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陋室銘的讀後感(精選11篇)

陋室銘的讀後感(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陋室銘的讀後感(精選1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陋室銘的讀後感(精選11篇)

  陋室銘的讀後感1

《陋室銘》,衆所周知,耳熟能詳,但我現在仍願意原文再現: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喜歡那種淡淡地清高,無紛擾的清淨。室雖陋,但仍可“調素琴,閱金經”。那份灑脫,自如,隱隱中透露出的那份豪氣,是我所喜歡的。

引朋自家中坐,常以陋室自稱。雖無階綠,卻有入眼簾的草青。在茶香中談笑,不去考慮明日的行色匆匆,那一刻,只把身心交給放鬆。家中往來,多是白丁,卻依舊鴻儒般談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何謂仙?何謂龍?我覺得,那是自由的象徵!

做人做事,豈不也是如此?!每每遇到波折,我總反問:我又“何陋之有”?復讀此文,靜下心來,稍加剖析,便覺坦然許多。“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區區茅屋,卻因其主人,而聞名於天下。不要簡單地被外在的簡陋,而忽視了“貴重”地內涵!

“孔子云:何陋之有?”我們也要學會說:何陋之有?!

  陋室銘的讀後感2

金錢,一個誘人的字眼!爲了得到它:有些人失了自己的自尊,有些搞得妻離子散,有些人把親人變成了仇人。可知,金錢的可怕。

自從學了《陋室銘》,讓我懂得了“淡泊名利”的含義。金錢並不是一切,生命比金錢重要,家人比金錢更重要。自古以來,那些成就偉大事業的人無不是淡泊名利的人。在他們成功的背後,就是擁有這種優秀的品質。並不是所有人卻因財富而手足相殘。

難道你就願意把這短暫的一生用在追求榮華富貴的道路上,最終沾得滿身銅臭味,以致身心疲憊嗎?只有不貪慕虛榮,不奢求,安貧樂道,生活中才會有舒適的心情。如書中所講,儘管只有“陋室”,但是“談笑有鴻儒,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私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種閒雅之治,正是金錢所難買的。

曾經聽過這樣一段話:錢可以買到“房子”,卻買不到“家”;錢可以買“娛樂”,卻買不到“快樂”;錢可以買到“夥伴”,卻得不到一個真心的“朋友”。都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又有誰知道,買得到的東西卻並不能陪得了你一世。

只有淡泊名利,纔能有心安理得的快樂。

所以,我要學習這種崇高的精神——淡泊名利。

  陋室銘的讀後感3

陋室也就是簡陋的屋子,簡陋的屋子會怎樣呢?從文中我讀出作者認爲屋子簡陋不重要,關鍵在於屋中的人。

我也同樣認爲一個真正有才華,是君子的人,無論住在什麼地方都無所謂,屋也只是一個落腳的地方罷了。真正的智者、君子並不是爲名利活着。屋之陋,反而會更突顯君子、才子的本色。

但有些人不論屋陋,或屋好都不能成材。這大概是因爲他們天生就沒有一顆真、善、美、正直的心,沒有後天勤奮的意識,所以陋室只不過是一個在人生之路上的小風景罷了。

文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不正是體現陋室中人的重要嗎!但我認爲真正重要的是陋室中人的高尚品格。”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雖是寫景,但不難看出屋主的清幽,不拘小節。使我看出那種自然的美麗。加上後幾句更使我想到一幅美麗的畫面。一間房屋,臺階上一些碧綠的苔痕,周圍有一些雜草。雖簡但有着一番古典的氣息。從窗中望去,屋主在優雅地彈着樸素的琴,琴聲動人心絃,而那種境界更是有一種脫俗。

讀完《陋室銘》使我回想起不少出自陋室的名人,如諸葛亮、楊子云……現代也有不少英雄才子出自陋室,現在我們總能聽到某山裏的孩子考上某知名大學……是陋室給了他們一股向前衝的力量,但並不是陋室造就君子,要不是君子住過陋室,誰又會提到陋室呢?

我現在也算住的是陋室,下雨天屋裏則成水簾洞,所以我希望這房也能由我而名。以後有人寫什麼《陋室傳》、《陋室說》……能把我這房當個例子。

陋室不重要,關鍵是心不陋,思想不陋,陋室中有君子。

  陋室銘的讀後感4

據說陋室銘是一篇流芳百世的佳文。果不其然,當今日我親自讀到它時,我立刻感受到它的獨特魅力。

如果走馬觀花的看一遍,是無法體會其中深意的,然而剖析一下文章,把它分爲五小段,那麼就可以見其精妙之處。

前三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爲一段。意思是:山峯不在於它的險峻,只要有仙靈隱居,就會聞名天下。而無論什麼水域,只要有龍的存在,就會靈通。雖然我的居所十分簡陋,但我的道德並不簡陋。這幾句告訴我們,事物的價值不應用外表去衡量,只要他的本質是崇高而值得尊敬的,它就有深遠的意義。

第二段是這兩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來往無白丁。“這是描繪作者生活的環境和周圍的人:門前的臺階上已綴上青色的苔蘚,院後芳草的蒼翠已經映入我的簾中。平時我和一些雅士談論的都是有意義的人或事,而遠離愚昧和庸俗的人們。正是因爲作者平時常和高雅人士來往,所以纔會從他們的談吐中看到自己所缺少的,從而不斷修煉自身,提高層次。而並非在庸俗的事物上浪費時間。

講到這裏,作者開始向我們講述他平日的愛好。從“閱金經”可以看出作者博覽羣書,從中汲取精華,從“調素琴”可以看出作者有很高的品味。“無絲竹之亂耳”則表明作者不願意被媚俗的曲子擾亂思緒,。作者是個自由的人,他也不會像那些爲了維持生計而四處奔波,晚上伏案工作的官員一樣筋疲力盡。作者惜墨如金,簡簡單單幾個字,卻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心意。看似隨意,而卻又讓人覺得又有畫龍點睛之筆。

接下來是全文的總結,作者借南陽的諸葛草廬,西楚的楊雄古亭,這兩者在一次道出了作者那深遠的意境:居在陋室又有何妨?只要人正直高尚,居在陋室也不會改變他的品行。最後作者借孔子一言:何陋有之?再度強調了文章的中心:陋室銘,並不簡陋!

文章層次清晰,開篇點題,用詞準確,使得文章短小精悍,脈絡突出。實在是一篇曠世佳作。

  陋室銘的讀後感5

詩人劉禹錫在遭貶期間,雖身居陋室,但高尚的品德依然,他和朋友談經誦佛,撫琴吟詩。來往的仍然是品高雅士,富學鴻儒,他們高談闊論,論國、論證、論道、論人間不平。

互談抱負,寫詩作賦,沒有了朝中的爾虞我詐,沒有了政界的繁瑣禮儀,沒有了如山的公文,也沒有了人間的嘈雜和煩惱,樂乎樂乎,悠哉遊哉!

雖粗茶淡,雖草履布衣,依然心平氣和,不憂不愁。完全沒有當今官員下臺後的煩躁、失落、怨恨、無奈和無望。

但是我們仔細研讀,詩人靜中有動,他自比諸葛亮,還希望皇帝能像劉備一樣三顧茅廬請自己再出山,這樣他就能重新施展才華,爲國爲民再做獻。這時他就能向楊子云一樣重新入政做出一番事業!

諸葛亮有意隱居陋室等待明主,揚子云隱居陋室是無心參與宮中那不平和骯髒的交易,而詩人是遭受讒言被貶,無奈中的隱居等待。

他絕不心甘情願!他在等,等待再次的輝煌!

當然他也看透了當時社會的不平,皇帝的昏庸,也羞於他們爲伍!這就是當時詩人的矛盾心理。

我們要學習詩人安居陋室,寧可清苦,也不與豬豬狗狗之輩合流的光明一面!做一個高尚的人!

  陋室銘的讀後感6

大家應該都讀過《陋室銘》,它是劉禹錫被貶謫遷之後所寫。

《陋室銘》有着特殊的寫作特點,全文除“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孔子云:“何漏之有?”外,大部分都是運用對偶的方式。

作者以有仙之山,有龍之水,運用比興手法開頭。然後寫“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隨寫出陋室的簡陋,但突出了劉禹錫品德的美好。接下來作者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幽雅動人的景色描寫陋室的環境。“上”字生動的寫出苔痕蠻上臺階的狀態;“入”字生動的寫出”草色”有情,映入簾中的可愛形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說明劉禹錫學問博大精深,來往的都是懂學問的人,沒有不懂學問的人。下一句寫出作者在陋室的室中生活,沒有紅燈酒綠的嘈雜的聲音擾亂、沒有官府的公文打擾,過的悠閒、快樂。“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劉禹錫的陋室也像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子云的亭子。最後以孔子云:“何漏之有?”結尾。

在這篇文章突出了陋室不漏原因,寫出了漏室的環境,也表明了劉禹錫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平樂道的志趣和報復。

我認爲,我們也應該有遠大的理想和報復。

  陋室銘的讀後感7

從古至今,那些因統治者欺壓百姓而不與他們同流合污的人一直被稱頌。而那些不去追求名利的人,也是一樣的。在劉禹錫的文章《陋室銘》中也有說明他自己的高尚的情操,可是在我多次品味這文章後,便有了對《陋室銘》新的理解。

作者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強調出自己的品德高尚。可是,因爲品德高尚竟願意住在陋室,不去努力打拼,沒有雄心壯志,這是不可以的。還有,“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一句,表現出作者的太過於強求,會使交友面不廣。又有一種瞧不起“白丁”的感覺。所以,我認爲這個做法不太好。

還有,很多人認爲這篇文章說明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貧樂道,可是仔細想想,安貧樂道,這種安於貧窮的行爲,就是不思進取,不去追求,沒有自己的理想。這是多麼可怕的行爲啊!說自己不和統治者同流合污,還不如直接說自己沒有能耐、沒有本事在當時做官。這種拿自己品德高尚去做擋箭牌,真是可笑。靠寫文章來給自己的貧窮做心理安慰,這何不爲頹廢的做法呢?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來說自己品德高尚,可是自己品德高尚需要自吹自擂嗎?由此又可看出作者的不謙虛。

但是,這隻我自己的看法,當然會有想法不對的地方。不過,我很高興,因爲我能去主動鑽研文學。當然,我更希望我不對的想法能被指出。

  陋室銘的讀後感8

最近,我讀完了劉禹錫的《陋室銘》。文章雖短,但內容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裏,久久揮之不去,恨不得一吐爲快。

陋室銘》是一篇銘文。它極力通過對陋室的描寫,形容陋室不陋,從而抒發自己的志趣。其中,“斯是陋室,唯一吾德馨”句與我產生的共鳴最爲強烈,令我浮想聯翩。

這句話的大意是:這雖然只是一間破房子,但只要我品德好,有思想,它依然會蓬蓽生輝。我從《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中得知:杜甫也住在茅屋裏,且屋頂隨時可能被秋風吹走;可他不還時創造出了許多流芳百世、膾炙人口的作品嗎?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那些被抓的高官們。他們個個都有幾百甚至上千平方米的別墅、幾百萬個人財產、幾部豪車。想必大家都知道近幾個月被抓的“微笑局長”“表哥”楊達才吧,他在體察民情時經常以笑臉示人,彷彿十分愛民;可他卻被查出至少有八十三塊名錶,九百萬人民幣的現金!他該受了多少賄、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啊!他在虛榮心的驅使之下,變成了“拜金主義者”。正是因爲他成了“拜金者”,突破了思想底線,心中只有錢,所以才被抓,自食其果。

再看看我自己,雖然沒有錦衣華食,住的也不是瓊樓玉宇,但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羣能同舟共濟的朋友;可我還總在抱怨生活如何苦、條件如何差。寫到這裏,我忍不住爲我自己感到羞愧,因爲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就會淪爲過分依賴物質條件、沒有思想的人。

因此,我想向全中國的孩子們呼籲:“我們是祖國未來的棟樑,我們的思想決定了未來祖國的命運。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吧,這樣,祖國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陋室銘的讀後感9

《陋室銘》詩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過去讀這首詩,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加之我後來通讀了《舊唐書·劉禹錫傳》,才清楚劉禹錫因遭到和州縣令濫用職權,故意刁難,一而再,再而三地逼迫他遷居。最後,在一間只有“除了一牀,一桌,一椅,就只能待下劉禹錫”的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屋子裏,寫下的這篇僅有81字、卻流傳千古的名作。這纔算稍稍進入劉禹錫的人生歷程。

劉禹錫在任監察御史期間,曾經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革新失敗後,他先被貶至連州刺史,途中改貶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公元824年,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通判。按當時規定,通判應享受在縣衙裏住上三間三廂寬敞的房子。但是,和州知縣雖然職務沒劉禹錫高,卻掌握着地方實權,見劉禹錫是犯了“錯誤”遭下放的官員,就安排他到城南住三居室,讓他面江而居。

劉禹錫明知居住待遇不符標準,也無怨言,反而覺得:環境宜人,視野開闊,面臨滾滾長江,晝夜東逝的流水,江面孤帆點點,遠影若有若無,水天一色,詩性即刻迸發,隨即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表達自己謫居初來乍到的思想情懷。

而知縣小人知道後,甚爲生氣,立馬吩咐衙裏差役把他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且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縮小到百分之五十。

新居位於德勝河邊,相比於浩淼的長江,德勝河僅是一條小溪流,自然發不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感嘆了!俗語說的好,東方不亮西方亮。時值春季,房屋附近,小河漾漾,垂柳依依,有長安城外的楊柳影子,況且,周遭環境還不算荒涼,劉禹錫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到底,我劉禹錫還是“長安不見使人愁”啊!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不“閉門思過”,更加怒不可遏,再一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牀、一桌、一椅的小屋住。置你劉禹錫於絕地,看你還低不低下“高貴的頭”、向我求饒、跪拜?就這樣,僅僅半年時間裏,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而且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剩下名副其實的“斗室”。

讀到此處,儘管夜闌人靜,原本心平氣和的我,突然,滿腦子如灌上了沸騰的血漿,忍不住怒罵起無恥卑鄙的知縣來!實在欺人太甚!儒家有着悠久的禮讓文化,自古倡導:中庸之道,和爲貴。得饒人處且饒人。你這個小小知縣怎麼能這樣“整蠱”才華橫溢、有“宰相之器”的劉禹錫呢?

接下去一看,才知道什麼叫:超凡脫俗、情趣高雅。什麼叫:智者、高人。什麼叫:不一般見識。儘管要江景,沒江景;要環境,沒環境;要交通,沒交通的簡陋房子,在劉禹錫眼裏,陋室一點兒都不“陋”,爲什麼呢?因爲,這陋室是我劉禹錫居住的,“我心中有佛,我就是佛”,你知縣成天心裏有鬼,終究成“鬼”。

我在此山,山就是巍巍泰山;我在此水,水就是滾滾長江水;我在此湖,湖就是浩浩湯湯洞庭湖。我在這間小房裏,此房就是天底下最好的房子。

於是,他在陋室裏,寫下了不足百字,光耀古今、拍案叫絕的《陋室銘》。並讓人勒石於門外。

我掩卷閉目沉思良久,倒有些替“七品芝麻官”的可惡小縣令,感到“無地自容”了。殊不知,古往今來,大凡善養“吾浩然之氣”者,皆能達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物累。劉禹錫豈能以沒有江景豪宅、沒有柳色套房而“汲汲於貧賤”呢?小知縣終究不知道,內心強大的人,永遠不能依託外在的東西去傷害他,摧毀他,因爲劉禹錫有一種超越物質的神奇精神力量支撐着他的心靈。

  陋室銘的讀後感10

《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名篇。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十一字,卻譜寫出一首陋室頌歌,一直流傳至今。全文表達了詩人高尚的品質,字裏行間都滲透出詩人獨特的人格魅力。每次反覆讀誦的時候,都能感到意味深長。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全文中我最爲欣賞的一句話。作者雖然居住的環境簡陋不堪,但卻十分重視內心的品德修養。”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我們難以想像當一個人的生活環境窘迫,但生活的信念和意志絲卻毫不動搖,並能保持一種從容的心境。對於我們現代人而言,這確實是值得我們效仿和學習的。

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物質文明發達,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裏。當今世界又有太多的誘惑,因而人產生了太多的慾望,而當慾望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心靈變得開始扭曲。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會迴歸到心靈的平靜,去重視品德的修養呢?也許我們可以用金錢買到我們所需要的一切物質,我們也可以追求生活中我們所需要的一切,但我想今天我們所追求的僅僅就是這些嗎?我想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深思。

從劉禹錫的這篇文章裏,我能感受到古人生活的一種境界。”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可以調素琴,閱金經“。這種淡泊、優雅的生活情懷,真的讓人充滿了嚮往。而這樣的生活,引用孔子的話:“何陋之有“呢?

  陋室銘的讀後感11

《陋室銘》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銘》一文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

《陋室銘》全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多麼優雅漂亮的文章,每次讀起來都彷彿置身優雅的環境、恬靜的生活,心情格外的輕鬆。

人的物質慾望是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的,在人生路上,難道你就願意把這短暫的一生耗費在對榮華富貴的追求上,最終沾得滿身的銅臭味,以致身心疲憊嗎?只有不貪慕虛榮,不奢求,安貧樂道,纔會有恬適的心情。儘管只有“陋室”,但是“談笑有鴻儒”,“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勞形”。

這種閒然和怡雅,正是金錢所難買的,因爲那些在物質上萬分富貴的達官貴人,很難成爲精神上的富有者,也很難有安心理得的快樂。這篇不足百字的室銘,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與世事沉浮的獨立人格,作者的樂觀心情是寶貴的財富。它向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儘管居室簡陋、物質匱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實,那就會滿屋生香,處處可見雅趣逸志,自有一種超越物質的神奇精神力量。《陋室銘》最後點題說:“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是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讓我悟到,人的生活當然需要物質基礎,但人的生活更需要精神支撐,當一個人精神生活充實時,物質生活的欠缺也就不會顯得那麼不堪忍受了。

讓我們帶着淡泊的心境,在今後人生中享受那份淳樸、心安理得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