聽到的信息,我感覺已非常有收穫。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句在中國婦孺皆知的話,在千百年的流傳中,特別是近一百年全盤西化的進程中,現代人眼中孔子和他說過的話已經被以訛傳訛,偏離了甚至失去了它本來想要傳達的意思。如今在書院得以知道它們的`本來面目,作爲中國人,感到無比的欣慰,驕傲和自豪。

被糾正的觀點之一:孔子分享的是自己在每個年齡階段的生命感悟,並不是每個人或大部分人到了那個年齡,孔子所說的對生命的感悟和體會便會自然而然發生。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現實生活的事實確是三十不立,四十越來越惑的情形到處可見。唯有把學習作爲生命的必需,纔會爲生命進入到不同階段提供了可能。陳老師說學習是那樣自然,就像呼吸,就像吃飯,這也是《論語》開篇是《學而》的緣故。

被糾正的觀點之二:孔子何以和佛教的釋迦摩ni相提並論。在我看來,孔子相比於釋迦摩ni和耶穌更加真實,因爲真實,便不會有像神那樣崇高和偉大。在其他地方都有主流的教派,唯中國沒有。因爲宗教代表着信仰,人沒有信仰是可怕的。 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孔子沒有被供在殿堂裏被大家膜拜。

孔子通過言傳身教,他的一舉一動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他分享的是,經過他的弟子“體證”,得以流傳下來的“有德之言”。

這和其他各種教派只針對教徒說教是不一樣的,孔子面向的是所有人,所有處在不同精神層級的人。這也是中華文明區別於其他文明的地方。

被糾正的觀點之三:作爲普通人,可能這一輩子都永遠達不到六十和七十的境界。陳贇老師說,到了五十是一個界限,君子之學從十五到五十。六十和七十已是聖人的境界。這是我之前從未了解到的,也是讓我豁然開朗的地方。作爲人都有其生物性,君子依舊在人的範疇內,無法逾越人的生物性的可能。但是在聖人階段,這種侷限會被突破,達到與上天圓融的境地。這還沒完,到了七十,孔子卻說即便是聖人還是要回到人的本分,遵守大地的法則。這是儒家雖不作爲宗教,但高於其他宗教的地方。

德里達的話:最終我們都要學會生活,學會一個人獨自生活,沒有什麼比這種智慧更有必要了。陳老師說,學會生活,而非知識和技能。學會生活,學會充實地生活,學習充實地生活在每一個當下。

學會生活,就是學會做人。孔子爲我們指明瞭方向。

《爲政》讀後感 8

接下來,通過回答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關於“孝悌”的問題,闡述了“孝悌”作爲爲政者的修爲問題。人們常說“百善孝爲先”,爲政者的道德修養最容易從他對待自己雙親的態度上表現出來。也是從家風、家教中體現。孝悌是孔子認爲的倫理道德的最重要的表現,讀書筆記也體現了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準則。試想一下,一個人對生養自己的父母親都不能孝順、關愛和感恩;那他又怎麼能真正關心關愛其他人呢?特別是爲政者,又怎麼能真心爲人民服務呢?

緊接着又通過對顏回的觀察,闡述了察人、識人的方法;闡述了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君子的標準是“君子不器”,君子的行爲特點就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君子周而不比”。

通過“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知之爲知之”等言論闡述了爲政者學習、認知的`方式方法和提升自己的途徑。“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就是真知。

孔子在這裏還談到處理政務的方法和原則;“人而無信,不可知也”;最後孔子強調爲政者不要諂媚,而要見義勇爲。

總的說來,爲政篇雖是說爲政之道,主要是從做人來闡述的,特別是從孝悌、修身、爲人處事、學習、誠信等內容的言論中,使我更進一步明白,身體力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定盤芯。

《爲政》讀後感 9

初學“爲政篇第二”,覺得很雜亂,理不出頭緒,篇中的很多內容似乎與爲政沒有什麼關係,多讀幾遍後還是能感受到各章之間的聯繫。

爲政篇一共二十四章,論述的內容廣泛,道理深刻。體現了孔子爲政以德的'政治思想,即道德與政治要聯爲一體。全篇從以德治政、法治與德治、孝悌、學習修身、爲人處事、誠信、識人、察人等方面內容的闡述中,提出了以德治政的具體要求。

第一篇“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這是爲政的最高境界,對爲政者提出了很高的道德要求。這是治理國家的主基調,是從政者追求的方向。現實生活中,我們共產黨人只有用嚴於常人的高標準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導向,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擁護和支持。

第二篇雖然說的是《詩經》三百篇,但我認爲指出的是從政者要思想感情純正無邪,要靜化心靈。一句話心要正。

第三篇講了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不同之處。我認爲以法治國是底線,以德治國是高標準的治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