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大綱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1

心理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心理學。

對於大學的生活,我們都曾有過着那麼強烈的渴望,那麼美好的憧憬。以往一切都只能說明過去,我必須接受眼前的一切,開始新的生活。大學生活將會是一段全新的生活,每個人站在起點上都要自己決定未來。誰都有可能成功,誰都有可能遇到坎坷,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只有自己才能使一切美好的願望得以實現。

或許我們正爲進入大學而沾沾自喜,也許我們正爲過了學生會的面試而慶祝。但想到以後的路還很長,等待我們的將是無盡的壓力和挑戰。現在的虛度或許我們還很滿足,但真正讓我們再回首往事時,我們可能更多的是傷感和悔恨。死亡,一個可怕的字眼。但它卻是非常現實的。

我們如果一味的沉淪和墮落,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是無盡的黑暗和可怕的死亡。我們正直青春年少,大好的機遇等着我們,只要我們掌握現在,做到問心無愧,也就沒有什麼值得去悔恨的了。我們一定能迎着大浪勇敢向前,踏着堅實的步伐永往向前,勝利的明天在等待着我們!

大學生活是繽紛多彩的,你可以參加各類社團,可以出去爬山野炊旅遊等,心情好時還能邀上幾個老同學一起出去聚一聚,就這樣我慢慢地愛上了這種生活,喜歡一有空就泡在圖書館裏享受知識帶來的無窮樂趣,探索一切未知的領域;喜歡拎上小包,挎着同學漫步街頭感受城市的繁華,感受人類智慧的結晶;也喜歡和室友們坐在一起閒聊,談理想談未來,訴說自己的偉大抱負;更喜歡感受自己在經過一天的學習之後那種無比的充實,無比喜悅的心情。

當然大學生活中不僅僅只是輕鬆自在,也還有着其緊張的一面。看着身旁匆匆而過,爲英語過級或是其他證書忙碌的師兄師姐們,我默默地告訴自己:我要不斷努力,不斷拼搏。

前途是自己的,自己不努力誰也幫不了,高中時老師就一再告誡過我們,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我希望當我劃過大學天空後,我能大聲對自己說:“我無悔!”然而在摸索中我漸漸明白,大學的學習貴在自覺,大學的生活也得要靠自己計劃。

大學裏除了課堂上老師教授知識以外,還會有很多專家、名家的各種講座、報告,還有學生社團等各種的實踐活動等等。這些資源要充分的利用,選擇適合自己的積極參與,從中培養和鍛鍊適應環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

瞭解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必要的知識,加強體育鍛煉。學會了解自我和接納自我,進而認知別人、尊重別人,與人互助合作,從而給自己創建一個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圍。在學習中健康成長,從求知中獲取快樂。

心理學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對許多人來說是一門既熟悉又陌生的學科,但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與行爲支撐的。無論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還是工作中的爲人處世,都離不開心理學,我們都需要心理學知識的幫助。所以,認真學習心理學非常重要。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2

接觸開始學習心理學時,才發現,心理學並沒有所想的那麼強大、並不能無所不知,但是,生活中處處充滿的心理學的實質,你的感覺、記憶、情緒、想像……等等這些都與心理學有着不可分開的聯繫。既然想要更好的瞭解這麼學科,那麼課外書肯定必不可少。

我選擇《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來閱讀是經過自己的考慮、調查的。這本書是一本關於心理學入門的“教科書”,因爲這本書比較適合初涉心理學的人,它把心理學的內容實質與生活中的人和事相聯繫起來,所以這本書也是廣受好評,但是這本書有點厚,我也是瞎翻閱,看到感興趣的欄目就瞭解了一下,就忍不住來寫書評了!

《心理學與生活》揭示的其實是世間萬物的產生必有其原因,只有找到根本的原因,才能真正意義上解決問題。讀了這本書之後,我也開始明白效率的重要性,某天的過量工作勢必會導致人們心理上的厭煩,不知不覺就會抵制這樣的工作,所以做事情不可以心血來潮,需要究原因、有計劃、有方法、高效率地完成。其實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類似這樣的東西,都等待着我們去開掘。

除此之外,我認爲不能將這些學習到的心理學知識和方法僅僅停留在恍然大悟的階段,應該充分利用這些知識,提高自己。我們學習心理學最本質的目的就是爲了更好的可以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爲教育教學能夠更好的開展。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把心理學的實質於日常生活中去實踐。

最後,一句好的摘抄分享一下——“好心情纔會有好風景,好眼光纔會有好發現,好思考纔會有好主意”。人生如水,是平靜,亦或是激涌,這個由你自己來譜寫。所以,我們更需要了解心理學,瞭解這個與生活無限貼近的學科,正是因爲有了心理學,世界纔會如此多姿多彩!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3

三年前開始接觸心理學是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開始的。《性學三論》,意識,無意識,潛意識讓我真的覺得大腦中有一股意識在流動,很多狀況似乎都能對號入座,問題似乎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釋。

他的人格理論,夢的解析,冰山理論給了我很大的震撼,讓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好像有一種無形的意念在操控着自己的行爲。

本我,自我,超我在內心一些所不能接受的衝動在尋求釋放。自我防禦機制,各種依戀關係,讓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會有另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在做着不同的事情。

繼而聽到不同的聲音就是他的學生榮格的理論,發現了他的人格面具,有了集體無意識的概念,並知道了不同的人格面具和原型。男人的阿尼姆斯原型和女人的阿尼瑪原型,讓我想到伍爾夫的一句話,偉大的靈魂是雌雄共同。

其實掌控人生命運的是潛意識,尤其是被壓抑的潛意識。

這個時期的阿德勒也是個偉大的心理學家,他的《自卑與超越》是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後的個體主義心理學的先驅。並納入了對兒童的培養與分析。

同時期的霍妮也是人格分析的代表人物,她的書我只是粗略的過一遍,沒有很深的印象,還可以重新再閱讀一遍。

直到這兩天讀懂了這本《心理學與生活》,我才發現我對心理學的認知太淺薄了。心理學理論試圖揭示大腦,心理,行爲和環境的功能以及它們的相互聯繫性。

精神分析理論與個體人本主義理論只是龐大心理學中的一角,還有行爲主義,認知理論和自我理論等等,可能我仍舊處在概念模糊的狀態。

這本書的偉大在於它們之間是彼此聯繫又可以獨立成章成書的.,並且可以延伸到很多領域。突然的歸納與理解讓我能更加全面地看待問題,並把他們聯繫在一起,指引我去尋找那個不一樣的自己。

從生物理論到心理人格分析,到行爲主義,再到個人主義最終想要達到的是自我認知來對行爲進行分析。這是一種文化屬性,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可是如果可以意識到,改變了潛意識,是否意味着是可以改變行爲抉擇呢?

看完書後我一直在思考“認知”兩個字,認——“言”和“人”,知——“矢”和“口”,知道的事物,可以脫口而出。自我認知,對自己的瞭解如果能達到脫口而出的地步,該是怎樣的一種英明。

“我”從出生起,就包涵了太多的基因密碼,遺傳因素,在子宮中被孕育,直到出生已經形成完善的生理體質。從嬰兒到兒童,到青少年再到成人,身體機能不斷完善,身心都得到成長,可是有一天突然問你,自己你是誰,你該怎麼回答呢?

是赤裸裸的血肉之軀在日復一日的趨於成長滅亡,還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心靈意識在暗潮涌動。你的每一種行爲背後在被什麼支配,你的潛力究竟有多少,你真的瞭解嗎?當生活中一個突發事件發生時,你能分析歸納出行爲背後的原因嗎?

小時候學過一首詩,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現在想想這首詩包涵了這本書的全貌——心理與生活。

生物的我們受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具備了最完善的生理體質,包涵了神經,腦,內分泌等一系列系統。有大腦中的下丘腦,杏仁核,海馬,以及身體的各個器官,也有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等精神遞質。進而產生了視覺,聽覺,嗅覺等各個感覺系統。

去年研究《心經》,認識到了《心經》與心理學的關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應該說得正是這個意思吧!

佛說人有衆生相,着相了便是執迷於表象而偏離了本質。破相了,便是覺性,才能見性皆佛。

從感覺到知覺,需要組織,辨認與識別,各種研究知覺的方法與理論應用而生。這些都是需要通過後天習得與記憶而來的。引領我們進入心理意識狀態。

怎樣學習與記憶,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目標。特別是對於渴求知識的人來說是一件法寶。記憶的外顯作用和內隱作用,陳述性記憶,程序性記憶,感覺記憶是如何完成的。什麼是學習,怎樣去記憶,這裏都可以找到解答。學習和記憶的最終目標其實是爲了達到認知而做準備的。

行爲主義,社會過程和關係,我們是該接受社會給予我們的角色,從衆與社會的期望,還是做個格格不入者呢?每個人期望值或許都是不一樣的。

自我認知,是我這段時間以來一直自審的東西。認知就是了解自己行爲動機,認識並掌控自己的情緒,清除內心的心理障礙。我在反思中發現,無論生活與工作,我並沒有很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包括行爲才導致了一次次內心衝突與人際交往的障礙。

自我認知有一個反思的過程,學習是模仿,但創造出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那纔是真實的自己。

雖然我不再執着與相,不再那麼焦慮,對自己不再那麼攻擊,可是仍舊給身邊的人帶來了傷害。

最近也看一些形而上學的哲學書,我深感自己的無知。是接受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還是質疑我在故我死,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上帝死了,尼采瘋了。要麼孤獨,要麼庸俗,我喜歡的叔本華自殺了。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讓我沉迷於背後的邏輯。

人生而孤獨,他人即地獄。雖然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可是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我一直尋尋覓覓,找到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式,找到自己與身邊的人與這個社會共存之的一種狀態,找到那個我不認識的自己。

自己被生活深愛着,但卻淪爲自己的lower。感激兒子治癒了我,孩子的愛比父母的愛要單純的多。父母只不過是打着愛的旗號進行控制和發泄自己的情緒。感激這本書對自我的認知,心理學的最終目的是理解而並非控制。

有時候突然害怕去聽懂一首歌,讀懂一本書。感激自己豐盈的精神世界,讓我找到了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每一個都是進入另一個地方的入口。人人生而平等,想要愛,先學會懂自己,去尊敬自己,然後去理解。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4

隋巖的《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通俗易懂,裏面穿插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經典的電影解讀,更加深了讀者對心理學的理解。心理學並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就真真切切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

我們在生活中有正面的情緒,比如開心,愉悅,樂觀,欣賞等;也有負面情緒,比如焦慮,緊張,憤怒,悲傷等。不同的人面對同一件事情,也有可能表現出不一樣的情緒,而人的心理成長和所處的環境有比較大的關係。

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拖延症,寒暑假作業,不到最後一刻,不去做;入了職場,很多工作也是到了deadline纔不得不匆匆忙忙地去完成它。

還有每天早上頂着疲憊醒來,都告訴自己,今晚必須要早睡,然後每天晚上又重複着刷手機到半夜三更。拖延症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和生活。生活中有少許負面情緒,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們應該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面對發生或將來發生的事情。

生活中,除了獨處,我們還會和很多人產生交集,親人,朋友,陌生人等。我們在打交道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反應。

有的人熱情,而有的人冷漠,有的人寬容,而有的人計較。節奏合拍的人,相處起來很和諧,氣場不合的人就有可能弄得尷尬收場。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大概就是相處之道吧。

學習和了解心理學,是讓我們更好地瞭解自己,讓我們更積極地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5

心理學到底是做什麼的呢?心理家們說,他們的任務是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人類的行爲,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聽上去有點玄,不是嗎?還是舉個例子吧。

人人皆知美國曾經存在着種族隔離。在改變這一狀況的歷史進程中,心理學家也發揮了作用。肯尼思"克拉克,在美國最高法院作證時報告了他對一羣黑人兒童進行的研究,表明種族隔離對黑人兒童造成了嚴重心理傷害。最終,最高法院判定將黑人和白人兒童分隔在不同學校就讀是非法的。

這個例子來自《心理學與生活》,一本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科書。

什麼是“好的教科書”?該書的作者說,他們的目標是“寫一本學生喜歡讀的教科書,他們可以通過它學到心理學衆多領域中激動人心的和與衆不同的內容”,“使之成爲當今心理學的最新的、最準確的、最能被理解的論述”。

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可是不低。我不知道中國教師寫教科書時是否心裏想着學生,是否敢如此“高標準、嚴要求”,是否肯在結構、體例上下那麼大的功夫創新。

套句中國的老話“功夫不負苦心人”,我想他們的目標是達到了。《心理學與生活》已經出了16版,成了普通心理學的經典教科書,而且也成爲普通人瞭解心理學的極好讀物。

我非常喜歡書中特別設置的一些專欄,比如“我們如何知曉”這個專欄,它介紹了200多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你知道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而這些結論通常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讓心理學從象牙塔來到你的身邊。看看這些題目吧:“生活經歷如何影響你的腦?”“閒着棒子,寵壞了孩子?”“記憶研究怎樣幫助你準備考試?”“你的人格會影響你的健康嗎?”“羣體如何影響決策?”“人們爲什麼要加入教派團體?”———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還有“21世紀的心理學”這個專欄,介紹的是心理學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它們好似一團香餌,把有興趣的學生引向心理學的新領地。在那裏他們將開疆闢壤,施展抱負,爲人類瞭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貢獻。

請帶上一個巨大的空行囊,跟着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踏上旅程,去學習這門“與人類幸福密切相關”的科學吧,相信你會滿載而歸。